《抗日战争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北师大版)(共张)_第1页
《抗日战争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北师大版)(共张)_第2页
《抗日战争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北师大版)(共张)_第3页
《抗日战争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北师大版)(共张)_第4页
《抗日战争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北师大版)(共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9·威海中考)下图漫画《东北军脚上的镣铐》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A.1927年B.1931年C.1936年D.1937年【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图片中的“不抵抗、九一八”等关键信息可判断选择B。2.(2010·青岛学业考试)1936年12月13日早晨,南京市民王大妈出门买菜,看到报童沿街叫卖:“特大新闻,张杨发动兵变,蒋总司令遇险。”你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吗()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八一三事变【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并向全国发表通电,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由题干中的关键词“1936年12月13日早晨”“特大新闻”“张杨发动兵变”可判断选B。3.(2009·潍坊中考)下图纪念的事件被称为“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这一事件是指()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南京大屠杀【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通过图片中的“遇难者300000”可判断是南京大屠杀。4.(2010·汕头学业考试)1940年,八路军总部发布战役预备命令:“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创立显著的战绩……”之后,八路军开展的“较大胜利的战斗”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挺进大别山D.百团大战【解析】选D。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在华北向日军发起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故选D项。5.(2010·苏州中考)苏州某初级中学九年级(1)班同学为某期黑板报的出刊,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西安事变”。据此,你可以判断,本期黑板报的主题是()A.国民革命,洪流奔涌B.十年内战,烽火绵延C.八年抗战,同仇敌忾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国共十年对峙开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6.(2010·湛江学业考试)小明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收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问他在进行哪一历史主题的学习()A.北伐战争B.十年内战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能力。图一为重庆谈判,图二为千里跃进大别山,图三、四指三大战役中的辽沈和平津战役,因此是解放战争。7.(2009·南京中考)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首首抗日救亡的歌曲,带给人们巨大的精神力量!创作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激发中国人民抗日斗志的歌曲有()①《义勇军进行曲》②《国际歌》③《黄河大合唱》④《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A.①②B.①②④C.①③D.①③④【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国际歌》创作于19世纪70年代巴黎公社革命后,《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期间;《义勇军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都创作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并且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8.(2009·重庆中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材料二材料三今天,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共同利益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两岸关系展现出和平发展的光明前景。——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海峡论坛大会上的讲话(2009年5月19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华民族怎样才能“挽救祖国的危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国共合作的重要作用。(2)根据材料二中的老照片,指出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的代表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共双方在重庆的什么地点签订了“双十协定”。后来国民党撕毁这一协定,发动了内战。根据材料二中的图表,说明内战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3)综上所述,你得到什么启示?【解析】第(1)题需要结合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第(2)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识图能力,从图片中可判断参加重庆谈判的是蒋介石和毛泽东;观察“内战时期全国经济状况图表”可知全国工农业产量大幅下降;第(3)题从国共两党的关系上得出认识即可。答案:(1)民族内部团结一致,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作用: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为洗雪近代中国的耻辱,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2)蒋介石、毛泽东。桂园。全国工农业产量大幅下降,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3)国共双方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共同发展;打内战会损害中华民族的利益等。(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1.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解析】选C。本题是史沫特莱对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的评价,也就是要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最主要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扭转时局的关键,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不是正式建立。A、D不符合史实,B是次要的。故选C。2.建筑是浓缩的历史,下列建筑中见证了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是()【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题意。3.《南京!南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向我们述说了七十多年前发生在南京的那场惨绝人寰的浩劫,使我们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去审视、去思考、去反思我们民族史上那惨痛的一页。“七十多年前发生在南京的那场惨绝人寰的浩劫”是()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八一三事变D.南京大屠杀【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七十多年前”是20世纪30年代,这场浩劫发生在南京,由此可判断是南京大屠杀。A项发生在沈阳,B项发生在北平,C项发生在上海。4.下列连环画反映的史实,体现了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精神的是()【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四渡赤水发生于红军长征时期;台儿庄战役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黄继光事迹发生于抗美援朝时期;王进喜事迹发生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5.在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某同学整理制作了下面的表格。其中出现明显错误的是()【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卢沟桥抗战是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开始,而局部抗战是九一八事变,B、C、D均正确,故选A项。6.下列四幅图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其中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是()【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能力。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故选C项。7.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这应该是哪一次战役()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由材料中“1948年、解放东北全境”可判断是辽沈战役。8.今年中国成功举办世博会。早在1926年,中国的“红三角”牌纯碱,闯入万国博览会,获得了金质奖章。研制出这一品牌的总工程师是()A.范旭东B.侯德榜C.茅以昇D.詹天佑【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20世纪20年代,侯德榜研制出纯碱,打破碱业垄断,成为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世界制碱工业的权威。9.浮雕是历史的画卷,碑文是历史的陈诉。下列材料体现了中国人民百年来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人民英雄纪念碑部分浮雕图材料二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1)浮雕一反映了材料二中所说的“三年以来”的哪一历史场景?(2)写出浮雕二反映的“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事件名称。这一事件取得了哪些初步胜利?(3)浮雕三反映了“南昌起义”这一历史场景,请你说说它的历史意义。(4)浮雕四反映的是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是什么历史事件?它胜利的伟大意义还有哪些?【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第(1)题给出了“三年以来”的限制语,观察图片可判断是渡江战役;第(2)题给出了“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限制语,可知是五四运动;第(3)题要求回答“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记住相关知识即可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