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社会卫生状况_第1页
第九章社会卫生状况_第2页
第九章社会卫生状况_第3页
第九章社会卫生状况_第4页
第九章社会卫生状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社会卫生状况重点:掌握社会卫生状况的涵义及研究的意义熟悉社会卫生状况的资料来源社会卫生状况评价指标,特别是人群健康状况评价指标第一节概述一、社会卫生状况的涵义人群健康状况是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反映。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在有些情况下是通过自然因素的作用,而自然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通常又受社会因素的左右。在自然因素相同或相似的国家和地区,因其社会因素有较明显差异,人群健康状况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更为重要。社会卫生状况系指人群健康状况,以及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各种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社会卫生状况内容甚广,大体上可分为下列六类:卫生政策;与卫生有关的社会、经济状况;卫生保健;卫生资源;卫生行为;人群健康状况。二、 社会卫生状况研究的意义社会医学基本任务之一就是研究人群健康状况,研究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只有充分地认识人群健康状况和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找出主要的社会卫生问题,才能科学地制订改善社会卫生的措施,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获取最大的卫生效果,改善与增进人群的健康状况。社会卫生状况是卫生事业宏观管理的基础资料,也是评价卫生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卫生信息。一些社会卫生状况指标已成为世界各地区和国家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主要评价指标。研究社会卫生状况多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连续不断地对社会卫生的现状、特征、变化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与评价,明确已取得的成绩和找出存在的社会卫生问题,从而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的有效措施。其主要特征是从社会卫生状况出发,经过研究找出办法,改善社会卫生状况。三、 社会卫生状况的资料来源(―)世界卫生状况资料《世界卫生报告》(TheWorldHealthReport)是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物,主要内容有:政治形势;经济状况;人口状况;教育;环境与住房;食物供应与营养;卫生资源;与人群健康有关的不良行为;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疾病的现状和防治情况。并附有各国社会卫生状况统计指标。《世界儿童状况》(TheStateOfTheWork’sChildren)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出版物,主要内容有世界各国与儿童状况有关的社会卫生状况统计资料,包括基本指标;营养状况;卫生状况;教育状况;妇女状况;人口统计指标;经济指标;某些统计指标改善情况。除此之外,还有重点关注的儿童卫生问题。《人口年鉴》(DemographicYearbook)该年鉴为联合国出版物,内容包括:世界人口概况;人口;出生;胎儿死亡;合法的人工流产;婴儿和孕产妇死亡;总死亡状况;婚姻状况等。《世界卫生统计年鉴》(WorldHealthStatisticsAnnua)该刊物是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物,主要内容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生命统计资料:人口;出生;死亡;寿命;死亡原因等。《世界卫生统计季刊》(WorldHealthStatisticsQuarterly)该刊物是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物,主要内容包括卫生评价方法;疾病预防与控制;人群健康;卫生资源;卫生费用与筹资;卫生保健等。《世界人口状况》(TheStateOfWorldPopulation)该刊物为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出版物。《世界发展报告》(WorldDevelopmentReport)该刊物为世界银行出版物,每年一刊,各年内容不一,每一年分别专设卫生、教育、环境、交通等栏目。《世界人口数据表》(WorldPopulationDataSheet)由美国人口咨询局编制,每年一份。《亚太地区人口数据表》(ESCAPPopulationDataSheet)由亚太经合组织社会人口处编制,每年一份。中国卫生状况资料《中国卫生年鉴》该年鉴由卫生部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主要内容有: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治;妇幼卫生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工作;卫生统计工作。并附有主要社会卫生状况指标;港澳台地区主要卫生统计指标。《中国统计年鉴》该年鉴由国家统计局编写,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内容较为丰富,主要有:自然资源;经济;能源生产与消费;城乡建设与住房;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保健;交通、电讯;食物与饮水;环境污染与保护;人口;就业与失业等。《中国人口年鉴》该年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主要内容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发展;人口普查;人口统计;计划生育;中国人口、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世界各国对比。《中国环境年鉴》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出版物。《中国人口数据表》由中国人口情报中心编制与出版。有关专题研究报告,由专业杂志、学报发表。必要时,可进行有关的专题调查。第二节 社会卫生状况评价指标指标(indicator)是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标记或反映,是衡量变化的变数,亦是实现既定目标的进度的标志。指标应具有客观、有效、敏感和特异性。客观是指由不同的研究者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区对同一事物进行衡量,所得到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有效是对所要衡量的事物确实能进行实际的衡量;敏感是对有关情况和现象的变化反映灵敏;特异性是只反映有关情况和现象的变化。社会卫生状况指标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人群健康状况指标,二是一些影响人群健康状况且已指标化了的社会因素指标。可归纳为下列六类:一、卫生政策指标(―)各级政府及其领导对人民健康的政治承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制订的法律、法规、条例等措施。改善社会卫生状况的承诺。资源分配卫生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与卫生有关的社会发展(文化教育、安全饮用水、环境卫生、住房、食物供应和营养、医疗卫生保健等社会发展)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卫生资源用于初级卫生保健的比例。(三) 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合理程度各地区人均卫生经费。各地区卫生资源用于初级卫生保健的百分比。各地区每千人口拥有医院床位数、医师数和其他卫生人员数。(四) 社区参与卫生事业发展社区人口中参与卫生事业决策者的百分比。社区人口中,与专业人员共同承担社区卫生活动项目者的百分比。(五) 卫生组织机构和管理完善程度根据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需组建的相应机构是否建立与完善。卫生部门内部的各机构,以及卫生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是否已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卫生政策指标在社会卫生状况分析中曾一度被忽视。近些年来,这一类指标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各级政府和研究人员所认识,成为分析社会卫生状况不可缺少的指标。尽管如此,一些卫生政策指标尚未量化,评价时只能采用询问问题的方法。二、与卫生有关的社会、经济指标(―)经济指标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percapit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percapita)o以上两种指标,均反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人(incomepercapita)可反映城乡居民的实际经济水平。劳动人口就业率。劳动人口失业(待业或下岗)率。劳动人口就业率和失业率反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亦反映劳动人口潜在能力和社会安定程度。(二)社会指标人口统计指标(豆)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人口再生产的规模和速度,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人口每增长1%,消耗国民生产总值4%。人口迅速增长往往会出现失业。贫穷、营养不良、文盲人数增加、住房拥挤、能源短缺以及人群健康状况水平下降等问题。(2)人口负担系数:亦称抚养比,系指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国际通用0〜14岁和65岁及以上者为非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者为劳动年龄人口。人口负担系数是反映劳动人口负担程度的指标。该系数越大,表明被赡养人口比重越大,社会负担越重,对社会卫生状况的影响越明显。文化教育指标主要是成人识字率,是指15岁以上人口能读、能写人数的百分比。妇女识字率尤为重要,对社会卫生状况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此外还包括学龄儿童入学率,每千人口拥有收音机数,每千人口拥有电视机数。3.人均住房居住面积。食物供应人均热量(卡)的供应。三、卫生保健指标(―)初级卫生保健普及面指标主要有农村行政村的初级卫生保健普及率,城镇社区的初级卫生保健普及率。(二) 安全饮用水普及率安全饮用水系指感观性状良好,无毒无害,流行病学安全。(三) 妇幼保健指标包括易感儿童主要传染病的免疫接种覆盖率,新法接生率,孕妇产前检查率,孕妇产后访视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新生儿访视率,儿童定期体检率,已婚妇女婚前体检率,已婚妇女节育率等。(四) 医疗卫生服务需要还主要有两周每千人患病人数,患病次数及患病日数,因病卧床日数、休工日数和休学日数等指标。(五) 医疗卫生保健质量常用误诊率,漏诊率,医疗卫生保健差错率库故发生率等指标。四、 卫生资源指标包括每千人口拥有医师、医士、护士和其他卫生人员的数量,每千农村人口拥有乡村医生、卫生员、经培训的接生员的数量,每千人口拥有病床数,以及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具有2000元以上的设备件数等。五、 卫生行为指标(―)吸烟指标常用每千人口中吸烟人数及吸烟者每日平均吸烟量等指标。(二) 饮(酗)酒指标常用每千人口中饮(酗)酒人数,饮(酗)酒者每日平均饮(酗)酒量,以及人均酒精消耗量等。(三) 每万人口吸毒人数(四) 每万人口患性病人数(五) 刑事犯人中因酗酒、吸毒、性乱(卖淫嫖娼)罪所占百分比六、人群健康状况指标(见第三节)第三节 人群健康状况评价指标一、个体健康与人群健康(―)个体健康个体健康通常是指一个人身心发育正常,没有病痛,具有充分的劳动能力,而且长寿。研究个体健康状况基本上是临床医学的任务,临床医生运用临床医学观察或检验的方法,研究和分析个体的健康状况或患病的原因,并采取改善个体健康的措施。(二)人群健康人群健康亦称居民健康,系指人群整体健康的水平。通常用人口统计指标、疾病统计指标、身体发育统计指标综合评价人群健康状况。一个健康的人群应该是身体发育平均水平良好,急性传染病发病率比较低,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慢性疾病患病率比较低,粗死亡率比较低,婴儿死亡率比较低,平均期望寿命延长。研究人群健康状况是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社会医学工作者运用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研究和分析人群健康状况及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善人群健康状况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要采取的社会医学措施。(三)个体健康与人群健康的关系个体健康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研究人群健康必须建立在个体健康的基础上,不了解个体健康,就难于了解人群健康,不掌握个体患病情况,就无从获得人群患病情况。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对于个体健康的观察,就没有对于人群健康的观察。二、人群健康状况评价指标对人口、疾病、身体发育等统计指标的深人分析,可综合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的水平、特征及其变动趋势。以下指标是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的常用统计指标。(―)人口统计指标出生率亦称粗出生率。世界各国出生率差别甚大,高的可达52900,低的为gryro;1996年世界平均为239ro,我国为177to。高出生率表明20岁以下的母亲和高龄妇女的分娩率高,分娩间隔短,因而母子健康较差,死亡率较高。了解出生率的动态有助于计划生育、妇幼卫生工作。出生率受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影响。育龄妇女占人口总数的比重大时,可相对的增加出生率;生育最频年龄妇女占育龄妇女总数的比重大时,也可相对的增加出生率。因此,分析出生率时,必须考虑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特征。必要时,可用标化出生率。死亡率又称普通死亡率或粗死亡率。各国死亡率差别较大,高的可达27900,低的在sryro以下。1996年世界平均为9700,我国约7ryoo左右。死亡率的高低受人口年龄相成影响甚大。老年、婴儿死亡率高,幼年、少年和青年死亡率低。若老人和婴儿占总人口比重大时,死亡率就会相对的增高。在分析不同地区死亡率时,须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必要时,可用标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亦称年龄组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有其自身规律:婴儿死亡率高,幼儿死亡率迅速下降,10〜历岁最低,青年期较平稳,壮年期以后就逐渐升高。婴幼儿死亡率经努力比较容易下降,而老年死亡率下降难度大。年龄别死亡率不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木同地区同一年龄组的死亡率可直接进行比较。通过对年龄别死亡率的对比分析,可找出卫生工作的重点人群。婴儿死亡率该指标是一个敏感、综合的指标,不仅反映直接影响婴儿健康的卫生问题,而且也反映母亲的健康状况、产前和产后的保健水平,以及婴儿保健水平和环境卫生状况等。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卫生条件改善,良好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等可以稳步地降低婴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的下降与众多的社会、经济因素有关,很少是一项社会医学措施作用的结果。婴儿死亡率是评价人群健康状况常用的指标,也是评价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各国家、各地区婴儿死亡率差别甚大,根据1996年资料,最高者为158ryoo,最低者不足SWro;最不发达国家为105900,发展中国家为65900,发达国家为6900,世界平均水平为60900,我国婴儿死亡率为38900。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愈是幼小,死亡率愈高。据统计,60年代,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总数的30%—50%,而死于生后不满7天者(早期新生儿)占新生儿死亡总数的50%。随着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婴儿死亡率有了大幅度下降;如今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总数的55%〜75%,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60%〜70%。该指标有助于评价婴儿死亡漏报的可能性。新生儿死亡率高低与围产期保健密切相关。围产儿死亡率该指标是评价妇幼保健,尤其是围产期保健的重要指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指某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与同年活产数之比,以千分率表示。这是近几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和儿童基金会用来评价儿童健康状况的常用指标。由于在多数发展中国家婴儿死亡率资料不易获得且准确性差,而5岁以下儿童死亡又相当高,故用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反映婴幼儿的死亡水平。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高,反映母亲在围产期所处的木良卫生条件以及有害环境因素对婴幼儿的影响。各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差别较大,最高者为248cyoo,最低者为4ryoo,世界平均为889ro;发达国家SWoo,发展中国家为89yoo,最不发达国家为153tyoo,我国为47900(1996)。幼儿死亡率又称儿童死亡率,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敏感指标,它比婴儿死亡率更能反映出贫困状况;亦可反映营养状况、环境卫生状况和意外事故对幼儿健康的影响。孕产妇死亡率不同国家和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差别较大。世界平均水平为430/10万,最不发达国家为1100/10万,发展中国家为470川0万,发达国家为13/10万;孕产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为1500/10万或更高,最低的国家为10/10万,我国为95/10万(199)。孕产妇死亡率反映妇女怀孕和分娩期的危险性,死亡率高低受下列因素影响:社会经济状况,妇女怀孕前的健康状况,怀孕和分娩期的各种合并症,有无卫生保健设施及围产保健的利用。平均期望寿命又称预期寿命,是寿命表中重要指标之一,寿命表中各项指标均依据年龄别死亡率计算而得。该指标既能综合反映各个年龄组死亡水平,又能预期寿命的长短;它和死亡率是一个事物的两个相反方面,死亡率低,平均期望寿命就高。因不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各地区平均期望寿命可直接比较。平均期望寿命是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常用的重要指标。1996年世界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为65岁,发达国家为77岁,发展中国家为64岁,最不发达国家52岁,中国为69岁;平均期望寿命最高的国家为80岁,最低的国家不足45岁。死因别死亡率死亡率分析的重点是死因分析。死因别死亡率是死因分析的重要指标,它能较准确地反映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反映各类疾病对人群健康危害程度。为排除年龄、性别构成对死因别死亡率的影响,必要时可计算年龄、性别死因别死亡率,或计算标准化死因别死亡率。死因构成比该指标能反映某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可明确不同时期重点防治的疾病。疾病统计指标疾病统计指标是反映人群发病、患病、感染、残疾情况的重要指标。使用不同的疾病统计指标,可从不同的侧面说明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分布的特征,以及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程度等。常用的指标有发病率、患病率、感染率及残疾率等。身体发育统计指标身体发育水平与特征是人群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侧面。利用身体发育统计指标研究社会因素、自然条件、遗传因素对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常用的身体发育统计指标有下列几种:新生儿低体重百分比新生儿低体重危及婴儿存活及其生长与发育。新生儿低体重百分比高,表明母亲健康状况不良、生育过密、产前保健利用不够。新生儿低体重百分比是反映社区营养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新生儿低体重百分比最高的国家为25%,个别国家可高达50%,最低的国家在5%以下;最不发达国家为23%,发展中国家为18%,发达国家为6%,世界平均为17%,我国为9%(1990〜1994)。年龄别性别低身高百分比低身高系指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健康儿童身高均值减去2个标准差的数值。判定低身高,可利用本地区、国家或国际所制订的年龄别性别身高标准。该指标反映出生后或出生前的营养不足和感染的累积作用,以及环境状况差,早期营养不良。亦反映社区营养状况。年龄别性别低体重百分比低体重系指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健康儿童体重均值减去2个标准差的数值。判定低体重,可利用本地区、国家或国际所制订的年龄别性别体重标准。该指标可反映自出生以来营养不足或慢性营养不良的累积作用,也反映目前营养不良的情况。还反映社区营养状况及食物供应情况。三、评价人群健康状况新指标传统指标只是从死亡、疾病、发育某一个侧面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保健措施日趋完善,人群健康状况有了根本的改善和提高,死亡与寿命已达到比较稳定的水平;传统的生命统计指标对反映目前人群健康状况变化的敏感性有所降低,并有一定的局限性。为补充传统评价指标的不足,反映不断变化的人群健康状况,一些新的评价指标应运而生,力求反映更为深层次的人群健康状况问题。(―)减寿人年数减寿人年数(potentialyearsoflifelost,PYLL)亦称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是指某一人群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在目标生存年龄(通常定为70岁或出生期望寿命)内因死亡而使寿命损失的总人年数。该指标主要用于比较特定人群中不同死因,反映某死因对一定年龄的某人群寿命损失和危害程度;它对死者的年龄给予相应的权重,做出定量计算,死亡时间越早,PYLL值就越大,突出了过早死亡的危害。(二) 无残疾期望寿命无残疾期望寿命(lifeexpectancyfreeofdisability,LEFD)期望寿命是以死亡作为观察终点,而无残疾期望寿命则以残疾作为观察终点。这是寿命表方法用于功能状态的研究。运用寿命表的计算原理,扣除处于残疾状态下所耗的平均期望寿命,从而可得出无残疾状态的期望寿命。LEFD是质量较高的生命过程,能更好地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综合水平。(三) 健康期望寿命健康期望寿命(activelifeexpectancy,ALE)亦称活动期望寿命,是以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率为基础计算而得。生活自理能力系指正常人生存所必须具备的、日常生活所必须完成的活动,如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洗澡等活动。该指标目前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它不仅能客观地反映人群生存质量,亦有助于卫生政策与卫生规划制定。(四)调整病残生存年调整病残生存年(disabilityadjustedlifeyear,DALY)又称伤残调整生命年,系指疾病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与疾病伤残(残疾)损失健康生命年相结合的综合性指标。某一人群的DALY即将该人群的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yearsoflifelost,YLLs)和伤残损失健康生命年(yearslivedwithdisability,YLDs)进行综合计算,再以生命年的年龄相对值(年龄权数)和时间相对值叙(贴现率)作加权调整。DALY是生命数量和质量以时间为单位的综合指标,该指标可较好地评价疾病负担;也可评价卫生规划及其实施效果等,而且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