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放战争教学设计解放战争教学设计解放战争教学设计第17课解放战争(教案)【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内战爆发、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全面、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内战背景的研讨交流,使学生分析内战爆发的必然性,提高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相关材料的研习展示,认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方针调整的原因及战略反攻方向的选择,掌握观察阅读、获取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学习方法。开展小组探究性学习、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加深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史实的了解,认识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采取的策略和方针得到了人民的真正拥护。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重庆谈判、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重庆和谈和三大战役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出的不同方式的努力,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具有重要的作用;经过斗争,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这一胜利对中国和世界均产生了深远影响。【难点】重庆谈判中共如何应对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理解新民主主义胜利的意义。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从人民的意愿出发,与国民党在重庆谈判。这一问题需要联系时代背景认识战后的政治形势和国共两党的意图,所以是难点之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原因和意义,须从本单元内容整体分析和认识,知识跨度大、理论性较强,学生不容易掌握,故又是一难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为物而争,因争而战,故名“战争”新课教学第一篇章:时代的问卷——抗战后中国何去何从一、内战爆发前各方面的态度思考1:抗战胜利后中国是否有和平之希望?材料一:(共产党)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上,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成立包括更广大范围的,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代表人物在内的,同样是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正式的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材料二:(国民党)要为工矿农商各业开拓发展的道路……要加紧造成地方自治,要切实保障人民的权利,要从速成立各级民意机关,要充分养成尊重法治习惯。——《抗战胜利后重要文告》材料三:(民主同盟)在全面胜利以后,假定大规模的内战终于无法避免,这简直是对着整个国家的生命当心一枪,简直是对着四万万五千万老百姓瞄准扫射,国家绝对无负予任何党派,任何党派不应该这样毁灭国家。——《新华日报》1945年11月2日材料四:(国际势力)在战后世界总体格局下,美苏两强处于相对平衡态势,双方在中国势力范围的瓜分,已由雅尔塔协定所确定,美苏双方都不愿轻易改变这样的格局。——王朝光《1945~1949:国共政争与中国命运》A、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内战B、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维护其在华利益。答案:C、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拖延时间,为内战作准备D、共产党:成立一个联合政府,建立真正的自由、民主、统一的新中国E、民主党派:建立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电文中热情洋溢的“和”①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和平局面,可期实现……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蒋中正未寒1945年8月14日②毛泽东先生勋鉴:来电诵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蒋中正哿1945年8月20日③毛泽东先生勋鉴:未养电诵悉……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国家前途实利赖之……特再驰电速驾!蒋中正梗1945年8月二十三日温情面纱背后的“和”材料一: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现在动大手术也不是时候,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陶希圣材料二:蒋介石利用停战调处之机,把几百万国民党军队调到了准备内战的第一线……1946年6月……蒋介石的军事部署大体已接近完成,中心问题是找一个爆发全面内战的借口。——曹雄主编:《血色王朝1927~1949南京政府实录》第二篇章:中共的答卷——政治较量与军事斗争一、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材料一:蒋介石拟定的谈判三原则:1.不得于现在政府之外来谈改组政府问题;2.不得分期解决,必须现时整个解决一切问题;3.归结于政令、军令之统一,一切问题必须以此为中心材料二:1945年9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推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如彼不能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蒋介石设定的谈判的前提什么?谈判核心问题是什么?有此谈判原则,国共谈判能否达成一致,实现人民期待已久的和平?(1)原因:①国民党方面:蒋介石一方面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舆论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采取了“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②共产党方面:为了争取和平,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以利于团结和教育广大人民,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2)谈判焦点:①军队国有化问题,②解放区政权问题(3)结果:《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①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②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4)意义:表明了共产党的和平诚意,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它再要发动内战,就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地位。4、政治协商会议(1946、1;重庆)(1)内容: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等。(2)意义:否定了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思考2:有和平之希望,为何没能换来和平之局面?战后国际形势(美苏对峙,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差异)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执政理念的差异二、内战爆发:1、战略防御阶段——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阅读课文P78第三段,思考解放战争初期的战况如何?答案: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2、战略反攻序幕——千里挺进大别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和部分任务分别是什么?外线指什么?答案: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外线指国统区,内线又指解放区。3、战略决战——三大战役【问题探究】三大战役为何首选东北作为战役的开始?①可粉碎国民党军的战略收缩企图,实现关门打狗;②使东北解放军腾出手来转入关内作战;③可利用东北工业支援全国解放战争。(2)意义:空前的决战,国民党军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国奠定基础。4、战略决胜——渡江战役材料一只要共党一有和平的诚意,能作确切的表示政府必开诚相见,愿与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蒋介石1949年元旦材料二只要李宗仁的“和平努力能够获得显著的进展,或者甚至仅能成功地延迟着(或似乎是延迟着)共产党对长江的攻势,美国就会支持他”。——司徒雷登(1)背景:北平和谈1949年4月1日,北平。以张治中为首席谈判代表的南京国民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飞抵北平。来到下榻的北平六国饭店时,一幅大标语映入眼帘:思考: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团是为真和平而来吗?中共的态度怎样?最终结果如何?答案:1、不是真和平,目的是缓兵之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企图划江而治2、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谈判的条件。3、1945年4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2)渡江战役1945年1945年【过渡】第三篇章:人民的阅卷——国家命运与道路的选择【合作探究】依据导学案史料,分组分析、讨论解放战争中共取胜的原因?(史料补充)国民党方面:政治孤立、失去民心;军队厌战、士气低落;贪官横行、统治腐败美援断绝、蒋桂分裂[看到蒋在政治上失了民心,在军事上一败涂地,美国对蒋也失去了最后的希望,欲以李宗仁的桂系取代蒋系,支撑危局,维持美在华利益,美国的动向鼓舞了桂系。白崇禧发难,蒋介石被迫下野,蒋桂矛盾表面化。这也加剧了国民党的失败]共产党方面:⑴中共领导(核心)⑵理论指导(灵魂)⑶群众支持(基础)⑷革命军队(中坚)⑸统一战线(保障)⑹革命道路(方向)思考: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意义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屈辱,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意义二: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一个社会主义中国即将诞生。意义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意义四: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主题升华:小结: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协定、决议,发动的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在解放战争第一年里,人民解放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