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理解性默写之意象关键词类题目_第1页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理解性默写之意象关键词类题目_第2页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理解性默写之意象关键词类题目_第3页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理解性默写之意象关键词类题目_第4页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理解性默写之意象关键词类题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看关联词语

(一)1-301.自古以来,秋天一直是文人墨客常常吟味不已的季节。借助秋景表达内心悲伤的诗句不胜枚举,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写出了秋天的凄清。2.峨眉山位于四川,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李白曾移居四川,很熟悉峨眉山,他的诗文中多有“峨眉”的身影,如“

,

”等,不胜枚举。3.相比现代人,古人对生命易衰更为敏感,常从鬓发的细微变化生出深沉的感喟,这样的情感抒写在诗词中比比皆是,如“_________,_________”。4.古代迁客骚人流连于山水之间,借以吟咏情性,舒展身心,发散出一种高度的生命意识、民族意识和责任感。这些借景抒情的诗篇常常借用“松”这个意象,如“_________,______”。5.“鹿”音同“禄”,世人喜好将其作为“长寿安康、仕途美好”的象征;“鹿”幽居山林,生活习性恬淡安静,文人也常借其表达隐逸情怀,如“_______,_________”。6.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其音凄切,在诗歌中具有悲凉的象征意蕴,如“_____,_____”。7.时空对举是指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描写景物来营造意境,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获得审美体验。“诗圣”杜甫即擅长在近体诗中运用时空对举的创作方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樽”指酒杯,也写成“尊”,在古代诗文中多指代饮酒,并以此表达作者饮酒时的心情,比如“

”或“

”。9.小明想从所学的诗文中选取两句话集成一副对联挂在书房,提醒自己学习、做事贵在坚持,可选择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个意境,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我国汉族的民族图腾,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我国龙文化源远流长,“龙”在古诗文中也是俯拾即是,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在表现怀人主题的古代诗歌中,诗人经常采用“对写”手法,从对方着笔,婉曲含蓄地表达情感,可谓“此处思念,彼处着墨”,如“________,________”。13.“铁衣”是用铁甲编成的战衣,也借指战士。在古诗词中,透过“铁衣”,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边塞将士不畏严寒、刻苦训练、奋勇杀敌的身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角”是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军营常用吹角来发号施令。“角声”作为一个声音意象,常在唐诗中出现,如“

,

”就有“角声”这一意象。15.“杜鹃”,又叫子规,相传为周朝末年蜀王杜宇死后所化。“杜鹃”的意象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

”。16.自然界中的一些常见事物常作为具有特定意蕴的意象存在于古诗中,“月”便是如此。诗人常借“月”来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情绪,使其作品具有“言外之意”的美学旨趣,如

”。(本小题请在高考规定篇目中选取作答)17.古诗词中有很多以“自”“空”营造意境氛围的,或写独守的孤寂,或写空寂苍凉的环境,或写英雄的失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鸟”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古人常借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其余的还有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古代衣服因为原料质地,制成后较为硬挺,穿着前需置于石上舂捣,使之柔软,称为“捣衣”。古典诗词中常用“捣衣”或“砧声”来表现妇人思念征夫、游子思家怀乡、征人对常年征战不满等情绪,比如唐人的诗句“

”。20.古代常以“汗青”指书籍史册,在古诗中“汗青”一词多次出现,如“

,______”。21.古代诗人常借香草寄托高洁的人格追求,屈原在《离骚》中写过这样的语句:“

。”22.古人把柳絮称作杨花,

纤细洁白、轻柔飘飞的杨花,常常成为迁客骚人寄托漂泊无依、离愁别恨的感情载体,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古诗词中的“东风”一般指春风,这在古诗词中出现频率很高,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用“东风”来指春风。24.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深深地刻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唐宋诗词中表达舍身报国豪情壮志的诗句比比皆是,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古典诗词中常用“明月”这一意象或表达游子、征人的思乡之愁,或代指永恒的时空,或象征高洁的人格等,如“

”。27.友情是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话题之一,中国古代诗歌中对友情多有赞美,如“__________,_________”。

28.

诗人常借“山”表达复杂心理,如唐代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29.“水”具有剪切不断、永不停息、无休无止等特点,在古代诗人笔下,“水”成了常见的喻愁对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以流水喻愁思的千古佳句。30.“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既是淡泊世事的承载,又是羁旅之愁的寄托,如“_________,_________”。

(二)31-6031.数字在诗歌中特别常见,请你从李白的诗中,找出任意两句(无需上下句对应,单独一句诗就可)带数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古人常用“大雁”这一意象表达思念之情,如“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李清照《一剪梅》)等诗句都是如此。33.文人常借“秋”来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情绪,从而阐释“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如“____

,_________”。34.

“月”这一物象,在文人笔下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古诗词中含有“月明”意象的语句有“

”等。35.

“角”为古时军中用以传达命令的乐器,也是中国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四面边声连角起”,又如“______,______”。

36.“蛟”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平时栖隐在深渊之中,能腾云驾雾,兴风化雨。古代诗文中经常出现蛟的身影,例如:“

,

”。

37.古诗词中常常用头发斑白表达诗人愁苦,如:“__________,__________”

38.

烽火,古代边防军事通讯的重要手段,烽火的燃起表示国家战事的出现,古诗词中常用“烽火”指代战争,比如“________”和“________”。39.蝴蝶(也作“胡蝶”)是一种美丽的昆虫。它种类繁多,色彩鲜艳,姿态轻盈,因而受到古代文人的喜爱,成为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

”。40.“酒”是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诗人常借酒怡情,或解愁忘忧,或送友饯行,或感叹人生。唐代诗人李白就写过很多这样的诗句,如“

”。41.“春社”是古人春天祭祀土地神以祈求丰收的日子。“春社”作为一个传统民俗节日,经常在古诗词中出。现,如“

”。42.心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家国情怀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因而“山河”一词作为家国的代名词频繁出现在古诗词中,如“

,

”。43.“管弦”本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管乐和弦乐的统称,古代诗文中常以“管弦”代指音乐来抒发情感,例如“

,

”。44.“浊酒”,因其酒色浑浊,质量一般,诗人常用它来表达自己生活上的艰辛或心中的愁苦,如诗句:“

”。45.莲花,具有高尚、正直,廉洁的君子之风的象征意义。中国古代诗文中对莲花多有赞美,如“

”。46.“雁”是古代诗歌常用意象,常用来表达离別思念、孤寂落寞、忠贞不渝等情感,比如唐代诗句的“

”。47.古人常常借草木的兴衰比喻人事变化或者寄托思想感情,这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如“

,

”。

48.“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光的流逝总能让我们产生只争朝夕的劲头。古诗文中表达这种感慨的诗句有:“

”。49.管乐器和弦乐器是古典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中常提及古代的弦乐器,如“

”。50.孟郊在《登科后》中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长安不仅是汉唐的都城,而且还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诗词中提到“长安”的诗句有:“

”。51.“莲”自古以来便因其清姿素容、淡淡清香、千姿百态而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在古诗词中描写莲的诗句有:“

”。52.自然界中的一些常见事物常作为含有特定意蕴的意象存在于古诗词中,“秋”便是如此。诗人常借“秋”来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情绪,阐释“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如“

”。53.色彩是美好生活的反映,“诗中有画”更是我国古代诗人的追求。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对色彩的描写来展示美感,如“

”。54.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其中“翼轸”是星宿名。古诗词中常以星宿名入诗,如“

”。55.善用修辞来描写事物是古诗词的一大特点,与曹操《短歌行》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杜康”运用同一修辞手法的诗句有:“

”。56“扁舟”作为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之一,既是游子漂泊的凭靠,也是其羁旅之愁的寄托,更是追求自由、失意隐居的媒介,它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如“

”。57.“丝竹”是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古人喜欢音乐,常以“丝竹”入诗,借其来表现内心的情感,请写出包含这一意象的唐代诗句,如“

”。58.辛弃疾常使用大量的军事化意象,让充斥女性柔婉之美的宋词有了昂扬的血性之美,如“

”。59.花朝节又称“花神节”,古代诗人常用花朝来表现百花盛开的春晨或好春光,如“

”。60.鸥鸟,在古人笔下常常出现在环境清幽的地方,作为水边隐士的伴侣。如古诗词中的“

"。(三)61-9061.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发于至情的诗更能使读者产生共鸣。古代诗歌中描写思妇与游子相互思念牵挂的诗句不在少数,淋漓尽致的情感抒发令人回味无穷,如“

”。62.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因此也受到后世文人的高度赞扬,如“

”。63.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叠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既可摹声,又可摹色,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在古代诗歌中运用叠词来摹声的诗句有:“

”。64.《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几千年来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很多成语都是源自于此,如“

”。65.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中描写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诗句有:“

”。66.“月亮”这一意象在古代诗人的心中有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美好、永恒、凄凉、悲欢离合等等。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月”的诗句流传至今,如“

”。67.

“烟”在古诗词中意蕴丰富。既有充满乡村气息的炊烟,如陶渊明的“__________”;又有预示战争的烽烟,如高适的“___________”。

68.在诗人的世界里,许多植物是表情达意的载体,如周邦彦的“________”表达了对亭亭玉立的荷花的喜爱之情;白居易《琵琶行》的“________”通过江边获花增添了离别的愁情。69.古人重视从师学习,孔子的“________”,指出要向有道德的人学习的从师观,韩愈的“________”,指出要向多人学习的从师观。70.“社”最早指土地之神,“社日”是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为“春社”和“秋社”。作为古代一个民俗节日,“社日”(或“社”)频繁出现在古诗词中,如“

”。71.“红旗”以其鲜艳的色彩、独特的意象,被很多描写边塞、表现军旅生活的古代诗歌使用,如“_________,_________”。

72.琴是一种古老的拨弦乐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载体之一,“琴”字常出现在古代诗歌中,如“________,________”。

73.猿猴以其独特性博得诗人的青睐,常出现在古代诗歌中,如李白《蜀道难》中的“

”和杜甫《登高》中的“

”。

74.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写出物是人非之感,我国古代诗歌中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如“

”。75.“落英”又称“落红”或“落花”,它有两个截然相反的解释,在“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中指初开的花,而在“

”中则指落下的花。76.

人们常常将对往事的怀念、无法释怀的心结,或是不能实现的愿望,都寄托于梦境,古代文人也常通过梦境来表情达意,如“

”。77.

送别诗是古代诗歌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其中“

”两句借景抒情,道出了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与伤感。78.“月”和“影”是典型的诗歌意象,我国古代诗歌中同时写到月光和疏影交横的句子有“

”。79.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作品虽短小精悍却意蕴深长,其中“

”以行路作比,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80.

侧面描写是古代诗人常用的手法,唐宋作品中“

”两句就通过听者动作、情感的变化来衬托乐声的感染力。81.

先贤文学作品中,很多诗文都带有一定的思辨性,如“

”就对学习和思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82.“

”两句中,以“滚滚”二字描绘出长江奔腾而去的汹涌之势,也表现出作者对时光逝去的感慨。83.

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朝代更迭、由盛转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诗经·王风·黍离》开创了古代诗歌中“黍离之悲”的先河,自此古代诗词中常体现“黍离之悲”,如“

”。84.“鸿雁传书”是古诗词中常用的典故,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象征书信、游子乡情。古代文人常常借雁抒情,寄托自己浓浓的愁思,如“

”。85.

《论语》中孔子夸赞颜回“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后世一些文人则用居所的狭小或简陋来表明自己不慕荣利的高尚情操,如“

”。86.“猿啼”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往往传达出一种凄凉、悲伤之感,“

”两句便是如此。87.人们常说万事讲究有始有终,但说来容易做来难,“

”两句即提醒人们做事要善始善终。88.古代交通不便,人们的情感难以快速传达,于是唐代诗人用“

”两句表明双方虽然未在一处,但心情境遇却能相通。89.

宋代豪放词的兴起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两句通过用典表达了词人渴望被重用,希望报效国家的情感。90.

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内涵,受到历代文人的偏爱。古代文人在诗词中常用“雁”这一意象来寄托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如“

”。二、看关联词语1.自古以来,秋天一直是文人墨客常常吟味不已的季节。借助秋景表达内心悲伤的诗句不胜枚举,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写出了秋天的凄清。1.(示例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示例二)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示例三)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2.峨眉山位于四川,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李白曾移居四川,很熟悉峨眉山,他的诗文中多有“峨眉”的身影,如“

,

”等,不胜枚举。2.示例一: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李白《蜀道难》)示例二:蜀国多仙山

峨眉邈难匹(李白《登峨眉山》)示例三: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3.相比现代人,古人对生命易衰更为敏感,常从鬓发的细微变化生出深沉的感喟,这样的情感抒写在诗词中比比皆是,如“_________,_________”。3.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4.古代迁客骚人流连于山水之间,借以吟咏情性,舒展身心,发散出一种高度的生命意识、民族意识和责任感。这些借景抒情的诗篇常常借用“松”这个意象,如“_________,______”。4.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5.“鹿”音同“禄”,世人喜好将其作为“长寿安康、仕途美好”的象征;“鹿”幽居山林,生活习性恬淡安静,文人也常借其表达隐逸情怀,如“_______,_________”。5.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6.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其音凄切,在诗歌中具有悲凉的象征意蕴,如“_____,_____”。6.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7.时空对举是指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描写景物来营造意境,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获得审美体验。“诗圣”杜甫即擅长在近体诗中运用时空对举的创作方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示例一】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示例二】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示例三】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示例四】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示例五】乾坤万里眼

时序百年心【示例六】竹深留客处

荷净纳凉时8.樽”指酒杯,也写成“尊”,在古代诗文中多指代饮酒,并以此表达作者饮酒时的心情,比如“

”或“

”。8.金樽清酒斗十千

一尊还酹江月

举匏樽以相属9.小明想从所学的诗文中选取两句话集成一副对联挂在书房,提醒自己学习、做事贵在坚持,可选择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0.“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个意境,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或“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11.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我国汉族的民族图腾,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我国龙文化源远流长,“龙”在古诗文中也是俯拾即是,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水不在深有龙则灵)12.在表现怀人主题的古代诗歌中,诗人经常采用“对写”手法,从对方着笔,婉曲含蓄地表达情感,可谓“此处思念,彼处着墨”,如“________,________”。12.

示例一: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示例二:⑤遥知兄弟登高处⑥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示例三:⑤今夜鄜州月⑥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示例四:⑤乡泪客中尽⑥归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有怀》)示例五:⑤想得家中夜深坐⑥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13.“铁衣”是用铁甲编成的战衣,也借指战士。在古诗词中,透过“铁衣”,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边塞将士不畏严寒、刻苦训练、奋勇杀敌的身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乐府诗集·木兰诗》)或: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或:红颜岁岁老金微

砂碛年年卧铁衣(唐·王烈《塞上曲二首》)或: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唐·高适《燕歌行》)14.“角”是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军营常用吹角来发号施令。“角声”作为一个声音意象,常在唐诗中出现,如“

,

”就有“角声”这一意象。14.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15.“杜鹃”,又叫子规,相传为周朝末年蜀王杜宇死后所化。“杜鹃”的意象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

”。15.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16.自然界中的一些常见事物常作为具有特定意蕴的意象存在于古诗中,“月”便是如此。诗人常借“月”来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情绪,使其作品具有“言外之意”的美学旨趣,如

”。(本小题请在高考规定篇目中选取作答)16.由题干中“月”“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情绪”可知,所填句子应包含“月”这一意象且表达出特定的情绪,据此可根据所学篇目和日常积累,联想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或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或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其余答案只要符合要求且在60篇之内,皆可。17.古诗词中有很多以“自”“空”营造意境氛围的,或写独守的孤寂,或写空寂苍凉的环境,或写英雄的失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白居易《琵琶行》“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姜夔《扬州慢》“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18.

“鸟”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古人常借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其余的还有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19.古代衣服因为原料质地,制成后较为硬挺,穿着前需置于石上舂捣,使之柔软,称为“捣衣”。古典诗词中常用“捣衣”或“砧声”来表现妇人思念征夫、游子思家怀乡、征人对常年征战不满等情绪,比如唐人的诗句“

”。19.示例一: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示例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示例三: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20.古代常以“汗青”指书籍史册,在古诗中“汗青”一词多次出现,如“

,______”。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芳名垂汗青,千载永不灭21.古代诗人常借香草寄托高洁的人格追求,屈原在《离骚》中写过这样的语句:“

。”21.启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22.古人把柳絮称作杨花,

纤细洁白、轻柔飘飞的杨花,常常成为迁客骚人寄托漂泊无依、离愁别恨的感情载体,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答后两句亦可)23.古诗词中的“东风”一般指春风,这在古诗词中出现频率很高,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用“东风”来指春风。23.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4.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深深地刻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25.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唐宋诗词中表达舍身报国豪情壮志的诗句比比皆是,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26.古典诗词中常用“明月”这一意象或表达游子、征人的思乡之愁,或代指永恒的时空,或象征高洁的人格等,如“

”。26.示例一: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示例二: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示例三: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示例四: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27.友情是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话题之一,中国古代诗歌中对友情多有赞美,如“__________,_________”。

27.示例一: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示例二: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示例三: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示例四: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28.

诗人常借“山”表达复杂心理,如唐代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28.

示例:戎马关山北

⑥.

凭轩涕泗流。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相看两不厌,只(唯)有敬亭山。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29.“水”具有剪切不断、永不停息、无休无止等特点,在古代诗人笔下,“水”成了常见的喻愁对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以流水喻愁思的千古佳句。29.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示例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示例三: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30.“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既是淡泊世事的承载,又是羁旅之愁的寄托,如“_________,_________”。

30.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示例二“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示例三“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示例四“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31.数字在诗歌中特别常见,请你从李白的诗中,找出任意两句(无需上下句对应,单独一句诗就可)带数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尔来四万八千岁;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32.古人常用“大雁”这一意象表达思念之情,如“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李清照《一剪梅》)等诗句都是如此。32.鸿雁长飞光不度

雁字回时33.文人常借“秋”来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情绪,从而阐释“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如“____

,_________”。33.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34.

“月”这一物象,在文人笔下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古诗词中含有“月明”意象的语句有“

”等。34.

《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琵琶行》: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35.

“角”为古时军中用以传达命令的乐器,也是中国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四面边声连角起”,又如“______,______”。

35.

渐黄昏

清角吹寒(宋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唐李贺《雁门大守行》)/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唐岁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6.“蛟”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平时栖隐在深渊之中,能腾云驾雾,兴风化雨。古代诗文中经常出现蛟的身影,例如:“

,

”。

36.示例一: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示例二: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示例三: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37.古诗词中常常用头发斑白表达诗人愁苦,如:“__________,__________”

37.艰难苦恨繁霜鬓

⑥.

潦倒新停浊酒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38.

烽火,古代边防军事通讯的重要手段,烽火的燃起表示国家战事的出现,古诗词中常用“烽火”指代战争,比如“________”和“________”。38.示例:烽火扬州路、烽火连三月、烽火照西京39.蝴蝶(也作“胡蝶”)是一种美丽的昆虫。它种类繁多,色彩鲜艳,姿态轻盈,因而受到古代文人的喜爱,成为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

”。39.示例一: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示例二:蝴蝶梦中家万里

子规枝上月三更

示例三:青梅如豆柳如眉

日长蝴蝶飞40.“酒”是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诗人常借酒怡情,或解愁忘忧,或送友饯行,或感叹人生。唐代诗人李白就写过很多这样的诗句,如“

”。40.示例一: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示例二: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示例三: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41.“春社”是古人春天祭祀土地神以祈求丰收的日子。“春社”作为一个传统民俗节日,经常在古诗词中出。现,如“

”。41.示例一: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示例二:开岁才几时

春社忽已及

示例三:前时春社毕

今日燕来飞42.心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家国情怀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因而“山河”一词作为家国的代名词频繁出现在古诗词中,如“

,

”。42.示例一: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示例二: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示例三: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示例四:誉将星月同时朽

身应山河满数生

示例五:世路山河险

君门烟雾深

43.“管弦”本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管乐和弦乐的统称,古代诗文中常以“管弦”代指音乐来抒发情感,例如“

,

”。43.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44.“浊酒”,因其酒色浑浊,质量一般,诗人常用它来表达自己生活上的艰辛或心中的愁苦,如诗句:“

”。44.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45.莲花,具有高尚、正直,廉洁的君子之风的象征意义。中国古代诗文中对莲花多有赞美,如“

”。45.示例: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看取莲花净

应知不染心(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惟有绿荷红菡萏

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46.“雁”是古代诗歌常用意象,常用来表达离別思念、孤寂落寞、忠贞不渝等情感,比如唐代诗句的“

”。4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解析】要注意题干的情境指向,以及“唐诗”这一限制47.古人常常借草木的兴衰比喻人事变化或者寄托思想感情,这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如“

,

”。47.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48.“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光的流逝总能让我们产生只争朝夕的劲头。古诗文中表达这种感慨的诗句有:“

”。48.示例一: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

示例二:白日何短短

百年苦易满

示例三: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49.管乐器和弦乐器是古典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中常提及古代的弦乐器,如“

”。49.示例一: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示例二:泠泠七弦上

静听松风寒

示例三:丝桐合为琴

中有太古声50.孟郊在《登科后》中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长安不仅是汉唐的都城,而且还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诗词中提到“长安”的诗句有:“

”。50.示例一: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示例二:长安陌上无穷树

唯有垂杨绾别离

示例三:秋风生渭水

落叶满长安51.“莲”自古以来便因其清姿素容、淡淡清香、千姿百态而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在古诗词中描写莲的诗句有:“

”。51.示例一: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示例二: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示例三: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52.自然界中的一些常见事物常作为含有特定意蕴的意象存在于古诗词中,“秋”便是如此。诗人常借“秋”来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情绪,阐释“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如“

”。52.示例一: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示例二: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示例三: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53.色彩是美好生活的反映,“诗中有画”更是我国古代诗人的追求。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对色彩的描写来展示美感,如“

”。53.示例一: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示例二:红树青山日欲斜

长郊草色绿无涯

示例三: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54.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其中“翼轸”是星宿名。古诗词中常以星宿名入诗,如“

”。54.示例一: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示例二: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示例三:面有逸景之速

别有参商之阔55.善用修辞来描写事物是古诗词的一大特点,与曹操《短歌行》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杜康”运用同一修辞手法的诗句有:“

”。55.示例一: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示例二: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示例三: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56“扁舟”作为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之一,既是游子漂泊的凭靠,也是其羁旅之愁的寄托,更是追求自由、失意隐居的媒介,它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如“

”。56.示例一: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示例二:武陵溪口驻扁舟

溪水随君向北流

示例三: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57.“丝竹”是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古人喜欢音乐,常以“丝竹”入诗,借其来表现内心的情感,请写出包含这一意象的唐代诗句,如“

”。57.示例一:浔阳地僻无音乐

终岁不闻丝竹声

示例二:缓歌慢舞凝丝竹

尽日君王看不足

示例三:丝竹发歌响

假器扬清音58.辛弃疾常使用大量的军事化意象,让充斥女性柔婉之美的宋词有了昂扬的血性之美,如“

”。58.示例一: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示例二:燕兵夜娖银胡觮

汉箭朝飞金仆姑

示例三:举头西北浮云

倚天万里须长剑59.花朝节又称“花神节”,古代诗人常用花朝来表现百花盛开的春晨或好春光,如“

”。59.示例一: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示例二:春和民气乐

几日是花朝

示例三:茶全烹谷雨

春半及花朝60.鸥鸟,在古人笔下常常出现在环境清幽的地方,作为水边隐士的伴侣。如古诗词中的“

"。60.示例一: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示例二:自去自来堂(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示例三:明朝拂衣去

永与海鸥群61.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发于至情的诗更能使读者产生共鸣。古代诗歌中描写思妇与游子相互思念牵挂的诗句不在少数,淋漓尽致的情感抒发令人回味无穷,如“

”。61.示例一: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示例二: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示例三: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62.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因此也受到后世文人的高度赞扬,如“

”。62.示例一: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示例二: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示例三: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63.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叠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既可摹声,又可摹色,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在古代诗歌中运用叠词来摹声的诗句有:“

”。63.示例一: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示例二: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示例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64.《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几千年来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很多成语都是源自于此,如“

”。6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65.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中描写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诗句有:“

”。65.示例一: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示例二:双星何事今宵会

遗我庭前月一钩

示例三: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66.“月亮”这一意象在古代诗人的心中有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美好、永恒、凄凉、悲欢离合等等。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月”的诗句流传至今,如“

”。66.示例一: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示例二: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示例三: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67.

“烟”在古诗词中意蕴丰富。既有充满乡村气息的炊烟,如陶渊明的“__________”;又有预示战争的烽烟,如高适的“___________”。

67.

依依墟里烟

汉家烟尘在东北68.在诗人的世界里,许多植物是表情达意的载体,如周邦彦的“________”表达了对亭亭玉立的荷花的喜爱之情;白居易《琵琶行》的“________”通过江边获花增添了离别的愁情。68.

一一风荷举

枫叶获花秋瑟瑟69.古人重视从师学习,孔子的“________”,指出要向有道德的人学习的从师观,韩愈的“________”,指出要向多人学习的从师观。69.

就有道而正焉

圣人无常师70.“社”最早指土地之神,“社日”是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为“春社”和“秋社”。作为古代一个民俗节日,“社日”(或“社”)频繁出现在古诗词中,如“

”。70.

示例一: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示例二: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71.“红旗”以其鲜艳的色彩、独特的意象,被很多描写边塞、表现军旅生活的古代诗歌使用,如“_________,_________”。

71.示例一: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示例二: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72.琴是一种古老的拨弦乐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载体之一,“琴”字常出现在古代诗歌中,如“________,________”。

72.抱琴归去碧山空一路松声雨鬓风(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雪满空山晓会琴/耸肩驴背自长路;酒罢茶余思兀然/未能除得旧琴缘)73.猿猴以其独特性博得诗人的青睐,常出现在古代诗歌中,如李白《蜀道难》中的“

”和杜甫《登高》中的“

”。

73.猿猱欲度愁攀援风急天高猿啸哀74.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写出物是人非之感,我国古代诗歌中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如“

”。74.

示例一: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

示例二: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示例三: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75.“落英”又称“落红”或“落花”,它有两个截然相反的解释,在“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中指初开的花,而在“

”中则指落下的花。75.示例一: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示例二:偶来花下聊散策

落英满地珠为席

示例三: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