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11篇)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篇1
学习目标
1.熟悉尼、驮等11个生字,会写卖、售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巡游、工艺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意。
4.请学生搜集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5.教师预备一段介绍非洲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及课文配乐录音。
6.每个小组自制一套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资料共享
1.教师请同学们搜集的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找到了吗?谁来给大家进展展现或介绍?(请学生到前面展现)
2.教师找到了一段非洲南部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请大家一同欣赏。看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生观看录像后自由表达。
4.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很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
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熟悉的字词。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学习。
a.小组长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带着小组成员认读生字,并想方法快速记住字形。
b.认读生词卡片,争论词语意思。
c.轮读课文,相互订正字音。
d.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朗读展现:谁情愿读哪段便站起来朗读。
4.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研读感悟
1.自主阅读思索:
想想卖木雕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
画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反复读读,结合上下文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2.同桌沟通,谈谈自己的探究结果,相互启发,一起再来深入探究。
3.集体沟通。依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引导学生感悟少年的思想感情,相机指导朗读。
4.说说卖木雕的少年是怎样一个人。
第二课时
品读入情
1.激情导入:同学们已被卖木雕的少年那恳切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美妙品质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意深深打动了。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那动人的情景。(播放配乐朗读的课文录音)
2.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请大家畅谈自己的感受。
3.把你们深切的感受带到朗读中去吧!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全文也行,读自己喜爱的段落也可以;自己读也行,与别人分角色读也可以。
4.朗读展现,教师引导学生评议。
学习发觉
1.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课文,看看还能有什么新的发觉,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教师巡察,了解学生的新发觉。
4.每位同学都有一双擅长发觉的眼睛,下面请大家大胆公布自己的新发觉。教师启发学生从文章的遣词造句等方面进展探究、发觉。如课文里有很多四个字组成的词语,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总结收获
1.想一想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
2.沟通自己的读书收获。
读读写写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快速认读。
2.观看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一想怎样把这些字写美观。
3.教师范写个别生字,如掏、辨、齿等。
4.学生练习书写,同桌互评。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篇2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巡游、名不虚传、标准”等词语。
2、积存并运用词语,观赏文章语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预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中非友情学习资料文本打印数份。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醒课题
1、今日高教师要带大家一起走进神奇的非洲,首先让我们来观赏一组图片。
(课件播放图片,师简介非洲。)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依据屏幕上的提示,边读边思索: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件出示:
课文主要讲了我在旅行时,想买一个为纪念,但却由于所以放弃购置,感到很,后来,卖木雕的少年送了我,我很。
2、沟通。
三、观赏木雕,积存语言
1、故事围围着木雕发生,那么什么是木雕?木雕是什么样子的呢?
(课件播放木雕图片,师简介木雕。)
2、看了这些木雕作品你觉得它们怎么样?
3、自己读一读课文的3——6自然段,用波浪线勾画出描写木雕的句子,并读一读。
4、沟通。
用文中的词语再来形容形容图片上的这些木雕。(指导理解四字词语。)
5、小结填空。
课件出示:
摊点里陈设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
四、品读言行,感悟形象
一读勾画:
1、当正在选择木雕时,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消失在的面前,这是一位怎样的少年呢?请同学们快速扫瞄全文,用括号勾画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
2、课件出示句子:
①“买一个吧!”坐凳的仆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②那少年走到我跟前,恳切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③“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想道。
④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圆满的神情。
⑤暮色中,我突然发觉在一堆隆起的岩石上,坐着一位少年,晚风吹拂着他的衣襟。
⑥看样子,他是特地在这里等候我的。
⑦“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
⑧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⑨他笑了,露出了两排雪白的牙齿。
二读抓行为:
1、同桌之间再相互读读这些描写少年的句子,想一想这些句子分别写出了少年的哪些行为?
2、沟通。(指导理解词语:圆满)
随学生沟通板书:
卖——猜想——圆满——特地等——送——不要钱
三读激疑:
1、少年先是热忱的卖我木雕,然后猜想我是中国人,为我不能带回木雕感到圆满,于是他黄昏在宾馆外特地等候,送我一个与白天心爱的木雕一模一样的小木雕,而且不要钱。请同学们自己再读一读这些句子,从少年的这些行为中你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吗?
2、沟通。
四读释疑:
1、依据提示阅读。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请同学们先读一读学习资料,再读一读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想一想少年当时可能会想些什么?假设你就是那位卖木雕的少年,将你内心的想法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2、沟通。(相机指导朗读。)
3、课件播放图片,师补充介绍中非友情资料。
4、师引读:
朗读:“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太好了!”我快乐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指导理解词语:沉甸甸)
五读小结:
1、自己再读一读这些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加上你自己的语言把这位非洲少年的故事讲给你的同桌听。
2、沟通。
五、总结全文,情感延长
故事学完了,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让世界布满爱,让各族人民都成为朋友。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售”和“驮”。正确读写“巡游、工艺品”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我”的心情变化。
教学重点:
会认11个生字,会写“售”和“驮”。正确读写“巡游、工艺品”等20个词语。
教学难点:
了解“我”的心情变化。
课前预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日教师要带大家去非洲南部看一看,想去吗?那让我们坐上飞机动身吧。飞机在蓝蓝的天空中飞行,穿越过南海,飞过印度洋,我们来到了非洲南部。
2、非洲南部都有哪些出名的景物呢?让我们一起领会一下。
(课件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木雕)
3、领会过了非洲南部的景物,说说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1)瀑布
a为什么这个瀑布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这个瀑布有一个很长的名字,谁能来叫叫它的名字?
c谁能用这句话来介绍一下瀑布?
课件出示:
a让我们来熟悉一下两个新朋友:名不虚传、游人如织
b你怎么理解这两个词语?
c是啊,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那么壮丽,的确吸引了一大批游客。齐读。
(2)木雕
a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非洲木雕给你留下的印象。
b教师这也有三个词: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栩栩如生
c请你用上这两个词,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非洲木雕。
4、今日我们就要走进非洲,去看看发生在那的一件事。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小朋友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并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并能把课文读流利。
2、课文《卖木雕的少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读“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1、“我”也就是本文的吴晴,带着朋友的嘱咐,想选择一个木雕带回国。请小朋友再来读课文,找一找在课文中“我”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2、“我”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爱不释手----迟疑-----圆满------快乐-----感动
3、请你第三次读读课文,你从哪里看出了的心理变化?
(1)爱不释手
a出示句子:我捧着象墩,认真欣赏,爱不释手。
b为什么这个象墩会让“我”爱不释手?
出示句子:这些坐凳构思新颖,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这里有两个四字词语,我们来读一读。
这个木雕设计的与众不同,雕得又是那么逼真,难怪会那么爱不释手。
c假如你是,当你看到这个象墩,你会怎样来表现你此时的心情,谁情愿来演一演?
看你的眼神,你在看象墩是,特别专注。
你的表情告知我,你特别喜爱这个象墩。
看木雕的时候可以把眼神集中在木雕上,让人觉得你真的很喜爱。
d谁能把此时的心情,通过你的朗读来表现?
(2)迟疑
a你从哪里看出“我”很迟疑?
出示:刚要掏钱购置的时候,我却迟疑了:我马上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此时的心里是很冲突的,行李已经超重了,可“我”又那么喜爱象墩,是该买还是不该买呢?谁能把我当时冲突的心理读出来?
b你还从哪里看出我很冲突?
出示:“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什么是语无伦次?
是啊,想买又不能买,这让我的内心特别简单,加上少年那么恳切地让我买一个,更让我语无伦次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3)圆满
a哪句话能表达的圆满?
出示: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致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圆满。
b“我”究竟为了什么而感到圆满呢?
c是啊,那么美的工艺品,我多么想把它带回国,但我又不能,的确让人挺圆满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4、“我”快乐什么,感动什么,从哪里表达出来,我们留到下节课再讲。
四、写字指导
1、这节课我们要来写“售”和“驮”。
2、看到这两个字,你要提示小朋友留意什么呢?
3、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卖木雕的少年》其次课时(简)
一、复习四字词语
二、从“我”的心理活动、少年的言行体会他的心理活动
1、我为什么而感到圆满?
2、少年此刻也感到圆满,他又是为了什么?联系上下文少年言行的句子,体会。
3、我感到很快乐,为什么而快乐?少年是怎么做的?
4、少年为什么要等候并送木雕?
5、我为什么而感动?
6、少年为什么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介绍补充资料。
三、感受少年形象
1、从中,你觉得少年是怎样的一个人?
2、夸夸卖木雕的少年。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存词语。
2、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3、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情。
教学预备:
课件、课前让学生搜集中非友情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木雕吗?在哪儿见过?(出示木雕图片,介绍木雕)
2、看了这些木雕作品,你喜爱吗,你觉得它们怎么样?
3、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卖木雕的少年》,这节课我们连续来学习这篇课文。谁来说说课文围绕卖木雕的少年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围绕“圆满”精读课文。
(一)了解木雕,感受“我”的圆满
1、找出描写圆满的句子并出示。
2、引导学生明白我为什么圆满。让学生明白由于木雕工艺精致和不能带回国而感到圆满。
(1)感受木雕工艺精致
①师:课文哪些句子描写了木雕工艺精致?请同学们自由朗读3—6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写木雕的句子。
②沟通,依据学生答复,出示句子时指导朗读。
(2)感受不能带回国而圆满。
(3)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我也为不能把……感到圆满)
(二)、品读课文,感受少年的圆满
为什么少年的眼睛里也流露出一丝圆满的神情呢?卖木雕的少年,他圆满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9自然段,画出描写少年言行的语句。师依据学生答复出示相关句子并指导朗读
(三)、再读课文,感受我和少年共同的圆满。
师:我和少年都为不能把非洲名不虚传的木雕带回而感到圆满,让我们再来读读我和少年的对话,看看你们最终能不能流露出圆满的神情?生朗读5——9自然段中其次次对话。
(四)那么,少年又是怎样来尽自己的力气弥补圆满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10——12自然段。
1、生找少年怎样弥补圆满的句子,指导读。
少年的圆满弥补了吗?你怎么知道的?指名读11段。师:想想少年在说这句话时心情怎么样呢?
我的圆满弥补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读12段。师:少年弥补了我的圆满,我快乐吗?
(五)、少年为什么要赠送我木雕,来弥补我们的圆满呢?你从哪儿知道的?出示13—15自然段中我们的对话。
1、抓住两个“我们”来理解中非友情。
、少年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这里的我们指的是什么?
、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这里的我们又指什么呢?谁能读出我当时的感情?指名读,齐读。
2、沟通中非友情资料。
3、少年赠送的莫非仅仅是一块木雕吗?
三、创设情境,深化主题
四、师总结:同学们,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爱的传递也是相互的,让我们都来做中非友情的使者,共同祝福中非人民的友情地久天长!
附板书:27卖木雕的少年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篇5
教学目标:
1、积存“名不虚传、游人如织、五官端正、清楚可辨、掏钱、一模一样”等四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情。
教学重点:
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难点:
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
二、整体感知。
1、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走近卖木雕的少年。下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指名答复
品读第一局部
1、轻声的读一读1-9自然节,用横线画出描写“我”的语言和句子,想一想“我”当时内心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2、指名答复
3、画出描写少年语言和动作的语句,专心去体会,看看又能体会出什么?
4、指名答复:
5、师生协作读文。
品读其次局部
1、自由的读一读课文剩下的局部,找到让你感动的局部体会“我”和少年当时的心情,在小组内说一说。
2、汇报。
3、在小组内分角色读一读这局部课文
4、汇报读
三、总结
课文在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时,许多是直接表现,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这样写,课文中还有许多词语,课后可以积存下来,信任对你的阅读和写作也会有所帮忙。那么,短短的四非常钟时间里,我们走进了风光壮丽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凉风轻拂的夜晚,黑人少年漂亮的心灵,愿这份美妙,这份友情永在我们心间。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篇6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存四字词语。
2、通过人物的言行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3、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情。
三、教学预备:
课件、学生充分预习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了解非洲吗?
非洲是一个漂亮的地方,那里生活着与我们肤色、生活习惯完全不同但却同样热忱、淳朴的人们,有风光壮丽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还有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非洲木雕(课件出示非洲的风土人情、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介绍木雕工艺,引起学生的兴趣。)
师:这节课我们和一起去非洲旅行,去熟悉那里的一位新朋友——板书课题:卖木雕的少年。
(二)、合作沟通、检查预习。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读了课文你了解到什么?
2、这些词语你肯定都会读了。(课件出示生词)
3、还有一些词语藏在句子里,你会读吗?(课件出示句子,并适当理解四字词语,体会四字词语的生动)
4、还有一个长句子谁来读?(课件出示句子)这个句子比拟难读,我们一起把它读一遍。
(三)、紧扣“圆满”,体会少年的美妙心灵。
1、读3——6段,感悟“圆满”。
品读“我”的圆满。
⑴、你有过圆满的经受吗?课文中的“我”为什么感到圆满?(“我”为不能把这件精致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圆满)(板书:我、圆满)
⑵、自由读课文3——6段,找找看从哪些词语句子能体会到的圆满?边读边画一画。
沟通:
“这些坐凳构思新颖,大象雕刻得栩栩如生。”
“摊上陈设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想到朋友的嘱咐,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认真地选择。”“我”是从这么多各式各样、精致的木雕中认真选择出的象墩,却不能买,多么圆满呀?你再来读这句话。
“我捧着象墩,认真欣赏,爱不释手。”爱不释手却不得不放下,真是圆满。我们一齐再读这句话。
品读少年的圆满。
⑴、只有感到圆满吗?生:不是,还有谁?
课件出示: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恳切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想道。
我点点头。卖木雕的少年眼睛里流露出一丝圆满的神情。
⑵、请同学们齐读这段话,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少年为什么感到圆满?
沟通:他需要钱;他看到我特别喜爱那个木雕,却不能买;由于我是中国人,是他的朋友,不能带走心爱的东西┄┄
让我们再读这几段话,感受和少年的圆满,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10——15段,弥补“圆满”,品悟“沉甸甸”的友情。
师:读到这里,教师不禁要问,莫非少年会圆满地看着“我”带着圆满离开非洲吗?请同学们自由读10——15段,看发生了什么事?
课件出示:“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⑴、白天圆满地分别,晚上少年送来了这个小象墩,请同学们大胆猜一猜少年送我的这个小象墩从何而来?
看来这小象墩来之不易呀,但他却不收我的钱?他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是呀,中国人是非洲人民的朋友(课件补充中非友情资料)
⑵、“我们是朋友。”
这些真诚的、无偿的、甚至以生命为代价的帮忙只由于五个字——生:“我们是朋友”。
由于牢记着中国人的帮忙,为了不让我圆满的离开,在夜幕中悄悄地等待着我的消失,也是由于这五个字——生:“我们是朋友”。
即使历尽辛苦才找到这个小象墩,即使特别需要钱,但却决不收钱,还是由于这五个字——生:“我们是朋友”。
⑶、品尝“沉甸甸”的友情。
课件出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
这时候你觉得这个“沉甸甸的东西”仅仅是一个木雕吗?少年交到我手上的清楚是一份沉甸甸的——友情呀。齐读。(板书:我们是朋友)
(四)、拓展延长
1、写话练习。
师:就这样“我”带着这个小象墩,带着这份沉甸甸的友情踏上了回国的航班,回国以后,我把这个小象墩放在书桌前我每天都能看到的地方,每当看到它,我就会想起那个非洲少年。今日,我又一次想起这位真诚的朋友,我想给他写一封信。(课件出示)
2、四字词填空。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这里(),风光()。瀑布前摊点上陈设的木雕()、(),其中大象雕得(),我捧着它()。
(五)、总结全文。
师:许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见过这位少年,但是只要一看到这个木雕小象墩,我就会想起他的话:中国人是我们都朋友。是呀,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非洲人都会牢记这五个字:我们是朋友。推举阅读:《罗红叔叔在非洲的故事》。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篇7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以读为本,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设计特色:
创设情境,诱发参加;读中悟情,合作学习;盘活课堂,落实主体。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巡游,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丽,出售,摊点,陈设,构思,五官端正,欣赏,清楚可辨,掏钱,马上,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存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情;
2、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3、是积存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预备:
课件,学生预习并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读中体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世界地图,介绍非洲,相机出示智力题:这里的什么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
2、播放莫西奥图尼亚瀑布风光图片,配乐介绍。引导学生读p112其次自然段,要求找出形容瀑布的词语。
3、导入故事: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很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
4、板书课题。
5、过渡:这篇课文表达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1)学生抢答,并依据课前预习介绍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2)观赏莫西奥图尼亚瀑布风光,感受漂亮风景。学生看后找词:名不虚传非常壮丽。
(3)学生齐读课题。
创设情境,诱发参加。在课程开头我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图片让学生观赏,渲染气氛,揭开课题,把学生的情感自然地带入到课文的学习情境中,设想在学生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时,我让学生读课文思索主要内容,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预备。
二、初读课文,
1、学习字词。
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读准字词句,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词语,请学生认读。
请学生沟通读懂的词义。鼓舞学生课前预习了解词义。
3、请学生表达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按要求自主学习。
学生自读,当小教师带读。
4、学生沟通读懂的词义,不懂的做好记号。4,学生齐读词语。5,学生表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鼓舞学生自己查工具书去解决生字新词,在阅读实践中培育学生的探究力量。
三、引领学习买木雕。
(3—4自然段)
依据学生表达,提出思索:我为什么特殊想买木雕。要求学生再读课文(3—4自然段)。板书:买。
依据学生汇报,出示:摊点里陈设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两个句子。
鼓舞学生找出木雕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的词语。
突出显示这些词语,出示木雕的`图片。
指导朗读。
出示填空。
1、学生再读思索。
2、学生汇报。
3、学生找出木雕给我留下的印象,画出来。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
4、学生观看木雕图,理解这些词语。
5、学生品读句子,指名再读。
6、学生填空:摊点里陈设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
抓重点促表达,积存一些四字词语并学会恰当的运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琳琅满目,栩栩如生等词语时,我把它们放在详细的语言环境中,并且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在此根底上进展填空练习帮忙学生积存词汇。
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是学习语言过程中的两个不同层次,在学生领悟的根底上,要尽可能使学生通过练习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力量。
四、自主探究,读中悟情弃木雕赠木雕。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篇8
一、学习目标
1、积存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2、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情,体会友好的情感是相互的,爱的表达爱的传递也是相互的。
二、教学重难点
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三、教学预备
教师方面: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图片、非洲木雕工艺品图片、中国援建坦赞铁路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其次课时
一、复习引入
师: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卖木雕的少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积存了哪些四字词语呢?
1、复习词语
名不虚传游人如织非常壮丽清楚可辨
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颖栩栩如生
认真欣赏爱不释手五官端正语无伦次
2、运用词语
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和“木雕”是非洲的两大特色,想不想去看看?
(1)、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谁能用一个或几个积存的四字词夸夸它吗?(课件出示)
(3)、出示“木雕图”(看了这些木雕,你脑海中蹦出了哪些四字词语?)
二、品读课文
抓重点词句,深入感受黑人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情。
查找深入感知课文的切入点。
1、阅读课文思索:课文中谁遇到了圆满的事?
2、出示句子: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圆满的神情。
引导理解:圆满
3、质疑:读了这个句子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①少年为什么感到圆满?②他怎样做才能不圆满呢?(课件出示)
4、指导自主学习。
(1)、四人小组争论沟通。
(2)、全班沟通。
第一个问题:少年为什么感到圆满?
①理解少年为什么圆满?引导学习第一次对话。
②、指导朗读(读出年“恳切”、“猜想”的语气)。
③、理解“我”为什么圆满?
④、小结:
过渡:“我”带着圆满离开了出售木雕的摊点。少年是怎样做的?(等、赠木雕)
沟通其次个问题(他怎样做才能不圆满呢?)
①理解我是怎么做的?
②研读其次次对话(课件出示)读10-15自然段
③、少年送给“我”的木雕是什么样子?(体会“拳头大小?的木雕)怎么会沉甸甸的?
想象:从白天到晚上,这段时间里少年在干什么?这个小象墩从何而来?沉甸甸仅仅是重量吗?
师:“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少年送给“我”的不仅仅是一只木雕,这木雕里饱含了对我沉甸甸的情意。(板书礼轻情意重)
④、当我掏出钱包就要付钱,少年却连连摆手,不要钱,这是为什么?(板书我们是朋友)
⑤、在世界各地的游客中,非洲少年为何单单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教师收集了一些资料,请读一读。
三、补充资料: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四、情感升华
师: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爱的传递也是相互的。正是中国人民的付出,才赢得了非洲少年的感情!我们已被黑人少年那恳切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美妙品质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意深深打动了。此时此刻,你想对黑人少年说点什么?
(1)、学生自由表达。
(五)、布置作业
1、填一填: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风光(非常壮丽)。摊点里陈设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其中象墩(构思新颖),大象雕德(栩栩如生),我一看就(爱不释手)。
2、把你要对这位少年说的话写在写话本上。
3、阅读《同步阅读》中的文章《新结识的伙伴》,把感受写下来。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让学生通过的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共性化的朗读体会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情,体会友好的情感是相互的,爱的表达爱的传递也是相互的。大胆尝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由于种种缘由,整堂课下来,自己觉得有很多缺乏之处,譬如:在课堂教学中自己的激情不够,对于学生的答复也没有精彩的评价,再者,课堂气氛不活泼。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篇9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生字,理解“象墩、爱不释手、栩栩如生、语无伦次、圆满”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我”和少年之间的对话以及少年在暮色中等“我”的片断。
3、通过默读,找到描写卖木雕的少年言、行的句子,通过人特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情。
教学重点
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把握课文情感
教学流程
一、小诗导入
小朋友们,在最近学的一些课文里,徐教师总觉得被一种情感深深打动着,于是写了几句诗与大家共享一下:
朋友
朋友是什么
朋友是有朋之远方来的笑脸
朋友是天际若比邻的心境
朋友是患难见真情的感动
朋友
是阮恒抖动举起的生命小手
朋友
是大地无情面对地震人人献出的那份爱
朋友他跳出个圈
跨越国界
迈向大洋此岸
架起中非那抹友情彩虹
于是
一个不知名的少年
用那小小的木雕
诠释礼轻情义重的友情真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这节课我们就去结识这位卖木雕的少年,去看看他的那只木雕,掂量那份情意。
1、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2、学生自由读文。要求生字读正确,课文读流利
3、检查词语
名不虚传游人如织非常壮丽清楚可辨
琳琅满目构思新颖栩栩如生一模一样
认真欣赏爱不释手五官端正语无论次
(1)开火车读
(2)模是多音字
三、看瀑布
1、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词)
还有一个词,不好念,得多读几遍。看谁读得顺溜。(学生练)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也称维多利亚瀑布,在世界十大奇迹中排名第七。此行去非洲之前,朋友就嘱咐她:肯定要巡游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2、要不我们也去观赏一下。
(出示图并讲解)莫西奥图尼亚瀑布全貌呈“之”字形,绵延97公里。其中的主瀑布高达122米,宽达1800米。瀑布倾泻而下,发出雷鸣般的巨响,激起阵阵水雾。每当日落或日出时,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一条绚丽多彩、经久不散的彩虹飞架在大瀑布和对面的陡崖之间。因此当地人也叫它“彩虹之家”。
3、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风光非常壮丽。
理解:名不虚传什么意思?(换词:名副其实)从这段话的哪些词,你还可以感受到这里名不虚传?体会游人如织(这是一种比方的说法,像织布机一样穿梭往来,说明游客特殊的多。)
4、朗读指导(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这里特别出名,游客特别多?评:听出来了,这里真是一个名扬中外的旅游胜地)
四、识少年
1、就在这名不虚传的瀑布四周,结识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他们仅仅只有两面之缘,却让永生难忘。这是为什么?请默读课文3到9段,划出少年言行的句子,看看第一次相遇,少年给我留下了什么印象?(出示:少年印象记)
2、第一次印象(3到9段)
找:孩子们,我和少年第一次相遇,你都找到了少年的哪些言行?
(1)“买一个吧!”坐凳的仆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2)那少年走到我跟前,恳切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3)“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想道。
(4)少年的眼晴里流露出一丝圆满的神情。
再读:那你能再读读课文,揣摩一下,当时少年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1)当_____________时,少年说:“买一个吧!”
(2)当_____________时,少年走到我跟前,恳切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3)当_____________时,那少年望着我,猜想道:“您是中国人吧?”
(4)当_____________时,少年的眼晴里流露出一丝圆满的神情。
沟通:
过渡:你能读明白少年那一丝圆满的神情吗?(学生谈)细细来品尝一下课文10到15段,看看他们其次次相遇。
3、其次次印象记,自由读,找找少年是如何弥补这一丝圆满?还可以拿起笔在边上写写你从中读明白了什么?
重点句:“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想象:从白天到晚上这段时间,那位黑人少年可能干什么去了?
(既然只有拳头大小的小象墩为什么用上“沉甸甸”一词?)
理解:沉甸甸(专程、专雕、两国友情)
孩子们,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爱的传递是相互的。正是中国人民的付出,才赢得了非洲少年的友情,才会特地为我雕刻,专程为我送来这象墩,让我无憾地离开非洲。
4、这木雕还只是个普一般通的木雕吗?这里面饱涵了什么?
(这份情、这份谊,每刻一下都包含着少年对中国人民的那一份情意。这样的木雕小象墩,怎能不让感到沉甸甸呢?)
5、这个得意的非洲少年,话语不多,却悄悄地用行动传递着他对中国人民的友情。这少年行为真可以用一首小诗来表现
微小之处见真心
枝枝叶叶总关情
人生所贵友情见
天际海角也若邻
你也能写几句话来夸夸黑人少年吗?
六、小结
的这趟非洲行,让她永生难忘。风光壮丽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卖木雕少年漂亮的心灵,这一切都震憾着,也震憾着我们,愿中非人民的友好关系,也愿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不断连续下去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篇10
一、教材简介:
课文讲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情。“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忧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准备。为了不让我带着圆满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便利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从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妙心灵。风光壮丽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风吹拂的夜晚,构成了一幅漂亮的画面,也衬托了卖木雕的少年漂亮的心灵。
本课表达详略得当,对漂亮的大瀑布风光一带而过,而是围绕课文重点,将笔墨放在选木雕、放弃买木雕、送木雕等内容上。课文还精确而得体地运用了很多四字词组,要留意让学生积存并学会运用。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情;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三是积存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所带出的词语或其它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存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非洲人民的中国人民的友情;积存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四、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法选择:
情境教学法:组合作探究法质疑争论法
六、教学课时: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其中的局部生字。积存局部四字词语。
2、读通课文。学习课文1—9自然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局部内容。
3、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初步感受卖木雕少年美妙、纯净的心灵。
一、情境导入,提醒课题。
(一)观赏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图片
1、师述:同学们,刚刚你们看到的瀑布怎么样?[学生自由赞美]
2、师介绍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这就是位于南部非洲赞比西河中游,跨赞比亚、津巴布韦国界,高120余米,宽达1800米的世界三大瀑布之一——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这个名字是赞比亚独立后恢复的原名,历史上它曾经又称为维多利亚瀑布。
3、指导朗读“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二)谈话过渡,提醒课题
1、师述:就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很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我们就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7卖木雕的少年]
(三)课题质疑,引发思索
1、师述:看了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这是个怎样的少年?木雕是什么?和这个少年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为什么要写他?……]
3、师过渡: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究我们想知道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渎课文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的地方或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思索,从课文内容中你能解决哪些问题?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察参加学生活动。
(二)检查初读状况
1、检查生字学习状况
(1)屏幕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词语。指名带读。[教师指定]
(2)屏幕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词语。指名带读。[学生自由选择]
(3)屏幕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教师指,学生快速认读。
(4)再读“驮”“掏”,指导书写,学生练习书写。
2、检查难读的句子
(1)师:有没有特殊难读的句子,提出来,大家一起读一读。
屏幕出示句子: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致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圆满。
(2)教师指导朗读。
3、检查学生解决问题的状况
(1)师述:我们读准了生字,读通了课文,现在看一看大家能解决哪些问题。
(2)学生汇报读懂的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我知道木雕是指——
我知道卖木雕的少年是——(板书:非洲十五六岁黑人少年)
我知道和卖木雕少年之间发生的事是——(“我”买木雕少年卖木雕)]
三、研读课文,探究重点问题,深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一)学习课文一、二两个自然段
1、引述:刚刚有位同学说,是由于要买木雕才遇到卖木雕少年的,那么为什么要买木雕呢?从哪里可以知道?
2、学生汇报第一自然段。屏幕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该生读课文。
3、引导:“肯定要巡游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你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吗?
4、引导学习其次自然段:从刚刚的画面看到它的壮丽,课文中是怎样写的?
5、屏幕出示课文其次自然段。齐读其次自然段,问: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相机理解“名不虚传”“游人如织”]
6、这里以非常概括的语言写了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风光,你认为有没有道理?
7、师述:对!由于买木雕是课文的重点内容,而大瀑布的风光是次要的。从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知道,是由于朋友介绍要买木雕,所以才去买木雕。
8、齐读一、二两个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三——九自然段
1、师引:同学们,在朋友的介绍下,应当是打算要买一、两件木雕工艺品的,但是买了吗?快速阅读课文3——9自然段,思索:
(1)你是从哪句话看出买了没有?
(2)在和卖木雕的少年买卖木雕的过程中,是怎么做、怎么想、怎么说的?用“”划出相关的语句;卖木雕少年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用“~~~”划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察指导。
3、汇报争论。
(1)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汇报买了没有。
屏幕出示句子: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致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圆满。[板书:没有买木雕]
(2)学生找出怎么做的、怎么想、怎么说的句子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a:从这些语句中,你能体会到当时的心情吗?
b:能不能感受到没有买木雕的圆满?
(3)学生找出卖木雕少年说的、做的句子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屏幕出示相关句子:
“买一个吧!”坐凳的仆人是一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恳切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想道。
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圆满的深情。]
a:教师引导: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b:从这些语句中,你能想象出少年是怎样想的吗?
[急迫地劝告,盼望能够买一个木雕。]
4、小结过渡:是的,在整个和卖木雕少年的买卖过程中,的爱不释手却又迟疑、冲突的心理,以及少年急迫盼望买木雕的心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能不能通过读,来表现他们当时的心理活动呢?
2、指导朗读课文中的买卖对话局部。
(1)学生先自由读,然后在小组内分角色读。
(2)汇报朗读。
a:三个学生协作朗读。[一生读表达局部,一生读,一生读少年]
[师问读少年语句的学生: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师生共同评价)
b:师生合作读。[一生读表达局部,教师读,全班读少年]
四、拓展过渡,顺承其次课时
1、师述:读到这里,教师不禁要问,透过那少年眼睛里流露出的一丝圆满的神情,你们大胆想象一下,他除了由于放弃购置木雕而圆满,还会想到什么?
[用行动来弥补这种圆满]
2、师总结:确实,这位卖木雕的少年,没有让将圆满带回中国,无偿地送给了一个木雕纪念品,[板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雪绒花
- 2025年期刊出版项目规划申请报告范文
- 2.1.1 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学设计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第十课 角色变变变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心理健康辽大版四年级上册-辽大版
- Reading教学设计初中英语译林版2024七年级上册-译林版2024
- Lesson 2 Mind Your Manners教学设计高中英语北师大版必修四-北师大版2004
- 第1课 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2007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人教版2007
- 全国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专题二第1课二、《对无线路由器进行硬件连接》说课稿
-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旅游景观欣赏与旅游活动设计 2.4 旅游安全防范1说课稿 鲁教版选修3
- 23.3 轴对称变换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北京版九年级下册-北京版2013
- (正式版)DB15∕T 3226-2023 《液化天然气单位产品电耗限额》
- 静脉采血业务学习
-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智慧树答案
-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行业:2025年家庭教育市场消费者行为分析报告
- 浙江龙泉南禹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废弃竹木再生燃料颗粒生产线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 武松的课件教学课件
- 大单元教学设计课件讲解
- 城市市容管理课件
-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课件-第三章 运输安全管理事项
- 公证在绿色金融中的应用-洞察阐释
- 公司厂房出租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