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2023年度)_第1页
中学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2023年度)_第2页
中学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2023年度)_第3页
中学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2023年度)_第4页
中学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2023年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中学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2023年度)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发办〔2019〕29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18〕15号)、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等文件精神,落实杨浦区“双新”示范区三年规划阶段任务,深化学校课程改革,促进育人方式转变,提高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质量,特制订本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十四五”规划和于漪“德智融合”教育教学思想为引领,转变育人方式,在课程、教学等重点领域突破部分瓶颈问题,累积一批指向问题解决,具有一定示范作用、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的经验和成果。探索学校推进新课程新教材的实践路径,发展学校“德智融合”的教育特色,促进适应课程教学改革的教师队伍成长,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完善“双新”管理和运行机制,为构建全面育人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二、重点任务(一)制定工作方案。学校在认真总结、反思上一年度工作的基础上,制定本年度“双新”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举措和保障机制等,加强目标管理,确保阶段目标的达成。学校制定课程规划,加强课程建设。确立“德智融合”的课程体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五育并举为导向,推进育人方式变革,整体设计基于“双新”改革的课程规划,重点关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课程的实施,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二)聚焦课堂改革。全面推进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德智融合”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继续深化课堂教学路径、策略、资源和形态研究,推动教学方式转型。进一步探究“熔知识传授、能力训练、智力发展、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炉”的立体化全学科教学途径,实现全方位育人。各教研组梳理各学科德智“融合点”,用心发现,巧心设计,将民族精神、真善美的价值观、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融合在各学科教学中,将新教材新课程的逻辑结构与教学过程的程序结合起来,选择知识点或训练点纵横延伸,找准各学科蕴藏的“思想情操熏陶感染”点,提炼德智融合教育内涵。学校继续开展“全员开课听课”活动,促进教师对“德智融合”课堂改革的思考。提高学校教学内涵和质量,注重宏观层面的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究方法的教学,最终让学生具有自我发展、深度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立德树人”主阵地,实现“德智融合”;尝试“德智融合”特色课程评价研究,探索量化“德智融合”的观察点和评价点,形成量表。(三)构建新评价标准,提升命题的科学性。探索各学科情境化命题的研究。贯彻新课程新教学理念,在考试命题环节开展实践研究,以探索评价学科核心素养的标准与方式,并且以评价促进教学,以评价促进育人。推进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评一致性,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教、学、评有机结合,形成育人合力,努力促进“立德树人”目标的有效落实。学校将继续开展“情境化试题设计在命题中的使用”的项目研究,以提高教师的考试命题水平,以适应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的学业质量评价。提升教师在考试评价环节的命题水平,以此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发挥情境化命题设计在考试命题中的积极作用,更好地推动考试评价立德树人、引导教学的效能,使考试评价改革更加科学、有效。(四)完善管理制度。根据高考选科要求的变化,进一步优化选课走班管理,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全面推进“全员导师”制,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指导内容和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关怀,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五)创建学校劳动教育品牌特色。以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作用,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构建以学校党总支为领导、学校德育和教学部门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全方位支持的“家、校、社”一体化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工作格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三、主要举措(一)编制年度工作计划。编制学校和教研组的年度“双新”工作计划,指导各教研组修改、调整和完善计划,确保工作计划编制的质量。紧扣时间节点,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二)构建“德智融合”的学校课程体系。通过学科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统一,在学科“德智融合”的知与行中滴灌学生的生命之魂,促进学生的全面、自主地发展。基于名誉校长、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德智融合”的教育教学思想,构建“德智融合、自主发展”的学校课程体系,继承发扬于漪老师教育教学思想,积极思考学校未来的教育方向,不断寻求课程建设中破解难题的方法和途径。(三)加强学校课程建设。科学编制学校的课程计划,确保课程计划高质量完成。完善科目设置和周课时安排,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注重推进国家课程的规定性和校本课程建设的丰富性相结合,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开发“多元化、可选择、有特色、高质量”的校本课程,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营造研究氛围,落实项目的重点工作,拟举办全校性主题式教学公开课活动,教师全员参与。活动突出参与性、研讨性,学校确定一个总的主题,教研组可以确定一个分主题,也可以备课组为单位确定各自的分主题。所确定的主题能集中反映出教师对解决课堂教学重点难点问题、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等方面的思考与对策。(五)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赋能教学,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及管理的整合。建设学科资源平台,利用信息技术为不同学科提供教学资源;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促进教师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组合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扩展教学空间,发挥其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等方面的优势;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方式等方式深度学习。建立教学管理平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使课表的安排更加科学,学生选科分班更加合理,“走班制”的过程化管理更加精细。建立学生学业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的数据库,充分利用大数据,为学生的学习过程的监控,生涯规划等提供有效的依据,指导学生科学地评估学业成绩及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六)构建学业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一是推进教、学、评一致性研究,以研究作业为抓手,编制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单元作业和试卷;二是深化基于质量标准的考试研究,改革评分方式与规则,注重评价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三是完善高考新政和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进一步完善学校特色评价指标体系。(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于漪教育思想研究中心”建设为契机,结合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的研究,探究教师成长的关键因素,加强师德教育和教学业务研训,建设一支“理念新、师德高、业务精”的师资队伍,全面提高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质量。(八)继续加强与高校合作。聘请学校周边高校教师和专家,担任学校研究性学习导师,指导学生课题研究;邀请高校教师和专家为学生开设各类讲座报告。四、工作保障(一)组织领导。学校设立校长任组长的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实验领导小组,进行项目的组织规划,副校长、教务主任分管,教研组长、任课教师负责,形成条条有线,块块有面,收得起,放得开的一个工作网络。既保证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实验工作贯彻落实到人,又使在校师生都置于网络的管理中。(二)制度建设。建立课程开发、课堂教学、课程评价等方面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学校课程和教学的每一个关键环节都有相应的监督和保障。(三)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以高层次教师为引领,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