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唐山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大学语文第二次模拟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5题)1.《史记》的作者是()
A.司马迁B.左丘明C.班固D.范晔
2.下列带点的字解释错误的是()
A.仲尼之叹,盖叹鲁也。盖:猜想。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见:被。
C.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尔:如此,这样。
D.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见:见识。
3.苏轼的《前赤壁赋》是一篇
A.骈赋B.抒情小赋C.文赋D.骚体赋
4.《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的性格特征是
A.贪婪狂妄B.老谋深算C.褊狭昏聩D.恪守孝悌
5.下列《马伶传》的句子中最能体现作者主观创作意图的是()
A.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B.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C.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D.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
A.闻一多主张新格律诗应具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和“意境的美”
B.胡适的《尝试集》是我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C.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D.艾青在狱中写下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其成名之作
7.下列人物属于“战国四公子”的是()
A.孟尝君B.孟子C.庄子D.冯谖
8.
第
10
题
《秋水》中的河伯指的是()。
9.“贻笑大方”这个成语出自于()
A.《郑伯克段于鄢》B.《寡人之于国也》C.《秋水》(节选)D.《五代史伶官传序》10.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①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③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④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A.A.比喻、夸张、对偶、排比B.夸张、对偶、比喻、排比C.对偶、比喻、夸张、排比D.夸张、比喻、对偶、排比
1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象征、比喻B.象征、拟人C.双关、比喻D.比喻、拟人
12.有“曲状元”之称的元代散曲家是()
A.王实甫B.马致远C.关汉卿D.白朴
13.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
A.岑参B.白居易C.韩愈D.柳宗元
14.《陌上桑》的情节和语言体现出()
A.正剧色彩B.悲剧色彩C.喜剧色彩D.闹剧色彩
1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的《呐喊》、茅盾的《子夜》和巴金的《家》,都是我国现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B.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有《雷雨》、《曰出》和《龙须沟》
C.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指的是“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D.沈从文的《箱子岩》生动地展现了浙东水乡淳厚古朴的民风
二、填空题(10题)16.李白《行路难》一诗运用了吕尚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
17.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______)。
18.诗集《北方》的作者是________。
19.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的作者是__________。
20.韩愈,字__________,后人又称其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论快乐》一文中,钱钟书认为"快乐"是由_________决定的。
22.“朱门沉沉按歌舞,__________。”
23.
24.__的小说《风波》主要运用__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25.小说《麦琪的礼物》在结构上由__________条情节线索组成。
三、判断题(5题)26.《米龙老爹》叙述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避免了叙述的呆板和单调。()
27.白居易是盛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28.在《报刘一丈书》中,作者以略带夸张的漫画手法描绘了反面人物的言行举止。()
29.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月牙儿》等。()
30.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通过“杀霸陵尉”等情节表现了李广的性格弱点。()
四、文言文阅读(3题)31.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然后回答27~29小题。
苏子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问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32.“霜林醉”中包含怎样的喻意?
33.阅读《秋水》(节选)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
……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这段文字的观点是什么?(4分)
五、现代文阅读(3题)34.阅读《论学问》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学问变化气质”。不特如此,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如果一个人心志不专,他顶好研究数学;因为在数学底证理之中,如果他底精神稍有不专,他就非从头再做不可。如果他底精神不善于辨别异同,那么他最好研究经院学派底著作。因为这一派的学者是条分缕析的人;如果他不善于推此知彼,旁征博引,他顶好研究律师们底案卷。如此看来,精神上各种的缺陷都可以有一种专门的补救之方了。
这段文字在修辞上有何特点?
35.“傻瓜”的咒骂象征什么?
36.不朽的失眠
他落榜了!一千两百年前。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啊!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
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画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这件事令他羞惭沮丧。
离开京城吧!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本来预期的情节不是这样的,本来也许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然而,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刺股,琼林宴上却并没有他的一角席次。
船行似风。
江枫如火,在岸上举着冷冷的爝焰,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
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就是读书吧!夜晚呢?夜晚该睡觉以便养足精神第二天再读。然而,今夜是一个忧伤的夜晚。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一个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江水,可以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
这样的夜晚,残酷地坐着,亲自听自己的心正被什么东西啮食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音。并且眼睁睁地看自己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所有的力气都花在抗拒,油快尽了,微火每一刹那都可能熄灭。然而,可恨的是,终其一生,它都不曾华美灿烂过啊!
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唯有他,张继,睡不着。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余的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
起先,是睡眠排拒的他。(也罢,这半生,不是处处都遭排拒吗?)而后,是他在赌气,好,无眠就无眠,长夜独醒,就干脆彻底来为自己验伤,有何不可?
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有乌啼,粗嗄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黯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结千草。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落凄绝。在须角在眉梢,他感觉,似乎也森然生凉,那阴阴不怀好意的凉气啊,正等待凝成早秋的霜花,来贴缀他惨淡少年的容颜。
江上渔火二三,他们在干什么?在捕鱼吧?或者,虾?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世路艰辛啊!即使潇洒地捕鱼的,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吧?然而,能辛苦工作,也是一种幸福吧!今夜,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安心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去工作。只有我张继,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个,是既没有权利去工作,也没福气去睡眠的一个……
钟声响了,这奇怪的深夜的寒山寺钟声。一般寺庙,都是暮鼓晨钟,寒山寺庙敲“夜半钟”,用以惊世。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别人,那声音只是睡梦中模糊的衬底音乐。在他,却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正中要害。钟声那么美丽,但钟声自己到底是痛还是不痛呢?既然失眠,他推枕而起,摸黑写下“枫桥夜泊”四字。然后,就把其余二十八字照抄下来。我说“照抄”,是因为那二十八个字在他心底已像白墙上的黑字一样分明凸显: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
一千两百年过去了,那张长长的榜单上(就是张继挤不进去的那纸金榜)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哈!管他是谁。真正被记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张继”。有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
“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这里的“愁情”指的是什么?
六、作文(1题)37.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拾而掷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现。宁割席很坐曰:“子非吾友也。”
阅读上面材料,然后根据材料,展开联想,结合自身经验,自拟题目,写与一篇以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
2.A
3.C
4.B
5.B
6.A
7.A齐国的孟尝君田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因其四人都是王公贵族(一般是国家君王的后代),时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
8.D
9.C“贻笑大方”这个成语出自《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指让内行人笑话。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
10.D“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出自王实甫的《长亭送别》,是用夸张的修辞方法表现人物在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李煜的《虞美人》,此句以富有感染力的比喻写愁思,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自杜甫的《蜀相》,使用的是对偶的修辞方法。“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出自《礼记.大同》,修辞方法是排比。因此这道题选择D。
[错误防范]这道题考查的是考生对修辞的掌握情况。做好这一类题目的前提是熟悉大纲规定的作品,每一句话都可以迅速准确地说出其出处和含义,这样就便于进一步正确判断其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11.B
12.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我国古代文学常识。【应试指导】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和散曲作家,被时人称作“曲状元”。后世把他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13.B
14.C
15.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中国现代文学常识。【应试指导】A项中,《呐喊》为鲁迅的小说集,并不是一篇长篇小说;B项中,《龙须沟》是老舍的代表作;D项中,《箱子岩》的故事背景是湘西水乡。
16.闲来垂钓碧溪上
17.狂人日记
18.艾青
19.钱钟书
20.退之;韩昌黎、韩吏部
21.精神精神
22.厩马肥死弓断弦厩马肥死弓断弦
23.
24.鲁迅白描鲁迅白描
25.两
26.N
27.N
28.Y
29.N
30.Y
31.这段话表现了庄子齐物的思想,认为事物都是相对的,不要拘泥于“变’与“不变”。所有人生韵长短悲喜,都是人们的主观认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管理外包合同范本指导
- 劳动合同终止与解除法律指导
- 家庭赡养协议范本及法律解读
- 小学语文全册教案设计与课堂实录
- 2023初中班主任学期工作总结范文
- 高三语文诊断考试题与详细解析
-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实施效果评估报告
- 公共设施设备维修养护合同
- 企业合同审核与档案管理模板包
- 数字营销推广预算方案
- 管理岗位津贴管理制度
- 药品信息追溯管理制度
- 医疗不良事件管理体系建设与持续改进
- 汽车新媒体营销实务课程标准
-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资源保障与关爱行动研究报告
- 2025标准合同模板制作承揽合同
- DB32-T 4383-202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管理中心服务规范
- 员工手册模板(小型企业)
- 花城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 水果合同协议书模板
- 甘肃卷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