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作业设计”比赛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师了解学生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途径。优化作业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和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减负高质”的关键,通过本次活动,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获得最佳发展。参与对象:德安初中全校教师三、活动安排1活动时间:3月20日----3月30日2、各位教师根据提供格式,设计一份优化作业方案(手写或打印均可)。内容由各教研组指定课题。语文:8年级《大自然的语言》数学:8年级《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英语:7年级第六单元1a-1c物理:8年级《液体压强》化学:《粗盐的提纯》政治:7年级《师生之间》历史:7年级《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生物:《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地理:8年级《长江流域》3、完成后的优化作业设计方案于3月27日前交教导处唐华建老师处。4、教导处组织评审优秀设计方案。四、活动奖励1、本次活动设一、二、三等奖,对获奖教师予以一定奖励。罗江区德安初级中学校2022年3月18日德安初中“优化作业设计”表科目语文姓名黄涛作业设计内容《大自然的语言》作业设计目标(1)训练学生在说明文阅读中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2)掌握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以及说明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点。设计环节设计意图难易程度基本巩固环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1)(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2)(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3)(A纷纷;B刷刷;C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1.在语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1)()(2)()(3)()2.解释下列词语。销声匿迹:翩然: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主要的说明方法是: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6.作者为什么说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7.(1)段主要表达方式是:[],这样写好在哪里?8.本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实际指什么?这样命题好不好?为什么?巩固课内字词的掌握与运用掌握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一般拓展延伸环节:一、即使从科学眼光来看,那构成雪景的一片片雪花也是万姿千态,各放异彩!有的是晶莹一薄片;有的像白亮的银针;有的像张开的小扇子;有的像夜空的星星;有的像交错的树枝;有的干脆像哑铃。据统计,现在观测到的形形色色的雪花,有一万多种哩!但是雪花有个基本形状是不变的,那就是所有雪花都带有六角形的特征。即便是针形雪花,也是六根针伸向六个方向。雪花是六角,这是我国人民最早发现的。早在公元前一百多年,即汉文帝时,我国已有“凡草木花多五瓣,雪花独六出”的记载。这一发现比外国早一千七百多年。在欧洲,直到1611年,天文学家开普勒才发现雪花是六瓣的。1.用“‖”把这段文字分为两个层次,并写出层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给加粗字注音。①薄片________②记载________3.这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A.打比方引用作比较B.打比方下定义列数字C.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D.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4.说说括号内的词语对该句的作用。①据统计,(现在观测到的)形形色色的雪花,有一万多种哩!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那就是(所有)雪花都带有六角形的特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积累与物候有关的俗语、谚语:(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训练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关于说明文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内容的迁移与运用关注科学研究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较难容易亮点阐述:通过课文阅读和延伸阅读两部分,构成对课内知识巩固复习与课外迁移运用的训练题型,不局限于课本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学生的迁移能力培养,让学生把知识“盘活”,强调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附加俗语搜集,任务简单,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勾连,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题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1)(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2)(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3)(A纷纷;B刷刷;C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1.在语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1)(

(2)(

(3)(

)2.解释下列词语。销声匿迹:翩然: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物候现象

B.气候变化

C.物候规律

D.四季景色变化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主要的说明方法是: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6.作者为什么说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7.(1)段主要表达方式是:[],这样写好在哪里?8.本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实际指什么?这样命题好不好?为什么?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字注意正确的一项是(

A.冰雪融化(róng)

孕育(yùn)

翩然归来(piān)

农谚(yán)

B.簌簌落下(shù)

了解(jiě)

销声匿迹(nì)

纬度(wěi)

C.衰草连天(shuāi)

连翘(qiáo)层峦叠嶂(zhàng)

弋阳(yì)

D.风雪载途(zhài)

隧道(suì)

头晕目眩(xuàn)

窥见(kuī)

2.找出下列各组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两项,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

(1)A.百感交急

B.斤斤计较

C.满院狼藉

D.昂首阔步(

)(

(2)A.得心应手

B.迫不急待

C.原形毕露

D.令人喷饭(

)(

(3)A.在所不昔

B.谈笑风声

C.难能可贵

D.记忆犹新(

)(

(4)A.哭笑不得

B.以物谕人

C.入木三分

D.花团锦族(

)(

3.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

(1)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

)得多。

A.灵验

B.灵敏

C.灵活

D.灵便

(2)为了便于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

)是必要的。

A.观察

B.观测

C.预测

D.观望

(3)月亮的影子帮助现代人解开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之谜,(

)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

A.决定

B.制定

C.确定

D.肯定

(4)影子戏,在这里产生了(

)的力量,它战胜了时间和距离,成为我们手中的一个驯服工具,为我们忠实地服务。

A.神圣

B.神奇

C.神异

D.神秘即使从科学眼光来看,那构成雪景的一片片雪花也是万姿千态,各放异彩!有的是晶莹一薄片;有的像白亮的银针;有的像张开的小扇子;有的像夜空的星星;有的像交错的树枝;有的干脆像哑铃。据统计,现在观测到的形形色色的雪花,有一万多种哩!但是雪花有个基本形状是不变的,那就是所有雪花都带有六角形的特征。即便是针形雪花,也是六根针伸向六个方向。雪花是六角,这是我国人民最早发现的。早在公元前一百多年,即汉文帝时,我国已有“凡草木花多五瓣,雪花独六出”的记载。这一发现比外国早一千七百多年。在欧洲,直到1611年,天文学家开普勒才发现雪花是六瓣的。1.用“‖”把这段文字分为两个层次,并写出层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给加粗字注音。①薄片________②记载________3.这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