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力思维导图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力思维导图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力思维导图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力思维导图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力思维导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力高考命题解读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题号II卷23I卷19II卷14III卷17I卷21II卷16III卷17,22I卷24命题点实验:弹簧弹力,弹簧劲度系数计算:弹簧弹力和安培力力的动态平衡力的动态平衡力的平衡力的动态平衡受力分析和平衡条件应用力的平衡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I卷15,16,22II卷23弹簧弹力特点实验:测动摩擦因数求合力弹簧劲度系数23.(2014全国II卷)某实验小组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一均匀长弹簧竖直悬挂,7个指针P0、P1、P2、P3、P4、P5、P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0、10、20、30、40、50、60圈处;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指针的位置,P0指向0刻度;设弹簧下端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0;挂有质量为0.100kg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测量结果及部分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n为弹簧的圈数,取重力加速度为9.80m/s2).已知实验所用弹簧的总圈数为60,整个弹簧的自由长度为11.88cm.P1P2P3P4P5P6x0(cm)2.044.066.068.0510.0312.01x(cm)2.645.267.8110.3012.9315.41n102030405060k(N/m)163①56.043.633.828.81/k(m/N)0.0061②0.01790.02290.02960.03477个指针P0、P1、P2、P3、P4、P5、P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0、10、20、30、40、50、60圈处;P0指向0刻度;弹簧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0;挂有质量为0.100kg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测量结果结果如下表所示(n为弹簧的圈数,取g=9.80m/s2).弹簧的总圈数为60,整个弹簧的自由长度为11.88cm.P1P2P3P4P5P6x0(cm)2.044.066.068.0510.0312.01x(cm)2.645.267.8110.3012.9315.41n102030405060k(N/m)163①56.043.633.828.81/k(m/N)0.0061②0.01790.02290.02960.0347(1)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①,②;P0、P1、P2、P3、P4、P5、P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0、10、20、30、40、50、60圈处;P0指向0刻度;弹簧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0;挂有0.100kg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弹簧总圈数为60,整个长度为11.88cm.P1P2P3P4P5P6x0(cm)2.044.066.068.0510.0312.01x(cm)2.645.267.8110.3012.9315.41n102030405060k(N/m)163①56.043.633.828.81/k(m/N)0.0061②0.01790.02290.02960.0347(2)以n为横坐标,1/k为纵坐标,在图(b)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1/k-n图像;(3)图(b)中画出的直线可以近似认为通过原点;若从实验中所用的弹簧截取圈数为n的一段弹簧,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圈数n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③N/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自由长度l0(单位为m)的表达式为k=④N/m.24.(2015全国I卷)(12分)如图,一长为10cm的金属棒ab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水平地悬挂在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T,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弹簧上端固定,下端与金属棒绝缘,金属棒通过开关与一电动势为12V的电池相连,电路总电阻为2Ω。已知开关断开时两弹簧的伸长量均为0.5cm;闭合开关,系统重新平衡后,两弹簧的伸长量与开关断开时相比均改变了0.3cm,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m/s2。判断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并求出金属棒的质量。19.(2016全国I卷)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外力F向右上方拉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F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仍始终保持静止,则A.绳OO'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物块b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C.连接a和b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物块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14.(2016全国II卷)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17.(2016全国III卷)如图,两个轻环a和b套在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个轻环,其两端各系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在a和b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a、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力。小物块的质量为()A.m/2B.C.mD.2m21.(2017全国I卷)如图,柔软轻绳ON的一端O固定,其中间某点M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初始时,OM竖直且MN被拉直,OM与MN之间的夹角为α。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不变。在OM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多A.MN上的张力逐渐增大B.MN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C.OM上的张力逐渐增大D.OM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AD16.(2017全国II卷)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 B. C. D.【答案】C17.(2017·全国卷Ⅲ)一根轻质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80cm的两点上,弹性绳的原长也为80cm.将一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平衡时弹性绳的总长度为100cm;再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则弹性绳的总长度变为(弹性绳的伸长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A.86cmB.92cmC.98cmD.104cm22.(2017·全国卷Ⅲ6分)某探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将画有坐标轴(横轴为x轴,纵轴为y轴,最小刻度表示1mm)的纸贴在水平桌面上,如图6(a)所示.将橡皮筋的一端Q固定在y轴上的B点(位于图示部分之外),另一端P位于y轴上的A点时,橡皮筋处于原长.(1)用一只测力计将橡皮筋的P端沿y轴从A点拉至坐标原点O,此时拉力F的大小可由测力计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如图(b)所示,F的大小为________N.(2)撤去(1)中的拉力,橡皮筋P端回到A点;现使用两个测力计同时拉橡皮筋,再次将P端拉至O点.此时观察到两个拉力分别沿图(a)中两条虚线所示的方向,由测力计的示数读出两个拉力的大小分别为F1=4.2N和F2=5.6N.(ⅰ)用5mm长度的线段表示1N的力,以O为作用点,在图(a)中画出力F1、F2的图示,然后按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它们的合力F合;图6(ⅱ)F合的大小为________N,F合与拉力F的夹角的正切值为________.若F合与拉力F的大小及方向的偏差均在实验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则该实验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5.(2018全国I卷)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16.(2018全国I卷)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b和c,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ab=5cm,bc=3cm,ca=4cm。小球c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行于a、b的连线。设小球a、b所带电荷量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则A.a、b的电荷同号, B.a、b的电荷异号,C.a、b的电荷同号, D.a、b的电荷异号,22.(2018全国I卷)(5分)如图(a),一弹簧上端固定在支架顶端,下端悬挂一托盘;一标尺由游标和主尺构成,主尺竖直固定在弹簧左边;托盘上方固定有一能与游标刻度线准确对齐的装置,简化为图中的指针。现要测量图(a)中弹簧的劲度系数。当托盘内没有砝码时,移动游标,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此时标尺读数为1.950cm;当托盘内放有质量为0.100kg的砝码时,移动游标,再次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标尺示数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

c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m/s2,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保留3位有效数字)。答案:3.775 53.723.(2018全国II卷)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因数。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两端分别与木块和弹簧秤相连,滑轮和木块之间的细线保持水平,在木块上放置砝码。缓慢向左拉动水平放置的木板,当木块和砝码相对桌面静止且木板仍在继续滑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即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某次实验所得数据在下表中给出,其中f4的值从图(b)中弹簧秤的示数读出。回答下列问题(1)f4=__________N(2)在图(c)的坐标纸上补齐未画出的数据点_______并绘出f-m图线_________;(3)f与m、木块质量M、木板和木块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及重力加速度大小g之间的关系式f=__________,f-m图线(直线)的斜率的表达式k=____________;(4)取g=9.80m/,由绘出的f-m图线求得(保留2位有效数字)【答案】(1).(1)2.75(2).(2)如图所示

(3).(3)μ(M+m)g(4).μg(5).(4)0.40第二章力一、力1.定义: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作用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变物体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性质:____性、____性、____性、____性、____性。物质矢量相互共存独立请你写出学过的力分子力核力请将这些力按性质分类向心力3.强相互作用是质子或中子之间的核力,作用范围10-15m

。4.弱相互作用是由W及Z玻色子的交换(即发射及吸收)所引起的。这种发射中最有名的是β衰变,弱相互作用的作用范围10-15m

。这种相互作用叫做“弱”,是因为它的一般强度,比电磁及强核力弱好几个数量级。2.电磁相互作用是带电粒子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以及带电粒子之间通过电磁场传递的相互作用,强度上仅次于强相互作用而居于四种相互作用的第二位。电磁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是长程力,可在宏观尺度的距离中起作用而表现为宏观现象。二、力的分类1.引力相互作用简称引力作用。所有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吸引力。规律是万有引力定律,在4种基本相互作用中最弱,远小于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分子力核力请将这些力按性质分类1.强相互作用:______________2.弱相互作用:______________3.电磁相互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引力相互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氧原子FFF二、(一)万有引力1.万有引力的产生:2.大小:3.适用条件:4.方向: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LLL(1)质点;(2)质量均匀的球对球外等效球心。质量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万有引力为零RMh在两质点连线上且指向对方3.方向:总是_________的,也就是与水平面_______,_______与接触面垂直,_______指向地心.二、(二)重力1.产生:地面附近物体由于__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_____万有引力,地球的吸引不是2.大小:_______,可用_______测量。注意:

(1)G的变化是由在地球上不同位置处g的变化引起的。在地面附近,纬度越高,g越____;离地面越高,g越____。g的表达式:________。g取9.8m/s2只能适用于________,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_____直接取g=9.8m/s2。是万有引力竖直向下的一个分力.G=mg弹簧秤竖直向下垂直向下不一定不一定大小地面附近(3)在一些题目中忽略粒子的重力,能忽略它的质量吗?4.作用点:_______,作用点________在物体上。重心不一定不能应取当地重力加速度.FNFNFNFNFNFF分F心R如图所示,半径为R、质量为M(质量均匀分布)的圆球甲,将它挖去一个直径为R的小球,将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乙(可视为质点)分别放到离甲表面为R的A、B、C、D四点(AC过球心O和空心球球心O’,BD过球心O且与AC垂直),分别求乙球在A、C点受到的万有引力。ABCDRoo’其中K叫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例6.如图所示,均匀带电绝缘棒长L,带电荷量Q,距棒左端L处有一点电荷q,点电荷与棒之间的库仑力_____LLL/2均匀带电长棒对其他电荷的库仑力,等效点不在棒的中点例4.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塑料圆弧上均匀分布着8个电子,在圆弧的圆心上固定一个质子。质子对塑料的库仑力为()

A.ke2/r2

B.8ke2/r2

C.小于8ke2/r2

D.大于8ke2/r2ke2/r2思考:增大质子与塑料圆弧之间的距离,相距很远,距离为r。质子对塑料的库仑力可近似认为8ke2/r2

吗?ke2/r2点电荷

1.在研究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时,如果带电体本身的长、宽、高(线度)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带电体本身的大小,对所讨论的问题影响甚小,相对来说可把带电体视为一几何点,并称它为点电荷。2.点电荷是实际带电体在一定条件下的抽象,是为了简化某些问题的讨论而引进的一个理想化的模型。3.点电荷本身的线度不一定很小,它所带的电量也可以很大。点电荷这个概念与力学中的“质点”类似。均匀带电球体(圆环)对球内带电体的电场力处处为零。例7.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塑料圆环上均匀分布着-Q的电荷量,在圆环的圆心上固定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则圆环对q的电场力为()

A.kQq/r2

B.小于kQq/r2

C.大于kQq/r2D.0例8.均匀带电绝缘球半径为R,带电荷量Q,距球心距离r处有一点电荷q,点电荷与球之间的库仑力多大?r均匀带电绝缘球对球外电荷的库仑力等效于它的电荷全部集中在球心。对球内部电荷的库仑力为0例9.两个半径为0.3m的金属球,球心相距1.0m放置,当他们都带−Q的电荷量时,相互作用力为F1

,当它们分别带+Q和−Q的电量时,相互作用力为F2,则()

A.F1=F2B.F1

<F2

C.F1

>F2D.无法判断++++++++++rB思考:若这是两个带电均匀的绝缘球,结果如何?其中K叫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适用范围:1.真空中;2.点电荷.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例10.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塑料圆环上均匀分布着-Q的电荷量,现在圆环上截去一小段长度d(d<<r),在圆心、b点、a点分别固定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求圆环对q的电场力大小和方向。abrr/2例11.关于库仑定律的公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间的距离r→∞时,它们之间的静电力F→0B.当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间的距离r→0时,它们之间的静电力F→∞C.当两个点电荷之间的距离r→∞时,库仑定律的公式就不适用了D.当两个点电荷之间的距离r→0时,电荷不能看成是点电荷,库仑定律的公式就不适用了3.胡克定律:(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力和弹簧形变大小成______。(2)表达式:①k是弹簧的________,单位______,符号____;k的大小由弹簧__________决定。②x是弹簧的_______,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三、弹力1.弹性形变:撤去外力作用后能够__________的形变.2.弹力:(1)定义:发生________的物体由于__________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

(2)产生条件:①物体间_________;②接触处发生_________。(3)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_____。(4)本质:_______________。弹性形变恢复原状要恢复原状直接接触弹性形变相反分子力,电磁力F=kx正比劲度系数牛每米N/m自身性质形变量轻绳弹力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簧弹力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轻杆弹力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硬接触点的弹力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v沿着绳子且指向绳子收缩方向沿着弹簧且指弹簧恢复形变的方向可沿着杆,也可垂直于杆或其他方向与接触面垂直,指向受力物体画出绳子对轮的弹力3.杆的形变与弹力方向杆球天花板地板凹陷(压缩)形变,弹力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凸出(伸长)形变,弹力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F1F1墙杆重物弯曲形变,弹力方向与弯曲方向相反(与杆垂直)3.杆的形变与弹力方向GFGF墙杆重物绳杆两端都被固定,杆两端无法发生弯曲形变,只能发生伸或缩形变。F23.杆的形变与弹力方向墙杆重物绳FN杆的自由端既可弯,又可伸或缩3.杆的形变与弹力方向墙杆重物绳墙杆重物绳杆两端都被固定,杆两端无法发生弯曲形变,只能发生伸或缩形变。F2FN杆的自由端既可弯,又可伸或缩3.杆的形变与弹力方向墙杆重物杆两端都被固定,无法发生弯曲形变,只能发生伸或缩形变。F1杆F2墙杆重物杆两端都被固定,无法发生弯曲形变,只能发生伸或缩形变。F1杆F2墙杆两端都被固定,无法发生弯曲形变,只能发生伸或缩形变。例5.如图所示,斜坡上竖立着一竹杆,杆顶端固定一铁球,请画出竹杆对铁球弹力的示意图。GF二力平衡的条件:弹力大小:弹力方向:F=mg竖直向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同一物体上。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Δx成正比。k叫劲度系数,不同弹簧劲度系数不同。弹簧弹力与劲度系数k弹簧劲度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与F____关,与Δx____关k反映了弹簧的性质,与弹簧的材料____关,与金属丝的粗细____关,与弹簧的匝数____关,与弹簧的直径____关。无无有有例1.一个弹簧劲度系数为k,现将它截去一半,那么剩下部分弹簧的劲度系数()A.仍为kB.变为k/2C.变为2kD.无法确定一个弹簧上,每匝弹簧受到的拉力______(相同或不同),每匝弹簧的伸长量______。用Δx0表示一匝弹簧的形变量,则n匝弹簧的形变量Δx=____________。弹簧劲度系数与其匝数成反比。弹簧弹力与劲度系数k相同相同k0nk0一匝弹簧的劲度系数斜率代表什么?n0斜率代表什么?一匝弹簧的劲度系数一匝弹簧劲度系数倒数例2.材料、金属丝粗细、匝数相同而直径不同的弹簧,在相同拉力F作用下,直径越____的弹簧形变量越大,所以直径越大的弹簧劲度系数越____。大小弹簧劲度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与F____关,与Δx____关k反映了弹簧的性质,与弹簧的材料____关,与金属丝的粗细____关,与弹簧的匝数____关,与弹簧的直径____关。无无有有有有例3.两个劲度系数均为k的相同弹簧,现将它们并联使用,并联后弹簧的总劲度系数()A.仍为kB.变为k/2C.变为2kD.无法确定不并时一根弹簧并后一根弹簧受力_____,一根弹簧伸长量_____,并后两根弹簧总伸长量______,总劲度系数______,mg/2FFFFF光滑粗糙23.(2014全国II卷)某实验小组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一均匀长弹簧竖直悬挂,7个指针P0、P1、P2、P3、P4、P5、P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0、10、20、30、40、50、60圈处;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指针的位置,P0指向0刻度;设弹簧下端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0;挂有质量为0.100kg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测量结果及部分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n为弹簧的圈数,取重力加速度为9.80m/s2).已知实验所用弹簧的总圈数为60,整个弹簧的自由长度为11.88cm.P1P2P3P4P5P6x0(cm)2.044.066.068.0510.0312.01x(cm)2.645.267.8110.3012.9315.41n102030405060k(N/m)163①56.043.633.828.81/k(m/N)0.0061②0.01790.02290.02960.03477个指针P0、P1、P2、P3、P4、P5、P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0、10、20、30、40、50、60圈处;P0指向0刻度;弹簧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0;挂有质量为0.100kg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测量结果结果如下表所示(n为弹簧的圈数,取g=9.80m/s2).弹簧的总圈数为60,整个弹簧的自由长度为11.88cm.P1P2P3P4P5P6x0(cm)2.044.066.068.0510.0312.01x(cm)2.645.267.8110.3012.9315.41n102030405060k(N/m)163①56.043.633.828.81/k(m/N)0.0061②0.01790.02290.02960.0347(1)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①,②;P0、P1、P2、P3、P4、P5、P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0、10、20、30、40、50、60圈处;P0指向0刻度;弹簧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0;挂有0.100kg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弹簧总圈数为60,整个长度为11.88cm.P1P2P3P4P5P6x0(cm)2.044.066.068.0510.0312.01x(cm)2.645.267.8110.3012.9315.41n102030405060k(N/m)163①56.043.633.828.81/k(m/N)0.0061②0.01790.02290.02960.0347(2)以n为横坐标,1/k为纵坐标,在图(b)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1/k-n图像;(3)图(b)中画出的直线可以近似认为通过原点;若从实验中所用的弹簧截取圈数为n的一段弹簧,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圈数n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③N/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自由长度l0(单位为m)的表达式为k=④N/m.P1P2P3P4P5P6x0(cm)2.044.066.068.0510.0312.01x(cm)2.645.267.8110.3012.9315.41n102030405060k(N/m)163①56.043.633.828.81/k(m/N)0.0061②0.01790.02290.02960.0347每匝弹簧的伸长量相同,劲度系数与匝数成反比。1020304050600.601.201.752.252.903.40一般情况下(即理想化),忽略弹簧质量。而实际上,弹簧是有质量的。将一个弹簧竖立悬挂起来,不挂重物的情况下,弹簧伸长吗?每匝形变量相同吗?哪一匝形变量最大?哪一匝形变量最小?弹簧自身重力对形变量的影响。思考:测量弹簧原长,是平放着测还是悬挂起来再测?14.S1、S2表示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的两根弹簧,k1>k2;a和b表示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两个小物块,ma>mb,将弹簧与物块按图9所示的方式悬挂起来,现要求两根弹簧的总长度最短,则应使(

)单A.S1在上,a在上B.S1在上,b在上C.S2在上,a在上D.S2在上,b在上b15.如图9所示,A、B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固定于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两端,现用力F向上缓慢提起木块A,直到B刚离开地面,在这过程中A上升的高度为多少?BAFBAFB15.如图9所示,A、B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固定于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两端,现用力F向上缓慢提起木块A,直到B离开地面,用h表示A上升的高度,请写出力F与h的关系。BAFBAFBmgF1BAFmgF116.如图11所示,A、B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叠放在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上面,现用力F向上提起木块A。(1)若缓慢提起A,直到A、B刚分离,在这过程中A上升的高度为多少?BAFBAF16.如图11所示,A、B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叠放在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上面,现用力F向上提起木块A。(2)若以恒定的加速度a提起A,直到A、B刚分离,在这过程中A上升的高度为多少?BAFBAF15.甲、乙、丙中A木块的质量都为m1,B木块质量都为m2,三个弹簧相同。现用力F1向上缓慢提起甲图中的木块A,直到B离开地面,用力F2向上匀加速提起乙图中的木块A,直到B离开地面;丙剪断细线,直到B离开地面。在B刚离地面瞬间,用h1

、h2、h3分别表示甲、乙、丙中A离地高度,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B.C.D.BABAF2BAF1甲乙丙mgF1三、弹力4.弹力突变:弹力大小在瞬间发生较大的变化(1)弹簧弹力_______。不突变(2)轻绳(轻杆)的弹力_____。突变问题:为什么弹簧弹力不突变而绳子(杆)的弹力会突变?如图所示,天花板下挂一弹簧,弹簧下面系着一质量为1kg的物体A,物体A下系一细绳,细绳下端系着另一质量为1kg的物体B。现剪断细绳,弹簧弹力如何变化呢?若弹簧劲度系数为100N/m,则弹簧此时的伸长度:刚剪断细绳时,弹簧弹力仍为20N,此时A受到合外力10N,A的加速度为:A开始向上加速运动,在极短时间内(设为0.01s),可将A的加速度视为不变,则在0.01s内A向上移动的位移为:剪断细绳0.01s后弹簧的伸长度为:剪断细绳0.01s后弹簧的弹力为:可见,剪断细绳0.01s后弹簧的弹力几乎不变,因此当弹簧劲度系数为100N/m时,可认为弹簧弹力在瞬时不变。如图所示,天花板下挂一弹簧,弹簧下面系着一质量为1kg的物体A,物体A下系一细绳,细绳下端系着另一质量为1kg的物体B。现剪断细绳,弹簧弹力如何变化呢?若弹簧劲度系数为10000N/m,弹簧此时的伸长度:刚剪断细绳时,弹簧弹力仍为20N,此时A受到合外力10N,A的加速度为:A开始向上加速运动,在极短时间内(设为0.01s),可将A的加速度视为不变,则在0.01s内A向上移动的位移为:剪断细绳0.01s后弹簧的伸长度为:剪断细绳0.01s后弹簧的弹力为:可见,在弹簧劲度系数达到10000N/m时,在极短时间内弹簧弹力已经发生显明变化,即弹力突变了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弹力能否在瞬间发生突变,主要取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弹簧劲度系数越小,弹力越不会发生突变,可视为瞬间不变,弹簧劲度系数越大,越容易发生突变。对于轻绳(轻杆)来说,在有弹力的情况下,它的形变量极小(往往肉眼都看不出其形变),因此轻绳可视为弹簧劲度系数非常大的弹簧,其弹力可瞬间突变。在高中物理学中,通常所谓的轻弹簧,它的劲度系数都不是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轻弹簧的弹力视为瞬间不变。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在分析轻绳、轻弹簧弹力瞬间变化问题时,它们所采取的分析原理是相同的。造成两者弹力瞬间变化特点不同的原因是在于它们的劲度系数不同,正所谓从量变到质变而已。θ2轻绳、轻杆弹力怎样突变的?例5.如图,小球质量为m,细线1与竖直方向夹角θ,细线2水平。(1)求细线1、2拉力;(2)若剪去细线2,求剪去瞬间细线1的拉力和小球受到的合力;(3)若剪去细线1,求剪去瞬间细线2的拉力和小球受到的合力。mgFT1Xθ2轻绳、轻杆弹力怎样突变的?例5.如图,小球质量为m,细线1与竖直方向夹角θ,细线2水平。(1)求细线1、2拉力;(2)若剪去细线2,求剪去瞬间细线1的拉力和小球受到的合力;(3)若剪去细线1,求剪去瞬间细线2的拉力和小球受到的合力。mgFT1绳子只有被外物拉动时,它才会产生收缩力、因此绳子拉力是被动力,在分析绳子拉力突变时,要找到沿绳子向外的拉力的突变。13ABC例3.如图,A、B、C三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2m、3m,剪断绳子瞬间A、B、C的加速度。mgF12mg3mg123ABC例3.如图,A、B、C三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2m、3m,用绳子串联后挂在天花板下,现剪断细线2瞬间A、B、C的加速度。mgT1T212例3.小球质量为m,细线2水平。求细线1、2的拉力。现剪断细线2,求剪断细线2瞬间细线1的拉力和小球的加速度。θmg例3.小球质量为m,细线水平。现剪断细线,求剪断细线瞬间小球的加速度。θFT例3.如图所示,A、B小球质量分别为m、2m,细线水平。现剪断细线,求剪断细线瞬间A、B小球的加速度。θAB例4.如图,A、B、C质量分别为m、2m。突然用水平力向右迅速抽出C,求A、B的瞬时加速度。ABC例1.如图,小球质量为m,轻质弹簧处于水平状态,光滑木板与水平面夹角为θ,求下列情况下小球的瞬时加速度。(1)突然撤去木板;(2)剪断弹簧。θmgFNF例2.如图,A、B、C质量分别为m、2m、3m。求下列各种情况下A、B、C的瞬时加速度。(1)剪去细线;(2)剪去弹簧1;(3)剪去弹簧2。ABC21ABC21例3.如图,A、B、C质量分别为m、2m、3m。求下列各种情况下A、B、C的瞬时加速度。(1)剪去弹簧;(2)剪去细线1;(3)剪去细线2。mg例3.木块质量为m,与地面摩擦因数0.4,细线水平,弹簧与竖直方向夹角370,木块对地压力刚好为零。现剪断细线,求剪断细线瞬间木块的加速度。θFTmgθFT例13.木块质量为m,与地面摩擦因数0.4,弹簧水平,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370,木块对地压力刚好为零。现剪断细线,求剪断细线瞬间木块的加速度。例5.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书的压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单A.就是书的重力B.书的重力转移到桌面上造成的C.虽然桌面受到的压力不是书的重力造成的,但桌面受到的压力跟书的重力有关D.桌面受书的压力与书的重力无关四、弹力的大小将皮球踢向墙壁,皮球速度越大,弹力越大,能否说明弹力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弹力越大?弹力大小取决于弹性形变量的大小和物体的材料,(同一个物体)弹性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与物体的重力、速度无关。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皮球放在电梯里,用F表示电梯对小球的支持力。(1)电梯静止时,F___mg;(2)电梯加速上升时,F___mg;(3)电梯加速下降时,F___mg。例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上A、B两个木块并靠在一起,mA=2kg、mB=3kg。现用力F=10N向左推A。求A对B的弹力。F=10NBAF=10NBAF1F1’7.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A,B用轻质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弹簧处于原长。现用水平恒力F推A,则从开始到弹簧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多A.两木块速度相同时,加速度aA=aBB.两木块速度相同时,加速度aA<aBC.两木块加速度相同时,速度vA<vBD.两木块加速度相同时,速度vA>vBBAF

BDF1F1’F=10NAB例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上A、B两个物体并靠在一起,B靠在挡板上,用力F=10N向左推着A。撤去挡板,A、B怎样运动?一起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例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上A、B两个物体并靠在一起,B靠在挡板上,力F=10N向左推在A上。现撤去挡板,A、B间的弹力会发生变化吗?如有,如何变化?F=10NBAF=10NBAGAFAF1GBFBF2F1’F1=F=10NF1’=F2=提示:撤去挡板后,哪个物体先动?撤去挡板后,B先受力不平衡,B先动,导致A、B间的形变量变小,弹力变小。思考:撤去挡板后,A、B间的弹力变小为零?F=10NBAF=10NBAF1F2F1’F1=F=10NF1’=F2=例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上A、B两个物体并靠在一起,B靠在挡板上,力F=10N向左推在A上。mA=2kg,mB=3kg,撤去挡板后,A、B间的弹力多大?<对A:对B:例2.如图,小车质量为M,砝码质量为m。放开手前,绳子拉力T是多少?放手后,绳子拉力又是多大?忽略小车与桌面的摩擦力。mgT放开手前:T=mg放开手后:T<mgmgMgmgTMgTaa对A:对B:①②①+②隔离法例3.放开手前,绳子拉力T是多少?放手后,绳子拉力又是多大?放开手前:T=mg放开手后:T<mgF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三角形木劈左端斜面上固定一垂直斜面的木板,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放到木劈斜面上,它们静止。求木板和斜面对小球的弹力F1、F2。D问题:小球对木板压力可能为零吗?斜面对小球支持力多大时,小球对木板压力为零?mgF2F1现用水平力F推木劈向左加速运动,小球相对木板静止,用F1’、F2’分别表示此时木板和斜面对小球的弹力。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F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三角形木劈左端斜面上固定一竖立木板,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放到木劈斜面上,它们静止,求木板和斜面对小球的弹力F1、F2。D斜面加速度多大时,小球对木板压力为零?mgF2现用水平力F推木劈向左加速运动,小球相对木板静止,用F1’、F2’分别表示此时木板和斜面对小球的弹力。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F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绳子一端拴着一个小球,绳子另一端固定在桌面上,用力推一下小球,观察小球的运动并分析小球受力情况。oov俯视图TvTvTm静止时:T____mgV圆周运动时:T’____mgov五、弹力大小的深度分析小球速度越大,绳子拉力F______;小球质量越大,绳子拉力F______。ABCV进入B前:FN____mg进入B后:FN’____mg1.静摩擦力:两相互接触且挤压,而又相对静止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如只具有相对滑动趋势,而又未发生相对滑动,则它们接触面之间出现的阻碍发生相对滑动的力,叫做静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叫滑动摩擦力。3.摩擦力的本质:四、摩擦力4.摩擦力产生的条件:5.摩擦力的方向:6.摩擦力的大小:FFF三、摩擦力存在的条件例2.下列各图中接触面均粗糙,请指出各图中方形木块是否受到摩擦力。vFF静止滑行拉不动静止静止贴着墙壁落下无有有有有va相对静止FFNmgf三、摩擦力存在的条件例2.下列各图中接触面均粗糙,请指出各图中方形木块是否受到摩擦力。vFF静止滑行拉不动静止静止贴着墙壁落下无有有有有无va相对静止有三、摩擦力存在的条件①接触;②挤压;③粗糙;④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思考: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吗?反之,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吗?不一定一定F例1.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力去拉物体,力由0逐渐增大,物体仍保持静止。请分析这过程中物体受摩擦力的情况。F=1N(一)静摩擦力的大小mgFNF=1NmgFNf=1Nf=3NF=3NmgFNF=3NF=5NmgFNF=5Nf=5N随着F的增大,静摩擦力______,物体与地面间的压力____,这说明静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___关;与接触面平行的外力___关;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___关。增大不变无有无(一)静摩擦力的大小mgFNF=5Nf=5N在F=5N时,再对物体施加一个向下的推力F1,物体与地面间的压力______,静摩擦力______,这说明静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______关;与接触面平行的外力_____关。F1增大不变无有例6.如图所示,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加速起动,质量为400kg的货物在车里的位置不改变。(1)若加速度为1m/s2,问:货物受到摩擦力吗?若有,是什么摩擦力?是多少?(2)若加速度为2m/s2,货物受到摩擦力是多少?静摩擦力大小没有具体的计算公式,只能根物体的运动状态(静止、匀速或加速)来进行判断。FFFFFFfff(1)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根据外力而变化,但有一个最大值,叫做最大静摩擦力(就是物体刚动未动时受到的静摩擦力)。

思考: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当F=10N时,物体准备运动,此时的静摩擦力达到______值。最大F当F=10N时,物体准备运动,此时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F1f对物体施加一个向下的推力F1,物体与地面间的压力______,静摩擦力为____。物体还是刚动未动的状态吗?______。要使物体准备动起来,拉力F应该怎么变化?_____。这说明最大静摩擦力怎么变化了?______,所以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_____关。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增大10N不是增大变大了有FF1f实验表明: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吗?接触面越粗糙,最大静摩擦力大小就越大。实验表明,最大静摩擦力与静摩擦因数μs成正比。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例1.如图所示,木块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已知木块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5N。用力F向右拉木块,F由0逐渐增大到20N。问:木块做什么运动?受摩擦力如何变化?FFFFFFfffFf例2.如图所示,从光滑斜面上加速滑下来的木块在粗糙均匀的水平地面上做减速运动,木块减速过程中受滑动摩擦力大小变化吗?Vf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相对速度大小__关。无例3.如图所示,从光滑斜面上滑下来的木块在粗糙均匀的水平地面上做减速运动。为使木块更快停下来,现对木块施加一个与向左的推力,在木块向右减速过程中,木块受滑动摩擦力大小变化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平行的外力____关。VfF无Vf1(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例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从光滑斜面上滑下来后在粗糙均匀的水平地面上做减速运动,木块对地面的压力FN1=______。现对木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推力F,木块对地面的压力FN2=______。在木块向右减速过程中,木块受滑动摩擦力大小变化吗?FVFf2mgmg+F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吗?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思考: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吗?(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FN表示压力(支持力),f表示摩擦力,有:实验表明: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因数μ成正比。例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粗糙水平桌面上,现用力F将木块向右拉动,直到木块有一半露出桌面,木块在露出桌面的过程中,受滑动摩擦力大小如何变化?(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FFf0f0f0f02f02f0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思考:滑动摩擦力大小与重力大小有关吗?(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例4.如图所示,A、B两个磁铁质量均为m且A磁性比B磁性强。将它们吸在同一块竖直铁板上,A、B与铁板的摩擦因数相同,A、B都加速下滑。(1)画出A、B受力示意图;(2)____磁铁对铁板压力大(3)____磁铁受到摩擦力大(4)摩擦力大小与重力大小有关吗?AB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无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ABFN1mgf1F1FN2mgf2F2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平行的外力大小无关、与物体的相对速度大小无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无关。只与压力大小和摩擦因素大小成正比,与其他因素一概无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解读:“陷”得越深,滑动摩擦力就越大,但陷入的深度(弹性形变量的大小)无法看到,而陷入的深度与压力成正比,因此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1.静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平行的外力大小____关,与压力大小____关,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____关。2.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平行的外力大小____关,与压力大小_______,与接触面粗糙程度________。3.滑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平行的外力大小____关,与压力大小_______,与接触面粗糙程度________。4.静摩擦力大小______具体计算公式。5.最大静摩擦力大小6.滑动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区别有无无无成正比成正比FFNFN’f无成正比成正比没有最大静摩擦因数μs略大于滑动摩擦因数μ

,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通常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①滑动摩擦力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静摩擦力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问题: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吗?Fv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摩擦力存在条件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接触接触面粗糙挤压有压力______有摩擦力,有摩擦力______有压力。不一定一定问题:摩擦力,能发生突然吗?F摩擦力的计算步骤与方法1.判断摩擦力的性质。静、动摩擦力相关条件完全相反,因此在计算摩擦力时首先要判断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用3.静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或物体的运动状态来计算,不能根据计算。F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5kg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木块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因数为0.4,最大静摩擦因数为0.42。(1)若用力F=10N向右拉木块,木块受到摩擦力为多少?(2)若F从0逐渐增大到30N,木块受到摩擦力怎样变化?画出f—F的图象。FNfmg木块保持静止F小于等于21N之前,摩擦力总等于F;F大于21N以后,摩擦力总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f/NF/N021302120例3.如图所示,质量M=4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左端靠近一个与它等高的台阶,一个质量m=1kg的木块从台阶上以一个v0=2m/s的初速度滑上小车,木块与小车间的摩擦因数为0.4。求木块在小车滑行时小车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v0FNfmgMgFN地FN’f’例4.如图,木桩固定,质量M=4kg的木板上放着一个质量m=1kg的木块,木块被绳子拴在木桩上,木块与木板间摩擦因数为0.4,木板与地面摩擦因数为0.2。现要将木板向右抽出,求:(1)绳子的拉力大小;(2)这个拉力至少为多少?f1’f2f1TFFNmgMgFN地FN’例1.如图所示,质量m=5kg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摩擦μ=0.4,现用一个斜向右上、与水平方向夹角θ=370的拉力F=10N拉物体,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mgf例1.如图所示,质量m=5kg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摩擦μ=0.4,现用一个斜向右上、与水平方向夹角θ=370的拉力F=10N拉物体,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mgFfFN物体不动例1.如图所示,质量m=5kg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摩擦μ=0.4,现用一个斜向右上、与水平方向夹角θ=370的拉力F=10N拉物体,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mgFfFN物体滑动例6.如图所示,木块质量为2kg,与墙壁之间的摩擦因数为0.5,用一个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0、斜向上的力推木块,为保证木块静止,求力F的范围。Ff向上f向下mgFN例5.如图所示,用力F将质量为m=2kg的物体压在墙上,物体与墙壁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0.4。(1)若F=60N,物体受摩擦力为多少?(2)若F=30N,物体受摩擦力为多少?FFNmgfFFNmgf物体不动,受到静摩擦力f1=mg=20N物体向下滑动,受到滑动摩擦力f2=12N例8.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猴子抱着树.(1)若猴子静止不动,则它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摩擦力,方向_____,大小_____

。(2)若猴子匀速上爬,则它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摩擦力,方向_____,大小_____

。(3)若猴子匀速爬下,则它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摩擦力,方向_____,大小_____

。例10.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A轮主动轮,B轮为从动轮。(1)画出A轮上P点受摩擦力的方向。(2)画出传送带上Q点受到摩擦力的方向。ABPQf1’f1×f2f2’F自行车前、后轮与地面的摩擦力方向例5.如图所示,A、B两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它们高度相等,长木块C放在它们上面,用水平力F拉木块A,使A、B、C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匀速运动,则()多A.A对C的摩擦力向右B.A对C没有摩擦力C.B对C的摩擦力向右D.C对B的摩擦力向右FABC例1.如图所示,天花板下有一个物体,用一个斜向右上的推力F推在物体上,物体保持静止不动。则天花板与物体之间()多A.一定有摩擦力B.可能没有摩擦力C.一定有压力D.可能没有压力FmgfF如图所示,粗糙斜面倾角θ=370

,将一质量M=2kg木块放到斜面上,木块与斜面的摩擦因数μ=0.8。现对木块施加一个水平推力F(F与斜面底边平行),求F至少多大时木块才能推动木块。v1=4m/s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v1=4m/s的速度匀速运动,在传送带上方(稍为高出)固定与水平光滑金属杆(杆与传送带垂直),在传送带上放一质量m=2kg的木块,木块与传送带的摩擦因数μ=0.5,木块随带运动后被金属杆挡住。(1)木块对金属杆的压力;(2)用一个水平力(与金属杆平行)将木块以v2=3m/s的速度出来,求F的大小。Fv2=3m/sv2=3m/sv1=4m/sv=5m/sffxfYF=3NF=7N如图9所示,粗糙水平桌面上放着一木块,对木块同时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1=15N和水平向右的拉力F2=7N,木块静止。将F1逐渐减小到0再逐渐增回原值,请说明摩擦力如何变化?F2F1F=8N158147103705-2F=2N2-5例4.如图,倾角为370的粗糙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A、B两个木块连在同一细线两端跨过定滑轮,B置于斜面上,已知B质量为2kg、与斜面摩擦因数为0.5,为使A、B能保持静止,求A的质量范围。(cos370=0.8)ABmg例6.如图所示,木块质量为2kg,与墙壁之间的摩擦因数为0.5,用一个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0、斜向上的力推木块,为保证木块静止,求力F的范围。Ff向上f向下mgFN10.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劈A,底面靠在粗糙的竖直墙面上,力F指向球心水平作用在光滑球B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当力F增大时,系统还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所受合外力增大B.A对竖直墙壁的压力增大C.B对地的压力一定增大D.墙面对A的摩擦力可能变为零AFB例4.如图,A、B两个木块叠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用力F=3N拉A,结果A、B静止不动。关于A、B间的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A.A受摩擦力3N向左B.B受A的摩擦力3N向右C.B对地的摩擦力3N向右D.B受地的摩擦力3N向右ABF例5.如图,A、B两个木块叠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用力F=6N拉A,结果A、B一起运动且相对静止。关于A、B间的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A.若它们一起匀速,则A受摩擦力6N向左B.若它们一起匀加速,则B受A的摩擦力6N向右C.若它们一起匀加速,则B受地的摩擦力6N向左D.若它们一起匀减速,则A、B间的摩擦力大于6NABF例6.如图,A、B两个木块叠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用力F=3N拉B,结果A、B静止不动。关于A、B间的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A.A受摩擦力3N向右B.A没有受到B的摩擦力C.B受地的摩擦力3N向左D.B受地的摩擦力大于3N向左ABF例5.如图,A、B两个木块叠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用力F=6N拉B,结果A、B一起运动且相对静止。关于A、B间的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A.若它们一起匀速,则A不受摩擦力B.若它们一起匀加速,则A受B的摩擦力6N向右C.若它们一起匀加速,则B受地的摩擦力6N向左D.若它们一起匀减速,则A受B的摩擦力向左ABFf1f2BFFFFAf1f1’Ff1f1’f2BA例6.粗糙水平地面上叠放着A、B两个木块,质量分别为3kg、2kg,A与B、A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因数均为0.4,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B。(1)若F=5N,求B受摩擦力大小和A受地面摩擦力大小。(2)若F=25N,仍求上述问题。FFNmgAf2MgFN地FN’f1’f1(1)F=5N<8N<20N,B静止(2)F=25N>8N,B向右加速,A静止所以A总保持静止对于原来静止的物体,要使其运动起来,外力要大于其最大静摩擦力。BAFFNmgf1BA例7.粗糙水平地面上叠放着A、B两个木块,质量均为2kg,各接触面的摩擦因数均为0.2,用力F拉A。(1)若F=6N,则A____(运动或静止)

,B____;A受地面摩擦力方向____,大小为____;B受摩擦力为____。(2)若F=10N,则A____

,B____;已知A、B相对静止;

A受地面摩擦力为____,B受摩擦力为____。F静止静止左6N0加速加速8N1NBAFFFf地ffF从运动结果反推受力法:A不动,则B_____,说明B受合外力为__,若B受到A的摩擦力,则B受合外力______,因此B____(受或不受)到A的摩擦力。BAFFFf地ff从运动结果反推受力法:A向右加速,则B__________,说明B受合外力_______,因此B____(受或不受)到A的摩擦力,方向向_____。Ff地ff哪个木块的加速度先减?f地FF从运动结果反推受力法:A向右匀速,则B__________,说明B受合外力_______,因此B____(受或不受)到A的摩擦力。BA例5.粗糙水平地面上叠放着A、B两个木块,用F1=1N向右拉B,用F2=1N向左拉A,A、B均保持静止。求B受摩擦力大小和A受地面摩擦力大小。F1F2fFFFfF2BFCAFFf2ffFf2f2’F例5.粗糙水平地面上叠放着A、B两个木块,用力F向右拉B,A、B、C均保持静止。求A、B、C受摩擦力大小和方向。BAfFFFFfT例6.光滑水平地面上叠放着A、B两个木块,质量分别为3kg、2kg,A与B滑动摩擦因数为0.4,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B被绳子固定在墙壁上,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10N拉A。(1)求A受摩擦力大小。(2)剪断绳子,求A受摩擦力大小。BA例7.光滑水平地面上叠放着A、B两个木块,质量分别为3kg、2kg,A与B滑动摩擦因数为0.4,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A。分别求F=10N、20N、40N的情况下,B受摩擦力大小。FFNmgf1fFFFfBA例5.光滑水平地面上叠放着A、B两个木块,质量分别为1kg、2kg,用F1=1N向右拉A,用F2=3N向右拉B,A、B保持相对静止。关于A、B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A.A受摩擦力向右B.A不受摩擦力C.B受摩擦力向右D.B受摩擦力向左F1F2例6.如图所示,滑块A、B质量为m1=2kg,m2=1kg,用力F将它们压向光滑墙上,关于A、B间的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单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