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基本介绍的!四川省全部(1-3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_第1页
带基本介绍的!四川省全部(1-3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_第2页
带基本介绍的!四川省全部(1-3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_第3页
带基本介绍的!四川省全部(1-3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_第4页
带基本介绍的!四川省全部(1-3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第一、二、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20个)第一、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共计105个Ⅰ—27格萨(斯)尔

甘孜州Ⅰ-75

彝族克智

凉山州美姑县Ⅱ—16巴山背二歌

巴中市Ⅱ—24川江号子

四川省Ⅱ—27

川北薅草锣鼓

广元市青川县Ⅱ—38

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

阿坝州茂县Ⅱ-8

南坪曲子

阿坝州九寨沟县Ⅱ-102

制作号子

(竹麻号子)邛崃市Ⅱ-115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

甘孜藏族自治州Ⅱ-115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Ⅱ-115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

甘孜州炉霍县Ⅱ-115

藏族民歌(玛达咪山歌)

甘孜州九龙县Ⅱ-128

洞经音乐

(文昌洞经古乐)梓潼县Ⅱ-136

口弦音乐

布拖县Ⅱ-139

道教音乐

(成都道教音乐)成都市Ⅲ—34

㑇舞

九寨沟县Ⅲ—4龙舞(泸州雨坛彩龙)

泸县Ⅲ—19

弦子舞

(巴塘弦子舞)

巴塘县Ⅲ—33

卡斯达温舞

黑水县

Ⅲ-55

翻山铰子

平昌县

Ⅲ-62

羌族羊皮鼓舞

汶川县Ⅲ-66

得荣学羌

得荣县Ⅲ-67

甲搓

盐源县

Ⅲ-68

博巴森根

理县Ⅳ—12

川剧四川省Ⅳ—77

灯戏

(川北灯戏)

南充市Ⅳ—92

木偶戏

川北大木偶戏)

南充市

Ⅴ-75

四川扬琴

省曲艺团Ⅴ-75

四川扬琴

省音乐舞蹈研究所Ⅴ-75

四川扬琴

成都艺术剧院Ⅴ-76

四川竹琴

成都艺术剧院Ⅴ-77

四川清音

成都艺术剧院

Ⅴ-91

金钱板

成都市Ⅵ-23

峨眉武术

峨眉山市Ⅶ—11

绵竹木版年画

德阳市Ⅶ—14

藏族唐卡(噶玛嘎孜画派)

甘孜藏族自治州

Ⅶ—21

蜀绣

成都市Ⅶ—39

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

色达县Ⅶ-54

草编(沐川草龙)

沐川县Ⅶ-56

石雕(白花石刻)广元市、Ⅶ-56

石雕(安岳石刻)安岳县Ⅶ-64

藏文书法(德格藏文书法)

德格县Ⅶ-65

木版年画(夹江年画)夹江县Ⅶ-76

羌族刺绣

汶川县Ⅲ-20

锅庄舞

德格县Ⅲ-20

锅庄舞

金川县Ⅳ-80

藏戏

(德格格萨尔藏戏)

德格县Ⅳ-80

藏戏

(巴塘藏戏)

巴塘县Ⅳ-80

藏戏

(色达藏戏)

色达县Ⅳ-91

皮影戏

(四川皮影戏)阆中市Ⅳ-91

皮影戏

(四川皮影戏)南部县Ⅶ-46

竹刻

(江安竹簧)江安县Ⅶ-47

泥塑

(徐氏泥彩塑)大英县Ⅶ-51

竹编

(渠县刘

氏竹编

)渠县Ⅶ-51

竹编

(青神竹编

)青神县Ⅶ-51

竹编

(瓷胎竹编

)邛崃市Ⅷ-26

扎染技艺

(自贡扎染技艺)

自贡市Ⅷ-40

银饰制作技艺

(彝族银饰制作技艺)

布拖县Ⅷ-81

制扇技艺龚扇)自贡市Ⅸ—9

中药炮制技艺(中药炮制技艺)

成都市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共计15个(同项目两个单位)I-91

大禹的传说阿坝州汶川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I-122

羌戈大战汶川县Ⅲ-102

跳曹盖平武县Ⅶ-97

棕编(新繁棕编)成都市新都区Ⅶ-106

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Ⅹ-129

彝族年凉山彝族自治州Ⅹ-139

彝族传统婚俗凉山州美姑县Ⅱ-115

藏族民歌(藏族赶马调)冕宁县Ⅱ-136

口弦音乐北川羌族自治县Ⅱ-138

觉囊梵音壤塘县Ⅶ-94

川派盆景技艺省盆景艺术家协会Ⅷ-25

苗族蜡染技艺珙县Ⅷ-186

碉楼营造技艺(羌族碉楼营造技艺)汶川县、茂县详细介绍●民间文学格萨(斯)尔“格萨(斯)尔”是一部在藏、蒙、土、纳西等民族中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歌颂藏族英雄人物岭·格萨尔王的迄今世界上最长的活态长篇英雄史诗。它既是一部规模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场景壮阔、诗文壮丽的世界文学名著,又是综合反映古代藏民族的生产情况、经济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风尚、思想情感、经济结构、军事组织、民族关系、文化艺术、价值观念等社会历史的百科全书。史诗内容由无数民间说唱艺人集体创作、加工、提炼、口耳传承乃至僧侣文人记录整理,成为流传至今的民间文学巨著。史诗“格萨(斯)尔”的广泛传播,其影响渗透到了藏族地区的民风民俗、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格萨尔文化。主要内容包括《格萨尔王传》说唱本、说唱艺人、格萨尔藏戏、格萨尔神迹遗址风物传说、绘画雕刻、民间遗风、建筑等各个方面。甘孜藏族自治州作为格萨尔王的故里,具有广泛和多元的格萨尔文化资源,全境到处都有格萨尔王的传说和遗迹,是英雄史诗“格萨(斯)尔”产生、流传最广、最有群众基础的地区。该项目已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甘孜州文化馆国家级传承人:阿尼

省级传承人:他洛、秋吉、俄真卓玛、土登彝族克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彝族民间“歌师宣雅颂,歌师讲论文”的“克智论辩歌场制度”就已形成,“彝族克智”在凉山腹心地美姑县最为流传,是在婚礼、丧葬、节庆等集会场所,以主客双方论辩手临场演述的用以传述古今、探述知识、明辨事理的一种诗体口承文学,是彝族民间语言艺术中内容最丰富、形式最灵活,最具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竞技性的文化形式。其表现形态为甲、乙双方论辩手以说唱诗歌或辞赋,互相辩驳、谈古论今,最终以达“穷百家之辞,困众人之辩”者获胜。“彝族克智”论辩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伦理道德、农学医学、风俗礼制、军事战争等各种知识。其辞赋以五言、七言为主,辅以它言,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多用赋、比、兴手法,或比喻或排比或反复或顶针或夸张。“彝族克智”论辩扎根于彝族民间,是彝族古代文明传统文化知识的核心成果,对于研究彝族社会的文化、思想、音乐、美学、艺术以及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等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该项目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文化馆国家级传承人:海来惹机省级传承人:曲比拉合大禹的传说《史记·六国年表》说:“禹生于西羌”。广泛流传于羌族地区的“大禹的传说”以大禹治水、为民谋利、战天斗地的开拓进取精神为其核心,流传地汶川县境内则主要分布在北部羌族聚居区、岷江河谷的威州镇、龙溪镇、雁门乡、克估乡、绵虒镇等地。大禹的传说主要内容有“石纽出世”“涂山联姻”“背岭导江”以及“古树吞碑”等,从大禹带着天意出生、立志为民治水、恋爱成婚、夫妻治水、背岭导江、万世敬仰等方面,积极歌颂和赞美了大禹不凡的成长以及治水建功的成就,让后人受到鼓舞和交易。“大禹的传说”在岷江上游流传至今,与典籍和《史记》的记载呼应和印证。传说内容的时代虽然久远,但总在传递着一个重要难得的信息,那就是大禹出生在西羌,治水始于岷江,“岷山导江”既是传说,也是历史,为史学家研究大禹精神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史料。该项目已进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文化馆

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馆省级传承人:尧一三羌戈大战“羌戈大战”主要分布在北川羌族自治县辖区内的陈家坝乡、禹里乡、青片乡、白什乡等地,讲诉了在一支游移到岷江和湔江上游丰美的河谷台地时,遇到了名叫“戈基”的一个部落,其部落人高鼻梁深目,身强力壮,能征善战,羌人与之几起交锋,屡战屡败,已经到了准备弃地而逃的地步。幸运神灵在梦中启示,乃于颈上帖羊毛作标记,以尖硬锋利的白石英石为武器,再与戈基人沙场决战,终于战而胜之。从此羌人得以在岷江和湔江上游安居乐业,发展生产,成为“有语言、有耕牧、知合群的民族”。为了报答神恩,羌民族世世代代都以白石象征最高的天神,供祭于庙宇、山坡以及每家每户的屋顶白塔之中,朝夕膜拜,虔诚之至。这一习俗一直沿袭至今。“羌戈大战”这一史诗教育人民热爱国家、热爱自己的民族,凝聚力量,激发羌族人民的自尊自信。该项目已进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文化馆省级传承人:马前国

●传统音乐巴山背二歌“巴山背二歌”是指产生并流传于大巴山一带的山歌。它是随着巴山人从事长途背运这种生产劳动方式而产生的,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以前。“巴山背二歌”生动地反映了背二歌的生活状况、劳动场景和内心世界,其题材内容广泛,涉及天上、地下、人间、神界、男女爱情,时政褒贬······特别是歌唱爱情的内容极为丰富。这与背二哥沉重背运的艰辛有关,他们用情歌来消除劳动中的疲劳。“巴山背二歌”是研究巴山人历史的重要依据,是承载巴山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的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巴山背二歌”的歌词大都为二二三结构的七言格律诗,其他写作手法多用赋、比、兴。衬词除了常用虚词外,还有像巴山其他民歌的衬词一样用实词作衬词,这是“巴山背二歌”最大特色之一。其唱腔高亢悠扬,歌声能翻山越岭、穿云钻雾,结束时都有长气短叹的一声甩腔——“耶—嘿!”。其歌词生动形象传神,表达的意境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该项目已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巴中市文化馆国家级传承人:陈治华省级传承人:袁吉芳川江号子“川江号子”是木船在行运时,为统一船工们的动作和节奏,通过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一领众和式的民间音乐形式。四川是川江号子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川江号子”主要流传于金沙江、长江及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大宁河等地。这些地方航道曲折、山势险峻、水急滩多,全程水位落差较大,特别是经险要的三峡出川,船工们几乎举步维艰。“川江号子”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川江号子”的历史极为悠久,在四川劳动号子中最具特色。四川自古有舟楫之利,历代史籍对此多有记载。近年来,在沿江两岸陆续发掘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石锚”、东汉时期的“拉纤佣”等文物,印证了川江水路运输行业的久远历史。而川江两岸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自然风光以及船运中的以歌辅工之俗,无论在民间歌谣还是在杜甫、李白等文人的诗歌中,都是吟唱不衰的题材。“川江号子”反映了千百年来川江运输业原始的劳动方式和劳动状况,从本质上体现了自古以来川江各流域劳动人民面对险恶的自然环境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粗旷豪迈而不失幽默的性格。该项目已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保护单位:四川省音乐舞蹈研究所省级传承人:朱忠庆薅草锣鼓(川北薅草锣鼓)“川北薅草锣鼓”是在生产过程中为鼓舞劳动干劲,辅之以敲锣打鼓唱山歌的艺术形式,主要分布在广元市境内,其中尤以青川薅草锣鼓为代表。青川地处川、甘、陕三省交界处,三省的民间文化在此得以交流和相互渗透,加之受本土山歌、小调、灯调、情歌、堂匠歌、佛歌、神歌的影响,具有多元文化发展共存的特点。“川北薅草锣鼓”的调式、打法、唱法简约、明快、豪放,有固定的调式、打法和唱法,各个区域因曲目繁多,品种齐全,且唱法打法又各有特色,传统唱词与即兴演唱相结合,具有鼓动性和号召力,又经本土民间艺人不断整理挖掘和完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川北薅草锣鼓”解决了农忙的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在农忙季节,农忙自发组织,几家联合,互相换工,歌郎换工一抵三,联手换工一抵二,有促生产、求丰收的实用价值。“川北薅草锣鼓”有丰富的内容,不拘一格的形式,真率、质朴的唱打方式和悠久的传承历史,口头传唱歌词万余首,其曲调各有特色。它简约明快的曲调和生动的敲打方式,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中实属罕见,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该项目已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项目的保护单位:广元市青川县文化馆。国家级传承人:王绍兴省级传承人:郭明升薅草锣鼓(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指产生于四川东部大巴山南麓宣汉县境内的土家族人在田地间薅草时边打锣鼓边唱的一种民歌体裁。宣汉县是土家族人在四川的唯一聚居地,其薅草锣鼓既可驱赶猴群、野猪等糟蹋庄稼的野兽,又可促进劳动进度和提高劳动效率,还可以活跃气氛减轻疲劳。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的表现形式有二人打唱:一人打鼓、一人打锣;也有三人打唱的,加一马锣。歌词结构以七言、五言为主,也有十言、四言等,表现手法多为赋、比、兴。歌词内容丰富,有歌颂勇敢勤劳的、传播生产劳动知识的、讥讽偷懒取巧的、歌颂美丽家乡的、讲历史典故的、讲社会形式的、讲生活琐事的以及打情说俏的等。调试以五声徵调式为主。曲式结构为上下句结构的单段体。作为民歌的一种,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生动全面地反映了土家人的民族历史、生活状况、劳动场景和内心世界。该项目已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保护单位:达州市宣汉县文化馆。省级传承人:袁诗安、袁诗平。多声部民歌(羌族多声部民歌)与羌族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羌族多声部民歌”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现仅存于松潘县小姓乡与镇坪乡的少数羌族山寨。这里地处高山峡谷地带,仅临镇江关至毛尔盖的一条公路,交通闭塞,往来不便,如是构成了“羌族多声部民歌”赖以存留的地理环境。“羌族多声部民歌”均由二声部构成,依据不同的歌唱场合和社会功能,可将其大体分为山歌、劳动歌、酒歌、风俗歌和舞歌五类。“羌族多声部民歌”是藏缅语族少数民族多声部音乐的代表,其旋律多为五声性,两个声部一般采用领唱先起唱,跟唱声部相隔一拍或数拍与领唱声部重叠,句尾以同度相合的进行方式。“羌族多声部民歌”的二声部频频出现四、五度及大二度音程的纵向结合;或跟唱声部超越领唱声部;以及我国其他地区少见的大幅度慢速颤音唱法,都在我国民间多声音乐中有着鲜明而别致的特色,并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该项目已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阿坝州松潘县文化馆国家级传承人:郎加木省级传承人:见车亚多声部民歌(硗碛多声部民歌)“硗碛多声部民歌”是氐羌文化与吐蕃文化融合的产物,流传于雅安市宝兴县硗碛乡。它以二声部为主,以“一人领,众人穿”为声部组合的基本形式。其领唱为男性,常在中音声部,由领唱把握旋律先起唱,穿唱声部推迟进入,两声部的唱词、节奏及曲调进行方向基本相同,属支声型和声结构,和声特点为四、五度音程重叠。“硗碛多声部民歌”是硗碛乡常见的一种音乐形式,它是我国多声部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已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保护单位:雅安市宝兴县文化馆传承人:杨明星、刘术珍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羌笛是一种由两根长约15—20厘米,筒孔大小一致的竹管并在一起,用丝线缠绕,管头插着竹簧的民间竖吹乐器。它最常见为独奏的形式,有十余首古老的曲牌,表达的内容广泛,主要传递着人们的思念、向往之情。据史载,西汉前,羌笛面上有四孔,公元一世纪由京房加一商音按孔,为五孔。东汉马融在《长笛赋》就曾有“近世双笛从羌起”的记述,发展到近代,羌笛已成六孔。由此推之,羌笛的存在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羌族人民常用它来抒发自己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情感。吹奏羌笛主要采用鼓腮换气法,还有喉头颤音,手指的上下滑音等技巧,加之双管制作的律差,双簧共振的音响,其音质和旋律独具特色。制作羌笛一般选用杆直、筒圆、节长,且头尾粗细较均匀、竹肉厚薄有度、质地坚韧、纤维细密、不易开裂的箭竹,并根据筒管的长短、厚薄及铜管大小测定音准。由于羌族没有文字,历史文化除了靠羌族释比口传心授外,羌笛也是交流、传承的一种重要渠道。因而它对羌族人类、历史、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羌笛的音律、音色、演奏技能独具特色,是我国民族乐器中极具价值的研究对象。该项目已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文化馆国家级传承人:龚代仁省级传承人:陈海元、何王全、王国亨、何克知南坪曲子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原南坪县),属汉、藏、羌、回杂居区,东北部与甘肃毗连。据史料载:清雍正年间,大批陕、甘移民迁入此地,陕甘文化与巴蜀文化及民族之间的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南坪曲子”。“南坪曲子”是用当地汉语方言演唱,基本表现形式为弹唱,常配以瓷碟、碰铃等打击乐器加以伴奏。南坪曲子根据曲调的结构,演唱的风格等,分为“花曲子”和“背工曲子”两部分:花曲子为短小精炼的抒情性民歌,结构多数属分节歌形式,即一曲多段词,常采用时序体(如五更、十二月等)多侧面、较细致地陈述内容,歌词格式多为七句,歌唱形式丰富,有独唱、对唱、一领众合、齐唱等,且同一曲目的歌唱形式不固定,较自由,歌唱方法用“高腔”与“平调”两种方式,高腔多用于男声,平调男女皆可,其节奏规整,节奏性丰富多变,旋律流畅、酣畅,多为五声性,表现力强。“背工曲子”主要是唱短、中篇故事的叙事性民歌,有单曲体和联曲体两种结构,联套的方式有以某一种曲牌作首尾,中间插入其他曲牌的;也有用不同曲牌相联缀的,唱词多为长短句,文体分叙事和叙事与代言相结合两种,歌唱形式相对单一,仅有独唱和齐唱,歌唱方法男生均用高腔,其唱词吐字较重,节拍较为不规整,音域宽广,旋律跳动大,有很强的陈述性。南坪曲子的歌词内容广泛,包括爱情生活、农耕生活、历史传说、故事等题材,深受九寨沟及全国人民的喜爱。该项目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阿坝州九寨沟县文化馆省级传承人:李建成

黄德成竹麻号子“竹麻号子”是造纸工人在劳动时喊唱的一种劳动号子,主要流传在川西一带,尤以邛崃平乐同乐村的芦沟、金华村的金鸡沟、金河村的杨湾、花揪村为盛。时世流行,代代相传,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竹麻号子”在平乐千年造纸历史中,唱调基本没有改变,其唱腔原始、质朴,所有曲调包括高腔、平腔、连环扣、银丝调、扯麻花等。它的唱词内容丰富,乐段长短不一,随意性和伸缩性较强,常用“嗦咿咗”、“喂”、“哟嗬”等衬词,其中以传统的“数十二月”式最为典型。手工造纸一般要有二十人,在劳作过程中他们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整个程序,当工人们在感受到疲乏或劳累时,就会哼唱“竹麻号子”,一旦有人唱,其他工人就会随号子音调跟着唱,这时整个造纸作坊就会响起响亮的竹麻号子。伴随着铿锵有力的竹麻号子,工人们劳作起来更有力,也更有激情。该项目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保护单位:成都市邛崃市群众艺术馆省级传承人:杨祚钦川西藏族山歌“川西藏族山歌”源于人们放牧、伐薪、驮运赶脚、田间劳动时,为驱散疲劳、抒发感情或与同伴交流时即兴吟唱的歌曲。它是分布并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区的一种原生态民歌,具有自由、高亢、婉转、跌宕等特点。川西藏族山歌的内容与民众的生活情趣紧密相关联,多为歌颂大自然。歌词结构多为三段,前面两段常常采用比拟的手法,直到第三段才点出主题,而一段式较为少见。在曲式结构上,川西藏族山歌基本上属分节歌形式,一般以上下两个乐句为乐段,或由二至三个乐句构成,常常重复或变化重复第二乐句。常见调式为羽、商、微调式,旋律均为五声性。其音域宽广,旋律起伏较大,乐句中间常常有许多密集的音符组合在一起,因而,对歌者的要求不仅要有一副高亢甜美的好嗓子,同时还需要具备灵活娴熟的演唱技巧。康巴藏区的牧区山歌、安多藏区的草地山歌,由于各自方言、语音的差异,因而直接影响着各地旋律的风格,各具特色。该项目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阿坝州马尔康县文化馆省级传承人:严木初、鲁绒杜基、若日玛达咪山歌“玛达咪山歌”是产生并流传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大河边片区子耳乡、魁多乡、烟袋乡境内的一种山歌,因每首都以“玛达咪”这一衬词做开头和结尾而得名。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最初“玛达咪山歌”是人们在悲伤时用来抒发自己情感所唱的歌曲,在后来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玛达咪山歌”运用的场合逐步广泛,表达的内容不断丰富,人们可根据不同的场合歌唱相应的“玛达咪山歌”来抒发不同的情感,如在山野间、劳作时以及婚丧礼仪上等。“玛达咪山歌”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等,旋律高亢、悠扬,曲式结构多为三段式,调式多样。该项目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甘孜州九龙县文化馆省级传承人:李开华

李海峰藏族民歌(藏族赶马调)流传于川、滇高原牦牛古道、茶马古道地区的“赶马调”,藏语称“木弱加”,是历代赶马人和世居于藏彝走廊上各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冕宁藏族的“赶马调”也是其中一部分。冕宁地处古代南丝绸之路的牦牛古道上,历史上曾是以藏族为主体之地,冕宁藏族先民可追溯到汉代活动于川西的古羌人部落白狼、牦牛等部落,在其“赶马调”中的“呜呼呼”的呦呼马的衬腔,还保留有西北和川西藏族的音调特征。它的音乐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特点,曲调高亢绵长,节奏自由,以五声调式为主,也有六声。歌词内容以反映赶马人的生活、思想情感、愿望追求为主,如“天上飞的麻鹞子,地上走的马脚子”,“驮马铃儿当当响,喜上心头把歌唱”,“好久不到这方来,这方大路垮成岩”等等,“呜呼呼——”、“呕——”等衬词装饰首尾。该项目已进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保护单位: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文化馆省级传承人:伍德芬(兰卡米)文昌洞经古乐“文昌洞经音乐”是产生并流传于文昌祖庭——梓潼七曲山大庙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民间祭祀文昌帝君时的伴奏音乐,因演奏《文昌大洞仙经》而得名。“文昌洞经古乐”可分为大乐曲牌、细乐曲牌和经腔三类。大乐曲牌以唢呐为主奏乐器,音乐高亢洪亮;细乐曲牌以笛子为主奏乐器,旋律优雅缠绵;经腔多用大乐和细乐伴奏,曲调飘扬婉转。不同类型的曲牌可交替使用,唱奏并茂,加之乐曲的交换组合,形成了“文昌洞经古乐”表现力丰富的独特风貌。“文昌洞经古乐”将宗教音乐、民间音乐融为一炉,是极具内涵的文化遗产。该项目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绵阳市梓潼县文化馆省级传承人:陈周述口弦音乐口弦,彝语叫做“勒果”,又称“洛果”“合荷”,是彝族人民最喜欢的乐器之一,是世界上最小的乐器!彝族口弦工艺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由竹片或铜片制作。竹制口弦比铜制口弦略长。有一片、二片的,也有三片、四片、五片的。口弦配备有用竹筒精心雕刻精图案的外壳。演奏口弦时左手轻执弦柄,将簧牙靠近嘴唇,右手指弹动弦片。用气息鼓动簧牙产生音响和弦片本身固定的音韵交织在一起,形成铮铮悦耳、柔和婉转、非常接近口语的音乐旋律。布拖彝族人民,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弹口弦,男孩女孩自小便学弹口弦,学口弦是每个人的必修课。他们利用早晚和空闲时间,或山涧清泉边,或树林幽静处,或天边地角,或房前屋后,或坐在院子里,或躺在床上,总之,一有空闲,便拿出随身携带的口弦弹奏起来。男女青年通过小小的簧片,倾诉火热的情感,表达柔柔的心曲。像莺歌一样低回婉转,像小溪一样流水潺潺,把爱揉进细细指尖,让情悠悠飞出唇边,那绵绵的长长的心曲,胜过千句万句话,那媚媚的柔柔的倾诉,胜过千行万行诗篇,这样的情感表达方式,每一个布拖彝族男女青年都会。在布拖,口弦是男女青年唱情之物、传情之物,更是爱情的信物。口弦在布拖有着神奇的情感交流作用,人们少不了它离不开它,因此,布拖历来有口弦之乡的美誉,并出现过许多闻名遐迩的民间口弦演奏艺术家。羌族口弦产生并流传于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口弦时羌民族在长期生产劳动、劳作休息时,羌族妇女边歇边搓麻绳中发明的一种民间乐器。口弦也是羌族青年男女恋爱的媒介,小伙子往往做一个好口弦送给女方,作为爱情的信物。诗曰:“小小竹片中间空,麻绳扯奏响叮咚,房前屋后碉楼上,花前月下起春风。”口弦长约11厘米,厚约0.15厘米,从中分为一头宽约1.3厘米,另一头宽约0.8厘米的形状,成酒瓶形状的小竹块,再将中间雕刻成长约8厘米的形如笙管中之簧片。两头各凿一小孔,前孔(小头处)穿麻线,一左手无名指、小指挽之,大、食二指捏穿孔处,横侧贴腮靠近微微张开的嘴唇间,以气鼓簧片。后孔(大头处)用近30厘米的麻线穿之,以右手食、中二指挽线徐牵动之,鼓顿有度,其簧闪颤成声。根据牵动力度大小和口腔形状、气息大小和唇舌位置的改变,构成音阶和旋律。其音的改变,全凭演奏者扯动麻线的力度和舌头触及簧片的位置以及口形大小、口中气流的强弱而定。口弦生动的反映了羌族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劳动场景、喜气场面和内心世界及青年男女的爱慕之情。主要是在劳作休息时和婚丧嫁娶、节日庆典时由妇女扯奏,有独奏和合奏,有演奏青年男女联络感情的情歌,有歌颂英雄人物的赞歌,有劳作歇气时的苦歌等。口弦其音乐绵绵悠长,如高山流水,潺潺不绝,生动形象传神,所表达的意韵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妙不可言。口弦的材料——翻黄金竹很难寻找,用其它竹子代替,效果不好。随着社会的发展,羌族原始生活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冲击,老一辈中能扯口弦的人为数甚少(只有3人),年轻人已无心于这一古老的民间音乐。该项目已进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保护单位: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馆、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人民政府省级传承人:王泽兰、周顺兰觉囊梵音“觉囊梵音”主要分布在壤塘县的中壤塘乡,是中国藏传佛教现存的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它源于印度佛教音乐,又吸收了藏族传统音乐的成分,成为藏传佛教音乐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觉囊“梵乐”是集吹奏、敲打、乐舞、赞偈、唱念、手印、供养于一体,由恭迎、沐浴、皈依、礼赞、和乐五个方面的内容组成,吹唱打奏相互关联,既可以单独罗列,也可以并联为伍。“觉囊梵音”是歌、舞及器乐相互配合的综合表演艺术形式,目前较为完整的曲目就有300多首,有的还保存有古老的乐谱。梵乐中的乐器包含演奏低音的大型法号和善于演奏旋律的金刚唢呐(金刚唢呐的演奏技巧需精湛娴熟),以及多种打击乐器,因而“觉囊梵音”极具特色与强烈的感染力。该项目已进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保护单位: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中壤塘乡藏哇寺省级传承人:嘉阳乐住成都道教音乐“成都道教音乐”是根植在古蜀土壤,承袭本土宗教祭祀乐舞,经过历代乐师千锤百炼,融汇南北古乐精华而形成的独特音乐形态。公元126年至144年,沛国丰人张陵在成都创立天师道,天师道行坛法事所用的科仪音乐就是早期的成都道教音乐。经过1800多年的衍化,道教音乐已发展成为可以独立演唱的曲牌、腔调。“成都道教音乐”主要分布点有青羊宫、青城山、鹤鸣山、老君山等地,其内容丰富,曲目众多,常用于道教的早晚功课和斋醮科仪活动中,主要以音乐伴奏唱诵经文及乐曲演奏的形态,以集体演奏形式演奏。道教音乐是一个蕴含着多层文化价值的艺术宝库,它广泛吸收宫廷、民间民俗音乐及外来音乐,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使人能欣赏到古代的音乐及表现方式,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特征,以及艺术风格。道教音乐所表达的单纯、虚静、平和、幽远、人与天谐、人与物谐以及超然物外的审美情趣,对陶冶人们的情操、构建和谐社会均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该项目已经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成都市道教协会省级传承人:董至光

吴理冲

●传统舞蹈雨坛彩龙“雨坛彩龙”盛行于明末清初,地处泸县、荣昌县、隆县三县交界的龙洞山上的雨坛乡,自古以来就有设坛耍龙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习俗,雨坛乡亦因此得名。清光绪十八年左右,当地艺人将原有的“草把龙”改成彩龙,到1919年出现了第一条雨坛彩龙。自此每逢年节或婚丧嫁娶,当地百姓都要舞彩龙。“雨坛彩龙”的表演重在一个“活”字,表演时,要求舞龙者“动于中而形于外”,“心有性情,手显神色”,人与龙的情感交融一体。“雨坛彩龙”龙体造型也别具特色:龙头彩绘精美,其形额高嘴短,双目纵突能动,下颌开合自如,形象雄壮憨愚兼而有之;龙身长30米,共13节,龙体浑圆灵活;龙尾呈鲢鱼状,紧随龙身起伏摇摆。“雨坛彩龙”表演的套路丰富,在连贯变化的太极图形中相继呈现“龙出洞”“龙夺宝”“龙拖宝”“龙抱蛋”“龙擦痒”“龙叹气”“龙滚宝”等数十个动作。该项目已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泸州市泸县文化馆国家级传承人:罗德书

省级传承人:谈燕火龙灯舞双流县黄龙溪的“烧火龙”源于东汉,盛于南宋,世代相传,是古老“龙灯会”中的一项大型活动。而“火龙灯舞”则取源于南宋时期,是祈祷新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民俗活动。传统的龙舞节庆时间,一般安排在新春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火龙灯舞”除了火龙以外,人们还在前面安排排灯、宫灯以及象征水底世界的蟹、鱼、虾、蛙等灯,辅以各类五彩缤纷的灯幅、灯牌,使火龙灯舞更加热闹。出灯时,先由一队身着道袍的司仪引导火龙队来到河边,然后由道士做法事安置水神、土地神,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的生活幸福美满,然后再“请龙出海”,开始一年一度的热闹灯舞,随着欢乐的乐器声,龙身随龙头起伏摆动作作出相应飞舞姿势,烧花人员一起点燃烟花,对准火龙或舞龙队员,舞龙队员精神抖索,观众中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赞赏声,整个场面欢声雷动。该项目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成都市双流县文化馆省级传承人:李恩东巴塘弦子“弦子”藏语称“嘎谐”、“康谐”或“巴谐”,意为圆圈舞,是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民间歌舞,因源于甘孜地区巴塘县,故被称为“巴塘弦子”,而巴塘县则被誉为“弦子的故乡”。“巴塘弦子”是原始舞蹈的遗存,其律动源于农耕,是巴塘先民在长期的农耕劳动过程中创造发展而来的,舞步轻盈舒展、舞姿柔美典雅。“三步一撩、一步一靠”是它的基本律动特点,其含胸、颤膝及长袖的绕、托、撩、盖等动作形成了不同一般的地域舞蹈特色。舞蹈时男女舞队各围成半圈,时而聚园,时而分开,且歌且舞;男子舞姿重在舞靴、跺脚,显示豪放粗犷之美;女子突出长袖轻柔舒展之美。“巴塘弦子”曲调优美,短小精悍,节奏整齐,易唱易记,注重柔和多变、优美抒情的特点,唱词内容包括祭歌、团聚歌、风土人情歌、婚嫁欢歌、情歌、悲歌、祝福歌等。该项目已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文化馆省级传承人:扎西

洛松达哇

格桑罗布锅庄舞(甘孜锅庄

德格卓且)德格卓且是流传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麦宿乡及白玉县灯笼乡一带的藏族民间传统锅庄。“卓且”意即“大锅庄”,德格县境内称"德格卓且"。其舞蹈风格、表演服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公元七世纪左右,德格土司为显现宫廷的繁荣,命令辖区内的大小头人组织艺人进宫比赛,当时白玉县灯龙乡境内地各头人组织了30人(15男、15女)表演了灯龙锅庄,在比赛中一举夺魁,并得到德格土司青睐,命名为"德格卓且"。成为德格土司的宫廷舞蹈。随后,每年的藏历新年和藏历6月10日,德格土司都要命令白玉县灯笼乡的5个头人分别组织艺人去德格献艺,并给派人跳舞的家庭免去部分赋税,成为藏族历史发展中一种独特的差赋——“舞差”,经历德格土司的53代。德格卓且分为敦卓、域卓、特卓三种。敦卓是土司在场时由土司的大臣及头人们所跳的舞;域卓是由各“宗”跳给大臣和头人们欣赏的舞蹈;特卓则是各地民众聚会时所跳的舞。其舞蹈场景和每个环节的先后顺序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有别于一般性民间舞蹈散漫随意的风格。德格卓且按其内容可以分为开幕舞、敬祭舞、中间舞、惜别舞和结束时的吉祥舞。表演形式主要是:男女各成一队圆圈,男女方各有一名能歌善舞的"卓本"(领舞人)。起舞前,先由男女各队唱一遍散板型的“印子”,随即按顺时针方向起舞,男队唱跳时,女队只跳不唱,反之亦然。舞姿特征整体上端庄古朴,动作节奏均匀,动作相对简单,以沉缓舒展为基调,舞姿幅度变化不大。舞曲多为四二节拍,节律明朗舒缓,尾部有快节奏穿插并结束。旋律的常见调式为羽调式和商调式。歌词通常为对歌或长词之类,最常见的是三段体(即三段为一节),每段2至8句不不等。依照传统习惯,德格卓且的唱词、舞曲有一定的程序,不可随意变动。即一唱欢聚,二唱祈祷,三唱赞颂,四唱逗趣,五唱婚嫁,六颂佛法,通常要唱跳10余支歌曲才结束一个锅庄。德格卓且优雅古朴,别具一格的表演风格,不仅是藏区历史上土司文化繁荣兴盛的一个缩影,也是当地风土人情和生活景象的生动载体。该项目已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扩展名录保护单位: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文化馆省级传承人:阿伯(阿布)

降巴锅庄(真达锅庄)“真达锅庄”因发源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洛须区真达乡而得名,其产生年代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吐鲁番王国时期,源于民间祭祀活动。它由词、曲、舞三部分构成。词有赞美生活、祈祷幸福、表达男女之情等内容;旋律大多为宫、商、角、征、羽调式;舞曲节奏为四二、四四拍,也有二一混合拍。表演时,舞者身着藏袍,脚蹬靴子,脚裸处各挂一串铜铃,腰系红、绿、黄等彩色哈达,由一善舞者任领舞人,男女各列一队,或混列成圈。在队形变化上,“真达锅庄”多以藏传佛教中的“拥仲旋”与“喜旋”为原型,分别有祈祝吉祥如意与祈祝兴旺发达之寓意。舞者按照词曲,采用蹬、跳、转、走、抒袖等舞蹈动作,随着乐曲节奏的快慢变化,动作亦快亦慢,最终进入高潮而结束。该项目已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保护单位: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文化馆省级传承人:让呷锅庄(木雅锅庄)

“木雅锅庄”指分布于木雅地区的一种群众性民间舞蹈。每逢婚嫁、新房落成、喜庆日子,村寨中的男女老少欢聚一堂,或于草坪、或于脱粒场、或于家中,大家围聚成圈,男女各为一队,圈中或垒石熬茶、或燃烧篝火、或于一桌上置酒壶酒碗。起舞时,由一位技艺服众的人领歌,舞者低首俯身,随歌曲内容,相互或牵手、或扶腰,按顺时针方向边歌边舞。其基本动作规律是“三踏一靠”。就舞蹈韵律而言,主要体现在膝关节的“颤份儿”和力的下“沉”方面。舞者姿态低矮而力量下沉,使得膝关节的上下颤动为下强下弱,形成“柔颤”的韵味,因而舞步柔韧轻盈;同时,整体力量的下沉又使舞者踏地平稳,当舞者跨腿靠的动作变化时,主力腿的颤动则又由柔变为朝下弱而向上强的“跪颤”。整个舞蹈虽动作组合单一却韵味无穷。该项目已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保护单位: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文化馆省级传承人:登巴锅庄(新龙锅庄)“新龙锅庄”是流传于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的一种民间舞蹈,大致可分为上瞻锅庄、中瞻锅庄和下瞻锅庄三类。它在舞蹈动作方面的特点主要是俯身舒袖、踏步蹲身、蹉步转体、勾腿跺脚。特别突出的是膝部的颤抖,这种颤抖有时非常轻柔,有时又比较激烈,贯穿在整个舞蹈中,使所有动作都显得非常柔韧而富有弹性。三类锅庄又各有特点区别,上瞻锅庄以奔放、洒脱著称,踏步动作较多,且富激情;中瞻锅庄则较多吸取了踢踏等舞蹈种类中的动作,节奏感强烈;下瞻锅庄则更显古朴,体现出新龙锅庄的原初形态,手上动作多以舞者之间的搭肩、牵手为主,动作起伏变化不大。新龙锅庄的基本程式可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前部分,为祈祷祭祀性质,曲调相对缓慢、低沉,以颂唱为主;中间部分则是新龙锅庄最主要的部分,曲调欢快、抒情,伸缩空间较大,歌词内容也较宽泛;结束部分曲调一般婉转悠扬,歌词内容为吉祥祝词。该项目已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保护单位: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文化馆国家级传承人:阿德、白马尼麦锅庄舞(马奈锅庄)“马奈锅庄”是主要流传于阿坝藏族自治州金川县马奈乡的一种藏族民间传统舞蹈。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男女领舞两队从不会面和并列行进,一般由各自的领舞者带领队伍向相反方向舞蹈。“马奈锅庄”曲调除大锅庄使用的固定曲调外,其余曲调与舞蹈动律为间接关系,其曲调活泼轻快,舞蹈动作由慢至快,最后达到狂热,在男女青年的吆喝声中结束。此项目已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文化馆传承人:无卡斯达温舞“卡斯达温舞”主要流传于四川省阿坝黑水河流域,因舞者身穿“甲衣”歌舞而得名。“卡斯达温舞”是古代黑水人出征前,勇士们祈祷胜利,亲人们为他们祈求平安、祝福吉祥的一种民间祭祀性歌舞活动,发展到今天,已成为年节、庆典、喜丧等祭祀仪式中的歌舞活动。该舞气势雄壮,规模宏大;在音乐上,有着各民族中独树一帜、难得多见的风格特征——二声部。铠甲大约可分四种,即漆牛皮甲、象皮甲、藤甲、铁皮甲;其中,漆牛皮甲使用最多,又大约可分为整片甲和千叶甲两种,其中又以千叶甲使用最为普遍。“卡斯达温舞”除了具有舞蹈本身的意义之外,还具有着很多很多宗教社会性功能,如以舞蹈为载体而表现出宗教的社会控制功能、整合功能、行为规范功能、心理调节功能、陶冶情操的美感功能等。该项目已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文化馆国家级传承人:斯旦真省级传承人:曲吾舞“”白马人之方言,意为吉祥面具舞,汉语俗称“十二相舞”。它源于白马人崇尚“万物有灵”的原始时期,是氐羌文化与藏文化的融合体,带有一定的祭祀性,其拟兽舞蹈的特征说明它是远古“百兽率舞”的遗存之一。“舞”一般有七、九、十一人表演,其领舞号称“百兽之王”“森林之王”的狮头面具,其余舞者所戴动物面具按俗规依次为牛头、虎头、龙头、豹头、蛇头、鸡头、俩小鬼、俩大鬼等。其舞蹈组合的第一套动作叫“纽”,一般在大型的祭祀活动和神灵面前表演,包括祭祀祖神和祀山;第二套动作叫“尕”,一般在场坝里表演;第三套动作称“央”,是一套祝福的舞蹈,多用于走村串户、礼拜长辈、互相祝愿。“舞”的舞蹈组合以圈舞的点踏步、穿花的踮跳步为基本表现形式,舞蹈的基本动律以蹉步、小腿划圈蹲步、左右跳转圈为主,结合粗犷、神秘的上肢动作,栩栩如生地表现了所扮动物的形态,体现了白马人独有的审美意识。该项目已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阿坝藏族羌族梓州九寨沟县文化局省级传承人:班文玉

色琅秀翻山铰子“翻山铰子”舞与“古渝舞”同出一脉,均起源于“公傩戏”,多为祭祀所用。“铰子”本是巫师跳神驱鬼所使用的法器,后经历史演变,逐渐成为舞蹈表演的一种道具,其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清咸丰7年,即1857年,之所以称为“翻山铰子”,是因为表演时“铰子”或上下翻飞或左右敲击,或是甩过头顶或是绕过腰膝,形同翻山越岭而得名。清朝末年,龙岗乡最著名的铰子艺人陈朗全和他的徒弟苏永太、李明亮等对铰子进行大胆的改造,才逐渐在婚嫁、寿诞等各种喜事中广泛使用,用来烘托喜庆热闹氛围,变娱鬼为娱人。这时的铰子便完全脱离了它原来的功能,成为了一种“跳喜不跳丧”的民间乡俗。“翻山铰子”起源于四川省平昌县龙岗乡,逐步扩展到本县西兴乡、白衣乡、高峰乡、响滩镇等全县61个乡镇,并以此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营山县、达州市、渠县、通江县、广元市、巴中市等地辐射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汉族民间舞蹈。该项目已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巴中市平昌县文化馆国家级传承人:陈治华省级传承人:袁吉芳羌族羊皮鼓舞“羊皮鼓舞”原是羌族的一种祭祀性舞蹈,又称“跳经”,后演变为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汶川县、茂县、理县等地区。羊皮鼓舞一般是在每年二月的还愿、四月的祭山会、十月初一的羌历年和请神、送神、祛病去灾等宗教活动中跳。由头戴插着野鸡翎羽和彩色纸条的金丝猴皮帽,手持铜响盘、神棍、彩旗等法器的释比领舞。释比在双膝不断地颤抖中,手持羊皮鼓,连续表演“持鼓绕头”“屈腿左右旋转”“旋摆髋部”等“商羊步”(俗称“禹步舞”或“跛子舞”)。释比口诵经文,经文分《上坛经》《中坛经》《下坛经》。比较著名的有反映人类起源的《木比塔造天地》、歌颂英雄故事的《迟机格布》,也有反映民族迁徙的叙事长诗《羌戈大战》。其余舞者跟随其后,用皮鼓和响铃伴奏。整个舞蹈鼓声和铃声相交,动作敏捷、矫健、激烈,节奏明快,烘托出一种庄严肃穆而又热烈的气氛。该项目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文化馆国家级传承人:朱金龙省级传承人:杨骏清

赵邦蓝得荣学羌“学羌”是产生并流传于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部得荣县子庚乡、子实、阿村境内的一种民间歌舞,相传创于唐朝文成公主进藏时,它的舞姿刚劲有力,古朴大方,步律主要以踏点为主,踏脚清脆,铿锵有力。作为民间自娱性歌舞,“学羌”与当地民俗活动紧密相连,每逢节日、集会、庆典,村村寨寨的男女老幼欢聚一堂,总会跳欢快的学羌舞,以示和睦、吉祥。特别是秋收之夜,人们点燃熊熊篝火,载歌载舞,尽兴方归。据说,以前跳“学羌”时,还有“跳火堆”等娱乐游戏。此项目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甘孜藏族孜自治州得荣县文化馆省级传承人:次仁甲搓舞“甲搓舞”摩梭语意为“美好时辰的舞蹈”,是泸沽湖摩梭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走婚习俗中形成的民间原始舞蹈。据摩梭原始宗教达巴教经典记载以及发现于泸沽湖周围山洞崖壁上的原始舞蹈壁画等表明,"甲搓舞"可追溯到史前的石器时代。"甲搓舞"以群体性的群众表演为表现形式,参加跳舞的少则几十人,多则千人以上。其舞曲不但优美,而且丰富多样,根据舞蹈内容的不同而变幻无穷;而舞步也根据舞曲的不同而不同,或明快,或轻盈,或热烈,或粗犷。"甲搓舞"反映的是远古的生产生活、婚姻风俗等方面,每一曲舞蹈和每一首歌都有其相应的故事和轶闻典故,内容丰富,蕴含深厚。该项目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凉山藏族自治州盐源县文化馆省级传承人:喇翁机

喇散打博巴森根“博巴森根”起源于清道光年间,是理县甘堡村所独有的藏族大型叙事锅庄。“博巴”藏语意为“藏人”,“森根”即为“狮子”。舞蹈沿用了嘉绒锅庄的部分特点,独创了由领舞者领唱,众舞者跟唱和领舞者叙事性演唱的艺术形式,是甘堡村别具一格的民间舞蹈。“博巴森根”表现和反映了屯兵们远征东南沿海的过程和在东南沿海与英军英勇作战时的经历。唱词中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牺牲的战友的怀念和胜利归来的心情。该舞蹈通常在端午节表演,故当地藏民又把它称为“端阳锅庄”。该项目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文化馆省级传承人:何炳丽

张正海跳曹盖“白马跳曹盖”是四川绵阳市平武县境内聚居的白马藏人的一种古老的祈福驱邪祭祀活动。平武“郡连氐羌,境带灵山,其地四塞,山川重阻”,自古就是氐羌人居住的地区。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就开始设置县级建制刚氐道,隶属广汉郡。早年居住在这里的人数民族因种族与居住地不同,分别被称为“白马番”“白草番”和“木瓜番”三个支系,白马藏人正是历史上“白马番”的后裔。白马藏人历来信奉原始的自然宗教,不信喇嘛教,不吃酥油,每年的正月各寨子都要“跳曹盖”祭祀山神,祈祷来年风调雨顺、无病无灾。“跳曹盖”整个活动包括:宰羊念经、引出曹盖、镇邪、劈魔、祭祀山神等几项内容。“曹盖”与“白该”的舞蹈是整个“跳曹盖”活动中的重要内容。活动一般历时两天。这两天中,全寨子的人共同分享牛肉、烧馍,边跳圆圆舞边饮青稞酒。该项目已进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绵阳市平武县文化馆省级传承人:旭仕修

格汝

格格

●传统戏剧川剧“川剧”流行于四川(含今重庆市)境内及云南、贵州、湖北省的部分地区,是中国西南地区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代前、中期,主要有高腔、胡琴、弹戏、昆腔、灯调五种声腔,“五腔共和”的声腔体制和鲜明的艺术特色,体现了巴蜀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和中国传统戏曲的多样性。“川剧”剧目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有传统剧目和创作剧目六千余个,其中有宋元南戏、元杂居、明传奇与诸多古老声腔剧种经典剧目,也有历代巴蜀文人、艺人创作的卓越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编及创作的“柳荫记”、“彩楼记”、“焚香记”、“绣襦记”、“白蛇传”、“巴山秀才”、“变脸”、“山杠爷”、“金子”等,均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显示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川剧”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五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式,尤以文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擅长特技绝活的运用,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川剧”五种声腔中,尤以曲牌体的高腔音乐最具创造性,其帮、打、唱相结合的结构形态,在戏剧与音乐的结合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是我国戏曲高腔音乐发展的杰出代表。“川剧”曾繁荣发展,名家辈出,光耀一时。“川剧”在文化、艺术、历史、民俗等方面蕴涵的独特价值,充分体现了它在中国戏曲史以及巴蜀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该项目已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国家级传承人:陈智林

陈巧茹

晓艇

肖德美

任庭芳

徐寿年省级传承人:许名耻

孙普协

魏益新

李笑非

杨昌林

刘芸

蓝光临

左清飞灯戏(川北灯戏)“灯戏(川北灯戏)”是由川北民间的花灯表演演变而成的地方剧种,因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都十分贴近农民和农村生活,有“农民戏”之称,主要流行于南充市、绵阳市、广元市、巴中市等地的部分市县,是川北地区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群众基础最为深厚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川北灯戏以生活小戏为主,喜剧、闹剧见长,丑、旦主演的对对戏(一男一女)或架架戏(3个人物以上)居多。剧目大多取材于劳动人民尤其是农民的生活,对题材内容的演绎多出于农民的视角,语言质朴生动、风趣诙谐,充满了浓郁的泥土气息。丑角表演是其突出的表现手段,极具娱乐性,被称为“喜乐神”而深受欢迎。“灯戏(川北灯戏)”的表演继承和发扬了民间歌舞灯的特点,载歌载舞,活泼欢快。其丰富多彩的身段、步法表演,大都来自人们的劳动生活或熟悉的动物体态,以及对木偶、皮影、猴戏、剪纸等民间艺术的模仿、借鉴,表演起来情趣盎然,富于生活气息。“灯戏(川北灯戏)”的音乐源自川北地区的民歌小调和祭祀音乐等,结构短小、曲调优美,节奏流畅,与川北地区的方言俗语结合紧密,相得益彰。该项目已经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南充市川剧团、国家级传承人:彭涓

汪洋藏戏(德格藏戏)“藏戏(德格藏戏)”流传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和西藏昌都地区的江达县一带,是藏戏中独具地方特色的一个剧种。创始人为藏戏鼻祖汤东杰波。创编于公元1450年,距今已有550多年的历史。“藏戏(德格藏戏)”使用本地方言,舞步多采用寺庙跳神身段并参杂本地民间歌舞舞步。音乐也多取自本地民歌俚曲,并杂以诵经乐段。表演时,舞时不唱,唱时不舞,以唢呐为主要乐器,间配以鼓钹。所著服饰顶戴,皆依本地僧俗生活服饰着装,代表性剧目有《诺桑王子》、《哈热巴》、《释珈牟尼颂》、《甲羌》、《颂赞法王登巴泽仁》等。演出有比较规范的动作程式,没有角色行当的限制,而是按剧情需要安排人物角色,咒师的滑稽表演在戏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人物的每段唱腔为两句唱词,每句9个字,唱完一段后,即由表演者和伴舞者共同起舞。整个剧情在唱念和鼓舞交替表演中推进。“藏戏(德格藏戏)”通过神话的虚幻,大胆的想象,配以古老的服饰、道具、再现了古代藏民族的精神生活以及藏汉文化相互融合的历史。该项目已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项目保护单位: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文化馆省级传承人:达呷

登达藏戏(巴塘藏戏)“藏戏(巴塘藏戏)”藏语叫“江嘎冉”,是藏戏的四大流派之一,为康巴藏戏的一个支系,主要流传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起源于17世纪,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文化底蕴。“藏戏(巴塘藏戏)”演出一般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序幕(藏语叫“扎西协哇”);第二部分是开场式(藏语叫“恩巴”);第三部分为正剧演出(藏语称为“雄”);第四部分是谢幕(藏语叫“扎西交”)。主要剧目有《扎西协哇》《文成公主》《智美更登》《郎莎雯布》《乘云之王》《卓瓦桑姆》《洛桑王子》《顿月邓珠》等。表演者有简单的化装,通常要戴面具,特别是神话传说中的邪恶形象,更注重脸谱,观众可以从不同色彩的化装、不同形象的面具与表演动作,区别出剧中人物的美丑善恶。表演时,通常有鼓、钹等打击乐器伴奏,也有一些剧目用长号、唢呐、笛子、胡琴等伴奏。其唱腔男、女、老、幼、喜、怒、哀、乐,各不相同,表演者要根据自己所扮的角色,保持一种唱腔,一唱到底,并以妩媚、豪放、可恶、凶猛、恐怖、恻隐、温和等多种表情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该项目已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该项目的保护单位: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文化馆。该项目的传承人:暂无藏戏(色达藏戏)“藏戏(色达藏戏)”为安多藏戏的一个支系,主要流传地为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在甘孜州丹巴县、青海地区也有流传。由传统八大藏戏、格萨尔藏戏、民族弹唱、民族说唱、服饰展演、寺庙乐舞、藏戏唱腔、民族歌舞八个部分组成。民间说唱又分为折嘎说唱、格萨尔说唱、民间传奇小故事说唱三部分组成;民族歌舞包括民族山歌、情歌对唱、民族舞蹈三部分组成;藏戏唱腔有30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贡达”、“扎西”。“藏戏(色达藏戏)”沿袭安多藏戏的演出特点,以舞台演出为主(广场演出时则必挂底幕)。演出开始前,由打击乐器及长角号等合奏一段名为“降达”的前奏曲,然后进入正戏,结尾时都以绕圆场形式(藏语“拥忠噶切”)下场。表演讲究唱、舞、韵、白、技、表六项功夫,集各家之长,独成一派。舞蹈在“藏戏(色达藏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常一部分合于表演之中,一部分则穿插其中以烘托剧情,具有鲜明的牧区特色。演员一般在20人左右即可演出,一场藏戏会用上千件的道具和服饰,演出场面壮观,常能以磅礴的气势感染观众。

该项目已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保护单位: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文化馆该项目的传承人:暂无四川皮影戏(阆中皮影戏)“四川皮影戏(阆中皮影戏)”是产生并流传于四川北部大巴山南麓、嘉陵江中上游阆中市(县级市)辖区内的一种戏曲。系阆中民间皮影大师王文坤及祖辈根据“土”“广”皮影的特点,扬长避短,独创一派的新型皮影。其特点是皮影造型美、身影适宜,结构均衡,雕刻技法娴熟,线条流畅细腻,镂空留实得体;面部椭圆,头帽胡须不固定;服饰多采用川北民间传统流行的花纹图案装饰,造型十分精致优美并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一人拦门表演多人,边提影边说唱,形态逼真。唱腔除借用川剧声腔外,还博采民间流行的山歌、小调以及佛教、道教音乐。常演剧目有上百个,保留剧目有《阴阳扇》《收三怪》《梭罗镜》《罗成招亲》《水漫金山》《收金龙》《古城会》《双莲花》《松竹梅》《义侯亭》《清宫祠》等。该项目已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保护单位:南充市阆中市四川川北皮影艺术团省级传承人:王彪

王访四川皮影戏(何家班皮影戏)“四川皮影戏(何家班皮影戏)”流传于南部县马王乡,起源于清雍正年间,迄今已有300年的历史,创始人何应贵。皮影戏表演时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加上拦门先生的操纵和演唱,并配以音乐来表演各种戏剧与民间故事。素有“一口说尽天下事、双手摆弄百万兵”之美誉。影人造型、融古代壁画、佛像、戏曲脸谱、戏曲服装、民俗装束与剪纸等民间艺术的精髓,制作生动精美,影人形制多以直线造型、刻工精细,以纸或兽皮制成。雕刻皮影选用上等纸质和兽皮,经削、磨、洗、刻、着色等24道工序,手工精雕细刻3000余刀而成。唱腔属于“碗碗腔”与川剧的融合,声腔曲调细腻缠绵,把“北曲”的武夫鼓怒、马上杀伐之声和“南曲”的柔媚婉转,以及民间表演唱的娓娓动听的清音融合为一体。所演剧目除历史、神话、传说外,还多反映现实生活剧,多为谐剧。“四川皮影戏(何家班皮影戏)”以其独特的唱腔、精美的影人造型、工整的创作剧本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与世俗之美而闻名。该项目已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保护单位:南充市南部县文化馆省级传承人:何正同木偶戏(川北大木偶戏)“木偶戏(川北大木偶戏)”流传于四川东北部地区,迄今已有300年历史,集中于仪陇马鞍镇,现仅存于南充市四川省大木偶剧院,是世界唯一的大木偶艺术。“木偶戏(川北大木偶戏)”系杖头木偶,具有丰富的真人技术表演,以演神话戏见长,如《三调芭蕉扇》《三打白骨精》《红宝石》《玉莲花》。木偶与人偶配合表演,由于木偶形体高大,演员在操作木偶时较为困难,许多细微复杂的动作有时需要三个人配合才能完成。以假乱真的表演艺术,使观众真假难分,惊叹不已、交口称奇。“木偶戏(川北大木偶戏)”吸收相关艺术种类的优势,取长补短,古为今用,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和现实价值。该项目已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南充市四川省大木偶剧院国家级传承人:李泗元省级传承人:李发海

唐国良

●曲艺四川扬琴“四川扬琴”流行分布于四川省汉族居住区域,主要分布于成都、泸州、宜宾、自贡、内江、绵阳、广元、南充、达州、乐山、攀枝花等地。传统演唱形式是演唱者自持乐器分生、旦、净、末丑行当坐唱,名为“七方人”,即七位演唱者分别持扬琴、京胡、小三弦、碗琴、鼓和板、磁铃、笛演唱。在书场卖艺的艺人多以五人为一伙演唱,演出时一般以坐唱为主,也可站立表演,其形式保留至今,名为“五方人”,这种表演方式被人们誉称“坐地传琴”。“四川扬琴”的传统曲目相当丰富,有近四百个,以《三国演义》故事最多,曲本文辞优美、典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唱腔分“大调”和“月调”两类,主体唱腔属板腔结构,分为男腔和女腔。其“疙瘩腔”等演唱特色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润腔手法。“四川扬琴”传统的“钟律调弦法”,在乐律学研究方面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扬琴唱腔分省掉和州调,省掉指成都地区的扬琴唱腔,州调指成都以外地区的扬琴唱腔。扬琴艺术室巴蜀历史文化的传承载体,以它特有的方式记载和传承了巴蜀历史文化;同时它又是典型的蜀琴雅韵代表性曲种之一。该项目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四川省曲艺团

四川省音乐舞蹈研究所

四川省成都艺术剧院国家级传承人:徐述

刘时燕

肖顺瑜省级传承人:付兵

曾克蓉

康先洪

吴瑕四川竹琴“四川竹琴”流行分布于四川汉族各大中城市和农村乡镇,因主要伴奏乐器渔鼓和简板均系竹制而得名,是四川曲艺唱曲艺术代表性曲种之一,属于中国曲艺的渔鼓道情类曲种。演唱者通过有规律地敲打乐器,发出不同的音色和节奏来配合唱腔,渲染气氛。“四川竹琴”的演唱,由1人(多为男性)自行敲击渔鼓、简板演唱故事。传承至今的传统曲目近400个,其中以《三国演义》故事最多,有《三顾茅庐》、《三战吕布》、《华容道》、《托孤》、《铡美案》、《杜十娘》等书目。唱本体例由散文和韵文交织组合,以散文解说、韵文歌唱。唱腔有主体唱腔、辅助唱腔和专用唱腔之分,主体唱腔属板腔体。该项目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四川省成都市艺术剧院省级传承人:谢惠仁

张永贵

罗大春

郑阿莉四川清音“四川清音”形成于明末清初大移民时期,广泛存在于四川和重庆汉族各大中城市和农村乡镇。四川清音过去称“唱小曲”“唱小调”;因演唱时用月琴或琵琶伴奏,故也叫“唱月琴”或“唱琵琶”。是四川流传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唱曲曲种之一。表演多以一人(女性)自操乐器(月琴或琵琶)坐唱,后演变为演员左手手持檀板,右手持一根竹筷敲击竹节鼓演唱故事,有琵琶、二胡等少量弦乐器伴奏。保留曲目有600余个,有《小放风筝》、《昭君出塞》、《尼姑下山》等。创作曲目有《布谷鸟儿咕咕叫》、《江姐上华蓥》、《峨眉茶》等。“四川琴音”曲牌分“大调”和“小调”两类,唱腔结构以曲牌类为主。“哈哈腔”等民族声乐演唱技巧,是特殊的润腔手法。女演员发出的美妙声音如西洋歌剧一般,被誉为“东方歌剧”。四川清音艺术是巴蜀历史文化的传承载体,从现存的四川清音曲目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巴蜀大地的风土人情、历史事件和风云人物。从清音曲牌中,可以看到它与省外许多地方的民歌小调的血缘关系。四川清音还与四川扬琴和川剧相互影响,在吸纳融合了其他艺术精华后最终成为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曲艺品种。该项目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四川省成都艺术剧院国家级传承人:程永玲省级传承人:田临平

沈桂蓉

何玉秀

林幼陶

龚素清金钱板“金钱板”流行分布于四川省汉族居住的区域,分布于成都、南充、乐山、雅安、绵阳、遂宁、广元、达州、涪陵、万县、宜宾、泸州、自贡、内江等地区。“金钱板”形成于清代,最初只是以简单的唱腔唱诵“劝世文”,艺人沿街叫唱以求生活。后经历代艺人不断发展改进,逐渐成为独立曲种。金钱板是单个演唱者表演的说唱艺术,表演者手执嵌有铜钱的三块竹板助唱,其歌词通俗易懂,以历史故事居多,常在段末一句略有拖腔,句型变化节奏鲜明,每句字数不限,全篇多一韵到底,偶有转韵。金钱板的唱腔有“老调”、“狗撵羊”、“富贵花”、“红衲袄”、“满堂红”、“江头桂”等。“口传心授”是“金钱板”得以传承的主要方式。该项目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成都市艺术剧院国家级传承人:邹忠新

张徐省级传承人:李国仲

罗世忠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峨眉武术“峨眉武术”源于峨眉山,与少林、武当并称为中国武术三大宗。据史料记载,“峨眉武术”源于殷商成于南宋,历史悠久,经过峨眉山的道、儒、佛等宗教文化和武术文化的相互融合、渗入和斗争,集聚了佛道两家武术、文化之精华而自成体系,既具佛门禅功,也含道教气功。“峨眉武术”既重视内气的修炼又讲究形体的结合,似快而满,快慢相间,似柔而钢,刚柔相济。“峨眉武术”技击特点为出手划圈,出脚走边,走动含暗腿,掌握变化疾,步活势敏捷,身灵劲脆沉,以诱、随、逼、闪为主,善使手法。要求重单手,讲化劲,以力为本,以快硬为上,以柔脆发劲,以闪化巧变手法制敌。讲究借力巧打、手脚轻快。提倡运用脚手打,近身用肘法,贴身用摔跌、粘手就擒拿,有“脚似醉汉、手如电、头似波涛、身如柳”的说法。而在内功方面,峨眉内功通过形体运动、呼吸、导引、发声、炸气,形成体内功力核心,从而释放出强大的爆发力。该项目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乐山市峨眉山市峨眉武术发展中心省级传承人:释通永

王超

汪键

●传统美术绵竹木版年画“绵竹木版年画”始于宋代盛于明清,通过起稿、刻版、印墨、施彩、盖花等工序完成。在艺术构思上有着实用性和情节性并重的特点,特别表现在独幅画和斗方,如《三猴烫猪》《春官偷酒壶》《老鼠嫁女》《麻雀娶亲》等;在内容上讲究“出口要吉利,才能合人意”的选题原则,不论是历史人物、妇女儿童、民间传奇还是戏曲故事,甚至武士神像、动物花果,一律都有吉祥的名称和喜庆的内容,如《寿天百禄》《岁岁平安》《永镇家宅》《如意加官》等;艺术方面的特点之一是绘画性强,线版只是起到轮廓的作用,所有颜色全部靠手工彩绘。独特的“鸳鸯笔”技法更是不同的艺人有不同的效果,同一画师在不同时间作画其效果也有所不同。特别是两三个颜色、寥寥数笔、大气磅礴的“填水足”技法更属技艺娴熟艺人的上乘之作。特点之二是讲求构图的均衡对称、完整饱满和主题鲜明;线条古拙、流畅;人物夸张变形,对比强烈又富于韵律感;色彩艳丽明快。绵竹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年画的一大支流,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兼容并蓄,无美不臻,浑然形成一个泱泱的艺术体系,表现出自己独有的特色。该项目已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四川省绵竹年画博物馆国家级传承人:陈兴才省级传承人:李芳福

胡光葵

刘竹梅藏族唐卡(噶玛嘎孜画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唐卡(噶玛嘎孜画派)是藏族传统绘画三大流派之一,因噶玛巴大法会而得名。“噶玛嘎孜画派”形成于16世纪下半叶,创始人为南喀扎西活佛,他以工笔重彩的技法绘制唐卡,并采用大量中原题材入画,在背景的描绘及色彩的处理上吸收汉地明代工笔画表现手法,融合诸家执法。“噶玛嘎孜画派”风格独特,技艺精湛,主要表现在人物造型、绘画技法、设色运用、颜料的制作和颜料的使用等方面。人物造型采用了写实和夸张相结合的手法;绘画技法以线造型,创造了极其丰富的线描勾勒技法,其作品大多采用铁线描、高古游丝描,绘景物则喜用富于表情变化、张弛有序的粗细线勾勒,充分发挥线条运动感、韵律感和节奏感;设色运用的特色就是“施色浓重,对比强烈”,画面效果富丽堂皇。使用天然矿物、植物颜料以及纯金、纯银、动物胶等贵重金属作画。“噶玛嘎孜画派”的颜料制作和颜色使用技艺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颜色开采、制作和使用体系,总结出了色彩的变化规律。以白、红、黄、蓝、绿为母色,调出9大支、32中支,变化出158小支等多种色相。该项目已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化馆藏画研究室省级传承人:洛松向秋

颜登泽仁

根秋扎西

拉孟

亚玛泽仁蜀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绣,起源于川西民间,因地缘关系而得名。古代川西平原盛产蚕,故称“蜀国”。蜀绣随着蜀地丝织业的发达而发展起来,隋唐后,达到历史上的高峰。明清两代,四川又出现了许多专业刺绣人员和小型刺绣作坊。20世纪50年代,蜀绣遍布四川民间。70年代末,川西农村几乎是“家家女红,户户针工”。蜀绣技艺以针法见长,共有12大类、122种。蜀绣以真丝软缎和真丝线为原料,各种针法交错使用,施针严谨,用线工整稳重,色色彩典雅。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地方文化艺术等因素的影响,蜀绣在长期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平齐光亮、针脚整齐、掺色柔和、车拧自如、劲气生动、虚实得体。严谨细腻、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的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