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电子教案表格_第1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电子教案表格_第2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电子教案表格_第3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电子教案表格_第4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电子教案表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徽)宜兴埠第三小学教师备课本

2014至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年级语文学科

教师姓名王帅帅

本学期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周课时5教研时间每周二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

选读课文,共40篇。

教材设计)2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

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

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

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

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

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

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

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

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

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

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

-J-

大思。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教学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

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

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

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014至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

1——2《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

《七月的天山》《语文园地一》

3——4《中彩那天》《万年牢》《尊严》《将心比心》《语文园地二》

5——6《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蝙蝠和雷达》

《大自然的启示》《语文园地三》

7——8《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唤》《和我们享受春天》《语文园地四》

9——10《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

《花的勇气》《语文园地五》

11——12《乡下人家》《牧场之国》《古诗词三首》

《麦哨》《语文园地六》

13——14《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

《鱼游到了纸上》《语文园地七》

15——16《寓言两则》《文成公主进西藏》《渔夫的故事》

《普罗米修斯》《语文园地八》

17——18复习及检测,迎接期末考试

教师课时授课教案第5教学周第1课时

课题9自然之道课型识字写字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

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

教学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目标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的重点是正确读写生字,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

重点

难点是理解,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

难点

讲授法

教法

多媒体课件

教学教师课前在小黑板上抄写:

手段

1.生字新词。

2.两组要比较的句子。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激发学生兴趣,让每

个学生参与进课堂。

1.同学们,你们喜欢海龟吗?

2.你们对小海龟有哪些了解?

3.你们想知道海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吗?

4.在幼龟入海时,一个极大的危险是什么?

5.可海龟有自己战胜天敌的方法,而“我们”在其中却犯了一个极为愚

蠢的不可饶恕的错误。

6.轻声读课文,对课文的初步理解,给出要求

7.思考:本文讲“我们”犯了一个什么错误

二运用方法,识记生字。

1.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熟悉生字词语,便于

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对文章有更进一步

2.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的理解。

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

出又止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游筑巢幼龟沙滩侦察企图

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

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

三复习巩固,整体识记。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记住字形,理解字.

2.重点强调字词:

啄,愚,穴

争先恐后,气喘吁吁

鱼贯而出,愚不可及

3.理解词义: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惟恐落后。

鱼贯而出:像游鱼一个接一个地出去。

愚不可及: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办坏事。

4.补充内容:

优胜劣汰,适合生存: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他认为在生存斗争中,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

四指导书写,培养习惯。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1在小练习本上反复练习易错字。教师巡视指导纠正。

2这么多的词,哪儿个词需要老师和同学帮助的呢?生提出来,一起

探讨。

9自然之道

旅游筑巢幼龟沙滩侦察企图

板书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

设计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

教学

反思

备注

教师课时授课教案第5教学周第2课时

课题9自然之道课型阅读教学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

目标

教学的重点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

重点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

难点

讲授法讨论法

教法

多媒体课件

教学

手段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复习引入,有利于知

1师:同学们,听老师的提示我们来默写几个词语,请两个同学上黑识的迁移。

板默写。

(1)争着向前,惟恐落后,形容十分积极。(争先恐后)

(2)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鱼贯而出)

(3)我们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办坏事。(愚不可及)

(4)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气喘吁吁)

(5)一个劲地责怪自己,特别后悔。(后悔不已)

(6)吃得特别饱。(饱餐一顿)

2(出示-一段内容)选择默写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

我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一个小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引导学生理解关键

样离巢进入大海的。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东鸟咬啄时,不顾向导词语在文章中的意

劝阻,(愚不可及)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成群的幼龟以为外面很安全,义。

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让食肉鸟(饱餐•一顿)。“我们”(气喘吁吁)

地拯救了一些幼龟,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真是令人(后悔不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

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儿遍。

2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三细读课文,深入领悟。

1师:在这一段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话中,有一个词语是“愚不可及”。

请同学们在课文找到含这个词的句子。

出示: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指名读。

2现在我们就是那一群游客,回想自己所做的一切,觉得哪些行为已

经是愚不可及了呢?细细读课文3-5段,不动笔墨不读书,把有关的内

容都找出来,细细体会。

3交流

生:.....

出示: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是在侦察外面

是否安全。

(1)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你觉得自己愚蠢在哪里?

(2)分角色表演。分角色表演,加强学

师:你们还找到了哪些句子说明自己愚不可及的。生。。。。生们对幼龟的弱小

出示: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和侦察兵的重要性

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向导极不情的理解。

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1)你怎么就觉得自己是愚不可及的呢?

(2)老师采访向导:请问,你当时为什么这样若无其事呢?可为什么你

又极不情愿地抱起小龟扔向大海呢?

师:愚不可及的事还有呢?当我们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更是认为自己愚

不可及了。生:.....

出示: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我们很快明白:我们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

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

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的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生:(自由读,齐读)在书旁边写写批注,再交流。

过度:我们的愚不可及造成的结果是可悲的,大家来读一读第七八自然

段。

4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七八自然段。让学生更深刻的认

老师:我们的愚不可及造成的结果怎么样?生:.....识到“我们”做的蠢

5引读事,理解主题--大

师:尽管我们来回奔跑,尽管我们拼命拯救,还是给幼龟们带来了很大自然的规律。

的伤害。此刻的补救显然已经晚了。抬头仰望天空(引读课文第八节第

一句)

师:天啊!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生:(读文)“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鸦海鸥鲤鸟的口中之食。”

师:一只幼龟得救了,无数只幼龟丧生了——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生:(继续读文)

师:一只嘲鸦飞走了,数十只食肉鸟欢笑了——这就是我们做的蠢事。

6一齐有感情地朗读第七八自然段

师:别看这小小的绿龟,他们也是有的一套躲避危险防御危险的办法!

可这样的办法却被我们给破坏了。这2个小节里的每个字,每句话,甚

至是每个标点,都跳动着作者那难以言说的痛苦!

因为——(再出示):“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四积累语言,迁移运用。

1师:我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愚不可及了,向导呢,何尝不自责呢?

我们再把书读进心里去。

他•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

2指导朗读

师:原本无奈的向导现在多了一份悲伤。读出他无限的悲叹:生:(读)

3师: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现在我

们在回过头来,这“自然之道”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4请学生谈谈人们在生活中违背自然规律的例子。

师:要遵循自然之道,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否则,就会产生与我们愿望

相反的结果。你们接触过这样违背自然之道的事吗?生:......你认为

怎样才会不违背“自然之道”?

生:

5其实,违背“自然之道”的故事我们学习过不少。如:《我要的是

葫芦》《拔苗助长》《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们讲的都是同

一个道理。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大自然面前,

我们人类要想不犯错误,首先就要了解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

9自然之道<

焦急若无其事

震惊极不情愿遵循

悔恨发出悲叹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备注

教师课时授课教案第5教学周第3课时

课题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型阅读教学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

目标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

重点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

难点

讨论法

教法

学法

多媒体课件,挂图

教学

手段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由音乐引入本课的

1播放课件:学习,激发学生们对

江水涛涛奔腾不息的黄河;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的黄河流域;暴雨黄河的兴趣,更快的

频频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融入课堂。

(音乐——由舒缓到严肃高亢)

2观看了这段关于黄河的片子,你最想说什么?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大家读了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呢?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

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

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治理黄河呢?

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4指导方法:

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重点问题来阅读课文,解决疑问。提供给学生自主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习的机会,提高语文

教师出示阅读要求:学习自读自悟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并认读生字词。的能力。

(教师适当检查。)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默读轻声读跳读),边读边思考问

题,在书巾圈点勾画,还可以在语句段落旁批注自己的感受。

(教师巡回指导,表扬善于学习的同学,耐心辅导学习吃力的学生。)

3选择自己乐意交流的伙伴,相互交流。

三细读课文,深入领悟。

1全班交流:

由学生或小组代表自主向全班汇报读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全班同学针对

重点问题充力发表意见,抓住重点语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当交流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方式感悟黄

河由“摇篮”变成“祸河”,适时出示课件,形象介绍什么是“流域河

道悬河河段河床”,抓住数字体会黄河之“祸”,感受黄河之

祸的严重性,谈出忧患之情。

3当交流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时,可采用图示的方法,引导重点了解

黄河发生变化的社会原因。

4当讨论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时,可紧扣“数管齐下”归纳

要点,适当补充有关黄河治理的情况。

四积累语言,迁移运用。

1读读课文及课后“资料袋”。

以一分钟即兴演讲的方式畅谈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鼓励学生联系课文

内容及本地河流湖泊的状况畅谈感受。

2学生小结学习方法与收获。

如学习本文,主要是采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阅读的。

3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在“展示台”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进行交流。

地处黄土高原地区的师生,可结合本文的学习和国家地方的有关政策

措施(如“退耕还林”“计划生育”为治黄移民等),开展向家长亲

友邻居进行宣传的课外实践活动。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Q变化过程

G)变化原因:

板自然因素

设人为因素:人口迅速增长

无限制地开垦放牧农作物大量减产

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土壤肥力显著下降

水土流失

④治理方法

教学

反思

备注

教师课时授课教案第5教学周第4课时

课题11蝙蝠和雷达课型识字写字

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飞蛾,

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

竖八”等词语。

教学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

目标

教学的重点是正确读写生字,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

重点

难点是理解,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

难点

讲授法,图示法,讨论法

教法

多媒体课件,挂图

教学

手段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由图片引入本课的

(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学习,激发学生们对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主题的兴趣,更快的

师:蝙蝠是i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融入课堂。

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

(板书课题)

二运用方法,识记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难读句子多读儿遍,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

字词,读准字音。

2两人一组轮流读课文,互相认读生字词

蝙蝠清朗

捕捉飞蛾

蚊子避开

敏锐铃铛

苍蝇揭开

推进障碍物

荧光屏横七竖八

3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指名开火车认读生字词,提示学生注意

形声字和“蝙荧”等字的读音。

三复习巩固,整体识记。

1.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

课件出示含有生词的句子,学生深化理解和记忆:课件出示含有生词

学生要求达到本课目标: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清的句子,学生深化理

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解和记忆。

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2.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

3.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

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

四指导书写,培养习惯。

教师示范难写的生字,如“避揭”等,引导学生注意本课生字大多是

左右结构的字,左边部首只占三分之一,右边占三分之二,字要写得匀

称整洁。

雷达

蝙蝠和

11

清朗

蝙蝠

飞蛾

捕捉

避开

板书蚊子

铃铛

设计敏锐

揭开

苍蝇

障碍

推进

七竖

屏横

荧光

教学

反思

备注

教师课时授课教案第5教学周第5课时

课题11蝙蝠和雷达课型阅读教学

1、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

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2、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

目标

理解蝙蝠和雷达的工作原理,以及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

联系。

教学

重点

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教学

难点

讲授法,演示法。

教法

多媒体课件

教学

手段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由图片引入本课的学

(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幻灯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谁来习,激发学生们对主题

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的兴趣,更快的融入课

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1课。(生读课题)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

2.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

3.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

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

三、细读课文,深入领悟。

1请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

2.科学家做了儿次实盛?’每次实验的方式是怎样的?结果如何?又得

出了什么结论呢?

试验顺序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通过表格的填写,让学

试验方式把蝙蝠眼把蝙蝠的把蝙蝠的生们更清楚的对比,得

睛蒙上,耳朵塞嘴巴封出蝙蝠飞行的原理。

让它在拉上。住。

有许多绳

子系有铃

铛的屋子

里飞。

试验结果铃铛•个蝙蝠到处蝙蝠到处

也没响,乱撞,铃乱撞,铃

绳子一根铛响个不铛响个不

也没碰停。停。

着。

试验结论蝙蝠夜间1《行,靠的7R是眼睛,

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3.生交流自读情况。

3请.生上台介绍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

4.从“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的

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4.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5.小组代表反馈交流

师用课件演示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探测障碍物的方法,请生填空。

练习:突破本课难点:弄清蝙

雷达的天线就是蝙蝠的()蝠和雷达的关系。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是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是蝙蝠的()

四、积累语言,迁移运用。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资料:拓展学生思维,为后面

仿生学仿生学是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和性质,以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的写作打下基础。

设计思想及工作原理的科学,属于生物学和技术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

只要生物有奇特的本领,就成为仿生学所涉猎的目标,现已发展出昆虫

仿生学、海洋生物仿生学、设计仿生学、化学仿生学、分子仿生学等。

仿生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运用于军事、医学、制造、航空等方面,涉及

到各种类型的科学领域,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未来发展有着十分密切

的关系。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

雷达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无线电波传播时遇到障碍

物就能反射回来,雷达就根据这个原理,把无线电波发射出去再用接收

装置接收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这样就可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大

小等,接收的电波映在指示器上可以得到探测目标的影像。雷达在使用

上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广泛应用在军事、天文、气象、航海、航空等

方面。

雷达

蝙蝠和

11

无线电

超声波

天线

板书嘴巴

障碍物

雷达

障碍物

设计蝙蝠

反射

反射

荧光屏

耳朵

教学

反思

备注

教师课时授课教案第6教学周第1课时

课题12*大自然的启示课型阅读教学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

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教学3、激发阅读仿生学科普读物和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目标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

重点

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教学

难点

讲授法,挂图。

教法讨论法。

多媒体课件,挂图。

教学

手段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复习引入,指点学法

1、联系引入,板书课题。

请回忆前三篇课文,说说主要讲什么?你从三篇课文中明白了什么?

2、说・说你准备怎样学习这篇课文?

如:围绕“阅读提示”先自学后讨论交流;把课文讲述给别人听;

结合搜集的资料学习,等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读拼拼:自由朗读,同桌对读,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生字

多拼读儿遍,能熟练认读。教师出示生字卡片与难读句子,进行适当检

查指导。

2、读读说说:默读课文,说说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3、自主学习:按照前面提出的学习方法和步骤自学10分钟左右,在书

上圈点批注。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要酎耐心点拨学习较吃力的学生,

及时表扬善于学习和效率高的同学。

三、细读课文,深入领悟。

交流的重点是以下两个方面:

重点之一:交流感受深的语句,交谈受到的启示。如:交流与读书要结合

“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起来,要珍视学生的

自然的生态平衡。”可采用结合上下文,联系科学课,画生物链示意图独特体验;要把文本

等方式理解。学习与课外资料交

重点之二:交流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町以渗透在课文学习之中,如结流结合起来,但要以

合“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文本为主,不脱离于

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交流相关资料。也可以在学完课文后文本之外。

结合“口语交际、习作”或“展示台”,集中展示交流相关资料]畅谈

受到的启发。

重点之三: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

造。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四、积累语言,迁移运用。

1、朗读全文,闭眼回顾学习过程,小结学习收获与学习方法。通过学习,让学生学

2、进行综合性课外学习“大自然的启示”:师推荐有关仿生学的课外读会观察大自然的点

物和资料,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激励学生去观察大自然,继续落实好综点滴滴,联系自己的

合性学习的要求。实际,从中得到启

3、短小而又充满趣味,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示,有所发明。

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研究大自

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指

导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更好地指导我们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

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的启示

大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