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盐城东台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校园招考聘用教师30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江苏盐城东台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校园招考聘用教师30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江苏盐城东台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校园招考聘用教师30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江苏盐城东台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校园招考聘用教师30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江苏盐城东台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校园招考聘用教师30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023年江苏盐城东台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校园招考聘用教师30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一.参考题库(共1000题)1.一项研究发现,尼安德特人的胸腔和盆骨进化得更大更宽,是冰川时期以来以大型动物为狩猎对象的饮食习惯造成的。尼安德特人的钟型胸腔或胸廓变大是为了适应更大的肝脏,而肝脏是负责使大量蛋白质经过新陈代谢转化为能量的器官。这种得到加强的新陈代谢还要求有更大的泌尿系统来去除大量有毒尿素,这可能使得尼安德特人的骨盆更宽。以下哪项是得出上述结论的必须前提?A.尼安德特人以大型动物为食时摄入了大量的蛋白质B.冰川时期碳水化合物等其他可转化为能量的食物有限C.尼安德特人的灭绝与巨型动物开始消亡发生在同一时期D.冰川时期生活在其他地区的人类与尼安德特人身体差异不大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必须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尼安德特人的胸腔和骨盆进化得更大更宽,是冰川时期以大型动物为狩猎对象的饮食习惯造成的。论据:尼安德特人的钟形胸腔或胸廓变大是为了适应更大的肝脏,而肝脏是负责使大量蛋白质经过新陈代谢转化为能量的器官。这种得到加强的新陈代谢还要求有更大的泌尿系统来去除大量有毒尿素,这可能使得尼安德特人的骨盆更宽。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补充前提。该项建立论据中的蛋白质和论点中大型动物之间的联系,可以作为题干论证成立的前提,具有加强作用。B项:无关选项。冰川时期碳水化合物等其他可转化为能量的食物有限,与尼安德特人的胸腔和骨盆进化得更大更宽是否是冰川时期以大型动物为狩猎对象的饮食习惯造成的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无关选项。尼安德特人的灭绝与巨型动物开始消亡是否发生在同一时期,与题干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无关选项。其他地区的人类与尼安德特人身体有差异,与尼安德特人的胸腔和骨盆进化得更大更宽是否是冰川时期以大型动物为狩猎对象的饮食习惯造成的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2.《渭上秋夕闲望》是潘阆的代表诗作之一。下列诗句表现了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情感的是(

)。A.秋色满秦川,登临渭水边B.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C.极浦涵明月,孤帆没远烟D.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贤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该句诗翻译为:秋天的美景布满秦川,在渭水边观览风景。运用写景叙事的方式,为接下来详细具体描写秦川秋色作铺垫。B项错误,该句诗翻译为:雨后还能看到残阳,树上的蝉都在鸣叫。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勾画出一幅静中有动、时空交融的清新幽美的秋日黄昏图景。C项错误,该句诗翻译为:遥远的水滨上出现了月亮,孤独的小舟消失在缥缈的水烟中。D项正确,该句诗翻译为:渔夫徒然变老,怎么能像姜太公一样贤能呢?太公即姜太公,相传他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后来,太公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作者借助太公垂钓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又不愿老死江湖,渴望得到重用的情感。故正确答案为D。3.国务院日前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办法》指出,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

)等专项附加扣除。A.子女教育、继续教育B.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C.大病医疗D.赡养老人参考答案:ABC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国务院日前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办法》指出,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故正确答案为ABCD。4.最近,科学老师让二(三)班的学生捉昆虫进行观察,有学生在学校的花圃中捉昆虫时不小心把花枝弄折了,值周生看到后以破坏花木为由,对他们班进行了扣分,并在每周的校会上通报批评了二(三)班,为此学生感觉很委屈,他们找班主任说自己不是故意的,面对这种情况,作为班主任如何处理最为恰当?(

)A.表示信任并理解学生,让他们主动向值周生说明实际情况B.与科学老师沟通,建议留此类作业时,要求学生在校外完成C.支持并赞成学生的行为,保护他们对大自然的探索精神D.找到当时的值周生,亲自去解释学生弄折花枝的原因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科学老师布置实践性作业并没有错,但是学生确实在捉昆虫的过程中不小心弄折了花枝,故而被值周生通报批评。作为班主任要能够悦纳学生的错误,信任理解学生,并且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和值周生说明实际情况,故选择A项。5.左边是给定纸盒的外表面,下列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明确设问内容。选择能够由左边展开图折叠而成的组合图。第二步辨析选项。将六面体的六个面编号,如下图所示,其中2、5、6三个面均含有从正方形边引出来的火柴棒,1、3、4三个面均含有从正方形顶点引出来的火柴棒。A项:可以由2、3、4面构成;B项:将5面移到2面的左边,可得下图。2、5、6三个面均是由边引出的火柴棒,所以这三个面的两两间的公共边必定具有垂直边(火柴棒与公共边垂直),而B项中不具有垂直边,排除。C项:如下图所标示,边引出的火柴棒与顶点引出的火柴棒不能由同一条边引出来,而C项中边引出的火柴棒与顶点引出的火柴棒在同一条边上,不符合题干,排除;D项:在2、5、6面画箭头,如下图所示,那么箭头的左边均是顶点引出的火柴棒,右边均为边引出的火柴棒,而D项箭头的右边是顶点引出的火柴棒,与题干图形不符,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6.依据民法规定男子结婚不得早于(

)。A.20周岁B.21周岁C.22周岁D.23周岁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故正确答案为C。7.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是(

)。A.父母B.成年子女C.监护人D.其他近亲属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根据《民法典》第二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故正确答案为C。8.“世界上没有不可战胜的困难”,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把任何困难原封不动地搬走,也不是说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能得到某个预期的结果。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里,人是非常渺小的,作为一个渺小的个体,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定能达到某个目标,哪怕只是一个卑微的目标。但当你面对一个障碍的时候,只要你诚心诚意去突破,就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结果也许不是你当初所希望的,但障碍却因此而打破,不管怎么说,你越过了它。这段话的意思是(

)。A.只要我们诚心诚意地去克服。一定会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B.只要我们尽力去突破,我们就能战胜困难C.虽然我们尽心尽力去克服,但不一定会战胜困难D.也许我们诚心诚意地去战胜困难,我们就能达到自己的期望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文段开篇引入俗语“世界上没有不可战胜的困难”,接着解释个人的努力不一定会达成预期目标,然后通过转折词“但”强调诚心诚意可以找到解决办法突破越过障碍,哪怕无法达到心理预期目标。文段重点在转折之后,强调要诚心诚意面对障碍,对应D项。A项,“一定会”表述过于绝对,且“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与文意相悖,文段论述的是“就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结果也许不是你当初所希望的”,排除;B项,“战胜”表述过于绝对,文段阐述的只是“找到解决的办法”,排除;C项,“虽然我们尽心尽力去克服,不一定会战胜困难”表述与文意相悖,文段强调需要诚心诚意积极地面对障碍,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9.虽然“超级细菌”对绝大多数抗生素不再敏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麻烦,但从临床应用看,抗生素仍然是人类手中抵御感染疾病的最有力武器。因此合理使用现有抗生素,积极开发新型抗生素,依然是目前抵“超级细菌”的最有效的手段。这段文字主要论述的是:A.“超级细菌”导致了抗生素的产生B.“超级细菌”对绝大多数抗生素不再敏感C.抗生素仍然是人类手中抵御感染疾病的最有武器D.合理使用开发抗生素是目前预防“超级细菌”的最佳手段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谈到“超级细菌”虽然对绝大多数抗生素不再敏感,但是抗生素仍然是人类抵御疾病最有力的武器。接下来用“因此”引导结论,即文段的主旨句:合理使用抗生素依然是目前抵御“超级细菌”最有效的手段。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D选项。A项:无中生有。B项和C项:结论之前的内容,非文段重点。10.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包括:A.筹措资金的能力B.评估和计划的能力C.促进和使能的能力D.在组织中工作的能力参考答案:BC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社工知识。第二步,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包括:沟通与建立关系的能力、促进和使能的能力、评估和计划的能力、提供服务和干预能力、在组织中工作的能力。B项:面对服务对象的特定问题,社会工作者要有对问题进行预估的能力,了解问题的现状和性质的能力,制订计划的能力,动员和合理分配资源的能力,与服务对象一起有效地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项正确。C项:服务对象因本身技能的问题或社会制度安排方面的原因而深陷不利处境,社会工作者要有能力把他们从不利处境中解脱出来,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有促进和使能的能力。C项正确。D项:社会工作都是在一定的组织体系中进行的,这个组织体系既包括某一具体的社会服务机构,也包括社会服务机构与其他组织形成的关系系统。社会工作者是依靠这种组织化的运作来实现助人目标的。社会工作者要具有能合理配置组织资源,有效地输送社会福利资源,监督这一过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有效地促进服务任务的完成等能力。D项正确。因此,选择BCD选项。11.某CPU厂商称,搭载新型号CPU的2020款笔记本,其运行速度是搭载旧型号CPU的2019款笔记本的2倍。由此可见,新型号CPU可以显著提升笔记本性能。下列说法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的是(

)。A.新款笔记本业内测评优秀,用户体验极佳B.为迎合市场需求,新款笔记本的其他硬件(如主板、内存、硬盘等)均同步更新迭代C.新旧两款笔记本除CPU和外观设计之外,尚无其他明显区别D.新型号CPU融合了前沿尖端技术,市场份额占据显著优势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新型号CPU可以显著提升笔记本性能。论据:搭载新型号CPU的2020款笔记本,其运行速度是搭载旧型号CPU的2019款笔记本的2倍。论点论据话题一致,可以通过补充论据等方式进行加强。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该项说的是新款笔记本用户体验好,论点所说的是新型号CPU对笔记本性能的影响,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B项:该项说的是新款笔记本的其他硬件同步更新了,与论点讨论的新型号CPU对笔记本性能的影响无关,无法加强,排除;C项:该项说明新旧两款笔记本除了外观设计和CPU之外没有其他明显区别,不会是因为外观设计和别的区别影响了运行速度和性能,补充论据说明CPU能够影响笔记本的性能,可以加强,当选;D项:该项说明CPU的特点及在当前市场上的优势,与论点讨论的新型号CPU对笔记本性能的影响无关,无法加强,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据。论点:新型号CPU可以显著提升笔记本性能。论据:搭载新型号CPU的2020款笔记本,其运行速度是搭载旧型号CPU的2019款笔记本的2倍。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该项只是提及新款笔记本的用户体验,但用户体验好不代表是笔记本性能提升,与论点话题不一致,不具有加强作用。B项:不明确项。该项讨论的是新款笔记本的硬件也更新迭代,故无法确定性能的提升是依靠硬件还是新型CPU,不具有加强作用。C项:加强论据。该项指出新款笔记本只升级了CPU和外观设计,在其他不变的情况下,意味着的确是新型CPU提升了性能,具有加强作用。D项:无关选项。该项只是提及新型CPU对于占据市场份额的优势,不代表能提升性能,与论点话题不一致,不具有加强作用。因此,选择C选项。12.多媒体处理的是(

)。A.模拟信号B.音频信号C.视频信号D.数字信号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计算机基础知识。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在计算机系统中,多媒体指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使用的媒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片、照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处理的是数字信号。故正确答案为D。13.在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法律所作的解释,其效力:A.与法律相同B.小于法律C.多数情况与法律相同D.多数情况小于法律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宪法知识。第二步,根据《宪法》第六十七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和解释法律的权利。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法律所作的解释其效力和法律相同。因此,选择A选项。14.商品∶工人∶工厂A.学生∶老师∶学校B.电影∶观众∶电影院C.病人∶医生∶医院D.粮食∶农民∶农活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工人”在“工厂”生产“商品”,其中“工人”是主体,“商品”是产品,“工厂”是地点,三者属于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老师”在“学校”教“学生”,但“学生”不是产品,排除;B项:“观众”在“电影院”观看“电影”,其中“观众”是主体,“电影”是产品,“电影院”是地点,三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医生”在“医院”医治“病人”,但“病人”不是产品,排除;D项:“农民”通过干“农活”收获“粮食”,但“农活”不是地点,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15.(1)制作广告牌,写上“禁止吸烟”(2)引起游客浓厚兴趣,竞相购买(3)竞争激烈,销售惨淡,苦思良机(4)来到旅游区推销“宇宙牌”香烟(5)加上一行字:宇宙牌也不例外A.(4)—(1)—(2)—(5)—(3)B.(3)—(4)—(1)—(2)—(5)C.(4)—(3)—(1)—(5)—(2)D.(3)—(4)—(2)—(1)—(5)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题干描述的是“宇宙牌”香烟销量由差变好的一个过程,即(4)为事件的起点原由,推销时发现竞争激烈,而后苦思良机,制作广告牌,引起游客浓厚兴趣。据此,正确的排序为(4)—(3)—(1)—(5)—(2)。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③④中选择。根据时间顺序,可以推出:来到旅游区推销香烟在先,“竞争激烈,销售惨淡,苦思良机”在后,即首句是④,排除B、D项。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第二句应从①③中选择。应先有“竞争激烈,销售惨淡,苦思良机”,所以才制作广告牌,并在广告牌上写“禁止吸烟”,即第二句是③,排除A项。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一推销员来旅游区推销香烟,因竞争激烈而想办法,最终因有创意的广告牌而获得盈利,排序为(4)-(3)-(1)-(5)-(2)。故答案选A。16.储存:光盘:硬盘A.晾晒:绳索:衣架B.吃饭:钢叉:锅铲C.书写:签字笔:毛笔D.游泳:泳圈:泳衣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分析题干词项间关系,光盘和硬盘都可以储存。光盘和硬盘的主要功能是储存。A项,绳索的主要功能不是晾晒,与题干关系不一致。B项,锅铲的主要功能不是吃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C项,签字笔和毛笔的主要功能是书写,与题干关系一致。D项,泳衣的主要功能不是游泳,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故本题选C。17.心理学家考察了450位中年男性和女性,他们中有白领阶层,也有蓝领阶层;有技能判断型人群,也有决策制定型人群。结果发现,那些身居重要职位的高管人士普遍比一般员工更胖。研究者认为,做出许多决定所承受的压力通过饮食方式得到排解,这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管人士之前的饮食习惯。如果你的职位幸运地得到晋升,你将发现不仅是薪水变多,自己的腰围也在变粗,并伴随着体重上升。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A.每晋升一个工作等级,技能判断型人群的腰围平均会减少0.5厘米B.比较而言,身居要职的高管人士更难抽出时间投入锻炼以缩小腰围C.比较而言,技能判断型人群腰围较小,决策制定型人群腰围较大D.每晋升一个工作等级,决策制定型人群的腰围平均会增大0.28厘米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质疑题干结论的一项,解答本题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论点为“做出许多决定所承受的压力通过饮食方式得到排解,这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管人士之前的饮食习惯,使得他们的腰围变粗、体重上升”,其余内容为论据,要削弱结论,可以从饮食习惯的改变并不是身居要职的高管腰围变粗的原因入手。题干论据:身居重要职位的高管人士普遍比一般员工更胖。题干结论:做出许多决定所承受的压力通过饮食方式得到排解,这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管人士之前的饮食习惯,使得他们的腰围变粗、体重上升。A项,指出随着工作等级的晋升,技能判断型人群的腰围会减少,而题干论述的是身居重要职位的高管人士的腰围,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质疑题干结论。B项,指出身居要职的高管人士腰围变粗的原因是更难抽出时间投入锻炼,而不是饮食习惯的改变,属于另有他因,可以质疑题干结论。C项,指出技能判断型人群腰围较小,决策制定型人群腰围较大,而题干比较的是身居重要职位的高管人士的腰围和一般员工的腰围,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质疑题干结论。D项,指出随着工作等级的晋升,决策制定型人群的腰围会增大,而题干论述的是身居重要职位的高管人士的腰围,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质疑题干结论。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那些身居重要职位的高管人士普遍比一般员工更胖。论据:做出许多决定所承受的压力通过饮食方式得到排解,这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管人士之前的饮食习惯。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该项比较的是“技能判断型人群”和“决策制定型人群”腰围的大小,而论点讨论的是“身居重要职位的高管人士”和“一般员工”腰围的大小,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否定论据。该项指出身居要职的高管人士之所以更胖,是因为更难抽出时间锻炼,而不是因为饮食习惯的改变,具有削弱作用。C项:不明确项。该项以“技能判断型人群”为例,说明晋升一个工作等级,腰围会变小,但是“技能判断型人群”并不是需要做出“决策”的人群,不具有加强及削弱作用,排除。D项:增加论据。该项以“决策制定型人群”为例,说明晋升一个工作等级,腰围会变大,具有加强作用,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做出许多决定所承受的压力通过饮食方式得到排解,这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管人士之前的饮食习惯,如果你的职位幸运地得到晋升,你将发现不仅是薪水变多,自己的腰围也在变粗,伴随着体重上升。论据:心理学家考察了450位中年男性和女性,他们中有白领阶层,也有蓝领阶层;有技术判断性人群,也有决策判断性人群,结果发现,那些身居重要职位的高管人士普遍比一般职员更胖。本题的论据是做了一个研究,论点是研究之后的结果,并且以因果的方式呈现,所以可以考虑他因削弱和因果倒置。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比较技术判断型人和决策制定型人的腰围大小,和题干压力大饮食习惯变化导致腰围增加的论点没有关系,属于无关选项,排除;B项:高管难抽出时间锻练无法减少腰围,论点是高管因为压力大饮食习惯发生变化导致腰围增加,而选项说明腰围变化的原因在于是否进行锻练,属于他因削弱,当选;C项:技术判断型人群平均腰围随着晋升减少,题干说的是高管,而职级晋升不一定就是高管,属于不明确选项,排除;D项:决策制定型人群平均腰围随着晋升增加,题干说的是高管,而职级晋升不一定就是高管,属于不明确选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8.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题干图形中,图形下部线条依次减少1条,排除B、D项,同时图形上部为2个小图形和1个大图形交替出现,依此规律,只有C项符合。因此,选择C选项。19.下边四个图形中,只有一个是由上边的四个图形拼合(只能通过上、下、左、右平移)而成的,请把它找出来。A.AB.BC.CD.D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察平面拼合,具体拼合方式如下图所示:故正确答案为C。20.以下关于劳动合同变更和解除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劳动合同当事人经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B.劳动合同当事人不可单方解除合同C.如果订立劳动合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已经修改,可以变更劳动合同D.劳动合同的解除是在合同期限届满之前终止劳动合同关系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劳动法。A项正确,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B项错误,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在满足法定条件时可以单方解除合同。C项正确,如果订立劳动合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已经修改,可以变更劳动合同。D项正确,劳动合同的解除是在合同期限届满之前终止劳动合同关系。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21.“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积累、迸发,再积累、再迸发,最终实现理想的自我,因为失败会带给你经验,成功会带给你信心。”这段话表明:A.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B.只要注重量的积累,就一定能实现质变C.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质变比量变更重要参考答案:A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第二步,题干中“因为失败会带给你经验,成功会带给你信心”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即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A项正确。“积累、迸发,再积累、再迸发,最终实现理想的自我”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C项正确。因此,选择AC选项。B项: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量的积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质变,注重量的积累但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并不会实现质变。B项排除。D项: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实现,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但是,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所以不能说质变比量变更重要。D项排除。22.某单位两座办公楼之间有一条长204米的道路,在道路起点的两侧和终点的两侧已各栽种了一棵树。现在要在这条路的两侧栽种更多的树,使每一侧每两棵树之间的间隔不多于12米。如栽种每棵树需要50元人工费,则为完成栽种工作,在人工费这一项至少需要做多少预算?A.800元B.1600元C.1700元D.1800元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最值问题。分析可知,栽种每棵树的人工费固定,所以要想使总的人工费最少,道路两旁栽种的树应该最少。栽种树的间隔≤12米,则当间隔为12米时,栽种的树最少,且总长度恰好能被12整除。根据非闭合路线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若两端不植树,棵数=总路长÷间距-1,可算出道路两旁还需栽种的树的数量。人工费最少,则栽种的树尽量少,两棵树之间的间隔尽量大。间隔最大为12米,204÷12=17,还需要栽种(17-1)×2=32棵树,人工费为32×50=1600元。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植树问题。第二步,由预算至少,即树尽量少,可知植树间隔要最大。结合间隔不多于12米,得最大间隔为12米。除了起点和终点,共需植树(204÷12-1)×2=32(棵)。第三步,至少需要的预算为32×50=1600(元)。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要想人工费尽量地少,则所栽种的树要尽可能地少,则根据题意可确定两棵树之间的间隔取最大值为12米,先考虑道路的一侧,总长204米,每两棵之间间隔为12米,,恰好整除且17个间隔需要栽种18棵树,已知道路的起点和终点已经各栽种一棵,则道路的一侧还需要栽种棵树,两侧共需要棵树,则所需要人工费用为元。故正确答案为B。23.今天的时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现代文明与乡土文明的冲撞是任何乡土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理性看待当下农村发展过程带来的变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助力家乡的社会发展,去帮助家乡留住那些祖先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共享,为家乡发展注入更多的资金、资源与正能量,这样或许比一味吐槽更有意义。这段文字作者意在表达:A.应理性看待当前农村的发展B.今天的时代面临着城乡的文明鸿沟C.应如何正确对待现代文明与乡土文明的冲突D.不要对城乡的现实差距评头论足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是背景,指出现代文明与乡土文明的冲撞是必然。第二句是针对背景提出的对策,指出我们应该对于对待在冲突过程中乡村带来的变化,如付出实际行动、注入更多资金、资源和正能量等等。文段为“分—总”结构。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C选项。A项:“农村的发展”范围太广。B项:“文明鸿沟”文段未提到。D项:“评头论足”文段未提到。24.下列选项中,根据图1和图2的关系,与图3对应的图形是

。A.AB.BC.CD.D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元素组成相同,优先考虑位置规律。第一组图找规律,观察图1和图2,梯形和三角形的位置进行互换,×和+的位置进行互换,圆的位置不变,外框都是正方形;第二组图用规律,图3中三角形和圆的位置进行互换,#和*的位置进行互换,外框是梯形,所以对应选项C。故正确答案为C。25.汉语博大精深,自成一体,在表达上有简洁、生动,意蕴深长的特点。不说古诗词,单说日常用语就是如此。比如,单就一个“笑”字,就有前仰后合的大笑、勉为其难的苦笑、忍俊不禁的微笑、尖酸刻薄的嘲笑等区分,仅形容笑声就有“哈哈”“嘻嘻”“嘿嘿”“咯咯”“呵呵”“扑哧”等区别。可以说,________________,反映着多彩生活。最适合填入空白处的是:A.汉语的博大精深是独一无二的B.汉语的丰富多彩是无与伦比的C.多样的表达折射出多重情感D.网络语言丰富了人们的表达方式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横线的位置在文段的结尾,而且横线之前有“可以说”,所以横线需要填入的是对上文的总结。文段开始主要介绍的是汉语在表达上有不同的方式,接着举了“笑”的例子,所以整个文段都在讲述汉语有多样的表达方式。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提及到了话题“表达”且是对前文的概括。因此,选择C选项。A项和B项:均未提及话题“表达”。D项:“网络语言”无中生有。26.-4,-6,-8,-8,-4,(

)A.-2B.-4C.6D.8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数列各项相差不大,可尝试作差,当一次作差后无明显规律时,可考虑再次作差或寻找其他规律。后项减前项的差依次为-2,-2,0,4,(10),差数列后项减前项的差依次为0,2,4,(6),构成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则应填入-4+10=6。故本题选C。27.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⑥,③④⑤B.①③④,②⑤⑥C.①③⑤,②④⑥D.①②④,③⑤⑥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图形组成不同,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封闭面明显,优先考虑数面。第二步,根据规律进行分组。图形中①②⑥均为开放图形,没有封闭面,③④⑤均有一个封闭面,分为两组。因此,选择A选项。28.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以非洲为发源地。(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沙特阿拉伯;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基督教的建筑是基督教堂,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是清真寺,佛教的宗教建筑是寺院。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但是它们的发源地都为亚洲。故表述错误。29.2019年4月25日到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会议地点是(

)。A.北京B.上海C.广州D.南京​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9年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主要包括开幕式、圆桌峰会和高级别会议三个部分,以“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为主题。故正确答案为A。30.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图形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规律。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两段图形对应看,第二段图1和第一段图1相比多了一条竖线,第二段图2和第一段图2相比多了一条横线,第二段图3和第一段图3相比多一条斜线即可,只有D选项符合,当选。因此,选择D选项。也可以按照图形组成部分的形状看,第一段矩形、矩形、三角形;第二段矩形、矩形、三角形,选择D。31.创作:印刷:发行A.撒网:钓鱼:捕捞B.生产:研发:采购C.播种:开花:结果D.拆除:安装:维修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先创作,再印刷,最后发行,三者是时间先后顺序的对应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先撒网,再捕捞,二者和钓鱼没有明显的时间先后顺序,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先研发,再生产,最后采购,研发应在生产之前发生,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先播种,再开花,最后结果,三者是时间先后顺序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D项:先安装,再拆除,安装应在拆除之前发生,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32.对于以下文段的排序,最合理的是:①“发思古之幽情”,不仅使人感伤与昔日的兴衰往事,还能使人们从中汲取教益,陶冶性情,抒发情怀。②多少诗人词家讴歌咏唱,留下了动人的诗篇,更增添了古迹的光彩。③古往今来,不知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引发了多少人的沉思。④历史文化古迹,有着十分巨大的魅力。⑤三国时期的魏、蜀、吴赤壁大战,孙、刘联盟以少胜多,击败曹操83万军马,体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赤壁古迹,被世代传下来。A.⑤①②④③B.④⑤①②③C.④③①⑤②D.⑤②③④①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选项给出的首句是④和⑤,④句提出“历史文化古迹”魅力巨大的观点,⑤句讲述了“赤壁大战的赤壁古迹”这一具体的历史文化古迹。二者相比较,话题相近,但④句表述的是抽象的大话题,而⑤句表述的是具体的小话题,故④句起到引出话题的作用,更适合作首句,排除A项和D项。第二步,分析是④③还是④⑤衔接。③句表述“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引发了多少人的沉思”是对④句“巨大的魅力”的解释;⑤句虽然提到了“赤壁古迹”,但未表述其拥有“巨大的魅力”,不能与④句紧密衔接。因此④③衔接,排除B项。验证C项,逻辑连贯,语意顺畅。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首先对比选项,判断首句。第④句“历史文化古迹,有着十分巨大的魅力”,第⑤句说到了“赤壁古迹”这一具体的历史文化古迹。故应当是第④句在前,先引出“历史文化古迹”这一话题,第⑤句在后论述具体某个历史文化古迹,所以排除A、D两项。接下来对比B、C两项,发现第④句后接第⑤句、第③句都可以。所以再进行对比,判断第⑤句后面接第①句,还是第③句后面接第①句。第③句提到了“沉思”,第①句当中“发思古之幽情”也提到了“思考”这样一层含义,所以第①句和第③句通过这样一个共同信息构成捆绑,所以C项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文物古迹保护与旅游事业的发展》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浏览题干5个句子,了解这段文字主要围绕历史文化古迹的意义展开论述。第二步,观察选项,分别以④或⑤作为首句,依据两句特点,排除A、D。第三步,对比B、C两项,依据④③的紧密关系,确定③应紧跟④后,排除B。四个选项分别以④或⑤作为首句。④指出历史文化古迹有巨大的魅力,⑤指出赤壁古迹世代传下来,④比⑤更适合放在段首引出话题,排除A、D。分析可知,③是对④中“巨大的魅力”的进一步说明,因此③应紧跟在④之后,排除B。故本题选C。33.天主教:东正教A.白莲教:全真教B.逊尼派:什叶派C.摩尼教:祅教D.锡克教:耆那教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天主教和东正教都属于基督教的派别,二者是并列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白莲教是唐、宋以来流传民间的一种秘密宗教结社,属于民间社群组织;而全真教则是现代道教主流道派之一,属于道派,二者不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逊尼派和什叶派都属于伊斯兰教的派别,二者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C项:摩尼教发源于祅教,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锡克教和耆那教虽是并列关系,但并不属于同一个教派,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34.公文区别于其他信息记录的特点是(

)。A.传播知识B.书面材料C.供查考价值D.法定权威与现行效用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公务文书是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又称公务文件。公文具有法定性和权威性,在内容和程序上要求合法,在形式和格式上要求规范,在语言上要求严谨、朴实、庄重。公文的法定权威与现行效用是公文区别于其他信息记录的特点。故正确答案为D。35.OLED面板有蒸镀和印刷两种制造技术。其中,蒸镀技术长期被日企、韩企把持,且蒸镀机生产数量少,难以满足OLED行业未来继续扩张的需要。而印刷技术更为高效且能够极大幅度降低制造工艺成本,更容易适应大基板切割的需要,生产出来的面板寿命更长,但技术尚不成熟。前不久,我国企业宣布成功研制国内首款采用印刷技术的55英寸OLED显示屏,如果国产工艺能够达到量产规模,OLED电视机售价将会大幅降低,OLED技术将最终取代老迈的液晶(LED)技术。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A.OLED行业未来扩张有待于印刷技术的成熟B.OLED面板的印刷技术比蒸镀技术更具优势C.我国已经全面突破OLED印刷技术生产困难D.液晶技术被OLED印刷技术取代是必然趋势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讲了OLED面板有两种制造技术,其中,蒸镀技术难以满足OLED行业未来需求,而印刷技术更适应需求但技术尚不成熟。最后谈到我国成功研制出OLED显示屏,如果国产工艺能够达到量产规模,OLED技术将最终取代老迈的液晶(LED)技术。即文段主要强调我国已经突破了OLED印刷技术生产困难。第二步,辨析选项。C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A项、B项和D项均未谈到“我国”这一话题,故排除A项、B项和D项。因此,选择C选项。36.独角兽企业在上市融资、基金发行等方面持续获得支持。应该说,独角兽标签得到青睐很正常,因为作为一种价值衡量方式,它让资本市场更容易找准靶向,同类型企业也有了参照的榜样。不过在一些人眼里,似乎只有独角兽企业才是科技创新前沿的代名词,优质资源不断向独角兽企业集中,推动其不断做大。不乏诞生时间很短的独角兽企业,融资额便攀上常规发展企业难以企及的高峰。在这种背景下,有的独角兽企业借政策和资本东风不断“招兵买马”。然而,没有与体量一同迅速壮大的,是其核心竞争力、管理水平、经营效益。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盲目推崇独角兽企业的现象屡见不鲜B.应客观理性地评判独角兽企业的价值C.独角兽标签有利于企业吸引优质资源D.标签化的刻板印象会影响资本的选择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提炼和把握。解答本题应抓住“独角兽企业”这一论述主体,并关注“然而”这一提示文段重点的转折词,末句转折后提出了独角兽企业体量盲目扩张下存在的问题,故文段重点在于提醒应关注和避免此类问题。文段首先指出独角兽企业在上市融资、基金发行等方面持续获得支持的事实,并具体论述其优势;然后引出一些人对独角兽企业的过度迷信,导致一些诞生时间很短的独角兽企业借政策和资本东风不断扩张,而其核心竞争力、管理水平、经营效益却未能跟上。综合可知,文段意在强调对独角兽企业价值的评估不可盲目,应客观理性。B项与此相符。A项“屡见不鲜”非文段重点,文段强调的是不可盲目。C项是转折前的内容,非文段重点。D项未体现“独角兽企业”这一论述主体。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指出独角兽企业持续获得支持,接着解释了其获得青睐的原因,然后通过转折词“不过”指出在一些人眼里只有独角兽企业才是科技创新前沿的代名词,很容易做大,最后通过“在这种背景下”对前文进行总结,得出独角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管理水平、经营效益等往往没有与体量一同壮大。文段为“分—总”结构,尾句是文段的主旨句,重点强调独角兽企业也存在问题,所以文段意在强调解决问题的对策。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针对问题提出的合理对策,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文段首先指出独角兽受到多方面的支持,是因为其具有诸多的优点;接着“不过”转折,指出一些人认为独角兽企业才是科技创新前沿的代名词,很多优质的资源涌向独角兽企业,推动其壮大,包括时间很短的独角兽企业;紧接着指出在这种背景下,独角兽企业不断“招兵买马”;最后“然而”转折,指出独角兽企业体量壮大的同时“竞争力、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并未壮大,也就是说不能只是推动其壮大,也要看到其他的方面,要客观理性地看待,对应答案B项。A项,“盲目推崇的现象屡见不鲜”属转折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C项,“吸引优质资源”在转折之前,非重点,排除。D项,缺少主题词“独角兽企业”,且“刻板印象”在文段中没有谈论,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勿溺爱“巨婴”式独角兽企业

》37.鲁迅的小说最长不过三万字,鲁迅的小说是一天可以读完的。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加强上述论证?(

)A.小王一天看完了鲁迅的一篇小说B.三万字的小说一天可以读完C.小张一周看完了鲁迅的七篇小说D.小说超过三万字,一天不一定能读完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鲁迅的小说是一天可以读完的。论据:鲁迅的小说最长不过三万字。本题的论点讨论的是阅读时间,论据讨论的是小说字数,论点论据话题不一致,优先考虑搭桥。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小王一天看完鲁迅的一篇小说,举例说明鲁迅的小说是一天可以读完的,补充论据,可以加强,保留;B项:三万字的小说一天可以读完,在字数和阅读时间之间建立联系,搭桥选项,可以加强,保留;C项:小张一周看完七篇鲁迅的小说,不明确鲁迅的小说是否一天可以读完,不明确选项,不能加强,排除;D项:超过三万字的小说,一天不一定能读完,切断了三万字小说和一天看完的关系,不能加强,排除。对比A、B选项,A选项为举例支持,B选项为搭桥,搭桥的力度更强,因此B选项更好。故正确答案为B。38.病态怀旧心理:总是沉溺于对过去的追忆,不厌其烦地重复叙述往事和过去的环境、条件。下列不属于病态怀旧心理的是:A.小张换了新单位后,总是抱怨现状,总是说原单位多么多么好B.依恋过去的经历,过分看重过去的功绩,把所获得的奖状、勋章、奖品保存得完美无缺,时常追忆当年那辉煌的经历C.依恋过去的友人,难以结交新朋友,个人交际圈难以扩大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沉溺于对过去的追忆;②不厌其烦地重复叙述往事和过去的环境、条件。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总是说原单位好,体现了“沉溺于对过去的追忆,重复叙述往事和过去的环境、条件”,符合定义;B项:时常追忆当年那辉煌的经历,体现了“沉溺于对过去的追忆,重复叙述往事和过去的环境、条件”,符合定义;C项:依恋过去的友人,体现了“沉溺于对过去的追忆,重复叙述往事和过去的环境、条件”,符合定义;D项: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指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的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表达的是作者对于朋友和家人的思念之情,并非“沉溺于对过去的追忆”,也并非“重复叙述往事和过去的环境、条件”,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定义中的关键词为“沉溺于对过去的追忆”,“重复叙述往事和过去的环境、条件”。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小张“总是说原单位多么多么好”,符合定义;B项“依恋过去的经历”、“过分着重过去的功绩”、“时常追忆当年的经历”,符合定义;C项“依恋过去的友人”以致难以结交新朋友和扩大个人交际圈,符合定义;D项表达的是思乡之情,没有“沉溺与对过去的追忆”,不符合定义。故正确答案为D。39.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营业许可属于(

)类型。A.登记B.核准C.许可D.一般许可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A项错误,登记许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企业法人登记,确立其市场主体资格;另一类是社会组织登记,包括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等,以确立其从事社会活动的资格。比如说公司登记就属于登记许可。B项错误,核准是行政机关按照技术标准、经济技术规范,对申请人是否具备特定标准、规范的判断和确定。如电梯安装的核准。C项错误、D项正确,许可分为一般许可和特殊许可。一般许可是指行政主体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直接发放许可证,无特殊限制的许可,如营业许可。特殊许可是除需要符合一般许可的条件外,对申请人有特别限制的许可,如出租车经营许可,排污许可等。故正确答案为D。40.生态好转,意味着我们能遏制库姆塔格大沙漠

的脚步,让沙漠明珠——月牙泉依然

在戈壁中,让弥足珍贵的莫高窟不会再次受到伤害。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侵蚀摇曳B.侵吞流淌C.吞并闪烁D.吞噬镶嵌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文段中将月牙泉比作沙漠明珠,则横线处所填词语用以修饰“明珠”。C项“闪烁”指光亮晃动不定,忽明忽暗;D项“镶嵌”指把一物体嵌人另一物体内,作为装饰。二者置于此处,均能体现月牙泉这一明珠为戈壁点缀,符合文意,保留。A项“摇曳”形容东西在风中轻轻摆动的样子;B项“流淌”形容液体流动,二者置于此处,均与“明珠”搭配不当,排除。第一空,横线处所填词语与“大沙漠”搭配,以体现沙漠扩大的特点。D项“吞噬”比喻消融,湮灭,符合文意,当选。C项“吞并”指并吞、兼并,常搭配公司、行业等,与“大沙漠”搭配不当,且文段没有体现兼并的意思,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哈拉诺尔湖干涸六十年重现碧波,来敦煌戈壁滩看“海”了!》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主语是“沙漠明珠”,A项“摇曳”指轻轻地飘荡,与“明珠”搭配不当,排除A项。B项“流淌”的应该是液体,明珠不能流淌,排除B项。C项“闪烁”指(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D项“镶嵌”指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二者均可与“明珠”搭配。第二步,再看第一空。填入的词应与“沙漠”搭配。C项“吞并”指侵占土地、财物,据为己有,与“沙漠”搭配不当,排除C项。D项“吞噬”指吃掉,放在这里形象的表示沙漠对周边环境的破坏,符合语境。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含义。第二步,结合选项词义及用法,选择与句意最契合的一项。第一空,“侵吞”指侵占吞没公物或他人资财。“吞并”指合并;并吞,兼并。二者多用于经济事务,排除B、C。第二空,“摇曳”形容东西在风中轻轻摆动的样子,也指悠游自得的样子,不能形容月牙泉在戈壁存在的状态,排除A。将D项代入验证,“吞噬的脚步”“镶嵌在戈壁中”搭配恰当。故本题选D。41.杨柳是我国古代诗词里面较为常见的意象,往往蕴涵离别之情,下列名句中不是表达送別意象的是:A.芜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D.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出自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意思是:深深的庭院不知有多深?一排排杨柳堆起绿色的云,一重重帘幕多得难以计数。描写少妇深闺寂寞,阻隔重重,想见意中人而不得。此词描写了闺中少妇的伤春之情,不是表达送別。D项符合题意。因此,选择D选项。42.气候:变暖:气温A.生存:发展:持续B.极冰:融化:水位C.保护:环境:生态D.温室:气体:臭氧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气候变暖为主谓关系,且气候变暖会导致气温升高。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生存发展和持续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极冰融化为主谓关系,且极冰融化会导致水位上升,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C项:保护环境为动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温室气体为固定搭配,不是主谓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43.标化死亡比简称SMR,以全人口发病死亡率作为标准,得出观察人群的预期发病死亡人数,再求观察人群中实际发病死亡数与预期数之比,即得标化死亡比。

根据上述定义,若2019年某工厂20~25岁年龄组共有工人500人,有2人死于肺癌,已知同年该地区全人口20~25岁年龄组肺癌的发病死亡率为,则该厂20~25岁年龄组死于肺癌的SMR为(

)。

A.0.45

B.0.9

C.1.11

D.2.22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以全人口发病死亡率作为标准,得出观察人群的预期发病死亡人数,再求观察人群中实际发病死亡数与预期数之比,即得标化死亡比”。

第二步:根据定义分析答案。

根据定义可知,标化死亡比为观察人群中实际发病死亡数与预期数之比。观察人群中实际发病死亡人数为2,观察人群中预期发病死亡人数,故该厂20~25岁年龄组死于肺癌的。

故正确答案为D。44.每道题包含问题图形和可供选择的四个图形,请选出最合适的一项: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不同,封闭空间特征明显,优先考虑数量类数面。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题干图形中面的个数依次为1、2、3、4,问号处的应选择有5个面的图形,只有C项符合。因此,选择C选项。45.张某在商场谎称自己手机没电向陈某借打手机,张某拨通电话后边讲边往门口走,当快走到门口是拔腿就跑。陈某立刻去追而未追上。张某的行为构成:A.敲诈勒索罪B.抢夺罪C.抢劫罪D.诈骗罪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分则知识。第二步,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张某假借打电话取得陈某的手机之后,在其打电话的过程中,陈某一直在旁边,此时张某并没有取得财物。之后,张某乘陈某不备拔腿就跑,陈某发现但已经无法追回,此时张某取得了手机,且张某取得财物的方式是乘人不备逃离的行为,即公然夺取他人财物,该方式正是抢夺罪的客观表现之一。因此,选择B选项。A项: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本题张某并未实施敲诈勒索行为,故不构成敲诈勒索罪。A项错误。C项: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此题中,张某没有暴力行为,不构成抢劫罪。C项错误。D项: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此题张某不符合骗取财物得到要件。D项错误。46.网球运动∶男女∶(

相当于

交通标志∶(

)∶信号灯A.教练员;红绿B.混合双打;明暗C.单打比赛;黑白D.裁判员;左右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A项:“网球运动”的“教练员”有“男女”两种,“交通标志”的“信号灯”除了“红绿”灯还有黄灯,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网球运动”里的“混合双打”是以“男女”混合的形式进行比赛,“交通标志”里的“信号灯”是以“明暗”的形式指示交通,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网球运动”的“单打比赛”包括男单和女单,但“交通标志”的“信号灯”不包括“黑白”,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网球运动”的“裁判员”有“男女”两种,“交通标志”的“信号灯”除了“左右”还有直行,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47.①因此把才学比作剑,当使用的时候就拿出来,而不用的时候就藏入鞘中,不将其把玩炫耀,否则,很少有不因此而得祸的。②自古以来,才学外露的都遭到灾祸,没有一个幸免,怎么不令人为此忧心忡忡呢?③才学是君子用来进行身心的修养,而并非用来自负骄矜的工具;君子是以才学来治理社会,而并非用以自夸炫耀的。④之所以这样说,并非才能和学识本身有什么过错,而是错误应用造成的。⑤没有才能和学识,士人会感到羞耻;具备才能和学识,士人会因此而担忧。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⑤④③①②B.②①④③⑤C.②④①③⑤D.③⑤④②①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通读这五个句子,可以得知文段的大意是在论述君子的才学,应该用来修身养性而不是用来炫耀,但凡炫耀,就会遭来横祸。④句提到了“之所以这样说”,话题是“才能和学识”,而⑤句正是在谈“才能和学识”,因此顺序为⑤④,排除B、C两项。④提到了才学的错误应用,接下来应该讲的是才学的正确应用,③最符合。接下来①进行总结,最后提出对外露才学之人的担忧,问句结尾,发人深思。确定A项。故正确答案为A。48.在企业活动中,库存有多种类型。装运库存是指在价值链末端工厂的库房里,那些已经准备好可以随时出货的产品。在途库存又称中转库存,指尚未到达目的地,正处于运输状态或等待运输状态而储备在运输工具中的库存。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在途库存的是:A.小张给自己网购了一件毛衣,下单两天后查知该毛衣已到某中转站B.某高速服务区内一辆大货车满载着A超市从B地采购的各类毛巾C.某皮鞋厂的卡车里,堆满了该厂用于制造新款皮鞋的牛皮D.某公司在城南的自有库房中存放着给城北门店销售的玩具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多定义,考查“在途库存”,其关键信息如下:①尚未达到目的地,正处于运输状态或等待运输状态;②储备在运输工具中的库存。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网购的一件毛衣,已经到达某中转站,中转站是具体的地点而不是运输工具,不属于“尚未达到目的地,正处于运输状态或等待运输状态”和“储备在运输工具中的库存”,不符合定义;B项:大货车上载满A超市从B地采购的毛巾,货车在高速公路上运输,属于“尚未达到目的地,正处于运输状态或等待运输状态”,且毛巾在大货车上,属于“储备在运输工具中的库存”,符合定义;C项:皮鞋厂的卡车上,运输的是牛皮,是材料,不是皮鞋,牛皮不属于皮鞋厂的“产品库存”,不符合定义;D项:玩具放在库房中,不属于“尚未达到目的地,正处于运输状态或等待运输状态”,也不属于“储备在运输工具中的库存”,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涉及装运库存和在途库存两个定义,但只考查在途库存,可重点关注这个定义的内容,如果选不出答案,再对比该定义与另一个定义间的异同。分析定义,发现在途库存的关键点为“处于运输状态或等待运输状态而储备在运输工具中的库存”,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在途库存的定义要点:①尚未到达目的地;②处于运输状态或等待运输状态而储备在运输工具中;③库存。A项,在途库存的本质是库存,根据题干第一句话,库存是在企业活动中的定义,而“小张给自己网购了一件毛衣”是小张的个人行为,并非企业活动,因此不属于库存,不符合要点③。B项,大货车上满载着A超市从B地采购的毛巾,且大货车尚未到达目的地,处于运输状态,符合在途库存的定义。C项,卡车中的牛皮是准备制造新款皮鞋用的原材料,并非产品库存,不符合要点③。D项,库房中存放的玩具,即在库房里已经准备好可以随时出货的产品,其属于装运库存,而非在途库存,排除。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装运库存:“在价值链末端工厂的库房”、“已经准备好可以随时出货的产品”;在途库存:“尚未达到目的地”、“正处在运输状态或等待运输状态而储存在运输工具中的库存”。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小张网购的毛衣已到某中转站,不符合“在价值链末端工厂的库房”,也不符合“正处在运输状态或等待运输状态而储存在运输工具中的库存”,不符合任何一个定义,排除;

B项:高速公路服务区大货车内的毛巾,符合“尚未达到目的地”且“正处在运输状态或等待运输状态而储存在运输工具中的库存”,符合“在途库存”定义,当选;C项:皮鞋厂卡车里的牛皮是皮鞋厂的原材料,而不是产品,不符合“在价值链末端工厂的库房里”,且“某皮鞋厂的卡车里”并未指明是“正处于运输状态或等待运输状态”还是“已经到达目的地”,不符合“尚未到达目的地”,不符合任何一个定义,排除;D项:某公司城南的自有仓库中存放的玩具,符合“在价值链末端工厂的库房”,也符合“已经准备好可以随时出货的产品”,符合“装运库存”定义,不符合“在途库存”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49.以下行政赔偿说法错误的是:A.赔偿请求人可以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任何一个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B.赔偿请求人根据受到的损害,可提出相应的赔偿,数项损害赔偿依据伤害度最重的进行赔偿C.经复议机关复议的,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但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复议机关对加重的部分履行赔偿义务D.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或者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国家赔偿法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根据《国家赔偿法》第十一条,赔偿请求人根据受到的不同损害,可以同时提出数项赔偿要求。应当都予以赔偿,而不是“数项损害赔偿依据伤害度最重的进行赔偿”,B项说法错误。因此,选择B选项。A项:根据《国家赔偿法》第十条,赔偿请求人可以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任何一个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该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先予赔偿。A项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C项:根据《国家赔偿法》第八条,经复议机关复议的,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但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复议机关对加重的部分履行赔偿义务。C项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D项:根据《国家赔偿法》第十六条,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对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责任人员,有关机关应当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D项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50.16,

26,

38,

52,

68,

)A.79B.84C.86D.88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5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图形组成元素不同,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又因图形自身存在曲直性特征,考虑曲直性考点。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第一段,每幅图都是直线构成,为直线图形。第二段,前两幅图都是直线和曲线构成,三幅图形应均为曲线和直线构成的图形。选项中A、C和D项,都是仅由直线构成,B项由直线和曲线构成,符合规律。因此,选择B选项。52.①风调雨顺②棉花丰收③外汇储备增加④国力增强⑤大量出口A.①②⑤③④B.②①⑤③④C.③④①②⑤D.①②③⑤④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先确定逻辑关系最为明显的事件顺序。观察题干,五个事件描述的是出口棉花增加外汇展开。对比首句,应该先描述风调雨顺的自然环境才能有棉花的丰收和外汇储备增加,故①为首句,排除BC两项。第二步:逐一对照选项并判断正确答案。对比AD两项,区别在于③⑤两个事件的顺序,应该先出口才能有外汇收入,进而带来外汇储备的增加,因此⑤在前③在后,排除D项。故正确答案为A。53.考试信度是指考试的客观性,指一个考试反映考生真实水平的程度。根据上述定义,对考试信度影响不大的一项是:A.同一篇作文,王老师给了50分,李老师却只给了40分B.许多女生都没有答对这道有关足球比赛的题目C.考试这天天气特别闷热,使许多同学的发挥受到影响D.考前李老师押中了两道大题,考后同学们都很高兴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考试反映考生真实水平的程度。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同一篇作文,不同老师给的成绩分差距大,不能“反映考生真实水平”,影响考试信度;B项:很多女生没答对足球题目,体现了大部分群体对某一领域知识的不足,能够“反映考生真实的水平”,不影响考试信度;C项:天气闷热影响了学生考试的发挥,考试受外在环境影响,不能“反映考生真实水平”,影响考试信度;D项:考前老师押中题目,考试时考生熟悉题目而答对,不能“反映考生真实水平”,影响考试信度。因此,选择B选项。54.下列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A.甲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一只手机B.甲在小区倒车时撞上路边的小孩C.甲每天搭乘同事乙的车上下班D.甲承诺为乙的贷款承担保证责任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律常识。《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A项错误,甲捡到手机的行为并没有成立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表示,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而是事实行为。B项错误,甲在小区倒车时撞上路边的小孩,是意外发生的,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属于事实行为。C项错误,甲每天搭乘同事乙的车上下班,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而是同事之间的情谊行为,不产生民事法律关系。D项正确,甲承诺为乙的贷款承担保证责任,成立担保的民事法律关系,属于民事法律行为。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中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考生作答此题,应注意区分民事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概念。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是意思表示,这将民事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区别开来。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关系是体现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由法律规范加以调整的关系。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A项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是意思表示。甲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一只手机,没有意思表示,属于事实行为,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B项不属于。甲在小区倒车时撞到路边的小孩属于侵权行为,没有意思表示,属于事实行为,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C项不属于。甲每天搭乘同事乙的车上下班属于好意施惠,甲、乙之间没有形成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表示,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D项属于。甲作为保证人为乙提供担保,有意思表示,甲、乙之间形成了担保法律关系,属于民事法律行为。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第二步,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合法行为。根据民法原理,国家允许民事主体依照自身意愿,与他方自由构建民事法律关系,并保障其权利义务的顺利履行。而这种私权关系的构建是通过当事人的特定行为来实现的,该行为即民事法律行为。在债的发生根据中,侵权、不当得利、无因管理,均属于事实行为,并非民事法律行为。D项甲承诺为乙的贷款承担保证责任符合题意。因此,选择D选项。55.下列和我国国土不相邻的亚洲国家是(

)。

A.缅甸

B.尼泊尔

C.乌克兰

D.泰国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地理国情。

我国共有14个陆上邻国,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由此可知,乌克兰和泰国我国国土不相邻。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属于欧洲国家,泰国位于东南亚。因此与我国国土不相邻的亚洲国家是泰国。

故正确答案为D。56.文中“精神符号”的内容是(

)。A.对传统春节的重视B.敬畏江南水乡图腾C.对美好生活的热切祈愿D.恒常的大众饮食习俗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根据“有诗云:‘年糕窝意情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可知,文段意在说明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故“精神符号”指代人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祈愿,对应C项。A项“传统春节的重视”,B项“敬畏江南水乡图腾”,D项“恒常的大众饮食习俗”均不能对应文段内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江南年糕往事》57.李某在某家具店购买沙发,家具店派其雇请的搬运工周某运送沙发到李某家中。周某在搬运沙发至二楼过程中,因二楼未安装护栏周某不慎从二楼跌落摔伤构成二级伤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家具店与周某系雇佣关系,雇主应承担周某因工作受伤的赔偿责任B.李某未尽到安全提示义务,二楼未安装护栏具有安全隐患,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C.李某与周某不存在任何应承担责任的法律关系,不应承担因周某受伤的赔偿责任D.周某搬运家具时未尽到安全注意义务,自身具有一定过错,应自行承担部分赔偿责任参考答案:AB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A项正确。家具店与周某构成雇佣关系,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家具店作为周某的雇主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B项正确,C项错误。周某受家具店指派搬运家具,与李某不存在法律关系,但是李某的房屋二楼未安装护栏,存在安全隐患,李某负有提示周某安全注意的义务。因此,李某对于周某的受伤应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D项正确。周某作为搬运工,在搬运家具过程中自己未尽到安全注意义务,自身具有一定过错,应自行承担部分赔偿责任。故正确答案为ABD。58.将进货单价为90元的某商品按100元一个出售时,能卖出500个,已知这种商品如果每个涨价1元,其销售量就会减少10个,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售价应定为:A.150元B.130元C.120元D.110元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最值优化类,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设商品涨价x元,则销量减少10x个。单件商品的原利润为100-90=10(元),涨价后利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