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20_第1页
推荐学习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20_第2页
推荐学习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20_第3页
推荐学习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20_第4页
推荐学习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2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羊流中学中考生物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1.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环境影响生物生存2.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蝗虫具有外骨骼,不易被天敌吃掉B.鲫鱼身体呈梭型,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C.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翔D.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迅速躲避天敌3.下列模式图中,能正确表示骨骼肌与骨、关节之间关系的是()A. B. C. D.4.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营寄生生活 B.能繁殖后代C.有细胞壁 D.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5.在生物分类等级中,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最多的和最少的分别是()A.种、界 B.界、种 C.门、界 D.种、科6.栽培在营养液中的植物吸收营养物质主要靠根尖的()A.分生区 B.伸长区C.成熟区 D.除根冠外的所有区域7.研究人员在不同气温条件下,测量某受试者呼出气体、尿液、汗液和粪便中的水分,利用这些数据计算此人平均每日失去的水分,如表所示.根据此表,若受试者在测试期间生理现象皆正常稳定,且空气中的湿度保持在固定的范围内,则推测在气温7﹣11℃的环境下,此受试者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是()平均每日失去的水分(毫升)来源气温34﹣38℃气温21﹣25℃呼吸250350尿液10001400汗液1750450粪便200200A.呼气时不会失去水分B.以汗液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少C.以粪便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多D.尿液和汗液所失去的水分都比炎热时多8.如果切除成年狗的甲状腺,一段时问后,该狗表现为精神萎靡、活动减少.这说明甲状腺激素能()A.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 B.提高血糖浓度C.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促进蛋白质合成9.某同学为探究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设计如下探究方案:将两份等量的大豆种子分别放在两个培养皿中,均置于30℃和水分适量、空气充足的环境下,一个给予光照,另一个放在黑暗中.10天后,两个培养皿中的种子均未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A.种子无生命 B.环境温度太高 C.光照不适宜 D.实验时间太短10.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绘出如简图.该同学判断出B处是毛细血管,其依据是()A.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B.毛细血管两端连着动脉C.毛细血管两端连着静脉D.毛细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快11.青蛙的发育过程依次要经历的时期是()A.受精卵→幼蛙→成蛙 B.受精卵→幼蛙→蝌蚪→成蛙C.受精卵→幼蛙→休眠体→成蛙 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12.下列男女生殖器官中,具有分泌性激素作用的是()A.输卵管和输精管 B.卵巢和睾丸C.子宫和精囊腺 D.精囊腺和前列腺1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原始大气中有氢、甲烷等气体,不含有氧气B.始祖鸟可以证明鸟类与爬行类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C.现代入类是由黑猩猩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D.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14.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这种生物的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A. B. C. D.15.难忘的2008年5月12汶川大地震,给汶川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同时也严重破坏了四川卧龙人熊猫基地.为保护大熊猫,最好的营救措施是()A.自然流放到森林中 B.转移到农家保护C.转入其他大熊猫基地 D.移入动物园1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微生物作用的是()A.帮助植物传粉受精 B.使动植物和人患病C.引起食物腐败 D.产生抗生素17.如果有一天地球上出现了类似如图所示动物,最可能被运用的生物技术是()A.克隆技术 B.组织培养技术 C.嫁接技术 D.转基因技术18.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①传染源;②病原体;③传播途径;④传染病;⑤易感人群.A.④③①② B.②⑤①④ C.④⑤③② D.④①③②19.多年来,因酒驾、醉驾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案例屡有发生,从2010年起我国加大了对酒驾、醉驾的处罚力度酒驾、醉驾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A.酒精影响胃的消化功能 B.酒精增加了肝脏负担C.酒精使心血管受损 D.酒精影响大脑的控制能力20.有人看到别人吃酸杏时,自己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一种反射现象.下列叙述与这种反射现象特点不相符的是()A.是后天形成的B.属于低级神经活动C.可以消退或减弱D.如图中的①处参与反射的完成21.如图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视野①转到视野②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A.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 B.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22.为研究阳光对花生发芽的影响,李明同学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在甲和乙两个花盆中种了花生,并对阳光、温度和水加以控制,下表中一、二两处应是()花盆阳光温度水甲向阳处20℃充足乙暗室一二A.20℃不充足 B.20℃充足 C.30℃不充足 D.30℃充足23.去年我市出现了严重旱灾,春节期间温家宝总理亲临曲阜视察灾情,并做出重要部署﹣﹣严防因干旱导致的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从中可以看出()A.温度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B.水影响农作物的生长C.阳光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D.土壤影响农作物的生长24.据5月26日《齐鲁晚报》报道:我市微山县马坡乡址坊头村的1000多亩小麦因水涝而枯死,其中500多亩面临绝产.如图所示村民刘凯拔下的麦子根部都已经腐烂.下列说法中能解释此现象的是()A.水涝抑制小麦根对水分的吸收B.水涝抑制小麦叶的光合作用C.水涝抑制小麦根的呼吸作用D.水涝抑制小麦叶的蒸腾作用25.农业科学家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发现,如果在大棚内长期使用某种农药,害虫对这种农药的抗药性会越来越强.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对害虫不断选择的结果B.害虫的抗药性是在农药的作用下产生的C.害虫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为其抗药性的增强提供了前提条件D.害虫的抗药性变强对其自身是有利变异26.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酶消化的先后顺序是()①蛋白质②无机盐③淀粉④脂肪⑤维生素.A.①②③ B.③①④ C.①②④ D.①④⑤27.如图所示是银杏树上结的“白果”,对白果的描述正确的是()A.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成熟时果皮脱落B.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C.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和种皮包被D.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种皮包被28.为保护环境而提倡的“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各项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①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②农田秸秆焚烧处理③少开空调、少吹风扇④电脑始终处于开机状态⑤少看电视,多户外运动⑥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⑦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A.①③⑤⑥ B.②④⑤⑦ C.①②③⑤⑦ D.①②③⑥29.呼吸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是()A.肺泡内有氧气,血液里没有氧气B.肺泡收缩产生的压力C.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产生的压力D.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30.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视野,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①个体最小,能穿透血管壁B.②数量最多,能够吞噬病菌C.③的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D.①②③三种细胞中只有③没有细胞核31.“孔雀开屏”属于()A.觅食行为学习行为 B.防御行为先天性行为C.繁殖行为先天性行为 D.攻击行为学习行为32.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人体内的三种血管,乙中血液流速最快,据此判断,血液在这三种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甲 D.乙→丙→甲33.人喝进体内的水,有一部分会随尿液排出.这部分水一定不会经过()A.下腔静脉 B.右心房 C.肺静脉 D.肾静脉34.胎儿在母体中的发育场所、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分别是如图中的()A.②① B.②③ C.③① D.③②35.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的病原体,从而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从细胞结构看,幽门螺杆菌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A.有无细胞壁 B.有无细胞膜C.有无细胞质 D.有无成形的细胞核36.下列食品可以安全、放心食用的是()A.含有“瘦肉精”的火腿肠B.用“地沟油”炸的热油条C.用清水浸泡过的新鲜蔬菜水果D.超市里买的“染色馒头”37.结合如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是视觉反射弧中的感受器B.2通过调节能使人能看清较远、较近的物体C.3在视觉形成过程中没有任何作用D.物像形成于4上时,就形成了视觉38.动物常用粘满唾液的舌舔伤口,结果有利于伤口的愈合,下列选项中免疫类型与此相同的是()A.服用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B.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C.白细胞吞噬侵入组织内的病菌D.注射乙肝疫苗39.现代临床医学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对于血小板功能低下、贫血、大面积烧伤、创伤性失血的患者,应分别给他们输入()A.全血、红细胞、血浆、血小板 B.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C.血浆、红细胞、全血、血小板 D.红细胞、全血、血浆、血小板40.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最有可能是()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甲→丙→乙41.用显微镜观察时,欲使物像向右上方移动,应向()移动玻片标本.A.右上方 B.左上方 C.右下方 D.左下方42.在构建生物体的过程中,细胞分化的作用是()A.形成不同的器官 B.形成不同的组织C.促进细胞分裂 D.促进细胞生长43.在大型燃煤发电厂附近,下列植物中最不易成活的是()A.柳树 B.铁线蕨 C.葫芦藓 D.槐树44.如图为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此图的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这朵花的主要部分是[8]雄蕊和[9]雌蕊B.若每个花瓣细胞含有n条染色体,则7中的染色体也为n条C.(7)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种子中的胚D.(5)子房由子房壁和胚珠组成,它将来发育成植物的果实45.植物主要靠根从土壤中吸收水,下列各项中与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无关的是()A.叶片表皮的气孔 B.根尖的成熟区C.根、茎、叶内的导管 D.根、茎、叶内的筛管46.进人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体形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摄入的营养物质大大增加B.性腺发育成熟开始产生性激素C.内脏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D.神经调节的能力明显增强47.试管内装有一定量的植物油,加入下列哪组消化液后.经充分振荡和适宜条件下的静置,植物油能被彻底分解?()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胆汁、唾液C.胆汁、胰液、肠液 D.胰液、胆汁、胃液48.如图表示人在吸气时,膈肌的运动情况.此时,膈肌所处的状态、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的变化分别是()A.收缩、缩小、下降 B.舒张、扩大、下降C.舒张、扩大、升高 D.收缩、扩大、下降49.观察已解剖好的羊的心脏,会发现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A.左心室 B.左心房 C.右心房 D.右心室50.小丽在医院静脉注射葡萄糖后,感觉到了甜味,这是注射的葡萄糖到达了舌上味蕾的缘故.葡萄糖从手臂到达味蕾依次经过()A.肺循环和体循环 B.体循环和肺循环C.体循环、肺循环和体循环 D.肺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51.下列有关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身体呈流线形,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B.有可以进行呼吸的气囊C.消化、吸收、排出粪便都很迅速D.胸骨有龙骨突,长骨中空52.昆虫分布十分广泛,生物圈中几乎到处都有它的踪迹的主要原因是()A.体表有外骨骼 B.有发达的跳跃足C.有翅,能飞行 D.胸部有发达的肌肉53.某星期天,小明同学尝试在家自制酸奶.他将新鲜牛奶加入适量蔗糖加热煮沸,待冷却后装入已消毒的玻璃瓶中,再将适量酸奶倒入瓶中.几个小时后品尝,却发现没有成功.他失败的原因可能是()A.牛奶添加了蔗糖 B.牛奶经过了煮沸C.牛奶进行了冷却 D.玻璃瓶没有密封54.下列分类单位中,包含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的是()A.属 B.目 C.科 D.纲55.下面是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几个时期,其正确的生殖和发育顺序是()①雄蛙呜叫②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③排卵排精④雌雄蛙抱对⑤蝌蚪变态发育为青蛙⑥受精卵孵化成蝌蚪.A.①②③④⑥⑤ B.①④③②⑥⑤ C.③②④①⑤⑥ D.②①③④⑥⑤56.鸟卵的下列结构中,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鸟的是()A.胚盘 B.卵黄 C.卵白 D.系带57.在“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活动中,取红、绿、蓝、黄四种颜色小纸片各25张,放在一块蓝布上.实验者先背对蓝布,然后转身快速拿取.经过若干次后,最后剩下的小纸片数量最多的应是()A.红色的 B.绿色的 C.蓝色的 D.黄色的5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豌豆的圆粒和皱粒 B.牡丹的红花与绿叶C.金鱼的红眼与黑眼 D.番茄的红果与黄果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61.炎炎夏日,吃西瓜消暑是一件很惬意的事.请根据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1)西瓜果肉甜而多汁,并含有丰富的有机物.使西瓜有甜味的物质储存在如图的__________(填序号)中;西瓜中的有机物是通过叶的光合作用制造并经__________运输而来的.(2)西瓜是由雌蕊的__________发育来的,在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_____.(3)西瓜的性状形形色色.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__________A、西瓜的红色果肉和黄色果肉B、大个西瓜和小个西瓜C、西瓜皮的有条纹和无条纹D、甜味西瓜和薄片西瓜(4)西瓜的形状也是一种性状.有人将幼小的“圆”西瓜套上方形筐,培育出了“方形”西瓜,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62.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字母a~f代表某些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淀粉在小肠中被消化成物质a__________后进入血液的过程叫__________.(2)a在血液中由__________运输,并最终到达组织细胞.(3)在组织细胞内,a在b中的__________气体的作用下被分解释放出能量.(4)正常情况下,d、e、f三者中__________含有a,若某人f中含有a,且肾脏功能正常的话,则可以通过注射__________来进行治疗.63.请运用所学所知的生物学知识解决下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小明的妈妈给他服用了大量的补钙产品,可检查后还是缺钙,医生建议可以增服__________.(2)经过农艺师的处理,济宁农科园的一株“番茄树”上结满了红色和黄色的番茄,其中运用的生物技术是__________.(3)湖南刘某轻信他人说法,生吃活泥鳅,结果将寄生虫带入体内,出现发烧、全身发抖、肌肉酸痛等症状.从传染病相关知识角度分析寄生虫是他所患疾病的__________.(4)一位妇女脑颅内长了肿瘤,其眼睛的结构和功能完好,但却失明了.其失明的原因可能是肿瘤压迫了大脑皮层的__________中枢.(5)持续高烧往往伴有消化不良,其主要原因是体温过高影响了__________的活性.64.请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图甲中所滴的液体应是__________.(2)图乙、丙、丁一分别表示使用显微镜时的一个步骤,其中图乙所示操作的目的是能够在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那么这一步骤的名称是:__________.(3)进行图丙所示操作时,眼睛注视所指部位的目的是为了避免__________.(4)在图丁状态下观察时找到相关物像后,如果需要进一步放大,操作的步骤应该是先把要观察的物像调整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__________换用高倍物镜观察,不清晰时可用细准焦螺旋调节.65.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玻璃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只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清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要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应该怎样没置对照实验?__________.(2)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要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否会产生二氧化碳,应将实验装置置于__________环境中,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__________作用.(3)在实验过程中,钟罩内壁会出现水珠,这是叶片进行__________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的,这些水分是通过茎的木质部中的__________自下而上运输来的.66.小明饲养了一对白色家兔(甲为雌性,乙为雄性).他每天喂养时,①把它们的动作、习性以及各种特点都一一记下来,以便以后进行分析比较.②在他的精心饲喂下,甲、乙两只家兔健康成长,并生下4只可爱的兔宝宝,其中1只黑色,3只白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据①中描述可知小明所采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2)甲兔的主要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鲤鱼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家鸽的主要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上述生物呼吸器官的不同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__.(3)和人一样,家兔的性别也是由细胞中的X和Y染色体决定的,那么,甲兔膈肌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为__________.(4)若用A和a分别表示控制家兔毛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甲、乙两兔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黑色小兔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67.某校学生小敏对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脑海中时常浮现出一些生物探究创意.某天,她在游览泗水桃花园时,看着枝头红艳的桃花,突发奇想:如果给桃花授梨花花粉,是否依然能结出果实呢?在老师的支持下,她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探究,步骤如下:①在果园里选择20朵含苞待放的桃花,将其平均分成A、B两组.②将这些桃花的雄蕊去掉,并分别套上透气的袋子.③分别采集一些桃花花粉和梨花花粉.④将桃花花粉涂在A组花的柱头上,将梨花花粉涂在B组花的柱头上请根据她们的设计完成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2)步骤③和④完成的是植物生殖过程中的__________,除此之外,在果实和种子形成之前还必须要完成__________过程.(3)实验结果表明A组结出了桃子,那么,设计B组的意义是__________.

2015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羊流中学中考生物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1.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环境影响生物生存【考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影响环境,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影响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使降雨量多、气候湿润,体现了生物(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2.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蝗虫具有外骨骼,不易被天敌吃掉B.鲫鱼身体呈梭型,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C.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翔D.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迅速躲避天敌【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家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节肢动物蝗虫的主要特征.【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据此解答.【解答】解:A、蝗虫具有外骨骼,外骨骼具有保护支持作用,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适应干旱的环境.故符合题意;B、鲫鱼身体呈梭型,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用鳃呼吸,适于吸收水中的氧气,因此适于水中生活.故不符合题意;C、家鸽前肢变成翼,展开面积大,呈扇形,适于扇动空气飞行,因此适于空中飞翔.故不符合题意;D、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灵敏的反应,因此能迅速躲避天敌.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3.下列模式图中,能正确表示骨骼肌与骨、关节之间关系的是()A. B. C. D.【考点】骨骼肌与人体主要的骨骼肌群.【分析】在运动中,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如图: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据此答题.【解答】解: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ABC一块骨骼肌附着在一块骨上,不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骨骼肌的特点和功能.4.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营寄生生活 B.能繁殖后代C.有细胞壁 D.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考点】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病毒的结构和特点.解答时可以从病毒的结构特点和生活方式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病毒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因此病毒有繁殖现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因此病毒没有细胞壁;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多数病毒直径在100nm,较大的病毒直径为300﹣450纳米(nm),较小的病毒直径仅为18﹣22纳米,所以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病毒的结构特点.5.在生物分类等级中,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最多的和最少的分别是()A.种、界 B.界、种 C.门、界 D.种、科【考点】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可以从生物的分类单位大小方面来解答.【解答】解: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因此,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最多的和最少的分别是种和界.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的分类单位等级.明确种是最基本的单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6.栽培在营养液中的植物吸收营养物质主要靠根尖的()A.分生区 B.伸长区C.成熟区 D.除根冠外的所有区域【考点】根尖结构以及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根尖的成熟区的功能.解答时可以从成熟区的结构特点、功能方面来切入.【解答】解: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根毛能分泌多种物质,如有机酸等,使土壤中难于溶解的盐类溶解,成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成熟区适于吸收的特点.7.研究人员在不同气温条件下,测量某受试者呼出气体、尿液、汗液和粪便中的水分,利用这些数据计算此人平均每日失去的水分,如表所示.根据此表,若受试者在测试期间生理现象皆正常稳定,且空气中的湿度保持在固定的范围内,则推测在气温7﹣11℃的环境下,此受试者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是()平均每日失去的水分(毫升)来源气温34﹣38℃气温21﹣25℃呼吸250350尿液10001400汗液1750450粪便200200A.呼气时不会失去水分B.以汗液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少C.以粪便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多D.尿液和汗液所失去的水分都比炎热时多【考点】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分析】排泄和和排遗是两种不同的排泄废物的方式,排遗排出体内的食物残渣,而排泄是排出细胞代谢的废物.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解答】解:分析表格中的内容可知,气温较高时,以汗液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的多.通过呼吸散失的水分少,通过粪便散失的水分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A、分析表格中的内容可知,呼气时会散失水分,且温度越低,通过呼吸散失的水分越多.不符合题意.B、气温较高时,以汗液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的多;温度越低,如7﹣11℃的环境下,以汗液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少,符合题意.C、通过粪便散失的水分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D、气温较高时,以汗液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的多,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排泄废物的几种方式,通过分析表格中的内容解答.8.如果切除成年狗的甲状腺,一段时问后,该狗表现为精神萎靡、活动减少.这说明甲状腺激素能()A.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 B.提高血糖浓度C.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促进蛋白质合成【考点】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时的症状,甲状腺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解答】解: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功能.若切除成年狗的甲状腺,一段时问后,该狗表现为精神萎靡、活动减少.这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功能.故选:C【点评】激素分泌异常时的症状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或是实验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9.某同学为探究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设计如下探究方案:将两份等量的大豆种子分别放在两个培养皿中,均置于30℃和水分适量、空气充足的环境下,一个给予光照,另一个放在黑暗中.10天后,两个培养皿中的种子均未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A.种子无生命 B.环境温度太高 C.光照不适宜 D.实验时间太短【考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分析】本题为探究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的实验探究题.对照性的探究实验应注意变量的惟一性,此对照试验的变量是光,指萌发的条件.【解答】解: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是活的,不在休眠期.题干中“将两份等量的大豆种子分别放在两个培养皿中,均置于30℃和水分适量、空气充足的环境下,一个给予光照,另一个放在黑暗中.10天后,两个培养皿中的种子均未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种子自身条件不具备如胚是死的或胚不完整或正在休眠.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种子萌发必须具备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10.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绘出如简图.该同学判断出B处是毛细血管,其依据是()A.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B.毛细血管两端连着动脉C.毛细血管两端连着静脉D.毛细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快【考点】观察蛙蹼或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解答】解: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里面的血液流动比较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里面血液流动比较慢;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据此可知,图中血管B为毛细血管.故选:A【点评】关键点:毛细血管内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11.青蛙的发育过程依次要经历的时期是()A.受精卵→幼蛙→成蛙 B.受精卵→幼蛙→蝌蚪→成蛙C.受精卵→幼蛙→休眠体→成蛙 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考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青蛙的发育过程,据此答题.【解答】解: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为蝌蚪,刚孵化的蝌蚪有一条扁而长的尾,用头部的两侧的鳃呼吸,长出内鳃的蝌蚪,外形像一条鱼;长出四肢的幼娃,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幼娃逐渐发育成蛙.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这种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别,这样发育方式属于变态发育.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青蛙的发育过程和特点.12.下列男女生殖器官中,具有分泌性激素作用的是()A.输卵管和输精管 B.卵巢和睾丸C.子宫和精囊腺 D.精囊腺和前列腺【考点】人体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体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本题考查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本知识可借助于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图示进行记忆.【解答】解: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其中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女性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故选:B【点评】本题是一个基础题,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记忆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原始大气中有氢、甲烷等气体,不含有氧气B.始祖鸟可以证明鸟类与爬行类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C.现代入类是由黑猩猩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D.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考点】生物进化的历程;原始地球条件;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进化知识.可以从原始大气的组成、始祖鸟化石、人类的起源、生物进化的规律方面来切入.【解答】解:A、原始大气中有氢、甲烷等气体,不含有氧气,没有生命.故不符合题意;B、始祖鸟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因此始祖鸟可以证明鸟类与爬行类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故不符合题意;C、现代人类是由森林古猿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故符合题意;D、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生物进化的知识.14.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这种生物的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A. B. C. D.【考点】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分析】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也就是说当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内各组成成分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能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相等,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受到外来干扰时,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初始的稳定状态.【解答】解: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而不是静态的平衡,生态系统中任何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其它生物和环境因素的制约,其数量应是呈波浪形的消减状态,不可能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更不可能是一直呈增多状态,因此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的数量受应是相对稳定在一个水平上.故选:D【点评】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15.难忘的2008年5月12汶川大地震,给汶川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同时也严重破坏了四川卧龙人熊猫基地.为保护大熊猫,最好的营救措施是()A.自然流放到森林中 B.转移到农家保护C.转入其他大熊猫基地 D.移入动物园【考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自然保护区.【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方面来分析.【解答】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把濒危物种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因四川卧龙大熊猫基地被严重破坏,最好的营救措施是移入其它大熊猫基地.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几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1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微生物作用的是()A.帮助植物传粉受精 B.使动植物和人患病C.引起食物腐败 D.产生抗生素【考点】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微生物的作用.可以从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的例子方面来切入、【解答】解:A、帮助植物传粉受精的是动物如蜜蜂,而微生物较小,没有此作用.故符合题意;B、有些微生物可以使动植物和人患病如真菌使人患脚气,细菌寄生在动植物的体内,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同时使动植物和人患病,病毒使烟草患枯叶病.故不符合题意;C、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依附其上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故不符合题意;D、有的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7.如果有一天地球上出现了类似如图所示动物,最可能被运用的生物技术是()A.克隆技术 B.组织培养技术 C.嫁接技术 D.转基因技术【考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培育出转基因生物.【解答】解:“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如克隆绵羊“多利”就是用乳腺上皮细胞(体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的,它利用了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的传统方式.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嫁接,植物的人工营养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假设把控制鸟头的性状的基因,利用转基因技术,转入蝗虫体内的DNA上,从而有可能培育出鸟头,昆虫身体的怪物.因此可能被运用的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和转基因技术的原理.18.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①传染源;②病原体;③传播途径;④传染病;⑤易感人群.A.④③①② B.②⑤①④ C.④⑤③② D.④①③②【考点】传染病的特点;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此题考查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与传染病的基本环节,据此答题.【解答】解: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其中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流感患者等;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如老人和小孩等.所以传染病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19.多年来,因酒驾、醉驾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案例屡有发生,从2010年起我国加大了对酒驾、醉驾的处罚力度酒驾、醉驾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A.酒精影响胃的消化功能 B.酒精增加了肝脏负担C.酒精使心血管受损 D.酒精影响大脑的控制能力【考点】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喝酒对人体的危害,思考解答.【解答】解:喝酒会严重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脑有大脑、小脑、脑干组成.大脑皮层有许多重要的神经功能区如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知识、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现象出现;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由此表明过量的酒精会麻痹人的脑,影响大脑的控制能力.酒驾容易出现交通事故,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提高了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醉酒的危害.20.有人看到别人吃酸杏时,自己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一种反射现象.下列叙述与这种反射现象特点不相符的是()A.是后天形成的B.属于低级神经活动C.可以消退或减弱D.如图中的①处参与反射的完成【考点】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不同特点方面来切入.①大脑、②小脑.【解答】解: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简单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排尿反射.等都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如画饼充饥.人看到别人吃酸杏时,自己也会分泌唾液,这种反射现象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后天性复杂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反射活动,可以消退或减弱.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区别.21.如图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视野①转到视野②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A.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 B.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的特点,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据此答题.【解答】解: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在①图中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下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故选:D.【点评】显微镜下物像的特点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22.为研究阳光对花生发芽的影响,李明同学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在甲和乙两个花盆中种了花生,并对阳光、温度和水加以控制,下表中一、二两处应是()花盆阳光温度水甲向阳处20℃充足乙暗室一二A.20℃不充足 B.20℃充足 C.30℃不充足 D.30℃充足【考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分析】本题为种子萌发的实验探究题.题目中除题干涉及到的温度外还有光照、水分.对照性的探究实验应注意变量的惟一性.【解答】解: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本题是为了研究阳光对花生发芽的影响,变量应该是阳光,即设置向阳处和暗室两种环境,其他条件则应相同.因此表格中一是20℃,二是充足.故选B.【点评】在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时,应同时考虑两个原则:一是要设置对照,对照应有两组或两组以上;二是一般只设一个变量因素.23.去年我市出现了严重旱灾,春节期间温家宝总理亲临曲阜视察灾情,并做出重要部署﹣﹣严防因干旱导致的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从中可以看出()A.温度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B.水影响农作物的生长C.阳光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D.土壤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严重旱灾,水极度缺乏;而农作物的生长必须需要水.水严重不足,导致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甚至死亡绝产.干旱导致的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体现了水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24.据5月26日《齐鲁晚报》报道:我市微山县马坡乡址坊头村的1000多亩小麦因水涝而枯死,其中500多亩面临绝产.如图所示村民刘凯拔下的麦子根部都已经腐烂.下列说法中能解释此现象的是()A.水涝抑制小麦根对水分的吸收B.水涝抑制小麦叶的光合作用C.水涝抑制小麦根的呼吸作用D.水涝抑制小麦叶的蒸腾作用【考点】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解答时可以从根的呼吸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解: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小麦因水涝而枯死,水淹,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时间长了导致小麦因水涝而枯死.小麦因水涝而枯死的原因是水涝抑制小麦根的呼吸作用.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25.农业科学家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发现,如果在大棚内长期使用某种农药,害虫对这种农药的抗药性会越来越强.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对害虫不断选择的结果B.害虫的抗药性是在农药的作用下产生的C.害虫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为其抗药性的增强提供了前提条件D.害虫的抗药性变强对其自身是有利变异【考点】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害虫抗药性的形成,解答时可以从自然选择和抗药性形成的过程方面来切入.【解答】解: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在使用同等剂量的农药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农药的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因此害虫的抗药性是原来就有的不是在农药的作用下产生的;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对害虫不断选择的结果;害虫的抗药性变强有利于害虫的生存因此是有利变异.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害虫抗药性增强的原因.26.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酶消化的先后顺序是()①蛋白质②无机盐③淀粉④脂肪⑤维生素.A.①②③ B.③①④ C.①②④ D.①④⑤【考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不需要消化人体即可吸收利用.【解答】解: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的、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必需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人体吸收;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口腔中的唾液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胃不能消化淀粉,在小肠内淀粉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起始于胃,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消化作用,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口腔和胃都不能消化脂肪,脂肪的消化在小肠里进行,小肠里有胆汁、胰液和肠液等多种消化液,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胆汁虽然不含有消化酶,但它对脂肪起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增加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脂肪的消化,脂肪在小肠内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因此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酶消化的先后顺序是淀粉、蛋白质、脂肪.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27.如图所示是银杏树上结的“白果”,对白果的描述正确的是()A.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成熟时果皮脱落B.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C.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和种皮包被D.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种皮包被【考点】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知识,思考答题.【解答】解: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如图,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其结的白果,是种子,外面肉质的部分是种皮,其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故选:B【点评】关键点: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是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28.为保护环境而提倡的“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各项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①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②农田秸秆焚烧处理③少开空调、少吹风扇④电脑始终处于开机状态⑤少看电视,多户外运动⑥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⑦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A.①③⑤⑥ B.②④⑤⑦ C.①②③⑤⑦ D.①②③⑥【考点】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分析】“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解答】解:低碳生活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主要表现在节电、节气和回收等三个方面,如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少开空调、少吹风扇、少看电视、及时关闭电脑…)、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学、乘公交车、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建议父母建造沼气池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等.农田秸秆焚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浓烟,电脑始终处于开机状态浪费电能,使用一次性筷子、餐盒和少用纸巾等,不但要增加制造中的能量消耗.同时从原料上,还要多伐棵树,不利于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低碳生活”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可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分析.29.呼吸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是()A.肺泡内有氧气,血液里没有氧气B.肺泡收缩产生的压力C.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产生的压力D.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考点】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分析】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解答】解: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血液中的浓度小;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呼吸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是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产生的压力实现了肺与外界的吸气;肺泡收缩产生的压力实现了呼气.故选:D.【点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关键是理解气体考试的原理.30.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视野,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①个体最小,能穿透血管壁B.②数量最多,能够吞噬病菌C.③的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D.①②③三种细胞中只有③没有细胞核【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本题考查血液中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关系.【解答】解: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量为450﹣550万/立方厘米,平均为500万/立方厘米;成年女子为380﹣460万/立方厘米,平均为420万/立方厘米;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正常人安静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为每立方厘米5000﹣9000个;血小板无细胞核.正常人的血小板含量为10﹣30万/立方厘米,由于血小板非常小,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不易观察到.图示中③是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②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①血小板非常小,形状不规则.综上所述:A、①为血小板,个体最小,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B、②为白细胞个体最大,数量最少,能穿透血管壁,能够吞噬病菌,故不符合题意;C、③为红细胞,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故符合题意;D、没有细胞核的有③红细胞和①血小板,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知道血细胞中三种细胞的数量关系和三种血细胞的特点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31.“孔雀开屏”属于()A.觅食行为学习行为 B.防御行为先天性行为C.繁殖行为先天性行为 D.攻击行为学习行为【考点】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行为的分类、动物的先天行为和学习行为,解答时可以从动物行为的目的、获得途径方面来切入.【解答】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婴儿出生就会吃奶、蜘蛛织网、母鸡孵卵、蜜蜂采蜜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觅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综合上述分析,“孔雀开屏”属于繁殖行为,先天性行为.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目的、获得途径.32.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人体内的三种血管,乙中血液流速最快,据此判断,血液在这三种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甲 D.乙→丙→甲【考点】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解答】解: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根据以上特点可判定图示中的三种血管:甲是静脉,乙是动脉,丙是毛细血管,其流动方向是:由动脉流向毛细血管,再由毛细血管收集到静脉,即:乙→丙→甲.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三种血管的特点、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另外还要熟悉血液在心脏内的流动.33.人喝进体内的水,有一部分会随尿液排出.这部分水一定不会经过()A.下腔静脉 B.右心房 C.肺静脉 D.肾静脉【考点】尿的排出.【分析】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人喝进体内的水被消化道吸收后进入了血液循环,随血液循环流至肾脏的一部分水可能随尿液排出了体外.【解答】解:人喝进体内的水在消化道处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随血液循环流动的路线是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肾动脉→肾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腔→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即在肾小球处,一部分水滤过到肾小囊腔成为原尿的一部分,原尿中的一部分水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随尿液排出体外,这部分水就不经过肾静脉而排出了体外.故选:D【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悉营养物质的吸收、血液循环的途径和尿的形成过程.34.胎儿在母体中的发育场所、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分别是如图中的()A.②① B.②③ C.③① D.③②【考点】胚胎的发育和营养.【分析】由卵细胞到胎儿的过程是: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以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来源,据此答题.①胎盘、②脐带、③子宫【解答】解: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并进一步形成器官,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因此胎儿在母体中的发育场所是③子宫,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①胎盘.故选:C.【点评】此部分知识在近年的中考中经常出现,应注意复习掌握.35.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的病原体,从而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从细胞结构看,幽门螺杆菌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A.有无细胞壁 B.有无细胞膜C.有无细胞质 D.有无成形的细胞核【考点】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幽门螺杆菌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可以从细菌的结构、植物细胞的结构方面来切入.【解答】解:幽门螺杆菌属于细菌,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因此幽门螺杆菌与植物细胞的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细菌植物细胞的结构.36.下列食品可以安全、放心食用的是()A.含有“瘦肉精”的火腿肠B.用“地沟油”炸的热油条C.用清水浸泡过的新鲜蔬菜水果D.超市里买的“染色馒头”【考点】关注食品安全.【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思考解答.【解答】解:A、瘦肉精喂养大的猪肉及肉制品中含瘦肉精残留,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不能食用,不符合题意.B、地沟油一般是指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通称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在高温状态下长期反复使用,致使油黏度增加,色泽加深,过氧化值升高,并产生一些挥发物及醛、酮、内酯等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这些物质具有致癌作用,用“地沟油”炸的热油条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不能食用,不符合题意.C、水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可能喷洒了较多的农药,而农药的残留主要在果皮、菜叶上,因此新鲜蔬菜水果要用清水浸泡,可以降低农药残留.故符合题意.D、染色馒头是通过回收馒头再加上着色剂而做出来的.染色馒头的生产日期随便更改,食用过多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民以食为天,食以洁为本”,食品安全的考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37.结合如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是视觉反射弧中的感受器B.2通过调节能使人能看清较远、较近的物体C.3在视觉形成过程中没有任何作用D.物像形成于4上时,就形成了视觉【考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眼球的结构以及视觉的形成过程,识图、分析、解答.【解答】解:如图是眼球的部分结构,1是角膜、2是晶状体、3是玻璃体、4是视网膜.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1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2晶状体和3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4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4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2晶状体能通过调节曲度来看清不同远近的物体,4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相当于视觉感受器.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过程.38.动物常用粘满唾液的舌舔伤口,结果有利于伤口的愈合,下列选项中免疫类型与此相同的是()A.服用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B.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C.白细胞吞噬侵入组织内的病菌D.注射乙肝疫苗【考点】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分析】高等动物和人类都具有防御病原体的三道防线,它们是:皮肤和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解答】解: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死亡.动物在受伤后,会用舌头舔伤口,这是因为唾液中的溶菌酶能够杀死侵入伤口的病菌,从而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因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服用糖丸只能预防脊髓灰质炎、接种卡介苗只能预防结核病、注射乙肝疫苗只能预防乙肝,因此都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白细胞吞噬侵入组织内的病菌,属于第二道防线,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吞噬作用,因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动物常用粘满唾液的舌舔伤口,结果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免疫类型与此相同是白细胞吞噬侵入组织内的病菌.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防御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的作用.39.现代临床医学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对于血小板功能低下、贫血、大面积烧伤、创伤性失血的患者,应分别给他们输入()A.全血、红细胞、血浆、血小板 B.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C.血浆、红细胞、全血、血小板 D.红细胞、全血、血浆、血小板【考点】输血的原则.【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输血的原则.解答时可以从贫血、创伤性失血、大面积烧伤、血小板功能低下的患者主要缺少的血液成分方面来分析.【解答】解: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血小板功能低下的患者主要是缺乏血小板,贫血主要原因是红细胞数量过少,大面积烧伤因温度过高导致血浆过少,创伤性失血主要是血液总量过少.因此对于血小板功能低下、贫血、大面积烧伤、创伤性失血的患者,应分别给他们输入的血液成分是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贫血、创伤性失血、大面积烧伤、血小板功能低下的患者的主要成因.40.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最有可能是()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甲→丙→乙【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由生产者开始,由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解答】解: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箭头指向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箭头指向高级消费者(食肉动物).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别越低相对数量越多.图中乙的相对数量最多营养级别最低,丙次之,甲相对数量最少,营养级别最高.所以图示生物构成的食物链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乙→丙→甲,综上所述A、C、D选项不符合题意,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中物质能量流动特点.41.用显微镜观察时,欲使物像向右上方移动,应向()移动玻片标本.A.右上方 B.左上方 C.右下方 D.左下方【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可根据图中像位置,结合凸透镜成的像是倒立的像,从而可以确定装片的移动方向.【解答】解:由于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欲使物像向右上方移动,应向它的相反方向移动装片方向,即向左下方移动.故选:D【点评】这类题目比较简单,但却容易做错.原因就是一看简单,没有认真读题.所以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审题.42.在构建生物体的过程中,细胞分化的作用是()A.形成不同的器官 B.形成不同的组织C.促进细胞分裂 D.促进细胞生长【考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分析】这一道题是考察细胞的分化,细胞在分裂后,细胞的数目大量增加,经过分化形成组织.【解答】解:细胞的分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也是当今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细胞的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哪些形态的相似,结构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群叫做组织.A、细胞在分化后先形成组织,然后有不同的组织构成器官.B、细胞分化的结果就是形成组织,所以是正确的.C、D细胞在分裂和生长后,才开始分化,所以说细胞的分化不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故选B【点评】这一道题相对比较容易,只要知道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就可以做对这一道题.43.在大型燃煤发电厂附近,下列植物中最不易成活的是()A.柳树 B.铁线蕨 C.葫芦藓 D.槐树【考点】苔鲜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分析】此题是关于苔藓植物与人类的关系的选择题,据此答题.【解答】解: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因此我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燃煤发电厂由于燃煤产生二氧化硫,会影响苔藓植物的生存,因此在污染严重的燃煤发电厂附近,苔藓植物一般很少见,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关键是掌握苔藓植物的意义,结合题意,即可做出正确的选择.44.如图为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此图的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这朵花的主要部分是[8]雄蕊和[9]雌蕊B.若每个花瓣细胞含有n条染色体,则7中的染色体也为n条C.(7)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种子中的胚D.(5)子房由子房壁和胚珠组成,它将来发育成植物的果实【考点】花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分析】此题考查花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据此答题.【解答】解:图中1花药,2花丝,3柱头,4花柱,5子房,6胚珠,7精子,8是雄蕊包括1花药和2花丝,9雌蕊包括3柱头、4花柱、3子房,子房由胚珠和胚珠组成,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最终雌蕊的子房发育从果实,可见,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