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节能中心面向应届毕业生公开招聘3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0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节能中心面向应届毕业生公开招聘3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0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节能中心面向应届毕业生公开招聘3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0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节能中心面向应届毕业生公开招聘3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0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节能中心面向应届毕业生公开招聘3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023年0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节能中心面向应届毕业生公开招聘3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一.参考题库(共1000题)1.生活中俗称“暖宝宝”的一次性取暖片主要由铁粉、活性炭、蛭石、水、盐等材料构成,下列关于其发热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活性炭的作用是减少铁粉和空气的接触面积B.盐和水的作用是加快铁粉氧化C.发热原理是铁的氧化吸热过程D.蛭石的作用是散热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第二步,暖宝宝又叫暖贴,是一种可供取暖的工具。反应原理为利用原电池提升氧化反应速度,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暖宝宝中的发热原料是由铁粉、活性炭、蛭石、无机盐和水等组成的聚合物,撕开暖宝宝明胶层,可立即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发生放热反应。其中,水和盐起帮助铁粉形成微电池加速铁氧化腐蚀的作用,所以,盐和水的作用是加快铁粉氧化。B项表述正确。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生活常识,可采用排除法作答。我们知道“暖宝宝”是用来取暖的,那么它的发热原理肯定是放热反应,A项排除。“暖宝宝”能持续发热较长时间,这就需要良好的保温效果,如果蛭石的作用是散热,那么“暖宝宝”很快就会散失热量,达不到取暖的效果,D项排除。准确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对B、C两项的说法有一定的了解,这里我们也提醒考生多关注生活物品中蕴含的物理、化学知识。A项说法错误。“暖宝宝”是利用铁的氧化放热过程来帮助人们取暖的。在盐的催化作用下,铁粉可以较为迅速地与水和空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并放出热量。B项说法正确,C项说法错误。正常情况下铁粉氧化是比较缓慢的,热量无法积累。但是“暖宝宝”中的活性炭粉具有强吸附性,其疏松多孔的结构中储有水蒸气。水蒸气液化成水滴流出后,与铁粉和空气直接接触,会加快铁粉的氧化反应。盐在这一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活性炭的作用并非减少铁粉和空气的接触面积。D项说法错误。蛭石是一种无毒、在高温作用下会膨胀的天然矿物,因其具有很强的保温隔热性能,所以被用作“暖宝宝”中的保温剂。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A项错误,平常的活性炭可以用来吸附杂质,暖宝宝里的活性炭是用来吸收发热过程中产生的水分的,起到分散铁粉、透气、防结块,从而能够达到均衡发热的作用。B项正确,食盐和水能帮助铁粉形成微电池,起到加速铁粉氧化腐蚀的作用。C项错误,“暖宝宝”是利用铁的氧化反应放热来发热,而不是吸热。D项错误,蛭石的作用是使温度能够持续更长,即其起到的作用是保温,而不是散热。故正确答案为B。2.在古代用来表示佛教徒之死的讳称有:A.坐化B.圆寂C.仙逝D.千秋参考答案:A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第二步,A项:坐化,佛教用语,谓修行有素的人,端坐安然而命终。但非普通信众,通常指正式修行在寺院(庙)的宗职者。普通信众依然为庶人。A项正确。B项:圆寂,佛教用语,谓诸德圆满、诸恶寂灭,以此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终目的。故后称僧尼死为圆寂。B项正确。因此,选择AB选项。C项:仙,神话中称有特殊能力、可以长生不死的人;逝,过去,往。仙逝,意思指登仙而去,称人死的婉辞。出自明王鏊《震泽长语·仙释》:“君有画鹤之诬,隐壁仙逝,则君之墨本绝迹矣。”可见,不是在古代用来表示佛教徒之死的,C项错误。D项:千秋,有婉言人死之义。《战国策·燕策二》:“太后千秋之后,王弃国家,而太子即位,公子贱於布衣。”可见,不是在古代用来表示佛教徒之死的。D项错误。3.1,2,3,7,10,(

),34,48,82A.24B.17C.19D.21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项数较多,考虑多重数列。第二步,数列有九项,考虑三三分组,(1,2,3)(7,10,?)(34,48,82),观察后可得规律为组内第三项=第一项+第二项,所求项为7+10=17。因此,选择B选项。4.若几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为25,则它们的乘积为:A.840B.2520C.5040D.6720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数列问题。第二步,几个连续自然数构成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已知等差数列和为25,优先考虑中位数求和公式,和=中位项×项数,其中中位项是整数或者整数+0.5,项数是正整数。第三步,25=5×5=1×25=10.5×2=2.5×10。假设5×5的情况,此时中位项是5,一共5项,5个数字分别为:3,4,5,6,7。其乘积为:3×4×5×6×7=60×42=2520,B项符合。补充验证另外三种情况:假设为1×25:25项的中位项是第13项,如果其为1,则几个数字中将出现负数,不符合题干中“自然数”的要求,排除。假设为12.5×2:两项分别为12和13,二者乘积12×13=156,选项中无对应,排除。假设为2.5×10:10项的中位项是第5项和第6项的平均值,如果其为2.5,则几个数字中将出现负数,不符合题干中“自然数”的要求,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5.DNA是人类进行亲子鉴定的主要依据。就DNA的组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DNA由核糖、碱基和磷酸组成B.DNA由脱氧核糖、磷酸和碱基组成C.DNA由脱氧核糖、磷酸、碱基和蛋白质组成D.DNA由脱氧核糖、磷酸、碱基和脂肪组成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第二步,DNA全称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细胞内携带有合成RNA和蛋白质所必需的遗传信息的一种核酸,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聚合物。DNA分子结构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轴盘绕,构成双螺旋结构。脱氧核苷酸由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因此,选择B选项。A项:核糖核酸,简称RNA,是存在于生物细胞以及部分病毒、类病毒中的遗传信息载体。RNA由核糖核苷酸经磷酸二酯键缩合而成长链状分子。一个核糖核苷酸分子由磷酸,核糖和碱基构成。A项错误。C项:DNA由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为DNA和蛋白质。C项错误。D项:DNA由脱氧核糖、磷酸和碱基组成,不含脂肪。D项错误。6.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分子中,碳、氢原子依靠共价键结合B.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CO2分子C.冰可以融化成水,说明分子可以再分D.石墨的吸附性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化学知识。第二步,共价键是化学键的一种,两个或多个原子共同使用它们的外层电子,在理想情况下达到电子饱和的状态,由此组成比较稳定的化学结构叫做共价键,甲烷分子内的碳氢之间是极性共价键。甲烷的分子式为CH4,一个碳原子与四个氢原子依靠四个共价键结合,形成正四面体空间结构。因此,选择A选项。B项: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最高可达微米级,分子大小是纳米级别,因此普通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到分子。B项错误。C项:冰融化成水只是物质状态发生改变,是物理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生成,无法说明分子可以再分。C项错误。D项:石墨之所以有吸附性,是因为石墨具有多孔结构,吸附就是通过这些微孔进行的,这无法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项错误。7.某服装厂生产了一批衣服,厂家决定将这批衣服一部分批发,另一部分零售,已知5月份售出批发总数的,每件50元;售出零售总数的,每件60元。6月份,批发价涨为每件55元,零售价每件涨为68元,如果在该月将剩余的衣服全部售完,那么两个月所卖的货款相同。则这批衣服中,批发出售的占总数的:

A.

B.

C.

D.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基础公式类,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批发售出衣服的总数量为5x,则5月份售出3x,6月份售出2x;零售售出衣服的总数量为2y,5月份售出衣服y,6月份售出y。根据题意可得:50×3x+60y=55×2x+68y,化简可得x∶y=1∶5。

第三步,则批发出售的占总数的。

因此,选择B选项。

8.甲在春节期间趁夜潜入某小学盗取财物,正准备逃走时,被值班的保安队长抓获,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B.犯罪既遂C.犯罪中止D.犯罪未遂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A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犯罪预备是为了实行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因为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题干中甲潜入某小学盗取财物的行为对他人财务已经造成了现实紧迫的危险,已经着手。B项错误,D项正确,根据《刑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盗窃罪既遂标准采用失控说,即财物脱离主人控制,题中甲正准备逃走,但被保安抓住,意味着未出学校,财物未脱离主人控制,构成盗窃罪未遂。C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故正确答案为D。9.以下关于计算机发展阶段的排序正确的是(

)。A.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B.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管-晶体管C.电子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晶体管D.晶体管-电子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发展简史如下:第一代:电子管数字计算机时代(1946~1958年)。这一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器件是电子管,使用的是机器语言编程,之后又产生了汇编语言。运算速度为每秒几千次到几万次。主要应用范围为科学计算、军事和科学研究。第二代:晶体管数字计算机时代(1959~1964年)。这一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器件是晶体管,已经出现了管理程序和FORTRAN等高级编程语言。运算速度为每秒几十万次。主要应用范围为数据处理、自动控制等。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时代(1965~1970年)。这一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器件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此时已经出现了操作系统、诊断程序和BASIC、PASCAL等高级语言。运算速度为每秒几十万次到几百万次。主要应用范围为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事务管理、工业控制等领域。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时代(1971年以后)。这一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器件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微处理器芯片,由于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相融合,使计算机软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操作系统、数据库技术和各种应用软件应运而生。故正确顺序是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故正确答案为A。10.近几年,一度________的神经网络算法开始复兴。这个算法在一定程度上________了生物神经分层的构架,不仅能够不断调整优化各项行动的逻辑权重,还能够进行结果的________,把结果重新作为输入进行训练。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沉默模仿回馈

B.沉沦仿真回应

C.沉寂模拟反馈

D.沉凝仿照反应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第一空四个词语意思差别较大,可通过词义辨析,锁定与句意最契合的一项。第三步,验证后两空,确定答案。本题可由第一空入手破题,由“开始复兴”可知,神经网络算法一度没有消息。C项“沉寂”指杳无音讯,符合文意。“沉默”修饰对象一般为人,排除A。“沉沦”指陷入(疾病、厄运之中或罪恶的、困苦的境界),用在此处不当,排除B。“沉凝”意为凝滞,不流动,多用在与“水”相关的语境中,如“江水沉凝”,不能用于形容神经网络算法在某一时期的状态,排除D。

验证C项其余两空,“模拟”指模仿,效仿,神经网络算法一定程度上模仿了生物神经分层的构架,“模拟”填入恰当;“反馈”指(信息、反映等)返回,“结果反馈”搭配恰当。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神经网络算法开始复兴”可知,横线处填入词语应该体现

“神经网络算法一度并不流行”的含义。A项“沉默”指一言不发的,不爱交谈的,一般用于表人,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沉沦”指陷入罪恶的痛苦的境地,含有消极的感情色彩,文段并未提及“神经网络算法”曾经不好,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C项“沉寂”指非常寂静或杳无音讯,符合语境。D项“沉凝”指凝滞,不流动,与“神经网络算法”不搭配,排除D项。答案锁定C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模拟”体现了网络算法是仿照、模仿生物神经分层的框架,符合语境。

第三步,验证第三空。“反馈”可以体现“把结果重新作为输入进行训练”,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一度”和“开始复兴”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应与“复兴”语义相反,体现神经网络算法曾经有段时间不够兴盛,C项“沉寂”指消息全无,符合文意,保留。A项“沉默”形容不爱说话、一言不发,通常搭配人,且与兴盛程度无关,排除。B项“沉沦”指陷入罪恶的、困苦的境界,感情色彩偏消极,文段并非强调陷入不好的境地,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沉凝”意为凝滞,不流动,与文意无关,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C项“模拟构架”搭配得当,且符合文意,保留;

第三空,代入验证,C项“反馈结果”搭配得当,且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人工智能赢了围棋,人类赢了未来》11.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

A.生物化学转换

B.热化学转换

C.聚合反应

D.光化学转换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用推测法解题。题干关键词为“太阳能利用”即“光”向其他能源的转换,选项中只有D项带“光”字,可推测D项当选。太阳能能源是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人类利用太阳能有三个途径,即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和光化学转换。故本题选D。12.医疗损害: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医疗过失行为对病人所产生的不利的事实。一般医疗损害直接表现为患者的死亡、残疾、组织器官的损伤及健康状况相对于诊疗前有所恶化等情形,是对患者生命健康权及身体权的侵害。此外还可以表现为对患者隐私权、名誉权的损害,甚至给患者带来财产上和精神上的损害。其后果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死亡、残疾或功能障碍、丧失生存机会、丧失康复机会等。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医疗损害行为的是:A.某医院在为一位O型血型患者手术时,误对其输入了AB型血液,导致患者出现溶血反应,危及生命B.林某因车祸被送进医院,院方经过长达6小时的抢救,终于保住了患者的性命,不幸的是患者再也不能站起来了C.老王因突发心脏病,呼叫120,但由于道路拥堵,救护人员赶到时患者已经因心脏病引发的心肌梗塞而死亡D.患者因外伤紧急抢救,在向家属询问病史时,家属隐瞒了患者患有遗传性心脏病的事实,在抢救中因使用某药物(对心脏病患者有风险)而导致患者成为植物人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在医疗护理过程中;②医疗过失行为对病人所产生的不利的事实。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手术时,属于“在医疗护理过程中”,误对O型血患者输入了AB型血液,属于“医疗过失行为”,患者出现溶血反应,危及生命,属于“对病人所产生的不利的事实”,符合定义;B项:患者经6小时的抢救保住了性命,但不能站起来了,并未涉及“医疗过失行为”,不符合定义;C项:救护人员赶到时患者已经因心脏病引发的心肌梗塞而死亡,说明在医疗救治之前就已经死亡,不属于“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不符合定义;D项:患者成为植物人是由于家属隐瞒了患者患有遗传性心脏病的事实,所以医生的治疗不属于“医疗过失行为”,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13.王羲之、颜真卿的作品让我们认识到书法是心灵和性格的表现。王羲之酒后即兴而作《兰亭集序》,字体式样

,笔面疏密有致,大小自由随性。尤其是全篇二十多个“之”字,个个

。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侄儿在安史之乱中义不从贼,全家惨遭杀害,颜真卿

,写下《祭侄文稿》,其字笔画相重,字字独立,痛切之情读之可感。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A.行云流水圆润婉转情真意切B.变化多端别具一格义愤填膺C.千变万化飘逸洒脱悲痛欲绝D.变幻莫测匠心独具义正词严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空,搭配“字体样式”,且根据“酒后即兴而作”、“大小自由随性”可知,横线处表示字体样式变化多、无规律的意思,B项“变化多端”形容变化极多,C项“千变万化”形容变化非常多,均可形容字体变化多样的意思,符合文意,可选。A项“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思维等自然流畅,与“字体样式”搭配不当,且文段强调的是变化多,而非流畅,排除;D项“变幻莫测”指事物变化很多不能预料,变化多端,难以揣测,文段未提及“难以揣测”,排除。第二空,“尤其”表程度递进,可知该空承接前文“大小自由随性”,强调每个“之”字更是变化多样,有自己的特点,B项“别具一格”比喻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符合文意,当选。C项“飘逸洒脱”形容字写得十分有力,豪迈爽朗,与文意无关,排除。第三空代入验证,“义愤填膺”指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形容十分愤怒,可表达颜真卿对其侄儿被杀害的悲愤之情,符合文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B。14.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常会面临选择,要么选择风险小,报酬低的机会;要么选择风险大,报酬高的机会。究竟是在个人决策的情况下富于冒险性,还是在群体决策的情况下富于冒险性?有研究表明,群体比个体更富有冒险精神,群体倾向于获利大但成功率小的行为。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研究结论?A.在群体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B.个体会将其意见与群体其他成员相互比较,因其想要被其他群体成员所接受及喜爱,所以个体往往会顺从群体的一般意见C.在群体决策中,很可能出现以个体或子群体为主发表意见、进行决策的情况,使群体决策为个体或子群体所左右D.群体决策有利于充分利用其成员不同的教育程度、经验和背景,他们的广泛参与有利于最高决策的科学性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论点:群体比个体更具有冒险精神,群体倾向于获利大但成功率小的行为。本题没有论据。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选项:群体作决策时比个人更容易走极端,将群体决策和个人决策做比较,解释了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可能会导致群体倾向于获利大但成功率小的行为,有一定的加强作用;B选项:说的是在群体中个体会偏向于群体的一般意见,论证的是个体在群体中是坚持自己独特意见还是屈众,跟论题不一致,所以排除;C选项:群体决策可能会被个体或者子群体所主导,也就是说群体决策可能和个体决策是一样的,而不是比个体决策更具有冒险精神,有削弱的意思,排除;D选项:题干中没有涉及到决策的科学性与成功率,为无关选项,排除。B、D两项为无关选项,C项有削弱的意思,只有A项有一定的加强作用,比较而言只能选A。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群体比个体更富有冒险精神,群体倾向于获利大但成功率小的行为。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论据。“群体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极端,背离最佳决策”说明群体比个人更具冒险精神,具有加强作用。B项:无关选项。虽然“个体会顺从群体意见”,但未说明“群体的一般意见”是否更具冒险精神,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无关选项。“群体决策可能出现为个体或子群体所左右的情况”,但未说明“个体、子群体的意见”是否更具冒险精神,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无关选项。群体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科学是有理有据的,不能说明群体比个体是否更富有冒险精神,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题干研究结论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结论,即“有研究表明”后面的内容。要支持该结论,只需说明群体决策确实比个人决策更富于冒险性。题干结论:群体比个体更富有冒险精神,群体倾向于获利大但成功率小的行为。A项,指出群体决策时,会比个人决策更倾向于向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说明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富于冒险性,支持了题干结论。B项,指出个体会顺从群体的一般意见,并不能说明群体决策更富于冒险性,无法支持题干结论。C项,指出群体决策很可能为个体或子群体所左右,并不能说明群体决策更富于冒险性,无法支持题干结论。D项,指出群体决策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说明群体决策并非成功率小,削弱了题干结论。故本题选A。15.对于第五段划线部分研究的结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惊恐信号比微笑信号对于我们更重要B.对于危险的信号我们的大脑给予相应的关注更多些C.大脑对于微笑并不是真的“视而不见”D.整体上说,大脑对于表情的反应顺序分别是惊恐表情、中性表情和快乐表情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A项,原文只是说大脑对不同信号察觉的速度是不同的,并没有比较信号的重要性,该项表述错误。B项,原文指出“对于没有什么危险的信号,大脑相应的关注也较少”,所以对于危险的信号我们的大脑给予相应的关注更多些,该项表述正确。C项,原文所说“大脑对微笑‘漠不关心’”,是指“快乐的表情被察觉速度甚至比中性表情还要慢。”强调人们对于快乐的表情察觉速度慢,并不是“视而不见”,该项表述正确。D项,原文指出,惊恐信号能够最快地被人类意识到;快乐的表情被察觉速度甚至比中性表情还要慢。所以,可以得到“大脑对于表情的反应顺序分别是惊恐表情、中性表情和快乐表情”这一结论,该项表述正确。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三段划线部分前后语境。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根据文章第五段指出“快乐的表情被察觉速度甚至比中性表情还要慢”可知,文章只是强调不同表情被人察觉的速度,没有比较谁更重要,无中生有,错误。B项根据第一段“惊恐的表情才最引人注目”和第五段“对于没有什么危险的信号,大脑相应的关注也较少”可知,对于危险的信号我们的大脑给予相应的关注更多些,理解正确。C项根据第五段“快乐的表情被察觉速度甚至比中性表情还要慢”可知,大脑对于微笑只是察觉速度慢,所以并不是真的“视而不见”,该项理解正确。D项根据第三段“相比较中性或快乐的表情,参与者意识到惊恐表情的速度要快得多”和第五段“快乐的表情被察觉速度甚至比中性表情还要慢”可知,该项理解正确。因此,选择A选项。16.右面各选项中,

不是左面立体图的投影图。A.AB.BC.CD.D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C图中,由三角形的位置可知视图方向是由左侧面看过去的,所以锥体的轮廓线应遮住长方体的轮廓线。故本题选择C项。17.多个具有相同证据能力的证据,并不比单独一个具有相同证据能力的证据更能够证明证人证言的真实性。由此可推知(

)。A.多个具有相同证据能力的证据不能够证明证人证言的真实性B.单一的证据不能够证明证人证言的真实性C.证据的证明能力不以数量为依据D.证人证言不需要多个证据予以证实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日常推理题,根据题干信息逐一分析选项。A项:题干提到的是多个证据与单个证据证明能力强弱之间的关系,并未表明多个具有相同证据能力的证据就不能够证明证人证言的真实性,无中生有,排除;B项:题干未提到单一的证据是否能够证明证人证言的真实性,无中生有,排除;C项:多个具有相同证据能力的证据,并不比单独一个具有相同证据能力的证据的证明能力强,所以证据的证明能力不以数量为依据,当选;D项:题干中没有提及是否需要多个证据来证明证人证言,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18.在水中自由地

,闲暇的时候挣脱一切

,到岸上享受晨风拂面,然后,一个华丽的俯冲,重新潜入关系之水,去做一条在波涛下微笑的鱼。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翱翔束缚B.遨游羁绊C.游弋牢笼D.徜徉烦恼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空,所填词语对应“在水中”,A项“翱翔”一般指在高空飞行或盘旋,排除。第二空,横线处搭配“挣脱”,D项“烦恼”常用搭配为“摆脱烦恼”,故排除;C项“牢笼”与前文“一切”搭配不当,排除;B项“挣脱一切羁绊”为常见用法。

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鱼在波涛下微笑》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语境表述的是“在水中”,A项“翱翔”指在空中飞行,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该空与“挣脱”搭配,构成动宾关系。B项“羁绊”指受牵制而不能脱身,常用搭配为“挣脱羁绊”,符合文意。C项“牢笼”侧重“困住”之意,常用搭配为“冲破牢笼”,排除C项。D项“烦恼”指烦闷苦恼,常用搭配为“消除烦恼”,且根据“水中”到“岸上”可知,该空应体现对人的强烈的约束,“烦恼”语义过轻,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和选项,将第一空四个词语代入文段,通过语境排除错误选项。第二步,辨析词语的侧重点、轻重程度,选择与句意最相契合的一项。第一空,文段的语境是“在水中”。A项“翱翔”一般指在空中回旋地飞,排除。D项“徜徉”指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排除。“遨游”“游弋”均符合语境,B、C两项备选。第二空,与“挣脱”搭配,“羁绊”与“牢笼”均可,但“牢笼”程度过重,“挣脱羁绊”搭配恰当。故本题选B。19.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图形都含有三角形,数量特征明显,优先考虑数三角形个数。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向右找规律。

题干前五个图形中三角形个数(重合数)依次为3、4、5、6、7,所以问号处应选择有8个三角形的选项,只有C项符合。

因此,选择C选项。20.氕、氘、氚是自然界中氢的三种同位素,其中氚具有放射性。(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化学知识。第二步,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氢是唯一的其同位素有不同的名称的元素。氢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同位素有:氕、氘、氚。(1)氕:氕的原子核只有一个质子,丰度达99.98%,是构造第二简单的的原子。(2)氘:氘为氢的一种稳定形态同位素,也被称为重氢,元素符号一般为2H或D。它的原子核由一颗质子和一颗中子组成。在大自然的含量约为一般氢的7000分之一。(3)氚:亦称超重氢,是氢的同位素之一,元素符号为T或3H。它的原子核由一颗质子和两颗中子所组成,并带有放射性,会发生β衰变,其半衰期为12.43年。自然界中存在极微,从核反应制得,要用于热核反应。因此,本题正确。21.全方位开发风险保障产品,仅靠保险业自身的________还不够。因为这类产品往往保险面广、赔付金额多,巨大的经营风险令保险公司难以承受,大面积开发和经营这类产品显得___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条件前途未卜B.努力力不从心C.资源得不偿失D.积累捉襟见肘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可知,本题从第二空入手更快捷,填入词语是对前文的总结,重点分析前句句意。第三步,验证第一空。第二空,由句意可知,填入词语应与“难以承受”相对应。“难以承受”是指没有能力承担、经受。“前途未卜”“得不偿失”明显不合文意,排除A、C。“捉襟见肘”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也没有体现想做而不能做,排除D。“力不从心”表示心里想做某事而力量或能力达不到,符合文意。第一空,“努力”填入符合文意。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巨大的经营风险令保险公司难以承受”可知,“大面积开发和经营这类产品显得________”应体现“自身能力不够”的含义。A项“前途未卜”指将来的光景如何难以预测;C项“得不偿失”指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二者均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和C项。B项“力不从心”指心里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够;D项“捉襟见肘”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也可比喻资金、物质条件,以及能力上的匮乏或欠缺。两者均符合文意。第二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全方位……仅靠保险业自身的________还不够”可知,此处要表达的是仅靠保险业自身的行动还不行,B项“努力”指把力量尽量使出来,符合文意。D项“积累”侧重逐渐聚集,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实词和成语的混搭。第二空,题干的意思是因为全方位开发风险保障产品存在巨大的经营风险令保险公司难以承受,因此单靠保险业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力不从心”表示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符合语境,B项当选。“前途未卜”是指不知道未来发展如何,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得不偿失”指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此处题干中没有提及损失,排除C项。“捉襟见肘”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的一种客观状态,并不能体现出文段中主观上想要开发但是能力不足以及难以承受风险之意,排除D项。第一空,代入验证,自身的努力搭配合适。

故正确答案为B。22.事关重大而又十分紧急,要求以最快速度形成、运转和办理的公文是:A.特急公文B.紧急公文C.加急公文D.平件公文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知识。第二步,按办理的紧急程度划分,公文分为特急公文、加急公文、常规公文(平件)。特急公文,是指事关重大而又十分紧急,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形成、运转和办理的公文。A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因此,选择A选项。B项:公文按办理的紧急程度分为特急公文、加急公文、常规公文(平件)。特急和加急的公文都属于紧急的公文,但是没有紧急公文这种分类。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C项:加急件:内容重要并紧急,需打破工作常规优先迅速传递处理的公文。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D项:平件公文,是指可以按正常速度形成、运转和办理的公文。但平件公文也要及时办理。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23.总结是一种立足现实、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一种文体,多使用第三人称,偶尔用第一人称。(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总结。总结的含义:总结是对规定的时限内的某项工作加以回顾、分析研究,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的认识,明确今后实践的方向,把这些内容系统化、条理化,形成文字的公文。总结多使用第一人称。故表述错误。24.左边的立体图形是由①、②和③组成的,下列哪项可以填入问号处?A.AB.BC.CD.D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立体拼合。观察题干给出的图形可知,图形可分为3层,由上至下第一层有2个小立方体,第二层有8个小立方体,共2排,第三层有10个小立方体,共3排。图①共有2层,最上层有2个小立方体,可以拼在多面体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如下图所示),则题干多面体第二层还剩余1个小立方体,第三层还剩余10个小立方体。图②共有2层,可以拼在多面体的第二层和第三层(如下图所示),则题干多面体仅第三层还剩余7个小立方体。根据凹凸一致原则对立体图形进行拼合可知,第三层应有3排,对应B项。具体拼合方式如下图所示,左侧立体图形可以由图①、②以及B项拼合而成。故正确答案为B。25.高血压:传染病

A.蝙蝠:哺乳动物B.黄梅戏:京剧C.鲫鱼:两栖动物D.计算机:电脑硬件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高血压不是一种传染病,且高血压是一种疾病,传染病是一类疾病。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二者为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黄梅戏和京剧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鲫鱼不是两栖动物,且鲫鱼是一种动物,两栖动物是一类动物,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D项:电脑硬件是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二者为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26.下列节气不在春季的是:A.谷雨B.惊蛰C.清明D.寒露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第二步,春天,又称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指立春至立夏期间,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因此,选择D选项。2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体现了下列哪种经济学原理:A.口红效应B.棘轮效应C.隧道效应D.二八定律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学原理知识。第二步,棘轮效应,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由此可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体现了棘轮效应。因此,选择B选项。A项:“口红效应”是指因经济萧条而导致口红热卖的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也叫“低价产品偏爱趋势”。A项排除。C项:“隧道效应”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不平等程度的忍耐力较高的现象,一般指大股东通过“隧道”等不易察觉的方式侵占小股东利益。C项排除。D项:“二八定律”又名80/20定律、帕累托法则、不平衡原则等,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及企业管理学等。二八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D项排除。28.2013年8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

)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A.消费税B.所得税C.印花税D.增值税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经国务院批准,自2013年8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A项错误,消费税是以消费品的流转额作为征税对象的各种税收的统称。B项错误,所得税是指对所有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总称。C项错误,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行为所征收的一种税。D项正确,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故正确答案为D。29.盈亏平衡点法中的分析要素不包括(

)。A.业务量B.成本C.利润D.业务类型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A、B、C项正确,盈亏平衡点又称零利润点、保本点、盈亏临界点、损益分歧点、收益转折点。通常是指全部销售收入等于全部成本时(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的产量。故盈亏平衡点法中的分析要素包括业务量、成本和利润。D项错误,盈亏平衡点法不考虑业务类型。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30.白色农业是指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基础,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手段开发微生物资源的工程农业,它是通过优化配置微生物资源,利用微生物惊人的繁殖生产能力,在工厂化条件下生产人类及动植物所需营养品和保健品的新型农业。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白色农业的是:A.使用各种农业废料制成蛋白饲料B.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水稻新品种C.农业生产中应用细菌、真菌制成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D.应用科学技术措施,形成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的高效农业群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题干给出了白色农业的定义,分析出定义的要点,结合要点选择不属于白色农业的一项。白色农业的定义要点:①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基础;②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手段开发微生物资源。A项的制成蛋白饲料、B项的转基因技术、C项的细菌真菌,均体现了定义要点。D项,因地制宜,并未用到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或基因工程,不符合定义要点。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基础;②用基因工程等手段开发微生物资源的工程农业;③优化配置微生物资源,利用微生物惊人的繁殖生产能力。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农业废料制成蛋白饲料,可以作为动物饲料,属于“以蛋白质工程为基础”和“用基因工程等手段开发微生物资源的工程农业”,符合定义;B项:转基因技术培育水稻新品种,属于“以细胞工程为基础”和“用基因工程等手段开发微生物资源的工程农业”,符合定义;C项:应用细菌、真菌制成杀虫剂等,是利用微生物进行生产,属于“以蛋白质工程、酶工程为基础”以及“用基因工程等手段开发微生物资源的工程农业”,符合定义;D项: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的农业群,只是考虑因地制宜的传统农业种植形式,不属于“开发微生物资源的工程农业”,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查找关键词。定义关键词:1.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基础;2.利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手段;3.利用微生物资源。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使用农业废料制成蛋白饲料属于利用蛋白质工程进行生产,与定义关键词1相符,满足定义要件,排除;B项: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新品种,与定义关键词2相符,满足定义要件,排除;C项:应用细菌、真菌属于利用微生物进行生产,与定义关键词3相符,满足定义要件,排除;D项:未涉及到定义中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等高科技手段,仅从因地制宜的角度进行科学规划,不属于题干定义范围,当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31.大学教授张老师发表的一篇关于扶贫的论文被某杂志社收录,则该论文的著作权归:

A.张老师

B.杂志社

C.国家版权局

D.张老师所在大学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著作权知识。

第二步,根据《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题干中强调张老师是论文的作者,著作权属于作者即张老师。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根据《著作权法》第十四条,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为汇编作品,其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题干中杂志社是收录方,但著作权仍是作者即张老师。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国家版权局是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著作权管理工作。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D项:根据《著作权法》第十六条,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题干中并未涉及到职务作品,所以著作权属于张老师,学校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32.研究者称,可爱的人真诚善良,平和亲切,他们会让对方放下

,更愿意与之交朋友,适当地在家人和朋友面前学句夸张的“可爱语”,偶尔穿一次可爱的衣服,能让人显得有童趣,但如果一味地脱离年龄,刻意装可爱,只会是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骄傲事倍功半B.自卑削足适履C.成见东施效颦D.戒备适得其反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从第二空入手,根据“但”表转折,可知前后语义相反,前面说偶尔装可爱可让人显得童趣,带来好处,故横线后应该表达刻意装可爱带来的消极影响,D项“适得其反”指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符合文意。A项“事倍功半”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大,收效小,反义词是“事半功倍”,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削足适履”比喻不合理地迁就现成条件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语意不符,排除;C项“东施效颦”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文段没有提及“模仿别人”,排除。第一空代入验证,“放下戒备”搭配恰当,且与后文“愿意与之交朋友”形成对应,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做一个善良可爱女人》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语义。第二步,从第一空入手分析,“戒备”用于陌生人之间交朋友的语境最恰当,初步确定答案D。第三步,辨析第二空四个成语语义,明确此处表达的是过度装可爱会起到过犹不及的反作用,确定答案。第一空,句中说的是可爱的人更有亲和力,更容易让别人放下对陌生人的警惕之心,愿意与之交朋友,D项“戒备”填入最恰当。分析第二空验证答案。文意为偶尔、适当地在家人、朋友面前扮可爱能让人显得有童趣,但一味地脱离年龄来装可爱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事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削足适履”比喻不合理的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东施效颦”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三者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适得其反”指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契合句意。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由“但”可知,该空应与“能让人显得有童趣”语义相反,即刻意装可爱反而得不到好的结果。A项“事倍功半”指花费精力多,成效并不好;B项“削足适履”指不合理地迁就;C项“东施效颦”指盲目模仿。三者均无法体现“反而得不到好的结果”的语义,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和C项。D项“适得其反”指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符合语境。答案锁定D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一空。“放下戒备”是常用搭配,且与“更愿意与之交朋友”相呼应,符合语境。因此,选择D选项。33.如今,人工智能已经度过了最初的萌芽阶段,正在迅速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边界也在不断变化和扩展。比如,人们最初会为计算器的计算速度惊诧,将其视作智能,但现在它不过是小学生都能使用的辅助工具。正如《2030年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报告中所说,人工智能正在形成一种“人工智能效应”,它“总会将一种新技术带入人们的生活,而一旦人们习惯了这种技术,它便不再被认为是人工智能”。或许,人工智能并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而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姿态存在。从这一层面上来说,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人工智能的边界正日益扩展B.人工智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C.人工智能时代早已来临D.新技术才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标志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横线在结尾,表示总结作用。文段首句论述人工智能不断渗透和扩展到人们的生活中,接着通过“比如”“正如”举例说明。尾句出现“不是······而是”,重点是“而是”之后的内容,强调人工智能是“润物细无声”的存在,“从这一层面上来说”提示总结,即人工智能在生活中早已存在,故对应C项。A项“边界正日益扩展”对应首句,且表述片面,排除。B项“时效性”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D项强调“新技术”对于人工智能的作用,而文段强调人工智能“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人工智能时代早已来临

它何时超越人类?》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文语境。文段先指出人工智能正迅速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边界也在不断变化和扩展,后文进行举例论证,然后引用报告的观点,最后强调人工智能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姿态存在。尾句总结全文,应该与文段首句的“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相照应,强调人工智能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了。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34.一次考试,班长做完试卷说:“这次试题不难,我们班同学都能及格(大于等于60分)。”考试结果出来发现,班长的话前半句是对的,后半句是错误的。那么关于这次考试的描述,下列哪项必然真实?A.这次考试不难,多数同学成绩在60分以上B.这次考试肯定有同学没有及格C.这次考试不难,肯定有同学成绩超过80分D.这次考试很难,有些人在60分以下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关键词“……都能……”,确定为集合推理。第二步,进行推理。前半句“这次试题不难”是对的;

后半句“我们班同学都能及格”是错的,则其矛盾必然为真,即“有的同学没有价格”为真,也就是:有的同学在60分以下。A项:由“有的同学在60分以下”无法推出有多少同学在60分以上,排除;B项:该项与“有的同学没有价格”意思一致,可以推出;C项:由“有的同学在60分以下”无法推出有没有同学在80分以上,排除;D项:根据已知条件,可知这次考试不难,说法错误,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35.当然,想象并不是凭空________的。丰富的想象来源于知识的广博和平时对生活深入、细致的观察。观察就要用专业的角度去关注、________周围的事物,有意识地汲取、思索、分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杜撰体验B.虚构体味C.捏造体会D.臆造体察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可知,本题从第二空入手更快捷,填入词语与“事物”搭配,从词语的用法进行判断。第三步,再看第一空,辨析备选词的差异,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先看第二空,“体味”“体会”与“事物”搭配不当,可排除B、C。再看第一空,“杜撰”虽有虚构、臆造之意,但其常与“人物”“故事”等搭配,与“想象”搭配不当,排除A。“臆造”指凭主观意想编造,符合“想象”的特点。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观察就要用专业的角度去关注、________周围的事物,有意识地汲取、思索、分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可知,两个分句均是对“观察”一词的具体阐释,因此,第二空应照应“观察”。A项“体验”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B项“体味”指仔细体会;C项“体会”指体验领会,三者均无“观察”的含义,排除A项、B项和C项。D项“体察”指体验和观察,符合文意。答案锁定D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一空。“臆造”指凭主观的想法编造,符合文意,且该词和“凭空”是惯用搭配。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空,“凭空捏造/臆造”都是比较常见的搭配,杜撰和虚构都含有“凭空编造”的概念,排除A、B两项。第二空,根据文段,想象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观察就要用……”且空白处与“关注”一词构成并列关系,应意思相近,也应有“看”的意思。D项“体察”指体会和观察,具备“看”的意思;C项“体会”指体验领会,体现不出“看”的意思,故D项“体察”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D。36.学校规定上午8时到校,小明去上学,如果每分钟走60米,可提早10分钟到校;如果每分钟走50米,可提早8分钟到校。小明由家到学校的路程是(

)米。A.680B.600C.500D.450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基本行程类,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设小明由家到学校的路程为x,则可列方程:(x÷50)-(x÷60)=10-8,解得x=600(米)。因此,选择B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基本行程类,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设小明到学校原计划用时x分钟,可得60(x-10)=50(x-8),解得x=20(分钟),则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为60×(20-10)=600(米)。因此,选择B选项。37.元素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它们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个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分解,并且能构成一切物质。原子是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的名称,是单独存在、保持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B.空气由各种细小的原子构成C.具有不同数量质子的原子不是同一类元素D.一氧化碳分子(CO)由一个氧元素和一个碳元素构成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元素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他们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个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分解,并且能构成一切物质;②原子是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③分子由原子构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的名称,是单独存在,保持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该项不符合“原子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不符合定义;B项: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等构成的混合物,氧气、氮气等分子均可在化学反应中分割,该项不符合“原子是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不符合定义;C项:定义关键信息“元素的原子中每一个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即具有不同数量质子的原子不是同一类元素,符合定义;D项:该项不符合“分子由原子构成”,只能说一氧化碳分子(CO)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涉及元素、原子和分子三个定义的内容,要求我们选择正确的一项,需要对题干的三个定义都理解到位。元素定义的关键信息: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个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原子定义的关键信息: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分子定义的关键信息:由原子构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是单独存在、保持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A项,原子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所以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不符合定义。B项,元素能构成一切物质,并且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所以空气不是由各种细小的原子构成的,不符合定义。C项,同一元素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个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所以具有不同数量质子的原子不是同一类元素,符合定义。D项,分子由原子构成,而不是元素,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元素是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元素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个核子具有相同数量的质子”,“原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分解,并且能构成一切物质”,“原子是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的名称,是单独存在,保持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不符合“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不可能是由细小的原子构成,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具有不同数量质子的原子不是同一类元素,符合“元素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个核子具有相同数量的质子”,符合定义,当选;D项:选项不符合“分子由原子构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的名称,是单独存在,保持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一氧化碳分子(CO)应该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38.下面的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是:A.看到非洲草原上角马迁徙的场景,你一定会震撼不已——绵延几公里的角马群如黑色的洪流,一泻千里。B.年关临近,本是商品销售的最佳良机,受次贷危机的影响和欧元的持续走低,今年意大利的市场显得十分萧条,60%的华人企业裹足不前。C.人类向自然毫无节制的索取,造成环境严重污染、资源日益匮乏,这种行为无异于作茧自缚。D.我和汪剑做了四年的室友,对他的经历、性格、爱好都了如指掌,我相信他绝不会出卖朋友。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找出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第二步,辨析选项。B项“裹足不前”意为脚被缠住,不能前进,比喻由于害怕或有顾虑而止步不敢向前,多指主观层面有所顾虑,而选项表达的是华人企业受次贷危机和欧元持续走低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得不停滞不前,故“裹足不前”使用不当。因此,选择B选项。A项:“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句中将角马群比作黑色的洪流,在此考查“一泻千里”的本意,用来形容角马群移动迅速。C项:“作茧自缚”指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比喻做了某事,结果反而使自己受困。文段中指人类无节制的索取造成环境严重污染、资源日益匮乏,让自己受困。D项:“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文段中用来形容我对室友汪剑的情况非常了解。39.行政管理中最经常、最频繁的活动是(

)。A.行政决策B.行政指挥C.行政监督D.行政执行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管理。行政执行是实现行政决策目标的保证,是行政活动中最经常、最频繁的活动,决定着行政管理的成与败,行政执行效果是检验各项行政工作的重要尺度。故正确答案为D。40.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AB.BC.CD.D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考查立体图形位置规律。从第二个图形起,每个图形中的立方体都是由前一个绕竖轴旋转90°得到。故正确答案为D。41.相对于空气和水污染,土壤污染具有隐藏性和滞后性,一旦污染,将严重影响食物、水、空气和生态系统,从而威胁人类健康。________的发展潮流、日益增长的民众需求与刚性趋紧的资源约束之间的巨大矛盾,给世界出了一道难题:如何在高强度________耕地的情况下守住质量“红线”,保证人类的永续发展?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前所未有

开发B.浩浩荡荡

消耗C.势不可挡

利用D.波澜壮阔

发展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该空词语搭配“发展潮流”。C项“势不可挡”来势迅猛,不可抵挡,符合语境。A项“前所未有”指从来没有过的,程度太重,排除A项。B项“浩浩荡荡”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D项“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答案锁定C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二空。“利用耕地”可以搭配。因此,选择C选项。开发:以荒地、矿山、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为对象进行劳动,以达到利用的目的;开拓;发现或发掘人才、技术等供利用。消耗:消散损耗,今多指因使用或受损而逐渐减少。发展: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42.一项工程,甲、乙合作16天完成,乙、丙合作12天完成,丙、丁合作16天完成,如果甲、丁合作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

)A.21B.24C.26D.27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时间类。第二步,赋值工作总量为48(12和16的最小公倍数),则甲、乙效率和为48÷16=3,乙、丙效率和为48÷12=4,丙、丁效率和为48÷16=3,故甲、丁效率和为3+3-4=2。第三步,甲、丁合作完成这项工程需要的时间为48÷2=24(天)。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赋值工程总量为48,则甲乙的效率和为;乙丙的效率和为;丙丁的效率和为。甲与丁的效率和为,甲丁二人合作需要时间天。故正确答案为B。43.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美国海军在波斯湾北部从一艘即将沉没的货船上营救了6名船员。B.有没有人乱扔垃圾,是环境是否干净的重要条件。C.她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教了20多年书的老师。D.图书馆添加了许多教科书参考资料,例如《简爱》、《家》、《春》、《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找出没有语病的一项。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无语病。B项搭配不当,应该把“条件”改为“因素”,排除B项。C项语序错误,应改为“她是一位教了20多年书的非常有经验的老师”,排除C项。D项主谓搭配不当,应该把“添加了”改为“有”,排除D项。因此,选择A选项。44.据《朝日新闻》网站报道,2019年5月1日(

)即位,拉开了日本令和时代的序幕。A.德仁B.明仁C.文仁D.裕仁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2019年5月1日,继日本明仁天皇日前退位后,德仁皇太子即位,成为第126代天皇,日本正式进入“令和”时代。故正确答案为A。45.某商店销售两种饮料,每瓶售价3元。当两种饮料各售出1瓶时,其中一瓶获利20%,另外一瓶亏损20%,则该商店:A.赚0.25元B.亏0.25元C.赚0.1元D.不亏不赚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属于利润率折扣类。第二步,根据“一瓶获利20%”可得,这一瓶的成本为=2.5元;根据“另外一瓶亏损20%”可得,这一瓶的成本为=3.75元。第三步,商店的盈利为(3+3)-(2.5+3.75)=-0.25元,即各售出1瓶时亏损0.25元。因此,选择B选项。46.小鸟∶飞翔∶天空A.大地∶种植∶高粱B.蟋蟀∶欢叫∶草丛C.蝴蝶∶夏荷∶飞舞D.山坡∶爬山∶青藤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小鸟”在“天空”中“飞翔”,三者属于动物、行为和活动场所的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大地”不是动物,排除;B项:“蟋蟀”在“草丛”中“欢叫”,三者属于动物、行为和活动场所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蝴蝶”在“夏荷”上“飞舞”,但“夏荷”与“飞舞”二者词语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D项:“山坡”不是动物,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47.有学者预计,某国今年将实现16.78万亿的财政支出,同比增速约为10.6%。而该国上半年实际支出为7.73万亿,由此估算下半年财政支出增速约为9.7%。得出这一结论的前提是:A.上半年的实际支出增速超过10.6%B.全年的财政支出增速多年持续下降C.下半年财政支出占全年的比重持续下降D.下半年财政支出增速多年持续下降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下半年财政支出增速约为9.7%。论据:今年全年增速约为10.6%。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论据。上半年的实际支出增速超过10.6%,而今年全年增速约为10.6%,所以下半年的增速小于10.6%,具有加强作用。B项:无关选项。全年的财政支出增速多年持续下降和论点下半年财政支出增速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不明确项。下半年财政支出占全年的比重持续下降,但是不能确定是否下降到论点中所说的9.7%,不具有加强作用,排除。D项:无关选项。下半年财政支出增速多年持续下降和论点下半年财政支出增速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混合增长率中整体增长率位于部分增长率之间48.①飞铲②踢球③过人④治疗⑤扭伤A.①②③④⑤B.②⑤③①④C.③①⑤②④D.②③①⑤④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尾句应从④⑤中选择。比较可知,应该先“扭伤”,然后“治疗”,所以尾句为④,排除A项。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首句应从②③中选择。只有先“踢球”才能“过人”,所以首句为②,排除C项。第三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确定③⑤的顺序,只有先“过人”才能“扭伤”,所以③在⑤前面,排除B项。因此,选择D选项。49.据统计,美国大约有2000万人受螨虫过敏之扰。某大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物种,美国东部和西海岸是螨虫的乐土,而西部内陆则是螨虫的地狱。因为螨虫只能生活在潮湿环境下。对此,专家建议,“如果你对螨虫过敏,住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干燥和高海拔地区,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有效支持上述专家建议?(

)A.住在美国西部内陆地区的对螨虫过敏人士数量要比居住在美国东部的多得多B.从潮湿地区搬到干旱地区的床垫、毯子和家具也会滋生螨虫C.很多对螨虫过敏的人士都表示他们在美国西部内陆出差期间过敏症状减轻了D.通过用防过敏罩子包裹床垫和毯子,每周更换床单,能有效抑制螨虫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如果你对螨虫过敏,住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干燥和高海拔地区,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论据:某大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物种,美国东部和西海岸是螨虫的乐土,而西部内陆则是螨虫的地狱。因为螨虫只能生活在潮湿环境下。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题干论点讨论的是螨虫过敏之后住哪儿更好,选项讨论的是住在哪儿的人对螨虫过敏多,讨论话题不一致,无关项,排除;B项:指出潮湿地搬到干旱地的家具等用品会滋生螨虫,因此搬到干燥和高海拔地区可能也无法避免螨虫侵扰,无法支持,排除;C项:通过列举螨虫过敏的人士在美国西部内陆出差期间过敏症状减轻的例子,来说明该地区确实可以抑制螨虫过敏,属于补充论据,可以加强,当选;

D项:指出通过用防过敏罩子包裹床垫和毯子以及每周更换床单等方式能有效抑制螨虫,但是论点讨论的是干燥和高海拔地区能否避免螨虫过敏,二者讨论的话题不一致,属于无关选项,无法加强,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如果对螨虫过敏,住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干燥和高海拔地区,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论据:螨虫只能生活在潮湿地区。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选项只是东西地区患螨虫过敏人数的比较,选项中这些螨虫过敏的人患病原因不明,与论点中螨虫过敏应住在哪里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不明确项。通过该项无法确定螨虫是在潮湿地区还是干旱地区滋生的,不具有加强作用,排除。C项:增加论据。通过举例说明干燥和高海拔地区确实对螨虫有所抑制,具有加强作用。D项:无关选项。选项说明通过换床单可以抑制螨虫的,与干燥和高海拔地区能否抑制螨虫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专家建议的一项,首先需要明确题干的论证过程,即准确找到论据和论点。本题最后一句话为论点,即专家的建议,其他内容为论据。专家的建议:对螨虫过敏的人适合住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干燥和高海拔地区。A项没有涉及两个地方居住人数差异的原因,不明确这些人是不是因为干燥或高海拔才选择住在美国西部内陆地区的,不能支持专家的建议。B项指出从潮湿地区搬到干旱地区后,一些物品也会滋生螨虫,因此让这些对螨虫过敏的人士住在干燥地区仍可能导致他们过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专家的建议。C项很多对螨虫过敏的人到美国西部内陆出差期间过敏症状减轻了,说明了美国西部内陆确实对降低螨虫过敏有一定的作用,支持了专家建议。D项提出了另一个抑制螨虫的方法,但无法说明专家的建议有没有效果,为无关项。故本题选C。50.潜水病出现过多个不同病名,原因是:A.出现时间不同B.症状表现不同C.命名医生不同D.病因认识不同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段中:“以现代医学的观点说,潜水病就是‘氮过量病’”。第二段中:“体内气泡集中在关节,随着症状的加剧,不得不靠弯腰来缓解腰背部异常的酸痛。这时他们的体态特别像当时一些女演员喜欢摆出‘翘屁股病’”。最后一段中:“有了一个统一的名字‘减压病’,及时吸氧和高压舱治疗已经能有效控制这种疾病。”可见,由于对病因的认识不同有多个不同的病名。

故正确答案为D。51.下列关于日食和月食说法正确的是:A.日食和月食的出现,与月球和地球的影子有直接的关系B.日食和月食的出现,与月球和地球的自转有关C.日食发生时,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中间D.月食发生时,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中间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第二步,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