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公开招考40名社区工作者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02月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公开招考40名社区工作者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02月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公开招考40名社区工作者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02月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公开招考40名社区工作者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02月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公开招考40名社区工作者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023年02月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公开招考40名社区工作者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一.参考题库(共1000题)1.正式沟通中(

)是在传统组织内最主要的沟通流向,一般以命令方式传达上级组织或其上级所决定的政策、计划、规定之类的信息,有时频发某些资料供下属使用等等。A.上向沟通B.下向沟通C.外向沟通D.横向沟通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A项错误,上向沟通主要是下属依照规定向上级所提出的正式书面或口头报告。除此以外,许多机构还采取某些措施以鼓励向上沟通,例如意见箱、建议制度、以及由组织举办的征求意见座谈会、或态度调查等等。有时某些上层主管采取所谓“门户开放”政策,使下属人员可以不经组织层次向上报告。但是据研究,这种沟通也不是很有效的,而且由于当事人的利害关系,往往使沟通信息发生与事实不符或压缩的情形。B项正确,下向沟通是在传统组织内最主要的沟通流向。一般以命令方式传达上级组织或其上级所决定的政策、计划、规定之类的信息,有时颁发某些资料供下属使用等等。如果组织的结构包括有多个层次,则通过层层转达,其结果往往使下向信息发生歪曲,甚至遗失,而且过程迟缓,这些都是在下向沟通中所经常发现的问题。C项错误,正式沟通中没有这种沟通流向。D项错误,横向沟通主要是同层次,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在正式沟通系统内,一般机会并不多,若采用委员会和举行会议方式,往往所费时间人力甚多,而达到沟通的效果并不很大。因此,组织为顺利进行其工作,必须依赖非正式沟通以辅助正式沟通的不足。正式沟通的优点是:沟通效果好,比较严肃,约束力强,易于保密,可以使信息沟通保持权威性。重要的消息和文件的传达,组织的决策等,一般都采取这种方式。其缺点在于,因为依靠组织系统层层传递,所以很刻板,沟通速度很慢,此外也存在着信息失真或扭曲的可能。故正确答案为B。2.有研究者对喝葡萄酒以及滴酒不沾的人进行了调查发现,与滴酒不沾的人相比,喝葡萄酒的人患抑郁症的几率低32%。因而研究者认为,葡萄酒可降低抑郁症患病率。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A.与滴酒不沾的人相比,喝白酒的人患抑郁症的几率低50%B.全世界抑郁症患病率最高的地区,恰好是几乎所有成年人都饮用葡萄酒的地区C.葡萄酒中含有刺激大脑活性、提高神经兴奋性的成分D.患有抑郁症的人常会借酒消愁,葡萄酒饮用量显著增多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最能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喝葡萄酒可降低抑郁症患病率。论据:与滴酒不沾的人相比,喝葡萄酒的人患抑郁症的几率低32%。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该选项论述的是喝白酒的人患抑郁症的几率,与论点“喝葡萄酒可降低抑郁症患病率”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增加反向论据。患病率最高的地方恰好几乎所有人都饮用葡萄酒,举例说明喝葡萄酒不能降低抑郁症患病率,具有削弱作用。C项:无关选项。葡萄酒中含有刺激大脑活性,提高神经兴奋的成分,但是大脑活性、神经兴奋与抑郁症病率无明显联系,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无关选项。该项论述的是人患抑郁症后借酒浇愁,葡萄酒饮用量显著增多,与论点葡萄酒降低抑郁症病率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3.5,13,25,41,(

),85A.65B.61C.62D.70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第二步,做差如图所示:差数列是一个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则下两项为16+4=20,20+4=24,所求项为41+20=61,验证61+24=85,满足规律。因此,选择B选项。4.纸∶草A.火药∶硝石B.磁石∶石头C.树皮∶细胞D.酱油∶蚕豆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纸”可以以“草”为原材料制作,也可以用其他原材料,比如树木,“草”不是造“纸”的必需原材料,二者属于原材料与成品的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硝石”是制作“火药”的主要原材料,而且是必需原材料,排除;B项:“磁石”是“石头”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C项:“细胞”是“树皮”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排除;D项:“酱油”可以以“蚕豆”为原材料酿制,也可以用其他原材料酿制,比如黄豆,“蚕豆”不是酿制“酱油”的必需原材料,二者属于原材料与成品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5.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一个人如果获得了成功,什么好事都会找到他头上。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马太效应现象的是(

)。A.小刘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市“十佳劳动模范”B.小李获得了奖学金,老师决定把“优秀学生”奖也发给他C.老吴因病在床,领导减免他工作的同时,还给他慰问金D.老梁给妻子买了一副耳环,顺便也给女儿买了一对手镯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一个人如果获得了成功,什么好事都会找到他头上”。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小刘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市“十佳劳动模范”,荣誉并没有再增加,不符合“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一个人如果获得了成功,什么好事都会找到他头上”,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小李已经获得了奖学金,老师决定把“优秀学生”奖也发给他,会让他得到更多好处,符合“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一个人如果获得了成功,什么好事都会找到他头上”,符合定义,当选;C项:领导减免老吴的工作并给慰问金是因为老吴卧病在床,并非老吴在获得成功后又得到更多,不符合“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一个人如果获得了成功,什么好事都会找到他头上”,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老梁给妻子买了一副耳环,给女儿买了一对手镯,不存在获得成功后又得到更多的情况,不符合“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一个人如果获得了成功,什么好事都会找到他头上”,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6.¤∞¥¤&∞∑∞∑A.28@2@8U8UB.⊙♀∮⊙△♀Φ♀ΦC.&#¤&¥#¥#¥D.↓A→↓∑A∩AN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要选的是与题干的一串字符最为相似的一项,可将题干和选项所给字符转化为字母表示,通过比对进行选择。题干字符串的排列规律:ABCADBEBE。A项字符串的排列规律:ABCACBDBD,与题干关系不一致。B项字符串的排列规律:ABCADBEBE,与题干关系一致。C项字符串的排列规律:ABCADBDBD,与题干关系不一致。D项字符串的排列规律:ABCADBEBF,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故本题选B。7.参加竞聘上岗人员本着自愿的原则,根据(

)情况,选择申报竞聘岗位。A.岗位的好坏和本人的实际B.岗位要求的条件和本人的实际C.岗位要求的条件和本人的爱好D.岗位要求的能力和本人的实际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知识。第二步,根据《事业单位人员竞聘上岗实施方案》,参加竞聘上岗人员本着自愿的原则,根据岗位要求的条件和本人的实际情况,选择申报竞聘岗位。因此,选择B选项。8.柠檬对(

)相当于(

)对厨房。A.薄荷;炒锅B.酸爽;耐用C.水果;砧板D.橙子;油炸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逐一代入选项。A项:柠檬是一种水果,薄荷是一种药用植物,两者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在厨房里面使用炒锅,二者为地点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柠檬具有酸爽的属性,厨房具有耐用的属性,前后逻辑关系一致,但两词顺序相反排除;C项:水果里面包含柠檬,两者为包容关系,厨房里面包含砧板,两者为包容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D项:柠檬和橙子都是水果,两者为反对关系;在厨房里面可以进行油炸,两者为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9.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①雨中登泰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吗?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③南飞的北雁也是那背井离乡的人儿,把无穷的思念留在一路的旅程之中。A.反问

对偶

拟人B.疑问

对偶

通感C.反问

对比

拟人D.疑问

对比

通感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①句“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吗?”体现反问的修辞手法。故排除B项和D项。第二步,对偶指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手法。②句“春蚕”对“蜡炬”,“到死”对“成灰”,“丝方尽”对“泪始干”,故为对偶修辞手法。排除C项。第三步,③句将“北雁”比作“背井离乡的人儿”,为拟人修辞手法。因此,选择A选项。对比: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通感: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10.某夏令营中男女人数比例为3∶2,又分为A、B、C三组,且人数之比为10∶8∶7。A组男女人数之比为3:∶1,B组男女人数之比为5:∶3,则C组男女人数之比为:A.3:∶1B.4:∶9C.5:∶9D.5:∶8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赋值法解题。第二步,根据“A组男女人数之比为3:∶1”,赋值A组男生人数为30,则女生人数为10,总人数为40。根据“人数之比为10∶8∶7”,于是A组总人数占夏令营总人数的=,则总人数为40÷。B组的人数分别为100×=32;夏令营中男、女生总人数分别为100×=60、100×=40。第三步,因为“B组男女人数之比为5:∶3”,于是B组男、女生人数分别为32×=20、32×=12。所以C组男、女生人数分别为60-30-20=10、40-10-12=18,人数比例为10∶18=5∶9。因此,选择C选项。11.某单位有78个人,站成一排,从左边向右数,小王是第50个,从右边向左数,小张是第48个,则小王和小张之间有多少人?(

)A.16B.17C.18D.20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假设队列从左向右依次编号为1-78号,则小王为第50号。因小张是从右向左的第48个,他的左边还有人,则小张应为第31号。两人中间包含32-49号,共计人。故正确答案为C。12.①走上工作岗位②大学毕业③考上大学④十年寒窗⑤继续努力学习A.⑤④③②①B.④③⑤②①C.④③②⑤①D.④③①②⑤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④⑤中选择。应该先“十年寒窗”,再“考上大学”,上了大学之后“继续努力学习”,即首句应为④,排除A项。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确定尾句应从⑤①中选择。先有“继续努力学习”,才能“大学毕业”,最终“走上工作岗位”,即尾句应为①,排除D项。第三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确定第三句应从②⑤中选择。先有“继续努力学习”,才能“大学毕业”,所以⑤在②之前,排除C项。因此,选择B选项。13.(

)对于家具相当于花岗岩对于(

)A.书桌石膏B.家电岩石C.木材雕塑D.房间石矿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需要结合代入排除法进行解题,将选项中的词项依次代入题干括号中,构成两组词项,并分析这两组词项的关系,前后关系一致的即为正确答案。A项,书桌是一种家具,花岗岩和石膏都是矿石,前后关系不一致。B项,家电和家具是并列关系,花岗岩是一种岩石,前后关系不一致。C项,木材是制作家具的原材料,花岗岩是制作雕塑的原材料,前后关系一致。D项,家具放在房间里,石矿里出产花岗岩,前后关系不一致。故本题选C。14.电脑的输入设备就是电脑从外界获取信息的设备。我们通过输入设备向电脑发命令、输入资料。在下列设备中不属于电脑输入设备的一项是:A.键盘和鼠标B.扫描仪C.数码相机D.打印机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电脑从外界获取信息的设备;②通过输入设备向电脑发命令、输入资料。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键盘属于字符输入设备,鼠标属于图形输入设备,均能向电脑发命令、输入资料,符合定义;B项:扫描仪属于图像输入设备,能向电脑发命令、输入资料,符合定义;C项:数码相机属于图像输入设备,能向电脑发命令、输入资料,符合定义;D项:打印机是输出设备,它将计算机的处理结果打印在纸上,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输入设备是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和信息的设备。是计算机与用户或其他设备通信的桥梁。输入设备是用户和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装置之一。键盘,鼠标,摄像头,扫描仪,光笔,手写输入板,游戏杆,语音输入装置等都属于输入设备。输入设备(InputDevice)是人或外部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的一种装置,用于把原始数据和处理这些数的程序输入到计算机中。计算机能够接收各种各样的数据,既可以是数值型的数据,也可以是各种非数值型的数据,如图形、图像、声音等都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输入设备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存储、处理和输出。计算机的输入设备按功能可分为下列几类:1、字符输入设备:键盘;2、光学阅读设备:光学标记阅读机,光学字符阅读机;3、图形输入设备:鼠标器、操纵杆、光笔;4、图像输入设备:摄像机、扫描仪、传真机;15.下列不是描写离别之情的诗句有:A.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参考答案:AB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A项:“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出自北宋诗人李觏的《乡思》。其意为:“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法看到我的家。”这两句,把思家的愁苦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是描写离别之情的诗句。A项错误,但符合题意。B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其意为:“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表达了浓厚的思乡情绪,不是描写离别之情的诗句。B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杜甫《春望》。其意为:“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破碎的感伤,也没有表现出离别之情。D项错误,但符合题意。因此,选择ABD选项。C项:“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唐朝诗人董适的《别董大二首》,是与其朋友离别之时所作之诗。其意为:“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为描写离别之情的诗句。C项正确。16.柳絮:杨花(

)A.松子:榆钱B.月华:幽兰C.芙蓉:荷花D.菊花:银甲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杨花,据《辞源》解释为“柳絮”,古代诗词中“杨柳”意象不是指杨树和柳树两种树,而是特指柳树,故杨花是专指柳絮,二者是全同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松子是松科植物红松等的种子,榆钱为榆科植物榆树的翅果,二者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月华指的是月光、月色,幽兰是一种花,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水旦草、芙蓉等,所以芙蓉与荷花,二者是全同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D项:菊花是一种花,银甲为银制的假指甲,套于指上,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17.云对于(

)相当于(

)对于风A.天空山峦B.雨空气C.水汽雪D.积雨云台风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本题考查形式为填空式,首先考虑逐一代入选项,判断前后逻辑关系是否一致。第二步:逐一代入选项A项,云位于天空中,但是山峦并不是位于风中,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B项,云里的水汽达到一定程度形成雨,空气的流动形成风,均为前一事物在某种条件下会变成后一个事物,前后逻辑关系一致。C项,“云和水汽”与“雪和风”没有必然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D项,积雨云是云的一种,但是风并不是台风的一种,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故正确答案为B。18.近年来,虽然全球主要国家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都在增加,但并不代表甲状腺癌与碘营养状况之间存在关系。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结论所假设的?A.当前甲状腺癌的“流行”部分归因于甲状腺筛查的普及B.高分辨率B超的广泛应用使得隐匿癌或微小癌能够被准确诊断C.这些甲状腺癌发生率增加的国家,既有碘摄入量增加的,也有稳定或下降的D.近20年来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居民的碘营养状况趋于稳定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假设”,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甲状腺癌与碘营养状况之间不存在关系。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指出甲状腺癌流行是由于甲状腺筛查的普及,与论点无关,排除;B项,无关选项。指出高分辨率B超使得癌症更好被确诊,与论点无关,排除;C项,补充前提。指出甲状腺癌发生率增加的国家,居民碘的摄入量有增有减,表明居民碘的营养情况与甲状腺的增加并没有什么关系,加强论点,可以作为前提,当选;D项,不明确项。指出近20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居民的碘营养状况趋于稳定,但这些居民是否发生甲状腺癌无法确定,与论证过程无关,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近年来,虽然全球主要国家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都在增加,但并不代表甲状腺癌与碘营养状况之间存在关系。论据:无。本题只有论点,没有论据,且问题为“假设”,优先考虑必要条件。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该项说的是甲状腺癌“流行”的部分原因,而论点说的是甲状腺癌与碘营养状况的关系,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B项:该项说的是隐匿癌或微小癌能够被准确诊断,无法判断是否包括甲状腺癌,与论点无关,排除;C项:该项说的是甲状腺癌发生率增加的国家,碘摄入量情况不同,证明了甲状腺癌与碘营养状况之间不存在关系,且如果各国碘摄入量变化情况相同,就能够得到甲状腺癌与碘摄入量存在关系,此时论点无法成立,即该项是论点成立的必要条件,当选;D项:该项说的是近20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居民的碘营养状况趋于稳定,但没有提及这些居民甲状腺癌发生率的变化,不明确项,无法加强,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19.自动启停系统通过控制汽车的发动机,在车辆短时间停止时熄火、需要继续前进时再自动启动,从而达到省油的目的。随着自动启停系统的快速发展,但是自动启停系统也提高了车辆的制造和维护成本。另外也有许多消费者因为不喜欢车辆反复启动的震动而选择关闭自动启停系统。由此可以推出:A.消费者购买带有自动启停系统的车辆是为了省油B.若其他配置相同,则带有自动启停系统的车辆更昂贵C.车辆的自动启停系统是因为油耗规定而被强制安装的D.许多安装自动启停系统的车辆在现实中并没有更省油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题干并没有说明消费者购买带有自动启停系统的车辆的目的是什么,无法推出。B项:结合题干“自动启停系统也提高了车辆的制造和维护成本”,说明带有自动启停系统的车辆成本更高,但成本更高不代表售价更昂贵,无法推出。C项:题干并未说明自动启停系统安装是否是强制,也没有说明安装的原因,无法推出。D项:结合题干最后一句“也有许多消费者因为不喜欢车辆反复启动的震动而选择关闭自动启停系统”,说明许多安装自动启停系统的车辆在现实中并没有使用该系统,也就没有更省油,可以推出。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日常结论题,根据题干信息逐一分析选项。A项:题干第一句指出自动启停系统可以达到省油的目的,但是没有提及消费者购买带有这种系统的车辆是出于什么目的,无法推出,排除;B项:题干第二句指出自动启停系统提高了车辆的制造和维护成本,但是制造和维护成本高不代表车辆价格更昂贵,偷换概念,无法推出,排除;C项:题干中没有提及自动启停系统是因为何种原因而被要求安装,无中生有,无法推出,排除;D项:题干第一句指出自动启停系统可以达到省油的目的,同时最后一句也提到很多消费者会选择关闭自动启停系统,说明在现实中有些安装了该系统的车辆也并没有发挥出省油的功能,可以推出,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20.马太效应是指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马太效应的是:A.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B.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说:“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不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C.同普通商品市场相反,股票市场的价格机制对需求和供给都具有一种正反馈性的激励功能。这种价格正反馈机制总是强化着供给与需求的逆向变动趋势,从而拉大或维持着供求不平衡关系。因此,在股票市场上,价格的上升会推动价格的上升;相反,价格的下跌则会导致价格的进一步下跌D.在有些行业中,人员的流动是单向的,只能升迁不能降格,一旦升迁后,即意味着可以扶摇直上,而不能升迁者只能在原地踏步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关键词包括“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积累优势势”、“更大的成功和进步”。马太效应反应的是好的愈好,差的愈差。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旨在缩小收入过大的差距,避免出现好的愈好,差的愈差的情况;B项罗伯特·莫顿的话和C项股票市场“价格的上升会推动价格的上升,价格的下跌则会导致价格的进一步下跌”体现了好的愈好,差的愈差;D项人员的“单向流动”和“只能升迁不能降格”体现了“积累优势”,符合好的愈好。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②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调节过高收入,缓解收入分配差距,并非使过高收入群体“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不符合定义;B项:已有声誉的科学家,符合“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给予越来越多的荣誉,属于“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是“积累优势”,符合定义;C项:价格上升,属于“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会推动价格的上升属于“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是“积累优势”,符合定义;D项:一旦升迁,属于“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就可以扶摇直上,属于“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是“积累优势”,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21.坚定∶犹豫不决A.紧张∶临危不惧B.沉默∶滔滔不绝C.安静∶鸡犬不宁D.留恋∶恋恋不舍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坚定”与“犹豫不决”属于反义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临危不惧”指遇到危难毫不畏惧,与“紧张”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B项:“滔滔不绝”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与“沉默”属于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鸡犬不宁”形容骚扰十分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与“安静”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D项:“恋恋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开,与“留恋”属于近义关系,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22.古文明一般形成于中纬度大河沿岸的内陆地区,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壤条件较适宜于人类活动。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要素逐渐被弱化,人类活动已经从内陆转向沿海,出现了现代沿海向内陆的经济梯度。对比古文明与现代沿海文明的环境差异,其中最核心的是交通和可接近性对相关环境要求的改变。但高速公路和铁路等陆上交通的发展,又使内陆地区发展进入新机遇。

根据文段,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不同时期文明对环境要素的要求不同

B.环境要素是某一时期文明形成至关重要的要素

C.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改变某一时期文明对环境要素的要求

D.交通能够在不同时期给某一区域的发展带来新机遇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分总结构,具体论证—得出结论—补充论述。文段首先指出古文明受气候、土壤等条件的影响。接着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的范围由内陆转向沿海。然后通过对比古今文明的环境差异,得出结论:最核心的是交通和可接近性对相关环境要求的改变。最后补充说明,随着高速公路和铁路等陆上交通的发展又促进了内陆的发展。故文段强调的是交通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性,只有D项提到了这一关键词,当选。

A项,“要求不同”说法有误。B项,“至关重要的因素”表述过于绝对。C项,由“科技发展”不是文段论述重点。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句论述了古文明的形成过程中自然环境因素的重要性,第二句通过“而”说明了科技发展削弱了自然环境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第三句进一步论述前一句的内容,指出最核心的是“交通和可接近性对相关环境要求的改变”,尾句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等陆上交通的发展”具体说明了“交通”带来的积极作用。文段重点在于“而”后面的内容,强调了科技发展弱化了文明对要素的要求。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要内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第一句话讲述古文明形成受到环境要素的影响。接下来阐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要素逐渐被弱化,且人类活动转向了沿海,形成这种差异最核心的要素之一是交通。尾句通过转折词“但”引出“高速公路和铁路等陆上交通的发展,又使内陆地区发展进入新机遇”,由沿海和内陆这两个部分的对比可以看出,曾经交通这一因素让内陆的发展渐渐落后于沿海地区,而当今内陆交通的发展又为其提供了新的机遇,故文段意在强调交通十分重要,给人们带来新的机遇。D项表述与原文相符,当选。

A、B两项:“环境要素”对应“但”转折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C项:对应文段第二句话,即“科学技术的发展弱化环境要素”,非重点,文段重在强调“交通”这一要素,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黄河沿岸人地关系与发展》23.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根据民事主体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依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单方民事法律行为的是:A.立遗嘱B.委托授权C.放弃继承D.买卖合同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单方面法律行为,符合定义;B项:委托授权只要被代理人作出授权的意思表示,单方面法律行为,符合定义;C项:放弃继承不需要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继承者单方放弃即生效,符合定义;D项:买卖合同需要民事主体双方的意思表示才能成立,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24.某厂分派业务员去商场购买原料,得了五张奖券,结果有一张中了3000元,那这个奖属于:A.某厂B.该业务员C.某厂奖励给业务员的D.二者共有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代理知识。第二步,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六十二条,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某厂和业务员之间是被代理人和代理人的关系。代理的效果应归被代理人所有,业务员的奖券是购买原料后得到的,属于某厂的孳息,业务员没有获得3000元的权利,这个奖金是属于某厂的。因此,选择A选项。25.下列句子中标点不正确的是()。A.电视剧也开始撒娇卖萌,推出角色中的“表情帝”“表情后”B.据介绍,月球车“玉兔”练习走路时,会被一根绳子“悬吊”起来C.廉政反腐的持续推进,必将汇聚更多社会“正能量”:纳“两袖清风”的好官,促“明镜高悬”的正气D.“处处高压线,处处不带电”。这句坊间的说法,道出了群众对部分单位执纪不严现象的不满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D项应改为:“处处高压线,处处不带电。”这句坊间的说法,道出了群众对部分单位执纪不严现象的不满。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26.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包括:A.价值规律B.竞争规律C.供求规律D.协作规律参考答案:AB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市场经济知识。第二步,市场经济运行是指在一定的运行场所和制度环境中,在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支配下的市场经济的现实运作过程,即通过市场体系中的市场价格信号来传递供求信息,引导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主体调整其消费与生产行为,实现供求与需求在数量与结构上的平衡的过程。因此,选择ABC选项。27.古人行文简略,优秀的作品常常“字不虚设”,阅读者决定不予深究的地方,有可能正是作者用心良苦之所在。因此我们阅读时不宜有所偏,应该像作家写作这些文章时那样“___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孜孜不倦B.精益求精C.心无旁骛D.字斟句酌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文段中“字不虚设”“作者良苦用心”“

阅读时不宜有所偏”可知,古人行文每一个字的设置都有其意义,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也应该对每个字仔细推敲。所选的词要有“对每个字仔细推敲”的意思,而且要对应双引号中的“字不虚设”。第二步,辨析选项。D项“字斟句酌”指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斟酌、推敲,形容说话或写作的态度十分慎重,有仔细推敲的意思,符合语境。A项“孜孜不倦”、B项“精益求精”、C项“心无旁骛”三个词均不能表达“仔细推敲”的意思,排除A项、B项和C项。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根据前后文逻辑关系找到对确定答案有帮助的提示信息,由“那样”可知,考生必须归纳前文的信息。第二步,分析四个选项词语的含义,选择与文意最契合的一项。根据古代优秀作品“行文简略”“字不虚设”的特点可知,作者行文都有其意义所在,因此,我们在阅读时也要像作者写作时那样每一个字都要仔细斟酌,否则可能忽略作者的良苦用心。“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精益求精”指已经好了还要求更加好。“心无旁骛”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字斟句酌”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选项中能体现作者用心推敲字句的只有“字斟句酌”。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文段开头点明“古人行文简略”、“优秀的作品常常‘字不虚设’”可知,作家写作是很珍惜文字的,“因此我们阅读时不宜有所偏,应该像作家写作这些文章时那样”,那阅读者的状态就应该是仔细品味。A选项“孜孜不倦”是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排除;B选项“精益求精”侧重好上加好追求更完美,排除;C选项“字斟句酌”,即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斟酌、推敲,符合文意,当选;D选项“心无旁骛”形容心无杂念、专心致志的状态,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出处】《求知在字外》28.若父母血型都是O型,其子女的血型不可能有(

)。A.O型B.A型C.AB型D.B型参考答案:BC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在ABO血型系统中,A和B基因是显性基因,而O基因则是隐性基因,根据血型遗传规律可知,如果父母基因均为O型,则基因型只有双隐性基因ii一种情况,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孩子的基因型也必定为双隐性基因ii,孩子的血型表现为O型血。因此,其子女的血型不可能是A、B、AB型。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CD。29.2021年7月23日,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

)举行。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原定于2020年举办的奥运会延迟一年举办。

A.大阪

B.京都

C.横滨

D.东京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2021年7月23日,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东京举行。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原定于2020年举办的奥运会延迟一年举办。本届东京奥运会是奥运历史上首次延期举行。

故正确答案为D。30.关于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铁的导电性比铜弱B.铁器表面的锈可减缓其内部的锈蚀速度C.我国在战国时期已使用铁器农具D.铁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化学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铁锈是疏松多孔的结构,易吸水,保留铁器表面的铁锈不清除会加速铁的锈蚀,不能防锈。因此,选择B选项。A项:铜的电阻率低于铁,结合电阻公式R=ρL/S可知(其中R为电阻,ρ为导体材料的电阻率,L为导体的长度,S为导体的横截面积),相同长度相同粗细的铜的电阻小于铁,因此铜的导电性比铁好。A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C项:战国时期,铁制品已开始逐步广泛使用,主要是农具和兵器。C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D项:我国古代“湿法冶铜”的反应原理是铁和硫酸铜反应,铁比铜活泼,可以置换出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04=FeS04+Cu。该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31.富强对于(

)相当于(

)对于社会A.国家和谐B.自由法治C.文明诚信D.民主友善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根据最后一个词项的词性可快速确定正确答案,并验证。偏正结构短语。A项,富强的国家,和谐的社会。其他各项均不对应。故本题选A。32.互联网改变了世界,互联网也成就了马云。以成功上市开启一个时代的马云,谈起了梦想,享受着告白理想的特权。站在成功者的立场,他说:“今天非常残酷,明天会更加残酷,后天会非常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但审视这个阶层固化的时代,真正的残酷,并不是梦想的煎熬,而是理想不孕不育的苦恼。对加横线的句子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是为成功而奋斗时的艰难,而是不再梦想着成功B.不是奋斗中的半途而废,而是被固化在社会底层C.不是死在明天晚上,而是没有死在明天晚上的机会D.不是不想做马云第二,而是马云的成功难以复制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词句理解。文段首先提出马云对梦想的看法,即大多数人因为没有坚持对梦想的付出,在即将成功之前放弃了梦想。接着“但”表示转折,转折前后语义相反,说明划线句子与马云所说的话语义相反。由“不是梦想的煎熬,而是理想不孕不育的苦恼”可知这句话意指不是人们没有坚持,而是因为阶层固化,理想不孕不育,连坚持梦想的机会都没有。对照选项,可知C符合文意。A项“不再梦想成功”指主观放弃梦想,划线句子意为无法拥有梦想,排除;B项过于绝对,“阶层固化”指的是利益结构固化,阶层相对稳定,并不一定“固化在社会底层”,排除;D项原文未提及马云的成功能否复制,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33.1,11,112,1112,11123,(

),1111234A.11112B.11113C.111123D.111124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特殊数列。第二步,观察数列,首先发现数字位数分别为1,2,3,4……,所求项为第六项,所以为6位数,排除AB。其次数字后几位都是连续的,所以排除D选项的111124。因此,选择C选项。解法二:观察1,11,112,1112,11123,(

),1111234,发现偶数项比前一项在数据左侧依次多了一个“1”,奇数项比前一项在数据右侧依次多了“2”,“3”,“4”,所求项是偶数项,则所求项比前一项在数据左侧多一个“1”,所求项为111123。因此,选择C选项。34.现在,用词不当、语法错误、逻辑混乱等语言不规范的现象,不仅出现在学生的笔下,而且在报刊、书籍上也屡见不鲜;读者的讹误,不仅出现在一般人的口头上,而且在广播和电视中也时有所闻。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A.现在,语言不规范的现象已非常普遍B.语言文字不规范的现象到了非纠正不可的地步C.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新闻工作者承担着重要责任D.语言文字不规范,新闻工作者应负重要的责任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属于中心理解题。文段是并列结构,需要对并列前后的内容进行全面概括,并列前一个分句意思是语言不规范的现象出现在学生、报刊、书籍上,并列后一分句指出语言不规范的现象出现在口头上、广播、电视中,由此可以得出语言不规范的现象十分普遍。所以正确答案选择A。B选项“非纠正不可”原文当中没有体现,故排除。C、D两项属于无中生有的常识性对策“陷阱”,原文并没有提及责任人。故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35.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只要占领了这个沃野,他们就可以强渡黄河,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如果他们失去了这个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据,史载“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尚不哭也”,就是这个原因。而汉族如果要排除从西北方面袭来的游牧民族的威胁,也必须守住阴山的峪口,否则这些骑马的民族就会越过鄂尔多斯沙漠,进入汉族居住区的心脏地带。

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A.表明游牧民族和汉族都企图占据阴山以南的沃野B.说明阴山以南的沃野对游牧民族和汉族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C.指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D.阐述阴山以南的沃野对游牧民族和汉族的战略意义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文段第一句说明游牧民族“只要占领了这个沃野,他们就可以强渡黄河,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第二句解释了“游牧民族失去了沃野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依据”。这些都说明了“阴山以南的沃野”对游牧民族的重要性。文段第三句汉族守住阴山的峪口就可以防止游牧民族的突袭。综合这两层意思,文段其实就说明了阴山以南的沃野对汉族和游牧民族在战争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观察选项,D项与文段的主旨一致,故选择D。A选项,文段没有提到两者都要占据阴山以南的沃野,无中生有,故排除。B选项中的“同等重要”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C选项,陈述的只是文段第一句的意思,概括不全面,故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翦伯赞:《内蒙访古》36.马∶马车∶交通A.牛∶犁∶耕地B.鸽子∶书信∶通讯C.蚕∶蚕丝∶衣服D.茶叶∶茶水∶饮料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马”拉动“马车”,二者是动力来源的对应关系;“马车”是一种“交通”工具,二者是工具的对应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牛”拉动“犁”,二者是动力来源的对应关系;“犁”是一种“耕地”工具,二者是工具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B项:“鸽子”是传递“书信”的工具,二者是工具的对应关系;“书信”是一种“通讯”方式,二者是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蚕丝”是“蚕”的分泌物,二者是分泌物的对应关系;“蚕丝”是制作“衣服”的原材料,二者是原材料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茶叶”是制作“茶水”的原材料,二者是原材料的对应关系;“茶水”是一种“饮料”,二者是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37.今天应该要继承昨天的成果,经验是在反复中获得积累的。生长在自然界里的梅花,在寒风中开花,结出极有个性的果实,然后又迎着寒风开花,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地成长。作者接下来将要论述的是:A.梅花成长的不同之处B.人应该继往开来、不断进取C.人与梅花的相同之处D.梅花的启示意义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尾句阐述梅花在寒风中开花和结果,然后又迎着寒风开花,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地成长。可知文段以梅花类比,意在劝导人们要继承昨天的成果,在反复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成长。故下文应着眼于人怎么做。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符合上述语境。因此,选择B选项。A项:尾句已经谈到不同之处。C项:“人与梅花的相同之处”与尾句衔接不紧密。D项:“启示意义”范围太大。38.在各社会保障基金中,支付数额最高的是(

)。A.医疗保险B.失业保险C.养老保险D.工伤保险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养老保险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它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因为它覆盖的范围广泛并且延续时间较长,所以必然成为支付数额最高的一项。故正确答案为C。39.诈骗罪

对于

相当于

对于

司法工作人员A.法官;法院B.盗窃罪;证人C.罪名;检察官D.证据;被害人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A项:“法官”可以裁定“诈骗罪”,二者属于工作对应关系;“法院”是“司法工作人员”的工作地点,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诈骗罪”和“盗窃罪”都是罪名的一种,二者属于并列关系;“司法工作人员”与“证人”属于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诈骗罪”是“罪名”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检察官”是“司法工作人员”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诈骗罪”定罪需要“证据”,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司法工作人员”与“被害人”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40.就一个群体而言,发生某种风险的几率会随着规模的扩大而趋向一个常数。层次越高,范围越大,人数越多,这个客观存在的________就越________、越稳定。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定数

集中B.变数

显著C.常数

明显D.固数

明确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文中首句提出几率趋向一个“常数”,第二句空前出现了“这个客观存在”,“这个”就指代前句的“常数”,答案锁定C项。第二步,验证第二空。“明显”对应前文“范围越大,人数越多”,符合语境。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由第二句中的指示词“这个”可知,第一空中“客观存在的”应该是前面所说的“常数”,从而使前后保持一致。故本题选C。41.《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的警告的受处分期间为:A.6个月B.10个月C.12个月D.24个月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知识。第二步,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处分分为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开除。受处分的期间为:警告,6个月;记过,12个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24个月。因此,警告的受处分期间为6个月。A项正确。因此,选择A选项。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处分:(一)损害国家声誉和利益的;(二)失职渎职的;(三)利用工作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四)挥霍、浪费国家资财的;(五)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六)其他严重违反纪律的。42.①二氧化碳含量增高②南北极冰层融化③地球气温升高④工业化程度加剧⑤海水淹没大片陆地A.③④②①⑤B.②⑤③①④C.④①③②⑤D.④③②①⑤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②③④中选择。观察题干可知,应该是先有“工业化程度加剧”,才会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即首句是④,排除A、B项。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第二句应从①③中选择。“二氧化碳含量增高”才会导致“地球气温升高”,即第二句是①,排除D项。因此,选择C选项。43.若A※B=2(A+B),A◎B=(A+B)(A-B),则(3※5)◎7的值为:()A.46B.88C.146D.207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根据A※B=2(A+B),可得3※5=2×(3+5)=16;根据A◎B=(A+B)(A-B),可得:16◎7=(16+7)×(16-7)=207,即(3※5)◎7=207。故正确答案为D。44.沿着卢瓦尔河,法国的历史被书写进河谷里________的城堡群中。想要探寻几百年间法国乃至欧洲王宫贵胄间的权力斗争,窥视________的宫廷秘事,就要从走进这一座座城堡开始。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鳞次栉比

不可捉摸B.星罗棋布

波诡云谲C.浩如烟海

变化莫测D.不计其数

变幻无常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第一空所填词修饰“城堡群”,侧重于“多”。A项“鳞次栉比”形容房屋排列得很整齐,文中强调“多”,而非“整齐”,排除A项。B项“星罗棋布”指数量多,分布广,符合文意。C项“浩如烟海”形容的是图书、资料很多,不能用来形容“城堡群”,排除C项。D项“不计其数”指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符合语境。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第二空修饰“宫廷秘事”,且与“权力斗争”对应。B项“波诡云谲”形容事物变幻莫测,侧重于强调政治、情报领域的斗争,符合“宫廷秘事”和“权力斗争”的语境。D项“变幻无常”只强调事物的变化没有规律性,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待填词语含义。第二步,从第一空入手分析选项,排除与“城堡”搭配不当的C和语义过重的D。第三步,辨析第二空两个词语含义,选择与“宫廷秘事”搭配最恰当的一项。第一空,“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不能修饰“城堡”,排除C。“不计其数”指没办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修饰城堡群的数量程度过重,排除D。第二空,“不可捉摸”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波诡云谲”形容事物变幻莫测。形容欧洲王公贵胄的宫廷秘事,用“波诡云谲”更恰当,排除A。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空,搭配“城堡群”及“河谷”。A项“鳞次栉比”指房屋排列密而整齐,与“河谷”弯曲的特征不相符,搭配不当,排除;C项“浩如烟海”,常搭配典籍、图书,形容资料丰富,与“城堡群”搭配不当,排除。B项“星罗棋布”指数量很多,分布很广,符合文意,且搭配恰当,当选。D项“不计其数”指数目极多,没办法计算,程度过重,排除。第二空,代入验证,横线处搭配“宫廷秘事”,“波诡云谲”形容事物变幻诡异莫测,搭配恰当。故正确答案为B。4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说明: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直接经验中获得的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C.人的认识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D.实践在认识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第二步,“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出自《荀子·劝学》,意思是,不登上高山,不知道天是多么高远;不走进深谷,不知道地是多么深厚。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注重实践,实践出真知。强调了实践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因此,选择D选项。A项:人的知识可以从直接经验(实践)中获得,也可以从间接经验(书本)中获得。A项中“都是”表述过于绝对。A项错误。B项: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是指意识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通过实践创造出世界上原来没有的东西。题干中没有体现意识的创造性。B项错误。C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人的认识不能独立于实践之外。C项中“独立于”表述错误。C项错误。46.元素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它们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个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分解,并且能构成一切物质。原子是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的名称,是单独存在、保持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B.空气由各种细小的原子构成C.具有不同数量质子的原子不是同一类元素D.一氧化碳分子(CO)由一个氧元素和一个碳元素构成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元素是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元素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个核子具有相同数量的质子”,“原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分解,并且能构成一切物质”,“原子是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的名称,是单独存在,保持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不符合“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不可能是由细小的原子构成,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具有不同数量质子的原子不是同一类元素,符合“元素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个核子具有相同数量的质子”,符合定义,当选;D项:选项不符合“分子由原子构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的名称,是单独存在,保持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一氧化碳分子(CO)应该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本题涉及元素、原子和分子三个定义的内容,要求我们选择正确的一项,需要对题干的三个定义都理解到位。元素定义的关键信息: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个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原子定义的关键信息: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分子定义的关键信息:由原子构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是单独存在、保持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A项,原子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所以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不符合定义。B项,元素能构成一切物质,并且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所以空气不是由各种细小的原子构成的,不符合定义。C项,同一元素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个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所以具有不同数量质子的原子不是同一类元素,符合定义。D项,分子由原子构成,而不是元素,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元素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他们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个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分解,并且能构成一切物质;②原子是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③分子由原子构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的名称,是单独存在,保持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该项不符合“原子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不符合定义;B项: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等构成的混合物,氧气、氮气等分子均可在化学反应中分割,该项不符合“原子是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不符合定义;C项:定义关键信息“元素的原子中每一个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即具有不同数量质子的原子不是同一类元素,符合定义;D项:该项不符合“分子由原子构成”,只能说一氧化碳分子(CO)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47.我国陆上邻国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地理常识。我国共有十四个陆上邻国:自东向西分别与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相接壤。故表述错误。48.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A.他先后将该公司的6辆车分别送给副市长和其他领导干部的子女长期使用。B.那天下午,数十位死难者的亲属聚集在矿主的家门口,要求讨个说法。C.本人已八十高龄,体弱多病,目前头脑尚清醒,决定辞世后×楼×室产权归义女李小玲继承,特立此遗嘱。D.奇瑞汽车、江淮汽车的升级换代产品在本届车博会上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找出没有歧义句的一项。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子女”的修饰对象不明确,既可理解为“副市长和其他领导干部”的子女,也可理解为只是“其他领导干部”的子女,属于指代不明,有歧义。B项“数十位”的修饰对象不明确,既可指“数十位死难者”,也可指“数十位亲属”,属于指代不明,有歧义。C项无歧义。D项“升级换代产品”的修饰对象不明确,既可指“奇瑞汽车和江淮汽车”的升级换代产品,也可只指“江淮汽车”的升级换代产品,属于指代不明,有歧义。因此,选择C选项。49.世界万物的有与无、聚与散、难与易、高与下、前与后都是相对而言并相互_______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没必要碰到点不顺心、不如意就唉声叹气、_______。要相信,事情总会向好的方面发展,风雨过后会有晴天,从而乐观对今天、快乐奔明天。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关联

怨天尤人B.对立

闷闷不乐C.排斥

愁眉不展D.转化

一蹶不振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提示性词句“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可知该空所填词语应该含有变化之意,A项“关联”指的是事物之间有关系,没有变化之意,排除A项;B项“对立”指的是事物之间互相矛盾,没有变化之意,排除B项;C项“排斥”指不相容、使离开或不使进入,没有变化之意,排除C项;D项“转化”含有变化之意,符合。答案锁定D项。第二步,验证第二空。D项“一蹶不振”与文段中“唉声叹气”语义相近,符合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50.1,121,441,961,1681,(

)A.2401B.2601C.3721D.4961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观察数列,每项数据幂次数明显,考虑幂次数列。第二步,幂次化指数形式如下:底数数列是公差为10的等差数列,所求项底数为41+10=51,指数数列是2的常数数列,则所求项为51²=2601。因此,选择B选项。解法二:考虑做差,做差如图所示:差数列是公差为200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720+200=920,则所求项为1681+920=2601。因此,选择B选项。51.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B.BC.CD.D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无明显的属性规律,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发现,题干图形均为简单汉字,优先考虑笔画数,题干图形中的汉字笔画数分别是1、2、3、4,问号处汉字应为5笔画,ABCD笔画数分别为4、3、4、5,D项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D。52.暗度陈仓∶刘邦A.纸上谈兵∶赵奢B.投笔从戎∶班固C.三顾茅庐∶曹植D.高山流水∶俞伯牙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刘邦”是“暗度陈仓”的主人公,二者属于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纸上谈兵”的相关人物是赵括,而不是“赵奢”,排除;B项:“投笔从戎”的主人公是班超,而不是“班固”,排除;C项:“三顾茅庐”的主人公是刘备,而不是“曹植”,排除;D项:“高山流水”的主人公是“俞伯牙”,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53.不考虑其他因素,屯溪市区(海拔300米)气温28摄氏度,黄山天都峰(海拔1810米)气温约为(

)摄氏度。A.15B.17C.19D.21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第二步,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根据题干可知,屯溪市区与黄山天都峰的海拔相差1810-300=1510米。故黄山天都峰的温度约为28-(1510/1000)×6=18.94℃,约为19℃。因此,选择C选项。54.教练给某学员的便条上写道:今天你表现不错,跑位积极,速度达到每秒7米,全场跑动距离达到1.3千米,但要更注意与队友们的配合,毕竟60分钟的比赛不是你一个人的战斗。据此可知,该教练最可能从事的运动是:A.足球B.马拉松C.篮球D.橄榄球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关键词法解题。注意题干中“每秒7米”“全场跑动距离达到1.3千米”“注意与队友们的配合”“60分钟的比赛”等关键词,说明这是一项爆发性的团体运动,且比赛时长为60分钟。四个选项中只有橄榄球比赛符合全部条件。A项错误。足球比赛时长为90分钟。B项错误。马拉松比赛是单人参加的长跑比赛项目,不需要队友之间配合。C项错误。篮球的比赛时长有所不同,国际比赛规定为40分钟,NBA时长为48分钟。D项正确。橄榄球比赛分4节,每节15分钟,共60分钟。第1、2节之间和第3、4节之间,各休息2分钟,第2、3节之间休息20分钟。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体育常识。第二步,标记关键信息“每秒7米”“1.3千米”“60分钟”。橄榄球比赛分为4节,每节15分钟,共计60分钟。同时橄榄球场地长109.7米、宽48.8米,跑动距离1.3千米,速度每秒7米是可能实现的。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运动常识,需结合题目具体分析。A项:错误,足球运动分为上下半场,每个半场时间为45分钟,全场比赛为90分钟,与题干中的60分钟的比赛时间不符。B项:错误,学员速度达到每秒7米,全场跑动距离达到1.3千米,表明是一项爆发力的运动,马拉松全长42.195千米,是耐力型运动,速度不可能达到每秒7米,且与全场跑动距离1.3千米不符。C项:错误,篮球运动比赛共分4节,每节10分钟或12分钟,总共比赛时长为40分钟或48分钟,跟题干中所说的60分钟的比赛时间不符合。D项:正确,橄榄球运动属于爆发性的运动,需要运动员具备很快的速度,且是一项团体运动,需要队员配合才能取得胜利。标准的美式橄榄球比赛分为四节,每节15分钟,共60分钟。故正确答案为D。55.与私人产品相比较,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为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管理。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相对称谓,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一是非竞争性。一部分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不会影响其他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二是非排他性。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消费过程之外,不让他们享受这一产品的利益是不可能的。故表述正确。56.甲乙两人今年共63岁,当甲是乙现在年龄一半时,乙当年的年龄是甲现在的年龄,那么现在甲(

)岁。A.23B.25C.27D.29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年龄问题,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设甲今年x岁,乙今年y岁,则有x+y=63①。当甲是乙现在年龄一半时,乙当年的年龄是甲现在的年龄,也就是说,当甲

岁时,乙x岁,即(x-

)年前,乙x岁,可以列以下方程:y-(x-

)=x②由①②解得x=27,y=36。因此,选择C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年龄问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第二步,分别代入选项:代入A选项,甲现在23岁,则乙现在63-23=40岁,当甲是乙现在年龄一半时,甲的年龄为20岁,乙的年龄为40-3=37岁,不等于甲现在的23岁,不符合题意,排除;代入B选项,甲现在25岁,则乙现在63-25=38岁,当甲是乙现在年龄一半时,甲的年龄为19岁,乙的年龄为38-6=32岁,不等于甲现在的25岁,不符合题意,排除;代入C选项,甲现在27岁,则乙现在63-27=36岁,当甲是乙现在年龄一半时,甲的年龄为18岁,乙的年龄为36-9=27岁,等于甲现在的27岁,符合题意。因此,选择C选项。57.记者采访时的提问要具体、简洁明了,切忌空泛、笼统、不着边际。约翰·布雷迪在《采访技巧》中剖析了记者采访时向访问对象提出诸如“您感觉如何”等问题的弊端,认为这些提问“实际上在信息获取上等于原地踏步,它使采访对象没法回答,除非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由此可以推出(

)。A.采访对象如果没法回答提问,说明他没有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B.记者采访时的提问如果具体、简洁明了,就不会给采访对象带来回答的困难C.采访对象只有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才能回答那些空泛、笼统的提问D.诸如“您感觉如何”这样的问题,只能使采访对象抓不住问题的要点而作泛泛的或言不由衷的回答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题干中包含“除非”这一关键词,可以将题干信息用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表示出来,再根据推理规则进行解题。根据题干可知:①问题空泛、笼统、不着边际→采访对象没法回答;②采访对象可以回答→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应付。A项,采访对象没法回答→没有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即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采访对象可以回答。与题干信息表达不一致。不可由题干推出。B项,问题具体、简洁明了→不会给采访对象带来回答困难。即采访对象难以回答→问题空泛、笼统。与题干信息表达不一致。不可由题干推出。C项,采访对象可以回答空泛、笼统的提问→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与题干信息②一致。可以由题干推出。D项,题干提出,对于“您感觉如何”等问题,会使采访对象无法回答,除非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但题干中没有提出这种问题只会使采访对象“作泛泛的或言不由衷的回答”。不可由题干推出。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关联词“除非”,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①采访对象能回答→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第三步,进行推理。A项:题干未涉及“具体、简洁明了的提问”与“给采访对象带来回答的困难”的逻辑关系,排除;B项:“采访对象没法回答提问”是对①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所以无法确定是否“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排除;C项:“泛泛的或言不由衷的回答”与题干中的“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不是同一概念,属于偷换概念,排除;D项:本选项信息可翻译为“采访对象能回答→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可以推出。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翻译题干。除非,否则不这个关联词可翻译为:后→前的形式,因此,题干最后一句话翻译为:回答了→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第二步:逐一翻译选项。A项:记者采访时的提问如果具体、简洁明了是否能给采访对象带来回答的困难,原文当中完全没有提到过,属于无中生有的选项,排除;B项:可翻译为:没法回答→没有(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否前→否后,与题干的翻译形式不一致,排除;C项:可翻译为:回答→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与题干翻译形式一致,符合题意,当选;D项:选项中因为采访对象抓不住要点而做泛泛的或言不由衷的回答,原文说的是采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不等同于泛泛或言不由衷,属于概念的偷换,并且这么回答的原因是什么,题干也没有提到,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58.信息时代似乎给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多样选择。但实际上,社交媒体的兴起和智能算法的应用,使人们逐渐变得只会选择性地接触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如同春蚕吐丝一样,渐渐形成“信息茧房”。显然,只接触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是不全面的。因此,信息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人们能够更为全面地看待社会问题。下列选项中,与上述论证过程最为类似的是:A.专业人士在科答中容易过分倚重“用数据说话”而忽视讲故事的技巧,往往导致科普难以吸引眼球。这或许正是专业科普常常收效甚微的原因B.人们对未经证实的信息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