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四首“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心为形役……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三仕三隐,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代表作品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归园田居》《饮酒》最为出名。作者简介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归园田居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huìhèzhǎng注释:①归园田居:回到田园家乡。②晨兴:早起。理:治理。荒秽:杂草丛生。③带月:顶着月亮。荷锄:扛着锄头。④道狭:道窄。⑤沾:沾湿。⑥但使:只要让。愿无违:不违反自己的意愿。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诗人在南山下种豆,因为不善劳作,豆田里长满了草。一大早就去锄草,到了月儿初升之时才扛着锄头晚归。归途中,道狭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沾湿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这首诗歌。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思考:“草盛豆苗稀”一句表明了什么?
这是本诗的第一层,交代了劳动的
,以及
。地点劳动的收获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前1句体现了农家生活的
,“带月荷锄归”一句,展现了一幅美丽的“
图”。优美的月色描写表现出作者
,反而
。艰辛月下归耕不以为苦享受这劳作的乐趣内容点析精彩赏析
请找出诗中写景和写情的诗句,并说说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这里的“愿”具体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这首诗表现了田园劳作之乐,从中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
《归园田居》用语平淡自然,朴素随口而出,“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之语不见丝毫修饰,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一起来。写作特色王维使至塞上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朝著名诗人。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著有《王右丞集》。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可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番军。王维奉使出塞宣慰,并在灯西节度使幕兼为判官。本扁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迁。这道诗作于赴边途中。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使至塞上王维jìyān注释: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属国:典属国(秦汉官名)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国”代指使臣。这里“属国”指往吐蕃的使者,王维奉使问边,所以自称属国。征蓬:言蓬草遇秋,随风远去。
烟:烽火,报警时点的烟火。长河:黄河。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候骑:骑马的侦察兵。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首将。燕然:山名,今蒙古三音诺颜汗中部的杭爱山。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终于碰到了骑马的兵士,一问才知道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
我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一直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家边塞,又似北归大雁一般飞入胡天。
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远处烽火台一缕白烟直上云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这首诗歌。精彩赏析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日圆。构图美:线条美:色彩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空间阔大——层次丰富——鲜明优美
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传达了诗人幽微难言的内心感情。中心思想渡荆门送别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人,唐代伟大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著有《李太白集》。李白的诗歌现存九百九十多首,豪迈奔放,别具一格。像著名的组诗《古风》,批判朝政弊端,感慨有志之士不能展抱负;乐府《行路难》,《梁甫吟》,《将进酒》等,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望庐山瀑布》、《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篇,以充满想象的神奇之笔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尽管李白有的诗歌也隐含着人生如梦、纵酒狂欢的颓丧情绪,但不满于社会和政治的黑暗,追求心身自由和解放的昂扬向上的精神是他诗篇的主旋律。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写作背景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出蜀东下,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此时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船过荆门一带,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眼界大开,心旷神怡,不由得即景抒情,写下了这首广为传诵的五言律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注释:渡远:乘船远行云生:云彩兴起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北长江南岸,其状如门,又与北岸之虎牙山相对,水势湍急,十分险要。荆门外:指荆门以东,过此即入古楚国境内。来从:作“来到”或“来向”解。江:长江。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天镜:指水中所见一轮明月之影。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色。
仍:频频。怜:爱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这首诗歌。我从蜀地远渡出游,来到荆门这个地方。两岸的山峦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广阔的原野。江水冲着广阔原野奔腾而去。夜晚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黄昏时,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还是故乡的水好啊,把我的船送到万里之外,还不忍分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精彩赏析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烘托出诗人怎样的心境?这也正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诗人采用正面描写,展现出映入眼帘的雄阔景象:苍茫起伏的群山,随着船行不断消失,眼前出现了广阔无垠的平原。一泻千里的江水,流入辽阔无边的荒原,滚滚东流。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诗中是怎样以时空的变换来描绘江天的美景的?“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描绘近景,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犹如天上飞下的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日间仰视所见,描绘远景,仰望天空,变幻无穷的云彩在日光下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景观壮阔,远近景结合;给人空间感和流动感。颈联采用衬托的手法,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作者在5岁那年便随父亲到四川,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因此常称四川为“故乡”。长江水自蜀东流而下,所以作者称它为“故乡水”。作者虽然难以掩饰自己见到楚地美景的兴奋和激动,但也忘不了曾经养育过自己的故乡。初次离别故乡,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对这种情感并不说破,掉笔从对方写来,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江水以人的浓厚的感情,说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依不舌送我到楚地,愈觉情味无穷。“仍怜”二字饱含游子的思乡之情。写作特色全诗运古诗浑壮豪放的气势于声调格律之中,首联叙事、颔联、颈连写景,尾联抒情,时空广阔,写景有灵动之感,情韵悠长。中心思想
全诗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作者简介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自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风明快,很少用典,以《墨梅》诗受到徽宗的赏识。南迁之后,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转学杜甫。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著有《
简斋集》。写作背景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和北宋南宋之交的大部分诗人(如李清照)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线,分为两个时期。在这之前,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路,24岁那年,即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进士第,授文林郎。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更以诗名于当世,深受皇帝赏识,官职屡迁,但也不知不觉地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登岳阳楼二首》中的第一首,也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历代诗评家皆认为,此诗是陈与义学杜甫的成功之作。颔联尤为宏壮雄丽。登岳阳楼
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xǐyǐ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注释:帘旌:酒店或茶馆的幌子。迟:缓慢。横分:瓜分。徙倚:徘徊。凭危:指登楼。凭,靠着。危,高处。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这首诗歌。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旌旗。我登临的地方,吴国和蜀国曾在这里分开属地,我徘徊的时刻,洞庭湖与君山已笼罩在暮霭里。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精彩赏析“洞庭之东江水西”这句诗写什么?怎么写的?写岳阳楼之所在。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帘旌不动夕阳迟”这句诗写什么?有何特点?
写举目所见。
“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的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缓缓下沉的落日,提示着傍晚的安宁。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颔联“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的风格有什么变化?
“登临吴蜀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
“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一种过渡,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颈联“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通过叙事抒发了什么感情?
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的艺术效果。
颈联终于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尾联“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怎样理解加线的词语?“白头”:诗人已届不惑之年,故言。“吊古”:不说“伤今”,含蓄蕴藉,意味深长。“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老木苍波”:是包裹诗人形象的一件外衣,无限悲恨,尽在不言中。
尾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中心思想
这首诗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瓯缺、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从本诗看陈与义的律诗风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智慧物流园区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智慧物业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分析项目发展研究报告
- 2025-2030智慧港口行业市场竞争分析及未来发展方向研究报告
- 2025-2030智慧消防行业投资趋势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智慧水务行业投资风险管理发展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智慧楼宇管理系统行业市场运行机理技术发展需求调研投资布局评估研究
- 宁波市中医院老年术后谵妄防治考核
- 山东护士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生物质能与煤炭耦合发电技术设备应用领域拓展报告
- 2025年食品与快消行业食品行业食品安全监管创新模式研究报告
- 2025年骨干教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新版运营管理自考试题及答案
- DB11∕T 1010-2019 信息化项目软件开发费用测算规范
- 生物安全知识培训
- 初中语文第7课《藤野先生》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卫星通讯基础知识
- 志愿交通安全培训要点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兴趣伴成长》教学设计
- 幼儿园中班语言《恐龙妈妈藏蛋》课件
- 规范垂直大模型质量验收规程
- 蒙古族民俗风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