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逻辑与思维 1-1 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教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逻辑与思维 1-1 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教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逻辑与思维 1-1 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教案_第3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逻辑与思维 1-1 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教案_第4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逻辑与思维 1-1 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走进思维世界1.1思维的含义与特征1.2思维形态及其特征课标要求:描述常见的思维活动,体会思维是人所特有的属性,了解思维的基本形态和特征;懂得正确思维的基本条件。政治认同: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美两国在应急救援中的不同表现,反思产生救援效果巨大差异的原因,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巨大力量,感受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优势,增强中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科学精神:正确认识思维的共同特征,明确思维的方式,学会科学思维。公共参与:了解思维的基本知识,初步走入思维世界,正确参与公共生活。教学重难点:思维的含义、思维的特征【教学目标】1、明确思维是人的特有属性2、了解思维的含义,区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3、了解人类的思维方式及意义4、掌握思维的特征,即差异性与共同性5、结合哲学中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理解实践与思维的关系【探究一】动物救援黑猩猩经过人们的反复训练,它能打开水龙头,用水桶放水灭火。后来,人们把黑猩猩放到船上,同样点上火,给它一个水桶,让它灭火,但它此时已束手无策了。从逻辑角度看,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提示:黑猩猩只是简单的模仿而已,动物的“智能活动”只是动物的反应形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活动。动物没有思维。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探究二】《庄子·秋水》载: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1)黄河之神河伯由欣然自喜到望洋兴叹,这种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除了亲历感知之外,我们还有哪些办法突破井底之蛙、夏天之虫的思维局限?解析:秋雨按时而降,大小溪水都灌注到黄河里去,水流的浩大宽阔,两岸及河中水洲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于是河神扬扬自得,以为天下的盛美都集在他一身。他顺着水流往东行走,到了北海,他向东面眺望,看不见水的边际,于是河神改变了自得的脸色,望着海洋对海神而感叹说:“俗语说,听了许多道理,总以为谁都不如自己,这就是说我了。而且我曾经听说有人小看孔子的见闻和轻视伯夷的义行,起初我不相信;现在我看见你这样博大而难以穷尽,我要是不到你这里来,可就糟了,我一定会永远被懂得大道的人所讥笑了。”北海神说:“井里的蛙不可以和它谈大海的事,这是因为受了地域的局限;夏天的虫子不可以和它谈冰冻的事,这是因为受了时间的固蔽;浅陋偏执之人不可以和他谈大道理,这是因为受了礼教的束缚,现在你从河边出来,看见了大海,知道你自己的丑陋,这才可以和你谈一些大道理了。(1)黄河之神河伯由欣然自喜到望洋兴叹,这种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①欣然自喜的原因:河伯认为他所在的黄河是最为广大的,这个认识是正确的。②后来望洋兴叹的原因:他又看到了比他所在的黄河更为广大的大海,发现他之前的认识是不正确的。③这种态度的变化原因:是由于他对所看到的现象作了比较,认识到此前自己的认识是错误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是其态度变化的思维原因。(2)除了亲历感知之外,我们还有哪些办法突破井底之蛙、夏天之虫的思维局限?提示:人的认识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方式。以亲历方式获得的感性认识,受个体生命时间、精力和经历等方面的限制,总是有限的。因此,除了亲历的感知之外,我们还可以运用思维的间接性,通过学习人类思想的成果,弥补个体感性认识中思维的局限,获得超越个体感知能力之外的更广泛、更深刻的理性认识。一、思维的含义1、思维与人类的关系(1)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属性:由于有思维参与其中的人类社会实践,人成了万物之灵。(2)人的思维存在具有普遍性:只要我们在“想”、在“考虑”,就能切身体会到我们在思维。探究三:有这样一道推理能力测试题。一位想招聘助手的商人,将前来应聘的A、B两人带进办公室,向他们展示了两顶红色、三顶黑色的帽子。然后,他关掉灯,在一片漆黑的情况下,要求A和B各摸一顶帽子戴上,他自己也戴了一顶,并将其余两顶藏了起来。开灯后,商人要A、B尽快说出各自头上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A、B看到商人戴的是红色帽子。过了一会儿,A喊道:“我戴的是黑色帽子。”商人询问了A的推理后,决定录用A。A是如何得出他的结论的?——A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是:A、B都看到商人戴的帽子是红色的,如果对方戴着红帽子,则可以马上推出答案,自己帽子肯定是黑色的。而两人都没有马上做出结论,而是“过了一会儿”,由此推断,对方看到的也是黑帽子。如果A头上戴的是红帽子,那么B能立即说出他自己戴的帽子的颜色,而B没有能够立即说出,所以,我头上戴的肯定不是红帽子。由此,A能够准确说出自己头上帽子的颜色。在相同的条件下,A为什么表现得比B好?——由于只有两顶红帽子,A、B双方不仅能看到商人戴的帽子的颜色,而且能看到对方戴的帽子的颜色,两人面对的条件完全相同,因此,谁能更快地说出正确答案,说明谁的思维速度更快,推理能力更强,谁的表现也就更好。2、思维的含义(1)广义的思维:与意识同义;(2)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3)“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意识感性认识(广义的思维)理性认识(狭义的思维)比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狭义的思维)区别含义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形式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联系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3、思维的方式(1)类型: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2)意义:是对人类理性认识方式的高度概括,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规律的重要的思维方式,是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二、思维的特征1、思维风格的差异(1)思维具有差异性。每个人都会思维,每个人的智力水平、生活经验、掌握的知识、考虑问题时的立场和观点等都不尽相同,因而每个人的思维在速度、方式、质量乃至结果都不尽相同。例: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2)思维具有共同性。不同的思维主体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速度、思维质量和思维结果。但不论哪一种风格的思维,都包含着思维的共同特征。例:思维具有能动性材料一:两个分别以3×105千米/秒和5×104千米/秒的速度运动的物体,人们很难凭感官直接感知其速度上的差别。然而,人们依据科学知识却能够理解这样的问题:假设有星际飞船以5×10千米/秒的速度飞向某一遥远星球,它的速度比光速慢了多少?提示:人们依靠科学知识,以抽象思维的比较、分析、推理等方式理解光速,这反映了人的思维具有间接性。例:中医不能透视病人体内各种脏器的病变,却能通过望、闻、问、切了解病情,结合临床经验,加以诊断。科学家不可能回到过去观察生物的进化过程,却可以通过古生物的化石及其他有关资料,推知生物进化的规律。思考:这反映了思维具有什么特征?——思维具有间接性2、思维的共同特征(1)思维的共同特征之一:间接性①含义:指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②作用:能够弥补直接感知的不足,克服感性认识的局限,更深刻、更正确、更全面地反映客观事物。气象工作者根据已有的气象资料,能预知天气的变化——现象——本质通过听诊、化验、切脉、量体温、量血压以及利用各种医疗器械,经过思维加工间接地判断。——感性——理性例:爱恩斯坦未见过引力波,他根据时空弯曲的原理,早在一百多年前就预测了引力波的存在。这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材料二: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树,或高或矮,或直或曲,或粗或细,或阔叶或针叶,或乔木或灌木,或落叶或常绿……具有不同的个体特征。“树”这个概念,揭示了一切树所具有的共同属性,即木本植物。提示:上述材料列举了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树的多样化的个体特征,并指出这些个体特征与一切树的共同属性不同,揭示了一切树都具有的共同属性是“木本植物”。这反映了在认识一类事物的过程中,思维具有舍去认识对象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其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概括性特征。例:人们把形状、大小各不相同而能结出枣子的树木归一类,称之为“枣树”;把枣树、苹果树、梨树等依据其根、茎、叶、果等共性统称为“果树”;思考:这反映了思维具有什么特征?(2)思维的共同特征之二:概括性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3)思维的共同特征之三:能动性①任何思维都是对认识对象的反映,但又不是对认识对象的机械反映。②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③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思维能动的加工认识对象——感性认识材料————-理性认识(正确和错误之分)思维的特征之间的联系:正因为思维具有概括性、能动性,人们才能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从而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思维才体现出间接性特点。【方法技巧】区分思维的间接性、概括性和能动性区分三者时,要重点观察关键词或表现(1)间接性的常见关键词是:根据……判断(推断)。例如,人类根据化石能够推断出远古人的生活习性等,这就是间接性的体现。(2)概括性的常见关键词是:总结、提炼。例如,对铅笔、钢笔、圆珠笔、蜡笔、毛笔等形形色色的笔,抽取总结出共同的本质特征——书写的专门工具,就形成了概括性认识。(3)对于思维的能动性,可以从其表现去判断。从逻辑学上看,一方面,人的思维的能动性表现在主动推理、联想、构思、假设等方面。例如,由冰雪融化想到春天来了。另一方面,人的思维的能动性还表现在思维能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例:《吕氏春秋》中说:“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意为观察屋堂下太阳和月亮的影子),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离肉,而知一護之味、一鼎之调(意为品尝鼎中的一块肉,就可以知道一鼎肉的味道)。”上述材料体现了思维的哪些特征?——有识见的人,最可贵的是能够由近知远,由今知古,用看得见的东西来推断不知道的领域。所以观察房屋下面的光影,就知道太阳、月亮的运行,早晚和寒暑季节的变化;看到瓶子里水结的冰,就知道天下已经寒冷,鱼鳖已经潜伏了。尝一块肉,就知道一锅的味道。答案:(1)思维具有间接性。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材料中的有道之士用看得见的东西来推断未知的领域,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2)思维具有能动性。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