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023年山东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招考聘用博士岗位工作人员7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03月2023年山东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招考聘用博士岗位工作人员7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03月2023年山东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招考聘用博士岗位工作人员7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03月2023年山东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招考聘用博士岗位工作人员7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03月2023年山东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招考聘用博士岗位工作人员7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023年03月2023年山东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招考聘用博士岗位工作人员7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一.参考题库(共1000题)1.左图为1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堆叠而成的多面体,将其从任一面剖开,以下哪个不可能是该多面体的截面(

)。A.AB.BC.CD.D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察截面图,逐一进行分析。如图所示,A、B、C项均可切出,只有D项无法切出。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2.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大限将至,中药出口欧洲遭遇严冬,人们不禁对中药________产生了不小的怀疑。这其中确有中药自身种植、生产加工不统一的原因,致使药效和安全性能受到国际市场________,但究其深层原因,则与国际中药市场暗藏的利益争夺不无关系。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标准化排斥B.现代化指责C.产业化发难D.国际化质疑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第一空备选词语差异较大,根据语境即可确定答案。第三步,验证第二空。第一空,由“出口欧洲”“国际市场”等词语可确定文段论述的是“中药国际化”的问题。第二空“质疑”填入也符合句意。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第一空根据“中药出口欧洲”“……受到国际市场……”“与国际中药市场……”可知,文段谈论中草药出口遇到问题,C项“国际化”指设计和制造容易适应不同区域要求的产品的一种方式,符合文意。答案锁定C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二空。根据“人们不禁……产生了不小的怀疑”“这其中……”可知,该空是在解释人们心中存有的疑问。C项“质疑”指提出疑问,符合文意。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

第一空前面指出“中药出口欧洲遭遇严冬”,“国际化”与之对应,初步确定D项。

验证第二步,“排斥”“指责”“发难”对象均为人,不能与“药效和安全性能”对应,“质疑”最符合语境且为常用搭配。故正确答案为D。3.要把60根相同的钢筋水管,堆放成正三角形垛,使剩余的水管尽可能的少,那么剩余的水管有(

)根。A.2B.5C.6D.8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数列问题,用枚举归纳法解题。第二步,从正三角形顶端往下观察可得,第一层有1根水管,第二层有2根水管,第三层3根水管,依次规律,第n层有n根水管,则每层水管数构成首项是1,公差是1的等差数列。由此可知,从第一层到第十层分别有1,2,3,4,5,6,7,8,9,10根,共有(1+10)×10÷2=55根,此时剩余钢管最少,即60-55=5根。因此,选择B选项。4.股东代表诉讼是指当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公司却怠于起诉时,公司的股东即以自己的名义起诉,所获赔偿归于公司的一种诉讼制度。根据上述定义,以下情形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是:A.甲公司连续5年盈利,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B.乙公司由于经营不善,连年亏损,公司股东要求查阅会计账簿,被公司拒绝C.丙公司经理私自以公司资产为他人提供担保,公司董事会就此提起诉讼D.某公司拖欠丁公司大笔货款已近两年,而丁公司董事会和经理未采取任何措施索要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题干给出了股东代表诉讼的定义,定义的要点是“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公司却怠于起诉”、“股东以自己的名义起诉”,选择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一项。股东代表诉讼的定义要点:①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②公司怠于起诉。A项,公司盈利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收侵害的是股东的权益,不符合要点①。B项,公司亏损也是股东的权益受侵害,不符合要点①。C项,董事会已经提起诉讼,不符合要点②。D项,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公司又怠于起诉,因此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当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②公司怠于起诉;③公司的股东即以自己的名义起诉。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不向股东分配利润,并非“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不符合定义;B项:公司经营不善,并非“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不符合定义;C项:公司董事会就此提出诉讼,并非“公司怠于起诉”,不符合定义;D项:被拖欠大笔货款,属于“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丁公司未采取任何措施,属于“公司怠于起诉”,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关键词。关键词包括“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公司却怠于起诉时······所获赔偿归于公司。”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B项中的公司的合法权益没有受到不法侵害;C项中“公司董事会就此提起诉讼”说明公司对不法侵害是积极应对的,不是“怠于起诉”的,所以均不能提起股东代表诉讼;D项中丁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同时其董事会和经理又未采取措施,所以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故正确答案为D。5.或者被告是有罪的,或者他是疯子;如果他有罪,则他应当被处死;如果他是疯子,则他应该永远接受住院,如果证据不够有力,则被告不应该被处死。现知,证据不够有力,那么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推知:A.被告应该被处死B.被告是有罪的C.被告应该永远接受住院治疗D.被告既无罪又不是疯子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翻译题干。①有罪或疯子;②有罪→处死;③疯子→住院;④-证据有力→-处死;根据②④递推可得⑤-证据有力→-处死→-有罪。事实信息为-证据有力,由⑤可推出-有罪,由①可推出疯子,再由③推出住院,可知答案为C。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由⑤可知被告不应该被处死,被告无罪,所以A、B错误;由①中的“或”可知,被告无罪,被告一定是疯子,所以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关联词“或者……或者……”,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①有罪或疯子②有罪→处死③疯子→永远住院④证据不有力→¬处死第三步,进行推理已知“证据不够有力”是对④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得到“¬处死”;“¬处死”是对②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到“¬有罪”;“¬有罪”结合①,根据“否定肯定式”,可得到“疯子”;“疯子”是对③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得到“永远住院”。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题干涉及“或者……或者……”“如果……则……”等关键词,可见其主要考查复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可以将题干信息转化为推理关系,再结合相应的推理规则进行解题。由题干知:①或者被告有罪,或者被告是疯子;②有罪→应该被处死;③疯子→应该永远接受住院治疗;④证据不够有力→被告不应该被处死。已知“证据不够有力”,结合条件④,肯定前件可以肯定后件,可得“被告不应该被处死”。结合条件②,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可得“被告没有罪”。结合条件①,相容选言命题否定其中一个选言肢,可以肯定剩下的那个选言肢,可得“被告是疯子”。结合条件③,肯定前件可以肯定后件,可得“被告应该永远接受住院治疗”。故本题选C。6.本文主要是介绍短嘴黑凤头鹦鹉的:A.外形特征B.物种概况C.分布情况D.生活习性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章。首段介绍了成年短嘴黑凤头鹦鹉的外形特征、饮食习惯和分布地区;第二段介绍短嘴黑凤头鹦鹉的群居习性以及幼年短嘴黑凤头鹦鹉的饮食特征;第三段介绍由于栖息地被破坏,这一物种迅速减少的现状。因此全篇围绕短嘴黑凤头鹦鹉的基本概况进行逐一介绍。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章重点的全面概括。因此,选择B选项。A项、C项和D项:均属于物种的概况之一,片面表述。7.若2017年6月1日是星期四,则2007年6月1日是:A.星期五B.星期二C.星期六D.星期四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星期日期问题。第二步,根据经历平年星期加1,经历闰年星期加2,从2007年6月1日到2017年6月1日,经历了2008年、2012年、2016年三个闰年,以及其他7个平年,那么需要星期数加2×3+1×7=13,又因为13÷7=1…6,已知2017年6月1日是星期四,那么2007年6月1日的星期数往前推6天即可,即为星期五。因此,选择A选项。8.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也,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此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君子应该注重品德B.君子应该有高尚的德行C.君子应该注重自身德行的修养D.君子应该注重内心德行的修养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首先理解文段,文段前三句意为: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像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像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第三句通过“故”对前两句进行总结,引出文段主旨内容,强调君子独处时要秉持内心的操守,思行一致。接下来通过“小人”的行为来举例,意为: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私欲尽显,忽略良善,一见到君子便极力隐藏自己的不善,刻意表现自己的善良。殊不知,别人看你,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掩盖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然后通过“故君子此慎其独也”再次总结,重申文段主旨内容,意为: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尾句引用曾子的话进一步论证说明。意为:曾子说:“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不可能隐瞒”。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主旨内容的同义替换,符合作者意图。因此,选择C选项。A项和B项:文段强调君子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修炼自己的品行,A、B两项均未体现“修养”,偏离重点。D项:文段强调内外兼修,选项“内心”表述片面。9.夜色渐浓,江风徐徐。在灯火通明的街道上,叫卖声________,人们抛开白日里水泥森林的高压与冷漠,________在人流摩肩接踵的繁华小巷。百年老城的夜生活,就在________的夜市中拉开了序幕。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绝于耳徘徊欢声笑语

B.此起彼落穿梭杂乱无序

C.此起彼伏流连熙熙攘攘

D.声声入耳漫步喧嚣不已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第二空四个词语较难排除,因此本题主要考查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和把握。通过分析第一空和第三空的句意,结合成语的含义及句中的对应信息,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一空,“声声入耳”指每一个声音都听到了。形容街道上的叫卖声,用“声声入耳”不恰当,排除D。

第三空,题干表现了作者对夜晚下老城生活的一种喜爱之情,“杂乱无序”不适合这一感情基调,排除B。“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与“摩肩接踵”相对应,呈现出了夜市热闹的场面。因此相比“欢声笑语”,“熙熙攘攘”更契合文意。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点在第三空。根据“摩肩接踵的繁华小巷”可知,文段感情色彩积极,该空应体现“夜晚人多热闹”这一含义。A项“欢声笑语”指欢乐的谈论和笑声,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杂乱无序”指十分零乱,没有条理,D项“喧嚣不已”指声音杂乱,吵闹,二者均含贬义,与文段感情色彩不符,排除。C项“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符合语境。锁定答案C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二空。第一空“叫卖声此起彼伏”搭配得当,描写了夜晚的热闹场景,符合语境。第二空“流连”指舍不得离开,体现了人们对于“百年老城夜生活”的喜爱,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从第二空入手,文段表达的感情色彩都是正面积极的,A项“徘徊”指强调犹豫不决的,偏消极,排除。

第三空,作者对于夜生活的态度依然是积极的,B项“杂乱无序”、D项“喧嚣不已”均含贬义,排除。C项“熙熙攘攘”形容人多、热闹,符合文意,保留。

第一空代入验证,“叫卖声此起彼伏”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C。10.关于农谚“小雪雪满天,来岁必丰年”所涉及的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新雪孔隙度高、空气多,对土壤有防冻保湿作用B.雪融化时吸收土壤内部热量,越冬虫卵不易存活C.雪中含有大量磷化物,融化后可为土壤提供肥料D.雪融化时入土壤,提高土壤含水量,缓解春旱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A项正确,新雪的密度低、孔隙度高,贮藏在新雪中的空气多,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土壤中热量的散失较少,可以起到防冻保湿的作用。B项正确,雪融化时从土壤中吸收许多热量,这时土壤会突然变得非常寒冷,温度降低许多,越冬虫卵不易存活。C项错误,雪是大量白色不透明冰晶和其聚合物组成的降水,由大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根据测定,雪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氮化物。雪水渗入土壤,就等于施了一次氮肥。用雪水喂养家畜家禽、灌溉庄稼都可收到明显的效益。D项正确,寒潮以后,天气渐渐回暖,雪慢慢融化,雪融下去的水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给庄稼积蓄很多水,对春耕播种以及庄稼的生长发育都很有利。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小雪雪满天,来岁必丰年”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新雪孔隙度高、里面贮藏空气多,空气的导热性能很差,阻止了土壤中的热量向外扩散,对土壤和农作物有着很好的防冻保温作用;第二,雪融化时会吸收土壤内部热量,导致土壤中的温度降低,越冬虫卵不易存活;第三,雪融化时会渗入土壤,能直接供给土壤水分,提高土壤含水量,有利于缓解春旱。因此,“来岁必丰年”并不是因为雪花中含有磷化物作为肥料。同时,雪花作为一种结晶体,主要成分是水,也并不含有磷化物。但含有一定量的氮化物,雪水渗入土壤,就等于施了一次氮肥。C项错误,A、B、D项正确。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农业知识,考生可用关键词法和排除法作答。C项中的关键词为“磷化物”,我们结合生活常识可知,雪化了会变为水,最直接的作用是为土壤提供水分,而且雪中是不含磷化物的,由此可直接判定C项说法错误,当选。A、B、D三项说法正确。“小雪雪满天,来岁必丰年”中的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此时降雪并不会对农作物有什么危害,相反地,有利于农作物来年的生长。这主要是因为:①新雪孔隙度高、空气多,覆盖在田间可以起到隔寒的作用,能够抵挡外界的低温,对土壤有防冻保温作用。②雪融化时吸收土壤内部热量,越冬虫卵不易存活,能够有效地减少来年的病虫害。③雪融化时渗入土壤,提高土壤含水量,缓解春旱。C项说法错误。磷化物通常指金属或非金属与磷组成的二元化合物。雪是从混合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不含磷化物。故本题选C。11.创造力的发挥离不开知识,马克思为写《资本论》这部划时代巨作,读了一千五百多本书,做了大量笔记的事迹已是家喻户晓,________,一个人的创造力无论怎样发达,如果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也不可能获得创造性的成果,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以善小而不为B.磨刀不误砍柴工C.巧妇难为无米之炊D.海底打捞绣花针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横线出现在文段中间,需要结合前后文内容进行分析。前文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并列举马克思写《资本论》前读过很多书的事例来论证,后文说缺乏知识储备,有创造力也难以获得创造性的成果,即知识储备为创造的必要条件。故中间的句子应表达必要条件的重要性,C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比喻再有能力的人,做事时如缺少必要的条件,也很难成功,符合文意,当选。A项,“不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不去做,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磨刀不误砍柴工”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与文段强调重点不一致,排除;D项,“海底打捞绣花针”指从大海里将针捞起来,形容极难办到或找到,与文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12.某县地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如果你是该县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你认为采取以下哪些措施能有效治理水土流失?①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②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棉花产业③施用石灰,降低土壤酸性④打坝淤地,平整土地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地理国情。①正确,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可有效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②错误,大面积种植棉花会导致自然植被被破坏、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加剧。③错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主要是降水集中和土质疏松等原因导致,与土壤酸碱性无关,且黄土高原土层富含碳酸钙和磷、钾、硼、锰等元素,土壤反应多偏碱性。④正确,在黄土高原塬面平整土地可以增加水分下渗,在沟谷处修建挡土坝,打坝淤地可减少水土流失。综上,①④项措施可以达到治理水土流失的目的。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水土流失的相关知识。第二步,①水土流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植被面积太少,缺少了对土壤的抓力,一旦遇到风力、水力、重力的作用,便使土壤表面侵蚀严重。适当地退耕还林,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种树种草要因地制宜,沟壑斜坡上适宜种护坡林,沟壑中则应沿着侵蚀沟道植树,有些地区还应辅以工程措施等。因此,此法可行。④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在沟道里打坝淤地,拦蓄泥沙,不仅可以防止泥沙流入河中,还可以在淤地上种植庄稼,治疗水土流失效果显著,此法可行。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根据常识可知,黄土高原并不适合种植棉花,所以发展棉花产业于治理水土流失无益,排除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土壤的酸碱性无关,“施用石灰,降低土壤酸性”并不能有效治理水土流失,排除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土壤疏松,地表千沟万壑,坡面水土易流失,等等。①正确。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之一,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可有效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②错误。棉花种植条件是要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水源充足和土地肥沃,黄土高原不适宜发展棉花产业。③错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是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与土壤酸碱性无关。④正确。在黄土高原塬面平整土地可以增加水分下渗,平整土地可减少水土流失。故本题选C。13.下列说法对意识表述正确的是:A.意识的形式具有客观性B.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D.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参考答案:C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第二步,C项: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反映了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大脑内外表象的觉察,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没有高度发达、完善的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作为基础,是不可能产生意识的。所以,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C项正确。D项:意识活动是一个能动创造性过程。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现象逐步深入到本质和规律。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还能够追溯过去,预测未来。D项正确。因此,选择CD选项。AB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反映的是客观现实,客观现实就是意识的内容,所以说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属于主观的东西。AB项错误。14.甲、乙、丙、丁四人猜自已医师资格考试的成绩。甲说:“我通过,那么乙也通过。”乙说:“如果我通过,那么丙也通过。”丙说:“如果我通过,那么丁也通过。”结果四人说的话都正确,但只有两人过,那么是哪两位通过呢?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丁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关联词“如果…那么…”等,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①甲→乙②乙→丙③丙→丁第三步,进行推理。①②③递推得到:甲→乙→丙→丁。若甲通过,则乙、丙、丁都通过,故有4个人通过,不符合“只有两人通过”,故甲不能通过。若乙通过,则丙、丁通过,故有3个人通过,不符合“只有两人通过”,故乙不能通过。4人中甲、乙都不能通过,则通过的两人为丙和丁。因此,选择C选项。15.渍樱花与渍桂花有一个相同点,都甜中带咸,令人回味悠长。而腌渍花朵给人带来的启示则是,无论是一树花瀑还是满园香气,其实都是

的东西呢。但如果你有一点点的耐心,一点点的勤劳,那就可以用一点点的手工劳动,把这份

的韶华,用味觉的形式保留下来。依次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昙花一现

须臾B.瞬息万变

芬芳C.稍纵即逝

易逝D.白驹过隙

珍贵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二空。根据“把这份

的韶华保留下来”可知。此处要填入的是“保留”的反义词,意思是无法保存下来,容易逝去。其次根据代词可知,第一空和第二空语义相近。A项“须臾”指很短一段时间,片刻之间;B项“芬芳”指香气;D项“珍贵”指十分宝贵,价值高。以上三项均与文意不符,排除A项、B项和D项。C项“易逝”指容易离去,留不住,符合文意。答案锁定C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一空。C项“稍纵即逝”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与第二空“这份易逝的韶华”呼应,符合文意。因此,选择C选项。昙花一现: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瞬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快,光阴易逝。16.下列生活方式不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是:A.建筑中使用中空玻璃B.电冰箱中保持较多的霜C.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D.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冰箱中的霜层过厚会阻碍蒸发器表面的热交换,从而降低制冷效率,使耗电量增加,电能消耗增大,不符合低碳经济要求。因此,选择B选项。1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是指(

)。A.关中平原B.青藏高原C.河西走廊D.内蒙古高原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出自南北朝时期的流传的民歌《敕勒歌》,全诗开头“敕勒川,阴山下”,说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阴山是绵亘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阴山为背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是指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故正确答案为D。18.荆浩曾经在他的《笔记法》中记载了在太行洪谷(净影峡谷)之中写生的情形:太行山洪谷深处,风景引人入胜,古松“挂岸盘溪”,山崖“披苔裂石”,使他兴奋不已,忍不住每日携带纸笔置身其中,尽情地描摹写生,达到“凡数万本,方如其真”。可见,_________________。填在划线处衔接最恰当的是:A.荆浩对大自然的感情和师法造化的态度B.荆浩对这个仙境般的天然画廊的挚爱C.太行洪谷是绘画写生的绝佳去处D.太行洪谷自古风光迤逦、气韵雄浑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上文语境。根据本题中横线前的“可见”一词,可知要填入的一句话应该是对前文的总结。前文主要内容是通过荆浩的记载描述了太行山洪谷风景绝佳,使得荆浩“兴奋不已,忍不住”,可以看出荆浩对太行山洪谷的喜爱。“尽情地描摹写生”以致最后能“如其真”,这可以看出荆浩是向大自然学习的,以大自然为师的。因此,横线处也要体现出这两层意思。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所讲的正是这两层意思,承接前文内容。因此,选择A选项。B项:只提到其中一层意思,也就是对太行山洪谷的喜爱,但是没有讲到他向大自然学习,表述片面。C项和D项:主体是太行山洪谷,而文段的意思是通过太行山洪谷的景色表现荆浩对自然的热爱和取法自然态度。19.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它们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毕竟科学家一直在寻找预测地震的方法,但截止目前为止,预测地震仍是个世界性难题。这说明:

A.意识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B.人类认识运动是无止境的

C.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D.人类不能认识无限发展的世界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

第二步,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预测地震的方法,但是预测地震现在仍然是一个难题,这说明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这体现了认识运动的无限性,说明人类的的认识运动是无止境的。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本题说明的是认识运动的无限性,与意识无关。A项排除。

C项: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C项错误,排除。

D项:在一定阶段上,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但在人类世代的连续系列中,在社会实践的发展中,人的认识能力又是无限的,一切尚未被认识的事物终究会被认识。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不存在不能认识之物。因此,人类能认识无限发展的世界。D项错误,排除。

20.教案∶教学A.毛笔∶书法B.佩刀∶刀鞘C.铝盖∶砂锅D.显示器∶主机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教案”是“教学”中使用的工具,二者属于工具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毛笔”是“书法”中使用的工具,二者属于工具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佩刀”插入“刀鞘”中,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二者属于对应关系;C项:“锅盖”是“砂锅”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排除;D项:“显示器”与“主机”都是电脑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21.有医学研究显示,过多食用肉类食物尤其是香肠火腿类肉制品会导致癌症发病的可能性上升。因此,有专家提出结论,不要再吃肉了,而应该通过吃蔬菜和水果来延长寿命。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研究成果?A.一项对3万名妇女进行7年追踪调查显示,长期吃肉并没有给她们的身体造成伤害B.一项对1万名男性进行8年追踪调查显示,长期吃肉并没有增加他们患病的风险C.一项对1万名均未吃肉的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儿童的对照调查显示,他们的健康状况差异不显著D.一项对2万名老人进行的3年追踪调查显示,不吃肉的人,超过平均寿命的概率较低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不要再吃肉了,而应该通过吃蔬菜和水果来延长寿命。论据:过多食用肉类食物尤其是香肠火腿类肉制品会导致癌症发病的可能性上升。A项:无关选项。是否对身体造成伤害与癌症和寿命并非同一概念,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无关选项。是否患病与寿命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无关选项。儿童健康状况差异不显著,无法反映寿命上的差别,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增加反向论据。不吃肉的人,超过平均寿命的概率较低,说明不吃肉也无法达到延长寿命的效果,属举例反驳论点,具有削弱作用。因此,选择D选项。22.在EXCEL

2007中,正确输入公式形式为:A.2*A4-2B.D4+D5-D6C.=B2*2D.SUM(B1:G2)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知识。第二步,excel工作表中,正确的excel公式形式为:先输入“=”,再输入函数或表达式,如果是工作表引用,工作表名后加“!”,如果是工作簿引用,工作簿名用“[]”括住。本题中只有C项先输入了“=”。因此,选择C选项。23.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④⑥,②③⑤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③④,②⑤⑥D.①③⑤,②④⑥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首先观察六个图形,发现六个图形都具有对称性,可以此为突破口,继续分析每个图形是中心对称还是轴对称,从而确定答案。方法一:图①④⑥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图②③⑤是只轴对称图形。故本题选A。方法二:题干图形均为轴对称图形,图①④⑥均包含2条对称轴;图②③⑤均只包含1条对称轴。故本题选择A项。24.2013年有(

)个技术领域的技术合同成交金额高于2012年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的10%。A.6B.4C.3D.2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图1中给出了2012年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图2中给出了2013年各个领域的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先计算出2012年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10%的值,再与各领域的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进行比较。2012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的10%为643.7亿元,从图2可知,2013年成交金额超过643.7亿元的技术领域包括电子信息技术、现代交通、先进制造技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共6个,故本题选A。25.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智力知识。

第二步,智力也叫智能,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这个能力包括以下几点:理解、判断、解决问题,抽象思维、表达意念以及语言和学习的能力。所以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述正确。

因此,本题正确。

智力包括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智力的高低通常用智力商数来表示,是用以标示智力发展水平。

26.当决策制定者知道备选方案可能性的概率时,他是在不确定性条件下作出的决策。(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不确定决策是指各种方案在未来将出现哪一种结果的概率不能预测,因而结果不确定。不确定型决策的基本方法是先用效用值表示各种可能的后果,构造一张支付表,再用一定的评价准则来评定各个方案的优劣,从而选出最优方案。当决策制定者知道备选方案的可能性概率时,作出的是确定性决策。确定型决策是决策者在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十分清楚和完全确定的条件下所作出的决策。故表述错误。27.气孔是叶片上水汽溢出和二氧化碳吸收的“阀门”,调节着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不同的植物气孔对蒸腾的控制能力不同,所以形成了多样化的“水分利用策略”。对草本植物或树龄不大的树而言,它们的蒸腾能力很强,气孔对蒸腾的控制能力相对较弱,植物生长速度往往较快。但随着环境条件变差,植物就会懂得“节约用水”,如干旱来临的时候,很多植物都会通过气孔加强对蒸腾的控制。上述语段主要论述的是(

)。A.植物气孔的蒸腾与光合作用B.植物气孔适应环境的能力C.植物气孔如何“节约用水”D.植物气孔的“水分利用策略”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文段开篇说明“气孔调节着光合作用”,紧接着后文通过结论词“所以”对前文进行总结强调“气孔的多样化水分利用策略”,尾句列举了“草本植物或树龄不大的树”的例子进一步说明气孔在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的水分利用策略。故文段重点为“植物气孔的水分利用策略”,对应D项。A、B两项未提及文段强调的“水分”,排除;C项“如何节约用水”表述不明确,且为后文解释说明当中内容,非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植物与水循环的秘密》28.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⑤,③④⑥B.①③⑥,②④⑤C.①②④,③⑤⑥D.①③④,②⑤⑥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题干图形中,只有第四个图形是一部分,不构成规律。观察可发现,第二、第五个图形明显为轴对称图形,考虑对称性方面的规律。图形①③④是中心对称图形,图形②⑤⑥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题选D。29.下列哪一成语的典故不是来自真实历史事件:A.暗度陈仓B.草木皆兵C.逼上梁山D.乐不思蜀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一想到梁山都会想到《水浒传》,而《水浒传》是一本虚构的小说。A项,“暗度陈仓”是指楚汉之争时,刘邦听从谋臣张良的计策,从关中回汉中时,烧毁栈道,表明自己不再进关中。后来,刘邦拜韩信为将军,韩信命士兵修复栈道,装作从栈道出击的姿态,实际上却和刘邦率主力部队暗中抄小路袭击陈仓,趁守将不备,占领陈仓。“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逼上梁山”出自《水浒传》林冲雪夜上梁山的故事,为虚构的故事。“乐不思蜀”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借以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B、D三项都来自真实历史事件,故本题选C。30.3,6,18,48,132,(

),984A.180B.240C.360D.640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第二步,做差如图所示:观察差数列发现,30=2×(3+12),84=2×(12+30),猜测规律为第三项=2×(第一项+第二项),下两项分别为2×(30+84)=228,2×(84+228)=624。所求项为132+228=360,验证下一项360+624=984,满足规律。因此,选择C选项。31.

如果是极少数人喜欢吹牛,可能还只是个人品德问题,但如果有多达60%以上的人都喜欢吹牛的话,这背后一定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现在很多人内心缺乏安全感,充满焦虑。在这种时候,吹牛不仅仅可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可以让自己变得更有安全感。调查显示,年轻人最喜欢吹牛的领域,首选“人脉关系”。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炫耀自己的人脉关系?因为有人脉表示自己背景深、后台硬,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别人都不敢轻视自己,欺负自己。吹牛可以营造一种虚幻的、拉大旗作虎皮式的安全感作为对自己的一种保护。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个人品德有问题的人喜欢吹牛B.近60%的人喜欢吹牛是因为他们内心缺乏安全感,充满焦虑C.年轻人之所以最喜欢吹嘘自己的人脉,是因为人脉代表了个人的背景和后台D.人们喜欢吹牛的领域首选“人脉关系”,因为这能营造一种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感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A项:根据“如果是极少数人喜欢吹牛,可能还只是个人品德问题”可知,文段并没有说明所有个人品德有问题的人都喜欢吹牛,表述错误,排除;B项:根据“如果有多达60%以上的人都喜欢吹牛的话,这背后一定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可知,“近60%”表述错误,且文段并未提及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是“内心缺乏安全感,充满焦虑”,无中生有,排除;C项:根据“年轻人最喜欢吹牛的领域,首选‘人脉关系’……因为有人脉表示自己背景深、后台硬”可知,表述正确,当选;D项:根据“年轻人最喜欢吹牛的领域,首选‘人脉关系’”可知,只是年轻人最喜欢吹牛的领域首选“人脉关系”,而非所有人吹牛的领域都首选“人脉关系”,表述错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齐鲁晚报《年轻人爱吹牛只因缺乏安全感》32.海是动的,山是静的。海是_______的,山是________的。昼长夜静的时候,天气又热,凝神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如同病牛一般。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从天边微波粼粼的直卷到岸边,触到崖石,更欣然的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烂万朵的银花!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活跃

呆板B.活泼

死板C.活泼

呆板D.活跃

死板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她”可知,文段运用拟人的手法,故文段体现“海是动的”也应运用拟人的手法。“活跃”与“活泼”均含“动”之意,但“活跃”侧重指行动积极,“活泼”侧重生动自然,更可以拟人化的表现“海的性格活泼好动”,更契合文意,故排除A项和D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同样运用拟人的手法体现“山是静的”,B项“死板”侧重强调做事想法不知变通,C项“呆板”一般指人的动作或样子不灵活,文段体现的是“海不动”而非“海的想法不知变通”,故排除B项。因此,选择C选项。33.在谈到读书的作用时,有人举例说,当他开心的时候你可以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他伤心的时候,你可以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说明了:A.人的心情只能由诗词反映B.人们的主观世界会对人事产生影响C.人的知识都是由诗词构成的D.人们的主观认识决定了客观事物的发展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第二步,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客观存在的景色并不能表现出伤心或者高兴,但是人通过自己的主观改造利用客观事物表达自己的心情,将春风赋予得意的寓意,江水赋予忧愁的寓意,这说明了人们的主观世界会对人事产生影响。因此,选择B选项。A项:人的心情除了诗词还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和形式表达,并不是只能由诗词反映。A项错误。C项:人的知识构成体系是复杂多样的,物理化学等各种各样,并不都是由诗词构成的。C项错误。D项:发展是事物运动变化中内在具有的前进的上升的运动,是客观世界永恒的普遍的特性。并不是由人的主观认识决定的。D项错误。34.电灯的发明,标志着电力时代的到来。(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1866年德国发明家西门子发明了自激式直流发电机标志着电力时代的到来。故表述错误。35.六朝时的清谈名家刘惔话很多,但他也欣赏不说话的人。他见江权不常开口,非常欢喜,说:“江权不会说话,而能够不说,真叫人佩服。”江权知道自己不善言谈,但他懂得藏拙,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缺点在什么地方,好为人师夸夸其谈者不计其数,能说话而爱说,情有可原;很多人明明不大会说话,偏偏说个不停,自暴其短,往往令人生厌。因此可以说,江权这样做,其实是一种极难得的聪明。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A.能言而能不言是一种极难得的聪明B.不能言而能不言是一种自知的聪明C.不能言而言其实是一种浮夸之举D.不能言而不言其实是一种无奈之举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题干结论的一项,题干通过江权的例子得出结论,即“江权这样做其实是一种极难得的聪明”。要支持该结论,可以通过直接加强的方法。题干中的结论是“江权的做法是一种极难得的聪明”。A项,江权不善言谈而不常开口,并非“能言而能不言”,该项不能支持题干结论。B项,江权不善言谈而不常开口,即“不能言而能不言”,该项直接指出江权的做法是一种自知的聪明,支持了题干结论。C项,指出“不能言而言”是浮夸之举,但无法说明“不能言而能不言”是否聪明,该项不能支持题干结论。D项,指出“不能言而不言”是无奈之举,无法说明江权的做法是不是极难得的聪明,该项不能支持题干结论。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江权不会说话且能不说,是一种极难得的聪明。论据:能说话而爱说,情有可原;不大会说话,说个不停,自暴其短,令人生厌。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题干只说“能说话而爱说”,没有涉及“能言而能不言”,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加强论点。该项是对论点的重复,具有加强作用。C项:无关选项。题干只说“令人生厌”“浮夸之举”与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无关选项。题干没有涉及“无奈之举”,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论点:江权不会说话,能够不说,是一种极难得的聪明。论据:无。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A项:论点讨论的是不能言而不言,而该项讨论的是能言而能不言,二者话题不一致,排除。B项:“不能言”和“能不言”均与论点相符,补充了新论据,加强了论点,当选。C项:论点讨论的是不能言而不言,而该项讨论的是不能言而言,二者话题不一致,排除。D项:论点讨论的是聪明之举,而该项讨论的是无奈之举,二者话题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36.4名职工向单位图书馆捐献了一批书籍,捐献后图书馆的书籍总数增加了25%。已知小张捐赠了4人捐赠总数的30%且比小陈多捐300本,小王捐赠的数量正好等于小刘和小陈捐赠数量之和,小刘捐赠的数量是小陈的2.5倍。问捐赠后图书馆有多少本书?A.4500B.6000C.7500D.9000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第二步,根据题意设小陈的捐赠数量为2x本,则小刘的捐赠数量为5x本,小王的捐赠数量为2x+5x=7x本,小张的捐赠数量为2x+300本,又知小张捐赠了4人捐赠总数的30%,可得等式2x+300=(2x+5x+7x+2x+300)×30%,解得x=75。则4人的捐赠总量=2x+5x+7x+2x+300=1500(本)。那么捐赠后图书馆的书籍总量为(本)。因此,选择C选项。37.一辆动车组列车和一辆快速列车相向而行,动车组列车的车长是260米,快速列车的车长是455米。坐在动车组列车上的人看快速列车驶过的时间是7秒,那么坐在快速列车上的人看动车组列车驶过的时间是:A.3秒B.4秒C.5秒D.6秒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动车组列车上的人和快速列车上的人相对速度是一样的,可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运动的相对速度,再求时间即可。坐在动车组上的人看快速列车驶过的时间=快速列车的车长÷速度和,所以速度和=455÷7=65米/秒。坐在快速列车上的人看动车组驶过的时间=动车组的车长÷速度和,所求为260÷65=4秒。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相遇追及类。第二步,设动车、快车的速度分别为v动、v快,根据动车上的人看快速列车驶过的时间是7秒,可得455=(v动+v快)×7,解得v动+v快=65(米/秒),故快速列车上的人看动车驶过的时间是260÷(v动+v快)=260÷65=4(秒)。因此,选择B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相遇追及类。第二步,设快速列车上的人看动车驶过的时间为t,由两车速度保持不变,可得(速度一定,时间与路程成正比),解得t=4。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因为两车是相向而行,所以不管坐在动车组列车还是快速列车上,相对另一辆车的速度都一样,就是两车速度和。坐在动车组列车上,7秒可以让快速列车行驶过,则相对速度为。坐在快速列车上,让动车组行驶过,则需要。故正确答案为B。38.在一个环境和经济都面临挑战的高度技术化的时代,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和辨析科学证据与科学观点的能力至关重要。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出路之一就是需要来自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的鼎力合作。比如,对于像地球气候变化这类复杂的问题,需要科学家去挖掘并阐述其根本原因。但与此同时,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工作者也同样需要去评估气候变化之于人口与社会的影响,而新闻工作者则需要把这类信息完整地传递给社会大众。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把科学的新发现及其与社会相关的联系向社会大众解释得更好更清楚。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提高公众理解科学能力的途径B.提高大众理解科学能力的意义C.不同领域专家分工协作的方式D.不同领域专家分工协作的目的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总分结构,提出观点—具体论述。文段首先指出高度技术化时代,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和辨析科学证据与科学观点的能力至关重要,接着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出路,即不同领域专家的分工协作,后面的例子也是为了说明不同领域专家的分工协作能够使社会大众更好地理解科学。故文段意在强调的是高度技术化时代,提高公众理解科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是不同领域专家的分工协作,A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B项文段没有提及。C、D两项是文段的部分内容。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公众理解和辨析科学能力是很重要的,然后提出做到这点需要不同领域人士的鼎力合作,接着通过“比如”举例论证此观点。因而文段属于“总—分”结构,重点内容是前两句,即“提高大众理解能力需要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鼎力合作”。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重点句的同义替换。其中“途径”即是“出路”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中心理解。材料首句说到“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和辨析科学证据与科学观点的能力至关重要”,接下来指出,如果“想做到这一点,出路之一就是……”即给出了对策,之后又进一步举例来说明这一对策的具体情况,因此材料强调的是提高公众理解科学的方法、途径。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C。A项只是举例子中具体描述的内容,不是重点;B项对应的是文段最后一句话,“才能把科学的新发现……”即目的,也属于例子当中的信息,没有抓住重点;D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提高理解科学能力的方法、途径,而不是意义,并没有讲到意义。故正确答案为C。39.温馨和花园这两家酒店,对来他们酒店消费的顾客,提供了24小时的热线服务,顾客仅在入住过程中有困难时才打电话,并且,温馨收到的热线电话比花园收到的热线电话多四倍,因此,温馨的服务一定比花园的服务差。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有效支持上述论证?A.花园酒店每个热线电话的平均时间比温馨酒店的长B.这两家酒店收到的热线电话数量逐渐上升C.花园酒店收到的关于服务质量的投诉比温馨酒店多两倍D.入住花园酒店的顾客数比入住温馨酒店的多三倍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温馨的服务一定比花园的服务差。论据:顾客仅在入住过程中有困难时才打电话,并且,温馨收到的热线电话比花园收到的热线电话多四倍。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花园酒店的热线电话比温馨酒店的时间长,说明虽然花园酒店电话少,但是可能顾客遇到的问题更多,所以温馨的服务不一定比花园的服务差,具有一定的削弱作用,排除;B项:两家酒店收到的热线电话数量逐渐上升,说明两家的服务均有所下降,无关项,排除;C项:花园酒店收到的关于服务质量的投诉比温馨酒店多两倍,说明花园酒店的服务比温馨酒店更差,削弱了论点,排除;

D项:入住花园酒店的顾客数量比入住温馨酒店的多三倍,但是温馨收到的热线电话比花园收到的热线电话多四倍,说明温馨酒店的顾客遇到困难的情况更多,补充论据,可以加强,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温馨的服务一定比花园的服务差。论据:顾客仅在入住过程中有困难时才打电话,并且,温馨收到的热线电话比花园收到的热线电话多四倍。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反向论据。花园酒店的热线电话比温馨酒店的时间长,说明虽然花园酒店电话少,但是可能顾客遇到的问题更多,所以温馨的服务不一定比花园的服务差,具有一定的削弱作用。B项:无关选项。两家酒店收到的热线电话数量逐渐上升,说明两家的服务均有所下降,不具有加强作用。C项:削弱论点。花园酒店收到的关于服务质量的投诉比温馨酒店多两倍,说明花园酒店的服务比温馨酒店更差,具有削弱作用。D项:加强论点。入住花园酒店的顾客数量比入住温馨酒店的多三倍,但是温馨收到的热线电话比花园收到的热线电话多四倍,说明温馨酒店的顾客遇到困难的情况更多,服务一定比花园差,加强了论点,具有加强作用。因此,选择D选项。40.研究人员发现,某种昆虫在晴天的夜里能够准确地沿直线飞到目的地,但在阴天的夜里看不见星星时,这种昆虫在飞行过程中就经常会兜圈或绕路。因此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昆虫能够利用夜空中星星的位置进行导航。以下________项如果为真,最能削z弱研究人员的判断。A.这种昆虫在阴天的白天飞行时,寻路的准确性同样比晴天差B.在外界有光线照明时,这种昆虫在夜间也能沿直线飞到目的地C.除了这种昆虫,该地区其他昆虫都能在阴天的夜里准确地寻路D.在有模拟星光的室内实验环境中,这种昆虫同样能准确地飞出直线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能削弱上述判断的一项,即需补充论据削弱题干判断。题干中的论点和论据都较为明显,抓住关键信息“星星”和“导航”之间的联系即可解题。题干论点:这种昆虫能够利用夜空中星星的位置进行导航。论据:某种昆虫在晴天的夜里能够准确地沿直线飞到目的地,但在阴天的夜里看不见星星时,这种昆虫在飞行过程中就经常会兜圈或绕路。A项,阴天的白天和晴天的白天和题干结论无关,属于无关项。B项,外界有光线照明,昆虫也能在夜间直线飞到目的地,说明不是靠星星导航,而是靠光线,属于另有他因,削弱了题干结论。C项,其他昆虫和题干结论无关,属于无关项。D项,“模拟星光”说明仍然与星星的位置有关,不能削弱研究人员的观点。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论点:昆虫能够利用夜空中星星的位置进行导航;论据:某种昆虫在晴天的夜里能够准确地沿直线飞到目的地,但在阴天的夜里看不见星星时,这种昆虫在飞行过程中就经常会兜圈或绕路。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讨论的是这种昆虫在白天的飞行状态,与论点中夜空中的星星无关,属于无关选项,排除;B项:强调了光线对昆虫夜间飞行的影响,但没有提到是否有星星,因此属于无关选项,排除;C项:在说明其他昆虫夜间飞行的情况,属于无关选项,排除;

D项:在模拟星光的实验室中也能直线飞行,说明是星光对飞行产生了影响,并不是星星的位置对飞行有影响,直接削弱论点,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41.有两种农产品甲和乙,甲不能生长在干旱的气候里,乙不能生长在寒冷的气候里。在某个国家的大部分地区,或者可以种植农产品甲,或者可以种植农产品乙。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假?A.这个国家有一半地区的气候既干旱又寒冷B.这个国家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是非常寒冷的C.这个国家根本不种植农产品甲D.这个国家只能种植农产品甲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关联词“或者”,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①甲→¬干旱②乙→¬寒冷③某国大部分地区种植甲或者种植乙。第三步,进行推理。A项:③中的“甲”和“乙”是对①和②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知:④该国不干旱或者不寒冷,等价于“¬(干旱且寒冷)”,该项与之矛盾,一定为假,可选;B项:根据④及“或关系”的性质可知:存在非常寒冷的可能,排除;C项:根据③及“或关系”的性质可知:存在不种植甲的可能,排除;D项:根据③及“或关系”的性质可知:存在只种植甲的可能,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42.广播:电视:报纸(

)。A.卫青:霍去病:汉王朝B.清蒸:红烧:油炸C.股票:基金:纸张D.恒星:彗星:哈雷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广播、电视、报纸都是大众传媒的方式,三者之间为并列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卫青,霍去病都是汉王朝的大将,为并列关系,但二者与汉王朝之间不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清蒸、红烧、油炸都是烹饪方式,三者之间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C项:股票和基金都是有价证券,为并列关系,但与纸张并不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恒星和彗星都是天体,为并列关系,哈雷彗星是彗星的一种,与彗星之间构成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43.曾某去世前,先后立了四份遗嘱处分其遗产,第一份是自书遗嘱;第二份是公证遗嘱;第三份是录音遗嘱,有社区工作人员在场见证;第四份是病危时所立的口头遗嘱,有多位护士见证。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应当执行的遗嘱是:A.自书遗嘱B.公证遗嘱C.录音遗嘱D.口头遗嘱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知识。第二步,根据《继承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由此可见,公证遗嘱的效力高于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此时应当执行的遗嘱书公证遗嘱。因此,选择B选项。根据《民法总则》第十七条,遗嘱可分为以下五种:1.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2.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3.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4.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5.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44.线上登记摇号、实体店排队抽签、加价找海外代购……对很多人来说,想买到一双热门的运动鞋并非易事。“一入鞋圈深似海”,长久以来,小众的“球鞋文化”一直不温不火,而近些年,这股浪潮加速外溢,乃至渐有愈演愈烈之势。在圈外人看来,商家的一波操作,完全就是饥饿营销。然而,对于“鞋友”来说,那些由球星背书、历史渊源、设计美学以及精神符号所构成的独特魅力,使得“买鞋”成为理所当然。一段时间以来,“小众文化”被太多人当成了审美、娱乐、消费的新选项,却在不知不觉间,形成了严重的趋同效应,导致原本少数人的游戏,随着所有人一哄而上,拥挤不堪。上述文字的目的是想表明:A.火爆的球鞋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以及独特的营销方式B.运动球鞋的炒作潮品之路,需要极其讲究的“仪式感”C.球鞋炒出天价的背后,应看到的是小众文化的大众化现象D.抢购爆款球鞋,是表达文化认同、构建自我独特性的过程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首先介绍目前存在炒鞋的现象,虽然在圈外人看来是属于商家的饥饿营销,然而对于“鞋友”来说由于很多理由让他们使“买鞋”成为理所当然。然后论述“小众文化”被太多人当成了审美、娱乐、消费的新选项,也就导致了很多人跟着一哄而上,拥挤不堪,产生了一个消极的结果。文段最后一句话是主旨句,重点强调“炒鞋”体现出“小众文化”被太多人当成了审美、娱乐、消费的新选项,形成了严重的趋同效应,即小众文化最终大众化。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C选项。A项、B项和D项:“完整产业链以及独特的营销方式”“仪式感”“构建自我独特性的过程”,文段均没提到,属于无中生有。45.在太阳系中,土星是仅次于木星的第二大行星,________是地球的100多倍,其巨大的________可达1300万公里。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体积

引力场B.规模

磁力场C.质量

质量场D.面积

吸引力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该空要表达土星与地球在某一个属性方面的比较。A项“体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符合文意。B项“规模”侧重物质的格局、形式和范围,不与“行星”搭配,排除B项。C项“质量”和D项“面积”也可以形容“行星”。第二步,分析第二空。修饰该空的单位是“公里”。D项“吸引力”的单位不能是“公里”,排除D项。根据“可达1300万公里”可知,超过这一范围就没有了,质量的数值是固定的,而不是某一范围,排除C项。“引力场”符合语境,搭配恰当。因此,选择A选项。46.在超市里有四个存物柜,打开柜子后发现,第一个柜子里写着:“所有的柜子里都装着购物袋”;第二个柜子里写着:“本柜子中有购物礼品”;第三个柜子里写着:“本柜子里没有食品”;第四个柜子里写着:“有些柜子里没有购物袋”。如果只有一个柜子里的描述是真实的,以下肯定为真的是:A.所有的柜子里都有购物袋B.所有的柜子里都没有购物袋C.所有的柜子里都没有购物礼品D.第三个柜子里有食品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分析可知第一个柜子和第四个柜子的描述矛盾,必有一真一假。已知只有一个柜子里的描述是真实的,则第二个柜子和第三个柜子的描述均为假,由第三个柜子的描述为假可知第三个柜子里有食品,即D项为真。故答案为D。解题思路:第一步:找突破口。突破口为第一个柜子和第四个柜子是矛盾关系,两人的断定必有一真一假。第二步:看其他人的话。题干说只有一个柜子的描述为真,那么第二个柜子和第三个柜子的描述必定均为假,即第二个柜子里没有购物礼品,第三个柜子里有食品。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第二步,找关系。一柜写的“所有的柜子里都装着购物袋”,与四柜写的“有些柜子里没有购物袋”为矛盾关系。第三步,看其余。根据矛盾关系的特性“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及题干的真假限定,真话必定在一柜和四柜当中,说明二和三柜的说法为假,所以二柜中没有购物礼品,三柜中有食品。因此,选择D选项。47.近年来粉尘爆炸事件屡见不鲜,下列粉尘中不易引起爆炸的是(

)。A.肥皂粉B.水泥C.面粉D.奶粉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属于生活常识题目。常见的具有爆炸性的粉尘主要包括:金属(如镁粉、铝粉);煤炭;粮食(如小麦、淀粉);饲料(如血粉、鱼粉);农副产品(如棉花、烟草);林产品(如纸粉、木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而通常不易引起爆炸的粉尘有土、砂、氧化铁、研磨材料、水泥、石英粉尘以及类似于燃烧后的灰尘等,这类物质化学成分比较稳定,不容易燃烧,水泥粉属于这一类。因此,选择B选项。48.杨柳是我国古代诗词里面较为常见的意象,往往蕴涵离别之情,下列名句中不是表达送别意象的是: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D.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诗句出自王之涣《凉州词》,戍边的军士听到《杨柳枝》引发对故乡的思念,诗人劝慰大家“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B项正确,诗句出自王维的《渭城曲》,是诗人在送别友人去边疆时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有深挚的惜别之情。C项正确,诗句出自柳永的《雨霖铃》,该诗是诗人离开汴京南下时与恋人依依惜别之作。D项错误,诗句出自欧阳修的《蝶恋花》,描写闺中少妇的伤春之情。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古代诗词并选错误项。第二步,D项诗句意思是:深深的庭院不知有多深?一排排杨柳堆起绿色的云,一重重帘幕多得难以计数。诗句出自宋朝欧阳修的《蝶恋花》,描述了闺中少妇哀怨愁苦的心情。诗句并没有表达送别意象。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要了解诗句的涵义。详情请学习解析中的内容。A项正确。“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意思是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杨柳曲是送别之曲。王之涣这首诗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豁达的广阔胸怀。B项正确。“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意思是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柳色指代柳树,象征离别。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C项正确。“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意思是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首词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写的,是表现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D项错误。“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意思是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飞扬起片片烟雾,一重重帘幕不知有多少层。描写了闺中少妇的伤春之情,没有表达送别意象。故本题选D。49.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醛能与醛和酮进行醇醛缩合反应B.甲醛具有还原性,尤其是在酸性溶液中,还原能力更强C.甲醛通常为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D.服装的面料生产为了达到防皱、防缩、阻燃等作用,需在助剂中添加甲醛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A项正确,甲醛自身能进行缩合反应,在一般商品中,都加入10-12甲醇作为抑制剂,否则会发生聚合。能与醛和酮进行醇醛缩合反应。B项错误,甲醛具有还原性,尤其在碱性溶液中,还原能力更强。C项正确,甲醛,又称蚁醛,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无色有刺激性气体,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D项正确,服装的面料生产,为了达到防皱、防缩、阻燃等作用,或为了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或为了改善手感,就需在助剂中添加甲醛。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50.(

对于

机器

相当于

小鸟

对于

)A.运转;飞翔B.飞机;动物C.柜子;大象D.钢铁;羽毛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A项:“机器”与“运转”属于主谓关系,“小鸟”与“飞翔”属于主谓关系,但前后词语顺序不一致,排除;B项:“飞机”与“机器”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小鸟”与“动物”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柜子”与“机器”无明显逻辑关系,“小鸟”与“大象”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机器”的材料可能是“钢铁”,二者属于对应关系,“羽毛”是“小鸟”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51.近年来,蔚县桃花小米、沽源甜玉米、塞外口皮、临城核桃、涉县花椒、福州白莲藕、任县高脚白大葱、威县三白西瓜、高碑店豆腐丝、白洋淀皮蛋、满城磨盘柿等各地的优秀土特产商店纷纷出现在省城石家庄的大街小巷,广受市民青睐。这些商店的运营有利于:①优化石家庄居民的消费结构②加快生产要素向石家庄聚集③满足石家庄居民的消费需求④推动商品的跨地区流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市场机制知识。第二步,题干中土特产广受人民青睐,这些商店的运营有利于满足石家庄消费的需求,实现了商品跨地区的流通。③和④说法正确。因此,选择D选项。①项:根据题干可知石家庄市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与消费者消费结构无关。①项错误。②项:生产要素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是维系国民经济运行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四种,各类商品不属于生产要素。②项错误。52.瑜伽教练都不住在华兴园小区,但是华兴园小区的有些住户是太极拳教练,瑜伽教练大多住在花园路小区。由此可以推出:A.有些太极拳教练是瑜伽教练B.花园路小区在华兴园小区内C.有些太极拳教练不是瑜伽教练D.住在花园路小区的大多是瑜伽教练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中的“有些”,确定为集合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①所有瑜伽教练都不住在华兴园小区②有些华兴园小区的住户是太极拳教练③有些瑜伽教练住在花园小区路①换位可得:④住在华兴园小区的都不是瑜伽教练②换位可得:⑤有些太极拳教练住在华兴园小区③换位可得:⑥有些住在花园路小区的是瑜伽教练第三步,进行推理。A项:由④⑤递推可得:有些太极拳教练不是瑜伽教练,据此无法确定有些太极拳教练是瑜伽教练,排除;B项:由①⑥递推可得:有些住在花园路小区的不住在华兴园小区,但无法确定二者的地理位置关系,排除;C项:由④⑤递推可得:有些太极拳教练不是瑜伽教练,可以推出;D项:根据⑥可知“有些住在花园路小区的是瑜伽教练”,但“有些”不一定就是“大多数”,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翻译题干:(1)瑜伽教练→不住在华兴园小区;(2)有的华兴园小区住户→太极拳教练;(3)大多数瑜伽教练→住在花园路小区。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根据(2)可知:有的太极拳教练→住在华兴园小区,根据(1)可知:住在华兴园小区→不是瑜伽教练,根据传递定理只能得出:有的太极拳教练不是瑜伽教练,A项不必然推出,排除;B项:根据(3)可知:有的瑜伽教练→住在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