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德江傩戏文化课件_第1页
17德江傩戏文化课件_第2页
17德江傩戏文化课件_第3页
17德江傩戏文化课件_第4页
17德江傩戏文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江傩戏文化ContentsPart1基本信息Part2历史发展Part3传统剧目Part4表演特点Part5演出音乐目录Part6傩戏传承德江傩戏发展起源起源三千多年前的周代流行唐宋时期鼎盛发展元明之际清朝民国傩戏历史发展德江傩戏之乡德江县地处贵州东北部,古为南蛮之地,战国时代属巴、楚,元代以后设水特姜长官司、水德江长官司,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改置安化县,属思南府附郭。德江自古为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使德江傩堂戏不仅源远流长,而且保存十分原始和完整,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基本信息德江傩堂戏,属于传统戏剧,流传于四川、贵州、湖北等地。傩堂戏介绍德江傩堂戏是一种民间小戏剧种。由巫师还傩愿的酬神歌舞发展而成演唱活动德江傩戏之乡德江县保存有完整的古老傩堂戏,是有名的“傩戏之乡”。德江傩面具,民间称“脸壳”、“脸壳子”、“鬼脸壳”,是表现傩堂戏人物性格特征和面部神态的主要道具德江傩堂戏是一种民间小戏剧种。由巫师还傩愿的酬神歌舞发展而成遍布全省,汉、土家、苗、瑶、侗等族均有其演唱活动。傩戏表演特点壹傩堂戏吸收了花鼓戏的表演艺术,四川、贵州的傩戏吸收了花灯的艺术成分。贰傩戏则吸收了徽剧和目连戏的养料。傩戏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序舞蹈动作表演,多在固定的节日演出。叁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傩堂戏节奏明快、曲调流畅,内容丰富、结构紧凑、用当地土语唱出,朴实自然,通俗易懂,曲调优美流畅,深受民众喜爱。傩堂戏最为鲜明的特色是没有文戏伴奏,只有武戏配音。凤凰最原始古老的剧种。傩戏布景剪纸、染印、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为一体传统剧目傩戏传统剧目《孟姜女》《龙王女》《庞氏女》

《桃源洞》演出音乐2、民间宗教音乐3、说唱4、民间戏曲音乐5、民间特色器乐6、对唱和帮腔1、民间歌曲剧目分类剧目有傩坛正戏、傩堂小戏、大本戏3类,而以在还傩法事程序中演唱的傩坛正戏为多。傩戏表演乐器一场傩戏需要乐器:傩面具、鼓、锣、唢呐牛角演奏傩戏鼓声伴奏傩艺师的表演演员仍戴各色面具,保留了浓郁的宗教色彩,面具多者36面,少者有5面,木质雕缕,神态各异。傩坛戏傩戏表演傩戏的演出形式很特别。首先,它的表演大多戴面具。早期的傩戏角色,便是靠面具来区分角色行当。面具又称脸子或脸壳子,多为木质,近年亦多丝质,所绘花纹及色彩,各地大同小异。傩戏表演一傩戏表演二德江傩戏三巫术表演在德江的"土家族傩堂戏"中,还有一些非常独特的"绝活",十分高难惊险,如"踩刀祭"、"溜铧口"、"翻叉耍"等表演,无疑是继承了古代巫术用符咒威力进行表演的传统傩戏杂技傩戏角色:生、旦、净、丑傩戏祭祀、庆祝面具用樟木、丁香木、白杨木等不易开裂的木头雕刻、彩绘而成,按造型可分为整脸和半脸两种,整脸刻绘出人物戴的帽子和整个脸部,半脸则仅刻鼻子以上,没有嘴和下巴。面具绘制傩戏面具傩戏面具德江傩戏面具原始图腾社会傩祭驱鬼逐疫祭祀仪式祭祀祖先傩舞傩舞

傩舞,又叫“大傩”、“跳傩”、“俗称“鬼戏”,它源于古氏族社会图腾的信仰,为原始文化的基因。广泛流传各地驱疫,祭祀功能民间舞,古傩神风傩戏文化作为一种独特而神秘的文化现象,它逐渐成为多元宗教、民俗、艺术、表演的复合文化体。傩戏被誉为戏剧活化石古傩新韵傩戏交织和开坛为祭祀、开洞、闭坛三个部分开坛开洞闭坛德江傩戏祭天民间走向世界殿堂制作傩面具傩戏现代表演傩戏祭祀傩戏面具传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