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3基础教程-第8章tkinter-GUI编程课件_第1页
Python-3基础教程-第8章tkinter-GUI编程课件_第2页
Python-3基础教程-第8章tkinter-GUI编程课件_第3页
Python-3基础教程-第8章tkinter-GUI编程课件_第4页
Python-3基础教程-第8章tkinter-GUI编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ython3基础教程出版社或系部名称主讲:授课教师姓名8.1tkinter编程基础在Python中编写GUI程序并不复杂,本节将学习使用tkinter编写GUI程序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本节主要讲述:第一个tkinterGUI程序组件打包添加按钮和事件处理函数

Packer布局

Grid布局

Place布局使用框架8.1.1第一个tkinterGUI程序1.tkinterGUI程序的基本结构tkinterGUI程序的基本结构通常包含下面几个部分:导入tkinter模块创建主窗口:所有组件默认情况下都以主窗口作为容器。创建组件实例:调用组件类创建组件实例时,第一个参数指明了主窗口。打包组件:打包的组件可以显示在窗口中,否则不会显示。开始事件循环:开始事件循环后,窗口等待响应用户操作。mainloop()不是必须的。在交互模式下运行GUI程序时,如果有mainloop(),程序运行结束后,才会返回提示符。如果没有mainloop(),程序启动后,交互模式立即返回提示符,但不会影响GUI程序窗口。2..py还是.pyw?GUI程序文件扩展名可以是.py或.pyw。在Windows中双击程序文件运行时,.py文件在打开GUI窗口的同时,会显示系统命令提示符窗口。.pyw文件运行时则不显示系统命令提示符窗口。3.需要创建主窗口吗?窗口和框架都可作为组件的容器,容器也可嵌套容器。主窗口只有一个,它是其他组件和容器的容器。在GUI程序中,并不需要显示地创建主窗口。4.导入模块还是导入类在导入模块时,访问模块中的类需要使用“tkinter.”作为限定词。为了方便和减少代码编写,可以有选择的导入模块中需要的类,然后在代码中直接使用类。5.最简化的程序6.配置窗口和组件属性默认情况下,窗口标题为tk,可调用窗口对象的title()方法来设置标题。组件的属性和属性值则以字典映射的形式来访问。8.1.2组件打包1.设置组件位置在pack()方法中可使用side参数设置组件位置,参数值可使用下面的常量:TOP:窗口剩余空间最上方水平居中;BOTTOM:窗口剩余空间最下方水平居中;LEFT:窗口剩余空间最左侧垂直居中;RIGHT:窗口剩余空间最右侧垂直居中。2.组件拉伸在pack()方法中,若expand参数设置为YES,表示组件可拉伸,此时side参数被忽略。若expand参数设置为YES时,没有设置fill参数,则组件位于默认位置(TOP)。fill参数在expand参数设置为YES时才有效,可设置为下面的常量:X:水平拉伸Y:垂直拉伸BOTH:水平垂直都拉伸8.1.3添加按钮和事件处理函数还可以使用bind()方法来为组件的事件绑定处理函数。常用事件名称如下。Button-1:单击鼠标左键Button-3:单击鼠标右键Double-1:双击鼠标左键B1-Motion:按下鼠标左键拖动Return:按下【Enter】键KeyPress:按下键盘字符或其他键Up:按下【↑】键8.1.4Packer布局在调用pack()方法打包组件时,组件在容器(窗口和框架是典型的容器)中的布局方式可称为Packer布局。Packer布局是Tk的一种几何管理器,它通过相对位置控制组件在容器中的位置。因为组件的位置是相对的,当容器大小发生变化时(例如调整窗口大小),组件会跟随容器自动调整位置。组件在创建后,若没有指定布局管理器,组件是不会显示在容器中的。调用pack()方法意味着为组件指定Packer布局管理器,此时组件才会在容器中显示。组件总是按打包的先后顺序出现在容器中,当容器尺寸变小时(如缩放窗口),后打包的组件总是先看不到。组件的位置通常由side或anchor参数决定。打包组件时,后打包的组件只能在当前剩余空间内确定其位置。anchor参数根据指南针方位来分配组件在容器中的位置,参数值可使用下面的常量:其他与pack()方法有关的常用参数如下。expand:设置组件是否可以拉伸。默认不可拉伸,设置为常量YES时可拉伸。fill:expand设置为YES时有效,可设置为X(水平方向拉伸)、Y(垂直方向拉伸)或BOTH(水平垂直方向都拉伸)。ipadx或ipady:组件内部左右或上下边框预留空白宽度。padx或pady:组件外部左右或上下边框预留空白宽度。8.1.5Grid布局采用pack()方法打包组件时,组件所在容器采用Packer布局来组织组件。另一种布局方式是Grid布局。调用组件的grid()方法,则表示组件所在的容器采用Grid布局来组织组件。注意:在同一容器中,只能使用一种布局方式。Grid布局可称为网格布局,它按照二维表格的形式,将容器划分为若干行和若干列,行列所在位置为一个单元格,类似与Excel表格。在grid()方法中,用参数row设置组件所在的行,column参数设置组件所在的列。行列默认开始值为0,依次递增。行和列的序号的大小表示了相对位置,数字越小表示位置越靠前。grid()方法通常用的其他参数如下。rowspan:组件占用的行数。columnspan:组件占用的列数。sticky:组件在单元格内的对齐方式,可用常量为:N、S、W、E、NW、SW、NE、SE和CENTER,与pack()方法的anchor参数值一致。ipadx或ipady:组件内部左右或上下边框预留空白宽度。padx或pady:组件外部左右或上下边框预留空白宽度。8.1.6Place布局Place布局可以比Grid和Packer布局更精确控制组件在容器中的位置。在调用组件的place()方法时,使用Place布局。Place布局可以Grid或者Packer布局同时使用。place()方法常用参数如下。anchor:指定组件在容器中的位置,默认为左上角(NW),可使用N、S、W、E、NW、SW、NE、SE和CENTER等常量。bordermode:指定在计算位置时,是否包含容器边界宽度,默认为INSIDE(要计算容器边界),OUTSIDE表示不计算容器边界。height、width:指定组件的高度和宽度,默认单位为像素。relheight、relwidth:按容器高度和宽度的比例来指定组件的高度和宽度,取值范围为0.0~1.0。x、y:用绝对坐标指定组件的位置,坐标默认单位为像素。relx、rely:按容器高度和宽度的比例来指定组件的位置,取值范围为0.0~1.0。8.1.7使用框架框架(Frame)是一个容器,通常用于对组件进行分组。框架常用选项如下。bd:指定边框宽度。relief:指定边框样式,可用RAISED(凸起)、SUNKEN(凹陷)、FLAT(扁平,默认值)、RIDGE(脊状)、GROOVE(凹槽)和SOLID(实线)。width、height:设置宽度和高度,通常被忽略。容器通常根据内容组件的大小自动调整自身大小。8.2tkinter组件在前面的内容中,使用了标签、按钮和框架等组件,本节介绍其他一些常用组件。本节主要讲述:组件通用属性设置 -标签组件Label按钮组件Button -输入组件Entry列表框组件Listbox -复选框组件Checkbutton单选按钮组件Radiobutton -旋转框组件Spinbox滚动条组件Scrollbar -标签框架LabelFrame文本框组件Text -画布组件Canvas顶层窗口组件Toplevel -菜单组件Menu8.2.1组件通用属性设置tkinter模块中的组件可使用一组通用的属性设置来控制组件的外观和行为。通常,调用组件的config()方法来设置属性,在config()方法中使用与属性同名的参数来设置属性值。当然,在调用组件类创建组件的实例对象时,也可通过参数设置对应的属性。1.尺寸相关设置在设置组件和尺寸有关的属性(如边框宽度bd、容器的宽度width或高度height等)时,若设置为一个整数值,则默认单位为像素。尺寸单位可使用:c(里面)、m(微米)、i(英寸)、p(点,1点约72分之一英寸)。带单位时,需使用字符串表示尺寸。2.颜色相关设置设置颜色相关的属性时,如背景色、前景色等,属性值为一个字符串,字符串中为标准颜色名称或以符号“#”开头的RGB颜色值。标准颜色名称可使用white、black、red、green、blue、cyan、yellow、magenta等。使用“#”开头的RGB颜色值时,可使用下面3种格式:#rgb:每种颜色用1位16进制数表示。#rrggbb:每种颜色用2位16进制数表示。#rrrgggbbb:每种颜色用3位16进制数表示。3.字体相关设置组件的font属性用于设置字体名称、字体大小和字体特征等。font属性通常为一个三元组,基本格式为“(family,size,special)”。family为表示字体名称的字符串,size为表示字体大小的整数,size为正整数时,字体大小单位为点;size为正整数时,字体大小单位为像素。special为表示字体特征的字符串,可使用关键字表示字体特征:normal(正常)、bold(粗体)、italic(斜体)、underline(加下划线)或overstrike(加删除线)4.显示位图bitmap属性用于设置在组件中显示的预设值的位图,预设值的位图名称有:error、gray75、gray50、gray25、gray12、hourglass、info、questhead、question和warning。5.显示图片在Windows系统中,可调用PhotoImage()类来引用文件中的图片,然后在组件中设置为image属性值,将图片显示在组件中。PhotoImage()类支持.gif、.png等格式的图片文件。6.使用控制变量控制变量是一种特殊对象,它和组件关联在一起。例如,将控制变量与一组单选按钮关联时,改变单选按钮选择时,控制变量的值随之改变;反之,改变控制变量的值,对应值的单选按钮被选中。同样,控制变量与输入组件关联时,控制变量的值和输入组件中的文本也会关联变化。tkinter模块提供了4种控制变量:布尔型、双精度、整数和字符串在下面的例子中,窗口显示一个标签和一个按钮,单击按钮改变标签显示内容,其中使用了控制变量来改变标签显示内容:8.2.2标签组件Label标签用于显示不可修改的文本、图片或者图文混排内容。tkinter.Label类用于创建标签。标签常用属性如下。activebackground:鼠标单击组件时,组件的背景颜色。activeforeground:鼠标单击组件时,组件的前景颜色。anchor:设置文本在组件内部的位置,可使用N、S、W、E、NW、SW、NE、SE和CENTER等常量。bg、background:设置背景颜色。bitmap:设置组件显示的位图。bd、borderwidth:设置边框宽度。compound:在同时显示图片和文字时,设置图片相对于文本的位置,可使用的位置常量:LEFT(图片在左侧)、RIGHT(图片在右侧)、CENTER(图片在中间)、BOTTOM(图片在下侧)、TOP(图片在上方)等。cursor:设置鼠标指针样式。disabledforeground:当组件的state属性设置为DISABLED时的前景颜色。font:设置字体。fg、foreground:设置前景色。image:设置显示的图片。justify:在显示多行文字时,设置文本对齐方式:LEFT(左对齐)、RIGHT(右对齐)或CENTER(居中对齐)。padx:组件内文本左右的预留空白宽度,默认值为1(像素)。pady:组件内文本上下的预留空白宽度,默认值为1(像素)。relief:设置边框样式。state:设置组件状态,默认值为NORMAL,设置为DISALBED时,组件不响应鼠标事件。当鼠标指向组件时,state属性值为ACTIVE。takefocus:默认情况下,标签不接收焦点。在按【Tab】键切换焦点时,会跳过标签。将takefocus属性设置为1可使标签获得焦点。text:设置标签显示的文本,文本中可用“\n”换行。textvariable:设置标签关联变量,关联变量必须是StringVar类型。underline:设置为n时,标签中第n个字符显示下划线。width、height:设置标签宽度和高度。若标签中显示了图片,则单位为像素,否则单位为字符个数。wraplength:设置标签显示文字的回卷宽度(单位为像素),超过宽度时自动换行。默认值为0,遇到“\n”才换行。标签应用实例8.2.3按钮组件Button按钮通常用于在用户单击时执行某一操作,tkinter.Button类用于创建按钮。按钮的部分属性与标签相同,其他常用属性如下。command:设置单击按钮时执行的函数。按钮实例8.2.4输入组件Entry输入组件用于显示和输入简单的单行文本,tkinter.Entry类用于创建输入组件。输入组件的部分属性与标签相同,其他常用属性如下。show:设置输入组件显示字符,显示字符代替实际输入显示在组件中,常用于密码输入。state:设置组件状态,除了可设置为NORMAL、DISABLED和ACTIVE外,还可设置为'readonly'。设置为'readonly'时,组件为只读状态,不接收输入。validate:设置在什么时间执行validatecommand参数设置的校验函数。validatecommand:设置校验函数。输入组件常用方法delete(first,last=None):删除从first开始到last之前的字符,省略last时删除first到末尾的全部字符。组件中第一个字符位置为0。删除全部字符可使用delete(0,END)get():返回组件中的全部字符。icursor(index):将插入点设置到第index个字符之前。index(index):移动文本,使第index个字符成为最左端的一个可见字符。若文本已全部显示在组件中,方法无效。insert(index,s):在第index个字符前插入字符串s。select_adjust(index):调整选区,包含第index个字符。如果选区已包含该字符,方法无效。select_clear():撤销选区。若当前没有选定内容,方法无效。输入组件常用方法select_from(index):设置选区开始位置,组件的ANCHOR设置为index。select_present():有选中内容时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select_range(start,end):选中start到end之前的内容。选中全部文字可使用select_range(0,END),焦点在组件中时执行该方法才有效。select_to(index):选中从ANCHOR位置开始,到index之前的字符。1.使用简单的输入组件2.输入组件校验输入组件通过validate和validatecommand属性添加校验功能。创建输入组件时,validate参数可设置为下列字符串:'focus':在组件获得或失去焦点时执行校验函数。'focusin':在获得焦点时执行校验函数。'focusout':在失去焦点时执行校验函数。'key':在按了某个键时执行校验函数。'all':在上述任何一种情况下都执行校验函数。'none':不执行校验函数。创建输入组件时,validatecommand参数设置为校验函数名称。校验函数返回True表示输入有效;返回False则拒绝输入,组件文本保持不变。注意:校验函数名称并不是自定义的函数名称。首先自定义一个函数来完成校验操作,然后调用输入组件的register()方法注册,该方法返回的字符串作为校验函数名称使用。在校验函数中,可通过关联的控制变量获得组件中的文本。若只需要在校验函数中使用组件文本,则validatecommand参数设置格式为“validatecommand=校验函数名称”。tkinter还允许使用替代码向校验函数传入更多的信息。使用替代码时,validatecommand参数设置格式为“validatecommand=(校验函数名称,替代码1,替代码2,……)”可使用的替代码如下。'%d':动作代码,表示触发执行校验函数的原因。0表示试图删除字符,1表示试图插入字符,-1表示获得焦点、失去焦点或改变关联控制变量的值。'%i':试图删除或插入字符时,参数值为插入点位置或将被删除的第一个字符的位置。如果触发执行校验函数的原因是获得焦点、失去焦点或改变关联控制变量的值,参数值为-1。'%P':校验有效时,组件将拥有的文本。'%S':试图删除或插入字符时,参数值为即将插入或删除的文本。'%v':组件的validate属性的值。Thereasonforthiscallback:oneof'focusin','focusout','key',or'forced'ifthetextvariablewaschanged.'%V':在关联变量被改变时,触发执行校验函数的原因:'focusin'、'focusout'、'key'或'forced''%W':组件的名称8.2.5列表框组件Listbox列表框用于显示多个列表项,每项为一个字符串。列表框允许用户一次选择一个或多多个列表项。tkinter.Listbox类用于创建列表框。列表框的部分属性和标签相同,其他常用属性如下。activestyle:设置选中项的样式,参数值可设置为'underline'(下划线,默认值)、'dotbox'(虚线框)或'none'(无特殊样式)listvariable:关联一个StringVar类型的控制变量,该变量关联列表框全部选项。在调用控制变量的set()方法设置列表框初始列表项时,各个列表项在字符串中用空格分隔。在调用控制变量的get()方法时返回一个字符串“('item0','item1',……)”,其中item0、item1等为一个列表项。selectmode:设置选择模式,参数可设置为BROWSE(默认值,只能选中一项,可拖动)、SINGLE(只能选中一项,不能拖动)、MULTIPLE(通过鼠标单击选中多个列表项)、EXTENDED(通过鼠标拖动选中多个列表项)。xscrollcommand:关联一个水平滚动条。yscrollcommand:关联一个垂直滚动条。列表框组件常用方法如下。activate(index):选中index对应列表项。curselection():返回包含选中项index的元组,无选中项时返回空元组。delete(first,last=None):删除[first,last]范围内的列表项,省略last参数时只删除first对应的项。get(first,last=None):返回包含[first,last]范围内的列表项的文本元组,省略last参数时只返回first对应的项的文本。insert(index,*elements):在index位置插入一个或多个列表项。size():返回列表项个数。8.2.6复选框组件Checkbutton复选框组件通常用于显示两种状态:选中和未选,tkinter.Checkbutton类用于创建复选框。复选框的部分属性和标签相同,其他常用属性如下。command:设置改变按钮状态时调用的函数。indicatoron:设置复选框样式,默认值为1(默认样式)。设置为0时,复选框变成按钮样式,选中时按钮凹下去。variable:绑定一个IntVar变量,选中复选框时,变量值为1,否则为0。复选框常用方法如下。deselect():取消选择。select():选中复选框。8.2.7单选按钮组件Radiobutton通常,多个单选按钮组成一组选项,一次只能从中选中一项,选中一项时,其他项则被取消。tkinter.Radiobutton类用于创建单选按钮。单选按钮组件的部分属性和标签相同,其他常用属性如下。command:设置在改变单选按钮状态时执行的函数。indicatoron:默认值为1,单选按钮为默认样式。设置为0时,单选按钮外观为按钮样式,选中时凹陷下去。value:设置为等于关联控制变量的值时,该选项被选中。关联控制变量为IntVar类型时,同组中单选按钮的value属性都应设置为整数;关联控制变量为StringVar类型时,同组中单选按钮的value属性都应设置为字符串。variable:设置关联的控制变量,控制变量可以是IntVar或StringVar类型。多个单选按钮关联到一个控制变量时,这些单选按钮属于一个功能组,一次只能从中选中一项。这与VB、VC、Java等使用框架来实现单选按钮分组不同。可以使用框架为一个单选按钮组显示一个外观边界。单选按钮常用方法如下。deselect():取消选择。select():选中选项。8.2.8旋转框组件Spinbox旋转框组件用于在一组选项或一定范围的数字内滚动选择,tkinter.Spinbox类用于创建旋转框组件。旋转框组件的部分属性与标签相同,其他常用组件如下。command:设置改变旋转框值时执行的函数。from_:设置数字最小值。使用from_、to和increment三个参数设置旋转框在一定范围的数字内选择。to:设置数字最大值。increment:设置单击旋转框按钮时,旋转框中值的增加或减小的量。values:设置旋转框值的另一种方式。设置为一个元组时,例如:value=('隶书','楷体','宋体'),旋转框只能在给定元组元素中选择。wrap:默认情况下,单击旋转框按钮达到最大或最小值时,选项值不再变化。若wrap设置为True,则可在给定值范围内循环。8.2.9滚动条组件Scrollbar滚动条组件用于为其他的组件添加滚动条功能,tkinter.Scrollbar类用于创建滚动条。滚动条组件的部分属性与标签组件相同,其他常用组件如下。command:设置滚动条滚动时调用的函数,通常在函数中实现其他组件内容的滚动,将原来不可见的内容移动到可视范围内。orient:设置滚动条方向,可设置为VERTICAL(默认值,垂直滚动条)或HORIZONTA(水平滚动条)在使用滚动条时,滚动条组件调用command参数设置的函数,并向函数传递相应的参数。用户操作滚动条的方式决定了具体传递哪些参数:单击滚动条向左或向上箭头时,传递参数为(SCROLL,-1,UNITS)或(SCROLL,-1,PAGES)。单击滚动条向右或向下箭头时,传递参数为(SCROLL,1,UNITS)或(SCROLL,1,PAGES)。移动滚动条滑块时,传递的参数为(MOVETO,n),n为滚动幅度大小。其中的SCROLL和MOVETO为表示动作的常量,常量UNITS表示一次滚动一个单位,常量PAGES表示一次滚动1页。滚动条组件附加到组件后,滚动的范围、单位和页数等由组件自动确定。8.2.10标签框架LabelFrame标签框架和框架类似,都是容器,不同之处在于标签框架可以显示一个标签。标签框架显示的标签可以是文本字符串或其他的组件。tkinter.LabelFrame类用于创建标签框架。标签框架的部分属性与标签相同,其他常用属性如下。labelanchor:设置标签位置,默认为NWtext:设置标签框架在标签中显示的文本。labelwidget:设置标签框架在标签中显示的组件。如果设置了text,则text被忽略。8.2.11文本框组件TextText组件类似于一个富文本编辑器,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可处理多行文本。可在文本中插入图片,图片视为1个字符。可用“行.列”格式表示组件中字符的位置(index)。可在组件的文本中定义书签(mark),利用书签可在文本中快速定位。可定义文本块(tags),不同的文本块可定义不同的字体、前景颜色、背景色或其他选项。并可为文本块绑定事件。可以嵌入其他的tkinter组件。Text组件的部分属性与Label组件相同,其他常用属性如下。maxundo:设置保存的“撤销”操作的最大数目。spacing1:设置段前间距,默认值为0。(“\n”作为段落结束标记,在允许文字回卷(wrap参数设置为CHAR或WORD)时,段落中的文字和占用数行空间。)spacing2:设置行间距,默认值为0。spacing3:设置段后间距,默认值为0。undo:设置是否使用“撤销”机制,设置为True表示启用,False表示不启用。wrap:设置文字回卷方式,默认值为CHAR(按字符回卷),WORD表示回卷时不截断单词,NONE表示不回卷。xscrollcommand:关联一个水平滚动条。yscrollcommand:关联一个垂直平滚动条。8.2.12画布组件Canvas画布组件用于创建一个画布,在画布中可绘制矩形、线段、圆弧等各种图形对象,也可添加位图、图片或者其他的tkinter组件。tkinter.Canvas类用于创建画布组件。1.画布组件常用属性scrollregion:设置为一个4元组,定义画布的可滚动区域。4元组格式为(左,上,右,下),4个值分别表示滚动区域的4条边。confine:默认值为True,表示scrollregion定义的滚动区域之外的部分不允许滚动。xscrollcommand:关联一个水平滚动条。xscrollincrement:设置水平滚动增量。默认情况下,画布可水平滚动到任何位置。设置了水平滚动增量时,滚动的距离为增量的整数倍。yscrollcommand:关联一个垂直滚动条。yscrollincrement:设置垂直滚动增量。默认情况下,画布可垂直滚动到任何位置。设置了垂直滚动增量时,滚动的距离为增量的整数倍。2.画布组件坐标系画布可能比窗口更大,通过关联的滚动条移动画布,将窗口之外的部分移动到窗口中。画布组件可使用两种坐标:窗口坐标和画布坐标。窗口坐标:画布在当前窗口显示范围内的坐标,以显示范围的左上角为坐标原点。画布坐标:以整个画布左上角为原点的坐标。可调用画布组件的canvasx(x)和canvasy(y)方法将窗口坐标(x,y)转换为画布对应的坐标。3.画布组件绘图方法create_arc:绘制圆弧。create_bitmap:将xbm格式文件中的位图添加到画布中。create_image:将gif、png等格式文件中的图片添加到画布中。create_line:绘制直线。create_oval:绘制椭圆。create_ploygon:绘制多边形。create_rectangle:绘制矩形。create_text:绘制文字。create_window:绘制窗口,在窗口中可添加tkinter组件。delete:删除绘制的图形。8.2.13顶层窗口组件Toplevel默认情况下,一个tkinterGUI程序总是有一个默认的主窗口,也称根窗口或root窗口。root窗口可通过显示地调用tkinter.Tk()来创建。如果没有显示地调用tkinter.Tk(),GUI程序也会隐含地调用。顶层窗口组件Toplevel用于创建一个顶层窗口。顶层窗口默认外观和root窗口相同,可独立地进行操作。8.2.14菜单组件Menu菜单组件Menu用于创建一个菜单,该菜单可作为窗口的菜单栏或弹出菜单。可以为Menu添加级联菜单,级联菜单中的菜单项可以是文本、复选框或单选按钮。级联菜单的菜单项也可包含一个级联菜单。tkinter.Menu类用于创建菜单菜单的常用属性tearoff属性:默认情况下,一个Menu对象包含的子菜单的第一项为一条虚线,单击虚线,可使子菜单变成一个独立的窗口。如果tearoff设置为0,则不显示虚线,即关闭tear-off功能。add_command()方法:添加一个菜单项。可用label、bitmap或image参数指定用文本、位图(xbm文件)或图片(g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