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核心知识精讲精研 】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核心知识精讲精研 】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核心知识精讲精研 】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核心知识精讲精研 】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核心知识精讲精研 】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大萧条时期牛奶被倾倒二战后的欧洲满目疮痍20世纪以后进入资本主义世界的遭遇......苏联的工业化成就

在随着大萧条而日渐高涨的法西斯浪潮之下,有一件事却变得愈发清楚:在这个大动乱的年代,随风而逝的不止是和平、社会的安定以及经济体系,甚至连作为19世纪自由资本主义社会基石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也日暮途穷。

——(英)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面对“资本主义的日暮途穷”,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谋求生存与发展?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1939-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外部刺激成功范例社会主义的冲击与影响深刻反思理论支持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发展要求第三次科技革命一、经济秩序规范化:国家的宏观调控(一)国内: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0世纪中期以后,科技开发与研究日益社会化。一些科技项目的开发和研究,往往需要跨学科、跨部门的协同配合;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更是投资巨大、回报率低,私人垄断资本要么无能为力,要么不愿进行投资建设。

——《资本主义史》

当商品供给大于需求时,政府就应当通过举办公共工程、降低利利率等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就采取相反的措施。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这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经济秩序规范化:国家的宏观调控(一)国内: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

1946年杜鲁门签署《1946年就业法》,调节就业和失业;削减军费支出和国家投资基本建设。

二战后,英国通过法令把英格兰银行、民用航空、煤矿、铁路等8个部门收归国有。戴高乐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强有力干预与管理,国有化重点是煤炭、电力、钢铁等六个基础部门,并为基础工业部门规定为期四年的生产指标,法国经济迎来“辉煌的30年”。1955年,日本出台第一个长期发展经济《经济自立五年计划》。1960年日本政府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重点是充实社会资本,改善公共设施,社会保险“从救贫转向扶贫”,把人才培养纳入“计划”。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方式:1.政府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调节社会生产;2.制定指导性经济计划,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3.实行国有化政策,建立国营企业;(一)国内调控: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二战后至70年代初期进入“黄金时期”。国家时间年均增长率失业率消费品上涨率美国1963—731.9%4.5%3.6%1974—79-0.1%6.7%8.6%英国1963—733.0%3.0%5.3%1974—790.8%5.3%15.7%西德1963—734.6%0.8%3.6%1974—792.9%3.2%4.7%问题: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增长下降高失业率高通胀率

有人说:凯恩斯不仅是“二战后的繁荣之父”,也是“战后滞胀之母”。一、经济秩序规范化:国家的宏观调控一、经济秩序有序化:国家的宏观调控(一)国内调控: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面对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现象,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调整?采用新自由主义理论,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具体措施:(1)通过削减政府财政开支特别是社会福利开支(不包括军费),减少财政赤字来缓解经济危机;(2)出售国有企业;缩小国有企业规模;(3)减免企业税收,提高企业生产的积极性;里根总统和撒切尔首相结合本国实际,在新自由主义理论基础上形成“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1979年以撒切尔夫人为代表的英国保守党上台后,一改战后英国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采用“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国家干预减弱,自由竞争增强;计划程度下降,市场作用增大;国家资本比重下降,私人资本得到加强。美国在1980年里根上台后,用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供应量来抑制通货膨胀;用大规模减税来医治生产停滞,这一政策在1982年底开始奏效,美国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

一、经济秩序有序化:国家的宏观调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加强国家干预50—70年代初:黄金时期70年代:经济“滞胀”80年代:缓慢复苏90年代:持续增长减少国家干预资本主义通过“钟摆式调节”在市场主导与政府调节之间寻求平衡一、经济秩序有序化:国家的宏观调控(二)国际协调:重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材料1: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税率……

——[美]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材料2:“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呢?它是一堆瓦砾……”“即使我们卖掉了我们的全部黄金和国外资产,也不能付清订货的一半贷款。”

——丘吉尔在1947年的讲话材料3:美国的经济在战争期间获得迅速发展……美国的黄金储备1945年已占到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59%,1948年更增至74.5%。美国已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材料4:1947年4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都在注视着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1.背景:①经济大危机及二战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危机,纷纷实行货币贬值、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及世界经济发展;②英国实力衰退,难以维持以英镑为中心旧的货币体系;③美国经济实力膨胀,意欲构建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一、经济秩序有序化:国家的宏观调控(二)国际协调:重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2.组成: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森,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中国等44个国家的代表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这些文件统称《布雷顿森林协定》。(1)两大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IMF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对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救急”)WB成立初期致力于战后欧洲的经济复兴,后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救穷”)一、经济秩序有序化:国家的宏观调控(二)国际协调:重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2.组成: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2)运行机制:“双挂钩一固定”原则(在这个体系下,美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形成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即美元获得了“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20c50s美国财政部长福勒(二)国际协调:重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2.组成: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它只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在解决贸易争端和纠纷时,遵循协商一致的原则,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3.影响:a.有利于维护经济秩序,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危机的发生,使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b.确立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便于美国对外进行经济扩张;1947关贸总协定1995世贸组织一、经济秩序有序化:国家的宏观调控(一)背景1.20世纪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技术革命提供了理论支持;2.两次世界大战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3.国家经济的大力扶持。相对论创立者:爱因斯坦量子论奠基人:普朗克

(二)成就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

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的出现及应用二、科学技术信息化:第三次科技革命1.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2.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3.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兴起;(三)影响三、社会结构的新变化经济部门年份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农业1950年12.2%23.2%50.7%1990年2.8%5.1%7.2%工业1950年34.7%42.2%22.2%1990年25.8%40.5%33.6%服务业1950年48.9%32.4%26.6%1990年71.4%54.4%59.2%①产业结构:农业和工业的人口比重下降,服务业的人口比重增加②阶级结构:“中间阶层”人数增加科技的新发展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高等教育的发展;“经营者革命”20世纪初到中期,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由于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和企业生产过程日益复杂,要求企业经营者具备很高的管理才能的专业技术知识。所以出现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的现象,被称为“经营者革命”。四、社会保障的扩大化:建立“福利国家”德国1450万人曾领过低保100万人连续10年领取

在德国,失业≠无收入?不可思议的德国失业金令人羡慕。对于一个正常的德国公民来说,他失业后的18个月内,每月可从政府那里领取1000马克的救济全。这笔钱虽然不多,但足够他支付房费、水电开支、食物和外出度假的汽油费,还能去观看拜仁队的比赛,生病的费用另算。于是,很多德国人下岗后不愿立刻去找工作,宁愿在家享受政府的救济。连德国总统都不得不感慨万千地说:“德国人的生活有些优越过头了”。

这段材料展示的是西方的福利制度,曾几何时,欧洲的高福利让很多国家的人都心生向往。那么,欧洲为什么会实行高福利的政策?四、社会保障的扩大化:建立“福利国家”(二)目的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发达国家内部存在着日益加剧的收入不平等,“这在英国和美国表现得最为前后一致和最剧烈。在1979年到1997年间,实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38%,但是一个中等收入之家的收入只增加了9%。因此大多数所得都被最富裕人口获取,最富裕的1%家庭的收入增长了140%是平均水平的3倍。最上层的1%家庭的收入在1979年是中等收入家庭的10倍,1997年达到23倍”“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的富人。”

——美国总统肯尼迪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巩固资本主义制度。(一)含义及实质“福利国家”指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实质是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

四、社会保障的扩大化:建立“福利国家”(三)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其失业保险规定:凡出于年老、残废、疾病、失业等原因而全部或部分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者,国家将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除此以外…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摘自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逐渐发展经济“滞胀”,减少福利国家规模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20世纪70年代二战后20世纪80年代后(四)发展历程:社会保障覆盖面广社会保障项目设置齐全低收入阶层受惠多政府占主导地位四、社会保障的扩大化:建立“福利国家”高福利下政府财政不堪重负(五)评价

提尔里在18岁后的整个26年生活中,只工作了31个月,其余24年竟从未工作过一天!他一直靠一项名为“特别互助救济金”的福利补贴维持生活,每个星期为99.75欧元(大约1000元人民币)。除了房屋贷款外,其余所有开销都由政府埋单。此外,每年圣诞节时还可以得到152欧元的额外奖金。

——提尔里《我,职业求职者提尔里》,2007年瑞典的福利可谓五花八门,有病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