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提升训练备考B卷附答案_第1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提升训练备考B卷附答案_第2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提升训练备考B卷附答案_第3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提升训练备考B卷附答案_第4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提升训练备考B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提升训练备考B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50题)1、河流不利枯水条件宜采用()保证率最枯月流量或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A.80%B.85%C.90%D.95%【答案】C2、下列噪声源环境噪声排放,不适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是()。A.学校变配电房B.城市垃圾转运站C.医院制冷机房D.居民区超市【答案】D3、《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中规定,测量时背景噪声应比铁路噪声低()(A)dB以上,若两者声级差值小于该值,需进行修正。A.8B.10C.12D.15【答案】B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划的评价原则包括()、一致性、整体性、层次性和科学性。A.全程互动B.可操作性C.重点突出D.广泛参与【答案】A5、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域中,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属于()。A.0类声环境功能区B.1类声环境功能区C.2类声环境功能区D.3类声环境功能区【答案】C6、(2014年)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燃煤锅炉房烟囱周围半径()距离内有建筑物时,其烟囱应高出最高建筑物()以上。A.100m,3mB.100m,5mC.200m,3mD.200m,5m【答案】C7、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A.1年B.2年C.3年D.4年【答案】C8、(2014年)某项目于1995年建成投产,位于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区,拟对其进行改建。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该改建项目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应执行()A.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一级标准B.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二级标准C.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一级标准D.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二级标准【答案】C9、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详细调查阶段的工作内容不包括()。A.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B.污染源和环境敏感目标调查C.生态保护措施及其效果检查D.环境保护措施和设施运行及其效果检查【答案】B10、某机械加工(非精密加工)工业园区占地5kmA.开发区能源结构及其环境空气影响分析B.集中供热厂的污染源排放情况及对环境质量的影响预测与分析C.工艺尾气排放方式、污染物种类、排放量、控制措施及其环境影响分析D.区外环境主要污染源对区内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答案】B11、某住宅区项目向一个河流排污,河流排污口上游无污染源汇入。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项目在水质调查时应选择的参数是()。A.苯类B.氟化物C.磷酸盐D.挥发性酚【答案】C1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一般()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执行。A.GB14554—96;优于B.GB14554—93;优于C.GB14554—96;后于D.GB14554—93;后于【答案】B13、下列废物中,适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的有()。A.医疗废物B.生活垃圾C.火电厂脱硫石膏D.电镀废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答案】C1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下列情况评价等级确定为一级的是()A.允许在一类海域建设的项目B.涉及重点保护与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的建设项目C.跨流域调水项目D.大型引水式电站【答案】A1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属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A.确定评价等级B.确定评价范围C.确定气象条件D.确定面源排放温度【答案】C16、(2018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验证内容不包括()。A.拟采取措施的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的可靠性B.拟采取措施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C.生态保护和恢复效果的可达性D.拟采取措施的清洁生产水平【答案】D17、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布设时,一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一般要求建设项目场地上游和两侧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各不得少于()个点/层,建设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不得少于()个点/层。A.1,3B.1,4C.2,3D.2,4【答案】A18、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所作的规定。A.技术B.技术规范C.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D.技术标准【答案】C1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电梯噪声的评价量为()。A.昼间等效声级B.最大A声级C.等效感觉噪声级D.等效连续A声级【答案】B20、(2015年)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下列区域中,属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的是()A.康复疗养区B.居民文教区C.物流仓储区D.商业金融区【答案】D21、以下固体废物不适用《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是()。A.废有机溶剂B.铬选矿场的矿砂C.变电站的废变压器油D.汽车制造厂的漆渣【答案】B22、(2018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的工作内容不包括()。A.环境水文地质调查B.地下水污染源调查C.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D.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确定【答案】D2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属于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为强的判定条件是()。A.岩(土)层单层厚度Mb≧1.0m,K≦1ⅹ10-7cm/s,且分布连续、稳定B.岩(土)层单层厚度0.5m≦Mb<1.0m,K≦1ⅹ10-6cm/s,且分布连续、稳定C.岩(土)层单层厚度Mb≧1.0m,K≦1ⅹ10-6cm/s,且分布连续、稳定D.岩(土)层单层厚度Mb≧1.0m,1ⅹ10-6cm/s【答案】C24、现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对排气筒的高度作了相应的规定。两个排放相同污染物的排气筒,若其距离小于其几何高度之和的(),应合并视为一根等效排气筒。A.1.5倍B.1倍C.3倍D.2倍【答案】B25、某区域的主导风向应有明显的优势,其主导风向角风频之和应()。A.小于30%B.大于等于30%C.大于30%D.等于30%【答案】B2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规定排污单位经烟、气排气筒(高度在15m以上)排放的恶臭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臭气浓度都必须()。A.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B.低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C.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D.低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答案】C27、铁路货场边界噪声控制应执行的标准是()。A.《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B.《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C.《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D.《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答案】D28、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应重点预测建设项目()。A.生产运行阶段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事故排放等情况的环境影响B.建设阶段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事故排放等情况的环境影响C.生产运行阶段环境风险评价和人群健康风险评价D.生产运行阶段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等情况的环境影响【答案】D29、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属于哪个工作阶段()。A.第二阶段B.第三阶段C.第四阶段D.第一阶段【答案】B3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确定评价区现有点污染源调查的繁简程度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建设规模B.点源的污水排放量C.点源的污水性质D.点源与建设项目关系【答案】D31、区域水污染源调查:面源污染调查主要采用()的调查方法。A.现场调查B.遥感判读C.现场测试D.搜集资料【答案】D32、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分析内容中,不属于规划基础条件不确定性分析的是()。A.分析规划方案可能发生的变化或调整情况B.论证规划各项内容顺利实施的可能性与必要条件C.重点分析规划实施所依托的资源、环境条件可能发生的变化D.分析规划方案中需要具备但没有具备、应该明确但没有明确的内容【答案】D33、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以下对突发噪声表述正确的是()。A.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5dB.夜间频繁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0dBC.昼间和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5dBD.昼间和夜间频繁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0dB【答案】A34、(2019年)p本项目()为本项目对所有网格点的年平均质量浓度贡献值的算数平均值,ug/m3;`p区域消减()为区域消减污染源对所有网格点的年平均质量浓度贡献值的算数平均值ug/m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当无法获得不达标区规划达标年的区域污染源清单或预测浓度时,可按()公式计算实施区域消减方案后预测范围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变化率k。A.k=[p区域消减(a)-p本项目(a)]/p区域消减(a)*100%B.k=[p区域消减(a)-p本项目(a)]/p本项目(a)*100%C.k=[p本项目(a)-p区域消减(a)]/p区域消减(a)*100%D.k=[p本项目(a)-p区域消减(a)]/p本项目(a)*100%【答案】C3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某新建工厂的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一般情况下,其评价范围为()。A.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100mB.以建设项目包络线边界向外200mC.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200mD.以建设项目中心点向外200m【答案】C36、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下面每个选项中的水域全部属于一类水域功能的是()。A.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B.仔稚幼鱼的索饵场、鱼虾类产卵场、鱼虾类越冬场、鱼虾类洄游通道C.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一般景观要求水域D.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答案】D37、根据《规划环境影响技术评价导则总纲》,对资源、环境要素的重大不良影响进行分析判断时,可不包括的内容是()。A.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功能丧失B.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资源利用冲突加剧C.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人居环境明显恶化D.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环境产业布局和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答案】D38、下列危险废物中,不适用《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是()。A.医院临床废物B.多氯联苯废物C.含硝化纤维素的危险废物D.工业废渣【答案】C3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声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项目建设前后声环境变化B.分析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建设项目的噪声源和引起超标的主要噪声源或主要原因,建设项目选址、选线、设备布局和设备选型的合理性以及建设项目设计中已有的噪声防治措施的适用性和防治效果C.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和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建议D.绘制等声级线【答案】D40、《声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位于乡村区域的集镇执行()声环境功能区要求。A.0类B.1类C.2类D.3类【答案】C41、(2018年)下列污染物中,属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控制项目是()。A.甲硫醚B.甲醇C.硝基苯D.苯胺【答案】A4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选取应采用()。A.定量评价B.定性评价C.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量化评价为主D.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定性评价为主【答案】C43、学校锅炉房噪声排放应执行的标准是()。[2011年真题]A.《声环境质量标准》B.《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C.《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D.《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答案】D44、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位置及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并经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A.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B.300mC.500mD.400m【答案】B4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的工作内容不包括()。A.环境水文地质调查B.地下水污染源调查C.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D.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确定【答案】D46、污染源头排放量核算:直接排放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时,当受纳水体为湖库时,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点应布置在以排放口为中心、半径不超过m的扇形水域内,且扇形面积占湖库面积比例不超过5%,核算点位应不少于()。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47、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关于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水煤浆的锅炉参照燃油锅炉控制要求执行B.燃气锅炉规定了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及其化合物的排放浓度限值C.省级人民政府可以规定本辖区内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地域范围、时间D.新建锅炉房的烟囱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筑物时,其烟囱应高出周围建筑物5m以上【答案】C4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户外声传播衰减的说法,错误的是()。A.屏障引起的衰减与声波频率有关B.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与声传播的距离有关C.计算屏障衰减后,还需考虑地面效应衰减D.户外声传播衰减计算需要考虑反射体引起的修正【答案】C49、(2013年)某铁路扩建项目通过2类和3类声环境功能区,扩建前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处噪声超标5dB(A)以上,扩建后噪声级增量在3dB(A)以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答案】B50、地面水质按GB3838—2002划分为()类。A.2B.3C.4D.5【答案】D多选题(共30题)1、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中,规划方案的初步分析工作包括的内容有()。A.开发区选址的合理性分析B.开发区评价专题的设置分析C.开发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D.开发区评价范围的外延分析【答案】AC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若认为环境影响可以接受,下列属于达标区域新建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应满足的条件有()。A.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短期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100%B.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年均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30%C.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年均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10%D.项目环境影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答案】ABD3、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中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评价与分析时需分析评价开发区规划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影响。A.生物多样性B.生态环境功能C.生物量D.生态景观【答案】ABD4、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内容中,属于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内容有()。A.规划开发强度分析B.规划方案的协调性分析C.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估D.累积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答案】ACD5、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A.农业保护区B.文物(考古)保护区C.供水远景规划区D.国家保密地区【答案】ABCD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有()。A.对生态环境的影响B.对大气环境的影响C.对水环境的影响D.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答案】ABC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地表水环境影响结论不可接受的情况包括()A.达标区的建设项目,同时满足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评价;B.达标区的建设项目,同时满足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C.不达标区的建设项目,在考虑区(流)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削减替代源的基础上,同时满足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评价;D.不达标区的建设项目,在考虑区(流)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削减替代源的基础上,同时满足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答案】AC8、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累积影响是指当一种活动的影响与()活动的影响叠加时,造成环境影响的后果。A.过去B.现在C.将来可预见D.将来不可预见【答案】ABC9、现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的适用范围包括()。A.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B.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C.工业、农业、畜牧业、交通、城市建设、旅游的有关专项规划D.林业、能源、水利、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答案】ABCD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应体现完整性原则,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征,对()进行分析、评价,突出环境影响评价重点。A.工程内容B.影响时段C.影响因子D.作用因子【答案】ABCD1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开展环境风险识别应准备和收集的资料有()。A.建设项目安全评价资料B.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工程设计资料C.国内外同行业事故统计分析及典型事故案例资料D.建设项目周边区域环境资料(重点收集人口分布资料)【答案】ABCD1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现状调查补充监测的说法,正确的有()。A.选择污染较重的季节进行现状监测B.补充监测应至少取得7d有效数据C.对于部分无法进行连续监测的其他污染物,可监测其空气质量平均浓度D.监测布点应在厂址及主导风向上风向5km范围内设置1-2个监测点【答案】ABD1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要求中,符合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制定原则的有()。A.铁路项目的噪声防治措施应同时满足铁路边界噪声排放要求B.应针对项目投产后噪声影响最大预测值制定工业项目的噪声防治措施C.应针对公路项目不同代表性时段的噪声影响贡献值分期制定噪声防治措施D.应从声源降噪、传播途径降噪、敏感目标自身防护等角度制定噪声防治措施【答案】ABD1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下列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有()。A.划定评价区范围时,若无明显主导风向,可取东西或南北向为主轴B.选取评价范围边长时,平原取下限、复杂地形取上限,对于少数等标排放量较大的一、二级项目,评价范围应适当扩大C.若界外区域包含有环境敏感区,则应将评价区扩大到界外区域D.若评价区包含有荒山、沙漠等非大气环境保护敏感区,可适当缩小评价区范围【答案】ACD1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属于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是()。A.防止事故废水进入外环境的控制、封堵系统B.“单元一厂区一园区/区域”的环境风险防控体系要求C.设置事故废水收集和应急储存设施D.采取源头控制和分区防渗措施【答案】ABCD1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下列关于土壤环境现状监测频次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A.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基本因子应至少开展1次现状监测B.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的建设项目,若有1次监测数据,基本因子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C.引用基本因子监测数据应说明数据有效性D.特征因子应至少开展1次现状监测【答案】ACD1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类型包括()。A.泄漏B.火灾C.爆炸D.地震【答案】ABC1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关于生态影响评价工作范围的确定原则说法正确的有()。A.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或间接影响区域B.评价工作范围依据评价项目对生态因子的影响途径确定C.可综合考虑评价项目与项目区的气候过程、水文过程、生物过程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D.以评价项目影响区域所涉及的完整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地理单元界限为参照边界【答案】CD1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属于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调查的内容的有()。A.名称B.保护内容C.保护目标所在大气环境功能区划D.保护目标与项目厂址的相对距离【答案】ABCD20、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风险事故情形设定内容应包括()等。A.环境风险类型B.风险源C.危险单元D.危险物质和影响途径【答案】ABCD21、当受纳水域的环境保护要求较高(如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地等),且评价等级为一级、二级时,应考虑调查()。A.水质类别B.水生生物C.底质D.水域规模【答案】BC2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价的范围、时段、内容及方法应依据()而定。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