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人生智慧之三心课件_第1页
论语的人生智慧之三心课件_第2页
论语的人生智慧之三心课件_第3页
论语的人生智慧之三心课件_第4页
论语的人生智慧之三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的人生智慧

之三心二意

一、《论语》的简单介绍:(一)由来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二)作者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5岁时,孔子立志做学者。27岁时,孔子开始创办私人学校。此后,孔子拥有了较高的声誉。51岁时,担任鲁国首都的市长“中都宰”,政绩卓著。在孔子的治理下,鲁国大治。55岁时,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

此后14年中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终不用孔子。58岁时,孔子回到鲁国。很受尊敬,享受国老的待遇,但政治上得不到重用。孔子退而修诗书礼乐。2、地位

1)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朱子语类》卷32)孔子高贵的行谊与伟大的伦理道德思想,不仅影响了他的国人,也影响了全人类。孔子学说世代相传,提示全世界人类丰富的为人处世原则。——美国前总统里根(二)内容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体例主要是语录体。(三)影响:半部《论语》治天下1、自汉至清的两千年的专制王朝以它作为做官求仕的入学初阶或必修课本,成了士大夫知识分子的言行思想的根本基础。经由其及其撰写的《孝经》、《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等,还包括各种家规、族训、乡约等,使儒学成为整个社会的指导规范,并促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性格。2)读《百家姓》不如读《三字经》;读《三字经》不如读《唐诗》;读《唐诗》不如读古代散文;读古代散文不如读诸子百家;读诸子百家读其中一本——《论语》。——章太炎3)中华文明不中断地延续数千年,是全人类唯一的奇迹。这个奇迹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一种美德的延续。美德的最高文本,是孔子的《论语》。——余秋雨

二、《论语》的人生智慧:三“心”:进取心慈善心宽容心二“意”:敬意诚意

三心(一)进取心:学习1、态度快乐学习

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

2、内容

“文,行,忠,信”(《述而》)。文化知识,行动举止,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3、方法学而时习之。(《学而》)温故而知新。(《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里仁》)4、目的学以致用1)谋生技能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

孔子说:“熟读《诗》三百篇,叫他去从政做官治理百姓,却不能通达行政;叫他出使四方各国,却不能恰当地赋诗应对;这样,就是诗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孔子在这则语录里主要是讲《诗经》可以应用于从政和外交活动,有其实用功能。文以致用也是我国古代作家的较为普遍的看法。2)价值判断①事实判断:真与假②价值判断:对事物做美与丑判断的,是君子;对事物做利与害判断的,是小人。(二)慈善心:爱心——仁1、慈善的实质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评析】关于仁,孔子对樊迟的解释似乎与别处不同,说是“爱人”,实际上孔子在各处对仁的解释都有内在的联系。他所说的爱人,包含有古代的人文主义精神,把仁作为他全部学说的对象和中心。正如著名学者张岂之先生所说,儒学即仁学,仁是人的发现。

2、慈善的根本:孝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先生之弟子有若说:“假若一个人能时时处处事事表现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风尚,但却喜欢触怒冒犯比自己地位(辈份)高的人,是非常少见的事。不喜欢冒犯上级或尊长之人,而偏好干出捣乱国家法度及企事业、家庭、社会团体规定制度和乡规民约,乃至发起造反、谋取统治权利之人,是不可能有的事(从来没有的事)。一个道德行为高尚的人至心努力于根本的做人原则,树立了牢固的德性修养准则,那麼社会风气就会随之而改变,诞生出尊重自然法则的重礼法之数的现象从而风行於世。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道理与行为规范,是检验一个人是否有仁慈博爱之心的根本所在啊!”②方式既有行动的推进,也有情感的执着: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

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修养仁德。”(三)宽容心:恕

1、宽容内涵

①换位思考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②见贤思齐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里仁》)

2、宽容作用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谢谢室友不杀之恩二意:(一)敬意“敬”是《论语》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做人规范。在《论语》中,一共提到“敬”字21次。1、体现在对父母“孝”的态度上。

敬父母方能孝父母。

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阳货》)译文:孔子说:"宰予真是不仁啊!孩子生下来长到三岁,然后才离开父母的怀抱。三年丧期,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宰予对他的父母有三年的敬爱之情吗?"2、做事上。

认真,敬业。

举例:1)祭祀:祭思敬。“祭如在。吾不与祭,如不祭。”《八佾》“祭祀祖先就如同祖先真在那里”,“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由别人代祭)那就如同不祭祀一样”。2)读书敬

①【净手洁案】拿书读书前,务必洗手,将桌案清洁。对经典,更是沐浴焚香而后在清洁的书桌上阅读。

②【态度严肃】读书时,端端正正坐在桌案前,上身挺立,腿脚安宁,或者肃穆站破阅读,不能翘二郎腿,也不会躺着看书或者趴在看书。

【口无杂言】不会边闲聊边阅读,也不要边吃喝边望书,更不要边瞅电视边看书。要么诵读内容,要么宁静阅读。

④【收视反听】读书应当全是身心投入,不打盹儿,不狼藉,不神游。用心浏览,居心思考,用心斟酌,用心学习,用心笔记,如斯才可能懂得书中的深意,真正有所收成。

⑤【遥恶亲善】书和文字本无对错善恶,但由于人的贪心愚痴愿望也出生了各种把人教坏的不良内容书籍。读书应该阔别恶俗以及令人陷溺的书籍,应该亲热经典、知识、思想向上题材的书籍。

⑥【敬字爱书】汉文字是上古圣人仓颉发现并且世世代代传承和发展,古人对书籍爱护有加,坚持书籍干净,摆放整洁,携带式妥当维护。(二)诚意诚信

四川孩子扶老人视频不是好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意义:1、立身之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i,小车无軏yue,其何以行之哉?”(《为政》》)【解释】:先师说:“做人不具备信德,就不知道他有什么可取之处了。好比牛车缺乏輗、小车缺乏軏的结构一样,这样的车靠什么行路呢?”

2、交友之需

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学而》)人与人交往,要守信用。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StudyConstantly,AndYouWillKnowEverything.T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