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十日谈》心得_第1页
读《十日谈》心得_第2页
读《十日谈》心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十日谈》心得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共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读《十日谈》心得”,以供大家参考!

读《十日谈》心得1

这是我最为感动的一章,这章的仆人翁是一个中年受访者,芳芳,没有病之前是一个美女,喜爱跳舞,有浓烈的艺术情结。

结婚以后,原本围绕在她身边的幸福霎时由一个个厄运所取代,突如其来的病,抑郁症和精神失常,这使原来爱她的老公慢慢不回家,在外面花天酒地,在她得病后,得到的不是暖和的祝愿,而是世人所赐予的冷漠,在医院被禁锢,被放出来后,只是她孤身一人,什么都失去了……有时觉得世界可以很残忍,残忍到在你的世界只剩下孤独,冷漠……

就这样,跳舞慢慢成为芳芳唯一的依靠。她说,艺术是世界上最美的。在访问的过程中,芳芳曾失声哭了起来,她说:“自己没盼望了,什么都没了,自己过得根本不快乐,只能用跳舞来医学专用自己,自己没儿没女,无父无母,没了什么都没了……”

每个人都试过孤独的味道,但是她的孤独人生路是漫长的,是没有终点的`,想到这里,我们是多么的幸福!为什么我们还不满意现有的生活呢!

看着芳芳翩翩起舞,她笑的很快乐,越跳越有感觉,好久都没这样尽情地展现着艺术的魅力?她在这个生疏人面前竟然能显得那麼拘束,或者是她也根本感受到了来访者对她的深深关切和慈善之心。

而我们身边,有没有过这样的情景,一个人,弱势,需要我们给与关爱?你赐予了吗?你付出了吗?当你把欢乐和关爱共享给别人时,是不是布满了幸福和满意感?

哪怕是一个眼神,一句说话或小小的关心,我们都值得去做。

天下为公,靠携手相信。

读《十日谈》心得2

这个书提示了我复习了几个概念,文艺复兴、薄伽丘、《十日谈》。这是薄伽丘最重要的作品,写于文艺复兴的前期,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为意大利艺术散文的进展奠定了基础,并且开创了欧洲小说的艺术形式。

我看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王永年译的的版本,和网上流传的版本不同,翻译的不错,译者在前言里对这书的背景有着系统具体的介绍,值得称道的还有插图,据说插图是复制的佛罗伦萨国立图书馆珍藏的1492年威尼斯版《十日谈》的插图。

我喜爱薄伽丘好玩的自序,他刚从失恋中挺过来,想答谢之前规劝过他的人而写出这个书,说是给人消遣,或许能给一些人劝慰呢。

摘录部分如下:“在我苦恼的时候,伴侣的循循善诱和谆谆开导大大减轻了我的苦痛,以致我坚信,是由于他们我才得以保全性命。万能的天主依据千古不易的法则规定尘世万物均有终期。尽管我的爱情酷热无比,尽管任何彷徨、规劝、明显的羞辱和不言而喻的危急都不能使它破灭或减弱,我祈求天主让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行泯灭。它最终结束,只留下爱的激情赐予那个无缘在爱的茫茫大海中远航的人的快意。我从前觉得满目凄凉,现在摆脱了辛苦,心情特殊舒服。”

书里赞美爱情、观赏平民、商人、新兴资产阶级的机灵,宣扬社会公平和男女公平的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现在看来,我更多的感觉是书里多是些俗故事,格调不高,最终看不下去了。

读《十日谈》心得3

这个寒假,我看了一本叫《十日谈》的世界文学名著。这本书让我的寒假生活又增加了些趣味,让我不再感到无聊。当翻开它时,就会有一种奇妙的力气吸引你连续读下去。

这本书以当时的佛罗伦萨瘟疫大流行为背景,叙述了十个青年男女,为躲避灾难,逃到城外居住了十几天,其中的十天,他们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来消遣,共讲了一百个故事。这些故事涉及上至国王。贵族。教士,下至商人。手工业者。农夫等各阶层社会人物,叙述语言生动活泼,塑造人物栩栩如生。

薄伽丘在这本书中旗帜鲜亮地反对封建主义。提倡人文主义。他抨击了虚伪丑恶的封建社会,揭露了贵族官僚的罪恶。

这本书的每一个故事都很精彩,但我觉得其中的一个叫《忏悔》的故事让我印象最深刻。

这个故事是讲一个无恶不作的坏蛋,临死前做了一番假忏悔,骗得神父的相信。神父向人们宣扬坏蛋的“忏悔”,结果,坏蛋成了圣徒。这个故事既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丑恶,又告知了我一个道理:不管你做过什么样的坏事,只要你能改正错误,不再干坏事,是肯定可以让别人对你有好的评价的。

其次就是一个叫《画“慷慨”》的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一位贵力木先生用一句话讽刺了吝啬鬼,使他成为了大方的人。这个故事告知了我:遇事要想合适的方法来解决,这样才能做到“事倍功半”。

十日谈这本书里写的故事既生活化有形象化。不仅可以增长学问还可以陶冶情操,这真是一本好书呀!

读《十日谈》心得4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读但丁的《神曲》时,其中深厚的宗教气氛让我不自然的挺直身板,地狱篇中的描写更是让我感觉仿佛在与鬼刹修罗对视,所以对我而言,《神曲》书如其名,就像是置于神坛之上的圣物,太过厚重,而同为文艺复兴时期作品的《十日谈》却给了我完全不同的感受。《十日谈》以1348年的佛罗伦萨瘟疫为背景,十个青年男女在同一个别墅避难,十天里一人讲了十个故事,这一百个小故事包罗万象,乐趣中藏有人生百态和哲理,也难怪意大利评论界将薄伽丘的《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相媲美,称之为《人曲》。

不知怎的,读《十日谈》时,我竟会莫名的想到《聊斋志异》这本书,郭沫若曾评聊斋——“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说到聊斋,我脑中总能出现出一幅画面,一座不起眼的茶棚立于车马熙熙的官道旁,一个衣着朴实像是书生模样的男人坐于棚中,在这个棚中讲故事的人形形色色,或是垂垂老者,或是稚子孩童,亦或是彪形大汉,蒲松龄用一碗碗茶水换来一个个内容各异的新颖故事,给后世留下了这本《聊斋志异》。聊斋和《十日谈》,蒲松龄和薄伽丘,两本语言都不同的书,两个相隔百年的,完全不同的国度和社会背景,却都以民间故事或传奇来针砭时弊,赞美爱情,责备荒淫腐败的统治,或许这正是文学作品的奇异之处。

《十日谈》虽被列在世界名著行列里,可我觉得它更像是一本床头故事,不管什么时候抓起来,总有一个小故事能逗你一笑,或让你闭目深思,读书的时候突然想起,小时候喜爱盘腿坐在夏天的庭院里,在姥姥的蒲扇唿扇里听她讲那一个个遥遥的故事。大道理太枯燥,于是人们把一个个道理编进故事里,在很多个夜晚讲给孩子们,也把先人的才智一代代传下去。

读《十日谈》心得5

我读书习惯于直接看内容,最终再读后记和序言。于是,当我津津有味的把本书中的全部内容全部读完,非常纳罕:薄伽丘的这本书为什么会世界闻名?

我真心认为,书中的故事和我们平日看的童话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是取材单一的成人化。假如是在考试卷上,我则会这样回答:这本书通过一个个生动好玩的故事,讽刺了当时的神父、修士、修女的道貌岸然,表面纯洁实则肮脏的灵魂。但是,仅此一点,唯恐难以成为其闻名的完善理由。

于是看序言,才了解,这本书是“在一个个打趣逗笑或男欢女爱的故事中,没有遗忘捕获反应人类才智的闪光点,正因如此,《十日谈》被评论家誉为‘人类才智的史诗’,尤其是那种急中生智的灵敏反应更是受到了的极力推崇和大肆渲染。”原来,这才是本书真正值得赞扬的部分。

自从文艺复兴以来,优秀文学作品就以神为中心转为了以人为中心。本书正是宣扬了符合时代的人道主义精神——由高高在上的神的缥缈,转为了人得实实在在。况且,以前我总觉得,高深的、赋有深刻思想的宏大作品才能成为传世巨著,现在看来,真是错了。再者,假如恰恰是由于书中故事的短小、浅显、易懂,而对它不屑一顾,则更是大错特错了。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作品,才可能走进更多人的心,而宣扬一般人的才智,又是最能引起共鸣的。安徒生童话让世界各地的人一遍遍品读,而类似《世界是平的》之类的书让部分同学读到一半就不得不放弃,这是一样的道理。

好的东西可以高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