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广东省中山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广东省中山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广东省中山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广东省中山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中山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曹禺创作的第一部剧作是()A.A.《雷雨》B.《日出》C.《原野》D.《北京人》

2.《蒹葭》中“在水一方”情景的普遍性象征意义在于()

A.涵容一切追求不得的失恋情境

B.涵容一切事业受挫的失败情境

C.涵容一切理想难达的失落情境

D.涵容一切渴望难即的人生情境

3.在《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补记许远的事迹,主要采用了()

A.记叙的方法B.描写的方法C.夹叙夹议的方法D.立论的方法

4.下列作品集属于散文集的是()

A.鲁迅《呐喊》B.冰心《春水》C.茅盾《话匣子》D.老舍《茶馆》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

A.《季氏将伐颛臾》B.《秋水》C.《陈情表》D.《五代史伶官传序》

6.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方面都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高峰的作品是()A.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儒林外史》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A.8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B.此地天裸露的多些,故觉夜来的独迟些,从清清的水影里,我们感到的只是薄薄的夜——这正是秦淮河的夜。

C.一到冬天,我便会发生一种奇异的感想——不,与其说是感想,毋宁说是一种感觉。

D.我看过一本小说——《大明湖》——在“一?二八”与商务印书馆一同被火烧掉了。

8.《楚辞·国觞》的主题是()

A.祭奠未成人而死或在外死去的人

B.祭奠为保卫祖国而捐躯沙场的楚军将士。

C.祭奠神灵以保佑楚军打胜仗

D.祭奠鬼神以超度楚军将士亡灵

9.“饮冰室主人”指的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黄遵宪

10.本文中,“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参国之一”的意思是()

A.三个国家中的一个

B.国都的三分之一

C.参加国之一

D.三个国都中的一个

11.下列句子中,运用侧面描写渲染演出效果的是()

A.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B.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

C.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

D.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

12.孟子散文中善于采用的论辩手法是

A.欲擒故纵,引君入彀

B.说理畅达,抒情委婉

C.多用寓言、想象

D.大量采用反语、暗示和讽刺

13.《秋兴八首》(其一)的诗眼是()

A.玉露B.悲秋C.波浪D.风云

14.培根认为,学问上“装饰”的用途是指

A.幽居养静B.熟习辞令C.改变气质D.增长才干

15.90年代,库页岛之行后,契诃夫创作的一篇著名的中篇小说是()A.A.《套中人》B.《第六病室》C.《樱桃园》D.《变色龙》

16.

12

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17.《始得西山宴游记》全文记叙线索的两字是()

A.惴栗B.始得C.宴游D.特立

18.《郑伯克段于鄢》中“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国之一”的意思是

A.参加国之一B.三个国家中的一个C.三个国都中的一个D.国都的三分之一

19.《冯谖客孟尝君》选自

A.《左传》B.《战国策》C.《国语》D.《汉书》

20.下列各句中带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A.B.C.D.

21.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A.白居易B.刘禹锡C.柳宗元D.李白

22.总体来说,《陌上桑》是一首()

A.采桑乐歌B.美女赞歌C.抗暴壮歌D.夸夫喜剧

23.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A.《诗经》B.《楚辞》C.《乐府诗集》D.《论语》

24.下列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是()

A.李清照B.欧阳修C.柳永D.苏轼

25.英国哲学家培根的文集是

A.《讲演集》B.《论文集》C.《治学论说》D.《论说文集》

26.李商隐《无题》中运用神话传说抒情的句子是

A.东风无力百花残B.蜡炬成灰泪始干C.夜吟应觉月光寒D.青鸟殷勤为探看

27.贾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

A.与小旦琪官交往B.淫辱母婢金钏儿C.贾环的拨弄是非D.背离封建礼教

28.《风波》的中心情节线索是()

A.皇帝坐了龙庭B.九斤老太的五十大寿C.辫子事件D.七斤的飞黄腾达

29.下列曲词中化用古人诗句的句子是()A.伯劳东去燕西飞B.碧云天,黄花地C.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D.泪添九曲黄河溢

30.《灯下漫笔》中,鲁迅认为青年的使命是

A.崇奉国粹B.热心复古C.创造第三样时代D.赞颂固有精神文明

二、填空题(10题)31.杂剧《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末"指的是_________。

32.《再别康桥》选自徐志摩的诗集________。

33.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

34._____________,仲尼语之以为博。(《秋水》(节选))

35._________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36.论证一般可分为立论和两类。

37.__是最近兴起的具有“大散文”气度和风范的“文化散文”的杰出代表。

38.苏轼是_________词派的开创者。

39.李商隐是__________唐诗坛上的著名诗人。

40.《诗经》古称《诗》或《__________》,汉代以后才成为儒家经典。

三、文言文阅读(5题)41.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2.分析这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43.阅读陶渊明《饮酒》(其五),然后回答下列小题。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分析这首诗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的写作特色。44.(一)阅读《战国策·齐策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齐人见田骈①,曰:“闻先生高议②:设为不宦③,而愿为役④。”

田骈日:“子何闻之?”对曰:“臣闻之邻人之女。”

田骈日:“何谓也?”对曰:“臣邻人之女,设为不嫁⑤,行年三十而有七子,不嫁则不嫁,然嫁过毕矣⑥。今先生设为不宦,訾养千钟⑦,徒⑧百人,不宦则然矣,而富过毕也。”

田子辞。注:①田骈:齐国文士。②高议:高论。③设为不宦:提倡不做官。设:提倡。④为役:为百姓效劳。⑤设:假托。⑥嫁过毕:比嫁者有过之而无不及,意思是说比出嫁之女还会养孩子。⑦訾:同“资”,财富。钟:古时的一种量器。⑧徒:侍从。解释划线的字訾养千钟:

子何闻之:

45.

四、现代文阅读(5题)46.(三)阅读以下文字,回答36~38小题:幸福是一种内心快乐的状态。它使我们由衷地感到:活着是多么有意义,人生是多么美好。因此,幸福的体验直接地包含着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肯定评价。感到幸福,也就是感到自己的生命意义得到了实现。不管拥有这种体验的时间多么短暂,这种体验却总是指向人整个一生的,因为它所包含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总体评价。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很幸福时,他的心中就会响起这样一个声音:为了这个时刻,我这一生值了!如果你没有这种感觉而又说自己幸福,那就是滥用了大字眼。所以,幸福不是零碎和表面的情结,而是灵魂的愉悦。幸福只是灵魂的事,肉体只会有快感,不会有幸福感。苦难与幸福是相反的东西。但苦难与幸福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直接和灵魂有关,并且都牵涉到对生命意义的评价。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灵魂都是沉睡着的,一旦我们感到幸福或遭遇苦难时,它便醒来了。如果说幸福是灵魂的巨大愉悦,这愉悦源自对生命的美好意义的强烈感受;那么,苦难之为苦难,正在于它撼动了生命的根基,打击了人对生命意义的信心,因而使灵魂陷入了巨大痛苦。生命意义仅是灵魂的对象,对它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只要是真切的,就必定有灵魂的出场。外部的事件再悲惨,如果它没有震撼灵魂,也只能是一个精神事件,却称不上是苦难。一种东西能够把灵魂震醒,使之处于虽然痛苦却富有生机的紧张状态,那它一定具有某种精神价值。快感和痛感是肉体的感觉,快乐和痛苦是心理现象,而幸福和苦难则完全属于灵魂。幸福是灵魂的叹息和歌唱,苦难是灵魂的呻吟和抗议,两者凸现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或正或负的强烈体验。幸福是生命意义得以实现的鲜明感觉。一个人在苦难中也可以感觉到生命意义的实观:因为苦难与幸福并不一定是互相排斥的。当然,在更多情况下,人们在苦难中感觉到的却是生命意义的受挫。但是我相信,即使是这样,只要没有被苦难彻底击败,苦难仍会深化一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领悟悲剧需要有深刻的心灵,人生的艰难关头最能检验一个人的灵魂深浅。有的人一生遭遇不幸,却未尝体验过真正的悲剧情感。相反,表面上一帆风顺的人也可能经历巨大的内心悲剧。从第一段的文意看,对生命意义的肯定评价就是一种什么呢?

47.这段描写属于哪一类描写?它在小说整体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48.请你指出这篇文章的认识价值?

49.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绿色产品就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如水果和蔬菜

B.全世界能源的百分之九十来自化石能源,如石油、煤、天然气、太阳能等

C.科学家将研制出不产生有害气体,又没有噪音的太阳能汽车

D.保护人类共有的生态环境,仅仅靠绿色技术是不够的

50.“傻瓜”的咒骂在此说明了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A

2.D

3.C

4.C

5.D

6.C

7.A

8.B

9.B

10.B

11.B

12.A

13.B

14.B

15.B

16.A

17.B

18.D解析:参国之一:国都的三分之一。参:同“三”。

19.B

20.AA项中的“乃”均为“于是”“就”的意思;B项前一个“以”,“以为、认为”之意,后一个“以”,“因为,由于”之意;C项前一个“于”,可译为“在”,后一个“于”可译为“对于”;D项前一个“为”,语助词,可译为“呢”,后一个“为”,表被动,可译为“被”。

21.C解析:唐宋八大家为古文名家,而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领袖,四项选一,首先想到的应是他。

22.B

23.A

24.D

25.D

26.D

27.D

28.C

29.A

30.C解析:作者发出了“要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青年的使命”的号召,这是本文的立意所在,号召青年创建“第三样时代”,指出青年要“无须反顾”向前看。

31.张生(或张珙、张君端)

32.《猛虎集》《猛虎集》

33.月有阴晴圆缺

34.伯夷辞之以为名伯夷辞之以为名

35.《国语》

36.驳论

37.余秋雨余秋雨

38.豪放

39.晚

40.诗三百41.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妥协投降路线的憎恶和对戍边战士、沦陷区人民悲惨处境的同情。

这一小题考查考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属于较高层次的要求。本诗表达了诗人统一祖国的信念和对这一信念不得实现的无比悲愤之情。42.第一部分:交代姜氏和郑庄公之间矛盾的起因:因庄公寤生,姜氏恶之,而偏爱共叔段,甚至欲立共叔段为太子。43.《饮酒》(其五)短短十句,却理情俱在。开头四句与结尾两句说理议论,中间四句写景,但是,议论中有情,写景中更是情随字露,融说理、写景、抒情于一体,表现了诗人向往田园、皈依自然的内心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