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史导论课件_第1页
科学技术史导论课件_第2页
科学技术史导论课件_第3页
科学技术史导论课件_第4页
科学技术史导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牛顿24岁万有引力1666年

高斯24岁近代数论1801年

伽罗瓦

18岁群论1829年年轻有为!

爱因斯坦26岁狭义相对论1905年海森伯26岁测不准原理1927年哥德尔24岁不完全性定理1930年纳什22岁纳什均衡1950年沃森25岁DNA双螺旋1953年一、什么是科学

1、从词源来看:知识:science,n.,14世纪knowledge,n.知道:scio拉丁:scientia科学:science,[复],n.17世纪拉丁语Scientia,(词根Scire,学或知)是学问和知识的意思。英语Science等同于naturalscience。德语Wissenschaft,则包括了一切有系统的学问,不但包括science,也包括历史、语言学及哲学。2、科学(明治初年)Science:

学、理学、科学

Naturalscience:自然科学Scientist:

科学家、理学家《哲学词汇》明治45年(1912年)分科之学3、《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

科学是涉及对物质世界及其各种现象并需要无偏见的观察和系统实验的所有各种智力活动,一般说来,科学涉及一种对知识的追求,包括追求各种普遍真理或各种基本规律的作用。4、其他说法

艾伦·查尔默斯:“科学始于迷茫,终于更高的迷茫。”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萨顿(GeorgeSarton,1884-1956):“人类的真正有积累性和进步性的唯一活动”“科学=逻辑+实证”5、科学的应用:技术科学的最明显的特征是它的应用。

在西欧的语言中很难找到与“科学技术”相对应的词。“科学”与“技术”的混淆。6、科学的三个方面

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二、科学史学科的确立与萨顿的贡献18世纪出现了一批以各门学科为对象的专科史著作,到19世纪则有了最初的综合性科学通史。但是,科学史作为一门现代的、专业化的学科,建立起自身的价值标准和研究目的,开始在社会上产生足够的影响,并且得到社会承认(通俗地说,就是被人们承认为一门“学问”),则是20世纪初的事情。在科学史专业学科地位的确立过程中,著名科学史家乔治·萨顿(GeorgeSarton)的贡献被公认为是最重要的。1912年萨顿创办了一份科学史杂志——ISIS,次年正式出版。该杂志持续出版直至今日,每年四期,外加一期索引,成为国际上最权威的科学史杂志。从1936年起,萨顿又主持出版了ISIS的姊妹刊物——专门刊登长篇研究论文的OSIRIS(不定期专刊)。萨顿则被公认为科学史这一学科的奠基人,也经常被称为“科学史之父”。国际科学史界的最高荣誉“萨顿奖章”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事实上,该奖章的第一位获得者就是萨顿本人。三、科学史研究的内容

按照学科来分类有:天文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生物学史等等。

按照年代来分: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代史、现代史总得说来,科学史研究的内容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各方面之间的相互影响。四、科学史的三种研究方法1、实证主义的编年史方法:以年代为线索,对史事进行梳理考证,力图勾画出历史的准确面貌.

2、思想史学派的概念分析方法:主张研究原始文献,不是为了发现其中有多少成就,而是为了研究这些文献的作者当时究竟是怎么想的,重视的是思想概念的发展和演化.体现这种方法的科学史著作,较著名的有1939年柯瓦雷(AKoyre)的《伽利略研究》和1949年巴特菲尔德(H.Butterfield)的《近代科学的起源》等。3、社会学的方法:注重科学的社会、文化功能,即社会学的方法。1931年,前苏联科学史家在第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发表了题为《牛顿(原理)的社会经济根源》的论文,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特有的科学史研究方法的出现。这种方法此后得到一些左翼科学史家的追随,1939年贝尔纳(J.D.Bernal)的《科学的社会功能》是这方面有代表性的著作。而几乎与此同时,默顿(R.K.Merton)的名著《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1938年)也问世了,成为科学社会学方面开创性的著作,这是以社会学方法研究科学史的更重要的派别。五、内史研究与外史研究

1、内史研究:注重科学技术本身发展历史的研究,研究某一学科本身发展的过程,包括重要的事件、成就、仪器、方法、著作、人物等等。2、外史研究:侧重于研究该学科发展过程中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以及该学科在历史上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性质;而这外部环境可以包括政治、经济、军事、风俗、地理、文化等许多方面。3、外史研究的三重动因一、科学史研究自身深入发展的需要。

二、科学史研究者拓展新的研究领域的需要。三、将人类文明视为一个整体,着眼于沟通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从内史到外史,并非研究对象的简单扩展,而是思路和视角的重大转换。就纯粹的内史而言,是将科学史看成科学自身的历史(至少就国内以往的情况看来基本如此);而外史研究要求将科学史看成整个人类文明史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思路的拓展和视角的转换,同一个对象被置于不同的背景之中,它所呈现出来的情状和意义也就大不相同了。前两种动因产生于科学史研究者群体之内,第三种动因则可能吸引人文学者加入到科学史研究的队伍中来——事实上这种现象近年在国外已不时可见。六、科学史的功能1、科学史有什么用?人≠工具无用之用科学也是人类文化的一种2、科学史的功能

其一,帮助人们理解科学本身、认识应如何应用科学,也就是说,科学史可以带来对于科学本身以及与其内外相关因素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其二,可作为其他相关人文学科之基础,也即作为像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背景、研究基础,或者说认识平台。其三,是科学史的教育功能,特别是其在一般普及性教育方面的功能,包括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和对两种文化(江按:指自然科学与人文学术)之分裂的弥合,而科学史在科学教育中的功能,相对来说还一直存在有较多的争议;其四,就是作为科学决策之基础的功能,在这方面,国外近年来逐渐兴起的科技政策史的研究尤为值得我们关注。在上述分类中,功能一、三其实可以合并,功能四当然很重要。但是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功能二。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使得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遥远。昔日亚里士多德那样博学的天才大师,如今已成天方夜谭。这当然并非好事,只是人类为获得现代文明而被迫付出的代价罢了。有识之士很早就在为此担忧。还在20世纪初,当时的哈佛大学校长康奈特(JBconant建议用“科学与学术”的提法来兼顾两者,就已经受到热烈欢迎。那时,萨顿正在大声疾呼,要在人文学者和自然科学家之间建立一座桥梁,他选定的这座桥梁不是别的——正是科学史;他认为“建造这座桥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文化需要”。关于<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史>第一编从猿到亚历山大石制工具所体现出来的技术,的的确确是随同人类一起自现的。200万年前.有一种灵长目物种进化出来。人类学家为它取了一个分类学名称——能人,表明其远超过其他任何灵长目动物的那种会打造工具的能力。在此后的200万年间,为了搜寻食物,我们的祖先不断改进他们的工具,使之越来越精致复杂。直到漫长的史前期结束时,他们才开始以多少类似于科学的方式去观察自然界。后来,即使有少教部落脱离了四处寻找食物的生存方式(约12000年前),开始从事农业或者畜牧业,发展出全新的工具和技术来维持生活,并建立起社会,也没有迹象表明他们曾资助过科学家或支持过科学研究。直到在古代近东地区以城市为基础的文明帝国出现以后,君王们才开始重视某些较高的学问,将其用于管理复杂的社会,并创办了相应的研究机构。古希腊人后来加进了自然哲学.抽象的理论科学才成为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第一编的内容,就是讲述这些沿革的。第一章从猿到亚历山大第二章农民时代第三章法老和工程师第四章得天独厚的希腊重点是第四章“得天独厚的希腊”本课参考书

江晓原主编《简明科学技术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江晓原主编《科学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大学出版社。W.C.丹皮尔著《科学史》(商务印书馆)北京大学科技哲学丛书:库恩的《哥白尼革命》柯瓦雷的《牛顿研究》……本课参考书乔治·伽莫夫著《物理学发展史》(商务印书馆)亚·沃尔夫著《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商务印书馆)亚·沃尔夫著《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商务印书馆)林德伯格著《西方科学的起源》(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韦斯特福尔著《近代科学的建构》(复旦大学出版社)吴国盛著《科学的历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提高阅读书目·原著类(一)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兰纪正等译,陕西科技出版社1990年出版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叶式辉译,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伽利略《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编译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王克迪译,武汉出版社出版提高阅读书目·原著类(二)

拉瓦锡《化学基础论》,任定成译,武汉出版社出版拉普拉斯《宇宙体系论》,李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达尔文《物种起源》,周建人等译,商务印书馆出版麦克斯韦《电磁通论》,戈革译,武汉出版社出版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意义》,郝建纲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9年出版提高阅读书目·科普类(一)伽莫夫《从一到无穷大》,暴永宁译,科学出版社出版2019年出版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周肇威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19年出版伽莫夫《物理世界奇遇记》,吴伯泽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伽德纳《啊哈!灵机一动》,白英彩等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1年出版丹齐克《数,科学的语言》,苏仲湘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出版提高阅读书目·科普类(二)法布尔《昆虫学忆札》,王光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19年出版卡逊《寂静的春天》,吕瑞兰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19年出版古多尔《黑猩猩在召唤》,刘后一等译,科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萨根《魔鬼出没的世界》,李大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19年出版温伯格《宇宙最初三分钟》,张承泉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出版提高阅读书目·科普类(三)霍金《时间简史》,许明贤等译,湖南科技2019年出版彭罗斯《皇帝新脑》,许明贤等译,湖南科技出版社2019年出版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卢允中等译,吉林人民出版古尔德《自达尔文以来》,田洺译,三联书店2019年出版托马斯《细胞生命的礼赞》,李绍明译,湖南科技出版社1992年出版提高阅读书目·科学哲学类(一)彭加勒《最后的沉思》,李醒民译,商务印书馆2019年出版海森堡《物理学和哲学》,范岱年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出版薛定鄂《生命是什么》,编译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出版莫诺《偶然性和必然性》,编译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出版提高阅读书目·科学哲学类(二)贝塔朗菲《生命问题》,吴晓江译,商务印书馆2019年出版普利高津《确定性的终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