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训练_第1页
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训练_第2页
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训练_第3页
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训练_第4页
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训练第一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关键词

脊髓损伤神经原性膀胱泌尿系统感染膀胱功能康复训练穴位按摩针刺第二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

是因各种致病因素(外伤、炎症、肿瘤等)引起的脊髓的横贯性损害,造成损害平面以下的脊髓神经功能(运动、感觉、括约肌及植物神经功能)的障碍。第三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神经原性膀胱

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称为神经原性膀胱第四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SCI病人早期的排尿障碍表现为尿的潴留或失禁等症状,是极容易造成的因素,而泌尿系感染是脊髓损伤病人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泌尿系统感染第五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采取一系列的,解决膀胱功能失调问题,是预防脊髓损伤并发泌尿系统感染的关键;同时,配合相应护理措施,排除和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因素.

康复护理技术第六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的表现——排尿功能障碍伴排便功能紊乱(如便秘、大便失禁等);会阴部感觉减退,肛门括约肌张力减退或增强;膀胱的感觉有明显减退或增丧失;有残余尿,但无下尿路机械性梗阻……神经原性膀胱第七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脊髓损伤后引起的排尿障碍是神经性膀胱的主要临床表现。根据损伤后的部位和程度不同,神经性膀胱的类型也不一样,可分为——和。

完全性不完全性第八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完全性上运动神经元膀胱相当于反射性膀胱,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下运动神经元膀胱相当于自律性膀胱。第九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因此对患者只要确定其病变部位,结合临床表现,就可以得出结论而不会有误,并可以作为治疗依据。第十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通过询问和观察了解患者现有的排尿功能情况,是否有尿失禁或潴留。并应做常规尿液分析,如条件允许可做膀胱内压测定,膀胱镜检查、膀胱造影以及肾盂造影等。膀胱功能评价:第十一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在除外严重输尿管膀胱逆流及泌尿系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后,方能进行膀胱功能训练.第十二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SCI患者神经性膀胱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尽早地建立自主性排尿节律,不施行或少施行导尿,免除随身携带尿袋,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十三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SCI患者泌尿系统康复过程大致由、和三个阶段组成,最终经训练建立反射性膀胱。因此,膀胱的功能康复训练占有重要的地位。

留置导尿一次导尿建立反射性膀胱第十四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A、留置导尿

第十五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留置尿管于次日夹闭,输液者每2h放尿1次,不输液者每4h放尿1次,留置尿管期间不更换管,不冲洗膀胱,3周后拔除尿管。

第十六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B、膀胱充盈训练

第十七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气囊尿管密闭式留置导尿,夹闭尿管,每3~4小时放尿1次。嘱患者每天饮水量不少于800ml。晚8点后不需再饮水。第十八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定时饮水,限制入量,每小时饮水一次,每次不超过125ml,不要一次大量饮水。有些患者一旦尿路受阻,会使膀胱短时间内扩张,是有损害的。

第十九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常规护理留置尿管。一般术后40~100天的要训练1~2周,伤后半年以上要训练2~4周,特殊患者视膀胱充盈情况而定。第二十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C、一次导尿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3周后拔除尿管,使患者相对处于不带导管状态,以便膀胱周期性扩张刺激膀胱功能恢复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手法训练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即在膀胱充盈,膀胱底达脐上二指时,即可进行手法按摩排尿。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操作者用单手由外向内按摩患者下腹部,用力均匀,由轻而重,待膀胱缩成球状,一手要托住膀胱底,向前下方挤压膀胱.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排尿后操作者将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加压排尿,待尿不再外流时,松手再加压一次,力求排尽。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对尿失禁患者,用力要稍大,方向朝会阴部;对痉挛性瘫痪患者,按摩时间约15min,手法要轻.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挤压排尿量不少于每次留置导尿量的3/4。自主排尿后测残尿量50~100ml为成功,100ml以上者须再次留置尿管重复训练。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D、建立反射性膀胱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SCI患者在行膀胱功能康复时应在两侧下腹部寻找扳机点,或刺激大腿内侧、会阴部、龟头、肛门塞入开塞露引发排便动作,或在病情允许时坐便桶排便。

第三十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利用皮肤—膀胱的反射作用,刺激患者大腿内侧,阴茎体部或会阴部,以寻找引起排尿动作的部位以建立反射性膀胱。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穴位按摩针刺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利用祖国传统医学,进行针灸、按摩等手段,促进康复,另外针对合并症治疗,亦可使用中药内服、外用。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以穴位按压针刺诱导膀胱排尿是根据中医经络学原理。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属中医“癃闭”范畴,因经脉受损致膀胱气机不化,而致排尿困难甚则小便不通

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辨证取穴:膀胱俞、中极、关元;三阴交、血海;太冲、支沟、阳陵泉;百会、足三里;;肾俞、太溪

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天枢”穴是足阳明胃经走行在下腹部的穴位,具有通经络和气血、调畅中、下焦气机,使膀胱气化功能得已恢复之功。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中极”属任脉,走行在下腹部,是膀胱的目穴,有调理膀胱、输通

水道的功能。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神经性膀胱的功能康复训练的目标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①

不用导尿管;②随意或虽不随意,但能有规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