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患者饮食指导课件_第1页
肝炎患者饮食指导课件_第2页
肝炎患者饮食指导课件_第3页
肝炎患者饮食指导课件_第4页
肝炎患者饮食指导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肝炎患者饮食指导课件演示文稿6/6/20231当前第1页\共有30页\编于星期五\11点(优选)肝炎患者饮食指导课件当前第2页\共有30页\编于星期五\11点肝脏的主要功能;肝炎患者的类型:

肝炎患者饮食指导:急性肝炎初期或慢性肝炎发展恶化:慢性肝炎(或肝炎康复期)病人:肝性脑病(肝昏迷)的营养治疗:主要内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6/6/20233当前第3页\共有30页\编于星期五\11点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食物处理化学工厂6/6/20234当前第4页\共有30页\编于星期五\11点肝脏的主要功能如下:

——储存多种形式的能量和重要的营养物质(维生素、矿物质、糖等)

——加工处理由消化道吸收的药物,转化成可被机体利用的形式,肝脏负责着大多数药物的加工处理

——净化血液,将有毒物质转化为可排出体外的形式

——合成和分解人体蛋白质和其他生命必须的物质,如白蛋白、胆红素、多种酶(ALT)、凝血因子、胆固醇、激素等。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6/6/20235当前第5页\共有30页\编于星期五\11点什么是肝炎?

肝炎是肝脏炎性疾病的总称,由甲、乙、丙、丁、戊等不同类型的肝炎病毒引起。最常见的肝炎病毒包括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乙型肝炎是全世界最普通的肝炎病毒感染,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其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和体液。慢性乙肝如果不经治疗,很多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癌,最后发展为肝衰竭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3.5亿人为慢性乙肝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乙肝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我国是乙肝高发区,高达1亿人长期携带乙肝病毒,慢性乙肝患者约2000多万人,每年有30万人死于乙肝及其相关疾病。6/6/20236当前第6页\共有30页\编于星期五\11点

在急性肝炎初期或慢性肝炎发展恶化:病人常感倦怠、厌食、纳差、脂肪吸收障碍。注意:

1.此时不可强迫进食。饮食供应须量少、质精、易消化,尽可能照顾病人口味。可用低脂流食或半流食;

2.如病人恶心、拒食或食量太少无法满足其生理需要,可由静脉输入葡萄糖、维生素和电解质以维持基本营养和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3.对急性暴发型肝炎病人可采用静脉营养;

4.如病人病情急剧变化,血氨高有肝昏迷先兆,则应减少其蛋白质摄入量,或短时间内采用无蛋白质饮食。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6/6/20237当前第7页\共有30页\编于星期五\11点

1.热能的供给应适当热能要充足,但不宜过高。充足的热能有助于组织蛋白合成,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病毒性肝炎成人患者一日以2000~2500kcal(8.37~

10.46MJ)热量为宜。必要时,还应根据病人体重、有无发热及病情轻重作适当调整。肥胖患者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限制热量,控制饮食。

过多的热能会带来脂肪肝,并影响肝功能的恢复。

慢性肝炎(或肝炎康复期)病人的饮食基本是平衡膳食,其具体要求是: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6/6/20238当前第8页\共有30页\编于星期五\11点应供给肝炎患者充足优质的蛋白质,理由如下:(1)有助于补充因肝功能下降造成的蛋白质利用不足。(肝炎时多种蛋白代谢酶的合成受影响,酶的活性异常,使蛋白质利用不足):(2)供给足量优质蛋白质可以维持氮平衡(肝炎时,蛋白质分解加强,容易出现负氮平衡):(3)高蛋白有利于肝细胞损伤的修复与再生,促进肝功能恢复。

2.供给质优、量足、产氨少的蛋白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6/6/20239当前第9页\共有30页\编于星期五\11点

采用高蛋白饮食治疗肝炎,有其有利的一面。但是蛋白质代谢过程产生多量废物,会增加肝、肾负担。如超出肝脏的解毒能力,可使血氨升高成为肝昏迷的潜在诱因。因此,不能片面强调高蛋白。保持各种氨基酸的适当配比,提高蛋白质的质量比单纯强调数量更为重要。蛋白质供给可按每人每日每kg体重1.5~2g计算(占总热量的16%左右),如有腹水并无血氨增高者,每日每kg体重供给蛋白质2~3g;如有血氨增高者,则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应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特别要多供给鱼、虾、鸭、去皮鸡肉、牛奶、黄豆、玉米、小米、糯米、菜花、小红枣等含支链氨基酸多的食物;要少吃带皮鸡肉、猪肉、牛肉、羊肉、兔肉等含芳香族氨基酸多的食物。

注意: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6/6/202310当前第10页\共有30页\编于星期五\11点

碳水化合物对蛋白质有保护作用(减少蛋白质消耗),并能促进肝脏对氨基酸的利用;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有助于补充肝糖原;但过多会减少脂肪氧化,加速脂肪的贮存,促进脂肪肝形成。故碳水化合物供给要适量。碳水化合物最好由主食及副食品中所含天然糖类来供给,如摄入量已满足需要则不宜过多食用甜食或简单糖类以免影响食欲,妨碍其它营养物质的摄取或引起胃肠胀气。只有在病人食欲不振、纳差、热能不足的情况下可适量食用一些葡萄糖、麦芽糖等以补充营养。全日碳水化合物总量约为300~400克。3.碳水化合物要适量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6/6/202311当前第11页\共有30页\编于星期五\11点

对于肝炎患者,以往多主张低脂肪膳食,但近几年认为适量脂肪对病人有益。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等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对肝组织细胞的修复是非常必要的。每天可供给脂肪50~60g,约占总热能的20~25%。在肝炎早期,因病人厌油,可短期给予清淡饮食,待肝功能趋向正常,食欲好转后,可适当放宽脂肪供给量,要多供给易于消化吸收的脂肪,如全奶、各种植物油等。对伴有脂肪肝或高脂血症者则应限制脂肪。患胆汁淤积型病毒性肝炎者易发生脂肪痢,减少脂肪摄取可以改善症状。4.脂肪不必过分限制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6/6/202312当前第12页\共有30页\编于星期五\11点

肝脏在维生素的吸收、贮存、转化等代谢方面有重要作用,如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就需要胆汁酸盐的协助。肝细胞可将维生素D转化为25-羟维生素D。尼克酸在肝中转化为烟酰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的组成成分等;当患病毒性肝炎时,肝炎影响了许多维生素的吸收与代谢,所以膳食中应供给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必要时,还要用维生素制剂来补充。维生素对肝细胞的解毒、再生和提高免疫等方面有特殊意义,在临床上有人提出用多种维生素治疗肝炎来消除或减轻肝脏损伤。

5.维生素供应须充裕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6/6/202313当前第13页\共有30页\编于星期五\11点

6.戒酒、避免加重肝细胞损伤

肝炎病人由于肝实质损害,肝脏功能减退,特别是乙醇代谢所需要的各种酶分泌量减少,活力降低,因而影响了肝脏对乙醇的解毒能力,即使少量饮酒也会使肝细胞受到进一步损害,导致肝病加重。因此肝炎病人应戒酒。

7.要合理加工、烹调

提高食品的色、香、味、形,以促进患者食欲,并利于消化吸收;忌用油煎炸的食品及胡椒、辣椒等刺激性调味品,以保护肝脏。在不妨碍营养原则下应尽量照顾病人的饮食习惯。

8.少食多餐

肝炎病人每日可用4~5餐。每次食量不宜太多以减少肝脏负担。食物应新鲜、可口、易消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6/6/202314当前第14页\共有30页\编于星期五\11点

肝性脑病(肝昏迷)的营养治疗

肝性脑病(hepaticencephalopathy,HE)是指各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症候群。由于最终导致昏迷,故又称肝昏迷(hepaticcoma)。在各种肝脏疾病中,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均可发生肝昏迷。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6/6/202315当前第15页\共有30页\编于星期五\11点

关于肝性昏迷的发病机制

1.氨中毒学说:

血氨增高与饮食关系密切!2.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学说:

血氨增高与饮食关系也密切!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6/6/202316当前第16页\共有30页\编于星期五\11点

治疗肝性昏迷的主要措施之一,是防止血氨增高。从而避免肝昏迷的发生及向危重方向发展。

严格控制蛋白质的质与量,对控制血氨增高,是至关重要的。肝性昏迷患者的营养治疗,应给予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适量脂肪、适量热量、少渣半流饮食或鼻饲流质饮食。

营养治疗原则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6/6/202317当前第17页\共有30页\编于星期五\11点

足够的热能和充足的葡萄糖可以满足脑组织能量代谢的需要。避免发生低血糖,减少体内组织蛋白质的分解,增强肝细胞对毒素的抵抗力,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对保肝、解毒、恢复和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都有良好作用。

1.供给足够热能和碳水化合物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6/6/202318当前第18页\共有30页\编于星期五\11点

发现有肝昏迷先兆应停止摄入蛋白质,暂时供给无蛋白流质饮食。对能进食的患者给予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可选用葡萄糖、果酱、果汁等。每日供给1200~1600Kcal热能。完全不能经口进食者可由静脉滴注10%葡萄糖或通过鼻饲输入葡萄糖、维生素、能量合剂、电解质等。病人复苏后,随其病情好转每日可供给1500~2000kcal的热能,碳水化合物供热仍占大部分(占70~75%),可供给蛋白质20~30克。并可由脂肪供给一小部分热能。病人上消化道出血时应严格禁食,应通过静脉补充营养。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6/6/202319当前第19页\共有30页\编于星期五\11点

从饮食上减少氨的来源,抑制其产生或减少其吸收,是对肝衰及肝昏迷营养治疗的重点。控制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是防止血氨升高的基本措施之一。

2.控制蛋白质的质与量,减少外源性氨的来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6/6/202320当前第20页\共有30页\编于星期五\11点

有血氨增高同时又有神经系统症状者:在2~3天内给予无动物蛋白饮食,根据临床症状,以后每日每公斤体重从0.2~0.3g开始供给,每间隔2~3天调整1次,但每次蛋白质增加的量要小于10g,最大限度每日每公斤体重以不超过1g

为宜。

控制肝性昏迷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应根据临床症状和血氨检验情况来决定:轻度或中度血氨增高而无神经系统症状者:

在第1、2日可采用低蛋白饮食,每日每公斤体重供给蛋白质0.5g左右,以后每隔2~3天调整1次,最大限度每天每公斤体重以不超过1g为宜;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6/6/202321当前第21页\共有30页\编于星期五\11点

血氨正常而有神经系统症状者,在24小时内给予无动物蛋白饮食,继续观察血氨情况,如血氨情况正常,则按每日每公斤体重0.2~0.3g给予蛋白质为宜。对患有肾功能不全或肝肾综合征的患者,应严格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特别是动物蛋白质。

如果在增加食物蛋白质过程中,再次出现血氨增高,且伴神经系统症状,则应重新限制蛋白质饮食,并且限制更严格、时间也更长些,当再次血氨下降则其蛋白质递增的速度要更慢些。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6/6/202322当前第22页\共有30页\编于星期五\11点

严重肝性昏迷患者的营养治疗中应特别注意,暂时禁用动物蛋白质食物,而应以产氨少的植物蛋白质补充,如豆腐脑、豆浆等植物蛋白质食物,以免发生氮的负平衡。以后逐渐地由少量开始增加产氨较少的动物蛋白质食物(牛奶产氨较少,其次为蛋类,而肉类产氨最多)。

各种氨基酸产生氨的量不同,蛋氨酸、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组氨酸、赖氨酸在体内产氨较多。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6/6/202323当前第23页\共有30页\编于星期五\11点含有7g蛋白质的奶、蛋、肉中产氨最多的几种氨基酸含量(mg)氨基酸

牛奶(200g)

鸡蛋(55g)

牛肉(44g)甘氨酸138249436丝氨酸412591285苏氨酸322350311组氨酸184169245赖氨酸544450615

总量160018091892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6/6/202324当前第24页\共有30页\编于星期五\11点

在动物性食品中乳类、蛋类产氨少于肉类,而且酸奶可降低肠道pH,减少致病菌的繁殖,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鱼肉和鸡肉所含支链氨基酸比畜肉多,也可酌量采用。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6/6/202325当前第25页\共有30页\编于星期五\11点国内资料:

◆10例正常人支/芳比值为3.3±0.55,20例肝硬变为1.1±0.09;

◆10例肝硬变并发肝性脑病为1.01±0.39;

◆6例急性和亚急性肝坏死为0.76±0.21;

◆10例自身对照的慢性肝病患者,在脑病发生时,这一比值显著低于无脑病时。提示血浆支/芳比值显著降低与慢性肝病患者肝性脑病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6/6/202326当前第26页\共有30页\编于星期五\11点

基于肝昏迷多与氨基酸失调有关,因此治疗肝性脑病的一项重要措施是降低血和脑中芳香族氨基酸浓度,恢复正常的氨基酸比例。国内外均有用配制的含有较多支链氨基酸的特殊复方氨基酸溶液治疗肝性脑病,取得较好疗效。补充支链氨基酸饮食对纠正肝硬化病人蛋白质代谢紊乱也有帮助。宜多选用富含支链氨基酸的蛋白质。黄豆中含支链氨基酸较多,芳香族氨基酸较少。动物性食品中鱼肉和鸡肉所含支链氨基酸比畜肉多。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6/6/202327当前第27页\共有30页\编于星期五\11点鱼、鸡、猪肉中支链氨基酸含量(mg/100g)氨基酸鱼鸡猪肉缬氨酸10711012853亮氨酸175114901207异亮氨酸10111088842总量383335902902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6/6/20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