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类的生物合成_第1页
脂类的生物合成_第2页
脂类的生物合成_第3页
脂类的生物合成_第4页
脂类的生物合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脂类的生物合成第一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25章

脂质代谢

LIPIDMETABOLISM第二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Fattyacidsynthesis)长链脂肪酸的合成脂肪酸碳链的延长和脱饱和甘油三酯的合成教学内容第三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乙酰CoA软脂酸(从头合成途径,胞浆)2C单位饱和脂肪酸:已合成的脂肪酸(C12~C16脂肪酸)碳链的延长(线粒体、内质网等)2C单位第四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饱和脂肪酸的从头合成

(丙二酸单酰CoA途径)软脂酸(C16)中碳原子的来源:

CH3CH2(CH2CH2)6CH2COOH

来源于乙酰CoA

来源于丙二酸单酰CoA

起始物(引物)

第五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一)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从头合成)场所:细胞溶胶原料:丙二酸单酰CoA(源于乙酰CoA)还原力:NADPH酶:胞液中的乙酰CoA羧化酶和脂肪酸合成酶系直接产物:软脂酸(C16)第六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乙酰CoA的来源脂肪酸β-氧化丙酮酸丙酮酸脱氢酶系氨基酸代谢线粒体线粒体柠檬酸穿梭系统(三羧酸转运体系)1、乙酰CoA的转运线粒体基质细胞溶胶第七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柠檬酸穿梭(citriateshuttle)指线粒体内的乙酰CoA与草酰乙酸在柠檬酸合酶的催化下缩合生成柠檬酸,然后经内膜上的三羧酸转运蛋白运至胞液中,在柠檬酸裂解酶的催化下再重新生成乙酰CoA,这过程需消耗ATP将柠檬酸裂解回草酰乙酸和乙酰CoA,后者就可以用于脂肪酸合成,而草酰乙酸经还原成苹果酸,再氧化脱羧成丙酮酸,苹果酸和丙酮酸经内膜载体运回线粒体,丙酮酸在丙酮酸羧化酶作用下重新生成草酰乙酸,这样就可以又一次参与转运乙酰CoA的循环。第八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九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柠檬酸穿梭柠檬酸循环磷酸甘油穿梭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第十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磷酸甘油穿梭第十一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第十二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丙二酸单酰CoA(malonylCoA)的形成CH3-C~SCOA+HCO3-+ATP=OHOOC-CH2-C~SCOAO=+ADP+Pi乙酰CoA羧化酶丙二酰CoA乙酰CoA胞液中进行乙酰CoA是引物,丙二酸单酰CoA(丙二酰CoA)是合成用的底物。生物素Mn2+第十三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乙酰CoA羧化酶

(acetyl-CoAcarboxylase):

以生物素为辅基,是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

大肠杆菌(E.coli):乙酰CoA羧化酶多酶复合物,含有三个蛋白:

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biotincarboxyl-carrierprotein,

BCCP):结合生物素辅基

生物素羧化酶(biotincarboxylase,BC):催化生物素羧化

羧基转移酶(carboxyltransferase,CT):催化生物素上的活性羧基转移,合成丙二酸单酰CoA哺乳类和鱼类的三种酶活性都在一条肽链上。第十四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十五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生物素羧化酶羧基转移酶第十六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3、脂肪酸合酶复合体(大肠杆菌FAS)⑴组成酰基载体蛋白(ACP-SH)乙酰CoA-ACP酰基转移酶丙二酸单酰CoA-ACP酰基转移酶β-酮脂酰-ACP合酶β-酮脂酰-ACP还原酶β-羟脂酰-ACP脱水酶烯脂酰-ACP还原酶ACPSH磷酸泛酰巯基乙胺第十七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大肠肝菌脂肪酸合成酶系结构模式①②③④⑤⑥中央巯基SH外围巯基SH⑥①②③④⑤ACP①乙酰CoA:ACP转移酶②丙二酸单酰CoA:ACP转移酶③β-酮脂酰-ACP合酶④β-酮脂酰-ACP还原酶

⑤β-羟脂酰-ACP脱水酶⑥烯脂酰-ACP还原酶

第十八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与脂酰基形成硫酯键ACP:转移脂酰基磷酯键相连第十九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⑷脂肪酸链的形成过程

(重点、难点)在脂肪酸合酶系统中,以乙酰CoA为引物,以丙二酸单酰CoA为二碳单位的直接供体,在羧基端逐步添加二碳单位,合成出不超过16碳的脂酰基,最后脂酰基被水解成游离的脂肪酸(软脂酸)。软脂酸(palmiticacid)是脂肪酸从头合成的终产物,是其它脂肪酸合成的前体。第二十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①乙酰基和丙二酸单酰基进位(第一阶段)第一步、乙酰基进位:乙酰CoA在转移酶催化下,乙酰基被转移到中央巯基上。第二步、乙酰基移位:乙酰基再转移到外围巯基上。第三步、丙二酸单酰基进位:丙二酸单酰CoA在转移酶催化下,转移到中央巯基上,生成丙二酸单酰-SACP。进位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乙酰基进位乙酰基移位丙二酸单酰基进位丙二酸单酰CoA乙酰CoA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②脂肪酸链延伸(第二阶段)第一步、缩合:在β-酮脂酰-ACP合酶催化下外围巯基上的乙酰基与中央巯基上的丙二酸单酰基缩合成-酮丁酰基连接在中央巯基上,生成-酮丁酰-S-ACP(乙酰乙酰-SACP),同时释放出一分子CO2。αβ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一步、缩合-酮丁酰-S-ACPαβ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二步、还原:在β-酮脂酰-ACP还原酶催化下,-酮丁酰基位羰基被NADPH还原成羟基,生成-羟丁酰基。②脂肪酸链延伸(第二阶段)βα(-酮丁酰-S-ACP)βα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第二步、还原-羟丁酰-S-ACPαβ(-酮丁酰-S-ACP)βα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三步、脱水:在β-羟脂酰-ACP脱水酶催化下-羟丁酰-S-ACP的、碳原子间脱水生成反式2-烯丁酰-S-ACP。②脂肪酸链延伸(第二阶段)-羟丁酰-S-ACPαβαβ反式2-烯丁酰-S-ACP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三步、脱水-羟丁酰-S-ACPαβ反式2-烯丁酰-S-ACPαβ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四步、还原:在烯脂酰-ACP还原酶催化下反式2-烯丁酰-S-ACP的双键被NADPH还原,生成延长了2个碳单位的丁酰-S-ACP。②脂肪酸链延伸(第二阶段)反式2-烯丁酰-S-ACPαβ第三十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四步、还原反式2-烯丁酰-S-ACP丁酰-S-ACP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生成的丁酰基再与新进位的丙二酸单酰基重复缩合、还原、脱水、再还原的循环反应,又延长两个碳片段,生成己酯酰基,如此反复进行,直到生成软脂酰基为止。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脂肪酸链的形成过程:(进位、缩合、还原、脱水、还原)

进位、缩和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软脂酸的合成(经过7轮的进位、缩合、还原、脱水、还原)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软脂酸的合成(经过7轮的进位、缩合、还原、脱水、还原)每延长2碳单位消耗1个ATP和2个NADPH第三十五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③释放

动物细胞:终产物是软脂酰-ACP软脂酰-ACP硫酯酶ACP、软脂酸一分子软脂酸合成时,8个2C单位中,第1个为乙酰CoA,其它7个为丙二酸单酰CoAH2O(棕榈酸前体)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柠檬酸穿梭磷酸戊糖途径光合作用NADPH的来源?(3个)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三十八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软脂酸合成的反应流程CH3CO-SHOOCCH2CO-SCH3CHCH2CO-SSHOHSHSHCH3CH=CHCO-SSHSHSH

OCH3C-S||SHNADP+NADPH⑥HSCoA乙酰S~CoA

①丙二单酰-SCoACoASH②NADP+NADPH④H2O⑤③CO2软脂酸H2O进位链的延伸水解

OCH3C-S||SHCH3COCH2CO-SSHCH3CH2CH2CO-SSH39第三十九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软脂酸合成的总反应式:第四十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脂肪酸合成的特点:

①合成所需原料为乙酰CoA,二碳单位的直接供体是丙二酸单酰CoA,生成的直接产物是软脂酸,合成一分子软脂酸,需七分子丙二酸单酰CoA和一分子乙酰CoA;②在胞液中进行,关键酶是乙酰CoA羧化酶;③合成为一耗能过程,每合成一分子软脂酸(C16),需消耗14NADPH+H+,7分子ATP(活化)④需NADPH作为供氢体,对糖的磷酸戊糖途径有依赖性。第四十一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⑸脂肪酸从头合成与-氧化的比较脂肪酸从头合成与-氧化决不是简单的逆转关系。它们在细胞定位,转移载体,酰基载体,供氢体和受氢体以及反应底物与产物等方面均不相同。第四十二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脂肪酸的从头合成与β-氧化比较区别点从头合成β-氧化细胞中发生部位细胞溶胶线粒体酰基载体ACP-SHCOA-SH二碳片段的加入与裂解方式丙二酰单酰COA乙酰COA电子供体或受体NADPHFAD、NAD+酶系七种酶和一个蛋白质组成复合物四种酶原料转运方式柠檬酸穿梭系统肉碱转运反应方向从ω位到羧基从羧基端开始能量变化消耗7个ATP和14NADPH产生106个ATP第四十三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第四十四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脂肪酸碳链的延长第四十五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四十六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四十七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脂肪酸碳链延长的不同方式细胞内进行部位动物植物线粒体内质网叶绿体、前质体内质网二碳单位供体脂酰基载体电子供体乙酰CoA丙二酸单酰CoA

丙二酸单酰ACPCoACoAACPNAD(P)HNADPHNADPH不明确第四十八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三)脂肪酸碳链的去饱和人体内有

4,

5,

8,

9去饱和酶,催化饱和脂肪酸引入双键,使之转化为不饱和脂肪酸;至今在体内尚未发现

9以上的去饱和酶,即在第10C与碳原子之间不能形成双键。软脂酸脂酰CoA去饱和酶系

棕榈油酸(16,

9)硬脂酸油酸(18,

9)第四十九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Cytb5还原酶脂肪酸去饱和酶第五十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植物和动物体内的去饱和反应第五十一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三、脂肪酸代谢的调节脂肪代谢调节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许多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高血脂和肥胖等都与脂肪代谢的失调有关。对植物来说,油料作物的出油量与脂肪代谢的调节有关。第五十二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1、脂肪酸分解的调节-氧化过程的限速酶是肉毒碱脂酰转移酶I,丙二酸单酰CoA是其抑制剂。当细胞中能荷较高时,丙二酸单酰CoA含量丰富,使肉毒碱脂酰转移酶I活性降低,脂酰CoA不能穿膜进入线粒体,因而无法氧化放能。第五十三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另外,当细胞处于高能荷状态时,参与-氧化作用的-羟脂酰CoA脱氢酶被NADH抑制,硫解酶被乙酰CoA抑制。从而保证细胞在高能荷状态时,抑制脂肪酸分解,促进脂质合成。第五十四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脂肪酸合成的调节单体(无活性)多聚体(有活性)柠檬酸、异柠檬酸长链脂酰CoA

乙酰CoA羧化酶是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乙酰CoA羧化酶受柠檬酸和异柠檬酸的变构激活,受长链脂酰CoA的变构抑制。+——第五十五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乙酰-CoA羧化酶活性的磷酸化调节

Pi乙酰-CoA羧化酶单体乙酰-CoA羧化酶多聚体(无活性)(有活性)蛋白质磷酸酶cAMP—依赖蛋白质激酶

ATP

ADPP第五十六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脂肪酸合成的调节乙酰-CoA丙二酸单酰-CoA软脂酸-CoA丙酮酸柠檬酸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引发磷酸化/失活)柠檬酸裂解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胰岛素(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