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健康宣教内一科张宝华_第1页
脑梗死健康宣教内一科张宝华_第2页
脑梗死健康宣教内一科张宝华_第3页
脑梗死健康宣教内一科张宝华_第4页
脑梗死健康宣教内一科张宝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梗死健康宣教内一科张宝华第一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016年脑卒中流行病学报告

我国现有脑卒中患者7000万人,不同地区的脑卒中年龄标准化患病率约260-719/10万人(3),每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人,每年卒中死亡人数165万人,每12秒即有一个中国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个中国人死于脑卒中,

中国脑血管发病率男:女1.3-1.7:1,男性组病死率为女性组的1.5倍。

脑卒中是中国目前的主要死亡原因,在城市人口死亡中所占比例为20%,农村为19%。在我国,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的分布存在地理差异,北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南方(50.22%vs41.88%),可能由于北方人多有饮酒史、吸烟史、糖尿病史、脑梗死和心脏病,以及较高的体重指数。第二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三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四大临床特点。年龄越大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越高,近年来脑血管病患者有年轻化趋势。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50%-70%遗留有残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脑卒中中80%是脑梗死,脑梗死的健康教育已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第四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内容1.什么是脑梗死2.脑梗死有哪些表现3.出现那些临床表现该怎么办4.为什么会得脑梗死5.怎样做才能不得或减少得脑梗死

6.在预防、治疗中的注意事项第五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什么是脑梗死脑梗死(脑血栓、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坏死或软化。多见于动脉硬化者,且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梗塞的部位不同出现的临床表现也不同。第六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脑梗死有哪些表现

肢体无力、麻木(偏侧肢体,单个肢体,面部及口周麻木)

口角歪斜,流涎

舌僵,言语不利,言语不清,失语(运动性、感觉性)

头晕,眩晕,平衡障碍,走路不稳

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视物成双,视野缺损

反应慢,失用

重的有突然跌倒昏迷第七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出现那些表现该怎么办

要尽快到可以查CT的医院诊治,不能拖延。要分秒必争,时间就是大脑,大脑就是生命。因为神经细胞对缺血极为敏感,大血管闭塞时神经结构迅速丢失,缺血1秒钟有3.2万神经元、2.3亿突触、200米有髓神经纤维丢失。就诊越晚治疗效果越差,致残率越高,后遗症越大,生活质量越低。第八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九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到医院做的第一检查是头CT

头CT检查所需时间短,可早期区分脑卒中性质,出血还是梗死,排除脑出血后立即给予按脑梗死治疗。

头核磁共振所需时间长,需提前预约排队,延误治疗。脑卒中发病早期头核磁不能准确区分出血还是梗死。第十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溶栓治疗对于脑梗死发病4.5小时内的,医生会严格掌握溶栓适应症、排除溶栓禁忌症,在征得病人及家属同意签署溶栓治疗同意书后给予溶栓治疗。第十一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十二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非溶栓治疗对于不适宜溶栓的病人: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奥扎格雷),调脂稳定斑块(阿托伐他汀),促进侧支循环形成(丁苯酞),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细胞(胞膦胆碱)、清除自由基(依达拉奉),管理血压、血糖,防治并发症(坠积性肺炎、压疮、下肢静脉血栓、应激性溃疡)等治疗。房颤引起的脑梗死需抗凝治疗。第十三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为什么得脑血管病?

危险因素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家族遗传可控制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糖尿病

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脏病

吸烟

酗酒

肥胖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血管病病史口服避孕药

血管炎性病变等第十四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1性别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男性脑卒中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吸烟、饮酒等有关。第十五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2年龄

脑卒中的发病率、患病率和病死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3脑卒中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上。55岁以后,每增加10岁,脑卒中发病率增加1倍。其主要原因是随着年龄增长,动脉脆性增加,弹性减低易形成动脉硬化。近年来青年人(45岁以下)脑卒中的发病呈上升趋势,约占脑卒中的5%~10%。可能与生活模式的转变、饮食结构的改变、脑血管畸形、房颤等有关。第十六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3家族倾向

有相当比例脑卒中患者家族中有多人患病,是否属于遗传,目前尚未得到证实,但发现家族倾向的问题,与该家族中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心脏病的发病率高呈正相关。父母死于脑卒中的发病率较正常对照组高4倍。第十七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可控制的危险因素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发现,改善高危因素可使全球脑卒中下降85%。第十八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可控制的危险因素1高血压

在脑卒中的众多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是独立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只要做好高血压的防治,脑卒中即可降低。血压水平起码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收缩压与舒张压的达标同等重要,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升高都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正相关,并呈线形关系。研究表明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95mmHg,脑卒中相对风险约为血压正常者的4倍。第十九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可控制的危险因素2心脏病

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损害、心律失常、房颤及心力衰竭是引起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特别是脑梗塞的危险。风湿性心脏病如房颤、瓣膜病变、冠心病及心脏黏液瘤等,发生脑梗塞的危险较正常人高2倍。冠心病发生脑梗塞的机会比无冠心病者高5倍。有房颤者脑梗塞的危险性增加5倍。第二十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可控制的危险因素3糖尿病

是脑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脑梗塞的发生率比无糖尿病人群高2~3倍;42%的脑梗塞患者有糖尿病病史。糖尿病可使脑梗塞进展的危险增加19倍。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治愈率和显效率仅15%,病死率为20%;无糖尿病脑梗死治愈率和显效率为80%,病死率只3%。糖尿病引起微小血管、大中血管的硬化,是产生脑梗塞的病理基础。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可控制的危险因素4血脂异常

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梗塞的机会。脂代谢紊乱的危险性主要取决于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LDL在血流中漂浮沉积在动脉壁形成斑块,导致血栓形成或斑块脱落造成栓塞。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可控制的危险因素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是脑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高显著增加脑梗塞发病危险,尤其是增加青年人(45岁以下)脑梗死的危险性。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可控制的危险因素6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等多种有毒物质可刺激自主神经,使小血管痉挛、血氧含量减少、损伤动脉壁、影响全身血管和血液系统,加速动脉硬化,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促使血小板聚集等。经常吸烟是公认的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其危险度随吸烟量而增加。长期被动吸烟也可增加脑梗塞的发病危险。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可控制的危险因素7大量饮酒

饮酒与脑出血呈正相关,比非饮酒者增加2~3倍,也是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可控制的危险因素8肥胖

不是脑梗塞的直接原因。肥胖者身体存在的大量脂肪组织,也需要很多血管输送营养,从而增加心脏额外负担,导致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肥胖者,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比体重正常者高3倍。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可控制的危险因素9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后短时间内发生脑梗塞的危险性较高,应积极予以治疗,阻断其发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1个月内、一年内、5年内发展为脑梗死者分别为4%~8%、12%~13%、24%~29%。因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严重的、需紧急治疗的“卒中预警信号”!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可控制的危险因素10口服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使血液中的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数目增多和高密度脂蛋白浓度下降等,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口服避孕药的妇女有血管内膜增生,以致管腔狭窄,而促血栓形成。口服避孕药者脑梗塞的发病率比未服药者高5~8倍。脑梗塞的发生与口服避孕药的时间长短无关,而与剂量有密切关系。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可控制的危险因素11系统性炎症

动脉粥样硬化是由炎症细胞、炎症/细胞因子介导的复杂化系统化过程。斑块内的炎性细胞主要出现在脂质核心周边和纤维帽中,它们在血管炎症发生和不稳定性斑块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他汀类药物应用于脑梗塞的治疗,除了降脂作用外,还有很重要的抗炎稳定斑块作用。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怎样做才能不得或少得脑梗死呢?

预防一级预防: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而未发生脑血管病者二级预防:对有脑血管病或TIA病史者预防其再次复发第三十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预防原则1.消除危险因素,治疗基础病(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管理好血压、血糖、血脂、血同型半胱氨酸,勤复查及时调整药物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预防原则2.肠溶阿司匹林0.1日1次晚饭后顿服,有胃病的氯吡格雷75mg日1次3.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10-20mg日1次睡前服,定期复查肝功能4.房颤者需抗凝治疗,华法林,须监测血凝。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预防原则4.健康饮食:高血压高血脂患者低盐低脂饮食,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饮食,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患者糊状饮食,鼻饲流食等。

定时定量,清淡,高维生素、水果,高蛋白。多吃含膳食纤维多的蔬菜,禁食肥肉及动物内脏。少吃精制糖、蜂蜜、水果糖、糕点等。含碳水化合物食物以谷类为主,要粗细搭配,品种多样化。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低盐饮食每人每天食盐用量不超过6g,酱油20ml。咸菜、咸肉、咸蛋、火腿,味精、各种酱、腌制食品应少吃。碱性面条、苏打饼干等含钠丰富的食品应限制。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低脂饮食胆固醇存在于动物性脂肪、蛋黄、肝、脑等内脏食品中提倡清淡饮食,基本吃素,但不宜长期吃素。长期吃素会引起内生性胆固醇增高。应食用低脂肪食物,植物油应在25g/天以内。低脂肉类:牛肉、羊肉、鸡肉、鱼类、虾、蟹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糖尿病饮食主食量计算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50岁以下)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50岁以上)每日主食量=标准体重*0.1(两)250ml牛奶,鸡蛋1个,每日新鲜蔬菜1斤以上,瘦肉100g,豆制品50-100g,食用植物油15-30g,食盐6g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糖尿病饮食水果在两餐之间吃,吃水果前血糖‹8mmol/l,可以吃。吃水果后测血糖‹10mmol/l,说明吃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