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_第1页
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_第2页
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_第3页
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_第4页
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广西师范大学二级学院01办学历史学术研究学院领导办学条件文化传统目录03050204基本信息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SchoolofDesignofGuangxiNormalUniversity)是广西师范大学下设二级学院,前身为1988年建立的艺术教育系。2011年4月,因学科发展需要将设计学科专业从美术学院分离出来,正式成立设计学院。截至2021年3月,设计学院下设五个学系,开设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工业设计、动画与传媒艺术五个本科专业。拥有一级学科设计学、课程与教学论(设计)以及艺术硕士(MFA)艺术设计领域、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美术)。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600多人,硕士研究生200多人。办学历史办学历史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88年的艺术教育系,由著名书法家伍纯道教授任首任系主任。2001年,成立美术系,开设了美术学和设计学两大学科专业。2011年4月,因学科发展需要将设计学科专业从美术学院分离出来,正式成立设计学院。

2014年,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获批广西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

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办学条件院系设置学科建设师资力量办学条件院系设置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截至2021年3月,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下设视觉传达设计系、环境设计系、服装与服饰设计系、工业设计系、动画与传媒艺术系和国际合作交流部,开设有5个本科专业,分别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工业设计、动画与传媒艺术。

师资力量截至2021年3月,设计学院拥有83名教职工中,专任教师6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及在读博士11人、硕士学位66人。其中有1名外籍教师,多名教师拥有海外留学背景及访学经历。学院聘请靳埭强、柳冠中、陈汗青、何人可、林家阳、闫永和等一批国内知名学者担任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

拥有广西设计艺术文化产业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广西特色产业艺术设计应用研究团队、广西师范大学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基础设计课程体系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学院拥有学术学位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授权资格,分别是一级学科设计学、课程与教学论(设计)以及艺术硕士(MFA)艺术设计领域、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美术)。

学术研究建设成果学术交流科研平台学术研究建设成果广西师范大学建校80周年标志学院多次荣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南星奖”设计艺术大赛优秀组织奖,多名教师荣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教师获国家级项目3项、部级项目6项、区级项目19项、厅级项目58项,发表学术论文(含CSSCI、EI、ISTP、全国中文核心期刊)8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40余部,获得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各1项。学生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高等院校设计作品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亚洲设计学年奖、“AMA亚洲国际超级模特大赛”等国家级等级奖100余项、优秀奖200余项。

科研平台学院建有虚拟现实(+实验室)、陶艺、模型制作、工业设计工程基础、装饰材料展示、装饰材料工艺、服装工艺、服装模特形体训练室、形象设计、材料加工与工艺、金属工艺、民族服饰研究、设计类数字创意制作、印刷工艺、工业设计机械原理、交互设计实验室、模型制作实验室等20余个广西区内高水平实验室。学院共有区级虚拟仿真现实实验中心1个,校级研究机构2个。

学术交流广西师范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学科与学院发展。近年来,学院以国际化办学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立足广西、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发挥地域性特色,积极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构建了合作交流平台及学生学习交换协议,选派多位教师前往俄罗斯、日本、印尼、韩国等高校进行学术讲座和国际交流。通过举办中国桂林山水文化设计国际会议,聘请国外知名专家开设工作坊,引进外籍教师人才、与韩国韩瑞大学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等一系列举措,逐步提升学院国际合作交流水平与影响力。

文化传统院徽院训文化传统院训匠心求真创新致美匠心:唐《<孟浩然集>序》云:“文不按古,匠心独妙。”匠心意味着工匠精神,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应当胸怀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匠心独运,方能“道成于器”。求真:是指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艺术是真善美的统一,设计师唯有在把握真理的基础上才能开拓创新。创新: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指出:“中国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设计的生命就在于创新,因此我们应当坚定地秉持创新精神,用“设计创新”来引领学科发展。致美:“设计”一端关联着艺术,另一端又与科技相关。但是最终,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最后都指向美,因此设计的最高境界就是“追求至美”。

院徽院徽以桂林文化名胜“水映象山”及喀斯特地貌的等高线为图形元素,两个图形的融合表达了设计学院依托地域文化,服务广西,辐射东盟的办学思想。标志的图形由七组线条组成,象征学院学科发展的七个方向。线条的聚散围合,构成“设计”英文单词的首写字母“D”,又形似一扇开放的大门。配合向外发散的线条,表达了学院以设计智造未来为己任,以“创意+匠心”为内在追求,同时也传达出学院在新文科背景下走“艺工”融合,国际化、开放式的办学理念。标志的色彩由绿色与蓝色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