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第一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主要内容采矿的生态影响1自然资源利用与气候变化2可更新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3第二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一节采矿的生态影响1.对地形的影响地下开采:底层变形、裂缝甚至塌陷。露天开采:是将矿体的上覆地层和表土剥离后直接采掘矿石。是从地表开始逐层向下进行的,每一水平分层称为一个台阶。2.对水文的影响地表水:干涸。地下水:破坏地下水的自然状态,形成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区。第三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一节采矿的生态影响3.对土壤的影响土壤侵蚀:磨损、剥蚀、溶解。土壤污染:重金属。土壤酸化:硫化矿床。2.对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生物群落:次生异发演替。生态系统:水体富营养化,如“水花”、“红潮”。第四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土壤侵蚀情况第五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水体污染第六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水华第七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赤潮第八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一节采矿的生态影响5.对人体和社区的影响人体:长期的噪声会影响听觉器官、个别系统特别是神经、心血管和内分泌系统;三废;矿渣和粉尘。社区:破坏名胜古迹,严重影响社区景观;以之为基本部门的城镇的兴起、繁荣与衰落。第九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案例分析第十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二节自然资源利用与气候变化一、自然资源利用对气候的影响1.温室气体积聚与全球变暖第十一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知识扩展: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温室效应(greenhouseeffect):由于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易于让大量的太阳辐射透过而到达地面,同时大气又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地面辐射不易逸出大气,大气还以逆辐射返回地面一部分能量,从而减少地面的失热,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温作用,称为“大气保温效应”,习惯上称温室效应。
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暖效应首先是由法国科学家傅里叶在1927年发现的,他指出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暖效应与花房温室玻璃的作用相似,这就是“温室效应”名称的由来。第十二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温室气体(greenhousegas)
:是指大气中那些对太阳光几乎是透明的,但却强烈吸收地表辐射的红外热辐射、对地表有遮挡作用的气体。知识扩展: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第十三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主要温室气体(1)水汽(H2O):(2)二氧化碳(CO2):(3)甲烷(CH4):(4)氧化亚氮(N2O):(5)氟里昂类物质(CFCs):知识扩展: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第十四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二节自然资源利用与气候变化一、自然资源利用对气候的影响1.温室气体积聚与全球变暖第十五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自然资源利用与气候变化一、自然资源利用对气候的影响1.温室气体积聚与全球变暖第二节自然资源利用与气候变化第十六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自然资源利用与气候变化一、自然资源利用对气候的影响1.温室气体积聚与全球变暖年383ppmCO2浓度2004年已高达383ppmv。一、自然资源利用对气候的影响1.温室气体积聚与全球变暖第二节自然资源利用与气候变化中国气象局-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36°17’N,100°54’E,3816masl)大气
CO2浓度测量结果(Oneofthe22GAWGlobalStations)345350355360365370375380385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年CO2
月平均浓度
(ppm)气瓶采样(5米距地高度)在线连续(80米距地高度)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美国NOAACMDLCCGG提供数据(Preliminary)第十七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自然资源利用与气候变化一、自然资源利用对气候的影响1.温室气体积聚与全球变暖第二节自然资源利用与气候变化第十八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自然资源利用与气候变化一、自然资源利用对气候的影响2.土地利用变化对气候的影响第二节自然资源利用与气候变化第十九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自然资源利用与气候变化一、自然资源利用对气候的影响3.全球变暖的可能效应TibetanPlateau:Changeinriverflows/meltingglaciers青藏高原:河流流量的变化/冰川融化SouthernChina:Increaseinfloodfrequencyandmagnitude中国南方:洪水发生频率和幅度的提高Northwest:Desertification(higherevaporation)西北:荒漠化(高蒸发)Northandnortheast:Increasedwaterscarcity华北和东北:水资源短缺的上升Coastalregions:Typhoons,stormsurgeandlong-terminundation沿海地区:台风,风暴潮河长期性水灾第二十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3.全球变暖的可能效应温度带北移,利于作物生长增温使热带干旱区土壤变干,作物产量下降有利①对农业的影响高纬度区天然橡胶、咖啡不会遭受冻害热带北缘作物生长季节延长,产量增加受益高纬度区耕地有限,增加的产量不足以补偿中纬度的减产不利增温使中纬谷物带生产潜力降低,农业病虫害加重受损世界粮食总产量下降第二十一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3.全球变暖的可能效应节水节能、耐高温耐干旱的培育技术获得广阔市场②对工业的影响排放温室气体的工业活动承受越来越多的政策性压力和税收负担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增加低纬度地区和夏季制冷的能源消耗全球变暖大于温室气体排放第二十二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3.全球变暖的可能效应③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夏天气温持续升高会使人的死亡数量相对增加。会增加疾病的发病率,还使疾病的传播范围扩大。第二十三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3.全球变暖的可能效应④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可能影响上升18厘米2030年上升20厘米上升65-100厘米2100年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壤盐碱化,影响农业生产沿海水产养殖部分地区被淹没港口设备和海岸建筑物被损坏,影响航运过去100年沿海地区全球变暖带来极大影响甚至灾难海平面上升第二十四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被迫举国迁移图瓦卢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国家之一。面积为26平方千米的弹丸之国,由9个环形珊瑚岛群组成,最高点海拔到5米,首都富纳富提岛仅为3米左右,低凹地区的房屋差不多已跟海面持平,涨潮时随时会淹到居民家门口。海平面增高80多厘米,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灭顶之灾”事实上己经开始进入“倒计时”。2003年,图瓦卢领导人声明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将要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新西兰。图瓦卢将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进行全民迁移的国家。图瓦卢的美丽海岸线?第二十五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全球50%-70%的人口分布在海岸带,60%的中国人口集中在距海岸线60km的范围内。目前,全球受风暴潮影响的人口有4600万。海平面上升50cm将使受灾(淹没和风暴潮)人口增加到9200万(没有考虑人口增长的因素)。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
气候变化对海岸带和岛屿的影响第二十六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3.全球变暖的可能效应⑤对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气候变暖生态环境世界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农作物产量损失制止荒漠化工作费用高气候变化速度快,多数生态系统不可能如此快的适应或迁移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内的物种会遭受重大损失人类社会对土地的占用,生态系统无法进行自然的迁移某些渔场消失某些渔场扩大海洋生态系统海水温度变化以及某些洋流的潜在变化上升流发生区和鱼类聚集地的变化第二十七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如果全球平均增温幅度超过2~3℃,在目前所评估到的物种中,约20%~30%可能会灭绝
升温1~1.5℃,缺水人口增加4-11亿升温3~4℃,缺水人口增加11-32亿全球升温1.5-2ºC,粮食减产的风险增大;如果全球平均温度升高大约3ºC,全球粮食生产的潜力可能随之增大,但是如果升温超过3ºC,潜力则会随之变小(IPCCWGIITS)2℃以下的升温都很可能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未来气候变化对不同部门的影响甚至2℃以下的升温都会导致极端事件强度、频度和位置发生改变全球升温2~3℃以上的话,冬季降水强烈增加而积雪减少,许多地区洪水多发第二十八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全球和中国地表平均温度(相对于1961-1990年均值)变化(全球资料取自HadCRUTv3,中国资料由王绍武(1998)改绘)近140年中国和全球平均气温的比较GlobeChina第二十九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Temperaturechangesince1951(相对于1961-1990年30年气候平均,公元1951-2006年)从1986/1987年冬季开始,中国已连续经历了21个“暖冬”(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提供)近50年中国平均气温的变化第三十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1951-2000年极端强降水日数变化。实心圈是增加,空心圈是减少,圈的大小表示变化的大小。极端强降水日数变化图(国家气候变化评估报告,2006)第三十一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1870-2006全球年平均海平面高度长期变化。单位:mm(毫米)第三十二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近30年以来,平均上升速率为2.6毫米/年,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0-2.5毫米/年)。中国沿海主要监测站海平面变化第三十三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四极的冰川变化证明全球在变暖北极冰川范围缩小。南极边缘冰断裂逃离。乞力马扎罗山冰川面积88年缩小了一半。喜马拉雅山冰舌底部40年高了海拔1000米。1324扩充全球变暖的事实例证第三十四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全球变暖导致非洲最高山峰冰雪融化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的山峰,然而它的峰顶万年来一直为皑皑白雪所覆盖。日前一个名为“气候集团”的环境组织提供的照片显示,乞力马扎罗山峰顶的冰河与积雪正在融化,从而露出了它的真实面目——基岩。专家把这一现象归咎于全球气候变暖。“气候集团”在英国伦敦举办“东西南北”的展览,上述照片就是在这次展览上与观众见面的。“气候集团”组织的CEO史蒂夫·霍华德表示:“气候变化是现实存在的,不过解决方案也有。”他指出,很多的实例都已经证实了这些方案是可操作的。第三十五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的山脉乞力马扎罗在东非斯瓦西里语中的意思是“乞力马扎罗”意即“闪亮的山”,是非洲最高的山。位于东非高原,坦桑尼亚的东北部,是一直径约80公里的孤立死火山。最高峰基博峰为一火山锥,海拔5895米,为非洲第一高峰。峰顶终年积雪,形成赤道雪山奇观。赤道东非高原死火山5895米第三十六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全球变暖导致非洲最高山峰冰雪融化1912年,这里冰川的面积为26平方公里,2000年,冰川面积已缩小为12平方公里。《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报告说,乞力马扎罗山上的冰川到2020年将全部融化。第三十七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拉森B南极半岛罗斯陆缘冰冰山“逃离”南极大约220米厚第三十八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冰山“逃离”南极陆缘冰一般指位于南极大陆边缘、与大陆相连的浮动冰层,通常由冰河流入海洋过程形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冰山正在“逃离”南极。2002年南极半岛的“拉森B”陆缘冰出现了大面积坍塌,是近30年来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经过35天的时间,“拉森B”损失的面积达到3520平方公里,损失的重量达到7200亿吨。在过去5年中,“拉森B”总共损失了5700平方公里,如今剩下的不到其稳定期最小面积的40%。到了5月,又接连发生了两次巨型冰山“逃离”事件: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再次借助卫星图像观测到罗斯陆缘冰两次坍塌。5月9日,一座长、宽分别为76公里和7公里的命名为C-18号冰山,已经从罗斯陆缘冰分离。5月15日,又一座长达190公里,宽约31公里,大小相当于卢森堡国土面积的两倍的C-19冰山再次从罗斯陆缘冰分离。第三十九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珠峰冰川退缩有多严重?珠穆朗玛北侧山体前出现越来越大的戈壁滩(摄于2003年5月24日)近年来,珠峰地区的东绒布冰川和中绒布冰川消融加剧,明显退缩。60年代冰川尾部在海拔5400多米。80年代,珠峰地区对外开放,登山、探险、旅游的人数迅速增加,当地群众已把牦牛通道修到海拔6500米处。第四十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珠峰冰川
退缩的原因在海拔6500米登山营地,正形成“人进冰退”的局面。冰川消退流下的冰塔第四十一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自然资源利用与气候变化二、气候变化对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影响第二节自然资源利用与气候变化第四十二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气候变化对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影响气候变化使柬埔寨面临饥荒问题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柬埔寨地区执行长表示,柬埔寨不仅已成为东南亚最容易发生灾害的国家,而且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缘故,目前正面临干旱与水患的循环周期。由于柬埔寨境内农作物已被摧毁殆尽,到年底时,约有67万人需要千吨的粮食救济。一位柬埔寨农民正在给庄稼浇水。第四十三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低纬度国家的农业高纬度国家的农业农作物减产农作物增产温度升高蒸发加剧干旱加重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温度升高二、气候变化对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影响第四十四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三、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气候变化影响人类健康的方式(IPCC,1996)自然资源利用与气候变化第二节自然资源利用与气候变化第四十五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一、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二、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三、生物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第三节可更新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第四十六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一、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食物生产和工业化用地挤占生态用地边际土地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加速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
第四十七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冻融荒漠第四十八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水土流失第四十九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五十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水土流失第五十一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五十二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五十三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水土流失第五十四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水土流失第五十五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五十六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五十七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土地荒漠化第五十八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五十九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干旱沙区:内蒙狼山—宁夏贺兰山—甘肃乌鞘岭以西半干旱沙区:内蒙中西部、河北北部、陕北及宁夏东南部。半湿润沙区:东北地区。第六十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土地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环境中,由于过度地人为活动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漠景观,造成了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环境退化过程。沙漠化是当前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一个突出的地质问题。严重的是“全球沙漠化仍在曼延”。土地荒漠化第六十一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环境中,由于过度地人为活动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漠景观,造成了土地退化过程。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不仅包括沙漠化,还包括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冻融荒漠等。土地荒漠化第六十二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土地荒漠化第六十三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蘑菇石第六十四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尘爆(KENYA)第六十五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新月型沙丘(敦煌)第六十六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六十七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科尔沁草原塔里木盆地边缘锡林郭勒草原东胜、准格尔煤田塔里木河下游第六十八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土壤盐渍化与次生盐渍化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它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类型(1)现代盐渍化(2)残余盐渍化(3)潜在盐渍化第六十九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我国盐渍土总面积约1亿公顷,其中现代盐渍化土壤0.37亿公顷,残余盐渍化土壤0.45亿公顷,潜在盐渍化土壤0.17亿公顷。土壤盐渍化与次生盐渍化第七十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滨海盐土景观第七十一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1、滨海湿润—半湿润海水浸渍盐渍区2、东北半湿润—半干旱草原—草甸盐渍区3、黄淮海半湿润—半干旱耕作草甸盐渍区4、蒙古高原干旱—半漠境草原盐渍区5、黄河中上游半干旱—半漠境盐渍区6、甘、蒙、新干旱—漠境盐渍区7、青、新极端干旱漠境盐渍区8、西藏高寒漠境盐渍区
第七十二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土壤次生盐渍化是土壤潜在盐渍化的表象化。土壤盐渍化与次生盐渍化第七十三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思考:
1.人口增长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2.框图中如何体现出恶性循环的?第七十四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影响地表水体、湿地与区域水平衡影响地下水循环第七十五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三、生物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森林破坏与生物多样性减少
1.生境的破坏或片断化;
2.生态系统功能遭受严重破坏或丧失;
3.基因多样性的丧失:物种绝灭;
4.物种多样性的丧失:物种绝灭;
5.景观遭受严重破坏、消失。生物入侵水葫芦、等第七十六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从空中拍摄亚马孙森林,可以清晰看到一条高速公路穿越其中,路旁大量森林被砍伐。全球森林覆盖率8000年前:47.7%2000年:30%第七十七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物种灭绝加速:目前光鸟类就每三年有
两种灭绝,其它物种更难统计。而
且有加速趋势。我国已经灭绝的野生动物有犀牛、野马、高鼻羚羊和新疆虎等。还有不少动物灭绝了未被人发现或确定。第七十八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基因多样性减少:许多物种野生类型数
量严重减少,濒临灭绝。有些只剩
圈养或种植类型,近亲繁殖严重。斑羚白唇鹿原鸡褐马鸡丹顶鹤第七十九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基因多样性减少:许多物种野生类型数
量严重减少,濒临灭绝。有些只剩
圈养或种植类型,近亲繁殖严重。第八十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生态系统多样性破坏:许多河湾、湖泊
湿地改造成农田。森林贮量骤减、
草原退化、沙漠化严重……人工纯林围湖造田沙漠化森林、湿地变农田草原过载退化第八十一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物种灭绝加速:目前光鸟类就每三年有
两种灭绝,其它物种更难统计。而
且有加速趋势。物种灭绝加速:目前光鸟类就每三年有
两种灭绝,其它物种更难统计。而
且有加速趋势。基因多样性减少:许多物种的野生类型
数量严重减少,濒临灭绝。有些只
剩圈养类型,近亲繁殖严重。生态系统多样性破坏:许多河湾、湖泊
湿地改造成农田。森林贮量骤减、
草原退化、沙漠化严重……第八十二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生物种入侵第八十三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1、直接减少物种数量
2、间接减少依赖于当地物种生存的物种的数量
3、改变当地生态系统和景观
4、对火灾和虫害的控制和抵抗能力降低
5、土壤保持和营养改善能力降低
6、水分保持和水质提高能力降低
7、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降低假韭(Nothoscordumgracile)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入侵种引起什么问题第八十四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的丧失:生态系统效益、生物资源、社会效益、40%的世界经济和大约80%贫困人口的需求来自生物多样性。当地物种和生态景观特有性的丧失:生态旅游收入、当地土特生物产品、社会效益
全球化越盛行,当地特有性价值越高周围农业和林业收入的减少:
害虫控制花费、杂草控制花费,土壤肥力降低,水资源调节能力下降可持续农业和林业依赖于其周围或更远地区良好的生态系统作为害虫和火灾的屏障,并保护土壤、营养和水资源入侵种使我们造成什么损失?第八十五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入侵者——棕树蛇第八十六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植物杀手”薇甘菊
薇甘菊又名小花假泽兰。如果听任它生长,几年间就能让整座山的植被全萎缩甚至死去,所以它有“植物杀手”的“美誉”。
20多年前,它作为护滩植物引入我国。近几年来,在珠三角一带大肆蔓延。目前,仅深圳市受薇甘菊危害的林地面积已达4万多亩,其中4000多亩受害森林已奄奄一息。。
第八十七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凶残的松树杀手
1982年,南京中山陵附近的松树林生了一种“怪病”,生病的松树莫名其妙地一棵接着一棵倒下了。经彻查,发现这些松树是感染了一种名叫松材线虫的入侵生物。此后,警报一个接着一个,到2001年,江苏、安徽、广东等10个省市都发现了这种凶残的松树杀手。据统计,由于它的入侵,我国每年都有600多万株松树受害致死,南方的5亿亩松林受到了严重威胁。每年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达到25亿元,间接损失则达到了250亿元。传播松材线虫的松墨天牛
第八十八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食人鲳在中国
2002年左右,食人鲳被带到了中国,而且有一个冠冕堂皇的身份:观赏鱼类。
食人鲳,又名食人鱼。原产南美,以凶猛闻名,不能与其他鱼共养。在亚马孙河流域,人们过河时,常常要先向河里投掷牛肉等把食人鲳诱开。在巴西的一个州里,每年约有1200头牛被它吃掉。一些在水中玩的孩子和洗衣服的妇女不时也会受到食人鲳的攻击。怎能观赏?格杀勿论!第八十九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九十页,共一百零四页,编辑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动汽车新能源充电桩建设项目股权投资与市场开发合同
- 农田物联网传感器租赁及数据服务合同
- 机器人专利技术授权与共同实施合同
- 宠物寄养中心综合服务委托经营管理与拓展合作合同
- 现代艺术展览项目投资合同
- 水利工程现场管理及技术指导合同
- 网络版权备案与授权管理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复方氨基比林针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艺人协议和合同
- 装修赠送插座合同协议
- 建筑工人安全教育新模式试题及答案
- 环境艺术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书
- 邮政社招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java开发面试题及答案
- (完整版)公司的代账协议模板合同7篇
- 全过程工程咨询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4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风力发电项目实习报告范文
- 自然辩证法概论(视频课)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安徽农业大学
- 海南省临高县2022-2023学年小升初语文试卷(有答案)
- 第六单元“保护环境”(主题阅读)-六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统编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