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的失眠治疗_第1页
脑卒中患者的失眠治疗_第2页
脑卒中患者的失眠治疗_第3页
脑卒中患者的失眠治疗_第4页
脑卒中患者的失眠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卒中患者的失眠治疗第一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目录I脑卒中患者的睡眠障碍:你还未注意到的危险杀手II脑卒中患者的失眠:当复杂病因邂逅复杂症状III病史、量表、仪器——主观症状的客观评估及诊断IV脑卒中患者的失眠治疗:等待摸索的新课题第二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卒中患者睡眠障碍高发,严重影响预后,而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症状,还未得到足够重视脑卒中患者的睡眠障碍:

你还未注意到的危险杀手第三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LeppävuoriAetal.CerebrovascDis.2002;14(2):90-7.2.PasicZetal.MedArh.2011;65(4):225-7.3.张晓玲等.中华神经科杂志.2005;38(5):324-5.4.孙阳等.中国医学会国际行为医学大会论文.192-5.5.OhayonMMetal.SleepMed.2012Jan;13(1):52-7.50%以上的卒中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张晓玲等3n=522孙阳等4n=526Pasicetal2n=200Leppävuorietal1n=277已有大量小样本试验表明卒中患者睡眠障碍高发,远高于一般人群的睡眠不适率(26.2%)5。Pasic及孙阳的研究综合讨论卒中患者多种睡眠障碍的发生情况,包括失眠、睡眠呼吸暂停、打鼾等;Leppävuori及张晓玲的研究则针对卒中患者的失眠状况。当前缺乏大样本的流行病学数据,卒中患者的睡眠问题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1。卒中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第四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WuMPetal.Stroke.2014May;45(5):1349-54.失眠患者卒中患病风险比非失眠者高54%失眠组患卒中入院风险IRR95%CI一项纳入21,438名失眠患者和64,314名非失眠者的长达四年的回顾性队列研究。人群数据来源于台湾健康保险数据库。采用国际医学操作分类(第九次修订)ICD-9-CM定义失眠及卒中,并排除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所有试验者试验开始前均未被诊断为卒中、睡眠呼吸暂停和失眠。主要结局指标为第一次卒中急性发作入院治疗。结果显示:失眠患者的卒中患病风险比非失眠者高54%(IRR=1.85;矫正风险比HR=1.54;95%CI1.38-1.72)。与睡眠正常组比较,失眠患者中18到34岁组的卒中患病风险最高(IRR=8.06)。IRR:发生率比(失眠患者较非失眠者患有卒中入院的相对风险)p=0.0268p=0.0002p<0.0001p<0.0001p<0.0001第五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AbdulrakeebAbduSaeedAlhakimy.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0;31(5):681-4,96.研究表明:睡眠障碍可致卒中预后不良,影响日常生活能力一项纳入84例急性卒中患者的观察性研究,入选患者卒中发病前无睡眠障碍、焦虑抑郁障碍等精神病史。对照55例正常者比较睡眠差异。同时比较卒中患者中,按照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进行是否存在睡眠障碍的分组,分别采用NIHSS(NIH卒中量表)和BI(巴瑟尔指数)评价睡眠障碍的存在对卒中预后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存在睡眠障碍的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更低,神经功能缺损更明显。评分值p<0.001p<0.001第六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袁永生等.中国全科杂志.2010;23:2574-5.研究表明:按需使用镇静安眠药

可有效改善卒中患者的睡眠质量一项纳入80名卒中失眠患者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两组均给予镇静安眠药,观察组按需给予,每晚睡前服用镇静催眠药(佐匹克隆)7.5mg,连用3天后每天按需服药,每周至少服3d,但最多不超过5d;对照组连续给药,每晚睡前口服同样制剂7.5mg,治疗4周。采用PSQI评估睡眠质量,同时记录睡眠潜伏期、睡眠总时长及睡眠中觉醒次数。相比基线,观察组及对照组的睡眠潜伏期显著减少,睡眠总时长显著延长,睡眠中觉醒次数显著减少,睡眠质量明显改善。使用镇静安眠药按需治疗及连续使用均能显著改善睡眠质量。p<0.01p<0.01PSQI得分第七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杨亚娟等.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A):16-8.研究表明:睡眠改善

有助于提高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p<0.05一项纳入70名卒中失眠患者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两组均给予康复训练及安眠药物。教育组增加卒中及睡眠健康教育,包括安眠药的正确使用方法,睡眠卫生及睡眠行为干预等。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衡量睡眠改善程度,生存治疗评定表(QOL)评价生存质量,巴瑟尔指数(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教育组睡眠质量显著改善,同时伴随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并显著减少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积极改善睡眠状态能有效提高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第八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失眠日间过度睡眠病态睡眠呼吸紊乱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SA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抑郁(PSD)或焦虑(PSA)性睡眠失调疼痛性睡眠异常二便失禁性睡眠紊乱排汗异常性睡眠失调谌剑飞.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11):1292-5.卒中患者睡眠障碍表现种类繁多第九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AASM(美国睡眠医学会)指出:失眠是大众人群中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失眠也是医疗实践中最常遇见的睡眠障碍问题。Schutte-RodinSetal.JClinSleepMed.2008Oct15;4(5):487-504.失眠仍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症状第十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人人都可能失眠:宽泛定义下的简单疾病种种“罪证”:卒中患者苦不堪言的失眠症状失眠:卒中患者病灶和心情变化的风向标脑卒中患者的失眠:

当复杂病因邂逅复杂症状第十一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失眠是一种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早醒的睡眠不适状态,并损害日间正常表现和主体功能的”24小时”失调。2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1失眠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其包括:适宜条件下的入睡困难、总睡眠时间不足、睡眠维持困难、睡眠质量差,并导致某些日间行为损害。3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7):534-40.2.WilsonSJetal.JPsychopharmacol.2010Nov;24(11):1577-601.3.Schutte-RodinSetal.JClinSleepMed.2008Oct15;4(5):487-504.失眠:影响你的日夜表现BAP英国精神病理学会AASM中国睡眠障碍学组第十二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入睡困难通宵不眠睡中不宁易于惊醒睡眠不连续睡眠剥夺早醒醒后难以再眠睡眠质量差谌剑飞.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11):1292-5.卒中合并失眠患者的临床表现第十三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失眠中枢神经递质失调,NA、5-HT等与觉醒有关神经递质减少桥脑梗死累及被盖部中缝核,表现为NREM减少,REM几乎消失脑缺血缺氧导致脑细胞释放大量毒性物质作用于网状系统,干扰睡眠-觉醒机制脑血流量、血流速度及血容量减少,影响睡眠1.谌剑飞.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11):1292-5.

2.孙阳等.中国医学会国际行为医学大会论文.192-5.3.王娇.河北医科大学学位论文.2012.卒中患者失眠:警惕器质性病变针对卒中后患者失眠的原因,目前仍没有一个一致的结论。参与到睡眠中的解剖部位包括:额叶底部、眶部皮质、视交叉上核、中脑盖部巨细胞区、蓝斑、缝际核、延髓网状结构抑制区及上行网状系统等。卒中发作导致这些部位的病变,都有可能导致失眠。第十四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AngelelliPetal.ActaPsychiatrScand2004:110:55–63.2.李踔等.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1):25-7.3.张晓玲等.中华神经科杂志.2005;38(5)324-5.卒中患者的抑郁及心理因素可致失眠卒中后患者神经精神性症状发生率(%)卒中患者多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失眠为这类神经精神症状的前期及一般表现(PSD&PSA)。卒中后抑郁的产生常与卒中后中枢神经递质(5-HT等)含量下降及因可能存在的肢体瘫痪、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自我价值感降低、心理负担加重的焦虑、恐惧、抑郁等消极情绪有关。而失眠又能进一步加重抑郁情绪。第十五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失眠抑郁焦虑卒中1.张晓玲等.中华神经科杂志.2005;38(5)324-5.2.李踔等.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1):25-7.3.孙阳等.中国医学会国际行为医学大会论文.192-5.卒中、抑郁/焦虑、失眠的危险齿轮卒中患者易失眠并产生抑郁、焦虑情绪长期失眠易并发抑郁、焦虑或其他影响睡眠的症状1失眠及抑郁焦虑情绪易导致卒中预后不良2,3第十六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失眠为患者的一种主观感受,症状评判标准不一,同时多存在症状反复及变化,客观评估及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失眠评估易受主观因素影响,

客观诊断难度大第十七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失眠——主观症状疾病的客观评估病史采集:判断的框架和第一步量表评估:简单易行的快捷途径客观评估:共病排查的可靠手段病史、量表、仪器

——主观症状的客观评估第十八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7):534-40;失眠的病史采集:失眠诊断第一步系统回顾了解是否有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排查皮肤瘙痒和慢性疼痛等精神状况了解是否存在心境障碍、焦虑障碍、记忆障碍以及其他精神障碍用药史回顾抗抑郁药、中枢兴奋性药物、镇痛药、镇静药、茶碱类、类固醇以及酒精或其他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史睡眠状况回顾过去2-4周内总体睡眠状况,包括入睡潜伏期、睡眠中觉醒次数、持续时间和总睡眠时间及SDB等第十九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7):534-40.失眠状况的量表评估:

分数评定,几分钟完成失眠等级划分睡眠质量评估量表PSQI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日间思睡评估量表ESS

Epworth思睡量表其他辅助评估量表Beck抑郁量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生活质量问卷(SF-36)睡眠信念和态度问卷…IS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第二十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content.asp?id=1484&subid=2316PSQI:睡眠质量评估的简单工具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主要包括九个大问题,受测试者根据每项失眠的程度进行打分,最终从睡眠质量(题目6)、入睡时间(题目2/5a)、睡眠时间(题目4)、失眠效率(题目1/3/4)、睡眠障碍(题目5b-5j)、催眠药物(题目7)、时间功能障碍(题目8/9)七个方面进行睡眠评估。第二十一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无轻度中度重度极严重1.入睡困难012342.睡眠维持困难012343.早醒012344.近期失眠干扰日常(日间虚弱/情绪/记忆力/日间工作能力/注意力等)程度012345.失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生活质量012346.对目前睡眠问题有多担心012347.对目前的睡眠模式满意/不满意程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01234BastienCHetal.SleepMed.2001Jul;2(4):297-307.ISI:失眠严重程度评估的简单工具IS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的分数为以上7个问题的总得分。0-7:无临床上显著的失眠症;8-14:阈下失眠;15-21:临床失眠症(中重度)22-28:临床失眠症(重度)第二十二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编号假定情景打瞌睡的可能性1坐着阅读书刊时01232看电视时01233在沉闷公共场所坐着不动时(如剧场或开会)01234连续乘坐汽车1小时无间断01235条件允许情况下,下午躺下来休息01236坐着与人谈话时01237未饮酒午餐后安静地坐着01238遇到堵车,停车的几分钟01231.JohnsMW.Sleep.1991Dec;14(6):540-5.2.OmachiTA.ArthritisCareRes(Hoboken).2011Nov;63Suppl11:S287-96.ESS:日间行为评估的简单工具0:不会打瞌睡;1:打瞌睡可能性很小;2:打瞌睡可能性中等;3:很有可能打瞌睡ESS(Epworth思睡量表)的分数为以上8个场景打分的总和。7-8分为平均值。当分值高于10分时即可认为存在日间行为异常。第二十三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多导睡眠图(PSG)睡眠障碍的评估和诊断(包括呼吸及移动障碍)多次睡眠潜伏期实验(MSLT)发作性睡病及日间睡眠过度诊断体动记录仪监控日夜节律、睡眠惊醒次数等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7):534-40.失眠状况的客观评价工具:

更严重共病排查第二十四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尽管无卒中合并失眠的具体诊断和治疗方案,但根据DSM-V中针对失眠障碍的诊断内容:满足DSM-V失眠障碍诊断标准时,无论独立发生或合并其他精神障碍、医疗状况或其他睡眠障碍时,均可诊断为失眠障碍。当失眠与其他障碍同时存在时,不需对两种疾病进行归因性分析。失眠诊断需根据当前临床共病特征进行,仅当失眠足够严重时,考虑对并发失眠进行诊断;否则无需单独诊断。以合并精神障碍为例,DSM-V指出“治疗时或许需同时针对两种疾病”。因此,卒中合并失眠患者必要时需针对卒中及失眠同时进行干预。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5thedition.P363.卒中合并失眠或可依据失眠障碍标准诊断,并给予干预第二十五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原发疾病干预及治疗手术、介入、溶栓等卒中二级预防日常康复相关睡眠障碍治疗合理选择药物:考虑卒中合并失眠病变特殊性,故使用催眠药需特别谨慎;严重失眠患者,可酌情选用新型NBZD,例如唑吡坦、佐匹克隆等睡眠健康教育:睡眠卫生、睡眠行为干预等其他可能的共病治疗:文拉法辛、氟西汀,持续正压气道通气等1.谌剑飞.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11):1292-5.

2.袁永生等.中国全科杂志.2010;23:2574-5.

3.张莉莉等.海峡药学.2012:24(02):199-200.

4.杨亚娟等.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A):16-8.卒中合并失眠的干预手段及现状当前卒中合并失眠治疗无统一规范,存在大量干预手段,应用于临床当中第二十六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7):534-40.常规失眠治疗流程:标准化的治疗方案失眠对因治疗建立健康睡眠习惯必要的认知及行为治疗对症治疗BZRAs(首选non-BZDs)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病因疗效评估(4周内)病因不明明确病因状况改善状况无改善变更另一种BZRAs变更另一种认知行为疗法应用具有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药联合应用BZRAs、抗抑郁药和认知行为疗法逐步停药第二十七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改善睡眠质量和/或增加有效睡眠时间恢复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或消除失眠相关躯体疾病或共病风险避免药物干预的带来的负面效果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7):534-40.常规失眠的治疗目标及原则治疗原则:1.失眠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2.急性失眠患者宜早期应用药物治疗,亚急性或慢性失眠患者,药物治疗同时应辅以心理行为治疗3.药物干预仍然占据失眠治疗的主导地位4.药物治疗的关键在于把握获益与风险的平衡第二十八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Schutte-RodinSetal.JClinSleepMed.2008Oct15;4(5):487-504.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7):534-40.中美失眠管理指南的治疗推荐概览2008美国睡眠医学会成人慢性失眠评估及管理指南2012中华医学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非药物治疗认知及行为干预有效,推荐用于慢性失眠包括:CBT-I、睡眠限制治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睡眠卫生教导药物干预同时进行认知行为治疗

(I级推荐)包括:睡眠卫生教育、松弛疗法、刺激控制疗法、睡限制治疗法、CBT-I、传统中医学治疗药物治疗可单药或联合使用短-中效BZRAs,包括唑吡坦、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及替马西泮,或使用雷米尔通治疗不成功时可进行换药有焦虑和抑郁共病时,可使用具有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药或联合使用镇静安眠药和抗抑郁药老年患者用药策略与年轻患者答题相似,但是使用剂量更低(雷米尔通除外),需更慎重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和副作用。药物干预占据主导地位BZRAs(首选non-BZDs)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non-BZDs包括: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首选药物无效,换用另一种短-中效BZRAs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与抗抑郁药物联用老年患者推荐应用non-BZDs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呼吸系统疾病患者BZDs慎用,唑吡坦及佐匹克隆治疗稳定期中、轻度COPD未发现呼吸功能不良反应2008美国睡眠医学会成人慢性失眠评估及管理指南2012中华医学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可单药或联合使用短-中效BZRAs,包括唑吡坦、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及替马西泮,或使用雷米尔通可联合使用镇静安眠药和抗抑郁药老年患者使用剂量更低药物干预占据主导地位首选non-BZDs,如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可与抗抑郁药物联用老年患者推荐non-BZDs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呼吸系统疾病患者BZDs慎用,唑吡坦及佐匹克隆未发现呼吸功能不良反应第二十九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7):534-40.认知行为治疗(CBT-I)睡眠卫生教育认知+行为干预:失眠患者的非药物治疗松弛疗法刺激控制疗法睡眠限制疗法对于亚急性或慢性失眠患者,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当辅以心理行为治疗第三十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7):534-40.失眠患者的药物治疗是重点药物治疗仍然占据失眠治疗的主导地位。具有催眠作用的药物种类繁多,但其中大部分不用于治疗失眠,因此失眠治疗药物主要为镇静安眠药及有催眠效果的抗抑郁药物。2012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指出:第三十一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获益针对性个体化风险当前继发及伴发疾病用药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既往用药反应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7):534-40.失眠患者药物治疗的原则:

平衡获益与风险第三十二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苯二氮䓬类受体激动剂(BZRAs)BZDsnon-BZDs褪黑素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临床应用尚无一致性结论,不宜作为失眠常规用药。抗抑郁药物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7):534-40.经典与创新:

BZRAs——失眠治疗的药物选择第三十三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右佐匹克隆佐匹克隆扎来普隆唑吡坦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7):534-40.Non-BZDs:失眠治疗的首选用药唑吡坦、佐匹克隆、扎来普隆均有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撑其有效第三十四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DolderCRetal.CNSDrugs.2008;22(12):1021-36.GABAA受体激动:BZRAs发挥作用的原因GABAA是一种包括α、β、γ三种亚基的五瓣花瓣状受体。BZRAs通过与GABAA受体的结合增加GABA与GABAA受体的亲和力,增加氯离子通道开放的频率,大量氯离子内流,使得神经元细胞膜超极化,兴奋性下降,引发睡眠。第三十五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TsutsuiSetal.JIntMedRes.2001May-Jun;29(3):163-77.唑吡坦较佐匹克隆显著缩短睡眠潜伏期p≥0.05失眠症状改善程度(%)一项纳入479名失眠患者的双盲随机对照研究,分别给予唑吡坦(n=231)和佐匹克隆(n=248)进行为期14天的药物治疗,分别有32名和45名患者在试验结束前停药。终点为改良版的临床总体印象(CGI)量表2评分及睡眠潜伏期(<15min)。并在结束后进行一周的随访观察睡眠反跳状况。整体治疗效果,唑吡坦略优于佐匹克隆,但并不显著(p≥0.05)。唑吡坦可以显著缩短睡眠潜伏期的时间。p=0.04第三十六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DündarYetal.HealthTechnolAssess.2004Jun;8(24):iii-x,1-125.改善睡眠质量:唑吡坦优于扎来普隆一项综合已有六项唑吡坦与扎来普隆头对头比较的综述:综合其中有明确统计结果的三项疗效比较研究。三项试验均分别给予唑吡坦和扎来普隆治疗四周,并以睡眠质量改善程度作为试验的终点。结果显示,唑吡坦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扎来普隆(ORs0.51-0.87,CI=95%,p=0.003)。第三十七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李素芳等.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8;34(5):303-5.唑吡坦显著缩短睡眠潜伏期一项纳入60名试验者的对照试验,测量3晚的基线值后,每夜睡前服用10mg的唑吡坦,并采用多导睡眠图(PSG)记录失眠患者的脑电波。使用唑吡坦后,失眠患者的睡眠效率显著提高,睡眠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第三十八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LahmeyerHetal.Clindruginvest.1997;13(3):134-44.持续使用唑吡坦4周,睡眠总时间延长p<0.05一项纳入178名失眠患者的随机双盲试验,最初的4天测量其睡眠相关参数的基线值,随后分别对患者进行长达4周的安慰剂、唑吡坦(10mg)、唑吡坦(15mg)治疗,观察睡眠总时间。使用唑吡坦(10mg)组患者四周内睡眠总时长得到了显著的延长。睡眠总时长较基线值增加(min)第三十九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药代性质唑吡坦(10mg)1佐匹克隆(7.5mg)2扎来普隆(10mg)3达峰时间(h)0.5-3.01.5-2.01半衰期(h)2.45.01血浆蛋白结合率(%)9245-1.思诺思(唑吡坦)说明书.2,三辰(佐匹克隆)说明书.3.百介民(扎来普隆)说明书.4.ZammitG.DrugSaf.2009;32(9):735-48.

Non-BZDs起效快无残留:

更短且更适宜的起效时间和清除速率唑吡坦、佐匹克隆、扎来普隆均能较快的达到高峰血药浓度,并具有较短的半衰期,有效缩短睡眠潜伏期并尽可能小的影响日间行为。唑吡坦的日间行为影响显示,唑吡坦的日间行为受剂量影响。大剂量(20mg)的唑吡坦将可能影响3-6小时后的身体机动性。7.5mg佐匹克隆影响4-6小时的身体机动性。10或20mg扎来普隆不影响服药后>4小时的身体机动性。4第四十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与BZARs结合的GABAA受体α亚基主要分为α1、α2、α3、α5四种亚型DolderCRetal.CNSDrugs.2008;22(12):1021-36.GABAA受体的非选择性作用:

BZARs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α1镇静安眠α2抗焦虑α3肌肉松弛α5认知记忆障碍唑吡坦,扎来普隆:选择性作用于α1,不良反应更少,更安全佐匹克隆、BZDs:作用于所有GABA受体亚型第四十一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药物宿醉效果失眠反跳耐受性成瘾性唑吡坦0+00佐匹克隆+++++++扎来普隆无资料0±5周产生无资料地西泮++++++劳拉西泮0+++阿普唑仑+++艾司唑仑+++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7):534-40.2.Availableat:/Drugs/DrugSafety/ucm397260.html唑吡坦、佐匹克隆、扎来普隆

新一代镇静安眠药的不良反应比较0:无影响;+:轻度后果;++:中度后果Non-BZDs较传统的BZDs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控制有了一定的提升。其中,唑吡坦及佐匹克隆的不良反应研究数据更为充分。针对右佐匹克隆的不良反应分析较少,但根据FDA2014年5月15日发布的警告,右佐匹克隆可能引起11小时后的驾驶、记忆及协调相关日间功能损伤。2第四十二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TsutsuiSetal.JIntMedRes.2001May-Jun;29(3):163-77.唑吡坦比佐匹克隆

更少发生不良反应和停药反跳p=0.004一项纳入479名失眠患者的双盲随机对照研究,分别给予唑吡坦(n=231)和佐匹克隆(n=248)进行为期14天的药物治疗,分别有32名和45名患者在试验结束前停药。终点为改良版的临床总体印象(CGI)量表2评分及睡眠潜伏期(<15min)。并在结束后进行一周的随访观察睡眠反跳状况。唑吡坦不良反应及停药反跳发生率均显著小于佐匹克隆(p=0.004/p=0.005)。发生率(%)第四十三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治疗失眠,更有益卒中康复

——脑卒中患者失眠的特异性药物治疗脑卒中并发睡眠障碍患者的失眠药物治疗是否可以照搬常规失眠药物治疗?第四十四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ISC2014AbstractWMP41./content/45/Suppl_1/AWMP41.short动物实验:GABA信号调节可作为卒中治疗新策略,唑吡坦或能促进卒中康复2014年国际卒中会议(ISC2014):卒中康复期增强GABA介导的突触抑制——一种全新的卒中治疗策略。实验发现针对卒中后小鼠使用小剂量唑吡坦,能够增强5层椎体细胞的GABAA相位信号,并在不改变梗塞面积的情况下显著增加行为性康复的比例和幅度。这些数据显示,GABA信号调节可作为卒中治疗的全新治疗策略,唑吡坦具有促进卒中康复的可能性。第四十五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张莉莉等.海峡药学.2012:24(02):199-200.使用唑吡坦能显著改善卒中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p<0.01一项纳入80名卒中后失眠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分为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与护理)和治疗组(增加唑吡坦10mg或5mg)分别治疗一周,分别采用阿森斯失眠评定和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失眠状况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显示使用唑吡坦显著改善卒中患者的失眠问题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值第四十六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陈亮.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1):119-20.使用唑吡坦可改善卒中合并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改善卒中预后评分值*:p<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