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制剂设计_第1页
药物制剂设计_第2页
药物制剂设计_第3页
药物制剂设计_第4页
药物制剂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本章内容:概述制剂设计的基础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新药制剂的研究与申报第二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第一节概述药物制剂设计的目的是根据临床用药的需要及药物的理化性质,确定合适的给药途径和药物剂型。选择合适的辅料、制备工艺,筛选制剂的最佳处方和工艺条件,确定包装,最终形成适合于生产和临床应用的制剂产品。第三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药物制剂设计包括以下内容:处方前研究工作:对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理学、药动学等有一个全面认识。选择合适的剂型: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和治疗需要确定给药途径和剂型。选择合适的辅料或添加剂。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第四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第二节制剂设计的基础给药途径和剂型的确定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制剂的剂型与药物吸收制剂的评价和生物利用度第五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一

给药途径和剂型的确定(一)临床用药的目的及给药途径和剂型的确定

疾病的种类和特点不同的给药途径不同的用药部位对吸收快慢要求的不同对制剂有不同的要求第六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口服给药的要求:胃肠道吸收良好:即良好的崩解、分散、溶出性能和吸收避免对胃肠道刺激克服首过效应具有良好的外部特征:如芳香气味、味觉、大小及给药方法。适于特殊人群:老人和儿童常有吞咽困难,选择液体剂型或易于吞咽的小体积剂型。第七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注射给药的要求根据药物性质与临床要求选用溶液型、混悬型、乳剂。无菌、无热原,刺激性小。需长期注射给药时可采用缓释注射剂。对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制成冻干粉针或无菌粉末。第八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皮肤给药的制剂应与皮肤有良好的亲和性、铺展性或粘着性,在治疗期间内不因皮肤的伸缩、外界因素的影响以及衣物摩擦而脱落,同时无明显皮肤刺激性、不影响人体汗腺、皮脂腺的正常分泌及毛孔正常功能。按用药部位和目的选择适宜的剂型。适合于腔道给药的剂型,一般要容量小、剂量小、刺激性小。3.皮肤或粘膜部位给药第九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二)药物的理化性质及给药途径和

剂型的确定药物理化性质是药物制剂设计的基本要素之一。把握药物的理化性质在进行药物制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理化性质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溶解度和稳定性。找出制剂研发的重点选择适宜的剂型、辅料、制剂技术或工艺第十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对于易溶于水的药物,可以制成各种固体或液体剂型,适合于各种给药途径。对于难溶性药物,不易制成溶液剂。更不适合制成注射给药剂型,但给与一定条件时,也可制成溶液剂(包括注射剂),但必须注意药物的重新析出,防止由此带来的不良反应。1.溶解度第十一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外界因素(如空气、光、热、氧化、金属离子等)的作用,使药物常常发生分解,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未知的毒性物质。进行剂型设计时,必须将稳定性作为考察的主要内容之一。稳定性较差的药物,可以选择比较稳定的剂型,如固体剂型或加隔离层,薄膜衣片可减少与外界的接触,减少分解。2.稳定性第十二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二、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良好的制剂设计应提高或不影响药物的药理活性,减少药物的刺激性、毒副作用或其他不良反应,兼备质量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等优势。药物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十三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药物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安全性:药物制剂的设计应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降低刺激性和毒副作用。有效性:药物的有效性不仅与给药途径有关,也与剂型和剂量有关。可控性:体现在制剂质量的可预知性与重复性。稳定性: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稳定性。顺应性:指病人与医护人员对所用药物的接受程度。第十四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药物的吸收程度和速度是决定药理作用强弱快慢的主要因素之一。药物的吸收除受生理因素的影响外,还跟剂型的因素有非常重要的关系。不同剂型在体内的过程不同,吸收程度与速度也不同。三制剂的剂型与药物吸收第十五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一)固体制剂与药物吸收:固体制剂中药物吸收的速度主要受药物的溶出过程及跨膜转运过程的限制。药物跨膜转运吸收跟药物的分子量、脂/水溶性、药物的浓度等有关。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如溶解度、分子量),影响药物的溶出,进而影响药物的吸收。第十六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固体剂型,其溶出与吸收也有很大的差异。速释技术以及制剂新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药物的崩解或溶出,使吸收加快,吸收量增加。固体制剂中药物的溶出还受处方组成或添加剂的影响。第十七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二)液体制剂与药物吸收溶液型制剂没有溶出过程,吸收较快混悬型与乳剂存在溶出过程,粒子越小,溶出越快,吸收也越快。液体制剂的黏度影响药物吸收。眼用制剂则黏度增高,吸收增多。第十八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三)皮肤、粘膜给药制剂与吸收。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被动扩散与药物的脂溶性有密切联系。分子量大,扩散阻力大,扩散速率慢,>1000,考虑加促透剂不同粘膜吸收速率不一样。第十九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四、制剂的评价与生物利用度

对制剂评价的目的在于其应用于临床后尽可能地发挥疗效,降低毒性。1.毒理学评价包括急、慢毒性,有时还要进行致畸、致突变等试验。对于局部用药的制剂必须进行刺激性试验,对于全身用药的大输液,除进行刺激性试验外,还要进行过敏试验、溶血试验及热原检查。第二十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药效学评价根据新制剂的适应症进行相应的药理学评价,以证明该制剂有效。临床前研究要求在动物体内进行,已上市的原料药可用资料代替。第二十一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3.药物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药代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是药物制剂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单纯改变剂型的制剂不要求进行临床实验,但要求进行新制剂与参比制剂之间的生物等效性试验。对于控缓释制剂,药典规定应在临床前进行动物体内与普通制剂单次和多次给药的比较。第二十二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三节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一个药物从合成到最后上市,大致经历:①药理活性的筛选;②初步药理学及分析方法研究;③处方前工作;④处方与制备工艺研究;⑤临床研究;⑥申报工作。其中处方前工作在整个研制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任务和要求第二十三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处方前工作的主要任务:①获取新药的相关理化参数;②测定其动力学特征;③测定与处方有关的物理性质;④测定新药物与普通辅料间的相互作用。第二十四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二、文献检索1、光盘检索:CA、IPA、Medline、Drug&Pharmacolog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光盘数据库等。2、网络检索:Medline、Rxlist、griffin、pharmacy、USpatent、FDA、中国生物科技期刊库、万方数据库、CPA等3、期刊检索:JPharmSci,PharmRes,DDIP,JContrRel,IntJPharm,

IPA,CA,中国药学文摘、国内药学期刊杂志等。4、书刊检索:5、工具书检索:USP、BP、CP、PDR、Mardindale、PharmProject等。

6、专利检索:第二十五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一)溶解度和pKa(二)分配系数(三)熔点和多晶型(四)吸湿性(五)粉体学性质三、药物理化性质测定第二十六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不论何种途径给药,药物必须处于溶解状态才能吸收。溶解度决定药物能否制成注射剂或液体制剂。解离常数对药物的溶解性和吸收十分重要,因为大多数药物是有机的弱酸或弱碱,在不同的pH下溶解度不同,溶解后存在的形式也不同。pKa可使研究人员应用已知的pH变化解决溶解度问题或选用合适的盐提高制剂稳定性。

(一)溶解度和pKa第二十七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药物的pKa值、环境pH值、药物解离程度及溶解度的关系可以用Handerson-Hasselbach方程表示:弱酸性药物

pH=pKa+log[A-]/[HA]

弱碱性药物

pH=pKa+log[B]/[BH+]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pKa和溶解度的测定:pKa通常用酸碱滴定法。溶解度通常是在固定温度下及固定的溶剂中测定平衡溶解度和pH-溶解度曲线,在药剂工作中常用的溶剂是水、0.9%NaCl,0.1mol/LHCl以及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可能加入的表面活性剂是十二烷基硫酸钠,可能加入的溶剂是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等。第二十九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二)分配系数油/水分配系数是分子亲脂特性的度量,在药剂学研究中主要用于预见药物对在体组织的渗透或吸收难易程度。P=在油相中药物的质量浓度在水相中药物的质量浓度第三十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分配系数的测定:用V2ml有机溶剂提取V1ml的药物饱和溶液,测得平衡时V2的浓度为C2,水相中剩余药量M=C1V1-C2V2,则:

P=C2V2/M如果药物在两相中都以单体存在,则分配系数变成药物在两相中的溶解度之比。辛醇是用的最多有机溶剂。测定方法或溶剂不同,P值差别很大。第三十一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三)熔点和多晶型多晶型(polymorphism)是药物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即一种物质存在着一种以上的晶型。多晶型物质的化学成分相同,但其结晶内部的物理晶格结构不同,分子和分子之间的排列形态及方式不同,因而产生大小不等的晶格能,在宏观上表现出不同的熔点、密度、溶解度、溶出速度以及化学稳定性等。第三十二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具有多晶型的化合物,只有一种晶型是稳定的,其他的晶型都不稳定,为亚稳定型或不稳定型,它们都会向稳定型转化,这种转变可能需要几分钟到几年的时间。稳定型具有较高的熔点、较好的稳定性、较低的溶解度和溶出速度。相反,亚稳定的或不稳定的晶型一般具有较低的熔点、较差的稳定性、较高的溶解度和溶出速度。第三十三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四)吸湿性能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水分的药物称具有吸湿性。药物的水溶性不同,有不同的吸湿规律,水溶性药物在大于其临界相对湿度的环境中吸湿量突然增加,而水不溶性药物随空气中的湿度的增加缓缓吸湿。药物及制剂均应在干燥条件下(相对湿度低于50%)放置,并且选择宜的包装材料及密封容器。

第三十四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五)粉体学性质药物的粉体学性质包括形状、粒子大小及分布、密度、表面积、孔隙率、流动性、可压性、附着性、吸湿性等。粉体学性质影响药物及制剂的溶解度、溶出速度、分散均一性及各种加工性质。第三十五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六)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体内动力学参数药物制剂的剂型因素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药动学研究主要测定药动学参数,针对药物体内的代谢特性,结合药物的理化性质,设计合适的给药途径和剂型。新剂型、新制剂的设计过程中,都必须进行生物利用度和体内动力学研究,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第三十六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四、稳定性研究药物的稳定性研究包括两方面—原料药和制剂的稳定性。它是确定处方组成、制备工艺条件、贮藏条件、保证用药安全的重要依据。稳定性的常用测定方法有HPLC、TLC、热分析法及慢反射光谱法。(一)药物的稳定性与剂型设计第三十七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具有多晶型药物的稳定性的研究应考虑晶型转变的速度;对于液体药物制剂,可采用加速试验法进行动力学研究;光敏性药物可放置在强光下以测定光敏性;注射剂等液体制剂可从实验数据估算出最适pH值,决定是否需要抗氧剂或是需要避光保存。第三十八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通常将少量药物和辅料混合,放入小瓶中,胶塞封蜡密闭(可阻止水汽进入),贮存于室温以及55℃(硬脂酸、磷酸二氢钙一般用40℃),然后于一定时间检查其物理性质,如结块、液化、变色、嗅、味等,同时用DSC、DTA、TLC或HPLC进行分析。除了以上样品外,还需对药物和辅料在相同条件下单独进行对比实验。(二)固体制剂的配伍研究第三十九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三)液体制剂的配伍研究1.pH-反应速度图对液体进行配伍研究最重要的是建立pH-反应速度关系图,以便在配制注射液或口服液体制剂时,选择其最稳定的pH值和缓冲液。对于药物溶液和悬浊液,应研究其在酸性、碱性、高氧、高氮环境以及加入螯合剂和稳定剂时,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第四十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