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水溶液课件_第1页
第8章水溶液课件_第2页
第8章水溶液课件_第3页
第8章水溶液课件_第4页
第8章水溶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篇水溶液化学原理

第8章水溶液

主讲:燕翔(讲师)单位:科学教育系本章教学要求1.掌握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和溶解度;2.掌握非电解质稀溶液的通性;3.了解电解质溶液的一般理论。1.定性了解非电解质稀溶液的通性。2.离子氛、活度、离子强度概念。考核内容本章教学内容§8.1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8.2非电解质稀溶液的通性§8.3电解质溶液溶液气体溶液例:空气:(21%O2,78%N2,1%CO2,CO,

NOx,SOx

,H2O(g)…)液体溶液例:氨水,NaCl

水溶液,乙酸水溶液固体溶液(合金)钢(Fe,C,Mn,Ni,Co…)黄铜(Cu,Zn)Nd-Fe-B合金溶液:由两种以上为物质混和而成的均相、稳定的稀释体系8-1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溶液的组成液体溶液可以分为:气体、固体(溶质)溶解于液体(溶剂)液体溶解于另一液体:量少-

溶质

量多-溶剂溶液中还含有“溶剂化物”——即溶质与溶剂互相作用的产物。

溶剂溶液

溶质8-1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溶解过程

溶解过程是物理-化学过程,不是单纯物理过程,常有能量、体积、颜色变化。例如:H2SO4(l)+H2O(l)=H2SO4(aq)△H

ø

<0NH4HCO3(s)+H2O(l)=NH4HCO3(aq)△H

ø

>0C2H5OH(l)+H2O(l)→C2H5OH(aq)50ml50ml

<100ml8-1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溶解过程2个步骤:1.溶质分子或离子的离解2.溶剂化作用1、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广义的浓度定义是溶液中的溶质相对于溶液或溶剂的相对量。狭义的浓度定义是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在历史上由于不同的实践需要形成了名目众多的浓度表示方法,已经学过的浓度表示方法有:

溶液浓度的几种表示方法

类型

符号单位物质的量浓度Mmol/L质量摩尔浓度mmol/kg质量分数w无单位摩尔分数x(B)无单位8-1-1溶液的浓度2.各种浓度之间的换算.如:p297表8-1实验室常用酸碱溶液的浓度。3.各种不同纯度试剂的表示:优级纯(G.R):GuaranteeReagent(绿色)

分析纯(A.R):AnalyticalReagent(红色)

化学纯(C.P):ChemicalPure(蓝色)

实验试剂(L.R):LaboratoryReagent(棕或黄色)8-1-2溶解度1、溶解度——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一定量溶剂中形成饱和溶液时,被溶解的溶质的量。从相平衡的角度理解溶解度更确切,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固-液达到平衡时的状态.这时把饱和溶液里的物质浓度称为“溶解度”。按此把溶液分为: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中学里介绍过把某温度下100克水里某物质溶解的最大质量叫溶解度.习惯上按溶解度大小,把溶质分为:易溶>10可溶1-10微溶0.1-1难溶<0.1溶质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吸热过程,例如图中KNO3溶于水时是吸热反应;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较为复杂。在305.4K以下的曲线是含10个结晶水的Na2SO4·10H2O的溶解度曲线,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305.4K以上的曲线则是无水Na2SO4的溶解度曲线,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温度升高不利于放热过程,例如Ce2(SO4)3溶于水时是放热反应;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基本上是一条不变的直线;⑴温度对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有不同的影响:⑵压力

压力/Pa373K时CO2的溶解度/mol·dm-3

压力/Pa298K时N2的溶解度/mol·dm-3

80.1×105

0.38625.3×105

0.0155106.5×105

0.47750.7×105

0.0301120.0×105

0.544101.3×105

0.061160.1×105

0.707202.6×105

0.100200.1×105

0.887压力的变化对固体溶质和液体溶质的溶解度一般影响不大,但对气体溶质的溶解度却有很大的影响。表8-2气体溶解度与气体压力的关系①叙述: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液体中所溶解的气体质量与该气体的分压成正比。3、享利定律------气体溶解定律③解释:当气体的压强增加n倍;那么气体进入液体的机会也增加n倍,所以气体溶解的质量也增加n倍。故亨利定律与其它气体的分压无关.②数学表达式:p=Kx(K——亨利系数)

亨利定律只适用于溶解度小,不与溶剂相互作用的气体。所以HCl,NH3等气体都不适用。8-1-3相似相溶原理“相似相溶”原理,即非极性物质可以溶解在非极性溶剂中(例如碘溶于四氯化碳中),性物质和离子型晶体易溶于极性溶剂(如水)中。主要表现在:a.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的结构越相似,相互溶解越容易;b.溶质分子的分子间作用力与溶剂分子间作用力越相似,越易互溶(P299);c.若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形成氢键,则在水中越易溶。稀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定律或依数性定律):

由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所形成的稀溶液的性质与一定量溶剂中所溶解溶质的数量(物质的量)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称为稀溶液的依数性。8-2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只与溶液的浓度有关,或者是与溶液中的“粒子数”有关,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及渗透压等。

这里非常强调溶液是“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的”和“稀的”这几个定语的.

溶液的几种性质与水的比较

物质

Tb/℃Tf/℃

20℃/(g·cm-3)纯水100.000.000.99820.5mol·kg

-1糖水100.27-0.931.06870.5mol·kg

-1尿素水溶液100.24-0.941.0012纯溶剂的饱和蒸气压(P*)

在密闭容器中,在纯溶剂的单位表面上,单位时间里,有N*个分子蒸发到上方空间中。随着上方空间里溶剂分子个数的增加,蒸气密度的增加,分子凝聚,回到液相的机会增加。当密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凝聚的分子的个数也达到N*

个。这时起,上方空间的蒸气密度不再改变,保持恒定。此时达到平衡,蒸气的压强也不再改变,称为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用P*

表示。当蒸气压小于P*

时,平衡右移,继续气化;若蒸气压大于P*时,平衡左移,气体液化。譬如,改变空间体积,即可使平衡发生移动。8-2-1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拉乌尔定律液体气体蒸发凝聚

溶液的饱和蒸气压

(P)当溶液中溶有难挥发的溶质时,则有部分溶液表面被这种溶质分子所占据,于是,在溶液中,单位表面在单位时间内蒸发的溶剂分子的数目

N要小于

N*

凝聚分子的个数与蒸气密度有关。当凝聚的分子数目达到

N,实现平衡时,蒸气压不会改变。这时,平衡状态下的饱和蒸气压称为溶液的饱和蒸气压(p)。

对溶液来讲,蒸气压大于

P,蒸气液化;蒸气压小于P,溶剂气化。

溶液蒸气蒸发凝聚解释:同一温度下,由于溶质的加入,溶剂的一部分表面或多或少地被溶质的微粒所占据,使溶液中单位体积溶剂蒸发的分子数目降低,逸出液面的溶剂分子数目相应减小,因此在较低的蒸汽压下建立平衡,

⑴溶液蒸气压下降实验

溶液的蒸气压

(P)溶液蒸气蒸发凝聚结论:稀溶液蒸气压下降的实验说明溶液的蒸气压小于纯溶剂的蒸气压:P<P*.在液体中加入任何一种难挥发的物质时,液体的蒸汽压便下降。在同一温度下,纯溶剂蒸气压与溶液蒸气压之差,称为溶液的蒸汽压下降(p).

实验测定25°C时,水的饱和蒸汽压:p(H2O)=3167.7Pa;0.5mol·kg-1糖水的蒸气压则为:

p(H2O)=3135.7Pa;1.0mol·kg-1糖水的蒸气压为:p(H2O)=3107.7Pa。结论:溶液的蒸气压比纯溶剂低;溶液浓度越大,蒸气压下降越多。(2)拉乌尔定律(1887年)根据实验结果,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等于纯溶剂pA*的蒸气压与溶剂的摩尔分数xA的乘积,即:举例已知20℃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2.33kPa,将17.1g蔗糖(C12H22O11)与3.00g尿素[CO(NH2)2]分别溶于100g水.计算形成溶液的蒸汽压.解两种溶质的M1=342g/mol和M2=60.0g/mol,∴两种溶液的蒸汽压下降均为:Δp=2.33kPa×0.009=0.021kPa∴两溶液的蒸汽压均为:p=2.33-0.021=2.309kPa只要溶液的摩尔分数相同,其蒸汽压也相同.蒸气压下降引起的直接后果之一蒸发:在一定条件下,液体内部那些能量较大的分子会克服液体分子间的引力从表面溢出成为分子的现象称为蒸发,又称为气化。8-2-2溶液的沸点升高当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和外界大气的压强相等时,液体的气化在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这时的温度称为沸点。沸腾: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气化的现象。沸点:液体成沸腾状态时的温度。由于溶液的蒸汽压下降,要使其沸腾,即蒸汽压达到外界压力,就必须使其温度继续升高ΔTb,达到新的沸点,才能沸腾。这叫稀溶液的沸点升高。溶液越浓,其p

越大,Tb

越大,即Tb

p,则

Kb为沸点升高常数,与溶剂的摩尔质量、沸点、气化热有关,可由理论推算,也可由实验测定:直接测定几种浓度不同的稀溶液的Tb,然后用Tb对m作图,所得直线斜率即为Kb.8-2-2溶液的沸点升高举例已知纯苯的沸点是80.2℃,取2.67g萘(C10H8)溶于100g苯中,测得该溶液的沸点为80.731℃,试求苯的沸点升高常数.解:1.固体具有蒸气压8-2-3溶液的凝固点下降蒸气压下降引起的直接后果之二101.325kPa,冰与水的蒸气压都等于0.611kPa时的温度为273.15k,此时并冰、水共存,即273.15k为水的凝固点,又称为冰点。2.物质的凝固点物质的凝固点(Tf)是指在一定外界压力(无特殊说明,外界压力均指101.325kPa)下,物质的液相蒸气压与固相蒸气压相等时的温度。如果把固体放在密封的容器内,固体与其蒸气(气相)也能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固体具有一定的蒸气压。举例:冰的升华,樟脑丸的升华,碘的升华。固体的蒸气压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温度等于凝固点时,p冰=p水时,达到平衡,固相与液相共存若温度高于凝固点时,p固>p液,则冰要融化若温度低于凝固点时,p固<p液时,则水要凝固液体固体凝固融解3.溶液的凝固点冰线和水线的交点(B点)处,冰和水的饱和蒸气压相等。此点的温度为273K,P≈611Pa,是H2O的凝固点,即为冰点。溶液饱和蒸气压低于冰的饱和蒸气压,即:P冰>P溶,此时固相和液相两种相不能共存,溶剂由固相融化为液相(即冰融化为水)。当水中溶有少量非挥发性非电解质后,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但不会改变溶剂的固相(冰)的蒸气压。BB’只有降温,到T2

时,冰线和溶液线相交(B’点),即:P冰

=P溶液,溶液开始结冰,达到凝固点.T2<273K,即溶液的凝固点下降,比纯水低.即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导致其冰点下降。溶液的凝固点:是指溶液中溶剂和它的固态共存时的温度。△Tf=Kf·m解:冬天,在汽车散热器的水中注入一定量的乙二醇可防止水的冻结.如在200g的水中注入6.50g的乙二醇,求这种溶液的凝固点.冰盐混合物可用来使实验室局部致冷,将NaCl和冰混合,可做成制冷剂,获得零下低温,混合物从外界吸热,冰部分融化水;冰水共存,应为零度;水将NaCl溶解,形成溶液,冰点低于零度,故冰将吸热继续融化为水.理论上可达到低共熔点的温度,-22C°;用CaCl2

和冰的混合物,可以获得

-55C°的低温;用CaCl2,冰和丙酮的混合物,可以致冷到

-70C°以下.

BB’8-2-4溶液的渗透压(1)渗透-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向溶液扩散使溶液变稀的现象。(2)渗透压-施于溶液液面阻止溶剂透过半透膜向溶液渗透的压强。蒸气压下降引起的直接后果之三(4)渗透压定律1877年,菲费尔(Pfeffer

)的实验结果:在0℃蔗糖溶液的渗透压溶液浓度c/g·dm-3

渗透压/atm

10.030.680.06820.141.340.06740.602.750.06861.384.040.0661%蔗糖溶液在不同温度的渗透压温度T/K

渗透压/atm

2730.6482.372870.6912.412950.7212.443090.7462.41为一常数,并与理想气体常数R值相似.认为稀溶液的渗透压定律与理想气体定律相似,可表述为:式中是

渗透压,单位用kPa,T用K,V是摩尔体积,n/V是摩尔浓度,R

用8.31k·dm-3·mol-1·K-11885年,van’tHoff

把这些数据归纳、比较,发现:8-3强电解质溶液理论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量成正比而与溶液的本性无关。对于电解质溶液及浓溶液,由于发生电离且离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因而依数性出现反常。几种盐的水溶液的冰点下降情况盐m/mol·kg-1Tf/KTf/K(计算值)(实验值)

KCl0.200.3720.6731.81KNO3

0.200.3720.6641.78MgCl20.100.1860.5192.79Ca(NO3)20.100.1860.4612.48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会自发解离成离子。电解质的解离“似乎”又是不完全的。溶液导电是由于离子迁移引起的,离子越多,导电性越强。强电解质离子晶体,在水中应是完全电离的。这一矛盾又如何解释呢?(P306)电离理论很好地解释弱电解质的行为!1887年,Arrhenius

提出电离理论: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