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15_第1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15_第2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15_第3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15_第4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1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15(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解析: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是(分数:2.00)A.学习心理学B.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动机心理学解析:解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心理学规律的科学。因此,答案为C。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洛克他提出了三种灵魂,分别通过教育予以塑造。这可以算是人类对学习类别的早期研究。因此,本题的答案C。儿童建立“客体永久性”的阶段是(分数:2.00)感知运动阶段 √前运算阶段CD解析:解析: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末期认知发展的一大成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分化,表现为儿童能够将眼前消失的物体仍然视为存在,即儿童已建立了“客体永久性”,已能将自己看成是无数客体中的一个。皮亚杰认为这对婴儿的认知发展来说意义重大,称之为儿童完成了“哥白尼式的革命”。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的阶段是(A.婴儿阶段B.幼儿阶段小学阶段 √青少年阶段解析:解析: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划分为85(0~11~3第四个阶段(6~12(12~18C。下列哪一维度不是吉尔福特提出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所考虑的维度(分数:2.00)操作CD.因素 √150D。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体系中,涉及对认知过程进行调控的学习类别是(分数:2.00)言语信息认知策略 √D.态度解析:解析:言语信息指以言语陈述的形式存储于学习者记忆中的有关事物和组织化了的知识,这种学习结果是学习者能够再现以往贮存的信息。智力技能是指学习者使用符号(字母、数字、词语、图片等)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认知策略指学习者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与思维等内部过程的机能。态度是情感的或B8.能够解释“爱屋及乌”的条件反射的规律是(分数:2.00)A.条件反射的泛化B.条件反射的分化C.高级条件作用 D.条件反射的获得解析:解析:“屋”作为中性刺激起到无条件刺激的作用,与“乌”这种中性刺激伴随出现,产生了新的条件反射,这是高级条件作用。在连续强化条件下,行为反应的特点是(分数:2.00)建立快,消退也快√建立快,消退慢C.建立慢,消退快D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斯金纳关于强化程式的研究。连续强化条件下,行为建立快,消退也快。间歇强化条件下,行为建立慢,消退也慢。于(A.外部强化B.间接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 √解析:解析:班杜拉将强化分为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强化属于外部强化,也叫直接强化。观察到榜样行为的后果,同样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属于替代强化。人们对达到自己预期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以激励自己,这是自我强化。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奥苏伯尔提出的学习理论是(分数:2.00)认知目的说认知同化说 √D称之为认知发现说。可以解释“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象的理论是(分数:2.00)认知建构主义 B.格式塔学习理论C.社会建构主义D.社会学习理论解析:解析:认知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意义建构的过程。社会建构主义强调人与人的互动在意义获得中的作用。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首诗中没有涉及的学习动机是(分数:2.00)A.内在动机 B.远景动机CD解析:解析:宋钦宗以此诗激励天下读书人刻苦读书、博取功名。读书之目的不是当下的快乐,而是未来的生活富足、社会地位,因此,涉及远景动机、外部动机和成就动机。提出动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分数:2.00)A.班杜拉√B.马斯洛C.斯金纳D1977影响。式是(分数:2.00)概念转变概念形成 √D解析:解析:概念学习的方式主要有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概念形成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经验,从而获得概念的过程。概念的同化指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以定义的方式直接传授概念的特征。关系转换说强调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是(分数:2.00)B.认知结构变量的特性C.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D.不同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共同的原理和概括化的经验解析:解析: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提出的迁移理论是关系转化说,强调每种学习情境中涉及的各要素之间关系具有某种关联时,学习迁移才能发生。技能掌握的标志是(分数:2.00)可操作性合乎法则 √D.功能性解析:解析:技能的活动方式不是动作的随意组合,合乎法则是技能形成的前提,也是技能掌握的标志。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某学生画出某门课程的知识结构图帮助自己学习,其所用的学习策略属于(A.注意策略B.复述策略C.组织策略 √D.精加工策略解析:解析:组织策略是指发现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或其他关系,使之形成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之目的的一种学习策略。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者是(A.斯皮尔曼B.瑟斯顿C.卡特尔D.加德纳 √(HowardGardnerD。20.主体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是(分数:2.00)服从C.认同D.从众解析:解析:社会规范的学习包括社会规范的遵从、认同和信奉(内化)三种水平。其中,社会规范的遵从包括从众与服从两种类型。题中所涉及的现象属于从众。服从现象指的是主体对于某种行为本身的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抵触时,由于某种权威的命令或现实的压力,仍然遵从这种行为的现象。个体看到他人很悲伤时也体验到悲伤情绪,这种心理现象属于(分数:2.00)自我中心C.情绪唤醒D.移情(trnsference)√解析:解析:移情(empathy)是个体由真实或臆想的他人情绪、情感状态引起的并与之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情感反应。“empathy”也被翻译成同理心、共情等。移情(transference)是精神分析的一个用语,是来访者对分析者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是来访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隋感投射到咨询者身上的过程。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二、辨析题(总题数:5,分数:10.00)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解析:皮亚杰认为人类的认知发展是由外向内转化的内化过程。(分数:2.00)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种表述是错误的。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行为的方式,它有助于我们适应外在的环境,并可能表征着行动和经验的某种固定的形式。儿童最初的图式是先天的,即皮亚杰所说的“遗传性图式”;它只有少量的几种,如“吸吮图式”“抓握图式”等,正是依靠这种“遗传性图式”,婴儿作出了最初的反应,开始了构造图式的漫长历程。个体后天建构的图式最初源于动作,这种主体和他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构成了皮亚杰理论的核心。具体来说,主体主动地组织图式去同化环境中新的信息,如同化成功,图式得到丰富;如同化失败,则原有图式得到改造或建构展是由内向外逐渐展开的过程。)这些图式经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逐渐发展强大,因此,他强调智慧发展由内向外的过程。奥苏伯尔提到的有意义学习和罗杰斯提到的意义学习含义相同。(分数:2.00)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种表述是错误的。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meaningfulleaming)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如果学习者并未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则是一种死记硬背式的机械(signigcantlearing那种仅仅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解析:解析:简单地说,一个学生读完了一本书,如果记住了该书的内容,则是机械学习;如果理解了该书的内容,则是奥苏伯尔所说的有意义学习:如果理解了该书的内容,并认为该书对自己特别重要,则是罗杰斯所说的意义学习。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具有单向性的特点。(分数:2.00)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种表述是错误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具有双向性的特点,学习动机会较差的学习动机会对学习成绩产生消极影响。反过来,较高的学习成绩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较差的学习成绩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动机。)解析:解析: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的这种关系,恰恰可以说明,通过调查的方法计算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具有高相关关系不足以说明二者是因果关系。学习策略的实质是陈述性知识。(分数:2.00)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种表述是错误的。学习策略是一切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的方法。学习策略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灵活地运用。因此学习策略不是陈述性知识而是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它包括一切为了进行信息转换活动而采取的具体操作程序和从事这种活动的技能。)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技能的形成、学习策略及其教学的知识。认识到学习策略的实质才能找到适合于学习策略教学的教学策略。三、简答题(总题数:1,分数:2.00)用经典实验说明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及其教育意义。(分数:2.00)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19083.05的练习:但当情景改变,把靶子置于水下准确度上,都大大超过了没有学过光学折射原理的乙组同学。贾德认为,这是由于甲组被试在第一次射击(2(3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迁移理论的内容。所有迁移的理论都在讨论的问题是两种学习之所以能够发生迁移,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联。学习迁移概括化理论强调两种学习可以用同一原理解释。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28.必答题(分数:2.00)解析:应的教学策略以解决这一困惑。(分数:2.00)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2)皮亚杰认知发这个过程中,个体通过适应和组织等认知机能使图式不断获得发展。皮亚杰把人的身心发展划分为四个阶0~20~22~77~111212(3(4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内容。学习认知发展理论要注意理论与实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