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安全教案合集八篇_第1页
精选安全教案合集八篇_第2页
精选安全教案合集八篇_第3页
精选安全教案合集八篇_第4页
精选安全教案合集八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精选平安教案合集八篇精选平安教案合集八篇平安教案篇1活动目的1、感知鞭炮的主要外形特征,知道放鞭炮是中华民族文化风俗。2、进一步进步平安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才能。活动准备1、搜集有关鞭炮的图片。2、放鞭炮视频一段3、电视机、电脑。老师的指导与注意点一、认识鞭炮,知道鞭炮的特征。1、出示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你知道什么时候要放鞭炮吗?2、小结,帮助幼儿理解鞭炮的特征。师:鞭炮红红的,细细长长串起来的。一般过节或者是有喜事的时候都会放鞭炮。3、老师讲述鞭炮的故事。师:相传在古代的时候,一些妖怪每逢过年就跑到人们村子里来干坏事。后来人们想出了方法——放鞭炮,鞭炮一想起来噼里啪啦,把妖怪都吓走了,他们再也不敢来做坏事了。后来人们就形成了习惯,用鞭炮除恶驱邪,表示庆贺。二、理解鞭炮爆炸的现象、原因及危险。1、鞭炮为什么会发出声响?2、小结:鞭炮里面有火药,火药遇到明火会爆炸,火星到处四溅,同时发出巨响。2、放鞭炮有没有危险?那我们应该怎么做?3、你们想一想,有什么方法又能表示喜庆,又能减少危险和浪费呢?三、观看鞭炮爆炸的录像,知道放鞭炮时要注意平安。1、你会放鞭炮吗?放鞭炮的时候你会怎么做?2、放鞭炮是要远离草、点线、人群,小孩子不能放鞭炮,看大人放鞭炮时要离得远一点。3、我们来看看录像里的小朋友,他们做的对不对?4、他们做的那里对?哪里不对?假如这样做会有什么危险?效果分析^p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鞭炮应该并不生疏,他们可能都参与或者观察到过放鞭炮的生活情境,对于鞭炮燃放时的宏大的声响小朋友们也能有一定的生活经历。所以今天活动的一开场,当看到鞭炮图片时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出了我图片上的鞭炮,对于鞭炮的特征,也能比拟全面的进展描绘,兴趣都比拟高。活动中,通过运用图片和视频的辅助,较好的讲解了燃放鞭炮时所需要注意的一些平安地事项,幼儿也能结合图片进展理解,对于一些燃放烟花不恰当而引起的人身和财产的伤害也有了初步的理解同时也明白了小朋友不能单独放鞭炮的道理。平安教案篇2保护自己的小手活动目的:1.知道保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活动准备:手受伤的小熊玩具活动过程:一、出示小熊玩具,通过故事导入:"今天小熊在玩的时候可不小心了,弄伤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讨论:〔1〕这个小熊的手怎么啦?〔出血了〕〔2〕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3〕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片、针、铁钉、铁丝、剪刀等。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4〕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有哪些不方便。二、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三、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小熊〔或自己〕受了伤的手。〔1〕假如手不小心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2〕手受伤了怎么办?〔3〕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平安教案篇3教学目的:1.通过生活中发生的被拐骗案例、引起同学们对防拐骗、防盗的重视。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理解一些根本的防拐骗防盗知识和被拐骗后的自我挽救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讲事例组织学生讨论时间安排:一节课课前准备:2.理解一些根本的防拐骗防盗知识。3.理解一些被拐骗后的自我挽救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生自由发言,陈述所搜集到的被拐骗被诱拐的事例。2.呈现主题。〔二〕被拐骗被诱拐的事例柴伟是郑州市民,一个月前他16岁的儿子在郑州火车站附近突然走失,经过多方打听,柴伟得知儿子被人贩子卖到了山西黑窑场做了苦工。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他结识了另外五家和他一样丧失孩子的家长,几位家长开场结合在山西黑窑场寻找孩子。在将近两个月的寻找过程中,他们只找到了一家丧失的孩子,却挽救了另外50多名素不相识的童工。这三个孩子,都是刚从山西被挽救出来的。〔三〕小组讨论:汲取以上案例的教训,我们应如何防拐骗防诱拐?〔四〕防拐骗知识1.掌握动向。外出一定要跟家长“请假”。2.教点本领。告诉孩子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单位的全称以及号码,并要求记住。要告诉孩子因迷了路或被拐骗、被绑架,应找警察或拨打“110”。3.防生疏人。告诉孩子,不要听信生疏人的话,不要请生疏人带路,不能搭乘生疏人的车出去,更不可食用生疏人给的饮料、糖果和其他小食品。4.约法三章。父母与学校要讲定通常来接孩子回家的人,并一起去跟老师熟悉情况,把接送人的号码告诉老师,无人接送时,就留在学校,或请老师打给父母等接送人。5.巧施“假装”。欲留孩子一人在家,要有意识在门口放几双大人的鞋子,使歹徒难以看出家中只有孩子一人在家,并告诉孩子不要给生疏人开门。〔五〕受骗被拐骗后自我挽救方法:1.沉着冷静,注意观察的人数、交谈内容,从中摸清作案的意图。在摸清对方的意图后,要想方设法,在适当的时候,寻找借口逃跑如上厕所、装病。不要与当面顶撞,以免受皮肉之苦。2.一旦被软禁,要装作很顺从的样子来麻木对方,使放松警觉。一有时机就接近窗户、天窗、通气孔等通向外界的地方,想方法向邻居、路人呼救,或者写纸条、扔东西。纸条内容大概是“我被坏人关在××地方,请报警”,这不仅使自己免遭不幸,而且使很快落网。3.假如已被人贩子卖掉,要冷静,想方法拖延时间,可以说身体不适,或用温顺的语言哄骗对方。抓住时机向你可以接触到的人求救,如向清洁工人求助。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大声呼救。见到警察、机关单位等要想方法靠近并求助。4.打110求助。不管是哪个,都可打110,打通后,要讲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以便警察及时查找。逃出来后,要迅速找到当地公安局派出所、妇联等机关组织报警、寻求帮助。〔六〕小结:1、学生总结:通过这次活动,你学到了什么?2、班主任总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希望这次的班会活动能引起同学们对防拐骗防盗的重视,也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学到一些根本的防拐骗、防盗知识和被拐骗后的自我挽救方法.愿同学们开心地学习,平安地生活.20xx年12月18日平安教案篇4活动目的:1、通过观看情景表演,理解进餐过程中的平安考前须知。2、能对情景表演以及图中的行为作出简单的评价,并说出自己的理由。活动准备:1、小男孩和小女孩玩偶,餐车,汤锅。2、点心人手一份。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活动。老师:〔1〕小朋友们喜欢在幼儿园里吃饭吗?在幼儿园吃饭和在家里吃饭有什么不一样呢?〔2〕在幼儿园里吃饭要注意些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知道的考前须知〕2、幼儿观看情景表演,理解进餐过程中的平安考前须知。〔1〕教育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1--洗干净的手不能再去摸别的东西。〔2〕老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2--远离热的汤锅。〔3〕老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3--吃饭的时候不能去碰旁边的小朋友。3、观看教学挂图,对图片中的行为进展判断,进一步稳固进餐的平安知识。老师:〔1〕这里有一些小朋友,他们在吃饭。我们来看看,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为什么?〔2〕你知道吃饭的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吗?什么事会发生危险,是不能做的?4、组织幼儿吃点心,鼓励幼儿应用所获得的平安知识。老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好吃的点心,比一比看哪一个小朋友在吃点心时最懂得注意平安。平安教案篇5新学期,幼儿从中班升入大班,晋级的快乐与自豪,面对焕然一新的环境,孩子就像进入了童话乐园,她们个个兴高采烈,喜气洋洋。让他们兴奋得欢呼雀跃,而追逐打闹,甚至是小小恶作剧都是他们自我快乐的一种表现形式。虽然是大班的幼儿,平安意识有了,自我保护才能强了,但对事情后果的预测才能还不够完善,更无法预见到教室有限的空间和桌椅玩具存在的平安隐患,因此,新学期对他们最常见的追逐打闹行为进展正确引导是非常必要的。根据幼儿身心开展的特点,我将活动目的定位于:1、通过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在幼儿园的每一个区域追逐打闹是危险的行为,教育幼儿不在室内或楼道做危险的事情和动作。2、在上课和游戏中,正确引导幼儿分清追逐打闹危险的场所和平安的场所。进步日常生活的平安意识。活动准备:1、动画故事、儿歌朗读。2、幼儿有一定的平安知识,能用较完好的语言描绘事情。活动重点:教育幼儿不在室内或楼道做危险的事情和动作。活动难点:教育幼儿能分清在教室、楼道追逐打闹危险的场所和平安的场所。进步幼儿的平安意识和自我保护才能。活动过程:1、在“不在教室追逐”的音乐声中,师生谈话:“我们升入大班了,来到了漂亮的教室,怎么才能玩得平安又快乐呢?”2、“得意的小熊也上大班了,我们来看看他到了漂亮的教室在干什么?”1)欣赏动画故事“小熊追逐小伙伴”。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教室里东西很多,追逐很危险,抢东西是错误行为。小熊做了一件什么事?他错在哪里?为什么不能在教室里追逐?3、引导幼儿欣赏根据故事创编的诗歌“不在教室里追逐”,学习有感情地朗读。4、游戏:数一数。帮助幼儿正确判断危险、平安的追逐玩耍的场所。进步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平安意识。总结要结实树立“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全体师生的身心安康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引起注意,假如忽略了这项,其后果不堪设想。平安教案篇6活动目的1、认识食品包装上的消费日期以及平安标志。2、能仔细观察、分析^p哪些食品时平安的,哪些食品存在平安隐患。3、在生活中增强食品平安意识,抑制自己,少吃零食。活动准备1、各种食品包装袋及瓶、罐。2、霉变及变质的食品假设干。3、教学挂图。活动过程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老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注意过食品包装上的平安信息呢?在正规超市买的食品外包装上会有消费日期和平安标志,你们知道吗?2、活动展开:观看教学挂图。(1)观看教学挂图,认识消费日期和平安标记。①老师出示挂图上的消费日期及平安标志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并识别。老师提问:图中的食品包装袋和牛奶瓶上有什么数字和图案?它们有什么用?②老师给出正确答案:这是消费日期、保质期以及平安标记。它们可以告诉我们所购置的食品是不是平安的,可不可以放心食用。在保质期内的食品时平安的,过了保质期就坏掉了,吃了可能会生病。有平安标志的食品是平安的,没有平安标志的食品最好不要购置。和爸爸妈妈去买食品,可以提醒他们注意包装上的消费日期、保质期、平安标志。假如你不会计算保质期到什么时候,可以问问身边的大人。(2)观看教学挂图,学习分辨变质食品的正确方法。①老师出示挂图上其他三幅图片。老师提问:面包上面有什么,还能吃吗?开封后搁了一段时间的食品怎样才能知道有没有变质呢?牛奶、豆浆能在温室下放很久吗?②请学生答复,大家评论。③老师小结:在吃食物之前,我们要确定食物是不是平安的,可以先用眼睛仔细地观察一下有没有霉点,是不是变色了,还可以用鼻子闻闻有没有奇怪的味道,比方酸味或者臭味。假如颜色和味道改变,就说明这个食物坏掉了,不能吃了。新颖牛奶、豆浆在室温下不能放太久。3、活动展开:实地观察分辨哪些食品是平安的,哪些食品存在平安隐患。①师:我这里有一些食品的包装以及各种食品,请小朋友来当食品检验员,检查一下哪些食品是平安的,哪些食品不平安。②每次请3~5名学生,并集体检查讨论。③讨论零食中的平安隐患,抑制自己,少吃或不吃零食。老师小结:所以,小朋友们要少吃或不吃这样的零食,才会安康成长。平安教案篇7活动目的:1.让幼儿掌握用电的平安知识,培养幼儿平安意识。2.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活动准备:“小心触电”危险标志图片、挂图共三幅。根本过程:(一)导入活动:1.谈话:老师出示“小心触电”的标志,请幼儿谈一谈,自己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样的标志,为什么再有点的地方会贴有这样的标志?2.引导幼儿举例说明电的用途,并说一说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电器。(二)关键步骤:1.出示图片,先请幼儿仔细看,再让幼儿谈一谈自己的看法:画面上的人做得对吗?(参见《礼仪教育幼儿用书》第三册第58页的图片。把手擦干,再开关电灯请爸妈帮助插好插座——在空旷的地方放风筝在房檐下或商店里避雨(三)组织幼儿讨论:1.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帮助触电的人,并理解哪些物品不导电。2.老师小结:不能用手去拉触电的人,要用绝缘物(如木棍、橡胶等)将人与电分开,告诉大人或打叫医生。活动延伸:1.请专家来园为幼儿讲解平安用电的知识。2.在娃娃家玩自救游戏。3.在新闻角搜集平安用电的图片或。4.带着幼儿大声地、有韵律地朗读三字儿歌。家园共育:1.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醒幼儿平安用电。2.家长应在家里危险地方贴上平安标志。考前须知:家长要教给幼儿自救方法平安教案篇8活动领域:社会、艺术活动目的:1、能说出交通标志的外形特征和含义2、尝试制作活动室的平安标志活动准备:交通标志图片、画笔、记录表《要小心的物品》活动过程:1、我认识的交通标志。出示交通标志,请幼儿说一说交通标志的外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及其含义。归纳这些交通标志的规律:外形简单,颜色有红、黄、蓝、白四种颜色。颜色和外形:红色的圆形表示制止;黄色的三角形表示警告;蓝色的长方形表示指示。2、观察活动室环境,寻找平安隐患。想一想:活动室里有哪些东西可能会造成危险?〔幼儿边说老师边记录幼儿说出的危险物品〕分组到活动室的各区域、各角落找一找你,看看有哪些东西会造成危险,并记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