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
导入
103年前,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一场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等多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过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这就是五四青年节的来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郭沫若先生写的一首讴歌五四精神的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目标1.了解郭沫若的生平创作及新诗;2.体会诗歌韵律,把握诗歌内容;体悟诗歌的象征意义。知人论世、扩充知识01诵读感知、了解内容02合作探究、挖掘意蕴03再次诵读、总结全诗04目录01知人论世、扩充知识1.作家作品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1914年留学日本,1921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成立创造社;1923年于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编辑《创作周报》《洪水》,提出“革命文学”主张;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埋头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秘密回国。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2.写作背景本诗写于1919年9—10月间,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定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写下这首力的赞歌。3.关于新诗新诗又称现代诗,产生于五四运动时期,是适应时代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打破旧体诗格律束缚的新诗体。特点是形式的自由性,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和谐的音乐性。4.代表诗集《女神》收入了诗人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序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代表诗篇有《凤凰涅盘》、《地球,我的母亲!》、《天狗》、《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律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思想内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二是歌唱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三是抒发爱国情思。02诵读感知、了解内容诵读诗歌并思考以下三个问题:诵读诗歌,分析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1读完这首诗,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2这首诗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3明确:1.诗歌内容:本诗一共七行。第一、二行展示了海洋雄伟壮丽的景色;第三、四行抒写了对眼前景观的强烈主观感受;第五、六、七行是对力的讴歌和赞美。2.阅读感受:宏伟、强力、壮丽、炽热……3.形式特点:(1)句式自由,节奏鲜明。作为一首自由体的新诗,诗人采用了不受束缚的自由句式,具有极为鲜明、强烈的节奏感。长短句式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使得诗作显得自由奔放。(2)运用排比句来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等排比形式的使用,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气势。03合作探究、挖掘意蕴任务一:诗歌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描写了白云、天空、北冰洋、太平洋、地球、洪涛、力等意象,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写赞美大自然,展现了大自然宏伟壮丽的图景。诗中展现的空中云海,描绘的北冰洋、太平洋的滚滚洪涛,充分表现出大自然的雄奇、壮阔、瑰丽、博大,气势磅礴。
诗人描写大自然,是把整个大自然当作“自我表现的全宇宙的本体”,当作生命的化身,所以诗中对大自然的描绘、歌颂,渗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自然景观与诗人的主观世界达到交融一体的境界。任务二:结合背景思考,诗人通过描绘意象流露的情感只是针对大自然吗?诗人对大自然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情感,是对“五四”时代“狂飙突进”精神的讴歌。诗中出现的云的怒涛、海的狂潮、诗中反复歌咏的“力”就是“五四”时代精神的象征。而诗人所着力赞颂的“力”,也是全诗的诗眼所在。
“力的毁坏”是毁坏旧世界、旧中国、旧社会、旧文化;“力的创造”是创造新世界、新中国、新社会、新文化,创造新时代的文明。诗人对“力”的歌颂,歌颂了它的形态(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它的声响(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它的韵律(力的律吕),表现出一种勇敢进取、积极创造的奋发昂扬精神和热烈向往、执着追求,以及摧毁旧事物的勇气与坚定。任务三:这首诗的诗歌风格是怎么样的?
雄浑豪放的浪漫主义风格——诗人以大胆、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营造壮阔、恢宏的意境,诗人想象“我”站在地球的边上,眼观大洋,耳听海涛,并把太平洋想象成为一个力大无穷的勇士,竟然要把地球推倒,把相距遥远的北冰洋和太平洋联结起来,把天空的云海和海洋的洪涛联结起来,创造出一种阔大而超越的意境。这些神奇的想象、壮丽的场景同诗中表现的进取、乐观精神,及对理想的追求与憧憬,构成了诗歌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04再次诵读、总结全诗
诗人描绘的白云、海洋、地球、洪涛、力等雄壮的意象,激情地赞颂了大自然的神力,唤起人们对自身力量的觉醒和生活的热情,激起人们以全部的生命力去创造、追求、进取,强烈体现了诗人破坏旧世界,开创新世界的勇猛革命精神,唱出了那个时代积极进取的崇高美,讴歌了狂飙突进的五四精神。谢谢!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
五四运动(1919年青年学生组织的爱国运动)
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1919五四运动五四精神:“赛先生”(科学),“德先生”(民主)思想文化:推行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推倒贞节牌坊”等口号。社会经济:学生和群众抵制日货,一定程度刺激了民族产业的发展。教育变革:大学开始破例招收女生。壬戊学制。文学艺术?
开创中国文学新时代,出现了40多个文艺社团,如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出现大批文学巨匠,如沈雁冰、郑振铎、叶绍钧、郭沫若、郁达夫等创造社左起:成仿吾、郭沫若郁达夫、王独清
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郭沫若的诗集《女神》,郁达夫的小说《沉沦》及郭沫若的译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是该社最有影响的作品。
郭沫若生于四川乐山,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炉中煤》等诗篇。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1892-1978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狂暴的太平洋滚滚的洪涛眼前景物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晴:五四运动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驱散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的黑暗。提起、推倒:拟人。太平洋之力量即参与五四运动的各个阶级、各个阶层、各个社会集团的爱国人士的合力。开篇写自然景色,有什么特征?有何作用?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诗中的自然形象具有异乎寻常的规模、面积、体积、威力,它们引起读者惊异、赞叹,以狂暴的激情荡涤心胸,从而使人由这种自然形象产生对社会生活的崇高和伟大的联想。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毁坏”“创造”“努力”?前者:太平洋推倒地球产生的洪涛,象征以青年学生为主,由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组成的爱国人士。后者:毁坏一切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思想罗网;创造崭新的科学与民主的现代文明并为之努力。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创作力的绘画表演力的舞蹈演奏力的音乐抒写力的诗歌激荡力的律吕掌握力驾驭力努力创造乐观进取追求光明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表现崇高美的激情洋溢的赞歌
层层推进,构成排比句式。抒情气氛犹如疾风骤雨,犹如火山爆发。置身如此诗境,我们的思想也随着一路狂奔,一路呐喊。诗歌的结尾为什么要唱出力的赞歌?这是对“力”的美化,赋予“力”以人们常见的艺术美的形象;同时又是对力的艺术的歌颂,对充益着力的崇高美的歌颂。郭沫若的诗歌,无论是从表现反抗破坏和自由创造的精神内容上看,从特别发展的想象和激情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丰富多彩的浪漫主义手法上看,或是从他不拘一格、发挥艺术独创性并实现诗体大解放者,都是这种力的艺术的大胆的和富有成效的实践。从这里,也可以看到郭沫若对自己诗歌的崇高美风格的自信和肯定。这首诗给人的主要感受和印象是?
宏伟、强力、壮丽、炽热诗中雄奇的形象和澎湃的激情使人惊赞、仰慕,唤起人们对自身力量的自觉意识和对生活的巨大热情,激起人们以全部生命的力去努力创造,去追求光明,去获取力的艺术、力的美。这是崇高与壮美的统一,作者唱出的是一曲表现崇高美的激情洋溢的赞歌。诗中自然景观和诗人的情感是如何交融在一起的?经过诗人想象的飞腾和感情的灌注,以自己的全部生命和人格进行艺术创造,自然形象便浸染着、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感受,自然现象与诗人主体血肉交融,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活的存在。这种在特定环境中强烈、丰富的典型感受便象征着一定的社会内容,从而达到对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表现出一种正面的崇高,一种富于乐观进取精神的壮美。为什么诗人将诗歌命名为《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有何新意?通观全诗,诗人把自己想象为一个站在地球边上目光遍及广阔天地,并发出了激情的呼唤的巨人。通过对自然的抒写,可以看到抒情主人公的高大形象,窥视到他的充实内心,感受到他的如沸激情。新意:抒情形象所显示的这种独特感情、心理,正反映了被五四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底盘工程师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用户画像的分析试题及答案
- 沂南县特教试题及答案
- 数据分析在家具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探讨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二模(4月)语文试题含解析
- 施工现场安全文化建设的策略试题及答案
- 家具行业设计中的美学与技术融合试题及答案
- 家具行业创新设计案例分析与启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政治试卷(含答案)
- 电动汽车技术中的虚拟现实应用试题及答案
- 2023年高考真题-物理(广东卷) 含答案
- 土木工程专业外文文献及翻译
- 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鲁迅心中的那些情”主题交流课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2025年驾照C1证考试科目一必考题库740题及答案(包过版)
- 气候变化适应成本-深度研究
- 第2课《风铃》课件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
- R245fa螺旋管内分液冷凝特性实验研究
- 【营销方案】2025小红书平台营销通案
- 应急疏散的标识与规范
- 光伏项目服务承诺书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题卡1000道带答案可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