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整理第一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诗歌类材料作文
这一类型的作文,有赖于对诗歌材料本身的解读。冷静品读,仔细体味,悟出诗的意蕴,把握住诗的主旨,才能确定写作的重心。第二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诗歌材料作文审题方法1.读懂诗歌,分析意象的深层意义(如比喻、象征的本体),依据标题分析意象的主次,选准角度。2.分析重点词句,把握作者情感倾向。3.理清材料内在、外在关系(对比、互补),整体阅读。4.因果法分析材料中的现象或结果,类比联系生活。第三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抓意象;(依据标题分析意象的主次,选准角度)2.抓关键;(重点词句)3.辨倾向;(情感)4.理关系;5.查原因;(由关系来看为什么会有这种倾向)6.联生活。诗歌类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第四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一面镜子,照了一辈子人
就是没有照见自己
有一天它邂逅了另一面镜子
才看见了自己的真面目
请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且文体特征明显。
第五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抓意象:2.抓关键:3.辨倾向:4.理关系:审题立意
镜子
“照了一辈子人”、“没有照见自己”、“看见自己的真面目”、“就是”、“才”
似乎还有赞镜子无私奉献之意,如红烛如春蚕。关联词,表明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深深的惋惜,是浅浅的责备,是淡淡的批评。
镜子,一辈子只照别人,就是没有照见自己,直到有一天,偶遇另一面镜子,才看见了自己的真面目。第六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审题立意5.查原因:6.联生活:
镜子只能鉴人,不能鉴己;只能明察秋毫别人的得失,却看不到自己的庐山真面;只能知人,不能知己。
由物及人,诗歌意在告诫我们:不但要知彼,更要知己。要认清自己,不但要知人,更要察己,不但要全面准确地了解别人,更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要为自己准备一面“镜子”。第七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本次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1、
知人更要知己。辩证地谈,前者作铺垫,着重论述后者。2、
以人为镜,看清自己3、
诤友——生活中的明镜4、
知音——人生的一面镜子5、
要利用好对手这面镜子,看清自己6、
以史为镜,看清自己7、
反观自省,吾当三省其身,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8、
要认清自己,着重强调认清自己的意义
第八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偏离材料的立意:1、人生只为付出
2、在默默无闻中成就伟大
3、作一面干净的镜子第九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土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
土壤的功用是无比崇高的。而尘埃,却只能污染空气。两者都由土而来,价值却全然不同。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现象吗?你思考过它们的原因吗?请以“土壤和尘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第十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抓意象:“土”及其两种不同的形态2.抓关键:“附着”、“沉浮”、“土壤”、“尘埃”3.辨倾向:“土”成为“土壤”,令人尊敬;
“土”成为“尘埃”,令人鄙夷。4.理关系:两者都由土而来,价值却全然不同。审题立意第十一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5.查原因:“土壤”在脚步车轮之下,在草木果蔬稻麦之下。没有了土壤,也就没有了脚步车轮,没有了草木果蔬稻麦。是对人的贡献!6.联生活:土的价值如此,人的价值又何尝不是这样?有的人,身居高位,脱离群众,自以为高人一等,到头来变成一文不值的“尘埃”;相反,有的人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实实在在的事,献身于事业,献身于大众,终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审题立意第十二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也可换一种思路:“位置”互移。许多人在处于一介平民的时候,尚能做些有益于社会和大众的事;一旦得势,权高位重,就会轻飘飘起来,忘乎所以,为所欲为,最后走上人生歧途,上演人生悲剧。第十三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错觉
泰戈尔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
“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
“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你品读这首诗产生了哪些联想或感悟呢?请跟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或感悟应是本首诗引发的。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限用议论文。
③不少于800字。第十四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这则小诗的内涵要深刻理解。这则小诗的诗题是“错觉”,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知道其意思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反应。这个解释很好理解。再看诗歌的内容,这首小诗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河的“此岸”与“彼岸”的“叹息”或“长叹”。它们为什么“叹息”“长叹”呢?原来,一个说:“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一个说:“也许,幸福尽在对岸。”也就是说,它们都没有看到自己的优势,都处在自怨自艾之中。这是做这道题审题的关键。
第十五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为什么甲乙的想法不谋而合?这是因为它们通过比较(攀比),均以为幸福在对岸,而不在自己身边,陷入心理误区。以为自己不曾拥有的正是自己想要的;总以为活得不如别人快乐幸福,却不知幸福快乐的根源来自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寄托在别人身上;(2)这种想法正确吗?这是心理不健全,不平衡的表现:谁都过得比我好——无论是金钱、地位、名誉,还是爱情、婚姻、工作、职业、成绩等。这种人不想凭借自己努力去改变现状,却总在不切合实际的幻想中生活,久而久之,就养成悲观、懒惰、热爱空想的病态性格。(3)怎样纠正这种心理呢?珍惜眼前、在知足中奋进……第十六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作文的终极目的是引导中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激活中学生对生活的体悟。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自己:生活中这种现象多吗?其实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之中,这种错觉现象处处都是,只要留心皆有发现。比如说,“庄稼总是人家的好”,在社会中人总是“看”到别人比自己有钱、快乐、幸福,其实“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他人未必比自己快乐、幸福。又如,得不到的东西总是最好的,于是人们总是迷恋那些得不到的东西,反而对拥有的东西不珍惜。我们可以对彼岸的“幸福快乐”憧憬向往,但更应该去珍惜身边实在的幸福、触手可及的快乐。《抓住身边的幸福》、《给错觉纠偏》、《何必攀比》、《幸福就在你(我)身边》、《做自己主人》、《别只盯住远方》等。第十七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梦想照进现实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窗前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
阅读卞之琳的诗,常使我感到迷惘。是什么虽经历时间的淘洗,却历久常青,时读时新?
他不仅是诗人,更是一位谎言家。他善于编织各种五彩缤纷的谎言,让人们无法自拔地陷入他精心构架的罗网。
我就是那深陷其中的一位。因此,在我审视一件事物或是评价一件东西时,常常会不经意间带上一样的思考。
第十八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秋日,阳光一般的午后,我常常喜欢趴在窗台上,一层一层地剥开文字背后的秘密。我陶醉于文字本身带来的美感与充实,但我更沉醉于思索这些符号所传达的“大智慧”。最初的思考,是唐诗带给我的。初读《枫桥夜泊》,只触摸到一位失意才子无法排解的愁绪。所以之后读这类诗,我的注解大抵不过“怀才不遇”“抑郁苦闷”之类。但后来见得多了,也就再难依葫芦画瓢了。于是开始重新打探它,这首诗便也在我心头隐现,由一鳞半爪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这首诗最令人无奈的,就是在于借寒山寺的钟声敲醒人的梦境以后,把人搁在这荒寒中没有着落,并让人用一生的经历来消解这梦后的凄苦。
所以,真正读懂了一段文字,也就经历了一种生活。第十九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箫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我曾深深地折服于这位伟人的智慧,他把占有欲未得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表述得如此轻松俏皮。但后来又有人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比起箫伯纳,后者似乎更推陈出新,它所达到的思想高度,也是应当值得景仰的。曾经以为,我的所谓的对生活的评价是无懈可击的。但随着知识积累的增加,若再来反复推敲,便觉得好像宇宙空间里失重状态下的宇航员,总那么轻飘飘的,甚至很难守住自己心灵的大树。
第二十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所以,我不否定自己为名副其实的“理想主义者”,正如泰戈尔诗里叹息的人--“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河的彼岸一声长叹:“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一直以来,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只须伸出手臂,便能掂出它的厚重,不是么?当梦想照进现实,幸福便开始蔓延……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诗歌类作文审题
你知道,你爱惜,太阳天天升起;你不知,你厌恶,太阳天天升起。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审题立意“太阳天天升起”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你知道,你爱惜”“你不知,你厌恶”只是一种主观情感。主观情感是难以左右客观存在的。因此,尊重客观存在是这首诗所要思考的核心。比如我们要尊重自然,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等。当然,这样思考过后,还可引申为我们要“适应”客观规律。所以,这首诗的最佳立意是“尊重与适应”,按照这个方向构思,文章是不会走题的。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006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星星
雷诗雁
仰望星空的人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
那儿有灰尘、石渍,
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与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审题立意
这首诗说的是什么呢?
1、距离产生美。总以为星星是宝石,是因为在仰望它,和它有一段距离;没有距离了,飞上了星星,自然也就没有美可言了,看到的当然是灰尘、石渣。对人也是这样啊,在对一个人还不怎么了解的时候(特别是恋人),总觉得他什么都是好的;可我们对他熟悉了,他对我们再没有什么秘密的时候,美便不存在了。实际上,不是美不存在了,而是因为他的缺点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使得我们看不见他的优点罢了。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透过现象看本质。晶莹、透亮、没有纤瑕,这是星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现象,它的本质呢?正如诗人所说,是和地球一样复杂。这是在写星星,又何尝不是在写现实生活呢?遗憾的是,我们常常被一些纷纭的现象所迷惑,把现象当作了本质。
3、理想和现实。诗歌第一小节写的是理想中的星星,第二小节写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星星。我们不是常常把现实理想化吗?正因为把我们尚为涉足的现实理想化了,所以当我们步入现实开始新生活后感到的常常是失望。这时,就需要我们用一段时间来调整心态了。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土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土壤的功用是无比崇高的。而尘埃,却只能污染空气。两者都由土而来,价值却全然不同。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现象吗?你思考过它们的原因吗?请以“土壤和尘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土壤”在脚步车轮之下,在草木果蔬稻麦之下。没有了土壤,也就没有了脚步车轮,没有了草木果蔬稻麦。那么,我们再向深处想一想,是什么原因让“土”成为令人尊敬的土壤,又是什么原因让“土”成为令人鄙夷的“尘埃”?是对人的贡献!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由此,我们不难得到启发:人的价值又何尝不是这样?有的人,身居高位,脱离群众,自以为高人一等,到头来变成一文不值的“尘埃”;相反,有的人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实实在在的事,献身于事业,献身于大众,最终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也可换一种思路:“位置”移八。许多人在处于一介平民的时候,尚能做些有益于社会和大众的事;一旦得势,权高位重,就会轻飘飘起来,忘乎所以,为所欲为,最后走上人生歧途,上演人生悲剧。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于公司职工工作总结7篇
- 2025广东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张振鹏教授博士后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水发集团权属一级公司纪委副书记专项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单位个人的半年工作总结15篇
- 关于生活的演讲稿15篇
- 关于销售业务员工作总结15篇
- 2025江西抚州市崇仁县县属国有企业招聘员工有关事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承揽加工合同书(详细版)6篇
- 2025年社会救助及公益服务合作协议书
- 2025福建福州市罗源县社会救助协管员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CCAA服务认证基础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附答案(能力提升)
- 临床医学职业生涯规划
- 钢结构大棚承揽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液态锂电池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机房设备维修服务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
- 无人机植保技能培训课件
- 2024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office办公软件试题
- 13《黄鹤楼》公开课课件
- 第2课 第一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