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科学教案集合5篇科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19课内容教学目的:1、引领学生学习测量物体的运动,描绘物体的运动状态,理解同样时间和同样间隔时这样描绘一个物体的运动快慢。2、让学生学习测量和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一、新课导入出示爱因斯坦的图片师:这位科学家叫什么名字?师: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叫爱因斯坦,他是现代物理学的创始者和奠基人,在他的研究中曾经说过非常有名的一句话。〔出示:当物体的运动速度等于光速时,时间就会停顿。〕在科学研究中,间隔和时间是两个重要的条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9课间隔和时间。〔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初步感受间隔和时间的关系。师:下面我们先来做个小活动,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数5个数。师:刚刚从开场数到5,大家经历了5秒钟的时间,那么你来估测一下,5秒钟按你的正常速度走,你能走几米?学生边说书写副板书5秒走师:请同学们分别记好你的估测结果。师:在教室里我给大家准备了4块场地,以一块场地为例,从起点走到另一端是5米的间隔,在回到起点是10米的间隔,大家再来估测一下,按正常的速度连续走完10米,你需要几秒钟的时间?〔板书:10米用〕师:估测可以为我们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那么我们的估测结果是否准确?下面我们就通过活动来验证,请各小组在组长的带着下分工进展活动〔出示分工示意图〕,并且注意搜集活动中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活动完毕请同学们讨论一下通过这些数据你能有什么发现?学生活动,汇报〔大家在活动中,像个小科学家一样,认认真真的活动,那个小组来汇报一下〕师:大家的发现非常有科学价值。板书:一样的时间间隔长速度快一样的间隔时间短速度快师小结:刚刚同学们通过提出问题,进展猜测,试验验证,得出结论,经历了一个科学研究的完好过程。2、测量每段间隔使用的时间在大家活动的时候老师在考虑一个问题,假如大家按正常速度连续走更长的间隔,大家想不想知道每经过一段间隔,所用的准确时间,我们应该怎样进展活动,小组内议论一下,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最科学最准确。议论汇报师:通过刚刚我们设计了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老师布置场地师:皮尺的0刻度为起点,附近的同学看一看你大约在起点的几米处?下面我们从起点以4米为一个计时点,选几名计时员,第一计时点,第二计时点……师:每个计时点选一名小助手和计时员相对站在皮尺两边。出示要求:1、运发动连续走完全程;2、计时员听清老师口令一起计时;3、计时员听清相对应的小助手的口令,停顿计时。师:请一名运发动师:在坐的每一位同学都是小裁判看一看他们配合的怎么样。下面我们先试走一次。师:对于这次活动,裁判员有没有需要提醒的?师:下面我们就开场正式活动。分别计时男女两名学生搜集数据填在记录表中师:下面我们把搜集的数据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用不同颜色的笔制作成折线统计图,竖轴表示的是间隔,横轴表示所用的时间。并且分析^p一下,这两条折线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科学发现?学生制作,分析^p图意师:刚刚同学们发现的非常好,在这幅图上能发现线的坡度越大说明速度越快,线越直说明越的匀速运动。师:其实还能带给我们更多的科学信息,比方10秒能走20米,估算一下1分钟能走多少米?假如这位同学从学校到家要走10分钟,估算一下他家离学校有多少米?三、拓展间隔和时间的科学认识师:今天我们所研究的间隔和时间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条件,在天文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单位光年,谁知道光年是一个间隔单位还是时间单位?师:光每秒300000千米走一年的间隔,是一个间隔单位,老师给同学计算了一下一光年的间隔。谁来读一读。师:我们的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只是一个普通的星体,我们要用这样大的间隔单位来度量宇宙,谁知道宇宙什么意思?师:宇代表上下四方,所有空间无边无际的间隔;宙代表古往今来,无始无终的时间。师:我们的祖先在遥望宇宙时,用他们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师:织女星间隔地球26.3光年,牛郎星间隔地球16.5光年。它们之间也有16.4光年的间隔。四、课后延伸师:间隔和时间在科学研究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很多帮助,老师理解到〔出示各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数据,根据两地间的间隔大体估算出我们所需要的时间,也能根据使用的时间估算出两地间的间隔,这样能让我们更合理的安排时间,从今天我们就更要学科学、用科学,让科学更好的为我们的生活效劳。科学教案篇2活动目的:1、在听儿歌及跟做动作的过程中,理解“搓、捏、挠、敲”的意思。2、尝试用完好的语言进展大胆地表述。3、对小手游戏感兴趣。活动准备:小手能干的照片活动过程:1、手指游戏2、小手的本领刚刚我们用什么做游戏了?你觉得小手能干吗?你的小手有什么本领?〔吃饭、玩游戏、穿衣服、穿鞋子、用剪刀〕总结:你们的小手真能干,会用勺子,会穿裤子,会穿衣服,会穿鞋子,会画画,会用剪刀,还会做游戏。等我们小朋友再长大一些,小手会做更多的事情的。3、小手游戏下面,我们再用小手玩个游戏。请你按我的要求去做,假如我说“小手小手拍拍”,小朋友们就要拍拍手,看看谁的小手最能干。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敲一敲。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搓一搓。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捏一捏。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挠一挠。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藏一藏。3.引出游戏“找小手”:得意的小手全都不见了!如今我的大手要来找你们的小手,大手一摸到小手,小手就赶快放到腿上,好吗?4.老师悄悄地走到幼儿的身后,用手摸或握每一个幼儿的手,提醒他们尽快把手放在腿上,并请他们说说自己的小手藏在哪里了。5.游戏反复进展。科学教案篇3【教学目的】科学概念:1、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2、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3、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4、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响、能繁殖等。过程与方法:1、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用图文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2、发现微生物的生物特征。3、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的种类。情感、态度、价值观:1、开展对微生物进展研究的兴趣。2、培养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意识。【教学重点】运用显微镜观察认识一些水中的微生物。【教学难点】记录并识别水中的微生物。【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显微镜、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老师演示器材:介绍微生物的图片或【教学过程】一、观察水中的微生物1、故事导入: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构造,而列文·虎克用他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曾经不为人知的奇妙的微生物世界,他在他的观察记录里这样描绘:“大量难以相信的各种不同的、极小的‘狄尔肯’……它们活动相当优美,它们来回地转动,也向前和向一旁转动……”“一个粗糙沙粒中有100万个这种小东西;而在一滴水中,‘狄尔肯’不仅可以生长良好,而且能活泼地繁殖——可以寄生大约270多万个‘狄尔肯”。“狄尔肯”〔拉丁文中“细小活泼的物体”的意思〕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微生物。1675年,雨水成了列文虎克的观察对象,他描绘到:“我用4天的时间,观察了雨水中的小生物,我很感兴趣的是,这些小生物远比直接用肉眼所看到的东西要小到万分之一……这些小生物在运动的时候,头部会伸出两只小角,并不断地活动……假如把这些小生物放在蛆的旁边,它就好似是一匹高头大马旁边的一只小小的蜜蜂……”。雨水中的小生物其实就是原生动物。1683年,牙垢成了列文虎克关注的对象,他发现人口腔中竟然躲藏着许多“小动物”,它们像蛇一样用优美的弯曲姿势运动。他惊叹地记录道:“在人的口腔的牙垢中生活的动物,比整个荷兰王国的居民还要多。”这就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细菌时发出的感慨。今天我们借助显微镜来观察和认识一些水中的微生物。2、制作装片1)准备好一块载玻片2)在玻片中央放少量脱脂棉纤维3)在池塘水或培养液中取一滴水滴在棉纤维上4)轻轻盖上盖玻片5)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3、搜索观察显微镜下的微生物1)将装片放到载物台上将要观察的中心局部对准通光孔中央2)调整好镜筒的高度,使视野里出现较清楚的物体影像3)挪动装片,搜索装片上的生物4)找到生物后继续调整镜头高度使镜头下的生物图像更明晰5)初步区分是否是生物〔动物会动,生物一般都有较规那么、完好的个体〕a)画下观察到的微生物两个学生一组,将观察到的微生物画在科学记录本或18页上。b)区分认识微生物对照18页,22-24页的资料,识别所观察到的是什么生物。假如与资料提供的生物不相符,课外再找资料查证。老师也可在课前对培养液中的微生物进展观察,并事先寻找相关的资料与图片提供应学生作为参考。4、微生物和我们请学生考虑讨论以下问题:c)除了水中有微生物,哪些地方也有微生物?d)它们是如何生存的?e)微生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板书设计:水中的微生物〔张贴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的图片〕科学教案篇4【设计思想】一、力求老师认识到位。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老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拟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展。”“在教学施行中,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是全过程的,也可以是局部地进展,如某些课侧重在提出问题,进展猜测、假设和预测的训练,某些课那么侧重在制定方案和搜集信息的训练。”二、力求老师指导到位。科学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无视老师的指导。尤其是针对三年级的学生,我们认为应特别强调老师适时的、必要的、慎重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三、力求思维训练到位。我们要把课的.重点放在实验方案的制定、交流、讨论、修正、完善、挑选上,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才能,锻炼解决问题才能、合作与交流才能,培养科学精神与态度,初步习得科学方法。【教材分析^p】沉浮实验仍旧是对木头、纸、金属、塑料这四种常见材料物理性质的检测和探究。在这节课的沉浮实验里,我们只要求学生可以认识到在水中的沉浮才能也是材料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由于木头具有浮在水面的明显特性,因此教科书对木头的特性研究安排在沉浮实验后面进展。通过对木头制品用处的调查和生活经历的梳理,学生将丰富对木头特性的理解,并强化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的意识。【学情分析^p】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才能较弱.家长和某些老师侧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时机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理论活动中获取知识、开展才能、培养思想情感。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详细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教学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重的兴趣.【教学目的】科学概念: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绘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才能。2、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过程与方法:1、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拟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绘材料。情感态度价值观:1、开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3、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的意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材质有关。【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从木材在生活中的用处推断木材的特性。【教学准备】每组两份或两份以上大小、形状相近的木材、金属、塑料、橡胶、玻璃等。水槽、多媒体课件科学教案篇5活动目的:1、理解磁铁的一些根本特性,产生继续探究的欲望。2、愿意记录实验结果并与同伴交流。3、初步理解磁铁的广泛作用。活动准备:1、幼儿(幼儿食品)自己认为能被磁铁吸住的各种物品2、磁铁记录板、纸、笔3、老师准备的能被磁铁吸住的物品:如剪刀、铁夹、铁钉、回形针、图钉等。活动过程:一、导入:通过一些有趣的演示〔如纸娃娃在玻璃上跳舞〕引起幼儿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二、介绍自己准备的材料。师:刚刚,我们在玩磁铁的时候发现磁铁能使纸娃娃在玻璃上自由地跳舞,真是神奇,磁铁的本领可真大呀!小朋友们都找来了许多认为可以被磁铁吸住的东西,请介绍一下好吗?幼儿逐个介绍。三、做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这些东西真的能被磁铁吸住吗?等一会儿你们来试试。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东西,你们试过自己准备的东西后,也可以试试老师准备的东西,别忘了把你做的每个实验记录下来。幼儿操作,老师关注他们的表现表达,如请幼儿说说发现了什么,是怎样记录的,有的孩子画“o”表示物体能被磁铁吸住,画“x”表示不能被磁铁吸住。四、交流实验结果。师:你们发现什么东西能被磁铁吸住?并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通则培训课件
- 民法居住权课件
- 初中化学考试题型及答案
- 病理学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民治企业安全培训价格课件
- 体育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挑战
- 苏州房地产工作方案
- 知识产权与新质生产力报告
- 民族理论课件
- 中国一重:新质生产力实践
- 参考儿科急危重症抢救预案及流程
- 高铁司机长时间专注心理调节专题报告
- 关于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
- T/CHTS 10130-2024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指南
- 活动人员分工安排方案
- 米糠油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汽车构造基础知识》课件
- 前列腺增生科普知识
- 5G-Advanced通感融合网络架构研究报告(第二版)
- 2025年反洗钱知识竞赛多选题库及答案(共70题)
- 2025时事政治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公职考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