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课件_第1页
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课件_第2页
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课件_第3页
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课件_第4页
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中国超人集团有限公司6/7/20231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目的:为了使电子组件产品功能更好的得到保证,为了使生产过程中有合理的检验依据,特编制此文件。6/7/20232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电子类组件、产品的生产指导和生产过程检验。6/7/20233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定义:目标:是指近乎完美或被称之为“优选”。当然这是一种希望达到但不一定总能达到的条件,对于保证组件在使用环境下的可靠运行也一定非达到不可。可接收:是指组件在使用环境下运行能保证完整、可靠但不完美的现象。缺陷:是指组件在使用环境下其完整、安装或功能可能无法满足要求。这类产品可根据要求,作返工、修理或报废处理。6/7/20234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过程警示:是指虽没有影响到产品但完整、安装和功能都存在不符合条件(非拒收)的一种情况。应将过程警示项目作为过程控制的一部分,并对其实行监控,并且当工艺过程中有关联的数据发生异常变化或出现不理想趋势时,必须对其进行分析并根据结果采取改善措施。6/7/20235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冷焊连接:(假焊)是指一种呈现很差的润湿性、表面出现灰暗色疏松的焊点。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焊锡中杂质过多,焊接表面沾污或者焊接过程中热量不足而导致的。润湿:

根据物理学对润湿的定义,焊点润湿的最佳状态为:焊料与金属面间的润湿角很小或为零。润湿不能从表面外观判断,它只能从小的或零度的润湿角度的存在与否判断。6/7/20236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1、元件的安装标准:电子组件,元件安装不能防碍装配工具的伸入或退出。安装件与周围导电焊盘、元件引脚、非绝缘元器件之间的距离取决于所加电压,不得小于指定的最小电气间隙(我们公司所取用的最小电气间隙为220V时2.5mm,30V以下0.5V)。粘固剂用量应足以固定粘固器件(如调位器),不得盖住或封住它们的标示。6/7/20237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1.1、卧式安装的元器件:目标:1、元器件放置于两焊盘之间位置居中。2、元件的标识清晰3、无极性的元器件依据识别标记的读取方向而放置,且保持一致(从左至右或从上至下)。以上主要为成型注意6/7/20238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可接收:1、极性元件和多引脚元件的放置方向正确。2、极性元件在预成形和手工组装时,极性标识需清晰明确。3、所有的元器件按照标定的位置正确安装。4、无极性的元器件未依据识别标记的读取方向而放置。6/7/20239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1、未按规定选用正确的元件2、元器件没有安装在正确的孔内。3、极性元件的方向安装错误4、多引脚元件(三极管)放置的方向错误。

6/7/202310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目标:1、元器件与PCB板平行,元器件与PCB板面完全接触。2、设计需要而高出板面安装的元件,距离板面最少距离为1.5mm。(高散热器件)6/7/202311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可接收:元器件与PCB板面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大于1.5mm。

6/7/202312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目标:1、元器件表标识从上到下读取。2、元件的标识在元件的顶部。

1.2、立式安装的元器件:6/7/202313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可接收:1、极性元件的标识不可见。2、标有极性元件的地线(负极)较长。3、无极性元件表标识从下到上读取。

6/7/202314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极性元件的方向安装错误。

6/7/202315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目标:1、元件本体到焊盘之间的距离大于0.4mm,小于1.5mm。2、元件与板面垂直。3、器件的总体高度不超过规定的范围。6/7/202316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可接收:1、元器件本体到焊盘之间的距离符合要求。2、元器件本体到焊盘之间的距离最大为1.5mm。6/7/202317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元器件本体到焊盘之间的距离不符合要求。6/7/202318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目标:加工后的绝缘层切口整洁,没有任何刺穿、拉伸、磨损、烧焦的痕迹。1.3、导线的安装:6/7/202319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可接收:1、机械剥离绝缘层上出现轻微的压痕。2、于加热剥离绝缘层上出现轻微的变色。6/7/202320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2、绝缘层被烧焦。3、绝缘层受损,导致导线的内芯暴露在外。6/7/202321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多芯导线损伤的允许范围:(我们现在用的线都为11根)6/7/202322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目标:1、导线安装到位2、无铜丝外露现象6/7/202323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可接收:导线绝缘层距焊盘(D)小于或等于1.5mm6/7/202324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目标:元件与散热装置及安装表面充分接触。紧固件扭矩符合要求。

1.4、散热装置的安装:6/7/202325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可接收:元件不平。元件与贴装表面的最小接触面积需达到75%。若对紧固型扭矩另有要求,需达到要求。

6/7/202326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元件与贴装表面无接触。螺丝没拧紧,元件仍可移动。

6/7/202327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目标:1、元器件本体与板面平行且与板面充分接触。2、需要,可以使用适当的固定方法。1.5、其它类安装的元器件:6/7/202328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可接收:元器件至少有一边或一面与板面接触。6/7/202329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1、需固定的元件本体没有与安装表面接触。2、固定的情况下没有使用固定材料。

6/7/202330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目标:1、元件垂直于板面,底面与板面平行。2、件的底面与板面之间的距离在0.3mm—2mm

6/7/202331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可接收:1、元件的底面与板面之间的距离大于0.3mm或小于2mm。2、不影响装配。缺陷:影响装配,超出线路板的边沿。6/7/202332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目标:1、元器件的弯月形涂层与焊盘之间有明显的距离。6/7/202333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可接收:元器件的弯月形涂层与焊盘之间没距离。但不影响焊接。6/7/202334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目标:所有引脚台肩紧靠焊盘,引脚伸出长度符合要求。6/7/202335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可接收:引脚伸出长度符合要求,元件倾斜不超出元件高度的上限。6/7/202336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引脚伸出长度不符合要求,元件倾斜超出元件高度的上限。6/7/202337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可接收:无论是利用手工、机器或模具对元件进行预成型,元件引脚上的刻痕、损伤或形变不能超过引脚直径的宽度或厚度有10%。1.6、元器件的损伤:6/7/202338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1、引脚有损伤超过了引脚直径的10%。2、管脚由于多次成形或粗心操作造成的引脚形变。6/7/202339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元件引脚有夹具造成的夹痕,损伤超过了引脚直径的10%。6/7/202340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目标:元件上没有任何缺口、破裂或表面损伤6/7/202341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可接收:1、有残缺,但残缺未触及引脚的密封处。2、元件体上的残缺引起的裂痕未延伸到引脚的密封处。3、元件体上的残缺不影响标识的完整性。6/7/202342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1、元件装有残缺触及引脚的密封处。2、元件体上的残缺造成封装内部的管脚暴露在外。3、体上的残缺导致裂痕使硅片暴露。6/7/202343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可接收:元件表面有损伤,但是未暴露出元件内部的金属材质,元件管脚的密封完好。6/7/202344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元件表面的绝缘涂层受到损伤,造成元件内部的金属材质暴露在外,或元件严重形变。6/7/202345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1、元件体破裂。2、封装上的残缺引起的裂痕延伸到管脚的密封处。6/7/202346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目标:元件体没有刮痕、残缺、裂缝,元件标识清晰。6/7/202347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可接收:1、元件体有轻微的刮痕、残缺,但元件的基材或功能部位没有暴露在外。2、的结构完整性没有受到破坏。6/7/202348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元件的功能部位暴露在外,结构完整性受到破坏。6/7/202349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2、焊接的检验标准:

所有的焊接目标都具有明亮、光滑、有光泽的表面,通常是在待焊物之间的呈凹面的光滑外观和良好的润湿。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焊锡呈干枯状。焊接返工应防止导致另外的问题产生。6/7/202350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2.1、焊点:目标:1、总体呈现光滑与焊接零件有良好润湿。2、部件的焊点有顺畅连续的边缘,表面呈凹面状。可接收:可接收的焊点必须是当焊锡与待焊表面,形成一个小于或等于90。的连接角时能明确表现出浸润和粘附,当焊锡的量过多导致蔓延出焊盘或阻焊层的轮廓时除外。6/7/202351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1、不润湿,导致焊点形成表面的球状或珠粒状物。2、移位焊点。3、虚焊点。6/7/202352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目标:1、无空洞区域或表面瑕疵。2、引脚和焊盘润湿良好。3、引脚形状可辨识。4、引脚周围100%有焊锡覆盖焊锡覆盖引脚,5、在焊盘或导线上有薄面顺畅的边缘。6/7/202353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可接收:焊点表层是凹面的、润湿良好的且焊点内引脚形状可辨识。6/7/202354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1、焊点表层凸面,焊锡过多引脚形状不可辨识。2、由于引却弯曲导致引脚形状不可辨识。6/7/202355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2.2、润湿:可接收:焊接面引脚和孔壁最少270。润湿。

6/7/202356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可接收:焊盘的覆盖最少75%。6/7/202357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2.3、焊锡填充:目标:100%填充。6/7/202358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可接收:最少75%填充。6/7/202359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孔的垂直填充少于75%。6/7/202360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2.4、焊接后的引脚剪切:可接收:1、引脚和焊点无破裂2、引脚凸出符合规范要求。6/7/202361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引脚与焊点间破裂。6/7/202362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可接收:引脚高度(D)控制在1.0mm—1.5mm之间6/7/202363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2.5、其它:缺陷:引脚折弯处有焊锡。6/7/202364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目标:包层或密封元件,焊接处有明显的间隙。2.6、双面板的焊接标准:6/7/202365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可接收:有弯月面绝缘层的元件绝缘层若陷入焊锡内,焊接面有引脚上未发现有绝缘层,焊接面的360。润湿是可辩识的。6/7/202366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目标:印制线路组装件上无焊锡球。2.7、PCB板上焊锡球控制:6/7/202367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可接收:1、距离焊盘或导线在0.13mm以内的粘附的焊锡球,直径小于0.13mm的粘附的焊锡球。6/7/202368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1、焊锡球、泼溅违反最小电气间隙。2、未固定的焊锡球、泼溅(例如,免清除的残渣),或未粘于金属表面。注意:粘附、固定的焊锡球、泼溅是在一般工作条件下不会移动或松动的焊锡球。

6/7/202369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焊锡在毗邻的不同导线或元件间形成桥接。6/7/202370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网状焊锡。(也称为锡渣)6/7/202371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过程警示:吹孔、针孔、空缺等。6/7/202372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1、焊锡毛刺违反组装的最大高度要求或引脚凸出要求。2、焊锡毛刺违反最小电气间隙。6/7/202373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需要焊接的引脚或焊盘不润湿。6/7/202374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可接收:在完成焊接后,直插元件类安装板的弓曲和扭曲的程度为1.5%。有表面贴装的板弓曲和扭曲的允许程度为0.75%。6/7/202375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过程警示:1、在印刷板表面有白色残留物。2、金属表面有白色结晶。6/7/202376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烧焦造成表面或组件的物理损伤。6/7/202377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目标:在焊盘与基材之间没有分离现象。6/7/202378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焊盘与基材之间有分离现象。

6/7/202379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焊盘与基材之间有分离现象。

6/7/202380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3、贴片类元件安装标准:目标:1、无粘胶在待焊表面2、粘胶位于各焊盘中间。3.1、粘胶固定:6/7/202381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过程警示:粘胶在元件下可见,但末端焊点宽度满足最小可接收要求。6/7/202382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1、粘胶位在待焊区域,减少待焊端的宽度超过了1/4。2、焊盘和待焊端被粘胶污染,未形成焊点。6/7/202383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目标:无侧面偏移3.2、方型元件:6/7/202384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可接收:侧面偏移(A)小于或等于元件可焊端宽度(W)的1/3或焊盘宽(P)的1/3。

6/7/202385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侧面偏移(A)大于元件可焊端宽度(W)的1/3或焊盘宽(P)的1/3。6/7/202386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目标:无末端偏移6/7/202387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可焊端偏移超出焊盘。6/7/202388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无末端重叠部分。

6/7/202389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目标:末端焊点宽度等于元件可焊端宽度或焊盘宽度。6/7/202390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可接收:末端焊点宽度(C)最小为元件可焊端宽度(W)的3/4或焊盘宽度(P)的3/4。6/7/202391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小于最小可接收末端焊点宽度。6/7/202392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目标:最大焊点高度为焊锡厚度加元件可焊端高度。6/7/202393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可接收:最小焊点高度(F)为焊锡厚度(G)加可焊端高度(H)的25%。6/7/202394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焊锡不足。6/7/202395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目标:无侧面偏移。

3.2、柱形元件:6/7/202396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可接收:侧面偏移(A)小于元件直径宽(W)或焊盘宽度(P)的25%。6/7/202397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侧面偏移(A)大于元件直径宽(W)或焊盘宽度(P)的25%。6/7/202398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任何末端偏移(B)都为缺陷。6/7/202399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目标:末端焊点宽度等于或大于元件直径宽(W)或焊盘宽度(P)。6/7/2023100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可接收:末端焊点宽度(C)最小为元件直径宽(W)或焊盘宽度(P)的75%。6/7/2023101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末端焊点宽度(C)小于为元件直径宽(W)或焊盘宽度(P)的75%。6/7/2023102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目标:侧面焊点长度(D)等于元件可焊端长度(T)或焊盘长度(S)。6/7/2023103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可接收:侧面焊点长度(D)最小为元件可焊端长度(T)或焊盘长度(S)的75%。缺陷:侧面焊点长度(D)小于为元件可焊端长度(T)或焊盘长度(S)的75%。6/7/2023104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可接收:最小焊点高度(F)为焊锡厚度(G)加元件末端端帽直径(W)的50%。6/7/2023105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焊点高度(F)小于焊锡厚度(G)加元件末端端帽直径(W)的50%。6/7/2023106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可接收:元件可焊端与焊盘之间的末端重叠(J)最小为元件可焊端长度(T)的75%。6/7/2023107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元件可焊端与焊盘之间的末端重叠(J)小于为元件可焊端长度(T)的75%。6/7/2023108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目标:无侧面偏移。3.3、爪型元件:6/7/2023109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可接收:最大侧面偏移(A)不大于引脚宽度(W)的50%或0.5mm。6/7/2023110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侧面偏移(A)大于引脚宽度(W)的50%或0.5mm。6/7/2023111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目标:末端焊点宽度等于或大于引脚宽度6/7/2023112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可接收:最小末端焊点宽度(C)为引脚宽度(W)的50%。6/7/2023113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缺陷:最小末端焊点宽度(C)小于为引脚宽度(W)的50%。6/7/2023114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电子组件外观检验标准3.4、其它现象:目标:片式元件贴装正确。6/7/2023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