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讲解课件_第1页
道家文化讲解课件_第2页
道家文化讲解课件_第3页
道家文化讲解课件_第4页
道家文化讲解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家文化友情提示上课时间请勿:--请将您手机改为“震动”

避免在课室里使用手机--交谈其他事宜--随意进出教室请勿在室内吸烟上课时间欢迎:--提问题和积极回答问题--随时指出授课内容的不当之处任何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他的思想都是有体系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宇宙的认识。这个问题在宗教中非常简单,例如把世界的本源归诸上帝,这就解决了。但在真正的哲学家那里,要讨论的就复杂得多,真正的哲学要谈的头一个问题就是本体是什么。所以,老子《道德经》的开头就谈出一个东西来,这就是“道”。“道”不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可以看到、可以触摸的事物,而是老子给众多事物共同性的概括和命名。以道为世界的本原、本体,故称“道家”。58儒道互补第一节老子的《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1章)。一、“道”二、“有”与“无”

《道德经》里涉及的东西非常多,有讲自然界的,有讲人类社会的,有讲治国的,有讲用兵的,有讲养生的,有讲处世的等等。我们可以发现老子讲的这些都非常精辟,而且历时两千多年了,一点都没有过时的感觉。以他所处的时代和知识水平,为什么他就能对万事万物都了解得这么深刻和精辟呢?就是因为这个——他能够“执一为天下式”。其实,他真正懂的,只不过是“道”罢了。一、“道”是什么呢?在老子哲学思想里头,道就是万物的本源,在哲学上属于“形而上”,跟“形而下”相对。《易传》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那些存在于宇宙间的普遍性的规则是不可捕捉,不可描绘的,这就是“形而上”。而万事万物,包括你我,都是具体有形的,这就是“形而下”。形而下的东西既可以指事,又可以造形。但是古往今来的哲学家,都不满足于了解形而下的事物,他们要追问的是宇宙是怎么生成的?它是什么样的东西?能思考的人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跟宇宙对话?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他死后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些个问题超越了现实生活中的事和物,我们就称之为形而上的问题。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在中国哲学史上,“道”这一范畴为道家首先提出。道的原始涵义指道路、坦途,以后逐渐发展为道理,用以表达事物的规律性。这一变化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春秋后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事物普遍规律,成为道家的创始人。以后,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其涵义虽有不同,但基本上成为世界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的代名词。

老子论“道”,首先是世界本原。在老子以前,人们对生成万物的根源只推论到天,至于天还有没有根源,没有触及到。到了老子,才开始推求天的根源,并提出“道”。他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二十五章)“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14)

道也不可说,“道,可道,非常道。”(1)老子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孔”就是“大”的意思,“容”可以理解为表现、内容。因此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最大的“德”也要服从于“道”。“德”是什么呢?“德”就是具体的某个东西最本质的内在属性,比如火德是炎上,水德是润下,就是说“火”最根本的属性一个是炎热,另一个是向上;而“水”最根本的属性一个是滋润,另一个是向下。而这个根本属性是服从或者说从属于“道”的。“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是说在那个混沌的状态中仿佛孕育着某个东西;“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在恍恍惚惚的状态里头,有个真精存在,这个东西看不见也不可知,老子管它叫做“道”。这个道”无所不在,也无一个物不是它。它生长万物,进入万物中间,使万物生息无穷。万物到最后又都归返于“道”。“道”表现为生命生息和循环,这又是取法于自然的。

关于道生万物的过程,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老子说:“道者万物之奥”,即万事万物莫不有道。客观世界正是如此:自然界有它的道,人类社会有它的道,人体生命也有它的道。再细分下去,自然界的天文、地理、动物、植物、以至于各类天象、各类地理、各类动物、各类植物,也各有它们的道。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三教九流无一不各有其道。“盗亦有道”。归结起来,老子所说的道有三方面的涵义:①道是先于天地的混成之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②道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道者万物之奥”)③道无形无象。它随物赋形(“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它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老子论“道”是当时思辨哲学的最高成果。他不仅对世界的本原作出了“道”的最高抽象,而且对“道”的运动规律作出了最高概括。他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四十章)“反者道之动”意思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道”的运动规律。他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变动不居的;变动不居的原因是天地万物都存在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以及对立面的互相转化。他揭示出一系列的矛盾,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美丑,祸福,刚柔,强弱,损益,兴衰,大小,轻重,智愚,巧拙,生死,胜败,进退,攻守等。他认为,这些矛盾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弧立存在,而是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物壮则老”,万物“周行而不殆!”。即是说,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先看自然界,随着现代化(即“福兮”)的进程,出现了水源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以及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即“祸所伏”等等)。总之,是向前发展了,又有所变化了(即“反者,道之动”)。再看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阶级社会中又分奴隶、封建和资本主义社会,将来还要发展到无阶级社会,也是“反者,道之动”。从人体生命看,也要经历幼、少、青、壮、老等各个生长阶段,“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实际上是“秒秒分分花相似,分分秒秒人不同”。人一生下来,就向自我否定的方向发展,仍是“反者,道之动”。老子还深刻地揭示了对立面的互相转化。他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二章)认为正常能转化为反常,善良能转化为妖孽,委屈反能保全,屈枉反能伸直,低下反能充满,少取反能多得。中国传统思维中通常所说的“物极必反”,就是对“反者道之动”的通俗表达。

老子论“道的另外一个重要思想是“贵柔”。他说:“弱者道之用。”(四十章)认为柔弱因循是“道”的作用。老子虽然讲对立面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但不讲对立面互相斗争。他反复强调:“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四十三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二十二章)也就是说,他揭示对立面的互相转化主要是为了说明静可以转化为动,柔可以转化为刚,弱可以转化为强。因此,老子主张柔弱胜刚强,并提出了以静制动,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少胜多等政治、军事方面的战略原则。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世界上最高明的事物是什么?是水。水总是往低处流,最能守弱,但是水之强,也是无法想象的。金在水里头长锈,木在水里头烂掉,火遇见水就灭掉,土遇见水就被冲垮,水甚至可以把石头滴穿。水滋养万物。水这么重要,可它又没有一个固定的形体。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68)善于带兵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会轻易被人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对人的态度非常谦下。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品德,这叫做运用别人的能力。这叫做符合自然的道理。评析

《孙子兵法火攻》写道:“王不可以怒而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意思是说,国君不能因一时之愤怒而发动战争;将帅不能固一时之气愤而出阵开战。这一军事思想与老子在本章里所讲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战争是国力、人力的较量,也是智慧的较量。武、怒是军事指挥者暴烈、失去理智的表现。一旦怒上心头,就会失去冷静,也就不能客观地分析、研究敌我双方的优与劣,而以主观臆断和愤怒的情绪代替客观实际,这种状况将给国家和军队带来极大的危害和灾难。这样的事倒在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比比皆是。军事上如此,人生亦然。遇事不急躁、不冲动,平心静气地认真思考,细心分辨客观现象,就可找到问题的症结,从而得出正确的解决办法。二、“有”“无”之道

“无”是道家哲学的本质特征。老子最先提出“无”范畴。“无中生有”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指天地未分时的原始物质存在,是“有”。道生一,即“有”生于“无”。“道”与“无”都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体。但是,“无”是对“道”的本质界定。宇宙本来是“无”,无中才生出有来。“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意思是道因为无形无名才能够长成万物,万物长成了,我们只看到它所呈现出来的这个状态,却不知道它为何会呈现出这种状态,用通俗的话讲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11.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十一章)

老子认为“有”所能为利,是因为“无”的作用。“有”与“无”互相依存,“无”比“有”更为根本。按照老子的看法,“无”中蕴涵着“有”的契机,混沌中包含化生万物的种子。所以“无”比“有”具有更多可能性。比如说这个屋子里有椅子的话我们就把它变成讲堂,把椅子拿开就可以打开音乐,变成舞场。因为屋子是空的,所以它可以做各种不同的用途。又比如说做一件事情本来可以有很多种方法,只是人们习惯了某种方法之后,就放弃其它途径了。在老子这里,从无到有是一个过程,“无”和“有”暗示了一种比较和区别。老子的“无”并不是空无,是“无”中蕴含“有”。如中国画中的留白。中国诗中的“含不尽之意现于言外”。老子论“有无”对后来崇尚“虚”“无”的思想有很大影响。《老子》第35章:“‘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第31章:“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老子认为,“五味令人口爽”,而“道”的“无味”之“淡味”超越有限的味,具有无限的全味,无味而无不味,是比世俗的美味高级得多的“胜”“上”之味。到魏晋时期,“淡”作为中国美学的一种理想美范畴正式确定下来。从此,“淡”作为一种审美理想,广泛浸透到人们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

从艺术实践上看,此时的绘画领域诞生了寄托淡泊的山水画,诗歌领域诞生了陶渊明、谢灵运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而作为艺术美范畴的“淡”,不仅要求内容淡泊,而且要求形式平淡而意味深厚,即平中见奇,淡中藏浓,浅中含深,言近皆远。“平淡”不是“中边皆淡”的淡泊无味,而是“似淡实美”“外枯中膏”等很难达到的美学境界。明清之际,将“平淡”推为艺术美的极致,并对“平淡”美的内涵及创作途径作了进一步的阐述。“炫烂之极归于平淡”,这充分体现了古人对“平淡”美的追求。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暖暖远人村,依依圩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染,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山里的小村,庭院的菊花,悠然的南山,怡情的飞鸟。没有宣泄情感的语句,寥寥几笔,却刻画出另一种景象:作者怡然自得,享受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在优美的田园风光中清净无为。道家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是隐于山林,回归自然。从社会物事,从充满矛盾,变动不居的社会人际关系的困迫中超出,回归于静、一、虚无之道。在道家思想家看来,要想实现这种境界,那就是应该避世、离世或逃世,走向田园走向山林,作为落实道家思想对静、虚、无之道的追求的最可取的途径,从而导致了道家对自然的亲切感。人被社会种种矛盾冲突所困扰的痛苦心灵,只有回到恬淡、平静的大自然中去才可以得到抚慰,才能够得到安顿。与儒家积极入世相比,道家似乎显得过于消极,但当道家表现于艺术时就是另一种效果了。当社会矛盾冲突激烈时,人们不得不在尘世中计较得失,趋利避害,每一步的行动都须经过深思熟虑。在如此现实而残酷的社会里,人们的身心经历着人生的跋涉已是伤痕累累,体现道家风格的一首诗、一幅画映现于眼前时,紧绷的心灵刹那间得到大宇宙广袤的生命的震撼。原来,自己一直追逐于名利,奔波操劳时,却忽视了孕育人类的博大宽容的大自然。道家作品的意境所展示的自然美,超出形而下,直探形而上,跨越纷繁芜杂的人世间,回归寂静、深幽的人性深处隐含的心灵净土。道家意境在现代,在人们的意识层面已是一种不可磨灭的追求,由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所带来的是人与自然的美学的高度紧张;由商业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激烈竞争。生活在由技术和商业支配一切的现代社会里,人不得不更加功利化,人不得不更发展“计算之心”,而由此所带来的后果是,人不能不更加为种种矛盾对峙所肢解,人对外在社会不能不更加地生起一种异化感,而甚至不能不茫然地反复寻问:我是谁?谁是真我?现代社会所带领的这一切弊端,自然常常使人回想起道家思想家那种恬淡平静的心境,那种与大自然亲近以至合一的生活情趣。心境已萌发,追求的步伐也将跟上,相信,道家意境随时代的发展将愈来愈吸引世人的目光,以其独特的魅力获得更多的追随者!/qk/80888X/200503/20006478.html对室内空间设计“有与无”的再认识/blog/8096856-12道家思想与设计/report/8103.html室内装修设计手法——“减法设计”/yishu/090107/14561057.html谈北欧家具设计理念与道家美学的契合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81章.doc林语堂《老子的智慧》第二节庄子一、自然无为的天道观二、相对主义的认识论三、“游”的人生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逍遥游》67

(庄子《逍遥游》)万物皆有所"待"(凭借),而且"待"有大小.有"待",即:不自由

而庄子的<逍遥游>是借用寓言说理,在层层铺垫中推出最高理想--自由,即无所"待".《庄子》书中用来表达“逍遥”概念的一个最常见的词语是“游”。庄子所说的“游”,通常都是指精神上、心灵上的“游”,也就是庄子所说的“游心”。如《德充符》中“游心之乎德之和”,《应帝王》中“游心于淡”,《田子方》中“游心于物之初”《则阳》中“游心于无穷”等。庄子说要“游”于“无穷”“无待”“无何有之乡”等等,这里所谓的“无”都是相对于“有”而言的,是对“有”的否定。

首先,庄子以相对主义的观点来解释人生。其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知北游》)以此来说明人生短促而虚幻。他还以“庄周梦蝶”的故事来说明人生的虚幻性:“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qu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齐物论》)在这里,庄子以一种怀疑一切的态度,把现实事物怀疑为梦幻事物,同时又把梦幻事物怀疑为现实事物,藉以达到混淆现实与梦境之界限,抹煞其区别,进而否定人生真实性的目的。(往昔如梦)庄子还嘲笑那些以严肃认真的态度看待人生的人,不过是以梦为觉的蠢人,他在《齐物论》中这样写道:“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在庄子看来,只有认识到人生原本是一场“大梦”的人,才是大彻大悟的所谓“大觉”者。其次,庄子更以悲观主义的观点来解释人生。他说:“人之生也,与忧俱生”(《至乐》)。在庄子看来,世俗的人生乃是充满着痛苦的,其痛苦的根源就在于俗人在感官上有所欲求,故“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同上)也。庄子还指出人生有“五苦”:“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同上)据此,贫者固然是五苦俱全了,而富者又何尝幸福呢!“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同上)富者想多积财,以求更富,结果是苦身疾作,身不得安逸;又要省吃俭用,物欲也得不到满足,岂不还是处于痛苦之中!他因此嘲讽那些追求长生久视而养形存生的人:“寿者惛惛,久忧不死,何苦也!”(同上)在庄子看来,延长寿命,不过是延长受苦的时间而已,既然如此,又何必贪图长寿呢!再次,庄子还把人的生命肉体看作“假于异物,托于同体”的一种假象,认为肉体实际上是由一个或若干物体变化拼凑而成的,生命结束后,它又要变为一个或若干其他事物。任何生命都是这样反复变化的,不知它从哪里来,也不知它往哪里去,因而一点也不值得珍惜。为此,庄子极欣赏那些“游方之外者”(如孟子反、子琴张之类)的人生态度,他们在其朋友子桑户死时,竟唱道:“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尔)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这些“方外之士”把生命看作一种累赘,视死为返其真,庄子认为他们这种“以生为附赘县(悬)疣(音:尤),以死为决疒(音:换)溃痈(音:拥)”(《大宗师》)的生死观,才是真正通乎生死之道的。唯其如此,方能达到“死生无变于己”(《齐物论》),以“死生为昼夜”(《至乐》),“不知说(悦)生,不知恶死”(《大宗师》),而“入于不死不生”(同上)之地。“不亡以待尽”“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综上所述,庄子主张一定要把名利、知识、生命看透;看透了,就能“忘”了,而用不着为“存生”而烦恼,为“养形”而操劳了。

达到“坐忘”庄子所谓“坐忘”,其实质是在于使“心”既不受外界事物的牵累,也不受个人肉身的牵累,而真正达到“游乎尘垢之外”(《齐物论》)的绝对自在的境界。在庄子看来,其“心”臻于此等境界,才能实现“逍遥游”。才实现精神的绝对自由。逍遥游人生观的积极意义与价值大于消极:

庄子的哲学思想表面看来,给人以逃避现实,冷漠无情,不思进取,与世敷衍的消极感,然而和他终极意义上认为“无为是为了有为”“无用乃是大用”一样,消极是为了积极。

从人的存在论意义上来看,“逍遥游”的意义在于他将人的自由寄寓于“道”,揭示出人的自由,就在于不断的体“道”(例《庖丁解牛》),超越人的有限性,超越了小我,进入了永恒,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从人性解放的意义上来说,他试图从儒家关于“人性”话语霸权下挣脱出来,还人性以自由发展的天地()。如果说无论对于整个人类还是对于个人来说,所谓“人性”其实都是一个建构和生成的过程,那么否定某种话语霸权强加于人性的先验定义,或许是可以为人性的自由发展留下更多的空间。

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说,人的认识皆有所“蔽”。。因此“无己”和“忘我”也是有意义的,一个人只有摆脱了“己”“我”的的蔽障,克服一己之偏见,才能“得道”,才能看见“真”,才能真正进入逍遥游的境界。借助于“道”可以走出封闭,到达未知领域,通达他者心灵,从而使“小我”通达“大我”,“同于大通”。

自由的本质就是不断的突破,奔向未知。所以庄子的自由观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奔向未知世界的冲动。

从一时一事和个别人物看似乎消极,从长远意义,整个人类和整个宇宙人生看则是积极。庄子哲学的重心是人生哲学,其宇宙观,认识论等实际都是为了阐述人生哲学。庄子哲学又被认为是逆境哲学,失意倒霉弱小者的哲学。它不在乎人现实的暂时的具体的荣辱得失,进退深沉,消极积极,而为人们提供的是积极意义上最大最高的价值关怀,追求的是最终意义上的积极有为。因此,从矛盾,悖论和终极意义看,庄子哲学总体上是积极的,其积极面远大于消极面。第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