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城市空间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地理-城市空间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地理-城市空间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地理-城市空间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地理-城市空间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城市空间结构》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据本市图说出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功能分区。2.引导学生通过我市土地利用图归纳主要功能区的基本特征及空间结构特征。2.通过图形绘制和学生角色扮演分析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经济因素。3.能够使学生用动态、综合的观点看待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树立“人地和谐”的现代城市的理念。三、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教学过程设计】:导入设计:利用学生较熟悉的本地地图,让他们猜测不同颜色片区代表的内容,激发其探知的欲望。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功能分区的基本类型【自主观察】通过图形,了解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功能区的划分2.城市功能区特征【填写表格】观察图形,分析归纳城市三大功能区的基本特征,试填下表名称占地比重形态区位特点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一)、经济因素我市琅琊台路地租数据调查:(单位:元/平方米)考察点A点B点C点D点E点F点地租水平1800140015009001000600A琅A琅琊台路EN市中心BCDF海王路珠海路人民路市中心ABCDEF距市中心距离地租水平180015001200900600300图1图1【活动探究】:1.结合以上图表内容,在右侧坐标系中绘制由市中心向城市外缘的地租变化曲线图。2.根据所绘图形描述地租水平的变化规律,说出影响琅琊台路地租水平变化的主要因素?(设计意图)运用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切入,运用理性的数据进行分析,使学生绘图能力、析图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更能运用地理的思维看待功能区的形成。【情境模拟】我市合法竞拍土地活动正火热进行中,参与竞拍的有三个团队,依次是商业队、住宅队、工业队,他们根据自己的付租能力在不同地段已报价(见下图),正在焦急等待落锤中。承担本次拍卖活动的是“南方拍卖行”,任务分配:南方拍卖行:划分地块,确定地落谁家,并说明分地依据;三队:确认自己将得到的地块(对拍卖行的决定有质疑权),谈一谈对竞拍所得土地的优势分析。地租水平商业付租能力地租水平商业付租能力住宅付租能力工业付租能力距市中心远近O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小结:哪块地从事何种活动取决于什么原因?三种活动的付租能力随距离市中心变化由快到慢的顺序是:(设计意图)运用角色扮演使得经济因素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更加凸显,更深入地明确城市功能区具体划分的依据及其成因。二、其它因素【深入思考】1.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近几年,你认为胶南商业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对整个城市的发展有什么好处?2.一个外来老板要到我市来购住房,你会推荐他去我市什么位置看房?入职不久的工厂职工呢?这体现出影响住宅区布局的什么特点,影响因素是什么(设计意图)从经济因素影响下的模式图走到生活空间,与城市空间结构更加细致地结合,使学生明确城市空间结构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变动性。【关注家乡】对目前我市的城市空间结构进行评价,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设计意图)运用学过的知识付诸生活实践,落实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使学生,引导他们关心家乡、为家乡服务的意识。【知识梳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关键词进行回忆,并通过词语之间的联系构建本堂课的知识骨干。【课外拓展】1950年2月,梁思成先生和陈占祥先生共同提出著名的“梁陈方案”。建议在北京古城以西的公主坟和乐坛之间建设行政中心区,目的不仅是保存古城,还考虑平衡发展城市的原则,增进城市各个部分居住与就业的统一,防止跨区域交通的发生,在当时复杂的历史环境下,“梁陈方案”没有被采纳,梁思成先生当年说“五十年后,历史将证明我是对的”,预言被印证,由于城市的就业功能过度集中在以老城为中心的地区,郊区人口必须早晚如潮水般地进出城上下班,首都成了“首堵”。探究交流:查阅目前北京城市空间结构图,搜集资料,分析该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对今后的北京城市规划方向提出自己的设想。(设计意图)走出家乡,了解更多的城市,引以为鉴,形成健康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观【自主训练】下图展示了我国北方某城市居住区和工业区布局的两种方案,观察下图,试评价以下哪种方案较为合理?为什么?如果你有更好的修改意见,请在图上标上。【知识巩固】1、城市功能区是指()A、提供城市职能的地区B、城市内由交通线路分隔的地带C、相同功能活动集中的建设区D、城市人口统计区2.下列关于商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商业区占有城市用地总面积的大部分B、商业区大多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形成城市地域结构中的一种特殊景观C、商业区多位于城市的外围地区D、商业区多分布在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并有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的趋势某城市具有环行放射状道路,读图回答3、4题。3.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a曲线B.b曲线C.c曲线D.d曲线4.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地段一般的功能区是A.商业区B.工业区C.住宅区D.文化区图8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6.2005年与l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7.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下图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主要原因。(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___,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3)汽车销售店布局在G处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高新技术产业园将布局在F处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4)说明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 《城市空间结构》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必修一和必修二册本节之前的学习,能够初步区分对自然和人文事物影响因素的差异,具备了一定的成因分析能力。城市专题的第一节课设置为“城市区位因素”,学生能够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城市区位是对城市整体宏观的认识,但学生对城市内部特点只限于一定的感性认识,对城市空间结构这一名词非常陌生,对自己生活的城市缺乏理性分析,要实现课标的达成,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从体验入手,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从而形成正确的城市发展观。

《城市空间结构》效果分析1.搜集家乡城市图文材料,实施案例教学,由于从学生身边体验入手,学生充满兴趣;2.通过设计能够反映课标,具有一定梯度的基础问题和探究问题,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具有获得新知、思维提升的喜悦感;3.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在坐标系中绘图、角色扮演、组内讨论、组间竞争、白板展示等方式,使学生明晰了关于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城市功能区、城市空间结构等地理概念和地理名词,能够说出家乡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同时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相关材料和数据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能够从多因素综合分析形成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从课后的检测来看,学生的迁移运用效果较好,课堂效率较高。4.从学科的角度评价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化,实现了学生从更加理性的角度对待周围的地理想象,更加关注人与城市的和谐,从而形成健康的城市观。 《城市空间结构》教材分析湘教版教材分为四部分,本节课主要是其中的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空间结构,上一节城市区位因素主要从整体上的基础上,是城市专题中重要的一环,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城市区位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有助于分析城市内部功能区的成因,教材通过大、中、小三类城市的土地利用总结城市用地的分布特征,侧重考查学生对图形的归纳描述能力,对城市功能区主要是描述名词的形式,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也是以名词告知的形式,空间结构中提到建成区和郊区的关系以及中心商务区,对成因的探究缺乏相应的案例;利用阅读材料详尽地介绍了西方城市空间的三种模式、中国古代的城市空间结构,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但在实例上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通过教材提倡的读图理解课标要求,课堂引入学生熟悉的本地城市规划图作为素材进行教学设计。本节课包括湘教材中的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空间结构三部分知识,是城市专题中重要的一环,教材对城市功能区及形成因素主要是名词告知的形式,对成因的探究缺乏相应的案例,因此引入学生最熟悉的家乡城市作为案例,以当地城市规划图做主导图形,有助于学生从生活场景出发,认识城市空间结构的相关原理,并能尝试用地理规律为家乡的城市规划献计献策。《城市空间结构》评测练习1、城市功能区是指()A、提供城市职能的地区B、城市内由交通线路分隔的地带C、相同功能活动集中的建设区D、城市人口统计区2.下列关于商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商业区占有城市用地总面积的大部分B、商业区大多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形成城市地域结构中的一种特殊景观C、商业区多位于城市的外围地区D、商业区多分布在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并有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的趋势某城市具有环行放射状道路,读图回答3、4题。3.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a曲线B.b曲线C.c曲线D.d曲线4.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地段一般的功能区是A.商业区B.工业区C.住宅区D.文化区图8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6.2005年与l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7.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下图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主要原因。(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___,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3)汽车销售店布局在G处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高新技术产业园将布局在F处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4)说明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城市空间结构》课后反思自我感知较为理想的地方:1.对课程的整合较为成功。鉴于湘教版教材对城市空间结构成因的探究缺乏相应的案例,而阅读材料中提到的西方城市空间的三种模式、中国古代的城市空间结构较为抽象,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针对课标,重新整合,课堂引入学生熟悉的本地城市规划图作为素材进行案例教学,学生整体上兴趣盎然,易于理解。2.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重视学生绘图读图能力的培养,学科特色明显。引导学生读图绘图,充分运用电子白板的互动性,增加学生展示的直观性,充分体现地理学科图形的载体功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众人面前展示自我的能力。3.学习方式多样化,使学生时刻处于高效学习中。运用坐标绘图、角色扮演、组内讨论、组间竞争等多样化方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与同伴的思维交流与碰撞,使得经济因素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更加凸显,重点突出,同时兼顾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