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给排水作业_第1页
文档给排水作业_第2页
文档给排水作业_第3页
文档给排水作业_第4页
文档给排水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15000m3/d,其各小时用水量见表1,管网中设有水塔,二级泵站分为两级供水,从前一日22点到清晨6点为一级,从6点到22点为另一级,每级供水量等于其供水时段用水量平均值。试绘制用水量变化曲线,并进行一下项目计算:时变化系数泵站和水塔设计供水流量清水池和水塔调节容积表1某城市最高日各小时用水量小时0~11~22~33~44~55~6用水量(m3)303293313314396465小时12~1313~1414~1515~1616~1717~18用水量(m3)778719671672738769小时6~77~88~99~1010~1111~12用水量(m3)804826782681705716小时18~1919~2020~2121~2222~2323~24用水量m3)875820811695495359【解】:水量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图1水量变化曲线根据Qh=Kh*Qd/24其中,Qh=875m3Qd=15000m3/d所以,时变化系数Kh=1.4日平均供水量百分数为1/24=4.17%,最高时用水量是18~19点,为875m3,其用水量为全天用水量的5.83%。第一级平均用水量占全天用水量的百分数:第二级平均用水量占全天用水量的百分数:水泵站设计供水流量为:15000×5.03%×1000÷3600=210L/s水塔设计供水流量为:15000×(5.83%—5.03%)×1000÷3600=33L/s所以,泵站泵站设计供水流量为210L/s,水塔设计供水流量为33L/s。3)清水池调节容积为计算见图2中第5、6列,Q1为第(2)项,Q2为第(3)项,第5列为调节流量Q1—Q2,第6列为调节流量累计值∑(Q1—Q2),其最大值为10.3,最小值为-3.43,则清水池调节容积为:10.3—(-3.43)=13.73(%)水塔调节容积计算见图2中第7、8列,Q1为第(3)项,Q2为第(4)项,第7列为调节流量Q1—Q2,第8列为调节流量累计值∑(Q1—Q2),其最大值为2.15,最小值为-0.2,则清水池调节容积为:2.15—(-0.2)=2.35(%)表2清水池与水塔调节容积计算表小时给水处理供水量(%)供水泵站供水量(%)清水池调节容积计算(%)水塔调节容积计算(%)设置水塔不设水塔设置水塔-1-2-3-4(2)-(3)∑(3)-(4)∑∑0~14.172.452.021.721.720.430.431~24.172.451.951.723.440.50.932~34.162.452.091.715.150.361.293~44.172.452.091.726.870.361.654~54.172.452.641.728.59-0.191.465~64.162.453.11.7110.3-0.650.816~74.175.025.36-0.859.45-0.340.477~84.175.035.51-0.868.59-0.48-0.018~94.165.025.21-0.867.73-0.19-0.29~104.175.034.54-0.866.870.490.2910~114.175.024.7-0.856.020.320.6111~124.165.034.77-0.875.150.260.8712~134.175.025.19-0.854.3-0.170.713~144.175.034.79-0.863.440.240.9414~154.165.034.47-0.872.570.561.515~164.175.024.48-0.851.720.542.0416~174.175.034.92-0.860.860.112.1517~184.165.035.13-0.87-0.01-0.12.0582158.457.212.1919.399280119.839.83102208.6517.69.7327.331140015.7222.52.3624.86121204.720合计3615142.0678.6142.062430.16接上题,进行管段设计流量分配和管段直径设计。【解】:1)管段设计流量分配节点设计流量已经在上题中计算得出。观察管网图形,可以看出,有两条主要供水方向,一条从泵站节点(1)出发,经过管段[1]、[4]、[12]通向节点(11),另一条也是从供水泵站节点(1)出发,经过[1]、[6]、[8]通向水塔节点(10),先在图中将这两条线路标出来。首先应确定枝线管段的设计流量,它们可以根据节点流量连续性方程,用逆树递推法计算。然后,从节点(3)出发,分配环状管网设计流量,[3]和[4]管段均属于主要供水方向,因此两者可分配相同的设计流量。管段[11]虽为垂直主要供水方向的管段,但其设计流量不能太小,必须考虑到主要供水方向上管段[6]发生事故时,流量必须从该管段绕过。另外,[8]和[9]共同承担(10)节点供水,如果其设计流量太大,必然造成管段[8]、[9]逆向流动。管段设计流量分配结果如图3。图3管段设计流量分配结果2)管段直径设计管段经济流速采用表6第3列,其中[1]、[3]、[4]由于涉及流量较大,采用较高的经济流速。管段[11]虽然流量不大,但它是与主要供水方向垂直,对电费影响较小,所以也采用较高的经济流速。[5]、[6]管段设计流量中等,采用中等经济流速,[9]管段设计流量很小,采用较小的经济流速,管段[1]、[2]为输水管,为了提高供水可靠性,采用并行双管,根据经济流量计算出管径后,按邻近原则选取标准管径,见表6中第5列。表6管段直径设计表管段或者节点编号管段的设计流量(L/s)经济流速(m/s)计算管径(mm)设计管径(mm)12101520.55500*2220.40.8178.46200*2394.831347.57300494.831347.57300541.030.7273.25300642.750.8260.91300724.750.7212.23200814.330.6174.432009130.6166.142001022.830.7203.832001142.221231.912001224.860.7212.7200接上题,已知清水池最低水位标高38.30m,各节点地面标高与用户要求自由水压见表7,进行设计工况的水力分析计算,确定控制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