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同步测试提高练习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同步测试提高练习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同步测试提高练习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同步测试提高练习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同步测试提高练习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提高练习单选题1.中国近代某宣言:“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据此判断该宣言是()A.《北伐宣言》

B.《对日寇的最后一战》C.《八一宣言》

D.国民政府《自卫宣言》2.下面漫画的题目为《革命歌声》。该漫画所反映的“革命”()A.推动国共实现了党外合作

B.基本推翻了国内军阀统治C.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D.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在纪念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60周年学术讨论会暨孙中山研究学会成立大会上,邓颖超说:“学习孙中山先生的伟大榜样,在认清历史的必然趋势以后,拿出足够的决心和勇气来,排除一切干扰,当机立断,做出正确的抉择。”其谈话意在说明()A.重温国共合作具有现实意义

B.国共合作加快了中国革命的进程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港澳成功回归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4.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养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的出现()A.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B.促使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建立C.有利于团结农民共同抗日

D.调动了农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5.“首先因为军亊胜利而得利的不是革命本身,而是叛变了革命的人物.这种包含着成功的失败,同辛亥革命的结局非常相似。”材料评价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国民革命

D.土地革命6.下图为近代中国某一时期传唱的革命歌曲的曲谱(部分)该时期()A.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是最突出的社会矛盾B.探索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C.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蓬勃开展D.开展土地革命是这时期中国民主革命的核心内容7.“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毛泽东在这里描述的是()A.北伐战争期间的农民运动

B.“工农武装割据”下的土地革命C.1947年启动的土地改革

D.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土地改革运动8.图7是1927年3月北京《晨报》上一幅题为“孔雀东南飞”的漫画。这一情形()A.预示着中国政治格局正在发生重组

B.表明日本占据了我国北方大片国土C.说明北伐战争改变了中国文化格局

D.加速了知识分子同工人相结合进程9.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A.国民革命——北伐战争——遵义会议B.北伐战争——八七会议——太原会战C.黄埔军校——西安事变——南昌起义D.五四运动——秋收起义——西安事变10.下图为1912年之前至1929年国民党入党数量统计表。据图可知,国民党党员数量变化最大的时期是()A.辛亥革命时期

B.袁氏称帝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A【解析】材料“三湘”“武汉”是北伐的主战场,“与我友军会师”指与冯玉祥会师,希望打倒北洋军阀,统一中国,故A项正确;B项反映的对外民族战争抗日战争,与国家统一无关,故B项错误;C项中共调整对国民政府政策,逼蒋抗日,与国家统一无关,故C项错误;D项表明国民政府准备抗战,与国家统一无关,故D项错误。2.【答案】C【解析】根据图片信息“锄列强,倒军阀,灭尽世上压迫人”可知为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起见国共实行党内合作,故A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故B项错误;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国民革命运动期间国共合作、且有农民运动,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为五四运动,故D项错误。3.【答案】A【解析】据材料“学习孙中山先生的伟大榜样,在认清历史的必然趋势以后,拿出足够的决心和勇气来,排除一切干扰,当机立断,做出正确的抉择”可知,邓颖超赞扬孙中山能够根据当时国内的现实,积极做出的和中共合作的决策,意在希望台湾当局也要认清形势,做出正确的选择,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国共合作的影响,故B项错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九二共识”的内容,故C项错误;纪念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60周年学术讨论会应该是1984年,港澳成功回归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D项错误。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养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可知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故A项正确;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建立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由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故B项错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执行的是只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不会发动农民群众,故C项错误;材料中主要是调动农民进行国民大革命,不是发展经济,故D项错误。5.【答案】C【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在军事斗争上失败了,故A项错误;义和团运动在军事斗争也失败了,故B项错误;国民革命通过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但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导致国民革命最终失败了,这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但是胜利果实却被袁世凯所窃取的结局是很相似的,故C项正确;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时期,由于“左”倾错误导致中国革命出现重大损失,后来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之下,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故D项错误。6.【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歌词的内容可知是国民革命时期,A项应为辛丑条约签订后,故A项错误;B项是在国民革命失败之后,故B项错误;1924年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故C项正确;开展土地革命是在国民革命之后,故D项错误。7.【答案】A【解析】根据“国民革命”“农村变动”等信息可知毛泽东描述的是北伐战争期间的农民运动,故A项正确;土地革命与“国民革命”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土地改革与“国民革命”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土地改革运动与“国民革命”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8.【答案】A【解析】北伐胜利进军,很快歼灭吴佩俘、孙传芳部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迁往武汉,与材料中“1927年3月北京”相符,故A项正确;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制造一系列侵略中国的事件,与材料中“1927年3月北京”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孔雀东南飞’的漫画”借用古诗,但寓意是政治格局,故C项错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同革命,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与材料中“1927年3月”“孔雀东南飞”不符,故D项错误。9.【答案】B【解析】A项中遵义会议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历史事件,因此A项不包含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历史事件,故A项错误;B项事件体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合作——对立——合作”的演变,故B项正确;C项中南昌起义发生于西安事变之前,均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历史事件,因此C项不包含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历史事件,故C项错误;D项中五四运动不属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故D项错误。10.【答案】C【解析】辛亥革命时期(1911年)在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