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北京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3.古诗阅读_第1页
2022-2023学年度北京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3.古诗阅读_第2页
2022-2023学年度北京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3.古诗阅读_第3页
2022-2023学年度北京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3.古诗阅读_第4页
2022-2023学年度北京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3.古诗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北京各区初三语文一模古代诗歌阅读汇编大兴区(二)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第10〜11题。(共6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首词上片着重写景:首先“ (1)字统领景物特点,又通过“雁去无留意”侧面烘托出边塞 ⑵ 的特点。(2分).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和苏轼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都是借典故抒发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这两首词借典故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情感。(4分)答:答案(-)(共6分).(1)异(2)答案示例:荒凉(寂寥)(共2分。每空1分。后一空意思对即可).答案示例:范仲淹借“燕然勒石”的典故,写出词人以及将士们还没有像西汉的窦宪一样建立功勋,表达他们既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情感。苏轼借“冯唐出使”的典故,写出词人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式的人物将他召回,表达他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的情感。(共4分。“内容”2分,“情感”2分)房山区(二)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970题。(共5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首词抒发了戍边将士复杂的情感。其中,用“ ①”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又以“燕然勒功”的典故写出了②之志。(2分).作者以“异”字总领塞下秋景。依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认为“异”的景色是怎样的?12.答案示例:杜牧借周瑜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辛弃疾借孙权表达了对英雄的仰慕,对屈辱求和的南宋朝廷的失望与愤慨。(共3分。结合内容,1分;两首诗的情感,各1分)海淀区(二)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12、13题。(共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首词上片描写出猎场面,写得狂放豪迈;下片由实而虚,“①”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②的渴望。(2分).“鬓微霜”以一“微”字,写出词人对年老的不在意,更表明自己壮心犹在。下面这首《定风波》中“微冷”的“微”字有何妙处?请你简要分析。(2分)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①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注:①沙湖:在黄州(苏轼被贬谪之地)东南。答: 答案(二).①(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②得到朝廷重用/报效国家/建功立业/杀敌报国/为国尽忠……(共2分,每空1分).答案示例:写出了词人对春寒料峭的不在乎,更表明词人笑对人生风雨(或“贬谪”“人生波折”“人生困境”等)的豁达态度。(共2分。自然春寒1分,人生态度1分)通州区(二)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8—9题。(共6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0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是辛弃疾写给好友陈同甫的一首词,《破阵子》是这首词的①。词中上片描述军旅生活,以“醉里挑灯看剑”发端,接踵而来的是这些极雄豪、壮美的情景:听号角,②—,听塞外声,沙场点兵。下片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词人③,拉满霹雳作响的雕弓。“ ④ 、使得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4分).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和本词中的“梦回吹角连营”都写到了梦。请结合诗词内容分析两位作者分别借“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答:答案(二)阅读《破阵子》(6分).答案示例:①词牌②分麾下炙③骑着飞快的战马④可怜(白发生)(4分).答案示例:李白被赐金放还,慨叹仕途艰难,借典故中的梦,表达自己期望得到明主赏识、施展抱负的愿望;辛弃疾抗金失败,晚年失意闲居,借梦抒发了他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之情。(2分)燕山区(二)阅读古诗,完成后面12—14题。(7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上面两首词的作者并称为“—”,他们开创了我国宋代豪放词风的先河。(1分).《江城子》描绘了—的场面,《破阵子》描写的是—的生活。读这两首词,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所抒发的,在《江城子》中可以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感受到;在《破阵子》中借" ”感受到。(4分).两首词都提到了“白发。均提示词人年事已高,青春已逝,但却反映出了两种不同的心境情绪。结合词作说说他们的不同。(2分)答: 答案(二)古诗阅读.“苏辛”(1分).出城打猎(1分);梦回军营、战场杀敌(1分);凌云壮志(1分);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1分,错字别字不得分)。.《江城子》反映了词人渴望为国杀敌的壮志豪情,《南乡子》则反映了词人的壮志难酬。(2分)请用自己的话描述。(3分)答:答案(-)(共5分).答案示例:①浊酒一杯家万里②建功立业/报效国家评分标准:共2分。每空1分。.答案示例:塞下的秋天极其寒冷,大雁过早地向衡阳飞去,毫无稍事逗留之意。/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奇特的声音。/坐落在崇山峻岭中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关闭了城门。评分标准:共3分。每个要点1分。东城区(二)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第8〜9题。(共6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危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8,下面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先记叙描写,再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的窘状,也表达了他的济世情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B.《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处处扣“壮词”来写:开篇壮怀激烈,梦中情景豪情万丈,结尾感叹壮志难酬,更添悲凉。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句式长短不齐,韵脚多次变换,有曲折跌宕之感,这更能表现诗人命运悲苦和对个人前途的绝望。D.《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醉”“挑”“看。写作者醉时拨灯看剑,表明他醉了也不忘上战场杀敌报国之志。.两首诗词的场景(或环境)描写,都有精彩之处,请分别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赏析。(4分)答案(二)古诗词理解与欣赏(6分).答案:C评分:2分。示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先借声音“怒号”、拟人化的动作“卷”写风势之盛、威力之大,再借“飞”“洒”“挂胃”“飘转”等动词呈现茅草的漫天飞舞、无处不在,写狂风肆虐,导致屋破,暗示了作者因天气变化而产生的焦虑心情。《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则借战斗生活(饮食、娱乐)和战前点兵、激烈的战争场面(追逐、射杀),用听觉、视觉、心理,以及联想想象进行了综合描绘,让人如临其境,由此令人体会到作者词尾喟叹的深沉与无奈。评分:4分。每首诗各2分,即结合诗歌内容1分,赏析1分。丰台区(二)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12-13题。(共5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首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片以“ ① ”统领,写出了边塞的独特景象;下片的“羌管悠悠”呼应了上片的“边声”,与“霜满地”一起,渲染了一种②的气氛。(2分).《十五从军征》中“八十始得归”和本词“燕然未勒归无计”都有“归”字,简要说说这两个“归”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3分)答:答案(二)(5分)(2分)①异(或“风景异”);②凄凉(或悲凉,意思对即可)(3分)相同点:思乡、无奈之情。不同点:《渔家傲・秋思》的“归”字还表达了建功立业的渴望与壮志难酬的悲伤;《十五从军征》的“归”字还表达了归乡的急切与期待。(评分说明:相同点1分,不同点各1分)门头沟区(-)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0T4题。(共13分)材料一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歌颔联从①和②两方面,写出面对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时自己内心的悲愤和担忧之情。(2分).依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3分)诗歌颈联“巫”与两词,既是真实的地名,也是作者悲苦、绝望的内心写照。本联中的动词更让我们感受到诗人为国奔走的艰难无助。材料二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非曲直••B.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屋舍俨然• •C.故不为苟得也 温故知新• •D.得之则生 妙手偶得••.对“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一句的理解,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孟子认为选取生而恐惧死是人的“本心”,因为心中有大义,所以贤者选取生逃避死。B.面对生死抉择,“舍生取义”的人认为,“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为生存不择手段。C.这句话作者从“所欲”和“所恶”两方面论述了在道义面前不苟且偷生,不躲避灾祸。D.本句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从“生和死”两方面进一步阐释前文“舍生取义”的观点。材料三梅岭三章(末章)陈毅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根据上面三则材料,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生与死的抉择,是人面对的最严峻的考验。文天祥的“①”诗句写出了他的宁死不屈;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孟子提出了著名的②观点;《梅岭三章》中的“真”诗句抒写了陈毅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崇高理想。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而献身,体现了他们的应和伟大人格。答案(二)(共13分).答案要点:①国家②个人(共2分。共2空,每空1分。有其他答法,视其合理程度给分).答案:①惶恐(1分)②零丁(1分)③叹(1分)(共3分。共3空,每空1分).答案:D(2分).答案:C(2分).答案要点: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②舍生取义③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④坚定信念(共4分。共2空,每空2分。有其他答法,视其合理程度给分)平谷区(二)古诗欣赏。(共5分)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为主,景为宾。当望岳的视线越来越近时,诗人杜甫情随景动,并逐渐达到了顶峰。远望郁郁葱葱的泰山横亘于齐鲁大地,诗人内心;近观泰山的(特点),诗人偏爱和惊叹之情喷薄而出;从远从近看景略显粗放,于是他凝神细看那“归鸟”,直至眼眶要裂开,他被泰山景色的神态也就跃然纸上。诗人望岳,由远而近,由朝至暮;远看见势,近看生情,细看则摹景入神。(3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句子。下列诗句中与其所用手法一致的是(2分)A.忽如一夜春风来,A.忽如一夜春风来,B.天接云涛连晓雾,C.落红不是无情物,D.报君黄金台上意,千树万树梨花开。星河欲转千帆舞。化作春泥更护花。提携玉龙为君死。答案(-)阅读《望岳》(共5分).答案示例:①激荡②灵秀和巍峨(共3(共3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共2分).答案:D石景山区(二)阅读《野望》,完成10・11题。(共5分)野望

王绩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依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下面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2分)诗歌首联交代了时间“①”和地点“东皋”,此时此地的诗人满腹心事,无可诉说。尾联呼应首联,以“相顾无相识”的处境,表达②的心境。.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认为“诗缘情而托物”,即诗歌借助景物来寄托情感。请你从《野望》的颔联和颈联中任选一联,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缘情托物的。(3分)••••答案(二)共5分.答案:①薄暮②孤独失意(2分。每空1分).答案示例:诗人举目四望,满眼秋色,山间草木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越发萧瑟,别有一种凄清落寞之感。(3分)顺义区(二)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8・9题。(共5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是一首壮词,既有梦境中麾下分炙、 ①、②等豪壮场面的描写,也有现实中“ ③ ”的悲壮的感叹。(3分).“梦”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与本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都写到了梦。简要说说两位诗人借“梦”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答案.示例:塞外听声沙场点兵激烈作战可怜白发生评分:本题共3分,每空1分,根据内容酌情给分.示例:李白借用典故中的“梦”,表达期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明主赏识、施展才能抱负的强烈愿望;辛弃疾借“梦”抒发了报效国家、壮志难酬的痛苦和愤慨之情。评分:本题共2分,每点1分西城区(二)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完成970题。(共6分)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下列对这首散曲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整首曲开篇写景,而后怀古抒情,最后生发议论。B.曲中“聚”字化静为动,表现峰峦的众多和动感;“怒”字把河水人格化,写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