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心看得见吗 探究问题行为_第1页
学生的心看得见吗 探究问题行为_第2页
学生的心看得见吗 探究问题行为_第3页
学生的心看得见吗 探究问题行为_第4页
学生的心看得见吗 探究问题行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生的心看得见吗探究问题行为第一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一、难解的迷为什么学生越来越难教育?厌学、散漫不专注、撒谎、逃学、懒惰、作弊自我中心、贪玩、攀比、浮躁、脆弱、攻击性没礼貌、复杂……第二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面对“问题行为、问题学生”我们过去的方法几乎完全失效!如果再用“昨天”的观念,教育“今天”的学生,期待他们适应“明天”的社会只能碰得头破血流!无奈——无能——放弃!

第三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问题学生的共同特点1、缺失“爱的能力”(体验爱、给与爱的能力)---不懂得爱

很难体验到“被接纳”,也无法接纳周围的人——从而生活在莫名的恐慌之中我想扁他一顿第四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缺失“自控能力”:不懂得限制

没有被告知自己的行动“范围”,不理解社会的行为规范——不能如愿时就无法忍耐。内心没有设定感情和行动的范围(未将社会的规则内化为自己的理念)——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行为OK镜第五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不懂得爱和限制的人:

不相信自己也会成功。总感到自己不被理解——孤独、莫名的恐慌,却表现出唯我独尊!请梳理自己的学生;第六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心理特征:容易受伤(易伤难愈)尤其是离异家庭;歇斯底里的住校生行为没有限度——不加思考,超出常规做事对自己内心的伤痛敏感,却对别人的痛苦反应迟钝,因为他们拼命保护自己,而无法顾及他人。第七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三、成因1、家庭功能缺失:家源性富裕、贫穷、健全、家庭教育的误导:不良家庭规则的建立导致未成年人形成诸多不良习惯。2、师源性3、遗传(不确定性、舞动身体才能思考)第八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中枢神经系统障碍者中枢神经系统的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学习障碍——阅读障碍(不属于今天讨论的范畴)对策:了解特征、接纳他们,用通 俗易懂的方式将限制传递给对方。

第九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四、突破转化工作的瓶颈

1、

破译“问题行为”背后(心底)的原因正面动机!——深层需要第十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问题行为的目的:

①获得注意校园救护车②争取权利数学课上的懒虫③报复创造条件请家长④自暴自弃我不是读书的料⑤追求兴奋刺激游戏的俘虏⑥寻求同伴接纳作弊的干部⑦表现优越感公开课的对抗第十一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有人说:

“问题行为”是学生悲痛的“心”在呼喊着“理解”;或是在树立自我的阶段,想冲破阻碍自己、压迫自己的东西时,释放出的巨大能量。

第十二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孙云晓说:

“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段被冤屈的历史。他们和所有人一样,渴望被尊重和平等!遗憾的是—死皮男孩第十三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压制的结果:

在局部(有限的时空)环境中有效,这个局部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缩小,直到消失——最终失控。第十四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转化关注焦点或工作着力点

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行为、态度?——其正面的动机是什么?学生遇到了什么难处?绝不急于改变他的行为和态度如果成人不懂得孩子的“心”,不理解孩子的特征,应对措施不当,反而会导致问题行为的出现或升级。(屡教不改的留守者)

第十五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3、操作要点:

①协助他区别自己“行为与正面动机”(明确告知:可以接纳他的动机、情绪)动辄发怒的女孩、搞小动作的优生、攻击狂、数学课上的懒虫第十六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②指出他“当前行为”无效(把限度告诉他,表明不能接纳其行为)

③共同讨论“什么样的行为有效?”

(使他感受到:我们是接纳他的)第十七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④支持并创设情景,鼓励尝试采用新的行为。(讨论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⑤及时引导体验、反思

(实现正面动机,提升、满足内心需要!)

这一切都建立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家庭、成长经历、思维模式、应对模式)

第十八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4、身教重于言教

展示正确的生活方式;通过游戏、或言传,两者高度统一:学习、倾听、思维习惯、承担责任;让其观察、感受、吸纳——实现内化!真正懂得爱与限制!第十九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5、如何面对种种烦恼

不断学习、实践、创新、反思、分享1)ABC理论第二十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ABC事件看法解释情绪行为结果

决定自己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个体对该事件的看法!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成功学理论3)心理咨询理论多读书《孩子的心看得见吗》

《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老师怎样和孩子说话》《重塑心灵》《开启孩子的智慧之门》《让天赋自由》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读一本书:学生这本书--他需要什么?写一本书:用教师自己的言行(无论你是否愿意写)面对有差异的学生,需要提供有差异的教育,让他们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