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地外生命_第1页
寻找地外生命_第2页
寻找地外生命_第3页
寻找地外生命_第4页
寻找地外生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寻找地外生命第一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银河系直径大约10万光年,其中分布着大约2000亿颗恒星。物理学定律:宇宙各处均相同。引力、电场和磁场、量子理论等物理规律是普适的;原子和分子的物理结构是一样的;宇宙中各处的二氧化碳分子也都是相同的。那么,我们的地球在宇宙中应该也不是唯一的!第二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生物学定律:是否也是放之宇宙而皆准?

水是地球生命所必须的,宇宙中的所有生命形式都需要水吗?DNA分子是生命的唯一解码吗?生命演化一定要往高智慧的方向发展吗?或许智慧只是庞大的生命系统中某一个细小分支而已,还存在着数以百万的其他生命形式。第三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目前在整个宇宙中,我们只了解地球上的生物学。我们还需要找到更多的样本—或在太阳系中,或在更远的宇宙深处……

第四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在太阳系内搜寻(包括火星、木星及其卫星等),还没有找到生命存在的迹象。第五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现在我们将视野从太阳系转向银河系……第六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寻找太阳系外的行星:探测恒星摆动是搜索系外行星的方法之一,恒星的摆动来自于行星的引力作用。

第七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恒星光谱的多普勒效应搜索系外行星。第八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寻找系外行星的世界上最大望远镜:利克天文台望远镜、凯克望远镜、英澳望远镜。第九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这是一张高分辨率阶梯光栅频谱仪的光路图。

望远镜接收的星光(白色线条)通过准直镜(Collimator)后,照射到阶梯光栅(EchelleGrating)上,经分解(红色、蓝色线条)后再投射到CCD探测器上。第十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对一个具有24兆像素的CCD来说,由一个土星大小的行星造成的恒星光谱的多普勒位移只有千分之一像素大小。

第十一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我们需要探测极其微小的多普勒频移。要达到的精度:±1米/秒第十二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质量越小的行星越难被探测到。目前通过多普勒效应发现的最小质量行星其质量是地球的7.5倍,公转周期为1.94天。第十三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恒星HD12661具有2颗类木行星:质量分别是木星质量的2.5倍和1.9倍;

公转周期分别是262.4天和1635.7天;

两颗行星有微弱的相互作用。第十四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利克和凯克望远镜观测到的恒星55Cancri的视向速度变化情况。横轴:时间(Time,以年为单位),纵轴:视向速度(Velocity,米/秒);摘自Fischer等人2007年发表的论文。第十五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利用傅立叶变换(FourierTransform)研究行星的公转周期。这是恒星55Cancri的视向速度的傅立叶频谱(FourierPower)。横轴:轨道周期(OrbitPeriod,以天为单位);纵轴:功率(Power);进行傅立叶分析后,能看到两个明显的周期,分别为14.6天、14年。第十六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恒星55Cancri的视向速度的傅立叶频谱(FourierPower)(续1),据此发现了第三颗行星,其公转周期为44.29天。第十七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恒星55Cancri的视向速度的傅立叶频谱(FourierPower)(续2),据此发现了第四颗行星,其公转周期为2.795天。第十八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恒星55Cancri的视向速度的傅立叶频谱(FourierPower)(续3),据此发现了第五颗行星,其公转周期为260.1天。第十九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我们将55Cancri系统与太阳系进行比较,发现两个行星系统很相似,均有多颗行星及一个较宽的间隙(译注:在太阳系内,这里是小行星带)。第二十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拥有5颗行星的55Cancri系统示意图。

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目前已知的多行星系统有27个,多行星系统看来是普遍存在的。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已发现的215颗系外行星的轨道偏心率统计图。横轴:轨道半长经(SemimajorAxis),以天文单位(AU,即日地的平均距离)为单位,纵轴:轨道偏心率(OrbitalEccentricity)。圆轨道的偏心率为0,右下角的蓝十字表示地球。可见这些行星中,非圆轨道比圆轨道更普遍,它们的平均偏心率为0.25。导致非圆轨道的原因在于行星之间的相互引力作用。在距离主恒星2.5天文单位(即日地平均距离)以外,行星的轨道偏心率仍然偏高。可见,具有圆形轨道的行星只占很少数。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这幅图展示了应用多普勒效应方法探测到的215颗具有较详细观测资料的系外行星(exoplanet)的质量分布。横坐标:行星的质量,以木星质量(Jupiter-Mass)为单位;纵坐标:数目。

我们可以看出,图的左端行星数目较少,原因是质量越小的恒星越难被探测到。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美国宇航局的三大行星探索计划目标是:寻找像地球这样的外星世界。

开普勒计划(Kepler):将首次系统地搜寻类地行星。空间干涉测量项目(SpaceInterferometryMission,SIM):将寻找近距类地行星,并测量它们的质量和轨道。类地行星搜索者(TerrestrialPlanetFinder,TPF):探测近距类地行星,分析其化学组成以寻找生命迹象。此外还有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amesWebbSpaceTelescope,JWST):探索行星形成之谜。

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开普勒计划当行星公转时,会周期性地遮挡在恒星之前,使恒星的亮度变暗。开普勒项目将根据这一原理来搜索类地行星。开普勒预期将发现首个类地行星,并研究大约有多少比例的恒星拥有类地行星。开普勒空间卫星预计于2009年4月发射。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开普勒空间卫星将寻找岩态行星,将对10万颗恒星进行巡天观测。发射日期:2009年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开普勒探测器的搜寻天区:天鹅座(Cygnus)和天琴座(Lyra)附近天区。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寻找近距离类地行星的空间干涉测量计划(SpaceInterferometryMission,SIM),将对近距(50光年以内)恒星进行观测,探测它们是否拥有与地球大小相当的行星。精度(Precision):百万分之一角秒。探测方法:测量由(类地)行星的引力作用所引起的主恒星摆动。空间干涉测量望远镜对银河系内天体质量和运动的观测将达到前所未有的精度。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SIM(空间干涉测量计划)探测方法:测量由行星的引力作用所引起的主恒星摆动。目标:发现首个类地行星,并确定其质量和轨道。第三十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SIM(空间干涉测量计划)目标是拍摄围绕其它恒星公转的类地行星照片;分析其物理性质和可居住性;它的温度,化学组成,是否具有液态水和陆地?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类地行星搜索者(TPF)图中的白色亮斑是一颗高倍放大后的恒星照片(StaratHighMagnification),类地行星(Earth-likePlanet)被淹没在星光之中,只有把恒星的光芒遮蔽之后,它才会显露出来。有3种设计方案正在研究中。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类地行星搜索者(TPF)与达尔文计划(Darwin)均是拍摄太阳系以外的“地球”。威力强大的“太空巨眼”能屏蔽恒星的强光,捕捉到黯淡的地球尺度大小的行星。特殊的光学设计:能使星光减弱到十亿分之一。光谱研究将揭示行星大气中诸如二氧化碳、水蒸气、臭氧和甲烷等气体的相对含量,由此来衡量行星的可居住性。

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我们的银河系(MilkyWayGalaxy)银河系中约有2000亿颗恒星,其中有行星环绕的超过15%,则银河系中大约有300亿个行星系统。迄今为止已探测到质量与木星、土星和海王星相当的行星。接下来我们会找到地球质量大小的行星吗?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我们要找的是宜居(habitable)的世界对宜居的星球而言,液态水或许是一个要素。距离恒星太近的行星温度会过高,太远温度则又太低,距离适中,液态水才能长期保存。许多新发现的行星不是太热就是太冷,不适合生命生存。一个宜居的行星应该位于距离其主恒星合适的位置处,称为“宜居带”(HabitableZone),在此区域内生命有机体不会被损坏。在我们的太阳系内,水星白天的温度太高而夜晚的温度又很低,冥王星则昼夜处于冰冻状态。同时,行星的轨道要比较接近圆形,否则它与恒星间的距离将不是太近就是太远。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这是一幅艺术家笔下的太阳系外行星图像。地球尺度大小的行星可能是相当普遍的,但是适宜居住的行星占多少呢?生命存在又需要哪些必须条件呢?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地球上最“恶劣”的地方之一—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否适合生命生存?这里有:沸腾的喷泉(BoilingGeysers)酷寒的冬季(Freezingwinter)硫酸(Sulfuricacid)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黄石国家公园的喷泉图片:酷似一口沸腾的大锅,温度达到了沸点(BoilingTemp)。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黄石国家公园的沸泉,温度达到了沸点,ph值为2。细菌和藻类却在那里繁衍不息。

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生命可以在0~75摄氏度、酸度很宽的环境下繁衍。一种嗜酸的淡水单细胞红藻(CyanidiumCalderium)在摄氏65度以上、pH值小于5的自然环境中也能存活。还有一种叫Zygogonium的绿色丝状藻类也喜欢酸性环境。第四十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微生物的生命要素:行星(Planets)、有机分子(OrganicMolecules)、液态水(Water)、能量(Energy)(恒星、潮汐力和地热等能源……)。分子生物学家认为:“单细胞生物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我们的银行系中会有很多智慧生命吗?在我们的银河系中有300亿颗恒星有自己的行星系统,其中有一半比地球老。存在智慧生命的行星比例为多少?悲观者认为:百万分之一。那么在银河系中应该会有数千个拥有高级文明的行星系统。第四十二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科幻电影《星球迷航》剧照。第四十三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在银河系中还没有发现地球之外的智慧生命月球:没有发现外星飞船、坠毁的残骸、用作纪念用的碑或地标;火星:没有访客或部落聚居的痕迹;地球:是一个颗年龄为40亿岁的可爱行星……,不过也没有外星人来此定居。100多架望远镜:没有观测到外星飞船;夜空:没有发现外来飞船造成的伽马射线,也没有机器人探测器围绕太阳系飞行。地外文明探索(SETI)项目:40年来没有发现任何文明发出的无线电波。第四十四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其他的高级智慧文明都在何处呢?假设:银河系中存在数千个高级文明社会,银河系中的星际移民用机器人太空飞船即可轻易实现。观测结果:未发现外星人,或其活动痕迹。结论:我们的假设可能存在缺陷。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过高地估计了银河系中存在智慧生命的可能性呢?

—答案终有一天会水落石出!第四十五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地球幸运地拥有智慧生命所需要的水量。地球的0.03%是水,它们来源于早期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和彗星。类地行星水量:小于0.01%为沙漠;大于0.05%则为泽国。大部分岩态行星不是沙漠就是泽国—没有技术生命(T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