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课型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梳理知识,能自主形成知识网络。2、通过复习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能推断化学反应中某物质的组成元素。3、通过复习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写法,能根据反应事实书写化学方程式。4,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复习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能推断学反应中某物质的组成元素。通过复习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写法,能根据反应事实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精讲点拨。教学过程任务导学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__________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_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注意:(1)适用范围是所有的化学变化,对物理变化_________。(2)是__________守恒而不是体积守恒。(3)杂质和剩余物质都没有参加反应,不属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4)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包括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物质的质量,不能因为生成了气体而误认为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___、____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3、化学反应前后:(1)六不变宏观: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_____和_____不变微观: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两改变宏观:_____________的种类一定改变微观:_____________的种类一定改变(3)一个可能变___________的数目可能改变【典型知识点辨析】考点1如何用实验来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例1】小明用按右图所示先测定蜡烛燃烧前的质量,然后点燃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右边。由此小明得出“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错误结论。(1)你认为实验失败的原因是?(2)你的改正方案是?考点2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例题2:在化学反应A+B→C中,8gA和足量的B完全反应后,得到11gC,那么,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A.8gB.5gC.3gD.2g考点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例题3:化学反应中可能改变的是()A.物质的种类B.分子的种类C.分子数目D.原子种类例题4:把ABCD四种纯净物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224.521反应后质量/g16.902未知(1)反应后D的质量是_________(2)C物质可能是_________(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3)容器中发生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知识点二、化学方程式1.、用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____叫做化学方程式。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质”的意义:表明反应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的意义:表明各物质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_______________如.在4P+5O2点燃2P2O5的反应中表示__________与_________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__________;若从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原子、分子个数比来看表示:________个磷原子与________氧分子生成了_______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从它们的质量比来看表示:每_________份质量的磷跟_________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__________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3、书写原则(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4、书写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计算所依据的是_____________。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是一定的。物质质量与化学式的________和化学式的______________是密不可分的。2、在化学反应中A+B=C+D,其中A与B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3:2,若反应后生成C和D的质量共10g,则消耗反应物A为__________。3、18g水完全反应可生成氧气多少克?其步骤是:设未知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比例式求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型知识点辨析】考点4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例题5:某学生书写了以下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O2==CO2B.2H2O2H2+O2C.Mg+O2MgO2D.3Fe+2O2Fe3O4考点5根据题意信息,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例题6:用纳米级某种氧化物做催化剂,使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反应,转化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请根据所给信息,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考点6常见计算题型1.质量与相对质量的关系例题7:在反应2A+B=2C中,1.6g的A完全反应生成2gC,又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28B、64C、80D、442.由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守恒,推断物质的组成例题8:某可燃气体A与7.2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gH2O和8.8gCO2,则A气体中(
)A.一定含C、H元素,不含O元素
B.可能含C、H、O三种元素C.一定含C、H、O三种元素
D.不能确定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例题9:发射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氮(N2O4)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污染。(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3+4H2O,请在横线上填写化学式以完成该化学方程式。(2)请计算9.6N2H4完全燃烧需要N2O4的质量。【课堂小结】【课堂达标测试】1、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B.50mL水和50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D.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2、某纯净物M微热就能分解生成NH3、H2O和CO2,由此还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M不稳定B.M是化合物C.M中含有水D.M由四种元素组成
3、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反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B.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4、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eq\o(\s\up9(点燃),═══,\s\do9())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C.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D.1gCH4和2g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gCO2和2gH2O5、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12g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和2g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A.8gB.18gC.28gD.30g6、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2NaOH=X+NaClO+H2O,则X的化学式为()A.NaClB.H2C.HClD.HClO7、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XYZW反应前质量/g反应后质量/ga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B.a=15C.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D.Z为化合物8.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现将2.5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反应完全结束后,共收集到1.6g气体.请完成下列问题:(1)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并烘干滤渣,称得滤渣的质量为g.(2)计算分解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二次备课教学反思: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学情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揭示了化学中一条非常重要的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在本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知识,知道了物质经过化学反应可以生成新的物质,但是并没有涉及到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而本单元是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的一个过渡,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做好理论准备。学生已经具备了“先备知识”,后继的学习要以此为基础,注意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①使学生学会如何定量认识和描述化学变化的规律,②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上是如何计量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或产物,③体会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的重要意义。效果分析1、较好地实现预定的复习目标,完成了复习任务,课堂复习效率较高。2、学生经历了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抓住基础知识进行教学,使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达到熟练化和自动化程度。3、围绕重点知识进行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关健的知识进行教学,注意教规律和教方法,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形成能力的迁移。4、复习时间比较紧,最大的矛盾就是任务量和复习时间之间的矛盾,因此出现任务量过大的问题。在运用的过程中,要避免只是少数优等生参与,而应设法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运用中来。要注意题量和时间的充分性,防止走马观花,要扎扎实实地把方法和规律的运用落到实处。同时,还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能操之过急。坚持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练为主线,把教师讲的时间、学生思考和练习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通过必要而足够的练习,实现能力的迁移。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化学科学是一个系统,初中化学也是一个系统,一章一节一课时也有一个系统。要认识和驾御一个系统,必须清楚系统的核心要素。下面的教材分析,侧重于分析章节的核心内容和重点。1.感知教材(新旧教材对比)思考1:本单元的题目改成“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其概括性及内涵与“化学反应的表示”是否一样?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表示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层级及概括性定量研究(认识)化学反应“既能高度涵盖本单元3节的内容,又能高度外显本单元的核心内容、基本观念。”,也是认识化学变化的高级阶段核心内容:定量认识化学反应◣认识事物,从定性到定量,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定律、定理、方程(公式)是一种相对高级的数学模型,在一个系统、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性。◣任何定律及其方程都包含丰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念、基本方法。(数学称为4基)定量认识化学反应,是本单元内容的特点思考2:本单元重点内容: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运用化学方程式,从宏观、微观、和符号的角度,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知识主线:定量认识(表征)化学反应技能主线:方程式的书写和有关计算涉及到的过程与方法:主要是关于做科学的知识(不是关于化学的知识):一是科学的思维方法:推测、或猜想与假设(构建假说)、构建模型(方程式及其计算)、推理判断、科学解释、应用证据。另外涉及到科学探究的方法:验证质守定律的实验2.单元教学目标思考:书写化学方程式,用化学方程式认识化学变化的规律,其内涵是否一样?教学目标有何差别?类比:会写字不一定理解字的含义,也不一定会用文字表达与交流。前者是侧重于知识和技能目标,后者借助化学方程式来认识、研究和描述物质的化学性质、变化特征、意义、反应条件、反应类型、反应实质及定量方面的规律。单元教学目标:(1)从微观的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和实质;用实验探究的方法验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2)了解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理解方程式书写原则,根据提供的化学变化事实,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3)认识化学变化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和微观粒子之间的数量关系。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解决简单的与化学反应有关的定量问题。(4)在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与变化时,能从宏观和微观、定性和定量等多角度用化学方程式描述代表性的、简单的化学变化,懂得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涵义,进一步发展变化观;在认识化学变化时,初步形成宏观事实、微观本质和符号表征之间主动联系的思维习惯。(5)通过定量研究化学反应(例证),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工农业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3.教学建议(1)要重视微观解释在化学科学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价值。教学中要重视培养这种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2)重视观念和科学方法教育,纠正过于关注知识和书写技能。特别是加强变化观的教育,注重归纳整合、总结提升。要形成基于化学变化、利用化学方程式,多角度认识物质的能力。(3)建议按照化学反应发生的规律、依据2条原则、按照教材范例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来写,即在认识化学反应或用化学方程式描述化学反应时,与化学反应发生的进程一致。)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同步练习1.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反应中A.反应条件B.哪些物质是反应物C.哪些物质是生成物D.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2.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改变:A.分子种类B.原子的相对质量C.原子个数D.原子种类3.天文学家观察到“百武”彗星因受到越来越强的阳光照射而产生喷气现象。喷出气体包括:CO、CH3OH(甲醇)、HCHO(甲醛)、HCN(氢氰酸)等有毒物质和水蒸气。根据这一信息可以推测:A.“百武”彗星至少含有C、H、N、O元素B.“百武”彗星中存在单质和化合物C.“百武”彗星是一个液态混合物D.“百武”彗星可能存在生命4.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5.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B.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C.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D.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6.在3B+2A=C的反应中,10gA与足量的B反应能生成22gC,则A、B、C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3∶2∶1 B.12∶10∶22C.4∶5∶22D.5∶4∶227.在反应3Cu+8HNO3=3Cu(NO3)2+2X↑+4H2O中的X的化学式是: A.N2 B.NO C.NO2 D.N2O5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跟原镁带的质量相等B.按任意体积混合后的氢气和氧气的总质量,跟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相等C.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增加的质量就是被吸收的二氧化硫的质量D.煤球燃烧后质量减轻,这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9.不能从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获取的信息是()反应①:2H2O22H2O+O2↑反应②:2KMnO4K2MnO4+MnO2+O2↑A.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有气体生成 B.反应①和反应②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C.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放出热量 D.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反应物中都含氧元素10.下列四个反应中生成物都是C,如果C的化学式为A2B3,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AB2+B2=2CB.AB2+2B2=2CC.2AB2+B2=2CD.4AB+B2=2C11.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XYZW反应前质量/g103900反应后质量/g3.23待测3.2A.W可能是单质B.Y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12.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①一定含有C、H;②一定不含O;③可能含O;④一定含O;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2;⑥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⑥ B.①②⑤C.①③⑥ D.①④⑤13.在反应S+O2SO2中,若生成m个SO2分子,则参加反应的氧原子个数为。14.现以2H2O2H2↑+O2↑为例,请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1)反应前后没变;(2)反应前后不变;(3)而不变,故反应前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H2质量和O2质量总和。15.我国已成功研制出制取二氧化氯的新方法,其反应原理就是将亚氯酸钠(NaClO2)与氯气(Cl2)反应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6.我国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炭和石油,产生的SO2遇到雨水成为酸雨。目前有一种较有效的方法,即用直升飞机喷洒碳酸钙粉末,脱硫效果可达85%,碳酸钙与SO2及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硫酸钙和二氧化碳,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石油资源紧张是制约中国发展轿车工业,尤其是制约轿车进入家庭的重要因素。为此,我国在某些省市已开始推广“车用乙醇汽油”,即在汽油中加少量乙醇(C2H5OH),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1)化学上制取高纯硅的方法如下:①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可制得含有少量杂质的硅,同时有CO生成;②将这种含杂质的硅在高温下与氯气(Cl2)反应生成四氯化硅;③四氯化硅经提纯后,在高温下与氢气反应,就可以得到高纯度的硅,同时生成HCl。以上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②、③。(2)含有高价态的化合物,通常具有氧化性,如在氯化铁溶液中,氯化铁能将单质铜氧化成氯化铜,自身被还原成氯化亚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19.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其中氮为-3价),氮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1)写出镁与空气中氮气化合成氮化镁的方程式。(2)写出氮化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已知氮化镁是一种黄绿色的固体。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可知在这样的条件下,镁更易与空气中的化合,理由是。20.有20克H2和O2的混合气体,点燃充分反应后,产生18克水,则原混合气体的成分组成情况是怎样的,通过计算说明。21.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克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反应时间t∕st0t1t2t3t4t5t6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g80757066625858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g。(2)求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3)请在下面坐标图中,画出煅烧时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22.为解决水中氧气不足的问题,某同学发现养鱼师傅通常向鱼池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CaO2),是为了解决鱼塘中氧气不足的问题。他回家后查阅资料得知:CaO2与Na2O2都属于过氧化物,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OH+O2↑,且CaO2与Na2O2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1)写出Ca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现称取20g样品加入到足量的水中,结果生成3.2gO2(样品中其他成分与水不反应)。请计算该样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参考答案:1、D2、A3、A4、C5、A6、C7、B8、C9、C10、D11、C12、A13.2m。14.(1)原子种类;(2)原子数目;(3)原子质量。15.。16.。17.。18.(1)①、②、③。(2)。19.(1)。(2)。(3)氧气,燃烧后生成物呈白色。20.2g氢气18g氧气或4g氢气16g氧气。21.(1)22g(2分)
(2)解:设样品中含CaCO3的质量为x
CaCO3
CaO
+CO2
↑
100
44x
22g
=
x
=
=50g
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50g÷80g)×100%=62.5%
(1分)22.(1)2CaO2+2H2O
===
2Ca(OH)2+O2↑
(2)解:根据题意设
20g
样品中CaO2的质量为x。2CaO2+2H2O===2Ca(OH)2+O2↑144
32x
3.2g=
x=14.4g该样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为:
×100%=72%课后反思为了探究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使以后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思路,现对这一节课进行一下反思:
一、
成功之处:
这节课我准备的比较充分。在备课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对知识深挖掘,对这方面的知识做了深入的分析,真正做到重点突出。另外,我选的练习题针对性强,层次性强。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慧农业行业技术创新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清洁能源行业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 固定铰支座课件
- 2025年生物科技行业生物信息学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建筑文化中心招聘应届毕业生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内江市2025上半年四川内江市威远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考核招聘事业单位人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万州区2025二季度重庆万州事业单位招聘22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市大足区国衡商贸股份有限公司招聘大足区环境卫生工作人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湖州市安吉县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招考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首台套申报培训课件
- 中药药剂员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脚手架租赁合同3篇
- 2025国家统计局济宁调查队城镇公益性岗位招聘3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员工职务行为准则
- 幼儿园教学课件《半条棉被》课件
- 一建市政记忆口诀
- 阀门系数Cv和KV值计算表格(带公式)
- PETS公共英语二级大纲词汇
- 消控室制度上墙
- LED屏幕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