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心态调整演示文稿_第1页
高考心态调整演示文稿_第2页
高考心态调整演示文稿_第3页
高考心态调整演示文稿_第4页
高考心态调整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心态调整演示文稿当前第1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高考心态调整当前第2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Page

3考前调整之潜能篇考前调整之期望篇考前调整之情绪篇123考前调整之关系篇4当前第3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2000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王极盛教授对当年考入北大的51名状元进行追踪调查,分析出有20多种因素影响高考成绩,排在第一位到第五位的因素是:

考场心态、考前心态、学习方法、学习基础、学习态度

由此可见,心态对于考试成绩有着很大的影响。当前第4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一、考前心态调整之潜能篇一个十岁的男孩看着他的父亲修理汽车。突然,千斤顶滑脱,父亲的手被压在车轮底下,此时男孩毫不犹豫地将汽车抬起,让父亲的手缩了回来……这是一个典型的潜能激发的案例,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地震中的人能推开巨石,火灾中的人能搬动平时力所不及的重物。而在通常状态下,我们所表现出来的体力也许还不足那时的1/10。什么原因呢?对此一些专家的解释是:当身体机能对紧急状况产生反应时,肾上腺就大量分泌激素,传到整个身体,从而产生出额外的能量。要瞬间产生出那么大的能量,首先当然得有那么多存在身体里面。如果没有,则任何危机都不足以使它产生出来。这也表示,我们每个人都蕴藏了巨大的潜能。当前第5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潜能是人类原本具备却"忘了"使用的能力,或者说是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这种能力有智能上的和体力上的,它们长期默默地沉睡在我们的身体深处,有时在我们身处特殊情境时,它会突然爆发出来,发出惊人的威力。许多考试超常发挥的学生,通常都是在考场情境下很好利用了智能上的潜能。那么如何才能挖掘自己的潜能,让自己在考场上充分发挥呢?当前第6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潜能的“控制阀”人的精神活动分为三个层面,分别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当我们的头脑清晰,能够对事物进行判断分析和逻辑思维时,我们就处于意识状态;无意识是指个体不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前意识则是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过渡层面。由于前意识和无意识是潜隐于一般意识之下的意识,因此一般将这两种意识称为“潜意识”。显然,事发当时男孩不可能有意识的思考过程,他瞬间的行为能力,完全是由潜意识支配。当前第7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

所谓潜意识就是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下的意识。潜意识中的主要内容是个人的原始冲动、本能、欲望和情感等,其内聚集了人类数百万年来的遗传基因层次的资讯,囊括了人类生存最重要的本能与自主神经的功能。日本著名医学家春山茂雄称它为“祖先脑”。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弗洛尹德将人的精神活动比喻为海洋中的冰山,意识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而在水面下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巨大冰山底部,这便是潜意识。当前第8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潜意识的特征特征一:缺乏分辨能力潜意识不具备意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对于一切进入其中的信息——不论消极的、积极的、真实的、虚假的甚至大脑凭空想像出来的东西都会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特征二:对情绪信息敏感促使情绪波动起伏越大的信息越易被其吸收贮藏。特征三:易受图象刺激生动的画面景象,不论真实的还是假想的,都会给潜意识带来“深刻印象”。特征四:记忆能力差相同的信息需要重复刺激才能给潜意识带来影响当前第9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潜意识主要经过下面这三种渠道便能使信息进入潜意识:渠道一:听觉刺激听觉刺激的主要媒介是语言,语言会给我们的身心带来巨大影响,这一部分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论述。渠道二:视觉刺激即通过特殊的画面、图像来影响我们的潜意识。渠道三:观想刺激潜意识无法分辨真假,头脑中的假想内容同样会进入潜意识,因此我们可以在头脑中创造我们所希望的图象和语言,以及达到所想状态时的身心感受。这种方法早已广泛地应用于心理训练、体育运动的各个专项活动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当前第10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人的脑波处于α(Alpha)状态时,人的意识活动受限,肌肉变松驰,体温下降,心跳和呼吸变缓。这一状态即我们所谓的“冥想状态”或“气功状态”。处于这一状态的大脑提供了意识与潜意识的桥梁,我们所创造的各种信息,此时就可以顺利进入潜意识里。那么,如何使脑波呈现出α状态呢?当前第11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1、深呼吸呼吸具有重要功能,因为情绪及神经系统与呼吸有密切的关系。有些活动可以由意志控制,有些则不能。一般来说,呼吸是自动自发的,但是可以控制,因此呼吸成了意识及潜意识之间的桥梁。由呼吸能够推测潜意识的功能,我们可以决定何种行为、运动、表情、姿态。呼吸则可以表现内在与外在情境的改变。好的呼吸是在意识之下“缓缓”进行的,另外“深深”很重要。换言之,意识下既缓且深的呼吸法是造就α波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腹式呼吸法可使脑波维持在12赫兹以下,就大脑生理而言,就是α波最容易出现的时候。做好深呼吸的秘诀是把重点放在呼气上。呼气时要轻缓且长,不要中断。呼气时间应是吸气时间的2倍。当前第12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2、听音乐现代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证明,音乐能直接影响到对调节人体内脏及躯体功能起重要作用的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因此,乐曲的节奏、旋律、速度、谐调等因素的不同,就可以表现出镇静作用、兴奋作用、镇痛作用、降压作用和情绪调节作用等不同效果。音乐亦能够激发脑海中沉寂压抑着的电流波。促使脑波进入α状态,应选择节奏不鲜明,旋律缓慢轻悠的音乐。音乐的选择,原则上以个体感觉舒适为宜,但不能选择现代流行音乐,而应选择古典音乐。下面列举几首能够有效促使脑波达到α状态的乐曲:中国:东晋-桓曾《梅花三弄》;古曲《平湖秋月》;唐末古曲《离骚》;古曲《汉宫秋月》;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古曲《牧歌》等。国外:巴赫《戈德变奏曲》、《弥撒曲B小调》;莫扎特《摇篮曲》;德彪西-钢琴奏鸣曲《梦》;舒曼《梦幻曲》;勃拉姆斯《摇篮曲》;托斯蒂《小夜曲》等。当前第13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3、静坐与冥想α波状态即为大脑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的冥想状态。传统气功、瑜珈和武术中的桩功等,都可以使大脑进入α波状态。但在这些作意识的练习中,意念、冥想的内容不应过于复杂、激烈。当前第14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

让大脑进入了α波状态,接下来就要进行潜意识的开发了。开发潜意识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暗示”。1976年春,美国著名作家柯贝尔患了直肠癌,而且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肝脏部位。他采用了专家西蒙提出的想像疗法。他在西蒙的语音诱导下,想像自己体内的癌细胞虽然面目狰狞可怕,却是一些不堪一击的东西;想像自己体内吞噬病菌的白血球异常强盛,无坚不摧,把癌细胞打得落花流水;想像体内的所有癌细胞都从体表的毛细孔中流走了……仅仅4天后,他去医院接受切除手术,医生打开他的腹部,惊奇地发现他的肝脏竟恢复了正常,医生只为他切除了直肠,他便很快康复了。与此相反的是,某国有个囚犯被判处死刑,并告知他将被以放尽血液的方式处死。当行刑时,死囚被带到一间隔音的房间里,捆绑在床上,蒙上眼睛,有人用针头刺入他的手臂(不刺入血管),然后开动床下的滴水器,让他听到″滴答、滴答″的滴″血″声,使他自以为是自己的血液在一滴滴地流出。10小时后,死囚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当前第15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

暗示是影响潜意识最有力的因素。自我暗示也是通过潜意识的领域起作用的,因而那些潜意识的影响渠道同时也是暗示信息的进入渠道。在此我再重复一遍影响潜意识的三个渠道:1、听觉;2、视觉;3、观想。听觉暗示信息的组成要素是言语。何以言语具有这样的功能呢?我们知道,透过五大感觉器官,我们可以把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传入大脑,这些事物、现象包括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味觉的和嗅觉的,经过感觉器官的“诠释”后而成为我们的经验。然而大脑如何描绘这些经验呢?那就是给它们“贴上”不同的“标签”,这些“标签”便是我们所称的“词语”,由它们组成了言语。当前第16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言语暗示

任何形式的言语都会起到暗示作用,例如,在进入考场时,可以反复地默念:“放松,放松。。。”等等……使用言语进行自我暗示时,需要注意几点:首先,必须是自己不须经过思考便可理解或立即作出反应的词句,避免使用那些不熟悉、不了解的生辟字眼。只有自己熟悉的词汇、字眼才可使大脑迅速作出反应。其次,语句要简洁有力,不可过于深奥复杂,因为潜意识不懂逻辑。第三,语句要积极肯定。心理和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肯定式语言能更快地让大脑作出反应。另外,带有否定、消极意义词汇的语句,如:“我不会害怕”、“我不会紧张”等等,大脑在处理这类语句时会将其分解为“不能”、“紧张”两个部分来理解,并对它们作出反应,实际上就等于我们在向大脑传送“不能”、“紧张”这种带有否定、消极意义的信息,这样原本看来是积极的句子此时倒起反作用了,像此类言语暗示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因此在运用时,应该把“我不会紧张”改为“我非常放松”或“我充满自信”一类的肯定句。当前第17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观想暗示

另外一种挖掘潜能的方式是观想。潜意识不分真假,通过想象良好状态下的自己,也能起到提升状态的效果。在想象时,一方面要想象出场景和画面,另一方面要想象自己身体的感受。以想象考试过程为例:一方面想象自己在考场中镇定自若,答题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另一方面要仔细寻找和挖掘当时的感受。

1.情绪:平静还是紧张

2.呼吸:平稳还是急促

3.肌肉:放松还是紧绷当前第18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暗示的秘诀在于重复,给予自己或他人重复的暗示。重复、重复、再重复。重复是一切暗示法的基本规律,其本身就是使你或别人相信的重复自动暗示。重复暗示的效能是很大的,不管它是用在建设性或破坏性的事情上都是这样。正如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分析学家柯尔教授所说:重复暗示的价值必须对内在决定和内在精神态度之间的关系,加以显著地了解。任何人若能了解这重复暗示的价值,并且加以应用,其力量是不可限量的。大家需要注意信念在暗示中的重要作用。倘若你无法相信你能够做到你想象中的一切,你的意识便会削弱暗示的力量。暗示的效果与信念的强度呈正比关系,你越是相信暗示的内容,暗示信息就越容易进入潜意识,暗示的效果也就越显著。当前第19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用伟大武术家李小龙的话来作结语:

“你的精神力量会给你创造奇迹!”当前第20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二、考前调整之期望篇期望是对人或事物的未来有所等待和希望。人们通常用这样来形象地说明期望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期望对于人有巨大的影响。期望就如同一把双刃剑,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每位考生都有来自两方面的期望:一是自己对自己的期望。例如对发挥水平的期望,对考试成绩的期望等。二是他人对自己的期望。例如父母、老师、朋友对自己的期望。当前第21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自我期望最高绩效低绩效低绩效好坏适中自我期望低高绩效考试成绩与自我期望之间的关系

无论自我期望还是他人对自己的期望,都会影响到动机。动机的强弱则会影响到心态,心态对考试成绩有着很大的影响。当前第22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7.“瓦伦达效应”的启示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的表演者,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总想着走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来,人们就把专注于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当前第23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瓦伦达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保持适当的自我期望对于考试成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法拉第说过一句话:“拼命去换取成功,但不希望一定会成功,结果往往会成功。”越是患得患失,就越会把事情搞砸,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瓦伦达效应”。当前第24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自我期望的几个建议第一,期望要合情合理。自我期望要积极向上,符合未来自己发展的需要。第二,期望要具有可行性。自我期望符合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第三,期望要具有挑战性。只有那些具有挑战性的,超出于原有水平,但通过努力可能达到的期望,才有吸引力,才有激励性。可望而不可即的或随手可得的期望都是不可取的,俗话说:跳一跳可摘到的桃子最甜。第四,期望要内隐。期望不应到处宣传,而是自己内心的目标。第五、期望要持久。期望要有信心、决心和耐心,即使一时看不出明显的效果,也不要灰心丧气。期望变为现实,需要一个过程,任何急躁情绪,都将适得其反。第六,不要把期望变成负担。

当前第25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第三、考前调整之情绪篇考生在考前通常有三种状态:焦虑激动状态、情绪低落状态、最佳答题状态。当前第26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紧张焦虑急躁担忧不安恐惧自卑浮躁

有木有?有木有??当前第27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焦虑激动状态常表现为情绪体验强烈而紧张,心跳加快、坐立不安、大脑出现空白、情绪状态不稳定,考生如果在这种状态下,会出现注意力失调、心不在焉、不能控制自己的现象。情绪低落状态

这种状态与过分激动状态相反,其表现就是情绪低落,所有心理活动过程都表现得非常缓慢,软弱无力,萎靡不振,意志消沉,缺乏信心,心境不佳,甚至不想参加考试。最佳答题状态这种状态表现为考生对面临的考试有清楚的认识,对自己的能力水平有充分的信心,有全力以赴参加考试和争取成功的愿望,处于这种状态的考生,他的注意力集中,头脑清醒,在即将来临的考试上,思路范围增大,直觉的敏锐性大大得到了提高,精力充沛,具有稳定、饱满的情绪。这种状态对考生考试水平的发挥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

当前第28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考试焦虑的身心反应】肌肉紧张,手发抖心跳加快,心慌出汗手足发冷紧张、担忧注意力无法集中当前第29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

考试焦虑是由考试引起的神经紧张状态,它对考试会产生以下影响:分散和阻断注意过程——发呆,看不进去;干扰原有知识的回忆过程——脑袋里空空如也;瓦解整个思维过程——平时拥有的比较、分析、

综合、抽象及概括的能力在此时发挥不出来。

当前第30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这是一张静止的图片,

你的心理压力越大,图片转动越快,而儿童看这幅图片一般是静止的。测试下您心理的压力当前第31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心理测试:心理压力越大,黑色小点闪动得就越快,该死的小黑点还是安静点吧!当前第32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压力测试图】1、如果看到波涛汹涌,那么请马上休假;2、如果你看到微波荡漾,请小休几日;3、如果看到很多颗榛子,请继续为人民币服务。当前第33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

不同的心态会有不同的聚焦

不同的聚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当前第34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

你是看到自己的努力还是总沉浸在失败的阴影里?你是看到自己得到的分数还是老想着失去的分数?你是注意保持自己积极的情绪还是无意摆脱消极的情绪?你是在乎别人对自己积极的评价?还是总忘不了别人对自己消极的评价?当前第35页\共有42页\编于星期一\17点学会自我放松(放松训练法)呼吸放松法

一吸二憋四呼渐进式放松法

绷紧、放松、体会感觉想象放松法

草原、大海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